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么能发生加聚反应么能与NaOH溶液反应么能发生银镜反应条件么能发生消去反应么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定时跟踪检测(人教版陕西西专用配套解析):专题突破39《官能团与有机反应类型 烃的衍生物》&&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考 点题 号有机反应类型3、4、5、7有机实验1、2烃的衍生物性质及转化6、8、9、10、11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向苯酚中加浓溴水观察沉淀D.1mol?L-1CuSO4溶液2mL和0.5mol?L-1NaOH溶液4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答案 C2.(2013?雅安模拟)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溴水、新制的Cu(OH)2[来源:www.shulihua.net]B.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D.KMnO4酸性溶液、石蕊试液[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句是“鉴别液体最佳试剂”,A、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物质,但A需新制Cu(OH)2;若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用石蕊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烯,余下的乙醇和己烷可用金属钠鉴别。而用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明显。[来源:www.shulihua.net]答案 C[来源:www.shulihua.net]3.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属于容易题。A项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得聚乙烯,正确;C项④⑤⑥⑦都是取代反应,错误;D项正确。答案 C[来源:www.shulihua.net]4.(2010?四川理综,11)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B.1molM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D.1mol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molCO2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能力。M的分子式为C9H6O4,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8,A错;酚羟基的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被Br取代,而且右侧环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M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反应,B错;M中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另外M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为NaONaOONaCOONa,C正确;酚羟基酸性比H2CO3弱,二者不反应,D错误。答案 C5.磷酸毗醛素是细胞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磷酸(分子中有3个羟基)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反应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能发生银镜反应D.1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解析 1mol该酯水解能生成(即Na3PO4)、,共消耗4molNaOH。答案 D6.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广泛应用于牙膏、糖果及调味品中。工业中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肉桂醛的分子式为C9H8OB.检验肉桂醛中是否残留有苯甲醛: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是否褪色C.1mol肉桂醛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最多消耗5molH2D.肉桂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解析 肉桂醛中的碳碳双键以及醛基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答案 B7.如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能与HCl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能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③能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①②B.③⑥C.①⑥D.④⑤解析 依据球棍模型可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和苯环。氨基显碱性,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羧基显酸性,可以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羟基或氨基与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羟基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8.(14分)(2013?南充统考)化合物A、B可合成荧光“魔棒”中产生能量的物质之一(CPPO)。请回答:(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2)化合物A可通过以下步骤合成:CH2===CH2CH2ClCH2ClCH2OHCH2OH……D→A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3)B水解后的芳香族化合物C(C7H3Cl3O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水解后生成另一种化合物D,与D同类且含一个支链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5)已知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乙酸、浓硫酸共热生成有香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根据提供的A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由两个羧基构成,故A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羧基。(2)反应②的条件是碱的水溶液/加热,该反应中羟基取代了反应物中的―Cl。(3)B水解后的产物为C5H12O和。(4)由(3)可知D为C5H11OH,与该物质同类,只含一个支链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5)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故D为。答案 (1)羧基(2)CH2ClCH2Cl+2NaOHCH2OHCH2OH+2NaCl 取代(水解)(3) (4)4(5)(CH3)3CCH2OH+CH3COOHCH3COOCH2C(CH3)3+H2O9.(14分)(2013?通泰扬二调)有机物G是一种食品香料,其香气强度为普通香料的3~4倍,有机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1)该香料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由C到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3)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乙醇和乙酸反应 【范文十篇】
乙醇和乙酸反应
范文一:乙醇和乙酸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
B.羟基和氢氧根离子含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结构式
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烃
D.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此现象说明乙醇具有酸性
3、类比乙烯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燃烧 ④加聚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A.只有①②③⑥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6.(8分)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①甲醇(CH3OH)②乙醇(CH3CH2OH)③乙二醇(④丙三醇
( ),用物质的编号填空:
(1)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_____ ,反应中生成CO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_ 。
(2)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少到多的顺序是_____ 。
乙醇的催化氧化:
乙醇与金属钠:
1.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乙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
B.1 mol/L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在乙酸水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
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 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a.步骤(1)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 ;
b.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NaOH溶液,原因为______;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
范文二:有机化学基础专题讲解(乙醇和乙酸)
一、 乙醇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物理性质:
1、乙醇俗称酒精,是酒的主要成分。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度,易挥发,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重要用途:作燃料、有机溶剂、消毒剂、酿酒、化工原料。 甲醇CH3 CH3OH,医用乙醇浓度为75%。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 CH2 OH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2CH3CH2
CH3CH2CH3CH2Br + H2O
(分子间脱水) 3
2CH3CH2ONa + H2↑
CH3COOH +CH3CH2OH
H2O + CH3COOC2H5 (酯化反应)
2、 消去反应(脱水)的反应条件: —邻碳有氢,浓硫酸,170℃
H2O + CH2=CH2 ↑
3、氧化反应(脱氢重键式)的反应条件: —邻碳有氢,Cu、Ag催化,加热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三、乙醇的工业制法:
发酵法:C6H12O6
2CH3CH2OH+2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1)根据醇分子里羟基的数目,醇可分为:
一元醇:如 CH3OH(甲醇)、CH3CH2OH(乙醇) 二元醇:如 2―2
(乙二醇)
三元醇:如 2――2
(丙三醇)
(2)根据与羟基连接的烃基种类分:
脂肪醇:烃基为链烃基,如 CH3CH2CH2OH
醇 脂环醇:烃基为脂环烃基,如 芳香醇:烃基中含苯环,如
乙醇分子结构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
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①键断裂 B. 乙醇燃烧时断裂②和⑤键
C. 在银催化条件下与
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键 D. 和浓H2SO4、乙酸共热时断裂①键,其他键不变化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 乙醇和水
B. 乙酸和水
C. 溴苯和水
D. 乙酸和乙醇
题3. 下列物质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 A. 乙醇
C. 四氯化碳
题4.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②CH3COOH(aq)
③NaOH(aq)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题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不正确的是 (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发应
D. 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
题6、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产生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题7.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C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题8.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题9.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为 (
) A. 加成 ― 消去 ― 取代
B. 消去 ― 加成 ― 取代
C. 消去 ― 取代 ― 加成
D. 取代 ― 消去 ― 加成
题10.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 B.0.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 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 D.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题11.对于苯乙烯(结构如图)的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发生加聚反应;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A.仅①②④⑤
B.仅①②⑤⑥ C.仅①②④⑤⑥
D.全部正确
题12.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题13.以1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各反应分别为(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 题1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 甲烷和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 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羟基, 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题15.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 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食用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温度低于16.6度,乙酸就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这样的纯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的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性:
CH3COOH+NaOH2CH3COOH+2Na
3.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浓硫酸溶于乙酸或乙醇时,像溶于水一样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酸、乙醇、浓硫酸在试管内混合时,一定要先加乙醇,然后慢慢加入浓H2SO4,最后加乙酸,不然的话,就会导致液体迸溅,引发事故。
②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浓H2SO4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③导管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主要是防止倒吸。 ④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a.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b.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c. 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CH3COONa+H2O 2CH3COONa+H2↑
酯化反应断②键。 醇与酸中羟基的比较
酸脱羟基,醇脱氢
如何证明酸性:CH3COOH>H2CO3?
实验步骤:向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酸溶液。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反应方程式: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可知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1)二元醇与一元羧酸酯化
(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酯化
(3)二元醇与二元羧酸酯化
①分子间脱水成环酯
②分子间脱水缩聚成聚酯
重点习题精讲讲练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2、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 6.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7.(2013·海南化学·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8.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___。 (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乙酸乙酯:(酯类五大反应式) 1、CH3COOH +CH3CH2OH
H2O + CH3COOC2H5 (酯化反应)
5、 酯的性质
(1)酯一般是比水轻,难溶于水的的液体(或固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低级酯多数具有芳香气味。
(2)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浓硫酸溶于乙酸或乙醇时,像溶于水一样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酸、乙醇、浓硫酸在试管内混合时,一定要先加乙醇,然后慢慢加入浓H2SO4,最后加乙酸,不然的话,就会导致液体迸溅,引发事故。
②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浓H2SO4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③导管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主要是防止倒吸。 ④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a.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b.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c. 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硬化反应:
皂化反应:
范文三:乙醇与乙酸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乙酸反应的是 .
A.Cu(OH)2
2、下列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 + 2O2
CO2 + 2H2O
B.CH2=CH2 + Br2
CH2Br—CH2Br
C.CH4 + Cl2
→ CH3Cl + HCl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B.三氯甲烷
D.四氯化碳
4、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的官能团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5、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D.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醛
6、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属于
C.有机化合物
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二、填空题
8、苯、四氯化碳、乙醇都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无色油状小液滴。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9、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
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
所示的多种反应。
(1)写出A的化学式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不同点:
10、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2)写出加入的试剂
(3)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
(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5)写出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B A C A C D
8、(1)乙醇(1分),苯(1分)
(2)①不正确(1分),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2分)
②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分)
9、(1)C2H6O(2分)
①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分) ③ 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3分)
④ 2CH 催化剂 △
2CH3CHO +2H2O(3分)
(3) 相同点:都有无色气泡产生,都有热量放出;(2分)不同点: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液面下,反应也更平稳。
10、(1)乙酸乙酯;
乙酸钠、乙醇;
(2)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硫酸(1分)
(3)分液,蒸馏,蒸馏(共3分)
(4)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1分)
(5)2CH3COONa + H2SO4 = Na2SO4 + 2CH3COOH(2分)
1分,共5分)
范文四: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乙醇和乙酸
[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2.了解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3.了解酯化反应。
知识点一 乙醇
1.物理性质
颜色:________;味道: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挥发性: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
2.结构与化学性质
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官能团: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与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反应:
a.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醇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
1.如何检验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如何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
2.1 mol 乙醇含6 mol H,为何与钠反应只得0.5 mol H2?
+3.已知酸性重铬酸钾显橙色,Cr3的溶液显绿色。请简述如何利用这一信息检查是否为
酒后驾车。
知识点二 乙酸
1.物理性质
颜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__;熔点:________;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似冰,又称________;水溶性:易溶。
分子式: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是____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写出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
184.向制备乙酸乙酯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含H2O的水,再次平衡后,含有18O原子的有机
物有哪些?
4.酯的概念及性质
酯是指__________跟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酯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
酯____溶于水,____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____,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一、乙醇和乙酸性质比较
1.给四种物质编号
①H—OH,②, ③CH3CH2—OH,④
(1)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物质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思维升华 羟基与Na、NaOH、NaHCO3的反应情况以及量的关系进行比较,最后推断出是醇羟基还是羧基。
2.分析乙醇的结构式,试从乙醇与钠反应,乙醇催化氧化、乙醇与乙酸反应情况分析乙醇分子中键的断裂情况。
典例导悟1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VA
L气体。相同质量的该有机物与适量的Na2CO3浓溶液反应,可得VB L气体。已知在同温、同压下VA和VB不相同,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① CH3CH(OH)COOH
HOOC—COOH
③ CH3CH2COOH
变式演练1 (
A.CH2===CH—CH2—OH
C.CH2===CH—COOH
D.CH3COOH
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其中浓H2SO4起何作用?
2.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有何特点?
3.上述酸、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断键规律如何描述?
4.试画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并指出操作要点。
5.简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6.欲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应采取何种措施?饱和Na2CO3溶液起何种作用?
7.乙酸乙酯制取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2)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3)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4)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
(5)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6)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7)1 L 0.1 mol·L1 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8)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2009·上海,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3.(2009·全国理综Ⅰ,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612C.(1-a)
D.(1-a) 713
1.(2010·信阳模拟)欲用96%的乙醇溶液制取无水乙醇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无水硫酸铜,再过滤
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
D.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出来
2.下列物质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趁热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其质量不变的是(
B.无水乙醇
4.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
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
A.(CH3)3COH
D.CH3CH2CH(CH3)OH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
碳酸钠溶液
B.乙烷(乙烯)
H2(催化剂)
C.乙烯(SO2)
D.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6.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2)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交警用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4)做菜时既加醋又加酒可以增加菜的香味,其原因是生成了酯类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题组三 酯化反应
7.(2011·菏泽质检)在实验室用盛有5 mL饱和Na2CO3 溶液的试管收集1 mL 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分两层,石蕊层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
B.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色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
D.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色
8.某一元醇A 10 g 跟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17 g,反应后回收A 1.8 g,A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于(
9.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一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75%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范文五:乙醇与乙酸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B.无水硫酸铜
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乙醇和水 B.溴苯和水C.乙酸乙酯和水 D.溴苯和苯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从碘水中提取碘的是
A.乙醇 B.苯 C.四氯化碳 D.汽油·
5.若要检测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生石灰B.金属钠C.浓硫酸 D.无水硫酸铜
6.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是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C.0.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只能生成0.1 g氢气
D.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化
7.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A.C6H6 B.CH4 C.CH3—CH3D.CH2=CH2
8.2.22g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mL,则该醇是
B.CH3CH2OH
C.CH3CH2CH2OH
D.CH3CH2CH2CH2OH
9.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官能团是
10.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
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12.制备CH3COOC2H5所需要的试剂是
A. C2H5OH
B. C2H5OH
C. C2H5OH
3%的乙酸溶液浓硫酸
D. C2H5OH
3mol·L-1H2SO4
13.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A.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
14.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15.下列为有机物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其中不可能的是
16..在CH3COOH+C2H5
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2H518OH,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O原子还应存在于
A.乙酸乙酯中B.乙酸中C.水中D.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17.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 O,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2CrO3+3C2H5OH+3H2SO4 == Cr2(SO4)3+3CH3CHO+6H2O.
B.CrO3C.Cr2(SO4)3
1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20.下列几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为
21.乙醇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会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在反应时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填序号)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3)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范文六:乙醇和乙酸
【学习目标】1.乙醇、乙酸的组成和性质。2.认识乙醇、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重点和难点】乙醇、乙酸的组成和性质
【知识梳理】
1.乙醇的结构
乙醇分子式
2.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
的液体;密度比水
;沸点为78.5℃,易
;能与水以
,是优良的
3.化学性质
(1)与金属(Na、K)等反应。
乙醇与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与O2发生氧化反应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色 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脱水反应
乙醇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乙醇的用途
乙醇除了用作
外,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它还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和原料,医院里则用(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
1.乙酸的结构
,结构简式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是一种有
气味的无色
体,沸点为117.9℃,熔点为16.6℃;当温度低于
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乙酸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H3COOH与NaOH溶液反应
②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
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它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
。乙酸的酸性比硫酸、盐酸等酸的酸性
,但比碳酸、HClO的酸性
⑵酯化反应
的反应。酯化反应属于
反应。 ②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酯化反应的规律是
④酯化反应的特点:a.反应速率很慢;b.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即反应生成的酯在同样条件下有部分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氧化钠—Na2O2
B.纯碱—NaHCO3
C.乙酸乙酯—C4H8O4
D.葡萄糖—C6H12O6
2、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引起的是
A.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
B.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C.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与钠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4、维生素A是与视觉系统关系密切的一类物质,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A,
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等眼疾。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食用这类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是:
(1)观察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写出维生素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
(2)将维生素A不断滴加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5、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汽油燃烧
B.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
D.乙醇在铜粉存在下与氧气反应
6、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鉴别乙醇和乙酸两种溶液的是
B.Na2CO3溶液
C.FeCl3溶液
7、下列液体中,易溶于水的是
C.乙酸乙酯
8、下列各组物质问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
A.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
B.苯与浓硝酸——取代反应
C.乙醇与钠——置换反应
D.乙醇与氧气——化合反应
9、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C.CH3CH2OH
D.CH3COOH
10、写出乙烯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11、写出乙醇在铜或银等催化剂存在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CH3CH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范文七:乙醇和乙酸
【知识点学习】
1.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酒类的主要成分。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水轻,
沸点为78.5℃,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是优良的有机溶剂。通常将体积分数在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无水酒精是将工业
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后,加热蒸馏得到的。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常用加入无水硫酸
铜固体的方法,若固体变蓝,则含有水分,若不变蓝,则不含水分。
2.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3CH3)中的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也可以
看成是水分子(H—OH)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H2CH3)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式为C2H6O,
,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分子中含有—OH原子
团,这个原子团叫羟基,它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
3.乙醇的化学性质
在乙醇分子结构中,①处O—H键和②处C—O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③处
的氢原子,受羟基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则生成CO2和H2O。
(1)与活泼金属(K、Na、Ca、Mg、Al)的置换反应(①处O—H键断裂):
2C2H5OH+2Na→2 C2H5ONa+H2↑
【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的底部,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钠与乙醇反应比
与水反应缓慢。
3原因:①钠的密度(0.97g/cm)小于水而大于乙醇,所以钠浮于水面而沉于乙醇底部。
②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中的H不如水中的H活泼,乙醇
比水更难电离,所以乙醇是非电解质。
③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从量的角度来看,每1mol乙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氢气。利用这一点,有时
我们可以根据醇和对应生成的氢气的量来确定醇中羟基个数。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完全氧化:燃烧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燃料。
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②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无水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外
焰上灼烧至红热,然后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实验现象】光亮的铜丝加热后变成黑色,灼热的铜丝插入酒精后铜丝由黑变红,试
管中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化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铜丝灼烧后
生成氧化铜,所以铜丝表面变黑:2Cu+O2
CuO+CH3CH2OH2CuO,将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后
2CH3CHO+2H2O。 Cu+CH3CHO+H2O。上述两式合并:2CH3CH2OH+O2
③其他氧化:
CH3CH2OH在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中被氧化成CH3COOH(乙酸)。
【生活常识】交警用CrO3(红色)或酸性K2Cr2O7(橙色)来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方程式:2CrO3(红色)+3CH3CH2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2K2Cr2O7(橙色)+3CH3CH2OH+8H2SO4→2Cr2(SO4)3(绿色)+3CH3COOH+2K2SO4+11H2O
4.乙醇的用途:作燃料、有机溶剂、消毒剂(医用75%的酒精)、酿酒、化工原料等。
1.乙酸分子的结构
乙酸是烃的衍生物,分子式是C2H4O2,结构简式是CH3COOH,官能团是羧基:—COOH。
实际上乙酸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羧基所取代的产物,因此乙酸分子的空
间结构是:以甲基碳原子为中心,三个氢原子和一个羧基构成的正四面体(注意:不是正
方形!),而与羧基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双键氧原子、单键氧原子共4个原子共面。
2.乙酸的物理性质
3.乙酸的化学性质
乙酸作为一种酸,具有酸的通性,原因是乙酸在水中能够发生电离生成H,但这种电
—+离是不完全的,所以乙酸属于弱酸,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CH3COO+H,故乙酸溶液
中有一定浓度的酸根离子。
)乙酸的酸性
①使指示剂变色:例如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例如 CH3COOH+OH→CH3COO+H2O
③与金属的反应:例如2CH3COOH+Zn→2CH3COO+H2↑+Zn
④与碳酸盐的反应:例如CaCO3+2CH3COOH→2CH3COO+Ca+CO2↑+H2O,
CO3+2CH3COOH→2CH3COO+CO2↑+H2O
⑤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
(2)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 酯化反应的定义: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② 反应原理(以乙酸乙酯的生成为例):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二者结合成水,
其他部分结合生成乙酸乙酯,所以酯化反应实质上也是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
③ 实验:在大试管中加入2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mL浓硫酸和3mL冰醋酸,
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产生的蒸气通入到小试管内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实验现象】液面上有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实验注意】
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浓硫酸可以缩短反应达
到平衡的时间,以及促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②注意配制混合溶液时,试剂的加入顺序,化学药品加入试管中时,一定注意不能先
加浓硫酸,以防止液体飞溅,通常做法是:乙醇→浓硫酸→乙酸(当然有时会先将乙醇和
乙酸混合,再加浓硫酸)。
③导气管在小试管内的位置(与碳酸钠溶液的关系):液面上(接近液面),防止倒
吸事故的发生。
④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和挥发出的乙酸,生成可溶于水的
醋酸钠,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二是溶解挥发出的乙醇;三是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
解度,使溶液分层。
⑤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发生暴沸。
⑥实验中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3~5min,目的是:防止乙醇、乙酸过度挥发;提高
反应速率;并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⑦闻乙酸乙酯的气味前,要先振荡试管,让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被Na2CO3饱
和溶液吸收,防止乙醇、乙酸的气味干扰乙酸乙酯的气味。
⑧通常用分液漏斗分离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溶液。
【强化训练】
1.为了测定乙醇分子中有几个可被置换的氢原子(即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使乙
醇跟金属钠反应,使生成的H2排出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根据所消耗乙醇的物质的量,可确定乙醇分子中能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从而确定乙醇的
分子结构。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如下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体流向是从左到
右,则仪器与导管连接的顺序是(
)。(填编号)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
①在仪器F中注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在C中装入3g碎块状金属钠(足量),在E中注
入过量的蒸馏水;
②检查气密性;
③待仪器C恢复到室温时,测定仪器D中水的体积;
④慢慢开启仪器F的活塞,使乙醇逐滴滴下至不再发生反应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3)若实验时消耗2.9mL的无水乙醇(密度为0.8g·mL),测量排出体积后折算成
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560mL。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出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为
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
2.某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nH2n+1OH,4.6g某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1.12L(标
准状况)的氢气。则该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能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
C.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4.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新兴起的车用乙醇汽油是添加一定比例乙醇的
汽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B.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
C.用乙醇做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D.用乙醇做燃料不会导致酸雨
【总结】关于相同体积的气体或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时,可将其物质的分子式改
写成CxHy·nH2O或CxHy·nCO2形式,只要除nCO2、nH2O外剩余部分相同,则耗氧量一定相同。
5、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该有
6、将等质量的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最终铜片质量
增加的是(
B.无水乙醇
7、为探索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将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称量其质量为m1g;
(2)取一支试管,加入3mL乙醇;
(3)把上述已称量过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稍冷,可看到铜丝______
(填写现象),称量其质量为m2g,并且m2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将冷却后的铜丝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填写现
(5)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填写现
(6)将红热的铜丝反复多次伸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在试管口可闻到___________。
(7)最后将铜丝烘干后称量,质量为m3,则m3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
(8)步骤(3)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步骤(5)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③碳酸钠溶液
④紫色石蕊试液
9、 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
A.CH3CH2OH
10.用标记的CH3CH2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 存在于水中
C.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吸水剂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
11、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醇,硝基苯,乙酸乙酯
D.己烷,乙醇,甲醇
12、“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
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
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
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13、(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
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产生的现象
范文八: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乙醇和乙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乙醇和乙酸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实验探究: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4.讨论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官能团的概念
(2)乙醇的组成、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3)乙酸的组成、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1)建立乙醇和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2)乙醇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的实质
(3)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1.回忆初中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证明乙醇中含有C元素和H元素?
答案:在酒精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酒精中含有H元素;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酒精中含有C元素。
(2)醋酸是强酸还是弱酸?醋酸是否具有酸的通性?醋酸对皮肤有没有腐蚀作用?
答案:醋酸是弱酸,醋酸具有酸的通性,醋酸或其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2.询问爱喝酒的人,或咨询酒厂的调酒师,回答下列问题:
(1)粮食酒是新的好,还是陈的好?
答案:粮食酒越陈越好。
(2)夏天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冬天易浑浊,是何原因?
答案:冬天寒冷,加入的乙醇不能完全溶解,故出现浑浊现象。
2.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有醇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具有挥发性,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醇俗称酒精,在酒类饮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某白酒标签上注有“38°”字样,试说明其涵义。近年来,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你知道假酒中有毒的物质是什么吗?
3.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OH是乙醇的官能团。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要抓住官能团羟基(—OH)的特性,同时注意乙基对羟基的影响,如受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得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不如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剧烈;乙醇能被催化氧化,是因为羟基上的氢原子与所在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一同脱去,结合作氧化剂的氧生成水,同时碳原子与氧原子再形成一个共价键,形成羰基(
H H )。 ———H C
H ——H ———H H OH C
H + H O———2
在乙醇的分子中共存在哪几种共价键?在乙醇的化学反应中,共价键的断裂情况如何?
根据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室中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酒精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
4.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叫羧基。
是一个整体,具备特有的性质:
(1)具有酸性
①哪些事实可证明乙酸是弱酸?
②比较下列酸的酸性强弱:CH3COOH、HCl、H2CO3
(2)酯化反应
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
①向反应器中加入药品的顺序如何?应如何操作?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③制取装置中玻璃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下面的原因是什么?
④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⑤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3)酯化反应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什么性质?由此你能否联想到酯的其他性质?
5.规律总结
(1).醇的氧化反应规律
醇在有催化剂(铜或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又称去氢氧化)反应生成醛,但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生成醛。
①凡是含有R—CH2OH(R代表烃基)结构的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去氢氧化”生成醛:2R-CH2OH+O2????2R—CHO+2H2O
②凡是含有结构的醇,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去氢氧化”,但生成物不Cu?是醛,而是酮()。 ③凡是含有结构的醇通常情况下很难被氧化。
(2).碳酸、水、乙醇、乙酸中羟基氢的活动性比较(酸性强弱顺序)
碳酸、水、乙醇、乙酸的分子组成中,均含有羟基氢,它们有相似的性质,如:易溶于水、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它们也呈现不同的性质,它们的酸性强弱不同。其酸性强弱顺序为:乙酸>碳酸>水>乙醇。
(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室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起酯化反应制取乙
酸乙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反应是可逆的,生成的乙酸乙酯如果留在反应液里将抑制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加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沸点77.1℃)变成蒸气与反应物及时分离。可是乙醇的沸点(78.5℃)和乙酸的沸点(117.8℃)都较低,当乙酸乙酯形成蒸气被导出时,其中会混有少量乙醇和乙酸蒸气。冷却后的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都互溶而难于分离。
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一是利用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乙醇在水里的溶解度大于乙酸乙酯),二是碳酸钠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这样就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乙酸乙酯液体。导管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而不是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6.习题评讲
【例1】 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B.无水乙醇
思路:铜片灼热后生成氧化铜,硝酸、盐酸能使氧化铜溶解,铜片的质量减少;乙醇可
??CHCHO+Cu+HO,铜片的质量不变;石灰实现氧化铜到铜的转变:C2H5OH+CuO??32
水不与氧化铜反应,铜片质量增加。
【例2】 某有机物分子式是C3H4O2,它的水溶液显酸性,既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写出这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思路: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水溶液呈酸性,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应属于羧酸。从分子中氢原子数看,烃基不饱和,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可判断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键和羧基。
答案:CH2==CHCOOH
补充习题: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2.对于 (商品名称为氟利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B.是平面型分子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只有一种结构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
B.光化学烟雾
D.火山爆发
4.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点燃
??BrCH2CH2Br B.CH2== CH2+Br2?
C.CH3CH2CH2Cl+NaOH?醇??CH3CH== CH2+NaCl+H2O ?
6.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可通过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
答案:C2H5OH
7.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1)可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CH3OC(CH3)3来生产“无铅汽油”。CH3OC(CH3)3分子中必存在的原子间连接形式有________(填写编号)。
(2)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热值高、管道输送方便,将成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之
一。天然气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能说明它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其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其二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③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④四个碳氢键是完全等价的
-(3)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 km·h1行驶了40 km。为了
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面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
③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
答案:(1)③
氢气的运输和贮存
8.日,河南的郑州、洛阳及南阳市率先使部分汽车采用封闭运行方式,试用新的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乙醇,俗名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
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乙醇进一步脱水,再加上适量汽油后形成变性燃料乙醇。而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车用燃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汽油是由石油分馏所得的低沸点烷烃,其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一般在C5~C11范围内,如戊烷,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及其同分异构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可由含淀粉〔(C6H10O5)n〕的农产品如玉米、小麦、薯类等经发酵、蒸馏而得。请写出由淀粉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①淀粉+水?催化剂????葡萄糖(C6H12O6)
②葡萄糖?催化剂????乙醇
(3)淀粉可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得到,即水和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由葡萄糖再生成淀粉。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充分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_和________。
(5)车用乙醇汽油称为环保燃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H5OH
CH3—CH2—CH2—CH2—CH3
(2)①(C6H10O5)n+nH2O?????nC6H12O6
(3)叶绿体
6CO2+6H2O???C6H12O6+6O2
(5)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带来的严重大
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催化剂光叶绿体
④含有苯环的物质。
(3)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有:羧酸和醇。
2. 有机物推断的常见类型有:根据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或有机物燃烧的产物、耗氧量等,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或分子式;然后根据有机物的性质特点或结构特点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或结构简式;最后按照题设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正确解答。可总结为如下关系图示:
二、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要点点拨
核心: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 1. 乙醇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1)与活泼金属反应断①键
(2)燃烧氧化,化学键全部断裂 CH3CH2OH+3O2
(3)催化氧化断①③键 2CH3CH2OH+O2(4)酯化反应断①键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 2Cu+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Cu是催化剂,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合并上述两个反应)为:
与强氧化剂反应:
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直接被氧化为乙酸。 3. 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1)与金属反应断①键 2CH3COOH+2Na(2)与碱反应断①键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2CH3COONa+H2↑
A. 和金属钠反应时①键断裂 B. 乙醇燃烧时断裂②和⑤键
C. 在银催化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键 D. 和浓H2SO4、乙酸共热时断裂①键,其他键不变化 一点通:乙醇燃烧时共价键全部断裂生成CO2和H2O。
点评:从结构特点分析反应中的断键。
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加入含重氢的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可以发现,除水外的体系中含有重氢的化合物是(
A. 只有乙醇
B. 只有乙酸
C. 只有乙酸乙酯
D. 乙醇、乙酸 一点通:酯化反应的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即:
乙酸乙酯在水解时的断键方式是生成
点评:即键的生成和断裂位置相同。
A、BA、B两种有机物以何种比例混合,合是
6、C6H5OH C. CH3OH2 4、C10H8O2
一点通:A. CH2O与C2H4O66与H6C. CH4O2CH44个氢原子,C10H32则可视为含有10
答案:点评:
O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
、CH3CH2OD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氢气的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指出能使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____________。
一点通:通过测量排出的水的体积确定产生H2的体积,故广口瓶中的进气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而排水导管应伸入到广口瓶的底部。由于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与金属钠作用时,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的体积偏大。要使该实验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该装置不漏气,为使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产出的H2应稍过量。
答案:(1)(2)偏大(3)
A既能使溴水褪色,CO2。A与CnH2n+1OH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n+3H2n+4O2(1)A的分子式为。
(2HXX____________。
(3)B。 (4)C与
一点通:Na2A的结A+CnH2n+1OH―→Cn+3+3个碳原子,ACH2=CHCOOH;
的有机物CH2加成时,根据提供的加成规则可得出B的结构简式为:3+NaOH―→
OH)2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1)C3H4O2
(2)CH3CHBrCOOH (3)
点评:考查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综合运用和信息的分析。
综合运用类
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供选用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1)现有纯度为99.5%的乙醇,欲除去其中的水分得到纯净的乙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蒸馏,收集第一馏分
B. 加CuSO4与H2O结合,过滤,收集滤液 C. 加CaO与H2O反应,过滤,收集滤液 D. 加CaO与H2O反应,蒸馏,收集馏分
(2)预测反应过程中可生成380mL H2,则合适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 一点通:该题为测定物质组成的定量实验设计。(1)CuSO4、CaO、Ca(OH)2都能溶于乙醇(相似相溶原理),不能过滤除净,只能通过蒸馏来收集馏分。(2)由于生成的气体体积大,所以选用D、E需收集几次,会造成较大误差,不合适。
答案:(1)D
点评:测定气体质量和气体体积常采用间接的方法。其中,气体质量一般根据气体的某些性质(如酸碱性)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浓硫酸、碱石灰)和实验装置(如洗气瓶、干燥管)来吸收,通过测量装置吸收前后的质量差得到气体的质量;对于一些无法用试剂直接吸收的气体,通常采用排水量气法测量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所选用的收集装置应能一次收集完全。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 乙醇和水
B. 乙酸和水
C. 溴苯和水
D. 乙酸和乙醇
一点通:乙醇和水互溶,乙酸与水、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点评:考查各物质性质的比较。
思维拓展类
在生活中,交通警察常用这样的方法检测司机是否喝了酒:将汽车司机呼出的气体通过装有经硫酸酸化处理的K2Cr2O7硅胶(通常呈橙黄色)的仪器,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气,则乙醇被K2Cr2O7氧化成乙醛和乙酸,同时K2Cr2O7被还原成硫酸铬[Cr2(SO4)
3],通常呈绿色。当绿色
Cr3离子超过规定警戒线,则呼出的乙醇蒸气超标。其发生的化学
Ⅱ表示),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分别准确称量4.60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以排开量筒内的水的体积作为生成的H2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同学乙读数造成的误差,同学乙认为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要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测定乙
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水必须充满,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4)同学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
(5)实验后,四名同学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要求必须是________。
一点通: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即说明钠只与乙醇中的氢原子反应,所以解答此题应先分析乙醇与生成的氢气的量的关系,而氢气的量的测定只能用排水量气法,然后再确定出
(1)因为n(乙醇)/n(H2)=0.10mol/0.05mol1个氢原子能与钠反应,即有1个氢的位置不同于其他5
(4)根据m=ρV(5
答案:(1)Ⅰ /)=0.10mol/0.05mol=2:1
(5点评:(—2—OH~H2
气转变成乳酸。
(1(2________、________、。
(3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失水生成B,由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甲醇酯可以聚合,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一点通:由乳酸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所以乳酸自身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一个乳酸分子自身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结构;也可以两个乳酸分子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两个水和环状酯;或产生一个水和链状酯。分子数相同时,产生的水越多,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一定是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羧基一定在链端,只能
)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1mol氢
是羟基的位置改变,所以其同分异构体为:HOCH2CH2COOH。
由第(4)小题可知第(3)小题中生成的B分子中有C=C双键。所以由A生成B是消去反应。由此可进一步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1)CH3CH(OH)COOH
钠与水、乙醇反应现象的比较:
与水:钠粒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钠球迅速变小,最后消失,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与乙醇: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通过比较说明如下问题:
①密度:水>钠>乙醇
②反应剧烈程度:钠与水反应剧烈,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使钠球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对较活泼。钠与乙醇反应缓慢,生成氢气,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相对不活泼。
③反应实质:钠与水反应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置换的置换反应。乙醇与钠反应是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置换的置换反应。
1. 怎样区别根与基?
“根”氢氧根(OH)、铵根(NH4+)、--
硫酸根(SO42)等带电的离子。—OH)、硝基-
(—NO2)、甲基(—CH3H2O、NH3等)基等。
与CH3CH2O—HOH被CH3CH2OH
2H5 HNO3、H2SO4、H3
,乙种说法也错误。
(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酯化
(3)二元醇与二元羧酸酯化
①分子间脱水成环酯
②分子间脱水缩聚成聚酯
一、选择题
A. 两者不相同
C. 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D.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3H6
*4.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aqA. ①>②>③
D. ②>③>①
B. 乙酸分子里含有4
D.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6. 下列物质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C. 四氯化碳
*7.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应加热蒸馏,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层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 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8.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发应
D. 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9. 下列叙述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是(
A.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C. 0.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只能生成0.1 g氢气
D. 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化
*10.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CO、CO2、H2O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
D. 在2.2 g~4.4 g之间
二、非选择题
11.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___。
(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2.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请你与同学合作组装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试管中盛的无色液体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5℃),B处放置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放置的为无水CuSO4粉末,D干燥管中盛放的为碱石灰,F试管中盛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与含有—CHO的物质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填仪器或
某部位的代号)。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
(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下图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快速实验装置,实验前先将铜丝1处理成下端弯曲的一小圆环,并用铁锤击成带小孔的小匙;将铜丝2。试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
(2)操作铜丝。
(3________。
(41。这样处理铜丝 *14. 3+C2H5OH
、________等。 CH3COOC2H5+H2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15. 已知由CH4、CH3COOH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OH不能单独存在,因此不稳定。
解析:NaOH(aq)中含H2O,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③>①,可排除A、B。
事实上CH3COOH(aq)中不仅含有H2O,而且含有CH3COOH,Na与CH3COOH反应比与H2O反应剧烈得多,故可知反应速率排序为②>③>①。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12. (1)B、E、A、F
2KMnO4K2MnO4+MnO2+O2↑
(2)水浴加热
防止外界水蒸气的干扰
(3)无水硫酸铜变蓝,在F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使乙醇蒸气冷凝回流
(5)CH3CH2OHCH3CHO+H2↑
13. (1)盐酸或稀硫酸
(2)在Ⅰ中开始产生H2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
迅速伸入Ⅱ中
(3)Zn粒不断溶解,产生气泡
红热的铜丝2由黑色变成紫红色
(4)形成铜锌原电池,产生H2的速率快,实验完毕时可将铜丝1向上提起,反应随即停止,类似于“启普发生器”原理
铜丝2弯成螺旋状是为了提高铜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氧化铜在氢气中持续、快速地被还原
解析:该题变换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和“乙醇催化氧化”原实验的操作步骤,把“氢气通入加热的氧化铜固体”改为“表面氧化的热铜丝插入氢气的气氛里”。题目变换了设问的角度,
(2)题问操作,(3)题问反应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保持温度。铜丝弯曲成螺旋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持一定温度,氧化铜能充分被还原。此题考查学生灵活
范文十:冷静地分析上述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方案中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新切的金 属钠没有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并不一定出现液滴以及没有强调该实验的安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实验的效果和说服力。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我认为对于气体产物的验证存在很大的疏漏,大家都知道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反应虽然不如与水反应那么剧烈,使金属钠熔化成钠球,但是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也是大量放热的,实验过程中触摸试管外壁会明显感觉到试管是发烫的,而反应物之一的无水乙醇是易挥发的,这样会导致无水乙醇的大量挥发,和反应产生的氢气一起逸出。
一、原文呈现
二、追溯实验演变
[7]刘兵.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质疑及改进[J].学知报,2010(1):1-2. 问题:a.新切的金属钠没有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
b.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并不一定出现液滴
c.没有强调该实验的安全
d.气体产物的验证存在很大的疏漏。(大家都知道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反应虽然不如与水反应那么剧烈,使金属钠熔化成钠球,但是金属钠与无水乙醇反应也是大量放热的,实验过程中触摸管外壁会明显感觉到试管是发烫的,而反应物之一的无水乙醇是易挥发的,这样
会导致无水乙醇的大量挥发,和反应产生的氢气一起逸出。)
e.点燃的气体是氢气和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汽,所以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液滴,不完全是氢气燃烧的产物 解决问题突破口:我们可以利用乙醇的沸点较氢气高的多,而且也远高于常温的性质来除去氢气中的乙醇蒸汽。只要将塞在试管上的单孔塞上所配的医用注射头改为较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即可,原因很简单,此时较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可以兼起冷凝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乙醇蒸汽冷却并回流到试管中,从而使逸出的气体基本上全部为反应产生的氢气。
实验方案作如下设计: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并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长尖嘴玻璃导管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长尖嘴玻璃导管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大量水雾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
[10]张会领,杨振春.
乙醇与金属钠的油灯式反应装置[j].化学教学,2012(10):46-47. 问题:发现课本上装置与实验方法因不易收集气体验纯而存在费时较多的不足
油灯式反应装置的优点
(1)成本低。装置材料为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实验室常备的小广口瓶,材料来源广泛易得且价格低廉环保;装置制作简单,教师、同学均可自己制作,且制成后作为成套仪器收藏于实验室可长久使用。
(2)装置使用操作简单、安全而且节省时间。由于本套装置反应时液体上方的空气只有 5 mL 左右,所以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排空,故不需验纯。 (3)装置小巧灵活,现象明显 (4)节省原料。
[11]李秋苑.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探究与改进[J].新课程学习,.
从现象中发现两个疑点:反应过程中明显观察到大量烟雾,这些烟雾是什么?对实验是否造成影响?
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常很难观察到任何变化,一般认为实验不存在二氧化碳气体,但笔者认为这一步骤的设计存在较大的缺陷,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量少且烧杯口一直向下时,倒转烧杯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时观察不到浑浊现象是完全可能的。
图1、图2、图3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 应产生的氢气中混有乙醇蒸汽 !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同样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并且完全排除了乙醇蒸汽对实验的影响。
[12]方超.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J].时代教育,.
改进后的优点
a.产生误差的因素减少了b.无水乙醇的量容易控制c.不用考虑导气管中残留的液体的量。 注意事项
a.输液器侧管一定要封死,以防气体从此逸出;b.金属钠一定要过量,防止无水乙醇反应不充 足,出现实验误差;c.滴加无水乙醇速度要慢,如果滴加速度太快,反应产生的热量会在短时间内使无水乙醇的温度快速升高,使无水乙醇汽化随气体逸出,增大实验误差。
[13]吴国锋.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2011(3):41.
[14]朱文波.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J].新课程-中学,2012(9):180. 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是在大试管中进行的,在试管中进行这个实验,点燃后燃烧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不好。 !*
a.在注射器里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b.用注射器抽取无水乙醇10s左右后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片 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迅速倒转烧杯后,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15]赵立国,齐俊林.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新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93. 原因:产生氢气的量少,不能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尽,得不到纯氢气。
[16]凌崇忠,刘关钻.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简易安全设计[J].化学教育,2010(6):66-73. 问题:气体中有乙醇钠;
由于针头很短,使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的操作难度较大。
[]晏胜秀,刘开饶.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J].化学教育,-12.
王环菊.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育,199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镜反应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