人生的远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庄灿煌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熔铸古今心所愿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译文]& 人生在世,短暂无常,就像那来去匆匆的远行过客一般。& [出典]& 东汉&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注:& 1、&&&&&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 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 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 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 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 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 戚戚何所迫。& 2、注释:&&& 陵:大的土山。&&& 柏:,四季常青的树木。&&& 青青:犹言长青青。&&& 磊磊:众石攒聚貌。&&& 涧:溪流。这两句是托物兴起的,用以兴起生命短暂,人不如物的感慨。&&& 忽如远行客:忽,速貌。远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暂。离家远行,思家更切,到了那里,尤其不能久留。不但极言生命的短暂,而且暗示有厌世的意思。 &&& 斗酒:指少量的酒。 &&& 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华热闹的气象。&&& 冠带自相索:冠带,,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於平民,此作贵人的代称。索,求也。是说贵人只和贵人来往,不理别人。 &&& 长衢罗夹巷二句:衢,四达之道,即大街。罗,列也。夹巷,夹在长衢两旁的小巷。这两句是说大街的两旁,罗列著小巷,许多王侯的第宅在巷中,而第宅的大门,则面临大街,以见气概之盛,引人注目。 &&& 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 极宴:穷极宴会。&&& 戚戚:忧思也。上句写那些冠带人物们的生活现象,下句写他们的现实心情。&&3、译文1:&&&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么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译文2:&&& 山上青翠的柏树,涧中光洁的石头。与之相比,人生只是匆匆过客。饮少量的酒获得乐趣,不必计较味道浓淡。驾起劣马,去游历都城宛和洛。京城多么热闹繁华,长街上行人拥挤,以至帽带常与他人缠绕在一起。长街连着短巷,坐落多少王侯深宅大院。南北两座皇宫遥遥相望,宫殿两侧的望楼百余尺宽。尽情享乐寻找快意,不可终日忧郁像被什么逼迫。&&& 4、《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不做艰涩之语,不用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浅显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传神达意,意味隽永。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如山间甘泉,如千年陈酿,既清新又醇厚,既平淡又有韵味。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许多人认为,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然而奇怪的是,如此杰出、如此重要的一组诗,我们大家却始终不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 5、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必会有感想。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权贵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权贵。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用现代汉语说,便是: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改成肯定语气,即“没有什么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更其馀味无穷。&&& 6、这一首开篇依然采用叠词。只不过,上一篇围绕春色而对应离别之岸和孤寂小园。而这一篇却让生死对应,透出人生短暂。柏树为生,陵墓为死。磊磊为生,涧石为死。生死之间,发一长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个忽字让死亡来得毫无端倪,也让生存变得脆弱。天地之间,即是一段旅途。路程的终点早已预料,那么沿路的风景又是什么呢?&&&&&斗酒不多,也聊以解忧,驽马难驭,仍可游戏宛洛。读此处,似乎隐约可以看见古时传说之中仙人的画面,一匹瘦马之上,褪色的长袍,几缕随风飘起的白须,手中是一壶酒,且吟且唱。哪管路边是高耸的危崖,崎岖的栈道还是富丽的高阁,喧闹的人群。这一种豪迈似乎是魏晋乱世之中,文人心中的神仙,活着只在逍遥,不问那世事纷纭,红尘种种。&&&&&& &&&& 但这一形象又并非一味的超凡脱俗,而是类似道教徒李白的痛苦。在出世逍遥的洒脱中,仍有入世的希冀。诗中冠带王侯、宅第宫阙不能说已被这瘦马之上的歌者所鄙夷。只是羡其富贵,厌其“相索”。于是,最后一问,即可说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安慰,也是对于凡尘荣华的一声嘲笑。&&&&&于是,天地之间,人生一路的远行则必然背负着种种外事的所迫,剪不断,理还乱。无论是哪种眼神里,这一路短暂的风景则永远有繁华,也有萧索。生之悲哀与无奈浓浓的化于诗中,千年之后,这一盏酒仍是冷冷中透着苍凉。& 7、这是一首写欢乐的诗歌,却从死亡写起。陵墓上的松柏青青,人生是何等的短暂!生于天地间,就像匆匆的过客。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何不斗酒取乐?虽然饭菜简陋,但只要有这份快乐,就胜过那豪华的宴席。驾着破车赶着劣马,在宛水与洛水边流连游玩。洛阳城中到处都是达官显贵,高门大院,尽情享乐,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带着愁容。或许,这个无名氏也是求取功名的士人中的一员,“冠带自相索”是他的人生追求。“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的嘲弄中,包含了贫贱之士的多少怨愤!“富贵非我有,帝乡不可期”,所能寄托的,惟有杯中之酒,以及宛水洛水上的风景。怨愤之中,又有着一份开解,开解之余,又含了几多辛酸。最终这一切,都被放置于死亡的背景之下,从而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只是,有几人能够真正地洒脱,真正地去执呢?&& 8、其实古诗十九首对于我而言,并算不得什么印象深刻的句子。相较于唐宋词风,古诗十九首是在太过朴实了。至少对于我而言,那些带着些岩石质感的句子,一旦跟“&&&& 11、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奈光阴中乱人心肠。“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怒最多只是入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我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唯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有一种天启般的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时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地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不可收。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位是李后主,一位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两种人世间最跟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李词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和秦词的“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应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经由这种感伤与人生生出了斩不断的纠缠,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象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这是怎样的孽缘啊。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能力,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不治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欢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他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他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贬谪儋州他能“竹杖茫鞋轻胜马”;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传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然而,到了今天,在我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生活下去吗?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但我要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本文来自:唯一音乐论坛() 原贴地址:&&& 12、我从何处来,将要向何处?我正在思考。 &&& 我走过和风细雨,繁华似锦的早春,也历经冷清萧瑟,凉风肃杀的深秋。我努力地去追寻我想要的东西,但在我得到的时候也失去了许多许多的美好,我一心想要赶去目的地,却在不知不觉间错过了沿途如诗如画的风景。总有那么一句诗能够让我们泪流满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它让我静了下来,它是极其伤感的,伤感得令我悲从中来。&&& 我喜欢读古诗古词,喜欢沉溺其中到废寝忘食,喜欢《古诗十九首》喜欢吟“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等直白伤感的诗词。极其喜爱的伤感文人有潦到落魄的柳七,伤心薄命的秦观,还有那一咏三叹的纳兰容若。纵然在词的王国里,他们堪称帝王,但于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是那般不如意。 &&& 柳永一生穷困,历尽坎坷,却换来奉旨填词第一人,他甘于放下身段,与歌姬工匠为伍,一生的心事付于红颜,写下了缠绵悱恻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又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千古名句,万般失落醉酒后吟上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总让我心生哽噎,对于得不到的他也曾耿耿于怀,违心作《望海潮》,但这并不能泯灭他的功迹,相反留下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佳句。在他词的王国里,他是孤独的,但在他的生命中,他却是比较幸运的。&&& 同样孤独的还有秦少游,一生的不得志或许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但难以排遣的愁绪则绝对是他英年早逝的诱因。我们记得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可真正了解他那首《满庭芳》的人肯定不多,你看“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是何等的凄厉孤寂,有人说“他眉间的愁绪,可能是他钟爱的女子也无法抹平的”那是他一生的等待,却等来了千年的孤寂。 《木兰花令~拟古觉绝词》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读过了就难以忘记你。&&&& 纳兰容若,在我们记住了你那才华横溢的诗词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你那满腔的忧怨深情。我们读“背灯和月就花阴,十年踪迹十年心”感受地到你的丝丝情意,却在吟“一片伤心画不成”时倍感唏嘘。爱妻的早逝给他带来了不可复原的伤痛,他徒留回忆生活着。难怪王国维说他是“千古伤心人”他终于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一病不起,年仅三十一岁。他所经历的痛苦,伤感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他们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生命就是一段旅程,我已起步,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不管前方是狂风暴雨还是春暖花开,我没有选择,只得向前追寻先辈的足迹。&&& <FONT color=#、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似乎就在一转眼间,这一年就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大半。&&&&&&生命中的时光就这么无情的又流失了一大块。有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我甚至可以听到时光的脚步声轻轻地掠过我的而边,不免有些心惊。&&&&&很多时候,记忆还把心情留在昨天,但我们的环境已经悄悄的换成了现在的样子。猛然间回过神来,总有些措手不及的惊愕,不知道究竟是环境变了,还是我们的人变了。然而,无法逃避的是,一切终究都不同了。&&&&&每一天的太阳出来了,每一天的太阳又落下了。&&&&&这是一种比较复杂且忧伤的感觉。每天,我都以一种平凡的姿态重复着似乎是相同的人生,我重复而无法停止,因为我知道,这也是一种永远无法回头的行走,无论这样的行走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我走掉的都是我无法留住的时光。&&&&&&我就这样随波逐流的在时间里漂泊着,没有开始,也不知道哪里才会是尽头。&&&&&&我甚至有些期盼我素来不喜欢的阴雨天气,因为那时候我看不到太阳的影子,也便无从感受时光的脉搏,心里多少会安定一些。&&&&&&&然而,心情始终就有些不甘。只是面对着这些现实,不甘往往会表现成一种无奈,甚至是一种逃避。&&&&&&有时候,不敢看镜子中间的那张脸,似乎就在不经意间,一抹淡淡的沧桑便被写在了上面。&&&&&&有的时候,失落地看镜子里自己那双眼睛,它们总是如此失落,破碎。&&&&&一瞬间,那张脸竟然也有些陌生起来,仿佛是属于毫不相干的路人的,因为在那上面,我找不回熟悉的自己。&&&&&有时候,我会深入到人群里,路上行人很多,大多结伴而行,不像我.视线从他们身上快速掠过从不停留.偶尔撞见熟人,总是先被打招呼.然后一片茫然,傻笑.从相逢到远离,是如此的迅捷,我来不及收拾我的心情,一切便已消逝无踪,当我的心在街头静止的那一刻,我总是充满了一种无法把握的落寞。一个人的行走,为走而走,没有目的,从路的这端到路的那端,不知疲倦.却停止不了混乱的思绪,想一些没有理由没有结果的事,不知怎么开始,又不知怎么结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忆已经成了我和朋友们交谈的主要内容。但是每每在谈话告一段落的时候,我都会感到莫名的惆怅,因为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回忆,连同所有这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喜怒哀乐,都已然离我远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每一个昨天都是历史。&&&&&那么每一个今天呢?我们所拥有的现在,它又是什么? &&&&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深陷在现代文明中,每天感受的是人心的颠沛流离,我们攒足了力气来对付这些压力,却不免时时回头遥望,去感受曾经的生活中所包含的无比珍贵的东西。&&&& 14、相比于茫茫无际的宇宙,人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微不足道;相比于浩瀚无尽的时间,人的一生只是匆匆的一瞬,转眼即逝。人生不过百年,如白云苍狗,白驹过隙,时间吞噬一个鲜活的生命和其不屈的魂灵只要几十年,至多百年的时间。    人是什么?人所有的努力又算得了什么?正如《古诗十九首》里说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一个过客。    我们的一生将遇到无数的过客,我们同时也是无数人的过客。过客的相逢总是短暂的,多则不过百年,短则擦肩而过。还有更多的人与我们无缘成为过客。能够成为过客已属不易,在爱恨情仇的纠缠中,更多的是生命结束时的“往事如烟”的顿悟。在生命烟消云散的那一刻,你记得在人生旅途上曾经有多少人与你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让你刻骨铭心?那时一切对于你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过客注定是要漂流的,在人生漂流的旅程中,我们经过的、驻足的地方不过是人生的一个个驿站和码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行走在路上,漂泊在河中。所以行走和漂泊是人类灵魂的本质。    在行走和漂泊的漫漫人生中,驿站和码头就显得十分重要。驿站和码头是我们修养身心的避难所,是继续行走的加油站。驿站和码头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它不断的让我们补充给养,休养生息。在这里我们和我们的过客们共同打造了码头、驿站的繁荣和悲凉。    我们和生命中一个个过客的世俗生活,构成了我们漂泊中的物质世界,在漂泊和行走中,我们尽览了世俗生活的庸常和无奈,在物质的驿站和码头里我们尽享了世俗生活的繁华和奢侈。    那些过客的灵魂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精神的码头和驿站。精神的驿站里有一代代先贤留下的金刚般若,因着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可以让时间倒流,空间重置,反复和那些躯壳尘灭、精神不朽的灵魂对话和学习,让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在时间机器粉碎肉体、变换空间的残酷战斗中得到不断的传递。在那里你能够感悟生命的卑微与高贵。卑微的躯壳让我们保有敬畏、知道尊重、懂得感恩;高贵的精神让我们进入灵魂超拔飞跃、精神纵横驰骋、灵性自由翱翔的空灵境界。    韶光易逝,岁月如流,只有得到这种生命智慧和精神的传承,我们才能在死亡阴影的步步紧逼下,求得生命面对时光催逼时心灵的平衡、自由和安宁。    个体生命的漂泊终将止于坟茔,人类漂泊的历程将是川流不息。在驿站和码头得到休养生息的人们,注定要一次次重新走上漂泊的旅程。    在人类生命长河无休止的漂流中,作为个体的人都将是“赤条条来,不带半更根草去”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人生漂流的途中,借助人类精神传承得到的般若,尽可能的领略沿途景致的曼妙和风情,看自然风光鬼斧神工和天造地设的美沦美奂,看人类精神画卷智慧洒脱和超拔优雅的精妙绝伦。这样的旅程才不会枯糙乏味,这样的旅程才让你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个体的生命才会变得自由和洒脱,理想的光辉才会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河流。(文 /&)&&& 15、如何从成功的陶醉和偏执中走出,或如何从痛苦与寂寞中走出,就如成功与失败时刻在陪伴着我们,所以,必须时刻翻阅自我,从自我的回顾与自悟中寻求出路。&&&&自我,本是一本绝好的刊物,自己的历史是自己写的,写的好坏暂且不说,而那里面,却有着无尽的宝藏,只要掌握了合理的方式方法去挖掘,就可获益非浅,也就能从自我中得到升华,找到人生新的起点和力量,从而达到领悟人生的目的,从人生的歧途中超出。&&&&&&&&&&&&&人生不如意的事毕竟太多太多,许多事在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之后,往往得到的却是失望或者是创伤,即使成功了,顶多只能是一阵掌声或者喝彩而已,过后依然会品尝寂寞和孤独。或许,人生本是寂寞的?&  在人生的奋斗之中,结果往往是最后的,甚至是没有结果。但是,在路途中,却必须欣然前往,去作所谓的奋斗和拚搏,拚得是你死我活,杀得是血流成河,到头来才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无意义和没有结果,只落得后人的假语村言,成为一部《三国演义》或者是一部《红楼梦》,引得感慨万端,惹来情男怨女,这正是红楼一曲,从古吟唱到今,让军事家有事可干,让红学家研究不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词,争论永无止境?或许,人生本是一场历史戏?古诗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概,这就是最好的注脚吧!&&&&&当我们看透了人生的一切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人生无聊”的感慨。但我们还要活着,从孩童时期走向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到死亡,这是任何人都必须走的道路,谁也无法例外。而这条道路却是坎坷不平,随时充满了危险,恐惧,稍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暴病身亡,意外事故,车祸等等,这一切都在伴随着我们。&&&&当我们意识到这一切时,又会发出“人生艰难”的感慨,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活着,这活着二字却使人困惑,即对前面的路无可奈何,又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随之而来的,就是算命先生的叫声和卢梭的《忏悔录》......&&&&&&&&&&&算卦的人,口干舌燥,听卦的人,似有所悟;&&&&写书的人,费尽心血,看书的人,泪流满面,感慨不已;&&&&算过了,算卦的人,挣足了卦钱,听卦的人,依然困惑;&&&&写过了,写书的人,拿足了稿费,或许,还会为了一本书的稿费,打上几年的官司来;&&&&看过了,看书的人泪流了,情费了,一切的感慨都发了。&&&&......&&&&&即是如此,依然还得活着。不管你活的好与不好,都得活着,面对人生,我们十分的无奈。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只拿别人的一切,来做自己生活的样板,去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任何时候都必须记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生活的轨迹和生活的道路,都必须由自己活着,向着明天走去。这就必须依靠自己来完成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实,每个人生来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走过的道路和昨天的心迹,是埋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幅画,足以使你完成人生的全部,并跨过一切障碍走向人生的终极。前面的路,前面的事,充满着危险,充满着痛苦,要求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到人生的终极。其实人生的终极说穿了就是死亡,就是从眼前的世界走向末知的世界而已罢了。但你必须走去,不论多么困难......  人总是不能从眼前的迷雾中看到将来乃至更远,对哲人的名言永远不能真正理解,“视死如归”只是说说而已,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无愧于“视死如归”,他们把死看做是从这一世界走向另一世界。所以才能面对任何诱惑、威胁,宁死不屈地走完人生之路。大丈夫或女中豪杰生在人世间,当以天下为己任,视金钱、物欲如粪土,正如李清照所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的意义,就是自己应该走完自己的路,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16、过客人生&&&& 你读过香港诗人吴正的一首题为《人生》的小诗吗?我们生命的世界只是一座驿站,一座在茫茫无际的旷野上闪着光亮的驿站,一座每一刻都有人抵埠,每一刻也有人离去,向着未知的前程再继续进发的驿站。&&&& 这首诗不难懂,很明显是从“过客”意象中演绎出来的。人生就是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的过程,无论你贫穷富贵,何来何往,最终都会消失在茫茫无际的旷野上。&&&& 显然,人生如过客的思想古就有之。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经把人生看得非常开。到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已经表达得更为明确了。后来李白在《拟古十二首》中咏叹,“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情感就更深沉了。由此可见,过客人生不但表达了一种生命过程的象征,而且也表现了一种人生观:人生是短暂的,不可追悔的,一切意义都不在乎其结局,而在于过程。这种人生观为人们在绝望状态中活着,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柱。&&&& 例如鲁迅,当他在最痛苦彷徨的时候,就曾以“过客”自居,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途,不管结局到底如何。他写过一个小短剧《过客》,其中那个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的过客就是鲁迅自己的写照。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从一开始记事就在路上走着;他也不知道要走到什么地方去,只是知道前面有声音催促着他,使他继续走下去。看来过客并不排除理想,并不是没有追求,只是无法预知前面到底是什么,而过客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向前走。过客的难点不过是选择道路和开辟道路。前者是在遇到歧路的时候如何选择,后者则是行到没有路的地方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当然,过客人生多少含着一种悲剧气质,因为在拼命向前走的时候已意味到了死亡——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结局。但是,这也许意味着一种解脱,把死亡看成是像回家一样轻松自在,而生命过程中的千里奔波之苦,自然更不在话下了。过客人生活得无牵无挂,只管叫生命大胆地往前走。&&& 17、史铁生说我们都是到这个世界上来玩的孩子,总有一天,我们要回去;这首诗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管是玩一趟还是出一趟远门,相对我们长长的一生来说都是短暂到来不及回味的。而相对于那年年常青的陵上柏,岁岁坚守的涧中石,我们的生命是比玩一趟出一趟远门更渺小到“沧海之一粟”的。诗开头用恒久的自然之物起兴与下句的生命的短暂比照,一下子就把我们笼罩到一种怆然而悲之中。 人生奋斗的意义何在?何不抓紧时间享受这转眼就要逝去的时光,斗酒相乐,驱车而游,游戏人间。有花堪折直须折,哪怕是驽马,哪怕是薄酒。但是分明我却看到一双忧郁的眼,扫过繁华的街道,扫过迎来送往的冠盖,扫过那一座座豪华的王侯宅第???????……这双眼里也有着嘲讽:你们这些达官贵人啊,“极宴娱心意”,享受了人间所有的荣华富贵,为什么脸上却愁云密布?这嘲讽又分明是求而不得的愤恨,是志意难成的空虚,是在“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自己的家”的悲哀。达官贵人有达官贵人的世界,失意书生有失意书生的忧愤,但是看到那青青柏下的陵墓,也许一切都该释然。&&& 18、人生天地间,真的只是像远行的客人,在渐行渐远吗?一场宿命,一场相遇,应该都有它的道理吧,上天为何又让他牵挂起已经远去的人。也许爱是要在死的面前才能终结一个人的思念与记忆。&&&&& 19、人生如寄,忽忽而过。匆匆太匆匆,忧心无已时。“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古诗十九首》,首首感叹白驹过隙,阴阳相隔,年命无常。“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敬服纨与素。”“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人生短短,忧思长长,如之奈何?惟酒是亲。醉人的酒,才是最好的清醒剂。&&& 20、人生如棋,每个生命都须经历起承转合。“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非成败转头空。茫茫古今,白驹过隙之间,只为凌其壮志,耀其才华,千秋过尽,问心无愧。   浪淘尽风流人物,谈笑间多少豪杰。读尽昔古英雄辞,如江湖一首断肠曲。  江东故地,乌江河畔,风兮兮,雨啸啸,历史的风云演绎了项羽最后的人生。霸王别姬,拔剑自刎,在四面楚歌的那一刻,他用利剑抒洒了最后的豪迈,同时也成就了他完美的人格。鲜血汇成江水东流复西回,他的名字从此也被文人墨客们吟唱着。他们站在乌江畔,望着滔滔江水,无人去计较他的失败,而是思绪畅扬于历史的长河中,叹其勇歌其义。李清照也颂扬着他不甘屈人的英雄气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杜牧站在历史的高度则感概:“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尝尽人情冷暖,他少年得志,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苏东坡的风骨才情得到了宋神宗的垂青,却也招来了小人的嫉妒,最终为人所构陷,遭遇“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诗坛上的失意同时也成就了他文坛上的得意。“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东坡并没有一味沉浸在失败的愁苦之中,而是更加充满信心地在生活中寻找生机,点燃豪情。从此全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坦荡旷达的精神世界在大起大落之后更加成熟。最终他占据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一个重要位置。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便是幽肠百结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确,作为一位君王,他失败的一踏糊涂,而作为一代词人,他却是文坛上一颗闪亮的星。李煜沦落为宋朝的阶下囚,他的孤独悲苦凝成一句句浸满泪水的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蕃滋味在心头。”他是忧郁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是伤感的;于是他只有“无言独上西楼”借以水月疗心。他的人生因有了词而有了辉煌的隽永。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论是一代天骄还是文坛才子,无论他们的一生最终是辉煌还是失意,我们品读的永远是生命的过程,意义在此,豪迈在此。  孤灯之下,我握一杯绿茗,品味人生,思考人生。&&& 21、生活就是晨起暮落。日子,就是早出晚归。&& & 生,就是睡着醒来。死,就是呼吸断裂。&&&& 让一切从简。&&&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你我的生命不过是寂静林间草叶上的一滴露,更或是初晨缓慢升起的阳光下,被鸟儿们的羽翅扑棱棱激起的细碎尘埃,漂浮在空中,即使是有相互的遇见、碰撞或重叠,也不过是相携着簌簌而落,亦终将消失。&&&& 故而,无需急,无需怨,无需彼此纠结,且让它在这郁郁的寂静里慢慢地来慢慢地去。&&& 所谓乐极生悲祸尽福抵,人之痛乐总是相携并进宛若纸张的两面,当你在此面浓墨重彩,彼面定会印迹斑斑。&&& 而有些痛乐,隐隐清欢也罢水深火热也好,都是他人无法分担与取代的,哪怕是你的深情挚爱。&&&& 既是需要自我对待与处置的,又何须过分渲染,&&&& 倒不如轻描淡写、宁息止腹、心怀坦然,终有一日一切皆会成为过往。本篇文章来源于 [好读者吧--读者文摘爱好者的精典网站].源网址是:/Html/?14773.html&&&& 22、古人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位先哲也曾说过,人生的每个十年都是站台,时间是呼啸的列车,你我都是匆匆过客。    是啊,人生短暂,岁月沧桑,生命就像太空中的一颗流星,瞬间即逝。偶尔在生命中某一天的不经意间,也许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段美妙的音乐,一篇美文或生活中的一些碎片,会让你怀旧如风,回味无穷,从心灵深处想起那些生命中曾经与你同行的人,同时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给你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在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人。有的来去匆匆,与我们擦肩而过;也有的或许会伴我们走上一程,但都不会太长,人生的道路上岔路很多,在每一个路口,我们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也许我们选择了这个路口,可是在路的那头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驻足等候的人,说不定那竟是我们梦中苦苦追寻的人!当我们惊喜地跑过去,却发现他(她)等的却是另外一个人。我们的选择也许错了,但人生没有回头路,还得走下去。    有时在路上,我们也想过停下来等某个人,但等来等去,那个人总是没来,或者终于等来了,不是就这样擦肩走过,就是人家早已有了另一个同行者。于是,我们只好一个人默默地重新上路,一路依然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却没有了那份闲情逸致。    我们想有一个人能与自己一路同行到永远。可这样的人却总是太少,一生中能遇上一个也就是我们的福报了。因为与这样的人同行,我们总会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无论境遇如何,都能智慧和畅达人生。    然而,在我们的生命中,更多的是与我们曾经走过一段路的人们,那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感谢他们,正是有他们的同行,我们才能欢歌笑语;我们才能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好;我们才能忘却人生中的苦和累;我们人生才更加绚丽多彩。    让我们再回首——在天高云淡、松风月影的日子中,在人生旅途上.你是否还能记起曾经有多少人与你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让你刻骨铭心?我想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生命是一个过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现在,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情感,我想,美丽人生亦不过如此罢了! &·古诗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晋江一个爱国敬业的小人物。
3000万点击量!!感激有你!!!傍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有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等等。本博目的是普及古诗词,弘扬国学。本博非论文,并非所有的都是原创,不少资料来自网络。欢迎引用和转载。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的远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