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中:一个铝块的重是132.3N,请问这个Nups是什么么意思

如图.用细线系着一实心金属铝块.将其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由20cm上升到21cm.这时细线对铝块拉力为9.5N.金属铝块的体积为500cm3.容器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容器壁的厚度均忽略不计.ρ铝=2.7&103 kg/m3试求:(1)铝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如图,用细线系着一实心金属铝块,将其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由20cm上升到21cm,这时细线对铝块拉力为9.5N,金属铝块的体积为500cm3,容器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容器壁的厚度均忽略不计,ρ铝=2.7&103&kg/m3试求:(g取10N/kg)(1)铝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大小是多少?
【答案】分析:(1)已知铝块的密度和体积,可以得到质量,然后利用公式G=mg得到铝块的重力;(2)已知铝块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利用称重法得到铝块受到的浮力;(3)由图知铝块浸没液体中,求出了浮力,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铝块的体积),利用F浮=ρ液gV排求液体的密度;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上升的高度,可求容器的底面积,再求出液体的体积,进一步求出液体的重力;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铝块和液体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答:已知:ρ铝=2.7&103&kg/m3&& V铝=500cm3=5&10-4m3& g=10N/kg& F=9.5N& h1=20cm=0.2m& h2=21cm=0.21m求:(1)G=?(2)F浮=?(3)p总=?解:(1)∵ρ=,∴铝块受到的重力为G=mg=ρ铝V铝g=2.7&103&kg/m3&5&10-4m3&10N/kg=13.5N;(2)铝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13.5N-9.5N=4N;&(3)∵F浮=ρ液gV排,即:ρ液&10N/kg&5&10-4m3=4N;∴ρ液=0.8&103kg/m3;容器底面积:S====0.05m2,液体的体积:V液=Sh=0.05m2&0.2m=0.01m3,液体的重力:G液=m液g=ρ液gV液=0.8&103kg/m3&10N/kg&0.01m3=80N,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总====1870Pa.答:(1)铝块受到的重力为13.5N;(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N;(3)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为1870Pa.点评:本题考查密度、浮力、重力、压强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地面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用细线系着一实心金属铝块,将其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由20cm上升到21cm,这时细线对铝块拉力为9.5N,金属铝块的体积为500cm3,容器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容器壁的厚度均忽略不计,ρ铝=2.7×103&kg/m3试求:(g取10N/kg)(1)铝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大小是多少?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杯中盛有清水,一长方形木块漂浮于水面,其下用细线系住一实心铁球,那么(  )A.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重不相等B.铁球所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重不相等C.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未撞破玻璃),则杯中液面升高D.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未撞破玻璃),则杯中液面降低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模拟试卷五(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杯中盛有清水,一长方形木块漂浮于水面,其下用细线系住一实心铁球,那么( )A.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重不相等B.铁球所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重不相等C.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未撞破玻璃),则杯中液面升高D.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未撞破玻璃),则杯中液面降低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如图,用细线系着一实心金属铝块,将其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由20cm上升到21cm,这时细线对铝块拉力为9.5N,金属铝块的体积为500cm3,容器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容器壁的厚度均忽略不计,ρ铝=2.7×103 kg/m3试求:(g取10N/kg)(1)铝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剪断细线,铝块沉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大小是多少?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重庆一中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重庆一中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11|
上传日期: 22:17: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重庆一中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2、感谢您使用本站,通过
进行查找。
3、使用搜索框直接进行搜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拔高初三物理错题资料.doc 1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的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请问水能做参照物吗?
2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________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小明同学陪爸爸到公园散步,他看到了柳树上左右摆动的柳枝在湖水中的“倒影”.则“倒影”相对于是______运动的,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
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马路上的行人说小明是运动的,参照物是(
圆珠笔芯的直径约为0.2(
若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2.00CM,则所用尺的分度值为(
),若换为以米为单位,则为(      )。
人的正常不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m/s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物体越长,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在一次爆破中,工人用一条1 m长的导火线来引爆炸药,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5 cm/s,引爆员点火后若以4 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600 m外的安全区?
(2014秋?扶沟县期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11.(2014?旌阳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 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
③算出每张纸的度为d= L/10,
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
12. (2006●济南)如图,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后反射,又被雷达接收,两个过程共用了5.24×10-5秒.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108米/秒,则该时刻飞机与雷达站的距离是(  )
1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在互相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已知两车长度都是300m,车速也都为54km/h,且保持不变,两车从相遇到分离的时间为多少秒
15.如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16.“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 A.汽车的方向盘是个轮轴
B.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C.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
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7.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那么该物体在3 s内的动? ??????????????????????????????????(???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 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18.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1.(2014?庆阳模拟)《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一个铝块的体积10cm3,已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取g=10N/k..
一个铝块的体积10cm3,已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取g=10N/kg)则(1)铝块的质量是多少?(2)铝块的重力是多少?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ρ=mV,∴铝块的质量:m=ρV=2.7g/cm3×10cm3=27g=0.027kg;铝块的重力:G=mg=0.027kg×10N/kg=0.27N.答:(1)铝块的质量是0.027kg;(2)铝块的重力是0.27N.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铝块的体积10cm3,已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取g=10N/k..”主要考查你对&&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密度公式的应用:1. 有关密度的图像问题此问题一般是给出质量一体积图像,判断或比较物质密度。解答时可在横坐标(或纵坐标)任选一数值,然后在纵坐标(或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一V图像,由图像可知(&&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解析:要从图像直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目前还做不到,我们要先借助图像,根据公式ρ =总结规律后方可。如图所示,在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V0B,分别交甲、乙两图线于A、B两点,再分别从A、B两点作纵轴垂线,分别交纵轴于m甲、m乙两点。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乙= ,因为m甲&m乙,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2. 密度公式ρ =及变形、m=ρV的应用:密度的公式是ρ =,可得出质量计算式m=ρV 和体积计算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代入相应的计算式进行计算。审题时注意什么量是不变的,什么量是变化的。例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_。&解析:氧气用去一半,剩余部分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氧气的密度变为 2.5kg/m3。煤油倒去一半后,体积质量同时减半,密度不变。答案:2.5kg/m3;8kg;0.8×10kg/m3。3. 比例法求解物质的密度&& 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比例法”。能用比例法解答的物理问题具备的条件是: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由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量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量是由初始状态变成终结状态的桥梁,我们称之为“中介量”。例3甲、乙丽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l: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B.2:1C.2:9D.9:2 解析:(1)写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2)写出该物理量比的表达式:(3)化简:代入已知比值的求解:密度、质量、体积计算中的“隐含条件” 问题:& 很多物理问题中的有些条件需要仔细审题才能确定,这类条件称为隐含条件。因此寻找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以密度知识为例,密度计算题形式多样,变化灵活,但其中有一些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质量、体积、密度中的某个量在其他量发生变化时保持不变,抓住这一特点,就掌握了求解这类题的规律。 1.隐含体积不变例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kg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m3的酒精。 ρ水银=13.6×103kg/m3,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解析:最多能装即装满瓶子,由最多装水量可求得瓶子的容积为V=5×10-4m3,则装水银为m水银=13.6×103kg/m3×5×10-4m3=6.8kg。装酒精的体积为瓶子的容积。答案6.8;5×10-42. 隐含密度不变例2一块石碑的体积为V样=30m3,为测石碑的质量,先取了一块刻制石碑时剔下来的小石块作为样品,其质量是m样=140g,将它放入V1=100cm3的水中后水面升高,总体积增大到V2=150cm3,求这块石碑的质量m碑。解析:此题中隐含的条件是石碑和样品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而不同的是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依题意可知,样品体积为: V样=V2-V1=150cm3一100cm3=50cm3 =5.0×10-5m3得=84t答案:84t3. 隐含质量不变例3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 ____m3。(ρ水=0.9×103kg/m3) 解析:水结成冰后,密度减小,450g水的体积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因此冰的体积为=500cm3=5.0×10-4m3,=5.0× 10-4m3一4.5×10-4m3=5×10-5m3。合金物体密度的相关计算:&&&& 首先要抓住合金体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例两种不同的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 (1)若墩质量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 (2)若取体积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总”不变,即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在(1)中,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设为m1=m2=m,合金的质量m总=2m,则密度为ρ1的金属的体积V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体积V2=,合金的体积,则合金的密度在(2)中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设为,合金的体积,密度为ρ1的金属的质量m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质量为,合金的质量m总,合金的密度为。答案:注意:上述规律也适用于两种液体的混合,只要混合液的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即可。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G=mg。(g=9.8N/g)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铝块的体积10cm3,已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取g=10N/k..”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75002576392635532534671387052523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ps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