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怎么学习法理学意义。

今天第一天学法理学_法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今天第一天学法理学收藏
大学开学第一次学法理学,有些迷糊,法理学、法学、法哲学这三个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法理学研究法学和法的一般问题这句话是对的嘛,最开始老师讲法理学包括法学,后来又说法学包括法理学。。。是我听错了嘛
同为法学新生,我也是一脸懵逼
快来朋友们
听听就好,培养思维意识的
一节课从头到尾不知道老师在说啥
法理学相当于法学理论知识,培养法学思维方式,并不冲突啊。我正在自学法理学导论
法哲学等于法理学。说法哲学怕吓到别人,毕竟哲学嘛。。。高深莫测。法理学是法学基本理论 ,将所有法律的共性总结在一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如何学好法理这么课程?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如何学好法理这么课程?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1:09:11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如何学好法理这么课程?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如何学好法理这么课程?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如何学好法理这么课程?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如何确定“好”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一个诠释性范畴!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你究竟想要学习法理学做什么?是为了司法考试呢?为了实践?还是对于某些思想学说感兴趣?弄清楚这些方面,很重要!
1,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我的建议是你找几本写的比较清楚的教材看看、总结一下就可以了。建议的教材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那个小薄本,东西写的很干净、便于初学!在此基础上可以看看北大、高教社、人民大学出版的法理学教材,内容大致相同,但表述有所不同,支持观点也不完全相同,整理的好的话,拿他复习考研都是可以的。
2,但是还是强烈建议你关注一下“法学方法论”!这类教材也是不少,建议还是由浅入深,不建议你直接看拉伦茨和阿列克西的书,对于该方面内容 山东大学与政法大学做的很好。学好法学方法论对学习部门法是有帮助的,毕竟对于现代哲学而言,本体论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能够研究的只有方法!
3,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欢思想与思辨,那么研究一下法哲学与法哲学与法社会也是挺有意思,如果是初学 读一读《 法治与本土资源》、《中国法与中国社会》、《乡土中国》、《法律是什么》、《西窗法雨》之类的书是颇为有益,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书太简单了,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兴趣是一切的前提!
如果你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那么我估计你应该是大一的,大一学法理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给的建议如下:
1。你可以等到把刑法,民法,民诉刑诉等法学完了后再回过头来学法理学,因为法理学是总结性的学科,所以要以由总到分的学习方法来看,有点困难,不如先把握了部分,再看总体。
2.至于应付学校的期末考试,应该说不难,有良心的老师会在考前勾画重点,考前一周熬两个通宵,没问题了,如果没勾画,就在校园网上下点往届的考试题目来看看,法理学的重点,说白了就是法的渊源,两大法系,法的功能,法的移植等等,总之重点比较明显。
3.真要想学好法理学,还要看一些书,我给你推荐一些书吧,都是我当年看过的,刘星的《法理学导论》,德国一个叫魏士德还是魏德士(名字我记不清了)的《法理学》,美国庞德的《法理学》,另外你在看一下房龙的《人类的故事》
还有一本书叫《送法下乡》作者我忘了,这些书都对你学法理有用,如果用心看一遍了,你的法理学的水平,也就算有小成了。
4.其实学法理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付司法考试,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去考,如果要去考的话,那么方法是看一下万国的司考资料,然后做历年司考真题,多做多看,有得五六遍,应该就可以了。
那么,祝你好运。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大一法学新生究竟该如何学习法学?
我是15级法学专业的,对法学学习感到迷茫。现在上了法理学和民法总论的课。听了之后,主要有三个感觉,第一,不知道讲的是什么,第二,不知道那些理论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意义。第三,不知道怎么入手去学。另外我据参加过司考的学姐说,现在上的课和司考关系不大,不能带来知识的积累。是真的吗?而我看了司考真题,似乎确实和现在学的东西关系不大。那么我该怎么利用现在的课和时间契合司考呢?最后再请好心人推荐下学习方法和练习题以及相关书籍。对了,还有,请好心人畅所欲言,不要拘泥于我的问题。
按时间排序
推荐关注公众号:雪榭法斋*司考考研资料共享*法学读书定期推荐*核心论文每日一篇*法律英语专题*时事案例辣评*法治文学集萃*公益法律咨询【煮字取暖,凝智温心。】【经世致用,雪榭法斋。】法学学子的首选
1、通过学说见解的整理、法律概念的分解、近似概念比较和实例分析掌握法律概念。2、学习部门法过程中比较各学说,注意理解性记忆,并建立知识体系。切忌半懂不懂,死记硬背都比半懂不懂好。 基础一定要打好、 基础一定要打好、 基础一定要打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3、理解法理学,这方面可看朱苏力的北大法理学视频,并以法理学理论为纲去理顺各部门法及其关系。
更新正义女神不睁眼 你相见恨晚的法律知识 知乎编著正义课 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本书是法律电影爱好者必备指南 70余部世界经典法律题材电影美国宪法的原旨主义 二十五年的争论荐书: 美国公民与宪法 纪念美国宪法颁布两百周年委员会 理论法学的迷雾 以轰动案例为素材 桑本谦 送法下乡 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苏力 秦窑法庭 丁卫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 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 艾兹摩尔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全八册) 王泽鉴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研究等王泽鉴民法系列 读条文 学民法,民法解释学等梁彗星民法系列 民法总论 朱庆育 德国民法基本概念 韦斯特曼 罗马法 黄风 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里亚 刑法的私塾 张明楷 刑法格言的展开 张明楷 看得见的正义 陈瑞华 英美法导论 王泽鉴 美国法入门读本 到法学院学什么 乔治&雪梨 法的门前 德恩里科 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梁彗星 批评官员的尺度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刘易斯 最好的辩护 德肖维茨 洞穴奇案 萨伯 电车难题 该不该把胖子推下桥 卡思卡特 财税法 等等 想到那写到那,容再补充调整 附一:荐书原则 附二:荐书简介 附三:王泽鉴天龙八部体系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精读 附一:荐书原则及其理由 荐书当以少而精为宜,因为多说等于没说。尤当重视者未曾读过 未真切爱之 荐之犹害之。不过分推荐西方巨著,其一过于艰深,其二耗时费力,徒增烦忧而减损志趣。我自以为还是很喜欢理论性思辨的,读大部头也会头痛,所以呵呵 原则一,结合判例,研习理论,广参学说 此点尤当重视,容后再述…… 原则二,大家通说为主,有识异议为辅。 至成通说,定有其理,尤其新学之人,当以通说为主,异议而能发表,也可见得有识,可供参悟。教材既是基础,也是通说,当重视之! 原则三,涉猎要广,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广指民邢诉各分支当有所知。真正确定自己兴趣点是很不易的。以我言之,初喜宪政法理,工作后觉民法切近实务,又读王泽鉴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以为民法判例学说处处皆显法理,趣亦甚多。民法中又偏爱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又工作之故而习税法。真正要研习一门法律是很不易的,单就税法而论,繁复庞杂,企业所得税一支实务争点既甚多。 附二:各书理由(有待调整) 王泽鉴系列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民法最值推荐之“天龙八部”,当习其请求权基础的思考及论证方法,法解释学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方法,比较法的方法!结合相关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多加研习必有大益。 另“王泽鉴天龙八部体系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精读”附于文末,以便参照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人格权法:法释义学、比较法、案例研究等 英美法导论 了解英美法之通识读本,浅易而权威 读条文 学民法 既简易又深入,易读实用。以我而言附录部分深具可读性…… 民法解释学等 09理论法学的迷雾 以轰动案例为素材 桑本谦 非常好看 10送法下乡 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苏力 了解基础司法制度及其源等…… 11德国民法基本概念 韦斯特曼 德国民法可谓欧陆法系民法之典范 12罗马法 黄风 罗马法乃大陆法之渊源,我第一次读到罗马法是深感古人制法之令人叹为观止 13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里亚 感受刑法之美 14美国法入门读本 到法学院学什么 乔治&雪梨 了解英美法学习方法,稍可借鉴,多读多写 15最好的辩护 德肖维茨 大牛律师 16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 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 艾兹摩尔 法律渊源 17美国公民与宪法 纪念美国宪法颁布两百周年委员会 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宪政有兴趣的人看,少有的既适合大学生也适合中学生看 18财税法 19家属法与继承法 等等(有时间再补充调整)…… 推荐理由日后补充 附三:王泽鉴天龙八部体系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精读 总则编 自然人: 1.对于未出生者之保护(第4册) 2.人格权之保护和非财产之损害赔偿(第1册) 未成年人: 1.父母非为未成年子女利益处分其财产之效力(第1册) 2.未成年子女之财产、父母及第三人(第3册) 3.纯获法律上之利益(第4册) 4.未成年人与代理、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第5册) 瑕疵之法律行为: 1.无效法律行为之撤销(第4册) 2.受诈欺或胁迫而为意思表示之效力在实例之分析(第3册) 3.意思表示之诈欺与侵权行为(第2册) 4.通谋虚伪之利益第三人契约(第6册) 条件期限: 1.附条件买卖买受人之期待权(第1册) 2.土地重划完毕,所有权状换发后,出卖人应即办理所有权移转登记-附停止条件之法律行为?(第4册) 代理: 1.无权代理人之责任(第6册) 无权处分: 1.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第4册) 2.再论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第4册) 3.三论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第5册) 4.无权处分与不当得利(第2册) 5.出租他人之物、负担行为与无权处分(第5册) 6.租售他人之物、所有人之承认与债之主体的变更(第5册) 7.二重买卖(第4册) 8.私卖共有物、无权处分与最高法院(第8册) 其它: 1.民法第113条规范功能之再检讨(第4册) 2.权利失效(第1册) 债编总论 契约: 1.为债务履行辅助人而负责(第6册) 2.缔约上的过失(第1册) 3.事实上之契约关系(第1册) 4.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第1册) 5.契约关系对第三人的保护效力(第2册) 6.第三人利益买卖契约之解除及其法律效果(第7册) 7.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再检讨(第2册) 8.债之关系之结构分析(第4册) 9.契约上的不作为义务(第8册) 10.赠与的土地于移转登记前被征收时,受赠人得否向赠与人请求交付地价补偿费(第8册) 无因管理: 1.无因管理制度基本体系之再构成(第2册) 2.为被害人支出医药费、无因管理及代位(第4册) 3.法定扶养义务人为被害人支出医药费之求偿关系(第4册) 不当得利: 1.无法律上原因之财产损益变动(第1册) 2.恶意占有人对有益费用之不当得利请求权(第1册) 3.强制拍卖非属债务人财产与拍定人地位(第1册) 4.出售之土地被征收时之危险负担、不当得利及代偿请求权(第6册) 5.使用他人物品之不当得利(第3册) 6.使用借贷关系终了后继续占用借用物的不当得利(第7册) 7.物之瑕疵与不当得利(第3册) 8.互开支票利用不能对现与不当得利(第4册) 9.出租他人之物、转租与不当得利(第4册) 10.添附与不当得利(第4册) 11.因侵权行为负债务者之拒绝履行权与不当得利(第4册) 12.物权行为错误与不当得利(第5册) 13.不当得利制度与衡平原则(第5册) 14.不当得利之连带债务(第5册) 15.赌债与不法原因给付(第2册) 16.以同居为条件之赠与及不法原因给付(第3册) 17.误认他人为生父而扶养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第7册) 侵权行为: 1.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第2册) 2.违反保护他人法律之侵权责任(第2册) 3.雇主未为受雇人加入劳工保险之民事责任(第2册) 4.侵害他人债权之侵权责任(第5册) 5.侵害占有之侵 权责任与损害赔偿(第3册) 6.公路法关于损害赔偿特别规定与民法侵权行为一般规定之适用关系(第6册) 7.挖断电缆的民事责任:经济上损失的赔偿(第7册) 8.人格权、慰抚金与法院造法(第8册) 9.捣毁私娼馆、正当防卫与损害赔偿(第8册) 10.银行征信科员评估信用不实,致银行因超额贷款受有损害之民事责任(第8册) 共同侵权行为: 1.连带侵权债务人其内部求偿关系和过失相抵(第1册) 2.连带侵权责任与内部求偿关系(第3册) 3.盗赃之牙保、故买与共同侵权行为(第2册) 4.司法院例变字第一号之检讨(第3册) 法定代理人之责任: 1.未成年人及法定代理人侵权责任(第3册) 2.摔角游戏之违法性(第1册) 雇用人之责任: 1.雇用人无过失侵权责任之建立(第1册) 2.雇用人之资力与慰抚金之量定(第3册) 对物毁损之损害赔偿: 1.不法侵害他人之物之损害赔偿方法(第3册) 2.物之损害赔偿制度的突破与发展(第6册) 3.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第4册) 与有过失: 1.第三人与有过失与损害赔偿之减免(第1册) 2.间接受害人之损赔请求权及与过失原则之适用(第1册) 3.慰抚金(第2册) 4.干扰婚姻关系与非财产上损害赔偿(第2册) 5.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第1册) 6.商品制作人之责任(第1册) 7.产品责任现况之检讨及其发展趋势(第3册) 8.产品责任特别立法之比较研究(第3册) 9.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及保护(第3册) 损害赔偿: 1.损害赔偿之归责原则(第1册) 2.德国法上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第5册) 3.信赖利益之损害赔偿(第5册) 4.时间浪费与非财产上损害之金钱赔偿(第7册) 债之行使: 1.诚信原则仅适用于债之关系?(第1册) 2.给付不能(第1册) 3.土地征收补偿金交付请求权与民法第225条第2项规定之适用或类推适用(第7册) 4.自始主观给付不能(第3册) 5.不完全给付之基本理论(第3册) 6.让与请求权(第3册) 7.代位权之代位(第5册) 8.抛弃继承与诈害债权(第4册) 9.出卖之土地于移转登记前被征收时,买受人向出卖人主张交付受领补偿费之请求权基础(第5册) 10.物之瑕疵担保责任、不完全给付与同时履行抗辩(第6册) 债编各论 1.同时履行抗辩:民法第264条规定之适用、准用及类推适用(第6册) 2.买卖不破租赁:民法第425条之适用、准用及类推适用(第6册) 3.雇主对离职劳工发给服务证明书之义务(第7册) 4.委任人不得代位行使受任人以自己名义为委任人取得之权利?(第6册) 5.定型化旅行契约的司法控制(第7册) 6.劳动契约上之单身条款、基本人权与公序良俗(第7册) 7.出卖之物数量不足、物之瑕疵、自始部分不能与不当得利(第8册) 物权编 通则: 1.民法总则编关于法律行为之规定对物权行为适用之基本问题(第5册) 2.买卖、设定抵押权之约定与民法第758条之法律行为(第5册) 3.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检讨(第1册) 4.不动产赠与契约特别生效要件之补正义务(第1册) 5.论移转不动产之书面契约(第7册) 善意取得: 1.动产担保交易法上登记的对抗力、公信力与善意取得(第1册) 2.善意取得权利之抛弃与损害赔偿(第1册) 3.不动产抵押权之善意取得(第3册) 4.动产担保交易法上登记期间与动产抵押权之存续(第2册) 5.土地登记错误遗漏、善意第三人之保护与国家赔偿(第6册) 优先承买: 1.优先承买权之法律性质(第1册) 2.耕地承租人事先抛弃优先承受权之效力(第1册) 3.共有人优先承购权与基地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竞合(第3册) 4.矿工工资优先受偿(第1册) 5.租税、工资与抵押权(第4册) 6.强制拍卖非属债务人之财产与拍定人之地位(第1册) 推荐理由日后补充 至于律政影视剧(尤指国产)看看尚可,切莫当真,如若因此误入法途,悔之多多。学法之趣谓何?思辨也!
本人法学大二狗一枚。大一多去图书馆吧,多看些法学书多读读名著,至少培养法律思维,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的。况且大一时间那么多,千万别虚度了,因为你以后肯定会后悔。法理学和宪法都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听不懂和听不进去都很正常,所以可以多跟老师交流交流。民法总论很有趣啊,而且民总要认真学,以后分论也是在总论基础上学的。当然,学了刑法之后,你会觉得刑法更加有趣~最后,加油吧。
1.课是要听的,课都听不懂你还能指望干什么?司法考试不考就不学么,学的是法的精神,法的逻辑,法的思维,法的渊源,法的价值,高考不考小学的东西,你咋不直接上高中!2.成绩好可以换奖学金,但对司法考试没有什么用,但不多看点书的话你也没什么用了。法学里还有比你上课学的东西更基础的么,所以书看不懂没关系但你要看!3.不用过早准备司法考试,太早了没有鸟用,大四上学期考试,大三下学期准备就行,但要至少三个月的从早到晚!4.如果真的学不好的话保证自己玩爽!切记!否则岂不是一事无成?……………………………………………………打这多字你是觉得没有意义还是你读不懂?听课,读书,考司考,接触社会!这么直白说你估计更听不懂。对于法学的学生来说,大学还有其他学习的内容吗?没了!让你玩是让你多去社会上开开眼,多接触人,你觉得是什么是玩?哥的回答涵盖了所有内容读不出来吗?父母花钱让你上学不是让你读书,是让你出人头地,赚钱孝顺!光读书有毛用!发火?哈哈,没人会对你发火,毕业后更没有。估计这话你现在也不懂。好心人?我是的,哈哈^_^
课先上着,同时在网上搜索司法考试的应考培训资料,按照准备司法考试的进度提前学习。因为是应考培训资料,能很快听懂并且进入学习法律的状态。等把司法考试的培训课程过了一遍以后,再听学校老师讲的课,就要舒坦很多了。本人非法本,零基础自学过了司法考试,感觉应试突击学习的知识根本没法应付真实环境,所以现在也在看你们法学本科的教材,希望能夯实基础。个人观点,供参考。
法理学和民法总论课与司考关系不大?题主你在逗我吗?关系很大呀,只不过题主你刚接触,老师讲的可能又不够生动,所以才不知所云吧。法学只看纯理论性的东西自然没那么有趣,但你结合奇葩案例看,新世界大门就打开了。题主你看看历年司考真题,各种奇葩案例的,能当段子来看的。上课时有一搭没一搭的听听老师讲的理论,顺手翻翻图书馆借来的案例分析,这么几年下来,就算你过不了司考从事不了法律相关工作,但至少能修炼成个段子手,和妹子聊天也能口吐莲花逗的妹子不要不要的,也算半个人参赢家了。万一把女神逗怀孕了非你不嫁,那可就是完整的人参赢家啦。加油吧骚年。PS 至今怀念刑法老师上课讲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时吹老村长故事的日子,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呀骚年
任何一门高深的武功都是分为内功心法和外功招式的,之所以我们念得叫法学而不是法律就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接触的是这一社会科学的内功心法啊。法学并不等同于法律,那么法律是什么,当然就是那些外功招式咯,只窥的一知半解的外功招式而不懂内功心法的武学终究是花拳绣腿!法学是心而法律是表,只要核心不发生变化,法律是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谠”的英明领导下不断改变的。如果大学里开设一门叫现行法律的课程,搞不好大一学的东西二大就废了,大三还是合法的事情,毕业就已经写入刑法了,所以真的没必要纠结于一招半式的变化,而通过四年的扎实功底习得法学的核心思想,招式的变化其实影响并不大。当然,我们的法学专业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首先一点就是贯穿四年的提高政治觉悟课程,具体不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其次一点是因为法学的门槛太低,各级院校都可以开一个粗制滥造的法学专业,更可怕的是无论是知名法学院还是非知名法学院,很多人选择法学专业并不是出于了解和热爱,只是高考结束以后面对文科寥寥无几的专业结合自己的分数做出了一个妥协的最优解,也就导致了法学院学生极其的参差不齐。基数大而又素质不齐,法学教育不可能按照所有人都是精英这一前提来进行,甚至可能在这个基数下,法学专业学生的平均素质都是中等偏下的。如果你是教育部,你觉得你会制定一套只有高素质学生才能更好适应的法学基本课程呢然后让一大部分人完全学不懂呢,还是制定一套通俗易懂的内功心法,让上至智商180下到数学都不及格的法学院学生都能学的懂,哪怕最后人才素质都不是很高,但毕竟也是培养了大量的法学人才啊。法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在现如今的大学教育里,我们学到的东西简直不值一提,就算能考试90+,通过司法考试也并没有人敢说精通法学。磨练内功最终还是要通过时间,法学教育就是把入门的内功心法传给你,然后通过四年时间把那些没有兴趣,没有天赋,没有毅力和“没有关系”的人排除出去,他们毕业了就会拿着一个法学学士的文凭,做着毫不相关的事情度过一生。剩下的人里有的窥悉了内功心法的精妙加上一些自己对招式的领悟通过了司法考试,进入社会开始磨练升级,另一部分人狂热的追求内功的精奥,进入国内外知名法学院继续深造学习。高手过招,一开始都是招式上的试探,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一定是内功的高低,分分钟聚一个元气弹炸掉只会玩招式的。所以说,这四年就好好磨练自己的内功吧,通过司法考试从来都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我一直感觉大学并没有要教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义务,考不考得过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只关心就业率,并不关心你毕业了到底做什么工作
绝大多数法学类的教科书存在很大问题,在基本理论上几十年几乎没有进步。具体法律解读上也比较死板。这是现在本科法律学习的大问题。我的经验是,司法考试的书要看,有利于熟悉法条。基本理论也很重要,可以读一些名家的专著和外国经典。一开始不要看那种理论特别抽象,罗列各家观点的文字,要先读懂一家之言。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门法,要找到经典案例,最高院的经典案例经过简化的版本,可以作为参考,同时对相关的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要一块儿学。再加上和其他同学交流、平时多关注法律新闻(这几年法律修订的新闻报道已经详细很多),齐头并进二、三年,就会有感觉。另外本科时还是建议尽量通过司法考试。
因为还没有入门,当然入门这个概念也很难定义。但至少的有一个大概的法律框架。像法学,其实更多的功夫在课外。真的想建好自己的框架。首先你至少得把大致的法律过一遍,明白了其大致意思。如刑法你至少的把刑法全过一遍先,否则永远一叶障目,只知道细节,却不能把握全局。这只是粗粗的入门,大概建个骨架,在接着细读,把血肉附着到骨架上。才能有个大概体系。当然学无止尽,这个过程持续一生的。其次至于司法考试,相信我,你法律框架建的好,真心不难。现在么就抱着不求甚解的心多去阅读 ,积累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是这样啊。
1、看一些法学学科的入门书籍:北大培文书系有一本书叫《法学的邀请》你可以看一看,这是专门为法学院的新生们准备的入门书籍。另外有一些西方思想家写的一些书比如《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等等,也可以看一看,但不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而只是抱着了解的目的就好,因为你会发现他们的理论和你接下来要学习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截然不同,甚至和现代西方法哲学也有很大出入。毕竟是二三百年前的著作了嘛,作者的意识受历史的局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2、对于法学知识的探究要细致,对于教科书要认真研读。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问题,有一些是你的课程没太弄明白,而有一些是你对于学理方面的困惑。这都没问题!勇敢的和小伙伴们讨论吧,然后去问老师,这样学习会很开心。另外如果有辩论的话记得要参加。3、上课听讲不玩手机不逃课这种事情不用再说了吧!做好笔记,书本里的概念全都要弄懂,有一些概念时间长了会忘记,所以得经常看。另外做司考题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不建议做前几年的,现在改革了,考试思路什么的和以前不太一样了。4、你需要成为一个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政治的人。你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你要有自己的思考,独立地考察社会,得到自己的答案,这样毕业以后才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法律人”。
----------贴两个小图以资鼓励^_^-----------
首先,司考只是你在大学期间的一个任务,并不是你大学学习的终极目的。大学专业课程的确很多在当前的司法实践和法律事务中不太用的上,但是为什么还要上课,为什么要学教材,重点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对你的引导启发。其次,你要想明白上大学对你而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说大学四年对于你而言,只是为未来就业工作做准备的一个跳板,我只能说你或许应该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就是入门,着什么急?看看《法的门前》。民法总论很重要,法理也很重要,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入门需要一个过程,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法律人应有的思维模式。
如今在课堂上是很难学到东西的,功夫都在课下。学习法学要想学得好不能一开始就以过司考为目标,那样容易急功近利,反而不利于最终通过司考。由于是第一年,首先是要找到学习法学的感觉。如何找?法律一开始并没有现在这样多的法律部门,最开始基本上只有刑法,后来才有民商,至于其它许多法律部门都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而且在古代更加注重刑法,因此许多法学的基本理论也都是围绕刑法发展起来的。因此我首先推荐你读一下贝里卡亚的《犯罪与刑罚》,这本书论理精当,文笔优美,很适合初学者。另外陈兴良著有一些关于各个阶段主要法学思想的著作,翻阅之后对于法学思想就会有大致的了解。了解了法学思想就了解了法学的灵魂。然后便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学学习方法。如何学?书本是一定要看的,无论怎样枯燥一定要坚持下去。当你读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法学非常有意思,因为你看到了里面的门道。还是以刑法为例吧,因为刑法最难,比重又大,比较有代表性。我们用的是张明楷的书,比板砖还厚还重。单是看着都让人害怕,实在是太厚了。翻开一看,里面不仅有他本人的观点,还有其他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初看就像是看一群人在吵架,关键是你还听不太懂他们究竟在吵些什么,感觉脑袋都大了。好多次我翻开书,没一会儿就开始打呵欠,催眠效果实在太好。老师上课时也建议失眠时看看此书。既然观点太多,脑袋一下负荷不了,我就只看张明楷本人的观点,这样这本书一下子就薄了许多,条理也更加清楚。这样先看一遍,待第二遍看时再全文通看。再提醒一次不要过早考虑司考,在大三时开始着手司考完全来得及。说一下我个人经验吧,当我大三时我所学的法律很多都已经修改了,所以当你过早准备司考以至于把知识记得太牢,当面对旧法废新法出的情况时你就很难及时更新,因为你对旧知识记得太牢,这也许就是许多学霸过不了司考的原因吧,不是因为他们学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学得太好。因此学习法学重在学习法学思维,法律会变,具体的法学知识也会变,但是法学思维是非常稳定的,即使有变化也非常有限。
看些法学方面的书籍,卢梭,孟德斯鸠,霍布斯等西方古典法学方面的书籍。社会契约论,乌合之众等挺好看的,以后的学习中会惊呼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法理学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