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水和食用油的不同的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性质,请你完成“提出问题”和“建立假设”两个步骤

请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什么变化_百度知道
请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什么变化
速度啊啊 啊啊.!在线等啊!.!,明天可要交了!!!!.!!.!!如果有试题的话更好哦!.!如果没人我可要睡觉去了..!
提问者采纳
生成一种无色气体C+O2=CO2当氧气不足时。并有可能冒出大量烟。2C+O2=2CO
和 C+O2=CO2
这两个反应可能同时进行。当氧气充足时 ,木炭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会跟氧气发生反应,发出白光:
剧烈燃烧:缓慢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和CO2首先 。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跟氧气发生反应。木炭由黑变红并且发出大量热量,放出热量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物理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在物理变化中______________生成,只要检验木炭和瓶中的氧气前后___________是否一样。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用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纯氧气后,把红热的木炭送进氧气瓶中。
观察到的变化是发生_______光,______热量,___________气体产生。
变化前后各物质比较分析如下:
表面有白灰
白灰____燃烧
_____燃烧,澄清石灰水会_______
结论:木炭燃烧是_...
木炭在氧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物理变化就是发光发热,氧气充足的话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的话生成一氧化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木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铁制品表面刷含铝粉的防锈漆,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是____.(3)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①她将图2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写一例即可)②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少量碳粉高温时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4)用“>”“<”或“=”填空:.①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mL;②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③常温下10g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g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④5%的NaOH水溶液的导电性____5%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⑤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底部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则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B的溶质质量分数.-乐乐题库
&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识点 &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习题详情
22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6%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D&(填字母序号).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铁制品表面刷含铝粉的防锈漆,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3)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①她将图2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铜(或锌)&.(写一例即可)②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少量碳粉高温时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在空气中灼烧&.(4)用“>”“<”或“=”填空:.①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100mL;②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质量分数=&5%;③常温下10g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10g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④5%的NaOH水溶液的导电性>&5%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⑤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底部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则A的溶质质量分数<&B的溶质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品牌芝麻酱中钙、铁、硒的存在来分析;(2)根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来分析;(3)根据图2电池中各物质来分析能回收的金属材料,并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除杂;(4))①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是有空隙的进行解答;②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解答;③根据食用油不易溶于水,却能够溶于汽油进行解答;④根据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进行解答;⑤根据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解:(1)因品牌芝麻酱中钙、铁、硒的存在于化合物中,则这里的钙、铁、硒指元素,故答案为:D;(2)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则反应为4Al+3O2═2Al2O3,故答案为:4Al+3O2═2Al2O3;(3)①由图可知,电池中的铜帽和锌皮都是金属材料,则可以回收利用,故答案为:铜(或锌);②因二氧化锰不燃烧,而碳粉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在空气中灼烧可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故答案为:在空气中灼烧;(4)①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是有空隙的,因此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总体积会小于100毫升;故答案为:<;②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这100克溶液无论是取走的50克,还是剩余的5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5%;故答案为:=;③由于食用油不易溶于水,却能够溶于汽油,所以10克汽油溶解的食用油的质量比10克水溶解的食用油的质量大;故答案为:<;④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氢氧化钠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蔗糖水溶液中存在蔗糖分子和水,所以5%的NaOH水溶液的导电性大于5%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故答案为:>;⑤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底部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溶质质量增大,所以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填:<.
本题考查知识点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信息性强,较好的训练学生利用信息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主要考察你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识点的认识】人体的元素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图表所示:;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fe)、钴(co)、铜(cu)、锌(zn)、铬(cr)、锰(mn)、钼(Mo)、氟(F)、碘(I)、硒(Se)等.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小,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人体中,除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它们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例如,钙元素: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如图所示:;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又如,钠元素和钾元素:人体内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K+和na+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这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为7.35~7.45)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成年人每天的适宜摄入量,如表所示:.另外,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如表所示:.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容易缺乏的元素有钙、铁、碘等元素.当然,在一些地质条件特殊的地区,也存在因摄入氟或硒过多而发生的氟中毒或硒中毒问题.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保健药剂等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化学之最中的元素之最问题、物质的元素组成、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均衡营养与健康、生物学的有关知识”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判别、有关元素之最、钙元素的重要作用及其缺乏症”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人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体中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2.对于人体的组成元素来说,特别要识记好含量最多的元素(即氧元素)、金属元素(即钙元素)和微量元素(即铁元素)等.3.对于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来说,都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不能太少,也不能过量;因为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例如,碘元素人体缺乏时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如图所示:,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可是,过量时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而且还会得甲亢症(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
与““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相似的题目: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进入山洞时用火把照明清理沼气池前做灯火实验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贫血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有些维生素和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必不可少,缺乏时会患各种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人体中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②幼儿及青少年缺&&&&(填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性能通讯材料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内能帮助输送52,缺多它易引起贫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大009o成都)表中有六种人体必需的元素.(1)表中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填“酸”“碱”“或”“无机盐”).(大)若将表中元素进行简单分类,则碘、氟属于&&&&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n2其中碘的元素符号是&&&&.(3)钙在人体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 Ca10(P84)u(8H)大的形式存在.其中P的化合价为&&&&.(4)人体缺铁会引起&&&&;为保证铁的摄入量,可选择的食物有&&&&(填一种食物名称)
2&&&&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内能帮助输送52,缺多它易引起贫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铁制品表面刷含铝粉的防锈漆,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是____.(3)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①她将图2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写一例即可)②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少量碳粉高温时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4)用“>”“<”或“=”填空:.①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mL;②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③常温下10g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g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④5%的NaOH水溶液的导电性____5%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⑤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底部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则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图1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铁制品表面刷含铝粉的防锈漆,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是____.(3)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①她将图2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写一例即可)②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碳粉(少量碳粉高温时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4)用“>”“<”或“=”填空:.①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100mL;②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质量分数____5%;③常温下10g水溶解食用油的质量____10g汽油溶解食用油的质量;④5%的NaOH水溶液的导电性____5%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⑤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底部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则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B的溶质质量分数.”相似的习题。【答案】分析:由于物质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应控制它们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比较它们吸热多少(加热时间长短),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大.解答:解:(1)对水和煤油分别加热,使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发现加热水需要的时间比煤油的长,这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大;(2)实验中“电热棒”和液体之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液体内能的;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0.2kg&(25℃-20℃)=4.2&103J;(3)由于物质吸热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大;(2)热传递;4.2&103;(3)控制变量法.点评:这个实验共涉及了两个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我们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即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就要控制其它的因素都相同,通过比较吸热多少或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比热容大小.转换法就是将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它直观现象再现出来.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04?青岛)【何时更粘】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经微波炉加热
较短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越小.(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B图象来表示.(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经历的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类比、猜想、推断、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5)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快.(6)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潮南区模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何时更粘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用微波炉加热
较短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越小(越大/越小/不变).(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B图象来表示.(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时间.(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经历的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科目:初中物理
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放热性能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1)猜想:由生活经验可知,不同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质量有关.(2)实验方法: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多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需利用控制变量法.(3)测量器材:&&& ①用温度计测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用秒表测加热时间.(4)实验设计:如图,思路:控制水和食用油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且保证玻璃杯和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5)实验数据及分析
液体温度/℃加热时间/min   &
水(100g)
食用油(100g)
4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6)交流与评估(7)怎样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何时更粘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妈妈在食用时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笑着对晓丽说:“这次的蜂蜜质量太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难道真是如同妈妈所说的质量好吗?带着疑惑,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根据自己的猜想,晓丽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如下:
经微波炉加热
较短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述阅读材料,请你回答:(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图象来表示.(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4)晓丽利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设计并制作了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粘滞计,如图所示,请你帮她的完善粘滞计工作原理:
粘滞计粘滞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其构造如图所示.将被测液体注入E中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根据圆柱体转动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5)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小强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经微波炉加热
较短想到自己的假说,小强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小强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小强像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1)小强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强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转换成可以测量的.(3)如图(1、2)是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