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草木尚能如此,何况五人乎 无人乎?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游兰溪翻译 【范文十篇】
游兰溪翻译
范文一: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 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 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 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 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 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 是我所知道的, 然后我唯独对碧 (青 绿)色却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 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 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 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 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 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 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娟更滑润,
达到清冷丰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食 用
(一) 书斋里有几棵观赏菊, 入秋后, 经了霜冻,花叶也没有枯萎。 陶渊明爱菊成了癖好,也正是 欣赏它的节操呀。我听说花卉 有三个品类,就是神品、逸品、
艳品,菊花把三者都占全了。 志向高远,甘于淡泊,傲视寒 霜显出坚劲的恒心,与竹子相 近,又没有庸俗的姿态,更像 处女隐者那样保持着节操。菊 花啊菊花, 正适合在那东篱边, 迥出于秋节群花之上。您气质 高雅不沾染俗尘,最能和菊花 相配。 晚来还多少备下些酒食, 来同菊花结下尘世的交情,意 下如何啊?
(二) 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 从容地问道:“卿有没有好 马?” 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 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 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 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 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 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
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 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 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 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 力充沛但不逞能,是善长远驰 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 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 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 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 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 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
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 一般。 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 克意逞能体力才下降迅速,实 在是笨马一匹啊。” 赵构道声好,说道:“你今日 所说很有意义。”
(三) 墨子说: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 更可贵的。如果对某人说:,,给 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 手足,你干不干?"这人一定不 干。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 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 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干 不干?"一定不干。为什么?就 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
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 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 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 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祖便问宋濂昨天喝酒 没有, 请了哪几位客人, 吃些
什么。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 祖笑道:“ 说得对, 你没有欺骗 我。 ”太祖闲时召宋濂询问群臣 的善恶优劣, 宋濂只是列举表 现优良的大臣, 并说:“ 善良的 人与我交朋友, 我了解他们, 而对那些不善之人, 我不了解 他们!
陈蕃十五岁时,曾经从不打扫 自己所住居室,以至庭院房间 内脏乱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同 一郡的薛勤来问候, 问陈蕃说: “孩子, 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 迎接宾客呢?” 陈蕃答道: “大 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 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
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 的治国大志向,很为他惊奇
范文二: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全诗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浣溪沙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浣溪沙翻译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内容摘要: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纱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首首新词新诗,就像饮酒一样,一杯又一杯(愁更愁啊)。一年一年过去了(人面目全非了吗),只有剩下的天气如旧(每年都没变),亭台如旧。夕阳都西下了(你/我)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无奈,花开花落(谁也改变不了),似曾相识的燕子都回来(诗人把燕子错看成像某个人了),独自在园子里徘徊(孤独与思绪交错在脑里啊!)。
[注释]:
①香径:指铺满落花的小路。
春花开落,歌舞楼台,一切同过去一样。难道生活的脚步停止了吗?过片“夕阳”句以下,以问语换意,转折无痕,把主人公叹逝流年的迟暮之感,深至地表现出来。不止是“无可奈何”一联属对工巧善用虚字而已。通篇清新自然,不露斧凿痕迹,两结尤为含蓄。
范文四:23、《右溪记》
一、全文翻译。
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流入营溪。 原文: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译文:溪水到达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有的倾斜,有的凹陷,极不规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原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译文:清澈的溪流冲击岩石,有的形成漩涡,有的卷起浪花,有的激荡倾注。 原文: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文:岸边有美树奇竹,垂下绿荫相互遮蔽。
原文: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译文: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应当是隐士游玩居住的地方;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可以成为繁华都市的名胜风景区,喜爱清净的人植树建亭的地方。 原文: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译文:然而设置州府以来,没有人欣赏喜爱;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感到很失落。 原文: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译文:于是疏理开凿荒芜污秽的地方,使它变为亭台和屋宇,种植松树和桂树,加上香草,以增加景物之美。 原文: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译文: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就命名它为“右溪”。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的人。 二、重点字词解释。
23、《右溪记》过关卷
这篇文章实是一篇游记,是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期的作品。全文一百六十多个字,描述了一
条风景优美的无名小溪, 先描绘小溪幽美的景色,“怪石不可名状”,清流“激注”,溪岸是佳木异竹,再写美景“无人赏爱”,然后写元子加以整理,使它光采显露,并为之命名。作者在深情的描写里,表现对美的向往、追求以及恬静的思想情趣和怀才不遇的情感。文字简洁,内容充实。清末古文家吴汝纶评论说:“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3],水抵两岸[4],悉皆怪石[5],欹嵌盘屈[6],不可名状[7],清流触石,洄悬激注[8],佳木异竹,垂阴相荫[9]。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10],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11],静者之林亭[12]。而置州已来[13],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14]。
乃疏凿芜移[15],俾为亭宇[16],植松与桂,兼之香草[17],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18],遂名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19]。
[1]唐道州城南的一条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因在县城的右边,所以取名为右溪,现道州宾馆的左边,已填平。
[2]元结(719—772):字次山,自号浪士、漫郎,鲁县(今河南鲁山)人。十七岁从元德秀学文。三十五岁举进士,三十六岁登进士第。次年安禄山叛乱,元结全家避难南奔。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元结奉命在河南地区招集义军。次年,因抗乱功绩,被授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节度判官。代宗广德元年(763)迁道州刺史。大历三年(768),迁容州诸军事,因母亡在永州浯溪守制三年。大历七年(772),奉召到长安,因病逝世于长安旅馆,享年54岁,卒赠礼部侍郎。有《元次山集》传世。
元结是一个“尝欲济时难”政治家,立志做一个有志有才有为的“社稷之臣”,提出“救世劝俗”的政治改革主张。在文学上主张文章“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文为道服务。他又是中唐前期著名诗人、作家,所作诗歌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村的凋敝。他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淫靡诗风,最早提出新“乐府”与古乐府的区别,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他的散文开启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先声,寓言讽刺小品文开始了寓言体独立的趋向。对唐代文学有许多开创性贡献。
[3]营溪:也叫营水,现改称为濂溪,发源于都庞岭,入潇水北流至零陵,汇入湘江。 [4]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 [5]悉皆:谓两岸都是。
[6]欹嵌(qī qiā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 [7]名状:说出它们的状态。
[8]洄(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9]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 [10]逸名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1]人间:谓世俗社会,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都邑:都会城镇。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
[12]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3]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也有人认为是贞观十一年),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已来:同“以来”。
[14]之:指“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15]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 [16]俾(bǐ):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18]为:因为。
[19]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范文五:23、《右溪记》
一、全文翻译。
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流入营溪。 原文: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译文:溪水到达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有的倾斜,有的凹陷,极不规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原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译文:清澈的溪流冲击岩石,有的形成漩涡,有的卷起浪花,有的激荡倾注。 原文: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文:岸边有美树奇竹,垂下绿荫相互遮蔽。
原文: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译文: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应当是隐士游玩居住的地方;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可以成为繁华都市的名胜风景区,喜爱清净的人植树建亭的地方。 原文: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译文:然而设置州府以来,没有人欣赏喜爱;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感到很失落。 原文: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译文:于是疏理开凿荒芜污秽的地方,使它变为亭台和屋宇,种植松树和桂树,加上香草,以增加景物之美。 原文: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译文: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就命名它为“右溪”。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的人。 二、重点字词解释。
23、《右溪记》过关卷
这篇文章实是一篇游记,是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期的作品。全文一百六十多个字,描述了一
条风景优美的无名小溪, 先描绘小溪幽美的景色,“怪石不可名状”,清流“激注”,溪岸是佳木异竹,再写美景“无人赏爱”,然后写元子加以整理,使它光采显露,并为之命名。作者在深情的描写里,表现对美的向往、追求以及恬静的思想情趣和怀才不遇的情感。文字简洁,内容充实。清末古文家吴汝纶评论说:“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3],水抵两岸[4],悉皆怪石[5],欹嵌盘屈[6],不可名状[7],清流触石,洄悬激注[8],佳木异竹,垂阴相荫[9]。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10],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11],静者之林亭[12]。而置州已来[13],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14]。
乃疏凿芜移[15],俾为亭宇[16],植松与桂,兼之香草[17],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18],遂名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19]。
[1]唐道州城南的一条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因在县城的右边,所以取名为右溪,现道州宾馆的左边,已填平。
[2]元结(719—772):字次山,自号浪士、漫郎,鲁县(今河南鲁山)人。十七岁从元德秀学文。三十五岁举进士,三十六岁登进士第。次年安禄山叛乱,元结全家避难南奔。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元结奉命在河南地区招集义军。次年,因抗乱功绩,被授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节度判官。代宗广德元年(763)迁道州刺史。大历三年(768),迁容州诸军事,因母亡在永州浯溪守制三年。大历七年(772),奉召到长安,因病逝世于长安旅馆,享年54岁,卒赠礼部侍郎。有《元次山集》传世。
元结是一个“尝欲济时难”政治家,立志做一个有志有才有为的“社稷之臣”,提出“救世劝俗”的政治改革主张。在文学上主张文章“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文为道服务。他又是中唐前期著名诗人、作家,所作诗歌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村的凋敝。他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淫靡诗风,最早提出新“乐府”与古乐府的区别,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他的散文开启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先声,寓言讽刺小品文开始了寓言体独立的趋向。对唐代文学有许多开创性贡献。
[3]营溪:也叫营水,现改称为濂溪,发源于都庞岭,入潇水北流至零陵,汇入湘江。 [4]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 [5]悉皆:谓两岸都是。
[6]欹嵌(qī qiā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 [7]名状:说出它们的状态。
[8]洄(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9]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 [10]逸名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1]人间:谓世俗社会,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都邑:都会城镇。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
[12]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3]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也有人认为是贞观十一年),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已来:同“以来”。
[14]之:指“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15]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 [16]俾(bǐ):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18]为:因为。
[19]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范文六:P84右溪记翻译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右”,古以东为左,西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为之取名“右溪”。
[2]营溪:谓营水,源出湖南宁远,西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
[3]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作者《游右溪劝学者》:“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4]悉皆:谓两岸都是。
[5]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攲”。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
[6]名状:说出它们的状态。
[7]洄(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8]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
[9]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0]人间: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其义同此。
[11]都邑:都会城镇。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一本“可为”上有“则”字。
[12]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3]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已来:同“以来”。
[14]之:指“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15]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
[16]俾(bì):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18]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
[19]为:因为。
[20]命:命名。
[21]铭:铭文,指作者为右溪所作的铭文。据作者《阳华志铭》、《五如石铭》、《浯溪铭》等其它同类作品,大多以铭文为主,前有小序。则本篇当同其例,应有铭文,此记属序。但铭文已佚,后人为拟题作“记”。
[22]彰示:明白地告诉;这里告诉以后来的人。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
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 “ 右溪 ”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可以让后来的人知道。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
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2)遂使丘壑化为酒场:于是(或因此)令
(3)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4)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
(5)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6)林稍:树梢末端。
(7)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
(8)偕:一起
(9)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10)过:造访。
(11)真知言哉:说的真对啊!
虎丘,在中秋之夜游人极多。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皆会前往。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整夜都不停歇。于是那壮丽的自然丘壑竟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
要合我意。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不时听到悬于檐下的风铃声,还看到佛灯在林间树梢若隐若现。还有今年春天,我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十余天后,(我)到了雁荡山的大龙湫
还没有到大龙湫,在三里以外的地方,
却没有什么响声。直至到了它的面前仔细观看,就发现20丈以上是瀑布,20丈以下就不是瀑布了,全都变成了烟,变成了雾,变成了轻软
粉末,变成了琉璃丝,变成了杨树的白色花
絮。已经坠落下来了,又好像在向上回升;已经稀疏松散了,又好像密密地交织在一起。风吹过来摇动它,就随风飘扬散落,好像没有着落;太阳光照着它,各种颜色都映射出来,光艳美丽。有的人远远地站着观看,他的头发却全部沾湿了;有的人近近地观赏,可他的衣裳一点儿也没有沾湿。产生这
的腹地中间凹陷进去,完全没有什么依靠,瀑布也不得不随着吹来的风兴起各种奇异的变化;又由于它落下来很少有什么接触撞击的地方,不能为它助长威势、激扬声响:
一点儿也不相像。大概石梁瀑布威武,大龙湫瀑布文雅;石梁瀑布喧闹,大龙湫瀑布幽静;石梁瀑布湍急,大龙湫瀑布徐缓;石梁瀑布冲撞激荡,一往无前,大龙湫瀑布好像去了却又回来,盘旋悠荡;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原因。
起初观赏石梁瀑布的时候,认为瀑布的样子、情况只不过是这样罢了,大龙湫可以不去;等到我来到了这里以后,才知道耳朵、眼睛没有听到、看到的景物,是不可以凭主观想象
来推测的。
范文七:《游兰溪》
□ 安徽宿松许岭高中
游兰溪(1)
黄州(2)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3)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4)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5),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6
人意。余戏(8
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
一时异人(9)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10)郭(11)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12)洗笔泉,水极甘(13),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14)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15)暮雨子规(16)啼。谁道人生无再少(17)?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8)。”是日剧饮(19)而归。
(1)选自《东坡志林》。本篇一作《游沙湖》。游兰溪,游览兰溪。兰溪,在今湖北省浠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2)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岗一带。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相,察看。
(4)庞安常,人名,字时安,当时名医。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
(5)颖悟绝人,聪明超过一般人。颖悟,聪明。绝,过。
(6)辄,总是,往往。(7)了,领悟。(8)戏,调笑。(9)异人,奇特的人。
(10)蕲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
(11)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一道城墙。(12)王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表字逸少。传说他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13)甘,香甜,味美。
(14)歌,指文中结尾部分的《浣溪沙》词,也是作者所作。原词的小序说:“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15)萧萧,同“潇潇”,形容细雨。(16)子规,杜鹃鸟。(17)少,青春年少。
(18)“休将”句,不要面对报晓的黄鸡悲叹自己的白发。黄鸡,报晓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曰:“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发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慨叹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19)剧饮
,开怀畅饮。
YUEDUYUZUOWEN
阅读与作文
址:长春市南关区南岭投递局23号专用信箱
好走啊!他一介文弱书生,怎能经得起寒暑的袭
击?怎能经得起田间之苦呢?何况他有心病呀!
这里可不比朝廷里有太医院供候着,赶紧找乡村的“赤脚医生”吧。最棒的人叫庞安常,偏又是个聋子。聋子看病?他的医术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又是一怪吧,真叫人捏一把汗。
作者不去写见面寒暄,也无法写他望闻问切,只是抓住“聋”这个特征来下笔。自己只能“以纸画字”来表达内心的想法,而庞安常只能“以眼为耳”来向你了解病情。这一看病的方式也真够怪绝。可是还没有写上几个字,庞安常医生却能深刻地懂得人的意思,真是聪明绝顶。
专程去看田,却不写田。不光是急着看病,何病、何药等也均没有写,由此引出庞安常,径直把庞安常“以眼为耳”的怪异特写在读者面前。
在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前戏言说笑,不怕人家忌讳吗?从后文同游来看,他们是心心相映的好朋友。看似谐谑,其实也是在写他自己,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聋子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方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颖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而又自居“异人”,可见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与乐观自信的性情。得这样一位同病相怜、眼明心慧而又一派天然之能人,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边,直接写他们在他病好过后同游清泉寺。
清泉寺还与一位才异之人相关,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庞、苏)都是异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词,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怪不得他与庞医生那么高兴,畅饮而后归。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现代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游兰溪》就是这样一篇记游而写人的随笔小品,描述了作者和乡村名医聋人庞安常认识的过程,以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叙事记人、写景抒情,落脚点都在“一时异人”上。句句新颖,简洁自然,轻松灵巧,饶有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更使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真的是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
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请你看看那兰溪水吧,还能流向西,莫伤悲,白发老人还能作报晓的鸡。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才回去。
《游兰溪》与其说是一篇山水游记,毋宁说是记人之作。记游而记人,记人而及己。这中间,庞安常是个关键人物,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异”是关键之关键。
作者去兰溪,原本不是去游山玩水,欣赏名胜古迹,他是去看田的。这就怪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风云人物,不“处庙堂之高”,反倒跑到那穷乡僻壤去看田。
可不要羡慕他有多么富,到处置办田产,这是无奈呀!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可是“不得签书公文”。那好吧,“无案牍之劳形”,我不惹你们官老爷烦,去找自己的可以了吧?也不行,还有人在暗地里监视着,这不是更烦人吗!那我惹不起躲得起吧,你们也用不着劳神费力监视我,我老爷子走人,走得远远的。游兰溪是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事。
这一走就走病了。能不病吗?三十多里地,不
YUEDUYUZUOWEN
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识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阅读与作文
址:长春市南关区南岭投递局23号专用信箱
◇名句点击
《游兰溪》170多字,简短之中却用了他自己的一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来结束,42字,约占全文的1/4,结构很有特色。初中语文课本上选录了这首词。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互映衬。
WENXUEJIADEGUSHI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一)正史苏轼1.验明正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曾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2.罕见全才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大概是“大综合”教育的成功范例吧。历代论诗,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论词,他开创了豪放派,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论文,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而皆列名“唐宋八大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词、散文创作三个方面,他都表现出超凡的才能,作品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像苏轼这样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全能作家,在文学史上大概难以找到第二人。再加上他精于书法,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另三家为黄庭坚、米芾、蔡襄),又擅长绘画,后人称其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在哲学、史学、教育学、宗教学、农学、医学、建筑学、水利学等方面亦多有建树。
3.家学渊源
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侄阮咸并称“大小阮”,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两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称“三袁”等等。而就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而言,三苏
YUEDUYUZUOWEN
左拉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
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名句运用
诗歌多是作者触景生情所作,所以写作背景常为诗作定下情感基调。近年来的此类诗歌鉴赏题,多通过第一条注释等手段来间接介绍写作背景。诗歌也和散文一样,有个表达的中心主旨,为此作者或叙事记人、或写景状物、或议论抒情。因此,要迅速、准确地解答诗歌鉴赏主观题,方法之一就是要把握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品的中心主旨。
例如: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出了春兰的活力。
B.次句写漫步兰溪边,突出兰溪的洁净。三句补足洁净的原因,同时烘托诗人多少有些悲凉的心境。
C.下阕由“流水尚能西”悟出“人生”能“再少”、何必哀叹衰老的哲理。
D.全词虽然表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但也掩盖不了诗人消极隐退的悲凉情绪。
这是作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较艰苦,但仍对人生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豁达的胸襟,实在难能可贵。词中通过对在兰溪见闻的描述,抒发了乐观旷达,即使在失意中也人老心不老壮志满怀的豪情。
综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诗作的中心主旨来看,我们比较四个可选项,很快就会发现D项与中心主旨不符,由此确定此题答案应为D项。
A.首句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及游兰溪之时令,“浸”字更写
阅读与作文
址:长春市南关区南岭投递局23号专用信箱
亮,一个貌丑,但是他们的品德和节操却是一致
◇文学家的故
的。”在苏轼眼里,茶和墨(及书法)都有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内涵,事茶与事书最终是对人的品行道德的一种修炼。(明人屠隆《考盘余事》有类似记载)
C.张鹏与东坡
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求之不易。有一个叫张鹏的人见他常开处方替人治病,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无非
疑是最高的,苏轼更是“大哥大”。
4.显学苏学
他的巨大影响也不只局限于中国本土,而且远播海外,从日本、韩国到大洋彼岸的欧美,无不以“苏学”为显学,有的西方人文学者干脆把他作为东方人的标志来学习和研究。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结束语中说:“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
(二)野史苏轼1.嘴皮苏轼A.王安石与东坡
某日,王安石向苏轼炫耀自己对字义的研究颇有心得,苏轼当即以“坡”字请教。王安石解释说:“‘坡’者,土之皮也。”苏轼听了笑道:“‘滑’者岂非水之骨耶?”笑他太滑头。
又某日,王安石与苏轼一同出游,见路旁有一堵矮石墙向东倾圮,于是指着它对苏轼戏语:“此墙东坡矣。”(这面墙向东倾斜了)苏轼听罢,不慌不忙道:“此安石之过也。”(那都是堆砌石砖不当的缘故啊)是呀,你一再挑起事端,每每又自讨没趣,还不都是因为你王安石自作聪明过了头。
B.司马光与东坡
有一天,司马光问他:“茶越清越好,墨越浊越好;茶越重越好,墨越轻越好;茶越新越好,墨越陈越好。人们对这两者的追求恰恰相反,而您为什么却会同时喜欢上这两件东西呢?”
只见他淡淡一笑说:“上好之茶与妙品之墨,都有令人陶醉的品德和节操。打个比方,贤人和君子可能一个长得皮肤黝黑,一个长得白皙;一个漂
YUEDUYUZUOWEN
盼得墨宝。苏轼也是精明人,看出他无病求医,就对他说:“张君持纸求书,望得良药。特奉上春秋战国时上善药方: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既是宣传医学常识,也是借题发挥来劝人。
UFO本来是一个现代科学概念,我国古代就有酷似现代目击者对此种现象的描述或比喻。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类奇闻异象有极为丰富的实录。据说湖北松滋旧县志中记录了类似所谓“第三类接触”的事例:
苏东坡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游金山寺》诗记载了当时的奇遇:“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莫非苏轼当时还真的遭遇了UFO不成?
3.朝云苏轼
惠州六如亭的亭柱上镌有苏轼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如此情深意重,朝云谓谁?苏轼沦落南国时的爱妾王朝云。其墓位于西湖孤山南麓,于1984年仿宋墓式样复建,墓形像一把半开半合的折扇。墓碑题有“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字样。
据说她曾“吹枕头风”,劝苏轼关心民生,整修杭州西湖:取湖中所积葑草、淤泥堆筑成堤,以沟通南北;广种菱角、荷藕于湖中,使葑草不能再生;沿堤遍植芙蓉、杨柳,春秋佳日,花开如锦,绿绦拂堤,人行其上,真如“人在画中游”。这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不但便利了交通,美化了湖景,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湖水的淤塞,保护杭州城不受江潮的肆虐,确实是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德惠,给这条长堤取名为“苏公堤”,其实也不能忘了王朝云的秀口慧心。
里特用富。
被奉为至宝的理论是终生受
阅读与作文
址:长春市南关区南岭投递局23号专用信箱
范文八: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到九寨沟的五花海,这好似仙境般的神奇之地。在出水口附近的湖畔集中了大量的彩叶,交织成锦。池水在阳光的作用之下,幻化出缤纷的色彩,一团团,一块块,赤橙黄绿青蓝紫,好像天地间的染料不小心倒入了这池中,与水下沉木、植物相互点染,其美尤妙,故得名五花海。九寨人说:五花海是神池,它的水洒向哪儿,哪儿就花繁林茂,美丽富饶。
兰溪两日游
千年古城兰溪隶属金华,“溪以兰名,邑以溪名”, 是中国兰花之乡。;兰溪最有名的就是全国最大诸葛亮后裔聚居地——诸葛八卦村。其次为水陆兼有、长达千余米的“地下长河”——六洞山。兰溪古城多藏龙卧虎的古村落,新近被开发的千年徽派古村“长乐福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芝堰村已渐渐吸引喜欢深度游的驴友的目光。
兰溪历史上盛产兰花,集兰花基地、交易市场、城市公园、旅游功能于一身的“中国兰花村”,是新建的针对游客开放的品兰佳处,规模庞大,兰花步行街、兰文化作品馆、兰花史博物馆等让兰溪兰花大放异彩。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兰溪不足2小时车程,全程高速。 K 兰溪-温州的火车,途径丽水,缙云,金华等地,发时8:55,14:36到达兰溪。 有杭金衢高速,建设有兰溪-义乌快速通道,兰溪-金华快速通道;
330国道横穿市区,45、46、47省道交会于此,21省道擦境而过。
兰溪长途客运中心发往金华汽车南站的中巴流水发车,40分钟可达,同时还有发往杭州、宁波等地的快客,交通便捷。
兰溪到各乡镇都有等级公路,包括通往诸葛八卦村,白露山等地,现在都统一通了公交,票价1—5元不等,每个村都有至少水泥路通达。同时火车站广场都有发往地下长河的专向巴士,交通十分方便。
兰溪小吃繁多,比较著名的有:兰溪鸡子餜、兰溪凤凰蛋、豆腐汤团、馄饨面,游埠酥饼。这些在街头巷尾都能吃到。在兰溪有名的小吃,还有金龙牛肉面(兰溪报社楼下)、月亮萝卜馃、新世纪汤圆、兰花糖糕、兰花酥(和平路北端的祝氏西点)等。
兰溪现有星级宾馆八家,其中四星级一家、三星级一家,二星级三家,一星级二家,比较好的有兰江大厦,兰溪国际大酒店, 另外大大小小酒店、旅馆、公寓众多,不乏经济实惠型。
兰溪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因山野多植乌桕,素有“乌桕之乡”之称,又有“中国兰花之乡”之称。这里出产的金华火腿、金丝琥珀蜜枣、兰溪大青豆、兰溪毛峰茶、兰溪穆坞枇杷、兰溪里山杨梅、兰花等土特名产,皆备受游客的青睐。
前一天晚上到达兰溪可以直接乘坐长途汽车站的公交车(4元),到达兰溪市诸葛八卦村天一堂景点内的天一堂花园公寓,标间150元
早上直接在诸葛八卦村游玩,80元联票(包括导游费),作为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师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
连非连,曲折玄妙。古村落保存的还是很完整,有丞相祠堂,钟池等。
弄堂里有小饭店,中饭可以在那里吃,尝尝兰溪特色的野菜,火腿菜等等。人均30—40不等。
下午往西步行一公里,到达长乐古村落,门票56元,相传“长乐”之名源于朱元璋,有100多座从元至明清的精美古建筑,牌坊和照壁也是长乐古建筑群的亮点,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坊、清雍正八年(1730)建的节孝石坊、清雍正年间的照墙,在象贤街口和日字形水塘前一次排列,古意盎然。
傍晚从长乐村出来,再乘坐公交车到达兰溪市区,大概需要25分钟左右。兰溪的小吃比较多,在老城区古商城那边比较集中。晚饭可以在那里吃,比较有名的有兰庆鸡子餜(形态丰满,色泽金黄,蛋香扑鼻,鲜美可口)、豆腐汤团(豆腐搅碎,加以肉丁馅,在面粉窝中滚制而成在鲜汤里煮熟,盛以汤碗,自然洁净,爽嫩鲜美,养胃怡人)、馄饨面(刀工精细,富水一捞即熟,锃亮透光,薄软爽滑,极有咬劲),旗开牛肉面等。
晚饭后,可以逛逛去古商城的明代古建筑高天台,还有夜市,有卖古玩小商品,还可以在那里附近购买兰溪特产:金丝琥珀蜜枣,游埠酥饼,金华火腿,毛峰茶。逛完夜市,可以沿着古城墙的台阶而下,走过浮桥到江中心的中洲公园散步,在那里可以看到江上的夜景,浮桥、兰江大桥、江水、星空相互映衬。欣赏完夜景再回到兰江大厦,标准间204元,在那里可以俯看兰溪全景。
从兰江大厦出来步行300—400米到兰溪火车站广场,乘坐直达地下长河(六洞山)的巴士(4元)。门票为含游船的55元,凡到此洞不可不试乘舟之趣。人在洞中,船行水上,水随洞转,景随舟移,如武陵寻幽,如龙宫探奇。著名的涌雪十景中的穹凌雪钟,玲珑剔透,晶莹如雪,高2.8米,直径1.4米,顶部冰凌状的乳石与穹顶连接,实属罕见瑰宝。穿洞为一路向上攀爬的过程,颇耗体力。等爬到洞口出来,即到了山顶,然后步行下山回到入口处。游人进洞,可分水、旱两路循环游览。水路即在地下长河中泛舟游览,长800米。旱道长1200米,或与长河平行,或支洞穿插迂回,全程约2小时。
中饭可以在景区门口的农家乐解决,菜肴可口,价格不贵。
游玩好了,乘坐巴士回到兰溪长途汽车站或是火车站广场再乘坐相应线路回家。
范文九: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戴叔伦。其诗词全文如下: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古诗兰溪棹歌的诗意_兰溪棹歌阅读答案翻译赏析_作者戴叔伦。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春雨一连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公元79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古诗兰溪棹歌的诗意_兰溪棹歌阅读答案翻译赏析_作者戴叔伦。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奉化溪口是国家4A级旅游区。溪口既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乡。现有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等三大主体景区,是一处融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35公里。溪口因剡(shàn)溪之水得名,剡溪发源于剡界岭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又因武岭横亘镇东,以山命地,故也称“武岭”。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美,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特别是西北的雪窦山,名胜古迹众多,为浙东著名旅游胜地,汉代即有人以“海上蓬莱,陆上天台”来赞美她。
民国时期,溪口出了个蒋介石,慕名而来者不绝于道。蒋介石回乡期间,党政要员纷沓而来,溪口道上车水马龙,一时成为人们瞩目之地。
溪口博物馆
溪口博物馆,原名武山庙。民国初年,这里曾是武山小学的校址,1916年,蒋经国曾在此启蒙。1988年改名溪口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现馆内分三个陈列室:第一室介绍了奉化的历史沿革,土特名产,展出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石犁、石斧、西周印纹硬陶、东汉青瓷罐等;第二室介绍奉化风俗,陈列有船鼓、千工床、花轿等古代民间工艺品;第三室陈列了许多奉化现代工艺品翻簧竹器、嵌镶家具、竹根雕和竹编品等,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
武岭门是进溪口镇的门户,蒋介石为了能登高远眺,1929年出资拆除旧武岭庵,挖低山岭,拓宽道路,建仿古城楼,飞檐翘瓴,巍峨庄严,并取名“武岭”。该城楼东西门额两面均有“武岭”两字,它们分别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和蒋介石所题。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取名武岭呢,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蒋介石为了宣扬“武德”精神;其二,是暗喻溪口俨然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述的世外桃源。
武岭门,是进溪口镇的门户。蒋介石为了能登高远眺,1929年出资拆除旧武岭庵,挖低山岭,拓宽道路,建仿古城楼,飞檐翘瓴,巍峨庄严,并取名“武岭”。该城楼东西两门额均有“武岭”两字,它们分别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和蒋介石所题。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取名武岭呢,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蒋介石为了宣扬“武德”精神;其二,是暗喻溪口俨然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述的世外桃源。
前方古樟掩映下耸立岭头的即是文昌阁。因其位于武山南端高处,抬眼望去,颇有“奎阁凌霄”之气势,故又名曰“奎阁”,是古代“溪口十景”之一。文昌阁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规模很小,当时是奉化文人聚集吟诗作画的场所。里面尊了位文昌帝(文曲星),那时当地的小孩上学以前都要来此拜祭一下,期望来年能中状元。因年久失修,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1924年,蒋介石回乡扫墓,看到楹栋倾斜,于是出资重建了此阁,当时是两层楼房,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乐亭”,作《乐亭记》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而称东北侧的两层方亭为“乐亭”。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委会“严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其最先的落脚点就是文昌阁,几天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日下午,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文昌阁被夷为平地。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