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则

2015年10月七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年10月七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5年10月七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1.2的相反数是(  )A. &B.2&C. &D.2 2.将(+5)(+2)(3)+(9)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A.52+39&B.5239&C.52+39&D.(+5)(+2)(3)(9) 3.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末,盐城全市户籍人口828.5万人,将828.5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8.285×103&B.828.5×104&C.8.285×105&D.8.285×10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B.两个数相乘,积大于任何一个乘数C.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这个数D.一个数与1相乘,积为该数的相反数 5.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B.a>b&C.ab<0&D.ba>0 6.小虎做了以下4道:①0(1)=1;② ;③ ;④(1),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A.1题&B.2题&C.3题&D.4题 7.已知a为不等于2,b为不等于1的有理数,则 的值不可能是(  )A.2&B.2&C.1&D.0 8.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a|+|b|=3,则原点是(  )&A.M或R&B.N或P&C.M或N&D.P或R  二、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9.1.5的绝对值是      . 10.如果小丽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40米,表示小丽      . 11.用“>”、“<”、“=”号:π      3.14. 12.绝对值不大于4.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积为      . 13.设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      . 14.在数轴上与3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15.若(x+2)2+|y3|=0,则xy的值为      . 16.若x2=4,|y|=1且x<y<0,则x+y=      . 17.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18.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形数记为a1,第二个三角形数记为a2,…,第n个三角形数记为an,计算a2a1,a3a2,a4a3,…,由此推算,可知a100=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题,共96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步骤或演算步骤)1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1)2,0,| |,4, , ,,(+6 ),1.…(每两个1之间多一个0),+1.99,π(1)正数集合:{&&&&&&&&&&&&&&&& …};(2)非正整数集合:{&&&&&&&&&&&&& …};(3)无理数集合:{&&&&&&&&&&&&&&& …}. 20.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下列各数连接起来.&,0,1.5,3,(5),14. 21.(32分)(2015秋•盐城校级月考)计算:(1)5+32(2)5.6+(0.9)+4.4+(8.1)(3)(24)÷2×(3)÷(6)(4)54× ÷( )× (5) (6) (7) (8)24÷[1(3)2]+(
)×(15) 22.请在如图的各个圆圈内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圆圈里的数都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数的和.& 23.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求:m2 +cd的值. 24.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例如:3★(4)=3×(4)3(4)+1,仿照例题计算:(1)(2)★5&&&&&&&&&&&& (2)(2)★[(5)★3]. 25.(10分)(2014秋•惠安县期末)元旦放假时,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轿车去乡下探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早上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6千米到超市买东西,然后又向东走了1.5千米到爷爷家,中午从爷爷家出发向西走了12千米到外公家,晚上返回家里.(1)若以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将超市、爷爷家和外公家的位置在下面数轴上分别用点A、B、C表示出来;(2)问超市A和外公家C相距多少千米?(3)若小轿车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所经历路程小车的耗油量.(精确到0.1升)& 26.(10分)(2015秋•江苏月考)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 , , , , , …根据规律可知(1)第7个数      ,第n个数是      (n是正整数);(2) 是第      个数;(3)计算 + + + +…+ . 27.(12分)(2015秋•盐城校级月考)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x为何值时,点P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3)当x=2时,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1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问多长时间后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1.2的相反数是(  )A. &B.2&C. &D.2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评:&本体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将(+5)(+2)(3)+(9)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A.52+39&B.5239&C.52+39&D.(+5)(+2)(3)(9)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专题:&.分析:&先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去掉加号与括号.解答:&解:原式=(+5)+(2)+(+3)+(9)=52+3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的表示方法,必须统一成加法后,才能省略括号和加号. 3.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末,盐城全市户籍人口828.5万人,将828.5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8.285×103&B.828.5×104&C.8.285×105&D.8.285×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828.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285×106.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B.两个数相乘,积大于任何一个乘数C.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这个数D.一个数与1相乘,积为该数的相反数考点:&有理数的.&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法则,逐一判断.解答:&解:A、两数相乘,同号得正,错误;B、两个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乘数,如3×0=0,错误;C、一个数与0相乘得0,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较简单,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5.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B.a>b&C.ab<0&D.ba>0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可得b<a<0,|b|>|a|,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乘法、有理数减法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数轴可得b<a<0,|b|>|a|,则:a+b<0,a>b,ab>0,ba<0,故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计算,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注意符号的判断. 6.小虎做了以下4道计算题:①0(1)=1;② ;③ ;④(1),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A.1题&B.2题&C.3题&D.4题考点:&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小题即可.解答:&解:①0(1)=0+1=1,正确;② ,正确;③ ,正确;④(1)2015=1,故本选项错误;他一共做对了3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已知a为不等于2,b为不等于1的有理数,则 的值不可能是(  )A.2&B.2&C.1&D.0考点:&代数式求值;绝对值.&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利用当a2>0,b+1>0时,当a2>0,b+1<0时,当a2<0,b+1>0时,当a2<0,b+1<0时,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为不等于2,b为不等于1的有理数,∴当a2>0,b+1>0时,∴ =2,当a2>0,b+1<0时,∴ =0,当a2<0,b+1>0时,∴ =0,当a2<0,b+1<0时,∴ =2,故 的值不可能是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8.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a|+|b|=3,则原点是(  )&A.M或R&B.N或P&C.M或N&D.P或R考点:&绝对值;数轴.& 专题:&压轴题.分析:&先利用数轴特点确定a,b的关系从而求出a,b的值,确定原点.解答:&解:∵MN=NP=PR=1,∴|MN|=|NP|=|PR|=1,∴|MR|=3;①当原点在N或P点时,|a|+|b|<3,又因为|a|+|b|=3,所以,原点不可能在N或P点;②当原点在M、R时且|Ma|=|bR|时,|a|+|b|=3;综上所述,此原点应是在M或R点.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意义.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先利用条件判断出绝对值符号里代数式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把绝对值符号去掉,把式子化简后根据整点的特点求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9.1.5的绝对值是 1.5 .
考点:&绝对值.& 分析:&计算绝对值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解.第一步列出绝对值的表达式;第二步根据绝对值定义去掉这个绝对值的符号.解答:&解:|1.5|=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要求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及其定义,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运算当中.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0.如果小丽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40米,表示小丽 向西走40米 .
考点:&正数和负数.& 专题:&.分析:&根据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向东走为正,向西则为负,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向东走为正,向西则为负,那么40米表示小明向西走40米.故答案为:向西走40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理解其如何表示相反的意义,比较简单. 11.用“>”、“<”、“=”号填空:π < 3.14.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先比较绝对值的大小,再比较本身的大小.解答:&解:∵π>3.14,∴π<3.14.故答案为<.点评:&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2.绝对值不大于4.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0 ,积为 0 .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 专题:&计算题.分析:&计算绝对值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解,不要遗忘符合条件的负数.符合条件的数为,4,3,2,1,0,1,2,3,4.解答:&解:绝对值不大于4.5的整数为:4,3,2,1,0,1,2,3,4,求和:+2+3+4=0.求积:0.故本题的答案都是0.点评:&关键是注意绝对值不大于4.5的所有整数中的0,任何数同0相乘得0. 13.设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 2 .
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分析:&先根据题意判断出a、b、c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1,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a=1,b=1,c=0,∴ab+c=1(1)+0=1+1+0=2.故应填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特殊的有理数,必须熟练掌握它们方能解好题目. 14.在数轴上与3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8,2 .
考点:&数轴.& 分析:&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可以向左移或向右移.解答:&解:以表示3的点为起点,向左移5个单位,即35=8;向右移5个单位,即3+5=2.点评:&注意数的大小变化和平移之间的规律:左减右加. 15.若(x+2)2+|y3|=0,则xy的值为 8 .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根据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x+2)2+|y3|=0,得x+2=0,y3=0,解得x=2,y=3.xy=(2)3=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是解题关键. 16.若x2=4,|y|=1且x<y<0,则x+y= 3 .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 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利用平方根定义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x与y的值,即可确定出x+y的值.解答:&解:∵x2=4,|y|=1且x<y<0,∴x=2,y=1,则x+y=21=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21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图表型.分析:&首先要理解该计算机程序的顺序,即计算顺序,观察可以看出当输入x=1时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当结果>10时直接输出,当结果小于10时,重新返回计算机.解答:&解:当x=1时,1×(5)(1)=5+1=4,∵4<10,∴把x=4代入(4)×(5)(1)=20+1=21,∵21>10,∴输出的结果为21.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得出计算机的运算程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形数记为a1,第二个三角形数记为a2,…,第n个三角形数记为an,计算a2a1,a3a2,a4a3,…,由此推算,可知a100= 5050 .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先计算a2a1=31=2;a3a2=63=3;a4a3=106=4,则a2=1+2,a3=1+2+3,a4=1+3+4,即第n个三角形数等于1到n的所有整数的和,然后计算n=100的a的值.解答:&解:∵a2a1=31=2;a3a2=63=3;a4a3=106=4,∴a2=1+2,a3=1+2+3,a4=1+2+3+4,…∴a100=1+2+3+4+…+100= =5050.故答案为:5050.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从一些特殊的数字变化中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题,共96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步骤或演算步骤)1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1)2,0,| |,4, , ,,(+6 ),1.…(每两个1之间多一个0),+1.99,π(1)正数集合:{&&&&&&&&&&&&&&&& …};(2)非正整数集合:{&&&&&&&&&&&&& …};(3)无理数集合:{&&&&&&&&&&&&&&& …}.
考点:&实数.& 分析:&(1)根据正数的定义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非正整数的定义求解,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 |= ,(+6)6;(1)正数集合:{ 2,| |, ,010001…,+1.99,π};
(2)非正整数集合:{0,4,2012,(+6)};
(3)无理数集合:{1.…,π}.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定义.注意准确掌握各定义是关键. 20.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下列各数连接起来.&,0,1.5,3,(5),14.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 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从左到右用“<”连接起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故|4 |<3<14<0<1.5<(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32分)(2015秋•盐城校级月考)计算:(1)5+32(2)5.6+(0.9)+4.4+(8.1)(3)(24)÷2×(3)÷(6)(4)54× ÷( )× (5) (6) (7) (8)24÷[1(3)2]+(
)×(15)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2)先去括号,再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3)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4)(5)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6)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方,乘法,最后算加减即可;(7)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8)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可.解答:&解:(1)原式=5+32=22=4;
(2)原式=5.60.9+4.48.1=(5.6+4.4)(0.9+8.1)=109=1;
(3)原式=12×(3)÷(6)=36÷(6)=6;
(4)原式=54× × × =54× =6;
(5)原式=54× ×( )× =54×( )=6;
(6)原式=1 ×[29]=1 ×(7)=1+ = ;
(7)原式=(100)×36+ ×36=3600+ =3599 ;
(8)原式=16÷[19]+ ×(15) ×(15)=16÷(8)10+9=210+9=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请在如图的各个圆圈内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圆圈里的数都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数的和.&
考点:&有理数的加法.& 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1是1左边的圆圈里的数与2 的和,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求出第一个圆圈里的数,然后依此类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1,a+(2)=1,∴a=1(2)=1+2=1,b+(1)=1,∴b=1(1)=1+1=2,c+1=2,∴c=21=1,d=1+(2)=1;如图2,答案依次为:1,2,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读懂题意并准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23.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a≠0,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求:m2 +cd的值.
考点:&代数式求值;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分析:&分别利用互为相反数以及绝对值和倒数的定义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b互为相反数且a≠0,∴a+b=0,∵c、d互为倒数,∴dc=1,∵m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m=±1,∴原式=11+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以及绝对值和倒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24.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例如:3★(4)=3×(4)3(4)+1,仿照例题计算:(1)(2)★5&&&&&&&&&&&& (2)(2)★[(5)★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新定义.分析:&(1)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中括号中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再利用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原式=10+25+1=12;(2)根据题意得:(5)★3=15+53+1=12,则(2)★[(5)★3]=(2)★(12)=24+2+12+1=39.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10分)(2014秋•惠安县期末)元旦放假时,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轿车去乡下探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早上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6千米到超市买东西,然后又向东走了1.5千米到爷爷家,中午从爷爷家出发向西走了12千米到外公家,晚上返回家里.(1)若以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将超市、爷爷家和外公家的位置在下面数轴上分别用点A、B、C表示出来;(2)问超市A和外公家C相距多少千米?(3)若小轿车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所经历路程小车的耗油量.(精确到0.1升)&
考点:&数轴.& 分析:&(1)根据数轴是表示数的直线,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和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3)根据单位耗油量乘以行驶路程,可得耗油量.解答:&解:(1)点A、B、C如图所示:&(2)AC=|6(4.5)|=10.5(千米).故超市A和外公家C相距10.5千米.(3)6+1.5+12+4.5=24(千米),24×0.08=1.92≈1.9(升).答: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所经历路程小车的耗油量约为1.9升.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数轴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其中第(3)小题中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是从家里出发到超市,再到爷爷家,再从爷爷家到外公家,晚上返回家里的路程和. 26.(10分)(2015秋•江苏月考)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 , , , , , …根据规律可知(1)第7个数   ,第n个数是   (n是正整数);(2) 是第 11 个数;(3)计算 + + + +…+ .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1)由题意可知第7个数的分子是1,分母为7×8,那么第n个数的分子为1,分母为n×(n+1);(2)把132分成11×(11+1),是第11个数;(3)根据(1)得到结论把分数分成两个分子为1的两个分数的差,化简即可.解答:&解:(1) = ;&= ,&= ,&= ,&= ,&= ,…第7个数为: = ;第n个数为: ;(2)∵=11×12,∴ 是第 11个数;(3)原式=1 + +
=1 = .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规律性变化;得到所给分数用两个分子为1的分数的差表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12分)(2015秋•盐城校级月考)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x为何值时,点P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3)当x=2时,点A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1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问多长时间后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专题:&几何动点问题.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列出方程并解答;(2)根据“点P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列出方程并解答;(3)设t秒后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得:|x3|+|x+1|=6,解得x=2或4;
(2)依题意得:|x+1|=2|x3|,解得:x= 或x=7;
(3)设t秒后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当x=2时,点P表示的数是2.依题意得:|32+t|=|3+2t|,解得t= 或t=2.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1、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试试手机扫描二维码下,继续观看该视频!
2、下载移动客户端
扫一扫快速下载客户端!
3、关注微信
有惊喜哦!乘方运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方法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