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理论物理课程的课程

问物理学理论物理方向课程_物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8,697贴子:
问物理学理论物理方向课程收藏
哪些学校物理系本科开量子场论 广义相对论?
据我所知。。应该没有吧。。。我们学校只开了高等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要开必须要有微分几何一套理论的开设。我们最多也就讲讲2次量子化这些的。
我们学校有量子场论,,,没广相,,,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多元智能理论与物理课程
作者:李 莹 叶海智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应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1]。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物理课程的多元智能发展目标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多元智能的视角来看,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在物理概念、规律、习题、实验等内容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促进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应单一追求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人人都能成功作为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和认识了人的智能,为“以人为本”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成长中直接获取利益。
  二、物理学课程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教育实践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可以在必修课、实验教学或项目学习中,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复杂计算与自然交流、模仿操作、发言解释、辨别声音、倾听他人观点、留心自我意识等活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1.在必修课教学中,课程内容和目标反映人类的多元智能
  其关键是突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考虑到和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智能发展因素,并通过教学模式应用的多元化和情境设置的多元化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例如,在八年级电功率一章的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活动如表1所示:
  在必修课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方式,但应注意,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将每种智能都塞在一堂课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而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去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将多元智能的开发策略与课程安排有技巧地、系统地结合起来。
  2.运用物理实验开发多元智能
  物理实验要求学生耳、脑、眼、手并用,实验能力应是多种智力的综合表现。实验实施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某种或几种特定的智能,因此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平台。例如,在表2所示安徽陈凤林老师设计的小实验“让电灯发光”的各步骤中,可以这样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3]: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注意异质分组的应用,使同一实验小组的成员各有所长,既有善“写”的,又有善“想”的,还有善“动”的,让他们在优势互补中合作,既发现自己的长处,又学习别人的“亮点”,共同发展多元智能。
  3.通过物理相关的项目学习开发多元智能
  项目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各种教学策略综合应用到项目实施中,以帮助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例如,美国多元智能实验学校采用以下项目学习方式:[3]
  首先创建下述以具有特殊智力天赋的人来命名的学习中心,然后在各个学习中心围绕“描述彗星”项目开展活动。
  莎士比亚中心(言语―语言智能):学生用学校的读本来阅读、了解彗星。
  爱因斯坦中心(逻辑―数理智能):学生通过关注彗星尾巴的长度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玛莎?葛莱姆中心(身体运动智能):学生用棍棒、果汁软糖和丝带等制作了彗星的模型,并编制了一段舞蹈来解释彗星围绕太阳的运行状况。
  毕加索中心(视觉―空间智能):学生用胶水和闪光片在图纸上设计了五彩缤纷的彗星,并把彗星的各个部分都标注出来。
  查理士中心(音乐―节奏智能):使用《小星星》的旋律,分组填写有关彗星的歌词。
  特里莎修女中心(人际智能):各小组的学生共同在教室里的计算机上创建了关于彗星事件的数据库。
  狄更斯中心(自我认识智能):每个学生在剪成彗星形状的纸上创作诗歌。
  古德尔中心(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学习小组呈现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关彗星和彗星轨道的图片,并根据彗星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智慧和才能的机会,使人人各得其所,学生的强项能更强,弱项能提高。而且,在多元智能开发项目中,后进生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往往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因此,这类活动可以增强后进生上进成才的信心,为转差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评价问题,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思想与以考察语言、数学能力为核心的标准化评价之间存在矛盾。其次是师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学校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全面的素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探索更有利的评价方式。改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改非情境化评价为真实性评价,如汇集学生作品的档案袋评价、让学生表现多元智能的表现评价等。
  (2)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使教师不仅掌握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更要掌握多元智能的教学技能,掌握多元智能评价方法和观察方法;引导教师培养各方面兴趣,提高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凤林.实验设计与教具筹制―沪科版物理课改实验教材第十三章《了解电路》.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6).
  [3] 夏慧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孙晓雯)
整理者:绝情谷&&2009年3月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理论物理基础教程 - 刘连寿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材展示 - 教材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Book Center
&&&教材信息相关精品课程
顾沛南开大学
梁希侠内蒙古大学
高胜利西北大学
李根有浙江林学院
龚沛曾同济大学
邓宗白南京航空航天 ...
隋允康北京工业大学
高教社热门教材
书书名名: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作者者:刘连寿适用学科:物理学书书号号:978-7-04-出版时间:定定价价:57.00元标标签签:内容简介目
第一篇 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
第一章 低速宏观运动的基本原理
§1.1.1 无约束质点的拉格朗日方程
§1.1.2 有约束情况下的拉格朗日方程
§1.1.3 最小作用量原理
§1.1.4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自由质点的拉格朗日函数
(一) 惯性参考系
(二) 伽利略变换
(三)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四) 自由质点的拉格朗日函数
第二章 守恒律
§1.2.1 动量和能量
(一) 循环坐标与广义动量
(二) 能量
(三) 相互作用质点系的拉格朗日函数
(四) 机械能
§1.2.2 守恒律与对称性的关系角动量
(一) 时间的均匀性与能量守恒
(二) 空间的均匀性与动量守恒
(三) 空间的各向同性与角动量守恒
(四) 质点组的角动量
§1.2.3 质点组的动量、能量与角动量质心
(一) 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二) 质心质心系
(三) 动量和能量的变换
(四) 角动量的变换
第三章 有心力场中的运动
§1.3.1 二体问题约化质量
§1.3.2 有心力场中运动的一般分析
(一) 角动量守恒等面积定律
(二) 能量守恒运动形式的分类
(三) 运动方程的解
(四) 比耐公式
§1.3.3 平方反比引力开普勒问题
(一) 运动形式的分类
(二) 运动轨道
(三) 行星的运动开普勒问题
§1.3.4 碰撞与散射
(一) 散射问题的提法散射截面
(二) a粒子的散射卢瑟福公式
(三) 硬表面的散射
*(四) 实验室系和质心系中的散射
第四章 微振动
§1.4.1 无阻尼的微振动
(一) 自由振动方程
(二) 自由振动方程的解
(三) 受迫振动方程的解
(四) 受迫振动的能量转移
§1.4.2 阻尼振动共振
(一) 无阻尼的共振
(二) 阻尼振动方程的解
(三) 有阻尼情况下的共振
(四) 通过共振时能量吸收率和相位的变化
§1.4.3 多自由度的耦合振动
(一) 弱耦合的二振子系统
(二) 对称矩阵的本征值与本征矢
(三) 多自由度耦合振子的集体振动模式简正坐标
第五章 刚体的运动
§1.5.1 刚体的角速度、角动量与转动能量
(一) 不同轴转动之间的关联角速度矢量
(二) 角动量矢量与转动惯量张量惯量椭球
(三) 刚体的能量
(四) 刚体的定点运动和定轴运动
§1.5.2 刚体的运动方程
(一) 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定理
(二) 刚体的静平衡
(三) 刚体的动平衡
(四) 刚体的自由运动
*(五) 刚体定点运动的运动学方程
§.5.3 非惯性系中的运动
第六章 低速宏观运动规律的正则形式
§1.6.1 哈密顿方程
(一) 勒让德变换
(二) 哈密顿函数
(三) 哈密顿方程
(四) 哈密顿方程的变分原理
(五) 相空间
§1.6.2 守恒律泊松括号
(一) 力学量对时间的导数
(二) 用泊松括号表出的运动方程
(三) 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
(四) 泊松括号的定义和性质
§1.6.3 正则变换
(一) 正则变换的定义
(二) 正则变换的生成函数
(三) 正则变换举例
(四) 时间演化作为正则变换
*§1.6.4 作为坐标和时间函数的作用量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一) 作为坐标和时间函数的作用量
(二)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三) 利用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
第二篇 高速运动的规律
第一章 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和基本原理
§2.1.1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2.1.2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2.2.1 间隔相对论的时空结构
(一) 事件和两事件的间隔
(二) 间隔不变——光速不变原理的数学表示
(三) 间隔的分类
§2.2.2 相对论的时空坐标变换公式
§2.2.3 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
§2.2.4 相对论的时空性质
(一) 同时的相对性
(二) 运动时钟的延缓
(三) 运动尺度的缩短
*§2.2.5 相对论时空理论的若干应用
(一) 菲索流水实验
(二) 光行差现象
(三) 多普勒效应
§2.2.6 四维协变量及方程的协变性
第三章 高速粒子的运动规律
§2.3.1 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2.3.2 高速运动粒子的守恒定律
§2.3.3 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
(一) 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作用量
(二) 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
(三) 电磁场张量
第四章 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
§2.4.1 电磁规律的三维表述
(一) 电荷守恒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
(二) 介质的电磁性质方程
§2.4.2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一) 电荷电流分布的描述
(二)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2.4.3 电磁场的守恒定律
(一) 电磁场与电荷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二) 电磁场与电荷的动量转化与守恒
§2.4.4 电磁规律的四维表述
(一) 四维电流密度矢量电荷守恒定律的四维形式
(二) 四维电势矢量和电磁场张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维形式
(三) 电磁场的变换公式
(四) 洛伦兹力公式的四维形式
第三篇 电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3.1.1 静电势静电问题的唯一性定理
(一) 静电势
(二) 静电势满足的方程及边值关系
(三) 静电问题的唯一性定理
§3.1.2 分离变量法
§3.1.3 电象法
§3.1.4 格林函数法
(一) 泊松方程的格林函数
(二) 常见的泊松方程第一类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
(三) 格林函数的对称性
(四) 用格林函数法求解泊松方程的第一类边值问题
§3.1.5 电多极矩法
§3.1.6 静电场的能量电荷体系与外电场的相互作用
(一) 静电场的能量
(二) 电荷体系在外电场中的能量
(三) 电多极子在外电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第二章 静磁场
§3.2.1 矢势静磁问题的唯一性定理
(一) 矢势
(二) 静磁场的唯一性定理
(三) 矢势满足的方程与边值关系
*(四) 用矢势法求解静磁场
§3.2.2 磁标势
(一) 引人磁标势的条件
(二) 磁标势的定义磁标势满足的方程与边值关系
(三) 用磁标势求解静磁场
§3.2.3 磁多极子
§3.2.4 静磁场的能量电流分布与静磁场的相互作用
(一) 静磁场的能量
(二) 电流分布在外磁场中的能量
(三) 磁偶极子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能
(四) 磁偶极子在外磁场中所受的力、力矩及其势能
(五) 拉莫尔进动
(六) 磁偶极子在外磁场中的势能与相互作用能的关系
§3.2.5 超导体的电磁性质
(一) 超导体的基本电磁现象
(二) 伦敦方程
(三) 磁标势法
第三章 电磁波的传播
§3.3.1 平面电磁波
(一) 自由空间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二) 平面电磁波
(三) 单色电磁波的运动方程——亥姆霍兹方程
(四) 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3.3.2 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与折射
(一) 反射与折射定律
(二) 费涅尔公式
(三) 全反射
(四) 光压
§3.3.3 电磁波在导体中的传播
(一) 导体内自由电荷的分布
(二) 良导体中单色电磁波的传播
§3.3.4 谐振腔
(一) 腔内电磁场满足的方程和边界条件
(二)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亥姆霍兹方程的边值问题
(三) 谐振腔内的模式数模密度
§3.3.5 波导管
(一) 矩形波导管中的电磁波
(二) 截止频率
(三) TE10波的电磁场
第四篇 电荷体系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 宏观电荷体系辐射的电磁场
§4.1.1 电磁势的场方程推迟势
(一) 规范变换与规范不变性
(二) 电磁势的场方程
(三) 推迟势
§4.1.2 电偶极辐射
(一) 推迟势的多极展开
(二) 电偶极场及其性质
(三) 电偶极辐射的角分布与总辐射功率
第二章 运动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4.2.1 运动带电粒子的势和辐射的电磁场
(一) 李纳-维谢尔势
(二) 运动带电粒子的场
§4.2.2 韧致辐射与同步辐射
(一) 加速带电粒子辐射的电磁场
(二) 加速带电粒子的辐射功率和角分布
(三) 韧致辐射
(四) 同步辐射
§4.2.3 切连科夫辐射
(一) 切连科夫辐射的理论解释
(二) 在介质中运动的带电粒子激发的电磁场
§4.2.4 带电粒子的电磁场对粒子本身的反作用
(一) 电磁质量及电子的经典半径
(二) 辐射阻尼力
(三) 谱线的自然宽度势
§4.2.5 电磁波的散射、吸收和色散
(一) 电磁波的散射
(二) 电磁波的吸收
(三) 电磁波在稀薄气体中的色散现象
第五篇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第一章 微观粒子状态的描述
§5.1.1 光的粒子性
(一) 黑体辐射的研究“能量子”的提出
(二) 光电效应的研究“光量子”的提出
(三) 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光的粒子性的进一步证实
§5.1.2 粒子的波动性波函数
(一) 原子光谱的分立性玻尔量子化假设
(二) 德布洛意波
(三) 电子衍射实验
(四)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五) 波函数
(六) 波函数的叠加原理
第二章 力学量的算符
§5.2.1 测量结果的期望值用算符表示力学量
(一) 在给定状态里坐标的平均值
(二) 在给定状态里动量的平均值
(三) 用算符表示物理量(四) 线性厄米算符
§5.2.2 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
(一) 力学量取值的谱
(二) 本征值方程
(三) 本征函数的正交性
(四) 本征函数的归一化
(五) 在给定状态里力学量取值的概率
§5.2.3 力学量的完全组算符的对易关系
(一) 力学量同时有确定值的条件
(二) 对易关系
(三) 算符乘积的厄米性
(四) 力学量的完全组
§5.2.4不确定关系
第三章 运动方程和守恒律
§5.3.1 薛定谔方程
(一) 薛定谔方程
(二) 粒子数守恒与概率流密度
(三) 解薛定谔方程的分离变量法定态
§5.3.2 力学量对时间导数的算符量子泊松括号正则量子化
(一) 力学量对时间导数的算符
(二) 正则量子化
§5.3.3 对称性与守恒律
(一) 守恒量
(二) 对称变换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表述形式
§5.4.1 希尔伯特空间
(一) 几个不同表象的例子
(二) 希尔伯特空间
§5.4.2 态矢量和算符
(一) 态矢量
(二) 态矢量的点积
(三) 厄米算符
(四) 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矢
(五) 力学量用厄米算符表示
(六) 运动方程
§5.4.3 表象和表象变换
(一) 态矢量在F表象中的分量形式
(二) 算符在F表象中分量形式
(三) 进入和退出表象
(四) 用厄米矩阵表示力学量
(五) 本征值方程与本征表象
(六) 表象变换
(七) 表象变换矩阵的么正性
§5.4.4 算符对易关系的确定
(一) 物理量作为空间变换的生成元奈特定理
(二) 坐标与动量的对易关系
(三) 角动量分量之间的对易关系
§5.4.5 谐振子的占有数表象
§5.4.6 角动量的矩阵表示
(一) 角动量的本征值
(二) 角动量的矩阵元
(三) 整数角动量
(四) 电子的自旋角动量泡利矩阵
*(五) 角动量合成
§5.4.7 薛定谔绘景和海森伯绘景
(一) 量子力学的不同绘景
(二) 薛定谔绘景
(三) 从薛定谔绘景到海森伯绘景
§5.4.8 用密度矩阵表示量子态
(一) 投影算符
(二) 密度矩阵
第五章 多粒子系统全同性原理
§5.5.1 全同性原理
(一) 全同性原理
(二) 波函数的对称化和反对称化
(三) 福克表象
§5.5.2 电子自旋波函数对粒子交换的对称性
第六章 量子干涉现象
§5.6.1 路径积分量子化
*§5.6.2 双缝衍射
*§5.6.3 磁通量子
(一) 阿喀洛诺夫——玻姆效应
(二) 线圈内的磁通对线圈外电子能级的影响
第七章 高速微观粒子的运动
§5.7.1 建立高速微观粒子运动方程遇到的困难
§5.7.2 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
(一) 方程的建立
(二) 概率密度与概率流密度
(三) 狄拉克海
(四) 狄拉克粒子的自旋
(五) 自由狄拉克方程的解
*§5.7.3 电子的内禀磁矩
第六篇 微观粒子在外场中的运动
第一章 外场中的定态问题
§6.1.1 坐标表象中定态方程的严格解
(一) 坐标表象中的一维谐振子
(二) 有心力场中运动的一般分析
(三) 电子在库仑场中的运动
§6.1.2 定态微扰方法
(一) 求解定态问题的近似方法
(二) 微扰方法的基本方程
(三) 无简并的未扰能级的微扰修正
(四) 有简并的未扰能级的微扰修正
§6.1.3 氦原子
(一) 微扰计算
(二) 正氦与仲氦
(三) 交换作用
§6.1.4 变分法
(一) 变分原理
(二) 作为近似方法的变分法
*§6.1.5 耦合振子系统量子力学的正则变换
第二章 量子跃迁
§6.2.1 研究时间演化的微扰方法相互作用绘景
(一) 相互作用绘景中的运动方程
(二) 含时微扰
(三) 恒定微扰的加入过程
§6.2.2 周期性外场引起的跃迁
(一) 单色周期性的微扰
(二) 非严格单色的微扰
(三) 末态为连续谱的跃迁
§6.2.3 光的辐射和吸收
(一) 微扰项的确定
(二) 跃迁概率
(三) 自发辐射
(四) 谱线强度和选择定则
§6.2.4 不稳定系统的寿命和能级宽度 能量-时间不确定关系
(一) 激发态原子的寿命
(二) 不稳定系统的能级宽度能量-时间不确定关系
第三章 弹性散射
§6.3.1 散射问题的一般讨论
(一) 散射截面
(二) 散射问题的边界条件散射振幅
§6.3.2 玻恩近似
§6.3.3 分波法
(一) 自由粒子方程的球面波解
(二) 中心场散射的分波展开
(三) 散射振幅和散射截面
第七篇 宏观系统统计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统计理论基础
§7.1.1 宏观系统及其分类
§7.1.2 系统状态的宏观描述平衡态状态方程
(一) 宏观量宏观态
(二) 平衡态态参量和态函数
(三) 状态方程
§7.1.3 系统状态的微观描述统计规律性
(一) 微观态
(二) 微观态的量子力学描述
(三) 微观态的经典力学描述r空间
(四) 统计规律性
§7.1.4 宏观量的统计性质系综和系综平均
§7.1.5 密度函数和密度算符经典和量子刘维尔定理
(一) 密度函数经典刘维尔定理及其推论
(二) 密度算符量子刘维尔定理及其推论
§7.1.6 微正则系综和微正则分布
第二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7.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功和热量的微观解释
(一) 封闭系统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 准静态过程及其功
(三) 热量的计算热容量
(四)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解释
§7.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一) 支配自发过程方向和限度的物理量
(三) 嫡增加原理
§7.2.3 温度化学势和压强热力学基本方程
(一) 热接触系统的平衡温度
(二) 处于扩散接触子系统的平衡化学势
(三) 处于力学接触子系统的平衡压强
(四) 热力学基本方程
§7.2.4 嫡差的计算
(一) 利用嫡函数表达式求熵差
(二) 利用热温比积分求熵差
§7.2.5 热力学势麦克斯韦关系及它们的简单应用
(一) 热力学势
(二) 麦克斯韦关系
(三) 特性函数
(四) 普遍热力学关系的简单应用
(五) 巨势
§7.2.6 气体的节流和绝热膨胀磁冷却
(一) 气体的节流膨胀
(二) 气体的绝热膨胀
(三) 磁冷却
§7.2.7 最大功原理平衡的稳定性条件
(一) 最大功原理
(二) 平衡的稳定性判据和条件
§7.2.8 单元双相系的平衡相图
(一) 单元双相系的平衡条件和稳定性条件
(二) 相平衡条件的讨论相图
§7.2.9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
(一) 气一液等温转变的实验曲线一级相变的特点
(二) 范德瓦尔斯等温线的热力学分析
(三) 正常导体和超导体之间的转变
(四) 相变的分类
(五) 二级相变的其他例子
§7.2.10 热力学第三定律
(一)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能斯脱表述及其统计论证
(二)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推论
第三章 统计系综
§7.3.1 正则系综和正则分布
(一) 正则系综和正则分布
(二) 配分函数和热力学量的关系
(三) 恒温系统的能量涨落
§7.3.2 固体的顺磁性模型和固体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
(一) 固体的顺磁性模型
(二) 固体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
§7.3.3 巨正则分布系综和巨正则分布
(一) 巨正则系综和巨正则分布
(二) 巨配分函数和热力学量的关系
(三) 开放系统的粒子数涨落
(四) 巨正则分布的简单应用
§7.3.4 理想气体的三种分布
(一) 理想气体及其微观态的描述单粒子态占有数集合
(二) 用巨正则系综推导F-D分布和B-E分布
(三) 由F-D分布和B-E分布过渡到M-B分布
(四) 对非简并条件的讨论
(五) 玻尔兹曼气体的配分函数
§7.3.5 三种系综的等价其他系综
(一) 三种系综的等价
(二) 三种系综等价的解释选用不同系综和进行勒让德变换的关系
*(三) T-p系综
第八篇 理想气体
第一章 玻尔兹曼气体
§8.1.1 由配分函数求热力学量
(一) 分子配分函数的分解
(二) μ空间分子配分函数在μ空间中的表示
(三) 单原子理想气体的热力学量
§8.1.2 双原子分子气体的热容量
(一) 转动和振动的配分函数和热容量
(二) 对C转V和C振V的讨论及与实验的比较
§8.1.3 由玻尔兹曼分布求速度分布和空间分布
(一)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二) 重力场中分子随高度的分布
(三) 气体电介质的极化
§8.1.4 能量均分定理
§8.1.5 稀薄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 r空间系综配分函数在r空间中的表示
(二) 非理想气体的配分函数位形积分
(三) 第二位力系数的计算分子作用的刚球模型
第二章 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
§8.2.1 黑体幅射光子统计
(一) 黑体辐射的能谱曲线斯特落玻尔兹曼公式
(二) 光子气的分布函数和普朗克公式的推导
(三) 维恩位移法则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四) 黑体辐射的热力学
§8.2.2 晶格振动比热的德拜理论声子统计
(一) 声子概念的引入
(二) 德拜频谱和晶格振动的热容量
*§8.2.3 液态4He的性质和朗道的超流理论
(一) 液态4He的性质
(二) HeⅡ的二流体模型
(三) 朗道的超流理论声子和旋子
§8.2.4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一) 凝聚温度Tc的计算
(二) 基态粒子数No随温度的变化
(三) 玻色理想气体的CV
(四) BEC的实验实现
§8.2.5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气
(一) OK下的自由电子气
(二) T&TF时的自由电子气
第九篇 涨落和临界现象的统计理论
第一章 涨落理论
§9.1.1 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
(一) 非孤立系统基本热力学量涨落的概率分布公式
(二) 热力学量涨落的计算
(三) 密度涨落和光的分子散射
§9.1.2 布朗运动
(一) 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
*(二) 布朗粒子的概率分布福克尔-普朗克方程
第二章 临界现象
§9.2.1 临界指数和标度律
(一) 流体系统的临界指数
(二) 铁磁系统的临界指数
§9.2.2 二级相变的朗道-金兹堡理论
(一) 序参量
(二) 朗道-金兹堡理论
*§9.2.3 临界点邻域的涨落和关联
第三章 临界现象的统计理论
§9.3.1 Ising模型
(一) Ising模型
(二) 一维Ising模型的矩阵解法
§9.3.2 标度理论
(一) 广义齐次函数
(二) Widom的标度理论
(三) Kadanoff的标度变换理论
(四) Fisher和Josephson标度关系
*§9.3.3重整化群方法简介
第十篇 非平衡统计基础
第一章 稀薄气体中的输运过程
§10.1.1 玻尔兹曼方程
§10.1.2 气体粘滞系数和金属电导率的计算
(一) 气体粘滞系数的计算
(二) 金属电导率的计算
*§10.1.3 玻尔兹曼积分微分方程
(一) 分子的弹性碰撞
(二) (afl/at) ±d3rd3υδt
(三) 两分子碰撞前后dυ3dυ3=dυ3dυ3的证明
*§10.1.4 H定理
(一) H定理
(二) 细致平衡原理
(三)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四) H函数与嫡函数的关系
(五) H定理的统计性质
*第二章 BBGKY序列
§10.2.1 约化概率密度BBGKY序列
§10.2.2 符拉索夫方程和玻尔兹曼方程的推导
(一) 符拉索夫方程的推导
(二) 玻尔兹曼积分微分方程的推导
附录Ⅰδ符号和δ函数
(一) 克隆尼克δ符号
(二) 三阶全反对称ε符号
(三) 狄拉克δ函数
附录Ⅱ矢量分析与张量计算初步
(一) 梯度、散度、旋度的定义
(二) 高阶导数与乘积的导数
(三) 积分降维公式与格林定理
(四) 正交曲线坐标中的矢量微分公式
(五) 张量计算简介
(六) 三维δ函数的一个表达式
附录Ⅲ概率的基础知识
(一) 随机事件和概率
(二) 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统计平均值涨落
(三) 二项式分布、泊松分布和高斯分布
附录Ⅳ拉普拉斯方程的通解
(一) 方程的分离变量
(二) 勒让德多项式
(三) 缔合勒让德函数
(四) 球函数
(五) 拉普拉斯方程的通解
(六) 勒让德多项式的母函数
附录Ⅴ一些积分公式
(一) 高斯型积分
(二) 高斯分布的矩
(三) 玻色分布的积分
(四) 费米分布的积分
(五) r函数
(六) 雅可比行列式
(七) 衍射积分
附录Ⅵ电磁量的国际单位制与高斯单位制
(一) 国际单位制和高斯单位制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二) 国际单位制与高斯单位制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
(三) 国际单位制与高斯单位制的重要常量及公式对照表
附录Ⅶ物理常量与单位换算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大理论物理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