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爱国主义课老师让写一篇爱国注意的文章。10...

篇一:爱国之心作文开头今天,我们上语文课,学习了《詹天佑》一文。使我内心有了许多感触。詹天佑爱国这是大家在课文里有目共睹的,再在修京张铁路的时候,是顶着重重压力修筑的。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但詹天佑没有放弃,仍是坚持修筑京张铁路。读完这篇文章,使我大受启发,我们做人,不正是要像詹天佑这样吗?篇二:理性爱国作文开头崇洋媚外&这四个字好像是时下,或者更早,就成为很多中国人的口头禅。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流入中国,对本土文化带来压力,崇洋媚外又成为一部分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尤以对日本的文化流行,很多人最是不屑,只要一听日文歌曲,看日本影视,就很有可能遭别人鄙视或是不屑,随之耳边就跳出那四个字。对于中日从古至今的恩恩怨怨,似乎就要牵扯出N万字的评论或是连续M天的叫骂,争辩,对此我就不再发表个人意见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篇三:一颗爱国的心作文开头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中国人,在日本人侵略我们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八路军,我们的红军,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自己那鲜红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让我们祖国的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虽然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让我们祖国的人们得到了自由!我爱我的祖国,作为一个中国人,虽然中国现在水平有点弱后,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有恒心,我们会坚持。我们相信自己国家总有一天会变得科技发达。篇四:我们要爱国作文开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篇五:爱国的心愿作文开头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作文:
48小时热门让思修课场场爆满的“麻花老师”_新华每日电讯
让思修课场场爆满的“麻花老师”
日 07:30:1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
【字号 】【】【】【】
▲王易在讲课。 照片来自网络
  这样一门大课,曾经被一些学生认为“没意思”的思想政治类课,被“麻花老师”讲得有声有色。逢她讲课,学生极少缺席,几乎场场爆满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良 实习生肖雨涵
  由于之前一直在香港念书,中国人民大学2015级法学院学生杨倩有一个她的大陆同学没有的“特权”:只要和教务处申请一下,她就可以选择不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大学思想政治类课程。不过,抱着“听着玩玩儿”的心态,上个学期一开始,她还是决定去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老师名叫王易,她扎着简单的马尾辫,却愿意让学生叫她“麻花老师”——因为她上学时候喜欢梳麻花辫。“麻花老师”说话很柔,语速不快,眼睛总是眯起来笑。但她说出来的话,总能给人一种坚定、可信的感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一课刚开始,王易就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句话,讲述起这两句古训背后蕴含着不屈向上的进取精神与包容万物的宽容精神,以及由两种精神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核心内容。“麻花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典籍案例也是信手拈来。第一课结束,身边很多同学都窃窃私语:“没想到这门课会这么好听”。
  杨倩决定,这门课,她要坚持听完整个学期。
课上:所有的“要”和“应该”,都被充分的讨论所取代
  其实,早在上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杨倩就听到了王易为新生专门做的“导航专题报告”。报告一开始,“麻花老师”也提了“天行健”等内容,谈大学生该有怎样的追求;同时还讲了易经里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等几个人生阶段……“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虽然在开学典礼现场,杨倩坐在后排,看不太清王老师的脸,但她看到周围好多新生都不约而同掏出本子来,边听边记。
  转到了课堂上,王易老师依然是每节课谈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主题:这周是“修身齐家”,下周是“仁爱和谐”……但王易在讲述这些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还谈及了它们的现实意义,并结合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照进行解读。
  从小接受西方思想体系教育的杨倩,原本对于这类内容是有些抵触的,但“麻花老师”的课,却能让她获得强烈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那些字面含义,对我们而言,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王老师试图在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时候,让我们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杨倩说,同样是那24个字,王老师讲出来的,和个别领导、老师讲出来的感觉,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
  “那些领导一讲,往往爱说‘我们要’‘我们应该’怎样怎样。”但在“麻花老师”的课堂上,所有的“要”和“应该”,都被充分的讨论所取代。
  因为是在法学院,杨倩和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制”一词的讨论尤为关注。王易老师用一个“郭巨埋儿”的中国传统二十四孝故事来让学生们探讨,这种“孝道”是不是一种违法?“咱们现在看来,郭巨挺‘变态’的,但王易老师引导我们思考——当时儒家观念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信仰……”关于“郭巨埋儿”的讨论,学生们讨论了近两节课。讨论过程中,王易老师也循循善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法律,没有必要都是一样的。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我们应该去建构一个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法制。
  “她从不强求你接受什么观点,都可以充分讨论。”人大新闻学院2014级学生慕海昕,一年前也感受过这种“开放式”的课堂。而她发现,每当讨论到最后,“麻花老师”的观点,往往都是让大家比较信服的那一个。
课前:提前20分钟来,“绝不会让你浪费时间”
  曾经被一些学生认为“没意思”的思想政治类课,被“麻花老师”讲得有声有色。逢她讲课,学生极少缺席,几乎场场爆满。
  每年思修课的第一课上,“麻花老师”都喜欢和学生“约法三章”——不无故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不影响他人听课。
  王易用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来看待迟到问题:“我讨厌迟到。守时是一个诚信问题,说好的几点来就是几点来。有意外可以请假,但是不把时间当回事儿,我比较反感。”
  但王易从来不用“点名”之类的办法维持学生的出勤率,她给学生的建议是“提前来”——提前来教室,永远不可能迟到。
  当然,建议学生早来的王易,每次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必定提前20分钟到课堂来,她会把平时收集整理的一些和课程相关的优秀视频、图片、PPT等素材利用课前的20分钟播放,“这个我不强求学生都来看,但是你只要早来,我绝对不会让你在教室里白白浪费时间。”
  “王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几个学院一起听的,差不多120多人。”杨倩回忆说,上个学期的思修课,几乎每一课大家都是全勤。
  “为了不迟到,学生们其实也挺不容易。”王易说,上学期她的课是在学校东边的教室上,晚上6:00开始,而之前有学生晚上五点半才从学校西边的教室下课。他们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穿越几乎整个人大校园去听课,中途还要解决吃饭问题。
  有学生向“麻花老师”恳请上课能不能边吃东西边上,王易欣然应允:“但是吃东西别太大声,别吃刺激性气味的食物。”王易秉承的原则依然是“不能影响他人听课”。
  能让学生自觉“赶场”听一堂思想政治课,除了课上的内容让学生“解渴”,老师的个人因素,也不可忽视。
  “王老师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杨倩记得,他们上课的教学楼里电梯数量比较少,很多学生都会去抢电梯,经常乱插队。王易老师就建议大家可以爬楼梯来教室,“她这样跟我们说,自己也就真的一直是自己爬楼梯来上课。”杨倩觉得,这样的老师,让她觉得信服。
课下:思修课公众号,并非大纲“搬运工”
  虽然钻研传统文化,但是对于新事物,“麻花老师”也从来不陌生。去年,光明日报曾以《“别笑,我是思修课”——看中国人民大学思修课怎么上》为题,报道过人大思修课教研室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课程互动。王易正是这个公众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微博和公众号里,有教研室老师为同学们精心挑选、编辑推送的《信仰书简》《道德书简》,也有诸如“爱国随手拍”“道德那些事”和“这就是幸福”这样简单有趣的互动活动,还会有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求职技巧等实用的经验分享,并不是单纯地把“教学大纲”搬运到手机上。
  “思修课和大学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打好理论基础,还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王易觉得,本来建立课程公众号就是一个“接地气”的行为,公众号的内容自然更要针对学生的需求。
  通过公众号来与学生沟通,辅助思修课教学,在国内思想政治类课程中,也算是个新鲜事物。但对于认识王易多年的“老学生”来说,这些并不意外。
  “‘麻花老师’当年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就在一个BBS网站注册了一个‘思无邪’论坛。她就在论坛上和我们这些学生一起灌水、聊天,也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人大新闻学院2001级本科生王尧,当年就是“思无邪”论坛的活跃分子。
  王尧记得,“麻花老师”曾经把自己课堂上讲过的“闻木樨香否”等经典案例搬到“思无邪”上跟学生们讨论分享,当时还吸引了一些没上过她课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讨论。
  后来,微博兴起的那一段时间,王易也曾注册过个人微博和学生交流过。而在紧追“潮流”的传播手段背后,则体现了她愿意以学生更熟悉、更自然的方式去沟通的一种姿态。
  “这种沟通不是那种教授、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像朋友的交流。”慕海昕在朋友圈发条状态,转个新闻,有时候都会被“麻花老师”点个赞,或者评论一番,语气也从来都是类似课上的公平、开放的讨论式氛围。
期末:用小话剧“演”出核心价值观
  慕海昕和杨倩,只隔了一届,但从杨倩上学时候起,学校里有了新规定——期末不允许开卷考试了。而“麻花老师”的思修课,也成了慕海昕在大学里唯一一门可以开卷考试的思想政治类课程:“说是考试,其实更像是自己一个学期上思修课以来的心得、感想和总结。”
  王易老师上课从来不拘泥于课本,期末自然没法出一套需要拿着教材“划重点”的考卷。这样的“闭卷”考试会怎么考?
  拿到试卷,杨倩发现,“试题”的要求,依然是让自己写出上思修课以来的心得、感想和总结。“听说王老师去找了教务处,争取了更宽松的命题权限。”
  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王易老师的考卷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硬指标”:一张A4纸大小的学生个人生活照。这张照片,将和他们的两次思修课课堂随笔、期中小论文,以及期末的试卷一起,集成一本小册子,被王易老师留存着。
  “王老师强调过一定是生活照,证件照放大成A4的,头显得太大了。”然而,杨倩有个同学似乎拿不出满意的生活照,他选择了放大证件照,然后在证件照的空白处画树……
  和期末“考试”相比,“麻花老师”更看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一些总结和反馈。除了期中的小论文,她还会在每学期的最后几节课,给学生布置一个独特的作业:用小话剧的形式,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做小话剧的初衷,是为了在学期末调剂一下以“讲”为主的课堂节奏,给大家一个新的兴奋点。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观察学生怎样理解课堂的内容,怎样理解和诠释核心价值观。
  学生们的创意,还是给“麻花老师”带来了惊喜。
  《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是2014级法学院同学上交的作品,他们把小话剧拍成了一个视频:同学们从人大西门进校,一路从不同的地方,发现一个个校园里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小细节、小故事。最后,他们汇总到东门,开始跳集体舞……“有点儿‘快闪’的意思。”王易感慨,现在的孩子们,都特别有想法。
  而对于慕海昕和杨倩来说,期末的小话剧,成了她们各自关于思修课整整一学期的美好记忆中,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老师,他不爱国!”--《班主任》2008年03期
“老师,他不爱国!”
【摘要】:正前不久,我校的陈老师上了一节教研课"升国旗"。课上,她满怀激情地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说:"爱国旗就是爱国的表现,你们见过奥运会上,当国歌响起,许多运动员热泪盈眶、甚至跪在地上亲吻国旗的情景吧,他们的爱国之情就表现在这些细微的地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5.1【正文快照】:
前不久,我校的陈老师L了一节教研课“升国旗”。课L,她满怀激情地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说:“爱国旗就是爱国的表现,你们见过奥运会卜.当国歌响起,许多运动员热泪盈眶、甚至跪在地L亲吻国旗的情景吧,他们的爱国之情就表现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小朋友们现在还不能为国旗增光添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洪凌云;;[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08年Z2期
盖尚铎;;[J];新少年;2005年12期
可可;;[J];孩子天地;2007年05期
周铁钧;[J];新少年;2003年Z2期
耿倍佳;;[J];阅读;2005年12期
曹彦慧;;[J];作文世界(小学);2006年01期
;[J];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6年10期
;[J];少年读者;2007年10期
柳其锋;;[J];辅导员;2007年11期
;[J];宁夏教育;199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丽娅;;[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陆丽宏;;[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童坤荣;;[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黄博;;[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韦玉红;;[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黎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王喜廷;韩娜;;[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黎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张彩霞;梁双柱;上官慧军;;[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海市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
贾志敏;[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王勇;[N];中国民族报;2003年
尚行宇;[N];贵阳日报;2007年
胡金陵;[N];淮南日报;2007年
高影 ;[N];中国教师报;2011年
黄征 通讯员
张剑;[N];长江日报;2007年
许向东;[N];中山日报;2006年
胡明 通讯员
李勇源;[N];南方日报;2011年
郝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本报记者 柯杨;[N];河南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桂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王文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把一颗赤诚的心献给祖国——“爱国”主题作文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修爱国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