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题练习题 历史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5页
文本预览: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 二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右图是《英国输人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请指出这一 时期鸦片“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 B.英国要促进中英正常的贸易发展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 D.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 定则例。 ”关于这一条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 B.有利于中英贸易的正常进行 C.这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D.说明我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破坏 3.晚清的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兴办近 代工业;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建议设立新疆行省。此人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4.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洋务派认为: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为此洋务派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汉阳铁厂 D.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6.1912 年孙中山发表演说“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此“革命” 最重要的贡献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 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 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0"这表明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冲动 8.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这样的咏赞: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 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0”说明中共的 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北伐战争时期战士们举着“打倒军阀,除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专注于教育信息化,旗下核心产品《100测评网...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14页免费15页免费13页免费9页免费9页免费8页免费11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0测​评​网​上​传​提​供​,​一​线​特​高​级​教​师​整​理​编​辑​,​非​常​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学​业​提​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同步练习题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一杆折断的烟枪作为标志性建筑物(见右图)。
  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邓世昌
  2.“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
  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
  我听见你在低泣。”诗中“绅士的洗劫”、。文明的大火”发生在下列
  哪场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诗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
  一哭,去年今日剖台湾。”此诗应写于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4.有位同学用“赔款、拆毁、划定、严禁”四个关键词来识记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下面两组漫画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下面人物与这一运动无关的是
  A.陈独秀
  B.孙中山
  C.鲁迅
  D.李大钊
  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炳膦曾
  写有如下一幅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是: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东三省。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此联抨击的是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广大人民的麻木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7.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D.抵制外国军事侵略
  8.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如右图,根据
  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A.张謇
  C.詹天佑
  B.魏源
  D.侯德榜
  9.1919年某商店门上贴出了“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的字幅,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0.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校”是指
  A.黄埔军校 B.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C.南京国民党中央党校 D.抗日军政大学
  11.右图所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根据你
  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是在今天的
  A.江西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12.电影《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大
  屠杀的真实场面,摄制组在拍摄前搜集的资料应该包括
  ①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材料 ②记录日军屠杀罪行的老照片
  ③目击大屠杀的外国友人写的日记 ④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教科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对右图历史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①作者站在共产党立场,赞成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②作者站在国民党立场,反对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③反映的可能是1938年的历史现象
  ④敌后战场沉重打击了日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14.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A.杨虎城 B.杨靖宇 C.李宗仁 D.彭德怀
  15.《大决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在军用地图前研究作战情况,这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8.“来是康母(come)去是狗(g0)”,“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 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
  “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反映了
  A.市民崇洋媚外的心态
  C.上海英语教育水平高
  B.英语在中国广泛使用
  D.上海成为国际商贸中心
  19.右图是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
  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①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彻底摒弃了传统婚礼
  ④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0.在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了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他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温总理到的地方是
  A.商务印书馆 B.三联书店 C.中华书局 D.外文出版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
  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三】 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大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
  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间,清朝是在哪几场“决斗”中被一步步打垮的?(4分)
  (2)据材料二,卢沟桥在哪一年被谁“绑架”的?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一主张的“革命”表现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其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孙中
  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认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
  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
  力?(2分)
  23.(14分)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某校学生挑选了如下四幅图片以作展示,仔细思考,回答问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上海的命运?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2)图二是哪场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这一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何影响?(4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后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4)图四预示着上海充满自信、希望和潜力。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充分说明了什么?(2分)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该换一换你的桌面了 宅男女神周韦彤
德国超模布洛姆秀香肩美背翘臀 性感热辣
猫眼超模蕾丝内衣
组图:中华小姐众佳丽泳装秀 上围丰满美腿林立
沈阳温泉丽人大赛开赛 美女模特争芳斗艳
绝对领域诱惑写真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个不懂得自己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
一、     &
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完成下列各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关天培   D、林则徐 
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清政府被迫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史也是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完成下列各题
5、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安庆军械所 &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6、“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材料中的“皇上”指
A、道光   B、咸丰    C、光绪    D、
7、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 &
B、顽固派的阻挠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
D、未真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8、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B、北洋军阀分裂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
A、武汉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1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武昌起义 &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1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   B、陕甘宁   C、中央   D、闽浙赣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围绕此主题完成
13、中国人民进入全面神圣抗战的标志是
A、“九一八” 事件    B、“一二八” 事件
C、“七七” 事件    &
D、“八一三”事件
14、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5、阳泉狮垴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战役的指挥者是
A、贺龙   B、彭德怀   C、朱德   D、毛泽东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下面题目
16、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育英中学师生来到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A、延安   B、沂蒙山   C、大别山    D、井冈山
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7、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汉铁路
1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   B、《大公报》   C、《文汇报》    D、《申报》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完成下列问题
19、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时务学堂 &
C、天津中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20、极大地激发中华民族抗战意志的音乐作品是
A、《义勇军进行曲》      &
 &B、《黄河大合唱》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松花江上》
二、请你搭配(用直线连起来,共10分)
21 京张铁路    &
严复   22、鲁迅    &
《庶民的胜利》
  《制碱》    &
张謇    &
徐悲鸿    
《狂人日记》
 《海国图志》    魏源    &
郭沫若    
《愚公移山》
 《天演论》    詹天佑    
冼星海     
“实业救国”   侯德榜    
李大钊    
《黄河大合唱》
三、请你分析(共40分) 
23、计算并填写(5分)
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条约主要签订在    
战争前后,其面积相当于  个山西省?   个英国?    个比利时?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还火烧了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       
(山西省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英国面积为24.2万平方公里,比利时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
24、读《公车上书》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5分)
⑴“公车”又称    
(A、秀才 B、举人 C、进士 D、翰林)    
直接引发上书的事件是《    &
》的签订。      
⑵、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是康有为和    
⑶、上书的主要内容是反对     
,请求变法。
⑷、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      
25、有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分)
⑴、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震惊中外的    。
⑵、报纸上日期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
十三日”,这份报纸是在事件发生的第  天报导的。
⑶、发起这场事件的爱国将领是    
和杨虎城。     
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
      
⑷、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停止向红军进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⑴、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
》(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    &
运动的开始,其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封建专制文化。
⑵、文中的“赛先生”及“德先生”分别指    &
和      &。
⑶、上文的作者应该是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⑴、材料中这场“革命”指    &
革命。“先生”是    &
⑵、“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A、组建了革命团体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D、   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分)
⑶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      &
⑷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             &
28、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问题(10分)
从“一大”到“七大”
⑴、正确填写下表空格
全国党员人数
主要领导人
⑵、中共“七大”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⑶、中共“七大”为            
准备了条件。同时这次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这之前,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是在     
会议上确立的。
⑷、上表中会议地点和党员人数的变化,可以说明哪些问题?①:       
          
②:                 &
四、考考你(10分)
材料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这一历史事实,铁证如山,任何企图否认这一史实的行径都是徒劳的……我们要求日本方面以实际行动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要求:①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可以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也可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体裁不限,题目自拟;②必须涉及提供的材料,另外还要适当引进与主题有关的其它史实。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40分)
二、请你搭配(用直线连起来,共10分)
21、京张铁路    
严复   22、
鲁迅    &
《庶民的胜利》
《制碱》    &
张謇    &
徐悲鸿    
《狂人日记》
《海国图志》    魏源    &
郭沫若    
《愚公移山》
《天演论》    詹天佑    
冼星海     
“实业救国”   侯德榜    
李大钊    
《黄河大合唱》
三、请你分析(40分)
23、第二次鸦片战争   9.6   6.2   49.2  圆明园
24、⑴A(举人) 
《马关条约》 
⑵ 梁启超 
⑶同日本议和&
⑷维新变法运动
25、⑴西安事变 ⑵ 2  ⑶ 张学良 一致(团结、联合)抗日 ⑷  C
26、⑴《新青年》 &
新文化运动&
27、⑴辛亥  孙中山 &
⑵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⑶三民主义 
⑷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2分)  ⑸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2分)
全国党员人数
主要领导人
1921年(7月)
⑵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⑶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遵义
⑷①地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党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②人数的增加,说明党的队伍不断壮大
29、考考你(10分)
主题明确、观点正确(5分),有补充史实论据、有探究(4分),语言通顺、有新意(1分)以发现学生闪光点为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