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哲学的cs起源介绍。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看作单一、匀质过程,具有局限性,本文尝试贯通各种经济发展理...
热门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主题:服务经济、旅游管理与宏观经济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于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伊始组建的研究所之一。197...
主办单位:
邮发代号:
中图分类号:
核心期刊:
分类表关闭X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外政治制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政治经济学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
少数民族语言
其他各国文学
电影电视艺术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科学总论
科学技术哲学
欢迎扫描关注
新浪官方微博
微信公共平台团购项目:仅48元,享价值90元【武当纪念品】道德经竹筒一件。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66人已购买
团购结束于31日00点00分
【详细信息】
【商家地址】
【温馨提示】
竹工艺品:道德经竹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网友评论】
消费评价我买过本单,
暂无消费评分
今日其它团购
?98原价158
120人已购买
?24.8原价31
500人已购买
?139原价177
?36原价158
480人已购买
?4488原价5288
12人已购买
热门问题解答
十堰团购客户服务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希望在十堰团购组织团购么?
想知道明天团购的是什么?
邮件订阅第一时间通知明天再来看又有新惊喜
电话: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你的世界是你眼睛看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耳朵听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想象达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双腿走过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胃肠裹胁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皮肤触摸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手心握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味蕾舔嗜过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婚姻联系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感觉所感到的世界。你的看、你的听、你的想象、你的走、你的裹胁、你的握、你的触摸、你的舔嗜、你的联系,直到你的感觉很可能一辈子过去的时候,你发现都不是你自己的,或许你这一生是看着别人的看、听着别人的听、想象着别人的想象......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66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江怡:简论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现代实在论的主要特征是柏拉图的实在论与近代经验论的结合;柏拉图的实在论是一种关于世界本原的本体论主张,而经验论则是一种关于认识起源的认识论学说;由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来进行,我们也只能在语言结构所规定的范围内去谈论实在;讨论我们的语言是否以及如何描述语言之外的事态,我们语言的意义以及真理是否依赖于语言之外的事实',
blogAbstract:'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江怡 内容摘要:
&&& 实在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更是当代英美哲学家讨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历史的分析表明,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调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对象,无论是物理的对象还是概念的对象,无论是科学的对象还是常识的对象;对“实在”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更看重把实在论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哲学立场或思想背景,而不是一种统一的哲学主张或理论观点;涉及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问题;带有明显的语言分析哲学特征。文章最后指出,实在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立场的标签,它表明了一种对待认识对象和外在世界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实在论具有了贯穿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作用: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是整个西方哲学的主线,而科学和理性本身就是对真的追求。 (',
blogTag:'大学,哲学、问题,大学、科学、实证',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3,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你的世界是你眼睛看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耳朵听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想象达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双腿走过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胃肠裹胁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皮肤触摸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手心握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味蕾舔嗜过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婚姻联系到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感觉所感到的世界。你的看、你的听、你的想象、你的走、你的裹胁、你的握、你的触摸、你的舔嗜、你的联系,直到你的感觉很可能一辈子过去的时候,你发现都不是你自己的,或许你这一生是看着别人的看、听着别人的听、想象着别人的想象......',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本体”一词哲学含义起源考论文.pdf6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垦L翌∑导师签名:0鞲期:竺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4
问题背景…………………………………………………………………………4
相关研究…………………………………………………………………………6
第一章理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有哪些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的哲学书籍?
理科生,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按投票排序
125 个回答
本文主要是写给非哲学专业的人文/社科学生的。不知道学习人文(如文学、历史)和社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的学生会不会想我一样,一方面觉得如果对西哲的脉络、发展史和具体观点更了解,自己的科研能力会有所提升,一方面又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懒!)无法操作”自学西哲”这个耗时耗力的Project。虽然在不同课程的reading里频频碰见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本雅明、葛兰西、Raymond Williams、阿多诺、波伏娃、巴特、福柯、德里达、布尔迪厄【此处略去一千字】,每次都只是读一些选段,蜻蜓点水,长时间下来,虽然对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所涉猎,但总觉得对每个人、每种观点都了解得不够系统,不知道每种观点究竟有哪些异同,这些异同又源于对哪些跟基础性的问题的认识分歧。想要弄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读哲学史,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这个方法效果甚微。大多数(西哲)哲学史是按照年代编著的,从古希腊一直讲到二十世纪,每个章节着重简述某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观点。以这种方式编撰的哲学史多不胜数,在一般读者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罗素那本,我自己也读过。这种编撰法的主要问题是:a. 要读懂这些书,读者必须先对西哲有相当清晰的基本认识,原因在于1. 相较于背住每个哲学家有什么样的具体观点,初学者更应该弄明白的是那些西哲哲学家们喜欢讨论的问题为什么重要(某些问题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而言乍一看并不重要。例如上帝、世俗化进程等),在21世纪这些问题是否依然重要,如果重要它们是以什么样的面貌、在哪些具体问题上呈现出来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即使把每个人的观点背住了,也不过是能对付考试而已,很难有深入的理解。但如果你已经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都有所认识,那说明你已经是西哲的“门内汉”了,入门级的书籍对你已经意义不大。(Catch-22)2. 要厘清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观察不同的学派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但读按年代编著的哲学史,因为对那些观点本身并不熟悉,往往读到后面时早就忘了前面具体讲了什么。(敢说你木有这种经历?!)想要“系统”地阅读,就必须有意识地前后对照着读,不是每个读者都有这种耐心的。b. 很多按年代编写的哲学史写到二十世纪初就草草收场。一则因为有的书(如罗素那本)写的时候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哲学还没出现,二则“哲学史”多少带有点“经典”的味道,太近的东西争议较大,不适合被当做经典对待。但凡对二十世纪西哲有一点了解的人也知道,读到二十世纪初就收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跟没读是一回事,哲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大到如果你要谈论哲学,就不可能躲过它的程度。记得以前看到网上有人吐槽,说中国大学生热衷讨论的问题都是些十八、十九世纪欧陆哲学问题,我认为讨论十八、十九世纪的问题倒没什么,但不能操着十八、十九世纪的思维方式来讨论,因为有的基本假设已经在二十世纪被动摇了。要了解西哲,就像了解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需要keep updated,就算不赶风头浪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哲学总得有所涉猎!基于此,我本人不赞成从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哲学史”入手了解西哲。当然,要了解西哲各个出版社的Companion系列也可以作为入门Guide。但以Cambridge Companion系列为例,读过的人都知道这套书收录的都是学者的Paper,带有相当强烈的个人/学派观点,且讨论得问题很细致、深入,适合对讨论的主题已经有基本认识的读者。在我读过的所有西哲入门书籍里,加纳裔美国籍哲学家的是最清晰的一本。(这是Appiah的 个人和家族都很有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书的官方宣传如下:Thinking it Through is a thorough, vividly writte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some of the most crucial ques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including the nature of mind and knowledge, the status of moral claims,the existence of God,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he mysteries of language. Noted philosopher Kwame Anthony Appiah shows us what it means to "do" philosophy in our time and why it should matter to anyone who wishes to live a more thoughtful life. Opposing the common misconceptions that being a philosopher means espousing a set of philosophical beliefs--or being a follower of a particular thinker--Appiah argues that "the result of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is not the end of inquiry in a settled opinion, but a mind resting more comfortably among many possibilities, or else the reframing of the question, and a new inquiry."Ideal for introductory philosophy courses, Thinking It Through is organized around eight central topics--mind, knowledge, language, science, morality, politics, law, and metaphysics. It traces how philosophers in the past have considered each subject (how Hobbes, Wittgenstein, and Frege, for example, approached the problem of language) and then explores some of the major questions that still engage philosophers today. More importantly, Appiah not only explains what philosophers have thought but how they think, giving students examples that they can use in their own attempts to navigate the complex issues confronting any reflective pers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illed with concrete examples of how philosophers work, Thinking it Through guides stud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and enlarg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human life.诚如介绍词里所说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 1. 这不是本“剪刀浆糊“出来的哲学史,是作者以较为简单的语言为初学者写的。作者所举的例子有很多是年轻读者熟悉的事物,如新近的电影等。2. 一直写到了contemporary,而不是一到二十世纪就散场。Appiah本人的立场也比较contemporary,例如很小心地将其他哲学放在同西哲平等的位置上,这是”后现代”兴起之前的西方学者很难做到的。3. 最重要的,书是按照Topic来分类的,而不是年代,有助于读者对一个问题有比较整体、系统的认识。有些topic如science\law\language,一般的”哲学史“书籍很少专门讨论。Appiah是英美分析哲学出身的,书的内容不像很多哲学介绍书籍,一味倾向欧陆哲学。另外有一套叫“A Graphic Guide”的学术类入门书籍(不知有哲学,还有其他学科)。之所以叫graphic,是因为配有幽默的图片。虽然看起来是一套很”搞笑“的书,其实内容都是专家撰写的,质量有保证。我读过这套系列的、、。如果你读过很多到二十世纪就收场的哲学入门书籍,可以考虑用这个系列补上”后现代“这一块。最后简单提一下SEP- 这是斯坦福大学牵头搞的哲学百科,或许很多人文、社科的学生都知道这个网站。如果你需要简单查阅一下概念,与其依赖Wiki这种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的网上百科,不如使用SEP。SEP的Editorial Board比较权威,每篇文章都是由大学教授级的专家撰写的,通过审阅之后才会刊出,质量比一般的网上百科有保证。(上周五我的一个教授说,SEP可以直接cite。)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推荐二手书,要么推荐哲学史,要么推荐一些莫名其妙的原著。。。当然,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本人在德国念哲学(这样会听起来有点说服力吗。。。)以下所列的都是入门级的原著,兴许对喜欢直接上原著的人有帮助,供参考: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胡塞尔《小观念》(五篇讲座稿)柏拉图《美诺篇》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不是非常简单,不过属于比较简单而重要的)不推荐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作为入门,因为那本书前面虽然简单,但是没有神学知识完全不知道他在干嘛,后面则是纯粹的难。千万不要拿来入门的哲学书:尼采的所有书海德格尔的所有书法国现代各种有名的哲学家(萨特那本小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倒是非常好看,也浅显易懂)中世纪的作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没搞好去看他们的书,就像不懂孔孟看朱熹一样荒谬)除了康德黑格尔之外的德国观念论哲学家:康师傅没学好,看他们也看不出所以然千万不能绕过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别再推荐一堆自己都没读过的专业书了,我推荐《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更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回顾这个答案,我改变了看法。罗素的哲学史其实很适合非专业人士读。而且我建议读英文的,顺带学习一下范文般的文笔。首先我们要摆正态度:这里论的是「非专业人士」,而不是什么哲学工作者。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对于哲学的乐趣和好奇,罗素的哲学史完全能胜任,而且相当有趣。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看不看他们自己知道。哲学史,看罗素的不错。斯通普夫的也行。但我想说的是,若要深入学习的话,一百本哲学史也抵不上一本原著。导论的话,这里暂时只推荐一本,亦即牛津通识读本的『康德』一册。这本小册子功力之深令人瞠目结舌。但无论如何,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总有些困难,但他说的——至少在我看来——足够深入浅出且通俗易懂。在我看来,读哲学书,比起饕餮或喜加一,更像是在各种各样的锻炼场游乐,是一种充满喜悦和快乐的活动。读哲学书应达到这样的效果:虽然累,虽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每次阅读都觉得自己更强了一分,觉得世界更宽广、深邃了一分。而且,不要干什么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兼听则明,这四个字谁都知道。抱着罗素当天下真理,那种人想必从头到尾学的也不是哲学,谈何学歪?更新。我不想写长回答,但鉴于大家都这么认真,我还是更新一些自己的想法吧。原谅我以一种领导的语气作开场白——让我简要地说几点吧:利益相关:我阅读的第一本和哲学沾边的书,是《苏菲的世界》。第二本启蒙书是罗素的《哲学问题》。第三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第四本是《大问题》。第五本是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从时间顺序上来看,我的第一本「哲学书」严格来说就是《苏菲的世界》,初中读的。但说实话,那本书更像文学而不是哲学——它精巧的故事架构喧宾夺主了,冲淡了它作为哲学启蒙教材的作用。不过,我对哲学的兴趣不是从这本书来的,因为这本书我是当小说看的。真正激发我对哲学兴趣的,还是当属《大问题》。哲学的导论固然是重要的,但哲学的启蒙也是重要的。在这里,我看到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对哲学接近零了解的人来说,应该选择的第一本启蒙书籍是什么」,而不是「对于一个对哲学有少许了解的人来说,需要以哪一本哲学书进入正式的学习」。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启蒙」与「导论」之争。 君太过严厉了,毫不奇怪,这也让很多看官不爽。但我有必要为他辩护一下:虽然大多数搞科学的看不起搞哲学的,但哲学本身确实是个严格的学科。如果我学得不好,我的谬论令这门学科蒙羞,那是我的责任,这门学科本身是值得尊重的。而另一方面,只有经历过哲学的严苛阶段的人,才有资格把哲学称作一种泛化的智慧。罗素的《西哲史》,难道真的不能当哲学启蒙吗?我觉得未必。但正如大多数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好所说,罗素的西哲史个人主观倾向严重,并且有意地误读了相当一部分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其中包括黑格尔,也包括叔本华、卢梭。我至今记得罗素解读尼采思想的那章,其中包含了一些隐晦的黄色笑话,还颇有创造力地杜撰了由上帝主持的尼采与佛陀的对话。不得不说,至今想起来,罗爷爷既不懂尼采,也不懂佛教。话说回来,罗素的不严谨和偏激,真的是把其《西哲史》当做启蒙书的不可化解的障碍吗?我觉得这一点亦是可供商榷的。我可以列出这本书的优点与缺点:优点:文笔好,幽默风趣,一口气读五十页不费劲儿。深入浅出脉络相对清晰对大多数哲学家的主要理论都有所涉及作者是知名哲学家缺点:主观倾向严重,私货太多(重洛克、贬卢梭等)对某些重要哲学家的理解/解读很不到位(黑格尔等)大家可以看出来,缺点显然没有优点多,但问题在于,这两个缺点对严肃的哲学学习来说是致命的,致命的啊。所以,当我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作为哲学的启蒙书的时候,我重视的是它的这些优点,而 同志强烈贬斥这本书的时候,他考虑到的是这本书的这些缺点。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调动起学习哲学的兴趣,然后再考虑学习的路子正不正——一个合格的哲学学习者,一定要能克服罗素的偏见,要不然你学的就是罗素而不是哲学。而如果连继续了解这门学科的兴趣都没有,那么他也谈不上克服偏见。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一个合格的学习者必须要学会克服相对枯燥的文本,因为学习路子的「正」才是第一位的,我也同样同意这一点。但因为我不是一个路子正的人,所以我只是想举出这样的可能,让那些和我一样迷茫或者彷徨过的少年少女,也能选择哲学这门学科,并且不要被那些艰涩的大部头吓到。演奏前的调音是重要的,啪啪啪前的调情也是重要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发生,但也已经有什么东西发生了。但另一方面,一个一直耽于调音的演奏家必定是不合格的,你的炮友也不会满足于长达一辈子的调情——这只会让她怀疑起你的某方面的能力。哲学的启蒙书,我把它看做是调音,或是某种调情:你需要它,但你总得超越它。综合以上考虑,加上一些我自己的经验,我提供三个选择,它们至少能满足两个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指标:提供一种清晰的哲学思考的范例。让人能一下明白「啊,原来这就是哲学啊」。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启蒙多于灌输(我是这样认为的),有效地调动起学习热情。好了,接下来给出我的建议,不多,就三个:罗素《哲学问题》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桑德尔的公开课《公正》。(这是视频了……貌似也有书?)说到底,最终还是没推荐罗素的《西哲史》。那个供读者自己考虑吧。至于那个《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推荐。这里涉及一个主观偏见:那本书的作者也在知乎,和我在一个佛学问题下嘴炮过,我觉得他有强行装逼的嫌疑,所以我觉得他的书也没必要看。至于评论中
所说的:桑德尔的《公正》并不适用于政治哲学或伦理学入门,这我完全同意——尽管我对这两门学科也只拥有导论性的认识( ̄▽ ̄") 。但倘若我们不把它看做「入门」这两个学科的敲门砖,那就没有什么大碍。推荐完了,还是得最后强调一句:一个合格的哲学学习者,必须要学会克服种种偏见。其中有罗素的,也有你老师的,但更多的是你自己的。我就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只能希望与诸君共勉。君的答案,我不反对,我觉得他在很认真地启蒙。但我只是想举一些特例,希望能帮到一些和我一样曾经偏执过的少女的忙,并且希望她们能联系我。
7月16日,内容大纲补充完毕……啊哈哈拖了好久啊。讲道理,如果可能的话去弄一本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中哲学教材来看吧……这一阵子为了逐渐熟悉西国学习生活,拿出了语言课老师前一阵子送我的她高中时候的哲学必修课教材,大概是1980年左右。顺带一提,大独裁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是1975年死的。刚看完第一……姑且算是“章”吧,“古希腊哲学对于实体(Nature)问题的探讨”,惊为天人……说明一下,我虽然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哲学系学生,但是好歹也认认真真啃完了弗兰克·梯利和括号·罗素的哲学史、啃过Copleston的哲学史中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部分、还有尼采没写完的讨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那本小书;啃了若干本牛津通识、若干条SEP和少部分原著;写过一两个自诩说得过去的答案,大差不差说明一下,我虽然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哲学系学生,但是好歹也认认真真啃完了弗兰克·梯利和括号·罗素的哲学史、啃过Copleston的哲学史中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部分、还有尼采没写完的讨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那本小书;啃了若干本牛津通识、若干条SEP和少部分原著;写过一两个自诩说得过去的答案,大差不差算是有一点哲学基础——仍然觉得:这高中教材怎么写得这么好的???先定义一下:我说的“好”指:通俗和准确。三十年前(现在好像还是)的西班牙,哲学必修课只有高中最后一年有(职校好像是没有的),用的是一本仅400多页的教材,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史;但是其中的内容却异常通俗易懂、思路清晰、重点明确、融会贯通、有启发性。适合刚学哲学的人,吧。—先说第一点:通俗。这么说吧,答主我现在阅读水平大概到欧洲标准框架的B2,看小说的话像马尔克斯那种的还比较吃力,生词很多,句法也很鬼畜,从句飞起来。然而这教材我基本上都不用查字典??句子基本上就看一遍??不敢相信??对比一下中文翻译的梯利和随便什么语言的Copleston??前者主要是翻译太渣,后者这说的是人话??天地良心。仿佛回到了看杜拉斯当睡前读物的美妙时光。-然后重点讲一讲这个教材的内容。放个第一章的大纲,睡个觉,睡醒了再仔细分析一下。古希腊哲学对于Nature问题的探讨1.Nature作为万物的起源a.古希腊哲学的历史背景:古希腊怎么就是哲学的发源地了b.Nature的词源(nascor)考据:Nature的四种词义,其演变与演变原因,以及Nature作为Principal和Cause的区别c.米利都学派对于此问题的解释:泰勒斯和两个阿那克d.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问题的解释:“数”的不同层面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数”的本体论意义和符号意义,关于伽利略和科学实在论f.段子2.Nature作为万物整体a.前哲学时期和神话思想:更早以前的人是怎么解释世界的b.泰勒斯与Nature概念的起源:从人格神到“客体化”的世界,和物我二元对立的提出c.柏拉图与低级(相对于Idea)Nature:作为万物的Nature怎么就和Idea世界不同了d.斯多葛学派对此问题的看法:万物、Logos和追求自然理性的人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存在主义和其他f.段子3.Nature与Sophist的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a.Sophist(普罗泰戈拉和乔尔吉亚)的相对主义:“没有错误判断。”“不对!只有错误判断!”b.Sophist的约定主义:道德、法律、宗教和政治层面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关于人类理智能力,比如康德d.段子4.Nature作为实在a.实体本身与其表象:从“万物起源”问题到“万物是啥”问题,表象-实体二元对立的提出b.赫拉克利特对此问题的看法:万物流变、火-逻各斯和对立理论(不知道咋翻……)(好像还顺带黑了黑格尔)c.巴门尼德对此问题的看法:实体的若干“不变”属性d.原子论者对此问题的看法:不变、流变与机械运动e.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实体与范畴的二元区分f.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Hylomorphism):实体的组成:形式与质料,或现实与潜在的二元对立g.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古典物理学与相对论,有关时空的本体论意义h.段子5.练习题高能慎入a.本章术语解释:-Nature的四种词义、Principal、(毕达哥拉斯的)“数”及其本体论和符号意义、神话思想、“客体化”、普遍必然知识、柏拉图的Idea、人格化、Oikeiosis、实在、一元论、多元论、(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原子论、Ousia、(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式质料说、现实与潜在、质料与形式、范畴(还有一些不知道怎么翻的)b.第一节练习:-Principal和Cause的区别是什么?-米利都学派对于Nature作为Principal的看法是什么?-毕达哥拉斯的“数”在比例和测量上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实在论和数的符号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评论这句话:“数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它们的实际应用,而是那些先于应用的思想。”c.第二节练习:-泰勒斯之于神话传统的进步是什么?-泰勒斯是如何“客体话化”世界的?-柏拉图的Idea理论和普遍必然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柏拉图认为Nature是低级的?-说明斯多葛学派是怎么把“人”放在Nature里的-人格化和神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d.第三节练习:-写出乔尔吉亚和普罗泰戈拉的几条重要论断-为什么说普罗泰戈拉是相对主义者?-用Sophist的观点评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e.第四节练习:-为什么说“万物是啥”的问题表达了人们对表象的怀疑?-赫拉克利特如何解释实在?-赫拉克利特如何解释流变的产生?-巴门尼德如何解释实在?-原子论中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分别是什么?-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实在是什么?-现实和潜在与物的变化的关系是什么?-形式和质料与物的变化的关系是什么?-古典物理学和相对论对于时空概念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放知乎上来能炸死不少哲学爱好者吧哈哈哈哈哈而教材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这些问题都解释通了,大部分重要概念都没有错过,整体思路很一致。(虽然确实错过了逻辑学、四因、伊壁鸠鲁、巴门尼德的思想-存在同一之类还算是比较大的概念……不过总得有取舍。)整体来说,教材以历史发展为框架、从哲学问题入手、把握二元论的总特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最主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传统。-具体地讲,为什么说这本教材思路很清晰?教材第一部分在简单地介绍了作为哲学起源的古希腊之后,从词源的角度介绍了Nature 的概念——这是我在其他哲学史上都没有见到的。教材中写:Nature有四个主要的词义,分别是1.实体2.万物总体3.真实存在(相对于约定主义)4.万物的起源/秩序原则随之讲到,词义4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而逐渐丢失了。熟悉哲学史的朋友们可能会知道:词义4的诠释从一开始的水、到Logos、一直发展到了上帝,作为“万物的秩序”、“世界理性”、“第一因”而被“上帝”这个词所取代,因而失去了这方面的涵义。并且,渐渐地,除了一些斯宾诺莎那样的自然神论者,词义4最后和词义2完全剥离,成为了一个超越Nature的存在然而在词义4之内,尽管有着被诠释成“上帝”的总趋势,却也有不同的区分:Principal和Cause。书中讲:前者是作为Logos和泰勒斯的水一类的和万物共存的Nature,而后者则是作为“第一因”的Nature;按照机械论的思路,即是推了一下因果链的车轮的那个东西。这一短短一节引出了Nature的5个词义,以此介绍了整章的主要内容: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在我阅读过的少量书籍中,词源学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这种考据词义的方法在整章内容中不断出现。例如,在书中关于泰勒斯之于神话思想的超越的这一节中,阐述了Nature如何从词义2发展到词义1的。教材挑明:泰勒斯做的这一工作就是将Nature“客体化”,将词义2的“万物”剥离成“人”和“实体”、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虽然这个迹象还不怎么明显,但是词义1开始有了向“认知客体”的偏向,也导出了后来普罗泰戈拉赫乔尔吉亚的相对主义理论(我个人觉得算是最早的怀疑论吧)。也是从这个小节开始,教材开始逐渐引入二元论思想。从人-自然的二元分离,到Sophist的怀疑论,再到柏拉图等人的思想,教材对于二元论的把握非常到位:物-我二元、对于物的“被认知”和人的“认知”、亚里士多德的好几对二元概念的解释非常清晰,对于一些看似相同的概念的细微区别也有讲及。例如,第四章开头讲“万物起源”和“万物是啥”两个问题的区分,很好地说明了实体-表象的二元区分是如何在“万物是啥”的问题中被逐渐发现的,思路也就顺到了柏拉图的思想,即普遍必然知识和感觉经验的对立——这一思路在早期只关注“万物起源”问题的米利都学派中是看不到的。再比如,这本书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的介绍我看来是比较清楚的,甚至在这本30年前的教材里还特地画了可能是整本书中唯一一张插图: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实体-范畴的关系、形式-质料的关系和现实-潜在的关系。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实体-范畴的关系、形式-质料的关系和现实-潜在的关系。比梯利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除此之外,这本教材有很多比照古今思想的地方,这在我看来是很多哲学史书籍缺失的,也正是“从哲学问题入手”的教材才特有的方法吧。例如,在讲到巴门尼德的本体论时,它提及了古典物理学和相对论的区别。以巴门尼德和原子论者为代表的机械运动说完全忽略了时间的物理学地位,而其本体论意义则在相对论中得到补充(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问题);再比如,在讲到Sophist的相对主义时,很自然地延伸介绍了康德的物自体和人类认知界限的理论,对于主客体问题有一个扩充介绍;又如,教材在讲到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时,延伸到了黑格尔的辩证演进理论,简单分析了一下其中的联系;此外,对于科学实在论、存在主义、绝对精神、理性主义传统等学说的跨时代分析在我看来是有助于读者的思维广度和对哲学学科的认知的;即使是一些很基础的内容,比如米利都学派三人的学说,也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来排列,而是按照抽象程度进行再划分。这一点,在哲学史书籍里少见,可能在哲学导论书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这本教材能够把哲学史和哲学问题的比例控制得当,我认为比较难得。当然啦可能是我读书少吧哈哈哈。谢谢观赏,至于去哪弄教材就不是我要关心的事了。啊硬要说的话这教材还是缺了不少领域的……但是以这种方式入门我觉得不会差,毕竟高中生教材本来就是给入门级选手写的。谢 和 提醒执迷不悟的我,我在这里再说明一下:1.就我浅显的认识而言,西班牙的高中哲学教育水平在腐朽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里不算特别出众的;2.因而我猜测:这本教材能够代表的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英美德法意的教材水准可能还要更高;3.再重复一遍,这两条都是我的猜测;4.此外,知乎上会说西班牙语的朋友占的比例不大,西班牙语也不是哲学爱好者的首选外语,这本教材也没有任何翻译(大概),所以我觉得给出详细信息并没啥用;4.如果真的想要知道这本书的详细信息的话:Curso de Historia de la Filosofía (Orientación Universitaria)(为想要上大学的同学们准备的哲学史课程教材)M. Garcia MarcosM·加西亚·马口撕 编Alhambra Proyecto mt62Alhambra出版社 mt62出版计划(就是他们的高中教科书的出版社吧应该)ISBN:84-205-0641-9初版年份:1979高能封面:7月16日补充完整目录:古希腊哲学对于Nature问题的探讨1.Nature作为万物的起源a.古希腊哲学的历史背景b.Nature的词源(nascor)考据c.米利都学派对于此问题的解释d.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问题的解释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数”的本体论意义和符号意义,关于伽利略和科学实在论2.Nature作为万物整体a.前哲学时期和神话思想b.泰勒斯与Nature概念的起源c.柏拉图与低级(相对于Idea)Natured.斯多葛学派对此问题的看法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存在主义和其他3.Nature与Sophist的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a.Sophist(普罗泰戈拉和乔尔吉亚)的相对主义b.Sophist的约定主义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关于人类理智能力,比如康德4.Nature作为实在a.实体本身与其表象b.赫拉克利特对此问题的看法c.巴门尼德对此问题的看法d.原子论者对此问题的看法e.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f.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Hylomorphism)g.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古典物理学与相对论,有关时空的本体论意义古希腊思想中的人与社会1.Sophist与苏格拉底的人论a.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b.苏格拉底的人论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苏格拉底与教育2.柏拉图的人与社会理论a.柏拉图的人论b.柏拉图的政治理论c.柏拉图的理念-现实世界3.亚里士多德的人与社会理论a.亚里士多德的人论b.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c.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d.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问题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基督教与哲学:圣·奥古斯丁1.基督教与哲学a.亚历山大的斐洛b.哲学化以前的基督教c.哲学对基督教的影响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神学化的哲学2.圣·奥古斯丁a.奥古斯丁-柏拉图主义b.真理问题c.奥古斯丁的人类学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真理的有效性3.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神学a.上帝b.创世c.上帝之城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圣·托马斯·阿奎纳与经院哲学的顶峰1.经院哲学a.经院哲学的特征b.亚里士多德与经院哲学c.经院哲学的顶峰与科学理性的衰落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新经院哲学2.阿奎纳神学概述a.存在与本质b.有限存在与永恒存在 c.无限存在与上帝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新阿奎那神学奥卡姆与经院哲学的危机1.奥卡姆与共相a.共相实在论b.单一性作为存在的标准c.奥卡姆的唯名论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科学经验主义2.奥卡姆与哲学-神学的剥离a.一个叫Siger的人……不知道译名是啥b.哲学的独立c.奥卡姆反对自然神学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十四世纪的神秘论文艺复兴与现代性的起源1.中世纪思想的消解a.封建制度b.封建制的危机c.文化与宗教危机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2.文艺复兴与公民社会的自治a.教权与公民社会b.理智的独立c.文艺复兴时期Nature的概念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科学3.文艺复兴的人论a.文艺复兴者的问题b.个人主义的兴起开普勒与伽俐略:经验主义方法1.开普勒与伽俐略的经验主义a.文艺复兴早期对于Nature的研究b.开普勒与伽俐略的经验主义概念c.反对经院哲学d.伽俐略的机械论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常识(Common Sense)与科学2.物理的数学化a.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b.伽俐略的数学与物理学说c.亚里士多德主义反对物理的数学化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数学体系与物理体系理性主义1.理性主义的特征a.理性主义的多重含义b.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从“数学真理”到“可信真理”(这个也不知道怎么翻……2.笛卡尔哲学a.笛卡尔哲学的特征b.笛卡尔与怀疑方法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我思”的泥沼3.马勒伯朗士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a.斯宾诺莎与笛卡尔b.单子论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物活论经验主义1.经验主义的特征a.牛津学派b.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经验主义的问题2.经验主义观点a.经验主义Idea的概念b.Idea的联结c.经验主义的心理学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贝克莱的论辩e.经验主义对因果关系的批评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的起源与特征a.启蒙运动的特征b.英国启蒙运动c.法国启蒙运动 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反对启蒙运动康德的先验哲学与唯心主义1.康德的处境a.Naive的认识论与批判哲学b.先验知识的概念c.康德对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综合2.纯粹理性批判a.先天综合判断b.先验美学c.先验分析d.康德唯心主义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康德与科学3.实践理性批判a.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b.道德与先天综合判断c.康德的“戒律”d.Categorical Imperative与自主意志e.实践理性的准则f.该问题的历史意义:道德与人黑格尔与辩证法1.黑格尔辩证法的处境a.古代辩证法b.十八世纪德国哲学2.黑格尔的绝对精神a.黑格尔辩证法b.黑格尔唯心主义c.黑格尔的绝对精神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辩证法与Nature3.黑格尔辩证法a.辩证法与因果性b.分析理性与辩证理性c.正题、反题与综合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辩证理性批判孔德实证主义1.实证主义的处境a.社会经济概况b.实证主义哲学的处境2.孔德:实证主义之爸a.社会重建b.孔德与历史哲学:社会演进的三个阶段c.神学阶段与形而上学阶段d.实证主义阶段e.科学观察与科学想象f.孔德与社会学.g.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科学想象3.实证主义的特征a.孔德的实证主义b.实证主义的主要流派c.实证主义态度d.斯宾塞的进化论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进步主义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处境a.反对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兴起b.黑格尔与马克思c.机械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e.马克思与恩格斯2.历史唯物主义a.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b.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c.上层建筑d.马克思主义与哲学e.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概念f.该问题的历史意义:新左派3.辩证唯物主义a.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b.私有制与阶级斗争c.马克思主义中的劳动d.异化e.该问题的历史意义:列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Historicism and Vitalism (这章看得有点醉……)1.对历史-社会实在(Reality)的探索a.人的生活作为社会实在b.历史-社会实在与自然实在c.Vitalism与存在主义d.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统一科学2.Historicism3.Vitalisma.尼采:Vitalism与价值论革新b.Ortega的Vitalismc.伯格森与演进d.活力Naturee.智力与直觉现象学与存在哲学1.现象学a.现象界b.现象界与现象学c.现象学还原d.意指e.胡塞尔反对心理主义2.存在哲学a.存在主义流派基督教个人主义(这章也看得有点醉……)1.人格问题a.历史背景b.当代哲学语境下的个人主义2.Mounier的基督教个人主义a.人b.个人主义与哲学c.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1.新流派的前导a.逻辑实证主义的处境b.逻辑与数学c.罗素的逻辑原子论2.逻辑实证主义a.从罗素到维特根斯坦b.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3.分析哲学a.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b.分析哲学家c.该问题的历史意义:科学与认识论当前哲学问题(1980年代)1.当今哲学a.科学哲学b.结构主义c.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啊终于更完了……
从哲学史开始梯利《西方哲学史》其次,罗素《西方哲学史》(这个不适合作为教科书。。)从某个分支开始简单地可以分为伦理学、知识论、形而上学等。建议从伦理学读起,建立严谨的、体系化的思维《尼各马可伦理学》斯宾诺莎《伦理学》(其实不适合初学者。。从某个哲学家开始不建议叔本华、尼采(初读”散文化、诗化哲学“容易陷入寻章摘句陷阱,,)康德也不适合,要看的话推荐邓晓芒翻译的。这个真不太好说,其实我是从罗素开始的(捂脸逃。。)强调一个:不管怎样,学好逻辑学!!补充说明:另:关于哲学史,贴几张图(并不全,且图中文字比较粗糙甚至偏颇),希望对读书有所帮助德意志古典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完整的请参见:
牛津通识读本
对每一门学科而言,入门都是很重要的。入门不对,很容易走偏,具有“民科”气质。因此在自己学习之前,我认为题主有必要听听大学里面的哲学入门课程,培养下感觉,有老师引导不容易偏。一两门听下来就有些感觉了,可以自己开始看了。
入门的话,我还是推荐看教材。当然前提是好教材。一本好教材都是顶尖学者写的,不仅具有正统性和严谨性,而且站在教师的立场叙述问题,更适合学习。当然,不是说通常的哲学史不好,只是没人指导容易不得要领。
入门书籍我比较推荐:
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
这本书是美国哲学教材,优点如下:1.框架清晰,对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等等,都分部分解释,能对每个部分都有整体了解。而普通哲学史完全按照人物作为线索。2.既介绍主要哲学观点,也解释了哲学术语,很适合入门。3.作者结合生活,给出了很多生活中有趣的哲学问题。4.提供了一些经典的原著选读。
综上,入门书籍强烈推荐这本。同时还可以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作为辅助读物。
同理科生+非专业哲学爱好者。我觉得不存在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全凭喜好选择书籍。在我看来那些难懂的书也不是说不能去读,可以挑战一下。我最开始读的是尼采的《善恶的彼岸》然后读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是我至今最喜欢的哲学书,没有之一,后来又买了一个商务出版社的。就是这本。敬仰帕斯卡尔的大名,就又读了这本。因为读了尼采,想看看他的其他书。就有了这本,后来又买了《悲剧的诞生》。从尼采的书中,又得知他学习的叔本华的思想。于是读了这本。又因为叔本华知道了康德,不过康德的书没读下去。应该是我水平问题,看不懂。于是就想着读柏拉图总没错,就读了这几本。卢梭,一开始没读下去,买来放了半年,前不久才读了。很薄却不知道为什么读不下去。当然还有卢梭的《忏悔录》,罗素的《幸福之路》,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等等等等。就不一一上图了。去图书馆也借过书,当时的想法是将书架上的书都读一遍,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实现。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理解当然是有限的,很惭愧,有些书我也并没有读完。不过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哲学的兴趣,我只挑我可以接受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书来读。中哲是最近才开始读的,刚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传习录》。我以前读过点《孙子兵法》,家里买了《鬼谷子》《资治通鉴》等,我觉得是受我父亲影响。虽然他不爱看书,却爱好各类战斗兵法,崇拜对象是毛爷爷。我个人比较偏爱战国七雄争霸时的百家思想。其实想知道这些书不难,就是去图书馆的哲学书架上找找灰尘最多,最无人问津的那些。我去逛实体书店时,这些书通常都是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即使是容易找到的灰尘也特别多……于是总是看着这些可怜巴巴的书,大概是女性的某种多愁善感+母爱泛滥,不忍心放下它们,就一一带回了家。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所有书目都可以在官网上找到,非常多是关于哲学的,既有概括性的比如&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又有关于某个哲学家的比如&Plato: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挑自己喜欢的题目即可。一般只有100页-120页,能较快且准确了解某个领域,如果特别感兴趣,可以找作者列出的深入阅读参考书目或者参考文献。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A Cambridge Companion to ...&同样可以在官网找到所有书目,可以看到“哲学,宗教和文化”被单列出来。通常都较牛津通识读本厚很多,研究相比之下较细微深入,为论文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起源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