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2的缺点06的遥感观测与航空遥感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缺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1、都是通过利用地物的空间特征、形状、颜色、纹理、大小等性质进行解译
2、都是将遥感影像按照地物属性进行分类,方便人们根据解译结果进行研究和再利用
地图看得更清楚,简单易懂,但是静态的,更新跟不上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着手开发在地球上空一百八十公里处绕行的“超低空卫星”,由于是超低高度,即使未搭载高倍率摄影机,也能观测地表或气象,可望大幅...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航空遥感的特点是[]A、覆盖范围大B、不受领空限制C、机动性强D、..
航空遥感的特点是
A、覆盖范围大B、不受领空限制C、机动性强D、分辨率最高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航空遥感的特点是[]A、覆盖范围大B、不受领空限制C、机动性强D、..”主要考查你对&&遥感技术(RS)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概念:所谓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传感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遥感技术系统与分类: 一、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组成。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大体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大类。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二、遥感的分类:
&遥感平台的高度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传感器的工作特点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遥感平台及高度
位于大气层外的卫星、宇宙飞船等,高度大于80千米
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高度小于20千米
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
比例尺最小,覆盖率最大,概括性强,具有宏观的特性;多为多波段成像
比例尺中等,画面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对垂直点地物清晰成像;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比例尺最大,覆盖率最小,画面最清晰,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动态性差,适合做长周期(几个月及更长)观察&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遥感是利用装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上面的光学和电子设备,接收地球上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再传回地面接收站,使用处理和识别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物的信息。遥感技术的应用:1、遥感与资源普查: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发现相似题
与“航空遥感的特点是[]A、覆盖范围大B、不受领空限制C、机动性强D、..”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64608028291067922169055489640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遥感概论试题分享
遥感概论试题分享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  2、维恩位移定律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4、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  9、多光谱变换  10、监督分类  二、填空题(2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发展较晚。  2、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4、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3分)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5、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6、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进。  7、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和-8、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件。  三、问答题(3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2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读图分析(10分)  第1页共30页MSS图像有较大改。9、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1、  这幅图表示的是一种经过何种图像增强方法处理以后的图像直方图?  2、根据下图说明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  3说明绿色植物的光谱特点。  第2页共30页  4、说明此图所表示的含义。(图7.21)  5、根据下图,解释像点位移。(图  3.16)  第3页共30  页  《遥感原理》试题二  一、填空题(20分)1、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和卫星较之陆地卫星,、、、、五大部分。、2、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4、常用的植被指数有种。  6、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改进。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探测元件。  二、解释以下几组概念(30分)  1、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2、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3、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4、平滑与锐化  5、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三、问答题(36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6、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14分)  试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5、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遥感原理》试题三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  2.维恩位移定律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第4页共30页  4.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  9.多光谱变换  10.监督分类  二、填空题(10分)1、  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和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  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每题1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遥感原理》试题四  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2、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3、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4、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  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第5页共30页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二、填空题(10分)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达到、、。。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3、Landsat的轨道是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遥感原理》试题五  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  1.多波段遥感  2.恩位移定律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4.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  6、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7、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8、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9、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  10、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二、填空题(10分)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和第6页共30页。。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和4、遥感影象变形的主要因素有三、问答题(40分)1、遥感扫描影像的特点和判读方法。  2、简述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制作过程。  3、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2.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遥感原理》试题六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  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3.多源信息复合  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6.多光谱变换  7.监督分类  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二、填空题(1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星发展较晚。  2、  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方面都比MSS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两种。5、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图像有较大改进。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第7页共30页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遥感原理》试题七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5.平滑与锐化  6.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7.多波段遥感  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9、多源信息复合  10、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二、填空题(10分)  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和卫星发展较晚。  3、  功。4、陆地卫星的轨道是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  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第8页共30页、。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2、遥感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遥感原理》试题八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技术系统:  2、航天平台  3、电磁波  4、电磁辐射  5、大气窗口  6、感光度  7、三基色  8、分辨率  9、黑体  10、亮度系数  二、填空题(10分)  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像有较大改进。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即、、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探测元件。  三、回答问题(40分)  1、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2、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遥感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4、简述各种类型电磁波的性质和用途。  5、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方面都比MSS图第9页共30页  《遥感原理》试题九  一、名词解释(20分)l、大气窗口2、亮度温度3、高光谱遥感4、波谱分辨率5、趋肤深度6、合成孔径雷达7、瞬时视场8、叶面积指数9、归一化植被指数(DNVl)l0、图像几何精纠正。二、填空题(10分)1、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  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  、。、  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平方公里。SPOT  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测元件。  三、问题解答(40分)  1、试述NOAA气象卫星的轨道特征和卫星传感器AVHRR各通道的作用。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2、利用航空(用飞机作遥感平台)热红外遥感进行环境监测,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进行飞行其效果最好?为什么?  3、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象上怎样识别地物类别?说说为什么?4、试述遥感在资源清查与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5、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有几种主要方法?简述它们的原理和特点。四、论述题(30分)1、什么是3S集成?简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遥感数字图象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遥感原理》试题十  一、名词解释(20分)  第10页共30页  1.遥感技术系统  2.遥感平台  3.电磁波  4.电磁辐射  5.大气窗口  6.感光度  7.三基色  8.分辨率  9.黑体:  10.亮度系数  二、填空题(10分)  1、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方面都比MSS图像有了较大改进。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号的探测元件。  三、简答题(40分)  1、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2、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把遥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4、说明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的光谱效应。  5、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四、论述题(30分)  1、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和、、和。。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可分为《遥感原理》试题十一  一、名词解释(20分)  l、亮度系数  2、亮度温度  3、高光谱遥感  4、波谱分辨率  5、趋肤深度  6、合成孔径雷达  第11页共30页  7、瞬时视场  8、叶面积指数  9、归一化植被指数(DNVl)  l0、米氏散射  二、填空题(10分)1、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2、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三、问题解答(40分)1、试述NOAA气象卫星的轨道特征和卫星传感器AVHRR各通道的作用。  2、利用航空(用飞机作遥感平台)热红外遥感进行环境监测,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进行飞行其效果最好?为什么?  3、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象上怎样识别地物类别?说说为什么?  4、试述遥感在资源清查与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5、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有几种主要方法?简述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四、论述题(30分)  1.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4、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和和两种。方面《遥感原理》试题十二  一、名词解释(20分)  1、主动遥感  2、大气闪烁  3、米氏散射  4、大气窗口  5、电磁波  6、黑体  7、频率  8、亮度温度  9、监督分类  10、亮度系数  二、填空题(10分)1、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星发展较晚。  3、、、。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第12页共30页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功。  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5、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三、回答问题(40分)1、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2、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3、彩红外像片的优点有哪些?  4、黑白像片的判读方法主要有哪些?  5、中心投影的成像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  2、试述微波遥感的特点。。《遥感原理》试题一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第13页共30页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2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4、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色调、颜色、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相关布局、-阴影。(3分)5、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6、TMMSS图像有较大改进。8、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速能力。  9、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30分,每题6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  ?  ?  ?  ?  ?  ?  ?  ?  ?  ?  ?  ?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第14页共30页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  ?  ?  ?  ?  ?  ?  ?  ?  ?  ?  ?  ?现实性强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符号注记层的生成影像地图图面配置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2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第15页共30页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4、TM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大气折射的影响  (5)地球自转的影响  第16页共30页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丰富的信息量  (2)直观性强  (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4)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气状况的影响  2)垫面的影响  3)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6)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10)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11)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  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3、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第17页共30页  4、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  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太阳。3、Landsat的轨道是  率达到10米。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第18页共30页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和大气的影响。  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4、、、地球的自转。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第19页共30页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  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a)遥感图像的选择  b)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  c)图像的解译  d)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e)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  f)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3、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6、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第20页共30页  7、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二、填空题(1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5、TM、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  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d)大气折射的影响  e)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丰富的信息量  b)直观性强  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d)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大气状况的影响  (2)下垫面的影响  (3)其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第21页共30页  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5、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6、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7、多波段遥感: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9、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与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10、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第22页共30页  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二、填空题(10分)际地物反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5分)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分)  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分)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遥感图像的选择  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  图像的解译  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  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第23页共30页  《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TM方面都比  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2、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3、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4、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简答题:(40分)  1、遥感识别地物的原理。  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2、感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分为哪几类?  (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4)微波遥感。  3、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4、美国陆地卫星MSS的工作原理。  (1)MSS-1  (2)MSS-2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的反映。  第24页共30页  (3)MSS-3  (4)MSS-4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5、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2、试述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  (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  《遥感原理》试题九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10、  果。  二、填空题(10分)  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4、TM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第25页共30页包括遥感影像相对于地面坐标的配准校正、遥感影像相对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  AVHRR有5个通道:  0.580.68微米  0.751.0微米  3.553.93微米  10.311.3微米  11.412.4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探测云、水泥、植被、水。探测火灾、夜间海温。探测海、陆、云顶温度。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5、(1)对比度变换;  (2)空间滤波;  (3)彩色变换;  (4)图像运算;  (5)多光谱变换。  四、论述题(30分)  1、RS、GPS、GIS的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  (1)GIS的功能: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现;  (2)GPS的功能: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3)RS的功能: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2、(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3)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5)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十答案要点  第26页共30页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平台: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3、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4、电磁辐射: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5、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感光度: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7、三基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8、分辨率: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9、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10、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差值植被指数等。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简答题:(40分)  1、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2、(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3、(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4、(1)MSS-1  (2)MSS-2  (3)MSS-3  (4)MSS-4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好的反映。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性更强。  5、(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象条件限制。  四、论述题:(30分)  第27页共30页  1、(1)空间分辨率高;(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1)工作量大;(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2、(1)投影距离的影响;(2)投影面倾斜:(3)地形起伏的影响。  《遥感原理》试题十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2、亮度温度: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4、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趋肤深度: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6、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7、瞬时视场: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8、叶面积指数: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9、归一化植被指数(DNVl):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10、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二、填空题(10分)2、TM、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4、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三、问答题:(40分)  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  AVHRR有5个通道:  0.580.68微米  0.751.0微米  3.553.93微米  10.311.3微米  11.412.4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探测云、水泥、植被、水。探测火灾、夜间海温。探测海、陆、云顶温度。探测海、陆、云顶温度。°方面都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第28页共30页  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5、(1)对比度变换;  (2)空间滤波;  (3)彩色变换;  (4)图像运算;  (5)多光谱变换;  四、论述题:(30分)  1、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2、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遥感原理》试题十二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能够主动向外发射电磁波的遥感方式。  2、大气闪烁: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抖动现象。  3、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  4、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6、、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7、频率:单位时间中通过某一给定点的波峰数目。  8、亮度温度:指红外辐射计把所接收到的来自地物热辐射能量转换而来的,与该地物有着同样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温度。  9、亮温:指红外辐射计把所接收到的来自地物热辐射能量转换而来的,与该地物有着同样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温度。  10、亮度系数:地物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第29页共30页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8、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三、回答问题:(40分)  1、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2、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  3、彩红外像片的优点有哪些?  (1)消除了短波蓝光散射的影响,使像片反差得到改善;(2)影像清晰度更高;  (3)色彩更为鲜艳。  4、黑白像片的判读方法主要有哪些?  (1)直接判定法;(2)对比分析法;(3)逻辑推理法。  5、中心投影的成像特征有哪些?  (1)点的像还是点;(2)直线的像;(3)曲线的像。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  (1)大气的吸收;(2)大气的散射作用;(3)大气的反射作用。  2、试述微波遥感的特点。  (1)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探测能力;(2)微波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3)某些物质的光谱在微波波段有较大的差异。  第30页共30页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云2的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