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 在牛奶是酸性还是碱性或碱性溶液中 氢离子氢氧根离子能否共存?理由?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利用Fe粉与稀HNO3制备Fe(NO3)3溶液的方法,最佳的是      。 a.把过量的铁粉与稀HNO3 反应&&&&&&&&& b.把铁粉与过量的稀HNO3 反应 c.先把铁粉灼烧,再溶解于稀HNO3 中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为了验证假设1,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检验Fe2+。检验Fe2+的方法:      ,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甲同学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NO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并帮乙同学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乙同学放弃了检验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的方法)。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值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12分)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核电荷数之和为58;Y 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1)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Z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Y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A,Z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B,A与B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写分子式)。(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4)12.4 g单质Y4与0.3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化合物C,一个C分子中所含有的键数目为&&&&&&&&&&&&。(5)含W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含氧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该含氧酸根离子在分析化学中有重要作用,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该含氧酸根离子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核电荷数之和为58;Y 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 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Z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Y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A,Z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B,A与B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写分子式)。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2.4 g单质Y4与0.3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化合物C,一个C分子中所含有的键数目为&&&&&&&&&&&& 含W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含氧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该含氧酸根离子在分析化学中有重要作用,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该含氧酸根离子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甲状腺激素对于人和高等动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图是关于碘及其化合物与甲状腺激素的转化网络图。(1)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由KI和KIO3反应制得I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①②③④⑩{11}中,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制备KIO3的方法较多,反应③的原理是I2在一定条件下还原KClO3制得KI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酸性水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碱性水溶液中没有氢离子,这种说法对吗_百度作业帮 酸性水溶液中没有氢氧根离子,碱性水溶液中没有氢离子,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水会电离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只不过在酸碱性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会抑制水的电离,不过溶液中还是会存在少量的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 只要是在溶液中就一定同时存在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因为存在水的电离,只是它们的相对大小可能不同。不知道你现在是高中还是初中,在不同阶段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地。 高中:氢离子和氢氧根不能大量共存(是不能大量,不是一点没有)初中:可能就是理解成没有希望帮到你... 这种说法不对。 所谓酸性水溶液只不过是c(H+)大于c(OH-);碱性水溶液是c(OH-)大于c(H+)而已。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同存在,不过是浓度不同罢了。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 &&B.常温下,将0.2&mol/L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则c(ROH)&c(R+)C.反应2N2H4(l)=N2(g)+2H2(g)△H=-50.6&kJ&/mol,只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已知MgCO3的K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且c(Mg2+)c(CO32-)=6.82×10-6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主要考查你对&&沉淀溶解平衡,离子共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沉淀溶解平衡离子共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 (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溶液,结合生成使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如: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如向中加入饱和溶液使转化为再将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例如&(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离子共存: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 因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注:“√”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不能发生反应) 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因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有: 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的几种情况: (1)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③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不能共存&;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题目要求的限定: (1)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2)溶液的颜色:有色离子MnO4-(紫色)、Fe3+(棕黄)、Fe2+(浅绿)、Cu2+(蓝)、Fe(SCN)2+(红)、Fe(SCN)63-(血红)。 (3)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1.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由稳定性弱的物质向稳定性强的物质转变如,稳定性 (2)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①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变,如 ②由相对强酸(碱)向相对弱酸(碱)转变,如, 所以酸性强弱:(3)由难挥发性物质向易挥发性物质转变& 如所以沸点: (4)由氧化性(还原性)强的物质向氧化性(还原性)弱的物质转变如,则氧化性:。 2.焓变和熵变共同判断反应的方向: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表明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 (1)考虑水解因素:如溶液 所以(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它的影响。如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3)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如相同浓度的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为: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盐溶液的“三大守恒”: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推出:②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c(Na+):nc(C)=1:1,推出:③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2)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A. 一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B. 二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 c(二级水解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②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同一种粒子浓度的大小。应注意弱酸、弱碱电离程度的大小以及影响电离度的因素,盐类水解及水解程度对该粒子浓度的影响。 ③比较经过反应化学反应后离子浓度的大小: A. 确定电解质溶液的成分 B. 确定溶液中含哪些粒子(分子、离子),此时要考虑物质的电离和水解情况 C. 确定各种粒子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大小 D.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判断 注:要抓住“两小”。即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故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远多于已电离出离子数目;盐的水解程度小,故未水解的粒子数目远多于水解生成的粒子数目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78193604953500223729763001513125951、0.01mol的醋酸和0.01molNaOH混合后显什么性?我知道是显碱性,但是我想问醋酸不是弱酸吗,他的氢离子不是不能完全电力吗,不是还要有一些氢离子没反映么,所以我想问为什么不是显酸性2、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_百度作业帮 1、0.01mol的醋酸和0.01molNaOH混合后显什么性?我知道是显碱性,但是我想问醋酸不是弱酸吗,他的氢离子不是不能完全电力吗,不是还要有一些氢离子没反映么,所以我想问为什么不是显酸性2、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为什么能相互抑制?3、为什么碳酸氢钠显碱性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我记得碳酸氢钠是可以完全电离的啊,为什么还说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我化学底子差,请学长们说得详细点,现在学的化学反应原理晕死了 首先第一问.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碱,因此在1:1的情况下是完全反应,和醋酸的电离没关系.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而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电离后钠离子是完全电离,而反应完后由于醋酸钠的水解,使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出来的一部分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结合导致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数量少于氢氧根离子)溶液呈弱碱性.因为使溶液显酸碱性的并不是酸碱分子,而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这个反应中由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平衡偏向于氢氧根离子,因此溶液才会是弱碱性而不是弱酸性.第二问.因为碳酸根是二价弱酸根,存在碳酸根碳酸氢根的可逆反应,因此有相互抑制的现象很正常,包括其他的二价或者三价弱酸根离子或者中强酸酸根离子如磷酸根和磷酸氢根以及磷酸二氢根都是一样的.第三问.所谓的碳酸氢钠的完全电离,主要是指钠离子的完全电离,而由于碳酸氢根是弱酸根并且化学性质不稳定,因此溶液是存在一个氢氧根和氢离子的一个平衡,还有一个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之间的平衡,溶液呈弱碱性.强碱弱酸盐基本上都是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的 1、醋酸是一元酸,弱酸,不能完全解离;而酸性是指解离的游离的氢离子的,所以即使醋酸没有完全解离,但是不会显酸性;而碱未能完全反应完,故溶液呈碱性。其实是形成了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大学里面会讲到。2、你可以把这两种离子水解方程式写出来,就清楚了:碳酸氢根离子既是产物又是反应物呢。平衡移动原理。3、这个是属于大学化学的内容的,其实是可以计算水解和电离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前者大于... 1、显碱性。就是因为醋酸难以电离,在溶液中的氢离子少,它才是弱酸。酸的强弱是按可电离的氢离子的多少来算的,可电离的越多酸性越强,不可电离部分是不显酸性的。按你的推论那氢气是最酸的气体了,它在水中基本不电离。2、(你这问说得不明不白的,什么相互抑制?是放在一起水解,还是怎么的,所以和第三问一起回答吧)水解:是分解成氢氧根离子,显碱性电离:是指氢离子的电离,显酸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奶是酸性还是碱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