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工程力学受力分析和电路分析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如何学好工程力学?_百度知道
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提问者采纳
1.注意掌握公理、定理、定律、基本概念工程力学的公理、定理、基本概念很多,如:二力平衡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合力矩定理,胡克定律,力的概念,约束的概念,力矩的概念等,这些我们必须熟记,同时对其内涵、要素、适用条件等要反复理解,做到真正掌握,这样我们在分析力学问题时不致于无从下手。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晶。力学的基本规律,是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大量科学实验,经过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来的。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力学的发展,同时,力学理论又反过来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所以,学习工程力学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如:我们用板手拧紧螺母时,用大板手省劲,而用小板手很费劲,这用力矩理论很容易解释:又如一直径不同的钢杆,两端受外力作用而拉伸,当力F增大到一定值时,由经验可知,断裂必发生在直径较小的一段上,这验证了衡量构件强度的物理量是应力。3.注意比较学习工程力学的概念、公理、基本规律很多,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比较它们的含义和表达形式,找到它们的异同点,以利于真正理解和掌握。如:平面任意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共线力系,它们的共同点是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点是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不同;材料力学上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四种变形的相同点是都用截面法研究内力,强度条件的表达形式也很相近,可用通式σ=P/A≤[σ],表达杆件拉伸压缩时是σ=N/A≤[σ],剪切与挤压时是τ=Q/A≤[τ]和σjy=P/Ajy≤[σjy],扭转时是τmax=Tmax/wn≤[τ],弯曲时是σmax=Mmax/WZ≤[σ]。不同点是变形形式不同;又如二力平衡公理与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共同点是两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是一个是两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个是两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通过比较,可以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公理,提高认知能力、强化记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4.注意力学模型和假设在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时,常将实际物体抽象为力学模型,或对物体做某种假设,使问题大为简化,更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力学模型。如:理论力学中刚体模型,应用在物体受力时主要改变运动状态而变形很小的情况;计算内力时的截面法,假设截面所受内力用外力代替;计算应力的平面假设等。5.注意力学实验工程力学中许多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如:材料拉伸压缩的力学性能实验。我们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对实验结果要仔细研究,用实验来验证力学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增强学习工程力学的信心。6.注意解应用题解应用题是工程力学学习的一个重点,解题能力的高低既是衡量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的牢固程度,也是度量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的标准。通过解题,我们会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如:所有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都是方程∑Fix=0,∑Fiy=0,∑Mo(Fo)=0的演变:我们画受力图时,只要严格按照下面的步骤做,就不容易在受力图上少画、多画力或画错力,这就是,先确定研究对象并画出分离体图,再分析研究对象的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的方向、作用点,然后在分离体上画出所有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并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出来。总之,工程力学虽然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并且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想一定能学好它。
其他类似问题
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5.50 [8.8折][定价:¥29.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工程电路分析基础
查找同类商品
  《工程电路分析基础》根据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围绕电路分析方法,全面介绍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线性电路叠加与等效变换、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频率特性与谐振电路、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及双口网络、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工程电路分析基础》配有丰富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有习题答案。  《工程电路分析基础》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结构合理、内容简练、重点突出、可读性强,便于自学。《工程电路分析基础》各章末附有研究性学习、应用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内容,涉及了近年来新的电路理论知识和工程性强的实际应用案例,旨在拓展读者的工程视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工程电路分析基础》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子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电路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包伯成,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导;有近20年的企业工作经验,长期从事电子通信类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服务等工作;2008年6月进入高校以来,从事高校电路等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和混沌信息动力学系统;主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    乔晓华,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硕导,党委书记,曾任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长期从事高校电路等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理论与应用、检测与控制技术,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多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出版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教材1部,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1
电路模型、集中参数电路1.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1.
集中参数电路1.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1.2.2
电压及其参考极性1.2.3
电位的概念1.2.4
基尔霍夫定律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1.4
电阻元件1.4.1
电阻元件的定义1.4.2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VCR)1.4.3
电阻元件的功率1.5
电容元件1.5.1
电容元件的定义1.5.2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1.5.3
电容的储能1.6
电感元件1.6.1
电感元件的定义1.6.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1.6.3
电感的储能1.7
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1.7.1
电压源1.7.2
电流源1.7.3
研究性学习:忆阻元件1.8.1
忆阻元件的定义1.8.2
忆阻元件伏安关系1.8.3
基本变量组合的完备性习题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2.1
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2.1.1
KCL、KVL与元件的伏安关系(VCR)2.1.2
独立的电路方程2.2
支路电流法2.3
网孔电流法2.3.1
网孔KVL方程列写2.3.2
含电流源支路的处理2.3.3
含受控源支路的处理2.4
节点电压法2.4.1
节点KCL方程列写2.4.2
含电压源支路的处理2.4.3
含受控源支路的处理2.5
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2.5.1
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2.5.2
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2.6
电路的对偶性2.7
研究性学习:储能元件的VCR曲线2.7.1
电容元件VCR2.7.2
VCR曲线的Multisim仿真习题第3章
电路叠加与等效变换3.1
线性电路叠加3.1.1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3.1.2
叠加定理3.2
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3.2.1
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3.2.2
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3.3
单口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3.3.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3.3.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3.3.3
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3.4
有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3.4.1
理想电源的串联和并联3.4.2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5
替代定理3.6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3.6.1
戴维宁定理3.6.2
诺顿定理3.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8
研究性学习:有源忆阻元件的VCR曲线3.8.1
有源忆阻元件模型及其VCR3.8.2
忆阻元件的等效电路3.8.3
VCR曲线的Multisim仿真习题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4.1.1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4.1.2
瞬时值、振幅和有效值4.1.3
相位、初相位与相位差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1
复数与复数运算4.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4.3.1
KCL的相量形式4.3.2
KVL的相量形式4.4
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4.4.1
电阻元件VCR的相量形式4.4.2
电感元件VCR的相量形式4.4.3
电容元件VCR的相量形式4.4.4
受控源VCR的相量形式4.5
阻抗与导纳4.5.1
基本元件VCR的统一相量形式4.5.2
无源单口网络的等效阻抗与导纳4.6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4.6.1
简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6.2
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4.7.1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4.7.2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4.7.3
功率因数的提高4.7.4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4.9
应用性学习:日光灯电路与转换电路设计4.9.1
日光灯电路原理与分析4.9.2
单相电压至三相电压的转换电路设计习题4第5章
三相电路5.1
对称三相电源及联结5.1.1
对称三相电压的产生5.1.2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5.1.3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结5.2
对称三相负载及其联结5.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5.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5.3
三相电路的计算……第6章
频率特性与谐振电路第7章
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及双口网络第8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附录A
国际单位制附录B
常用的标准元件值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阳光大学生网,大学课后答案第一选择
热门课后答案下载
最新发布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 第二册 课后答案完整版
最新求助-每份5元  怎么学好工程力学课程 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教育部于2010年以来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都重新进行了思索,并提出修订计划方案。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以此为契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和酝酿,成立了“地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班。该实验依托2011年本校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两个专业为背景,根据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以培养适应21世纪地质工程行业发展和经济需求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地质工程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的综合素质的地质工程科学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多次召开会议制订讨论创新班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计算、分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工程力学作为该培养计划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提高学生计算、分析能力方面处于“排头兵”的地位。学院领导特别强调该实验班课程必须由授课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来承担。本人作为任课教师之一,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为实现提高学生三大能力素养的目标,在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尝试。  一、课程教育思想改革  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课程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反映,是课程改革的思想先导。社会需求在变,课程设置也必须根据需求做相应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工程力学课程作为经典力学,传统上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作为非力学和理学的学生,是会有一定难度的。许多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都会把力学作为学习的“拦路虎”,无疑从心里上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隔阂。“地质工程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是从本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经过几轮考核选拔出来的,因此,他们具备学好这门课的基础。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许多学生对力学课程怀有畏惧感,片面认为只有力学专业的学生才能、才需要学好力学。因此,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其克服“畏难”情绪,从思想上放下包袱,鼓励学生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学好工程力学。  二、课程内容改革  工程力学作为工科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大部分内容。从学时上来说,该门课程几经变动,大部分学校学时为60~80学时不等,本校“地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班学时设为72学时。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偏重于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主要都来自于机械工程实际,模型也大多来自于机械和工程设计。对于没有机械工程基础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历来觉得工程力学的例题、习题太过抽象,不好懂。本次创新班的工程力学教学不能完全照搬以往的课程内容,既要兼顾传统工程力学的基本内容的讲授,又要结合“地质工程创新实验班”的终极培养目标。因此,教学中我着重特别强调工程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一些应用,搭建工程力学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之间的联系桥梁。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特别强调以地质工程实践为背景,以力学基本素养和能力提高为准绳,以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在地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主线,着力强化地质现象中的力学分析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采取透过现象看实质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力学基本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增加了许多地质工程中的力学应用实例,举个实例讲了四种基本变形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后,引入滑坡中的力学现象,将构造地质学中的节理、断层与基本受力、变形做了对比分析,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讲到应力状态分析一章后,马上介绍工程力学与地应力分析之间的关系,把本来很抽象的力学理论问题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结合讲授,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力学的意义,普遍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课程授课方式和手段的改革  近二十年来,随着工程力学学时的调整,各工程力学授课教师在授课方式上都做了大量的改进。举个实例,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技术,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理论推导部分用板书推演的方式,而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多采取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来提高大家的信息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改进。  第一,理论教学采取启发式、设问式及归纳总结式的方法。举个实例讲合力矩定理之前,先用图片给学生提了个问题,让学生先利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学生很快会想到解决办法,但是由于计算量大,因此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错,会得不到正确结果。这时,我适时地引入合力矩定理,学生立刻兴趣大增,意识到了学习有关力学定理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性。这样,改变了以前学生总以为学习定理没什么意思,讲到理论定理部分内容时,学生就很容易疲倦的现象。  第二,理论教学随时与实践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力学教材实例大部分都是以力学模型简图的方式展现的,而学生对力学模型与实物结构之间的对应及关联性体会不深,常常出现换个形式就不会分析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鼓励教师教学不拘形式,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增强实践教学。梁的内力、应力分析是工程力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学生对于应力的理解一直以来都觉得很抽象,我在讲到弯曲形分析那一章时,将实验班的学生专门带到“结构力学实验室”,参观实验室横梁弯曲应力测试实验设备系统,让学生根据现象结构模型,利用前面所学力学知识建立了梁的力学模型,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横梁横截面上的强度提高可以从哪些途径进行改进?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他们都自觉到图书资料室去查询相关的参考资料,并提出本身的想法。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方式的改革取决于课程目标的确定。工程力学课程考核的关键是要重能力考核,要把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工程分析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要改变只重理论知识考核的倾向。针对现时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要求学生重在平时学习,要以学会为主,考试为辅,特别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考核中严格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讨论。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还安排学生试写小论文。小论文主要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的论文还可以得到附加分。与此同时,我们还把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思想品德目标综合进行考核,防止考核中的以偏概全。来源豫青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力学受力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