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命题痔疮应该注意哪些些问题?

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作业二
高中化学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
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是2010年的高考了。今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的第二年高考。作为一个高中的化学教师,如何在高考中带领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呢?我认为,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高考考纲、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动态,正确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取得显著的复习效果。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除了认真准备、精心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外,选择针对学生实际、符合高考方向的复习题、测试题,可以在复习中避免学生走弯路、作无用功,使我们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简单谈一下高考化学复习练习题、测试题命制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一、传统学科考试的弊端:
二、测试命题的理论和新课程对测试命题的要求:
高考化学试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化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注重考查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注意与自然、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试题设计上增加了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和能力型题目。
新课程标准在测试命题上要注意体现中学化学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重点考查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核心知识。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化学方法进行探究,掌握当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认识化学科学与能源、材料、生命活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在测试命题上要注意在考查学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全面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重现和描述,还要从这些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关系上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题的选取要注意适当从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为素材的化学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命题注重测试大纲和教材中要求的知识点,以考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大多局限于课本和练习中的陈旧的问题,很少有新情境下的问题,考生只要记住、练过就能得到高分。新课程的化学试题的命制则是以“能力立意”为主,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这种命题方式能全面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学生既要理解、掌握陈述性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三、新课程高考测试题的命题原则与注意事项:
高考测试题的命题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试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不要出现科学性错误。
程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创新性:创新性是指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
传统的考试多数侧重于考察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成绩决定一切,这样不但不能综合反映出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还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慌和厌倦,不能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传统的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公式、概念、定义、法则的记忆能力,而不能深入、真实地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方面如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是不能完全用定量的方法来考察的。新课标的考试,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才能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传统的考试大多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只重视考试的结果,从而导致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把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向“应试” ,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新课标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从单纯重结果向重过程、重方法转移过来,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评价,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有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只能测量出学生“知道了什么” ,而无法测量出学生“能做什么”。 新课标的考试,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这样,评价的重点就由知识性的内容转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上。
综上所述,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对推行素质教育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评价体系是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事情。
&&&&&&&&&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4、公平性:公平性是指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所有考生公平,避免偏题、怪题。
&& 应尽力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5、规范性:规范性是指试题内容应正确无误,表达准确清晰;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题量要适当,难易程度符合实际情况;试卷形式要规范,格式要正确。
除以上命题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立足基础性,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出偏、难、旧题,避免盲目攀高。应灵活多样地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技能的机械组合。
2、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注重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3、要注重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从实际出发选取试题素材,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学习化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命题要做到:执行大纲、体现课改;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加强能力、联系实际;注重素质、体现创新。
四、高考化学复习测试题的命制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以上一些基本的命题理论的基础上,大家就可以尝试进行试题的编制了。在编制习题之前,命题者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这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方向,使我们编制的测试题符合高考的要求。
(一)试卷编制的一般程序
(1)明确考试目的:就是你这个考试是什么性质的。是一般测验,还是阶段考试,还是大型的统考 。考试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技能。
(2)确定考试范围:也就是考什么,具体考哪部分的知识,考哪些能力。
(3)精心编制试题:就是确定题型、题量并精选适当的考题以及编排试题的顺序。
(4)审查修改试题:整份试卷编制完成后,需要认真审查、修改、调整考题。
(5)试答试题内容:在试卷正式使用前,教师需要独立的将全卷认真地作一遍,以再次把握试题的难度和题量,同时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一般留给学生的答题时间应该是教师答题时间的2——3倍。
(6)制定评分标准:使各试题的分数合理分配。
(二)命题前的重要工作——制定“双向细目表”
为了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在编制习题之前,还要列一个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能力层次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表。一般来说,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一般地将教学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分析、应用、综合和评价。列出双向细目表后就会使要考查的知识点及所要考查的层次确定下来,这样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就不会随便改动,不会因为命题者个人专长或偏好而使取样、难度等有所偏差,以确保试题的质量。
下面我们举出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列制的一种格式:
化 学 试 题 双 向 细 目 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认 知 能 力
同位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化学键
有机物的官能团、化学键
原电池、电解池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
有机合成、推断
实验填空、简答题
化学实验、速率平衡
接下来就是编制试题了,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且要遵循下面的程序: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就是考什么,即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要达到什么层次。“情境”就是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所考查的内容进行包装,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尤其是要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材料导入,以激发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设问”指考查方式,要求灵活、多样,多角度进行设问。通过这三个环节,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就设计好了。
(三)制定试卷评价的4个参考数据:
最后还要对所编制的试题进行质量方面的分析。一份试题的质量如何,要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自己所编制的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
1、难度指试题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该试题的平均得分/该试题的满分值;一般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55左右比较合适,我们平时的测试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50——0.60左右比较合适。
2、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就高。这就要求我们命题要有梯度,从易到难,既要有送分的题,又要有拉开档次的中等难度的题,还要有少量给尖子生准备的难题。
3、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
4、效度是指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即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对于不同级别的考试,以上各项指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平时的考试,难度可以低一点,以便让更多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对于高考来说,难度、区分度应该高一些以利于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人才,这也是试题的选拔功能所要求的。
(四)试题编制的一些技巧:
1、信度的达成:
为了使编制的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首先就是所选习题应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明确性。不能出那种有科学错误的、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设问不明确的习题,使学生无从答起。另外还要注意试卷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效度的提升:为了使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尽量相符合,使测试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在制定考试目标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客观情况,避免盲目攀高。
3、难度的控制:教师应将考试的难度控制在预期范围内,避免试题过难或过易。同样的考试内容,同样的习题,编排方式不同,造成的难度也不同。如:选择题正误选项次序的调整、选择题干扰项干扰程度的调整都可能会造成难易的不同。选择题设置成单选、双选和单双混合选难度就不一样。推断题的“特征语言”的给法,实验题设问的明确程度等都可能影响试题的难度。另外第一道题的难易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以致影响到全卷答题的发挥。因此,一般题目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4、区分度的把握:为了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选拔功能,在试题的挑选上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梯度,各种能力层次的题都要有一些。要有一定数量的活题 ,适当的时候可以设置一道附加题,以满足尖子生的需要,使学生成绩拉开档次。
五、高考测试题的题型与近些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一)高考化学试题的常见题型:
目前从各地高考的化学试卷来看,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题:由于选择题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泛,一道题中可以包含许多知识点,且这类题目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对于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又可以减轻阅卷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这种题型是各地高考的必考题型。目前各地高考选择题都是四选一,分值一般占总分的40%。选择题所处的位置在整张理综试卷的最前,每道题的分值较高(一般是6分),所考知识比较基础,因此答好选择题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
2、填空题:理综试卷的第Ⅱ卷主要题型为填空题。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能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对化学用语使用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精炼性。如果不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是无法作答的,不像选择题那样能猜。
3、简答题: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
4、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型、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型和框图型等。推断题集无机、有机常见物质的性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具有综合性强、考查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等特点,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类题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对于体现高考试题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实验题:此类题在近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高考题中的比重逐年加大。实验题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设计、表达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常见的有解释实验现象、选择实验装置和药品、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等。由于实验题较之其它类型的试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因此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高考大纲的目标和要求。
6、计算题: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单纯的计算题已经很少了,计算题的难度也下降了,计算更多的是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命题更具有化学意义,体现了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的特色。
(二)新课程标准高考中出现的创新题型:
1、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是一类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试题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己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试题要求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出假设或猜想,拟定探索方案,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求得正确结论的一种新题型。探究性试题要求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类试题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探究思想和探究能力。探究性习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因此它是新课程改革中高考的主干题型之一。
例如:2009年安徽省高考第28题。
28.(17分)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c/10-3mol·L-1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p-CP)= &&&&&&&&&&&&&&&&&&&&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
[答案] (1)
c/10-3& mol·L-1
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
(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该题要求学生能读懂题,看懂曲线,看懂表格。
第(1)问填写表格,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而所给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①是298K,那么②就应该是313K,由于只探究温度的影响,故PH值、 H2O2 和Fe2+的浓度应该不变。而实验③的温度、H2O2 和Fe2+的浓度都与实验①相同,只有PH值与①不同,那当然就是探究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2)问只要看懂曲线,记住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就不难;第(3)问属于比较开放的,学生要注意题中“温度过高时”这句话,再从H2O2受热易分解这一性质去考虑就可以得出结论了;第(4)问只要注意曲线中反应③的p-CP的浓度变化几乎是一条水平线,就能得出“当PH等于10时,该反应速率趋向于零”的结论;第(5)问正好利用了第(4)问的结论,要使反应迅速停止,只要将溶液的pH值瞬间升高到10即可。这道题体现了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探究性倾向。
2、开放性试题:近些年以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精神为宗旨的开放性试题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开放、设问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特点。开放性试题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这样的试题评价学生,一是更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对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突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2009年海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16题。&&&
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 (1)选用方案I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12O3),参照方案I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
(1)有挥发性(或易升华)&&&& 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分)
(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分析]该题的第(3)问就是非常典型的开放型设问,要求学生在理解题目开头的两个框图“方案I、方案Ⅱ”的基础上,能灵活应用,设计“提纯某Fe2O3样品”的方案。以往的高考题都是命题人给出框图,让学生去推断,而这道题却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绘制框图,设问非常新颖,考察了学生的审题、分析、应用、设计等能力,是新课标高考中的一类创新题型。
3、综合性试题:在高考化学试题中综合性试题是考察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的题型。常见的有“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 。学科内综合比如无机与有机的综合、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的综合、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综合等等。学科间综合比如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例如有机化学中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知识就与生物密切联系)、化学与物理的综合(例如电化学中的原电池、电解与物理的电学有着密切联系;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在物理中也讲;化学中的反应热与物理的热学密切相关等)例如:化学与物理综合的题目如:
用石墨电极电解pH=3的稀硫酸50 mL,通电1 h停止电解。此时测得溶液的pH=2,已知每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的电压为36 V&&&&&&&&&&&&&& B. 阴、阳两极共产生168 L气体
C.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约为134 A&&&&& D. 溶液的质量减少15 g
[分析]& 电解H2SO4溶液实质是电解水,H2SO4电离出的H+不参加反应,电解前后其物质的量不变,因此有10-3×50==10-2×V& V==5(mL),溶液体积减少45mL,由于是稀溶液,因此可以看成是减少了45g水,即参加电解的水是2.5mol
因此D选项错误。从反应& 可得出当参加电解的水是2.5mol时,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5+1.25)×22.4==84(L),因此B选项错误。根据物理中电学公式Q==It ,可计算出电解时的电流I==
====134(A),因此C正确。单从电流、电量不能计算出电压,条件不够,故A错误。
六、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来考虑高考测试题的命制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命题策略与命题技术
高考复习测试题的命制必须重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况的考查,其中又以考查学科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试题的选材应注重问题的能力立意,避免死记硬背。此外还要提高命题的技巧,如试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答题的兴趣和动机;试题的措辞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正常发挥。高考中几乎每年都出现的一些知识点,需要反复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测试。例如:2009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
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的质量数相同
C.与是同一种核素
D.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分析]该题考察了同位素、质量数、核素的概念以及电子数和中子数的判断,这些概念不是单纯地从背诵它们的定义去考察,而是将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稀土元素Sm(钐)中,考察方式灵活,不仅要求记忆、理解这些概念,更要求掌握这些概念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的命题策略与命题技术
高考复习测试题的命制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察。除了考查一般的知识与能力,还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系统思考的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题目设计应体现对思维过程的考察,而不是仅仅重视思维的结果。对思维过程的重视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思维习惯与科学的思维过程是高中生应具有的重要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倡导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思维方法并存。“过程与方法”实质是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规律、特点,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关注探索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掌握学习策略,体会过程中所蕴含的化学思想与方法,把知识的记忆过程转化为掌握知识所需的能力培养过程。例如2009年广东高考化学19题:
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瓷舟质量 m0 /g
瓷舟与钙的质量 m1 /g
瓷舟与产物的质量 m2 /g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
&(1)关闭活塞K,微热硬质玻璃管,若A中有气泡逸出,且冷却后A中导管形成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防止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中与Ca反应。
(3)继续通入N2以至冷却到室温。
(4)①2.8& ②x&3;O2与Ca反应生成CaO中Ca的质量分数比Ca3N2的小,使计算结果偏小。
[分析] 该题注重考察了“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实验式”这一实验过程的操作和计算方法。如果不搞清实验的目的、看懂装置图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其中第(1)问如果没看清图中“有开关K”以及“导管末端插在水中”这些细节就不能正确回答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第(2)问如果不注意看硬质试管中的金属Ca,不了解Ca的活泼性,就无法回答为什么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以隔绝空气)。第(3)问如果不从整个实验的顺序考虑,不注意到高温下Ca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得测定结果不准,也是很难回答的。第(4)问的①计算x的值也必须清楚计算的过程。CaxN2中:
n(Ca):n(N)==& x== 2.8& 因此,该题如果只注意实验的结果而不注意实验的过程、方法,是不能正确回答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命题策略与技术
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评纳入考试机构考评的范畴,是考试机构从单纯考试向全面评价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考试更具教育功能,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价值,要从单一的传递科学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因此,新课程明确要求,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例如:2009年海南高考理综化学第14题。
14.(8分)w..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 (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填化学式,多填本空不得分)排放;
(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8分)
(1)(2分)
&&&& 化学&&&&& 热&&&&& (2分)
(2)&&&&&& (2分)
(3)(2分)
[分析]该题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入手,考察了烃燃烧的通式、能量转化、氧化还原的概念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学生在考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环保意识的教育,体现了新课标高考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痔疮应该注意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