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图哪里有得买中学实验室用的红水温度计?

手机查看产品信息
起订量:2099 件
可售数量:面议
支持批发采购
经营模式:
贸易型企业
发送询价单,获取准确报价
分享拿好礼:
本企业产品分组
同类商品推荐
角型特定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特定玻璃棒式有机液体温度计
留点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药温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
竹叶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定制玻璃温度计
工业用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批发各种温度计
二等标准玻璃温度计(250-300℃),棒式玻璃温度计
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实验室用玻璃温度计
实验用玻璃棒式水银温度计
WNY-01玻璃棒式煤油温度计,煤油玻璃温度计价格
WNY-01玻璃棒式酒精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精度
WNG-01玻璃棒式留点水银温度计,留点水银温度表厂家
双鹰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眼镜X射线防护眼镜,医用防护眼镜
双鹰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眼镜X射线防护眼镜|医用防护眼镜
双鹰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眼镜X射线防护眼镜|医用防护眼镜
标准室内网球场馆LED照明灯 网球场照明布置
哪家有卖地热清洗机/洗来热供
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
你是不是要找相关的产品信息?
发布询价单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武强盛鑫仪表经销处
河北地区批发 红水/煤油玻棒温度计,长度300mm,范围0-100度的详细描述:
&&&&本店跑量为主,我们的价格都是实价,我们诚信做生意,诚意服务客户,以最低的价格让利给客户。&
仪表自出售之日起,6个月内若在仪表正常保管使用条件下,因发现制造质量不良失效或损坏时,由本店负责洗理或调换,但本店不承担其他责任及费用。
我们的产品有好的质量,我们更多给您一份保障。
联系我:,qq
&&&&&&玻璃棒式温度计在工、农业等各方面被广泛地用来测量温度,根据不同用途可制成各种角度形状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感温液分为汞和有机液体两种。
●玻璃棒温度计:WN-G/Y-01(水银、红液、蓝液)直型、直角、135°角
,系列玻璃棒温度计。
●测量范围:水银-30℃~+500℃、有机液体-100℃~+200℃
●分度值:<span style=
"COLOR: #.01℃、0.02℃、0.05℃、0.1℃、
0.2℃、0.5℃、1℃、2℃、5℃、10℃
●玻璃棒直径:φ2.5~14mm
●长度:100~4000mm
●玻璃棒背景:白色、黄色
长度(mm)
直径(mm)
水银温度计的使用(红水)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然后看清它的最小,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液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且玻璃泡不能碰到被测物体的侧壁或底部;读数是,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体,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1、使用前应进行校验(可以采用标准液温多支比较法进行校验或采用精度更高级的温度计校验)。
2、不允许使用温度超过该种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的测量值。
3、温度计有热惯性,应在温度计达到稳定状态后读数。读数时应在温度凸形弯月面的最高切线方向读取,目光直视。
4、水银温度计应与被测工质流动方向相垂直或呈倾斜状。
5、水银温度计常常发生水银柱断裂的情况,消除方法有:
1)冷修法:将温度计的测温包插入干冰和酒精混合液中(温度不得超过-38℃)进行冷缩,使毛细管中的水银全部收缩到测温包中为止。
2)热修法:将温度计缓慢插温度略高于测量上限的恒温槽中,使水银断裂部分与整个水银柱连接起来,再缓慢取出温度计,在空气中逐渐冷至室温。
温馨提示:
以上是关于河北地区批发 红水/煤油玻棒温度计,长度300mm,范围0-100度的详细介绍,
产品由武强盛鑫仪表经销处为您提供,如果您对武强盛鑫仪表经销处产品信息感兴趣可以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与
相关的产品!
附件下载: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企业名称:
企业商铺:
联系地址:河北省-中国 河北 武强县 红卫街
按字母分类:
相关区域产品:
相关区域厂家: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世界工厂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联系方式: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114,&磁感应演示器&,55,&&#46;1&,1,0,1,&物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器材管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阅读数:1642
回复数:28
最后更新于:
& & 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 烧杯一般都可以加热,在加热时一般应该垫上石棉网均匀加热,最好不要干烧。& & 烧杯经常用来配置溶液和作为较大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在操作时,经常会用玻璃棒或者磁力搅拌加热器来进行搅拌。& & 主要用途:& & 1、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 2、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 3、用于过滤、渗析、喷泉等实验,用于气密性检验、尾气吸收装置、水浴加热等。& & 4、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 气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常用规格有10mL,15mL,25mL,50mL,100mL,250mL,400mL,500mL,600mL,1000mL,2000mL,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 & 2、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 & 3、盛液体加热时,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 ,一般以烧杯容积的 为宜。& & 4、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共获得金币 0
& & 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B&chner发明的。& & 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 & 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 & 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
共获得金币 0
& & 滴定管(burette),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仪器,是容量分析的基本仪器之一。细长管状的一种精密玻璃量器。属于量出式量器,在滴定操作中盛装滴定剂溶液,并放出一定量溶液至滴定终点。管上刻有精密的刻度,可以精确读出放出溶液的体积。& & 滴定管一般根据使用活塞与否而分为两类:具塞和无塞滴定管,又因它们所分别盛装液体的性质而叫做酸式和碱式滴定管。& & 使用:& & 滴定保养:为了防止滴定管刻度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要注意不要让滴定管靠近热源,因为玻璃或塑料受热时会变形。要尽量在标注的使用温度下使用(一般是室温)。不要用硬毛刷刷内壁,可能对内壁造成损伤,改变管内容积,影响准确性。可以用铬酸洗液洗。但洗无塞滴定管时要注意先把玻璃珠调至橡胶管最上端,以免强氧化性的洗液腐蚀橡胶。& & 具塞滴定管的活塞处需要涂凡士林以润滑。涂的过少,活塞转动不灵活;过多,可能又会导致活塞松动及漏液等问题。检查漏液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将管内注满水,竖直静置一段时间,旋转活塞180度,再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漏液。& & 滴定操作:使用前,滴定管需要进行清洗。一般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各洗2~3遍即可;若有油污,要首先用洗液或洗涤剂洗。由于滴定管是量具,有浓度要求,所以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2~3遍。出于节约,清洗、润洗都秉着少量多次的原则。& & 润洗之后要装上溶液并放液,赶尽管下部的空气泡。具塞滴定管打开活塞放液即可。无塞滴定管要将尖嘴弯向上,在各个方向上挤压玻璃珠,让液体冲出尖嘴、赶走气泡。& & 液体会在管中形成弯月形的液面。读数时,要平视读数,原则上读出液面最底部所对应的毫升数。俯视或仰视会引入视差。因为滴定前后需要各读一次数,故滴定前需要放液至有刻度的部分,通常放至&0&刻度或某个整数刻度。& & 放液的方法是,具塞滴定管打开活塞即可,无塞滴定管挤压玻璃珠以使玻璃珠与橡胶管之间产生缝隙。原则上,滴定管有刻度的那一面要对着操作者,活塞用左手控制,滴定剂要逐滴放出。但滴定时若知道终点的大概范围,可以快速放液至终点的95%左右。考虑到快速放液可能造成液体挂壁导致读数不准,放液之后要稍等一会,让挂壁的液体流下来。& & 为了精确控制滴定剂的量,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是只滴出&半滴&。&半滴&,即是一滴溶液还未完全滴出时就关闭活塞,然后用下方的锥形瓶口将液体靠下去。常量滴定管&半滴&的量约0.02mL。& & 历史:& & 18世纪容量分析的方法兴起后,很快就产生了滴定管。1791年法国化学家德克劳西(DescroizillesF A H)发明了最原始的滴定管,其形状像一个标了刻度的圆筒。盖-吕萨克改进了滴定管,在管的下部加了一个支管。他于1824年提出了&burette&(滴定管)&pipette&(吸量管)等术语。& & 现代所使用滴定管的形状是19世纪确定的。1846年,法国人亨利(Henry E O)发明了铜制活塞玻璃滴定管,随后不久就出现了玻璃磨砂活塞的滴定管,即现代酸式/具塞滴定管的样子。1855年,卡尔&弗里德里希&莫尔(Mohr K F)发明了用剪式夹控制流速的滴定管,后演化为现代的碱式/无塞滴定管。& & 构造:& & 滴定管整体呈一个竖直的细长管状结构,管子直径约1厘米,长度随其容量而变化。常见的常量分析滴定管规格为50mL和25mL。在半微量和微量分析中也有10mL、5mL及以下规格的滴定管。& & 滴定管一般以玻璃为材料,也可以以塑料(聚四氟乙烯)为材料。材质透明,有无色和棕色两种颜色,棕色滴定管用于易光解物质的滴定。& & 控制液体流速的装置在整个管的靠下部分。使用活塞控制流速的滴定管叫具塞滴定管;不使用者叫无塞滴定管,这种管改用一段橡胶管中的一个玻璃珠。由于玻璃活塞不能承受碱的腐蚀,因此使用玻璃活塞者不用来装碱性物质,又叫酸式滴定管;相应的,无塞滴定管又叫做碱式滴定管,这种管不用来装能腐蚀橡胶的强氧化性物质。使用聚四氟乙烯作为活塞材料的滴定管,酸性、碱性、强氧化性的物质都可以承受。另外,大多数具塞滴定管所用的活塞都不是标准件,不能与其它滴定管通用。& & 活塞或橡胶管之上的滴定管大部分长度是一段内径均匀并刻有均匀刻度的硬质透明管。液体从上口装入。最上面1道刻线是&0&刻线,但它不是管口。为了精确读数,常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mL,通常估读1位到0.01mL。&0&刻线之上会注明此滴定管的品牌、规格、使用温度及量出式标记(Ex或TD)。& & 活塞或橡胶管之下,滴定管的最下端是一个尖嘴。因为尖嘴口径极小,滴出1滴的液体量也少,从而可以精细放液。常量滴定管的1滴体积约0.05mL。盖&吕萨克滴定管莫尔滴定管
共获得金币 0
& & 冷凝管: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有直形、球形、蛇形三种,规格以长度(mm)表示,有150~300等多种。& & 用途:& & 用于蒸馏液体或有机备置中,起冷凝或回流作用。& & 使用范围:蒸汽的温度大于140摄氏度,用空气冷凝管,温度小于140摄氏度,用直形冷凝管。& & 冷凝管通常使用于欲在回流状况下做实验的烧瓶上或是欲搜集冷凝後的液体时的蒸馏瓶上。蒸气的冷凝发生在内管的内壁上。内外管所围出的空间则为行水区有吸收蒸气热量并将这热量移走的功用。进水口处通常有较高的水压,为了防止水管脱落,塑胶管上应以管束绑紧。当在回流状态下使用时,冷凝管的下端玻璃管要插入一个橡皮塞,以便能塞入烧瓶口中,承接烧瓶内往上蒸发的蒸气。& & 回流冷凝管& & 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 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 & 直形冷凝管& & 由内外组合的直玻璃管构成,多用于蒸馏操作蒸汽温度小于140度,不可用于回流。在其外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有连接管接头,用作出水口和进水口。& &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靠下端的连接口以塑胶管接上水龙头,当作进水口。因为进水口处的水温较低而被蒸气加热过后的水,温度较高;较热的水因密度降低会自动往上流,有助于冷却水的循环。& & 空气冷凝管& &&空气冷凝管和直形冷凝管主要是蒸出产物时使用(包括蒸馏和分馏),当蒸馏物沸点超过140度时,一般使用空气冷凝管,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导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 & 球形冷凝管& & 内管为若干个玻璃球连接起来,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适用于各种沸点的液体。& & 长期使用后,隔套中的铁锈可以用盐酸洗去。& & 缺点:冷凝后的液体凝固后容易卡在玻璃球中。由于进水口水压较高所以胶管容易脱落,使用时要用铁丝绑住。& & 蛇形冷凝管& & 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液体。&
共获得金币 0
& & 量杯:是一种实验器皿,用于量取液体。多为玻璃制造,上宽下窄,并具有底座。容量精度低于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刻度较量筒不精确。量杯的刻度线下疏上密。因量杯的读数误差比量筒大,所以在工作中,更常使用量筒而较少使用量杯。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容量为10毫升至1000毫升不等。& & 量杯有2种型式。面对分度表时,量杯倾液嘴向右,便于左手操作,称为左执式量杯。倾液嘴向左,则称为右执式量杯。250 mL以内的量杯均为左执式,500 mL以上者,则属于右执式。& & 使用前必须清洗,干燥后放平,然后将溶液注至略高于所需容量的刻度线上,再慢慢倒去多余部分,至溶液的弯月面下缘恰在所需容量的刻度线上缘,即为所需计量之容量。溶液从筒中倾出时要慢慢从嘴倾出,最后将筒口与承受器壁相接触,以移出最后的溶液。& & 读数时注意刻度,不能作为反应容器,量取时选用适合的量程。&
共获得金币 0
& & 吸收池(英语:Cuvette,亦称为分光液槽)是实验室中用于乘载将进行光学特性分析之样品的特殊容器。大多都以对紫外线吸收率低的石英材质制成。但有些用于可见光光谱分析的分光液槽可以光学压克力做为材料。& & 结构:大多为长方体。有两面为光学面、两面为接触面。光学面须保持彻底的洁净,不可用手触摸。接触面为雾面,是给两指提拿的表面。 石英分光液槽可以用丙酮去除光学面上之油污、有机体。& & 注意事项:石英分光液槽不宜乘载含氟离子之化合物,因氟离子对石英有腐蚀作用,如:氢氟酸。&
共获得金币 0
迪安 — 斯塔克装置
& & 迪安 & 斯塔克装置& & Dean-Stark装置(又称作Dean-Stark接收器或Dean-Stark蒸馏器)是化学合成中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它通常与回流冷凝器和收集装置连用以保证在回流温度下所进行的反应生成的水(偶尔也有其他液体)可以被连续排出且被测定。这一装置最先是于1920年由美国矿业局从事石油化工研究的E.W.Dean和D.D.Stark为了测定石油中的水含量而设计,从此得名。& & 结构:& & Dean-Stark装置的核心部分是Dean-Stark分离器(Dean-Stark Trap),是一个类似于H型结构的装置。主体为一个竖直的柱状玻璃管,上方与回流冷凝器的底部相连,下方接入可以测量液体体积的类似于滴定管的玻璃制收集装置。主体玻璃管的中部斜伸出一根支管,支管与下方管壁成锐角,支管伸展到临近末端时折为垂直,以便插入反应器(如烧瓶)的接口中。在支管垂直部分的上方,有时候加一个接口,以便插入温度计来确定蒸汽的温度。& & 工作原理:& & 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含有反应中所用溶剂和需要除去组分的混合蒸气从反应器中蒸出,沿支管进入外层通有冷却水的回流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滴入Dean-Stark分离器下方接的收集管。在收集管中,无法混溶的各种液体组分发生分层。通常溶剂密度小于水,下层是水,上层是密度较小的溶剂,如甲苯,己烷等烃类。随着反应进行,上层的液体逐渐增多到支管连接处时,就会沿支管流回到反应器中继续充当溶剂,而下层的水则留在了收集装置中。等到水收集到一定体积,就可以通过打开收集管底部的的旋钮收集装置来放出收集的水,以防止水量过多后沿支管流回反应器。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反应使用的溶剂大于水的密度。这种情况下,会在装置的收集部分底部增加一个玻璃管使得可以通过旋钮控制来让处于下层的溶剂流回到反应器中。& & 应用:& & Dean-Stark装置最早的也是最常见的用途是进行恒沸物的分离和其中的水分测量。液体混合物由于各组分沸点不同,通常可以通过蒸馏来分离,但当一种组分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有可能形成恒沸物,此时各组分会保持一定含量共同蒸馏而出,如常见的水和酒精,在酒精含量较高后即无法通过普通蒸馏分离。此时就可以使用Dean-Stark装置来同时利用各组分的沸点和密度进行分离,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分离甲苯和水产生的恒沸物,由于甲苯(密度=0.865g/mL)轻于水(密度=0.998g/mL),可以将水收集并测量。因此这一装置常应用于石油工业和食品工业,用来测量含水物品如面包等。& & 另外,由于Dean-Stark装置可以测量产物中的水并将其除去,它可以用于控制产生水的有机合成反应上。常见的比如酯化反应(酸与醇生成水和酯),酸和胺(生成酰胺和水)的反应等,这类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为了得到更多的所需产物,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及时地把反应中生成的水除去,以便让化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比如醋酸(CH3COOH)与丁醇在硫酸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产生的蒸汽中,含有63%的酯、 8%的醇和24%的水,而从收集器流回反应器的液体中含有有机酯86%、11%酒精和3%的水。留在收集器中的水层含有97%的水,通过对收集器里产生的水的体积进行测量,就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和何时反应已基本完全,可以停止。&
共获得金币 0
& & 蒸发皿(EvaporatingDishes)为实验室中常用的器皿,多以化学陶瓷为材质,也有以白金、石墨、碳化硅为材质。其用于将水溶液蒸发、使盐类析出、再结晶...。为可直接加热之器皿。& & 主要用途: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 。& & 2、可直接加热;加热蒸发皿时必须使用陶瓷纤维网、加热板、电磁搅拌加热器或均匀的文火;受热后不能骤冷;加热不匀、冷却太快皆有使其爆裂的可能性。& & 3、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 & 4、氢氧化钠溶液不宜使用瓷蒸发皿,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促使氢氧化钠对氧化铝的腐蚀。&
共获得金币 0
/forum-378-thread-.html
共获得金币 0
& & 量筒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量器,主要用玻璃,少数(特别是大型的)用透明塑料制造。用途是按体积定量量取液体。& & 为竖长的圆筒形,上沿一侧有嘴,便于倾倒。下部有宽脚以保持稳定。圆筒壁上刻有容积量程,供使用者读取体积。最大衡量容积从几毫升到几升。筒壁自下而上印有刻度。观察读数时,实验人员要注意视线需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相平。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容器还有刻度吸管和滴管,二者都比量筒的准确性高。但一只刻度吸管只能量取固定量的溶液,而滴管使用上比较繁琐。& & 主要用途:& & 1、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 2、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 &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规格的,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 & 2、量筒无零刻度。& & 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共获得金币 0
& & 定量吸管(英语:Pipette、pipet、pipettor或chemical dropper)又称吸量管、移液器、移液管、移液枪,口语上常以英语名称来称呼。是一种实验室器材,专门用来量测液体体积,并将其吸取以滴入其他容器。常使用于生物学实验或化学实验。&
共获得金币 0
& & 培养皿(英语:Petri dish)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它最初由在德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手下工作的细菌学家朱利斯&理查德&佩特里(Julius Richard Petri,)于1887年设计,故又称为&佩特里皿&。& & 培养皿最常用的用途是细胞培养,此外它也用于贮存样品,进行化学实验等。将用于维持细胞生长的培养基加入到消毒过的培养皿中,便得到琼脂平板。琼脂平板用于微生物和小型植物的培养。& & 培养皿的灭菌一般有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两种方法。灭菌的具体过程是先将需要灭菌的培养皿用报纸包起来,置于干燥箱内加热到160&C灭菌90-120分钟(干热灭菌),或在121&C高压灭菌20-3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然后放到烘箱中干燥,去除蒸汽凝结的水。塑料制的培养皿一般都是一次性的,但也有塑料培养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共获得金币 0
& & 比重瓶测量液体比重的玻璃器具。也包括可用于测定固体粉末的比重瓶。& & 置于恒温水浴中,并保持一定温度t。比重瓶本身的质量为&,装满纯水时总质量为W,装满所要测量液体时的总质量为W&。则液体的比重dL为:dL=(W&-&)/(W-&)。& & 注意事项& & 比重瓶必须洁净、千燥(所附温度计不能采用加温干操〕,操作顺序为先称量空比重瓶重,再装供试品称重。最后装水称重。&&& 装过供试液的比孟瓶必须冲洗干净,如供试品为汕剂,测定后应尽量倾去,连同瓶塞可先用石油醚和氯仿冲洗数次,待油完全洗去,再以乙醉、水冲洗干净,再依法测定水重。&&& 供试品及水装瓶时.应小心沿壁倒人比重瓶内,避免产生气泡,如有气泡,应稍放置待气泡消失后再调温称重。供试品如为糖浆剂、甘油等猫稠液体,装瓶时更应缓慢沿壁倒入,因翻稠度大产生的气泡很难逸去而影响测定结果。&&& 将比重瓶从水浴中取出时,应用手指拿住瓶颈,而不能拿瓶肚,以免液体因手温影响体积膨胀外溢。&&& 测定有腐蚀性供试品时.为避免腐蚀天平盘,可在称量时用一表面皿放丑天平盘上,再放比重瓶称量。&&& 当室温高于20.9℃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时,必须设法调节环境温度至略低于规定的温度。否则.易造成虽经规定温度下平衡的比重瓶内的液体在称重过程中因环境沮度高于规定温度而膨胀外滋.从而导致误差。& &&& & 比重瓶热膨胀性& & 如果试验温度超过已知比重瓶容积相对应的温度5℃,则密度应因比重瓶容积的改变进行校正。& & 在试验条件下,通过式(B.1)来计算比重瓶的容积Vt,以毫升(mL)表示,计算涉及5个重要的参数。& & Vt=Vc[1+&P(tT-tC)]&&&&&&&&&&&&(B.1)& & 式中:& & VC&&在校正温度tC下比重瓶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tT&&试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tC&&校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P&&体积膨胀系数,摄氏度的倒数(℃),它与比重瓶的材料有关(见表B.1)。& & 表B.1 不同材料比重瓶的热膨胀系数&P& 材料 & & & & & & & & & & & &热膨胀系数&P/℃硼硅玻璃&&&&&&&&&&&&&&&&&&&&&&&& 10&10^-6碱石灰玻璃&&&&&&&&&&&&&&&&&&&&&& 25&10^-6奥氏体不锈钢&&&&&&&&&&&&&&&&&&&& 48&10^-6铅锌合金(黄铜)&&&&&&&&&&&&& 54&10^-6[是CuZn37(Ms63)的值]铝&&&&&&&&&&&&&&&&&&&&&&&&&&& 69&10^-6& & 比重瓶 Gay-Lussac甘氏& & 该产品适用于实验室测定各类液体的比重,符合GB2540-8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中规定的仪器要求。符合ISO3507-76E比重瓶型式3国际标准。1.容量ml: &10瓶外径mm : 26全高mm : 70磨口内径mm : 7重量G : &25毛细管内径mm: 1+/-0.32.容量ml: &25瓶外径mm : 36全高mm : 85磨口内径mm : 10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1+/-0.33.容量ml: &50瓶外径mm : 46全高mm : 100磨口内径mm : 10重量G : &35毛细管内径mm: 1+/-0.34.容量ml: &100瓶外径mm :54全高mm : 110磨口内径mm : 10重量G : &45毛细管内径mm: 1.2+/-0.3& & 1862 固体比重瓶(原李氏):& & 适应测定砂,石及其它细粒的非沥青质公路材料的比重,符合CB208-63水泥比重测定方法。瓶座容量ml:250瓶座外径mm : 90全高mm: 250刻度值ml:0.1/24& & 1863比重瓶(Hubbaru广口):& & 该产品适用于实验室测定粘度较大液体及固体产品的密度,符合ISO3507-76E比重瓶型式5标准要求。也可符合GB2540-8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中规定的要求。瓶:型容量ml: &25瓶外径mm:40全高mm :43重量G :&40盖内径mm:1.6+/-0.3筒:型容量ml: &25瓶外径mm :26全高mm:70重量G:&40盖内径mm: 1.6+/-0.3& & 1864比重瓶(Reischauer吕氏):& & 该产品适用于实验室测定各类液体的比重,符合ISO3507-76E比重瓶型式4标准。也符合GB2540-8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中规定的要求。该产品由于有盖可适合易挥发性物质比重的测定。1.容量ml: &25瓶外径mm : 40全高mm : 95磨口编号: 10/13重量G : &25盖内径mm : 2.2~3.82.容量ml: &50瓶外径mm : 50全高mm : 105磨口编号: 10/13重量G : &30盖内径mm : 2.2~3.8& & 1867 比重管(lipkin 李勃氏):& & 该产品适用于实验室采用悬挂式测定液体的比重,符合ISO3507-76E比重管型式1国际标准要求。1.容量ml: &1全高mm : 175容量允差ml : +/-0.2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 1+/-0.12.容量ml: &2全高mm : 175容量允差ml : +/-0.3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 1+/-0.13.容量ml: &5全高mm : 175容量允差ml : +/-0.5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 1+/-0.14.容量ml: &10全高mm : 175容量允差ml : +/-0.10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 1+/-0.1& & 1869 比重管(Sprengel斯氏):& & 本产品适用于实验室(采用悬挂式)测定易挥发性液体的比重。符合ISO3507-76E型式2比重管国际标准要求。1.容量ml: &5全高mm : 90容量允差ml : +/-0.5重量G : &25毛细管内径mm :1.52.容量ml: &10全高mm : 105容量允差ml : +/-1重量G : &30毛细管内径mm :1.53.容量ml: &25全高mm : 120容量允差ml : +/-2重量G : &40毛细管内径mm :1.5&
共获得金币 0
& & 分液漏斗& & 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用来分离两种密度不同且不互溶(不相混合)的液体物质,例如水和油。主体为倒梨形的玻璃容器,上方可用玻璃塞密封,下方经一个阀门可由玻璃管导出液体。& & 使用方法:& & 1、关闭下方阀门。& & 2、把欲分离的混合物由上口装入漏斗主体内。& & 3、把漏斗主体卡在实验室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分离成上下两层。& & 4、小心地打开下方阀门,让密度大的液体从下方流出。在刚好流完之际关闭阀门。& & 5、从上口倒出密度小的液体成分。& & 注意事项:& & 1、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 2、 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 3、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
共获得金币 0
& & 索氏[脂肪]提取器(英语:Soxhlet extractor),又称脂肪抽取器或脂肪抽出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石油醚,加热提取瓶,石油醚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中的脂类物质。待提取管内石油醚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有粗脂肪的石油醚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石油醚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提完全为止。& & 它是一种在1879年由Franz von Soxhlet发明的实验仪器。它最初的设计是为了从固体中提取脂类化合物,但是,索氏提取器不仅仅可以用来提取脂类。一般来讲,如果待提纯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有有限的溶解度而杂质不溶于这种溶剂,就可以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提取(因为如果待提纯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很高,则通过过滤就可以与不溶的杂质分离)。& & 一般来讲,样品是放在用很厚的滤纸制成的筒中,然后整个筒被放在索提的套管中。索提会被放在装有萃取溶剂的烧瓶上,而索提的上方会有一支回流冷凝管。溶剂会被加热而进行回流,溶剂会通过蒸汽路径上行并流入套管,浸润固体。冷凝管保证了所有溶剂蒸汽都会被冷却而回到套管中浸润固体。套管会逐渐被热的溶剂充满。一些待提纯物质会逐渐溶解在热溶剂中。当索提的套管近满时,溶剂就会自动地顺着虹吸管流出,重新进入烧瓶进行蒸馏。这个循环会进行很多次,甚至可能会达到数小时或数天。在每个周期中都会有一部分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许多周期后这些化合物就会主要集中于烧瓶。这套装置的优点是虽然有许多批溶剂通过样品,但实验结束时只需回收一批。提取之后溶剂被移除(通常通过旋转蒸发仪)来提取溶解的化合物。那些不溶的固体物质留在提取器中,一般就废弃掉了。& & 历史& & WilliamB. Jensen曾经提到最早通过多次让热的溶剂通过有机物来提取的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Franz vonSoxhlet之前,法国科学家Anselme Payen也曾在19世纪30年代对有机物的提取做出过贡献。& & 使用方法:& & 从固体物质中萃取化合物的一种方法是,用溶剂将固体长期浸润而将所需要的物质浸出来,即长期浸出法。此法花费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效率不高。& & 在实验室多采用脂肪提取器(索氏提取器)来提取。脂肪提取器(如图所示) 就是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 & 萃取前先将固体物质研碎,以增加固液接触的面积。然后,将固体物质放在滤纸包内,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的下端与盛有浸出溶剂的圆底烧瓶相连,上面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圆底烧瓶,使溶剂沸腾,蒸气通过连接管上升,进入到冷凝管中,被冷凝后滴入提取器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提取器中溶剂液面达到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含有萃取物的溶剂虹吸回到烧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然后圆底烧瓶中的浸出溶剂继续蒸发、冷凝、浸出、回流,如此重复,使固体物质不断为纯的浸出溶剂所萃取,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烧瓶中。 液&固萃取是利用溶剂对固体混合物中所需成分的溶解度大,对杂质的溶解度小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 & 索氏提取器应用举例:萃取法提取粗咖啡因& & 用滤纸制作圆柱状滤纸筒,称取10g茶叶,用研钵捣成茶叶末,装入滤纸筒中,将开口 端折叠封住,放入提取筒中.将150 mL圆底烧瓶安装于电热套上,放入2粒沸石,安装好索氏提取装置,见图4-21.1,从仪器上部的回流冷凝管中加入够两次虹吸量的95 %乙醇(当流入索氏中提取器中的液体量超过虹吸管的高度时,液体会沿着虹吸管全部被虹吸至下边的烧瓶中,完成一次虹吸)。打开电源,加热回流2小时.& & 实验时能够观察到,随着回流的进行,当提取筒中回流下的乙醇液的液面稍高于索氏提取器的虹吸管顶端时,提取筒中的乙醇液发生虹吸并全部流回到烧瓶内.然后再次回流, 虹吸,记录虹吸次数.虹吸5-6次后,当提取筒中提取液颜色变得很浅时,说明被提取物已大部分被提取,停止加热,移去电热套,冷却提取液. 拆除索氏提取器(若提取筒中仍有少量提取液,倾斜使其全部流到圆底烧瓶中),安装 冷凝管进行蒸馏,至剩余10mL左右时趁热倾入盛有生石灰的蒸发皿中搅拌成糊状后蒸干成粉状(注意不可烤焦)。然后在蒸发皿上盖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滤纸(刺孔向上),再将玻璃漏斗罩在滤纸上,继续加热,使咖啡因升华。&
共获得金币 0
索氏提取器示意图
& & 1:搅拌子 & &2:烧瓶(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装得太多,一般是索氏提取器溶剂的3至4倍) &3:蒸汽路径 & &4:套管 & &5:固体 & &6:虹吸管 & &7:虹吸出口 & &8:转接头 & &9:冷凝管 & &10:冷却水入口 & &11:冷却水出口&
共获得金币 0
&& & 表面皿(watchglasses;烧杯盖、表面玻璃、表玻璃,)是玻璃制的,圆形状,中间稍凹,与蒸发皿相似。可以用来做一些蒸发液体的工作的,它可以让液体的表面积加大,从而加快蒸发。但是不能像蒸发皿那样加热。可以作盖子,盖在蒸发皿或烧杯上,防止灰尘落入蒸发皿或烧杯;可以作容器,暂时呈放固体或液体试剂,方便取用;可以作承载器,用来承载pH试纸,使滴在试纸上的酸液或碱液不腐蚀实验台。& & 使用方法:& & 先将表面皿洗净、烘干才能使用。表面皿的用途很广,但无论代替何种仪器使用,均要按照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作气室鉴定时,将两片表面皿,利用磨成的平面合成气室,用一张试剂浸湿的试纸,贴附在上面的一片表面皿上,被鉴定的化合物放在下面的一片表面皿上,必要时加温,观察反应中生成气体,从试剂的颜色改变来鉴定气体。如观察白色沉淀或混浊物时,可把表面皿底壁放一张黑纸,则白色生成物便可清晰可见。如做各种仪器盖子,只要利用它的弧形放在仪器口上,放稳即可,但要注意按仪器的口径选择表面皿。一般表面皿直径应大于仪器口径ICm ,这样使用较方便。如做烧杯盖子,按烧杯容量选用不同直径的表面皿。& & 用途:& & 用硬料玻璃生产,适用于化验室做定量分析。如在生物化学分析上用两片表面皿合成培养室,做悬浮滴培养试验用。气室反应观察白色沉淀、微量溶解、蒸发等。用窗玻璃生产的表面皿,仅能用于烧杯、蒸发皿、结晶皿、漏斗等仪器的盖子,防止灰尘落入,保持操作时物质的纯洁。在作升华操作时用以防止物质的异化,使异化的物质停留在表面皿的底部。对有腐蚀性物质称量时,可代替天平的秤盘用
共获得金币 0
&典型的游标卡尺& & 游标卡尺,又称为游标尺子或直游标尺子,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由主尺子和附在主尺子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子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 & 各部位名称:&& & 1、 外测量爪& & 2、 内测量爪& & 3、 深度杆& & 4、 主尺子 (cm)& & 5、 主尺子 (in)& & 6、 副尺子(cm)& & 7、 副尺子(in)& & 8、 手指握住的地方& & 测量爪& & 内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 & 外测量爪,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 深度杆,深度杆通常用来测量深度& & 读数方法:& & 1、先读主尺子的刻度值,精密度为 1 毫米,副尺子位于 24 与 25 之间,所以主尺子刻度为 24 毫米。& & 2、再看副尺子与主尺子重叠的刻度,精密度为 0.1 毫米,附尺子&7&与主尺子重叠,所以副尺子刻度为 0.7 毫米。& & 3、将主尺子与副尺子数值相加上面刻度代表 24.7 毫米。& & 市面常用的二十分度游标卡尺,精密度可到 0.05 毫米 (标示于副尺子上)读法相同;五十分度游标卡尺则可读取到 0.02 毫米。& & 本身的误差来源& & 1、 温度问题& & 2、 重量或存放方法(水、油、灰尘会影响准确度)& & 3、 副尺子的读数和视差& & 4、 零点误差&带表卡尺& & 带表卡尺子:& & 与千分表测量原理相同。指针盘面通常有100小格,便于测量0.01mm时准确观测。&数位卡尺& & 数位卡尺子:& & 主要在 LCD 上以数字方式显卡尺子测量数据,便于迅速且精确的读取数值。& & 游标卡尺使用示例:& & 1、测量深度&&& & 2、测量内径&& & &3、测量外径&
共获得金币 0
& & 指南针,又称罗盘,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 & 指南针分为两种类型:依靠磁力与不依靠磁力的。第一种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地球磁场的有极性制作的地磁指南针,但这种指南针指示的南北方向与真正的南北方向不同,存在一个磁偏角;二是电子指南针,采用磁场传感器的磁阻(MR)技术,可很好地修正磁偏角的问题,现已大量用于GPS定位装置中。至于不依靠磁力的则纯粹靠器件内部的物理方法指示方向,如指南车或惯性导航系统。& &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把指南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指南针在台湾等个别地方称为指北针,因为当代指向针常在指向北方的一端漆上颜色标记,便于使用者寻找北方。& & 司南& &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记载的&司南&就是指南针最早形式(战国时韩非子《有度篇》即已出现司南一词)。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明嘉靖版)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具体形式却有很大争议,根据《论衡》以及唐韦肇《瓢赋》中的记载,王振铎判定司南为勺型天然磁石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1950年代钱临照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将司南理解为磁勺从古文献考证及实验方面在学术界一直存有异议。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秉正在1956年考证出指南鱼是中国人最早地进行人工磁化的应用,同时也对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提出质疑。近些年来他进一步提出《论衡&是应篇》以及《瓢赋》中的司南是天上的北斗,而其它的文献中的司南或指南有的是指南车如《鬼谷子》记载的司南,有的是行事的准则如《抱朴子&外篇&疾谬》中的指南,还有是指官职如《韩非子》中的记载。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近根据前北平历史博物馆旧藏残宋本《论衡》认定&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根据最新的文献考证表明,司南是北斗的别称,同时司南的其他用法也都与北斗有关。此文通过对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中&幽隐长夜,未睹山北之烛;沉迷远路,讵见司南之机。&、梁&吴均《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中的&独对东风酒,谁举指南酌&等唐以前文献的分析,认为这些文献中司南只能解释成北斗,而《论衡》,《瓢赋》中的司南也应是北斗。而元稹《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中的司南应是官职,宋&释正觉《颂古》:&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中的司南应是权力,唐&宋皓《獬廌赋》中&守法者仰之以司南,疾恶者投之于有北。&的司南是法律,这些词意都来源于北斗。另外《韩非子&有度》中的司南也应解释成法律,其中的&朝夕&不是方向,而是早晚朝见或君王早晚听政。其他司南引申为定时间(杜甫《咏鸡》中的司南)、指德高望重的人(张九龄《祭张燕公文》)、以及指导准则等意也来源于北斗。此文认为目前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的论据还远不充分。此外,作者根据唐&戴叔伦(732-789)《赠徐山人》中有&针自指南天窅窅,星犹拱北夜漫漫。&提出中国可能在八世纪已发明指南针。& & 曾公亮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中有关于水浮指南鱼的记载:若遇天景曀霾,夜色螟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或指南鱼以辨所向。指南车法世不传。鱼法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而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 李约瑟指出,铁皮从高于居里点(600&-700&)的温度急速降温,就会被地磁场磁化成为磁铁。这种利用地磁场制作磁铁的方法,虽然磁性较弱,但具有不需天然磁铁的优点。上文中的&道路&、&指南鱼以辨所向&等字句,说明指南针在1044年已经用于陆路交通了。& &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用天然磁石磨钢针的方法造磁针,以及人造磁针指南的记载,出现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 其中记载:& & 1、方家用磁石磨针锋,制造指南针;& & 2、四种支撑磁针的方法:水浮(水磁针)、放在指甲上、放在碗边,用一根蚕丝悬挂磁针(旱磁针);& & 3、磁偏角现象。& & 旱罗盘& & 元初《事林广记》记载:以木刻鱼子,,如拇指大,陷好磁石一块子,却以蜡填满,用针一半佥从鱼子口中钩入,令没水中,自然指南。以手拨转,又复如此。以木刻龟子一个,一如前发制造,但于尾边敲针入去,用小板子,上安以竹钉子,如箸尾大,龟腹下微陷一穴,安钉子上,拨转常指北。& & 元、明航海罗盘的应用:& & 最早见于航海用途的指南针记载于北宋朱彧撰写的《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海中无雨,凡有雨则近山矣。&&。《萍洲可谈》成书于1111年-1117年间,但所叙述的是1086年的事。这比Alexander Neckam可能写于1190年的《论器具(De naturis rerum)》中说法:航海时&白天云遮太阳,或夜间黑暗不辨方向时,使用磁铁摩擦铁针,针停时指南北,&早约一个世纪。与英国几乎同时法国和稍晚一点的意大利也有了首次指南针的记载。1123年宋朝派遣使臣取海路出使朝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用水浮指南针导航: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宋代的航海指南针,除&南北&,还未见有其他方位。四十八方位罗盘用于航海的文献纪录,最早见于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其中丁未针= 202.5&、坤申针= 232.5&。明朝永乐年间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的《自序》中叙述应用水浮罗盘的情况:往还三年,经济大海,绵邈弥茫,水天连接,四望迥然,绝无纤翳之隐蔽。惟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头高低,度量远近。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 《郑和航海图》中纪录109道航海针路。例如:&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江。用乙卯针,一更,船到南汇嘴。平招宝&。(郑和航海图五)&苏门答腊开船,用干戍针,十二更,船平龙涎屿。四十更,船又用辛酉针。五十更,船见锡兰山&;(郑和航海图十八干戌= 307.5& ,辛酉= 277.5&)&官溜屿用庚酉针,船收木骨都束&。(郑和航海图二十。庚酉= 262.5&)明代《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东西洋考》等文献都有针路记录:广东往磨六甲:南亭门放洋,用坤未针 (217.5&)五更船取乌头山。用单坤针(西南 225&)十三更取七洲洋。坤未(217.5&)针七更船平独猪山。&&干亥 (322.5&)针五更船平昆宋屿,单亥针(330&)五更船取前屿,干(315&)针五更取五屿;沿山使取磨六甲。台湾往日本从大港出。东南风可用丁未(202.5&)及单未 (210&)过茄老湾线。南到青水乌水干,可牵舵及用壬(345&)及壬子(352.5&),转变取澎湖东过。七洲洋用坤未针,三更取铜鼓山。明代舟师使用的罗盘,用水浮针,有一定的规矩:取水下针,务要阳水,不取阴水&,&安罗经,下指南(针),须从干宫下&。下针之前,舟师必须诵读《地罗经下针神文》,拜周公圣人,李淳风仙师,定针童子、转针神郎、换水神君、下针力士、走针神兵、罗经坐向守护尊神、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等神灵,祈求&今日良辰下针,青龙下海永无灾。近来曾在青岛和海南发现明代瓷质水浮指南针,尺寸大至为:最大外径9.5厘米;上有盛水同心圆孔径4.4厘米,孔深2.3厘米,外围青花釉绘刻度,底座、四壁厚实坚固,估计是去水收藏,用时加水。& & 现代液体罗盘基本原理类似,不过改进采用了密封技术。& & 现代指南针& & 中国在12世纪已经发明旱罗盘即现代指南针基本形式。经过了阿拉伯人有效改进后才传入欧洲。但是欧洲现存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早于阿拉伯,阿拉伯语中指南针(al-konbas)一词也似源于古意大利语。近来在江西临川一座葬于公元1198年的宋墓里发现一俑(标写&张仙人&),手持一似风水罗盘&亦是旱罗盘&物,有观点认为旱罗盘中国也可能早于西方使用,但可能先发明于江南沿海(如泉、广)一带应用,故博学如沈括也未见到,今后尚须考古文物工作者努力。内陆后世旱罗盘则多用于风水罗盘和校时罗盘,如174/l189曾三异《同话录》&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地螺&可能是一种校时罗盘,主要用途是校时。
共获得金币 0
透视镜式指南针
共获得金币 0
野外定向专用的姆指式指南针
共获得金币 0
& & 一个平板式指南针,透明胶底板的设计方便于放在地图之上量度方位,距离和划线,指向针常在指向北方的一端漆上红颜色标记&
共获得金币 0
一枚在船只上的平镶式指南针
共获得金币 0
凸透镜的原理
& &&&& & 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 外型:& & 中间厚边缘薄,因此能够会聚光线& & 成像会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像& & 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 基本概念:& & 主轴: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C1、C2的直线叫凸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 &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O点是透镜的光心。& &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 焦距:焦点F到凸透镜光心O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物距,用u表示。& & 像距: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像距,用v表示。& &&& & 成像特点:&& & 物像移动方向总是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同。& & 物体移动的速度与物像移动速度的关系:& & & & 当 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物像移动速度;& & & & 当 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等于物像移动速度;& & & & 当 f&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物像移动的速度;& & & & 当 u&f 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物像移动速度。& & 物体与物像的距离关系:& & & & 当 u&f 时,物体与物像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4f ,在 u=2f 时出现。& & & & 成像公式(透镜公式):&&
共获得金币 0
声音的传播实验
&& & 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逐渐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就会听到铃声逐渐增大,这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 原因:& & 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空气稀薄,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当抽成真空时,声音就会消失;&&& 让空气再进入玻璃罩内,罩里又存在了传声的介质,又能听到声音,并且声音会越来越大;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共获得金币 0
凸面镜及成像
&& & 曲面镜是以曲面反射光线的镜子,它可以是凸起(向外凸出)也可以是凹陷(向内下陷)。多数弯曲镜子的表面形状是球面的一部分,但是也有采用其它形状的光学设备。最常见的非球面形状是抛物面反射镜,所谓的抛物面镜就是指凸面镜。& & 凸面镜或发散镜是将光线由表面朝向光源反射的曲面镜。这种镜子只能形成像,因为焦点 F和曲率中心2F两者都是在镜面内侧,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点。& & 准直(平行)的一束光线被凸面镜反射后会发散,因为镜子表面每个点的法线是不同方向的。&& & 影像永远是虚像(光线没有真正的穿过影像)、缩小的(较小)正像。这个特色使凸面镜非常有用:在镜子上的一切看起来都变小,所以可以将影像&压缩&,比平面镜涵盖更大的视场。在汽车上的乘客侧镜就是典型的凸面镜。在一些国家,这些镜子还需要标示安全警示:&实际的物体比所见的更为接近&,以提醒驾驶凸面镜的扭曲对距离判断所造成的影响。& & 光路图&
共获得金币 0
& & && & 凹面镜或汇聚镜会将反射的光线像内偏折(永远朝像入射光源)。不同于凸面镜,凹面镜会因为物体与镜面本身距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影像。&& & 这种镜面称为&汇聚&,因为它们倾向将射至表面的光线收集起来,平行入射的光线将会被重新聚集在焦点上,这也是因为表面每个点的法线方向不同,光线以不同的角度反射。& & 当S<F(S表示物体与镜面的距离),影像是:正像、放大(比实物大)&& & 当S=F,影像形成在无穷远处(&)。& & 注意反射的光线是彼此互相平行不会交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影像可以形成,或是影像形成在无穷远处。当F<S<2F,影像是:实像、反像(倒像)、放大(比实物大)&& & 当S=2F,影像是:实像、反像(倒像)、一样大小&& & 当S>2F,影像是:实像、反像(倒像)、缩小的(比较小)& & 多数的曲面镜都是球面的外观,因为这是最容易制作,也是最通用的形状。但是球面镜易产生球面像差,平行的光线反射后不能汇聚在单一的焦点上。平行的光线,例如来自非常遥远目标的光,使用抛物面镜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抛物面镜汇聚的光点比球面镜的更小。
共获得金币 0
水银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 & 简介:& & 水银温度计由玻璃制成包含水银球及水银柱的温度计。是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水银的凝固点是:-39℃,沸点是:356.7℃,用来测量-39&C&357&C以内范围的温度,它只能作为就地监督的仪表。& & 构成:& & 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由一个盛有水银的玻璃泡,毛细管,刻度和温标等组成的。& & 末端水银球随测量位有不同形状和大小,如口表呈细长型、肛表则为短而圆或用颜色加以区别。体温计之水银受热膨胀。水银柱升高的度数依受热程度而定,上升到相当刻度后不再上升之数据即为正确的体温读数(每度分成10小格,每格为1/10度)。& & 水银柱与水银球连接的上端轻微狭窄,防止水银倒流至球中,体温表使用后水银柱不会自动下降,须快速的甩动水银才会下降至球内,自动下降的体温表必须丢弃。& & 使用:& &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然后看清它的最小分度值,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液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且玻璃泡不能碰到被测物体的侧壁或底部;读数时,温度计不要离开被测物体,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 1、使用前应进行校验(可以采用标准液温多支比较法进行校验或采用精度更高级的温度计校验)。& & 2、不允许使用温度超过该种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的测量值。& & 3、温度计有热惯性,应在温度计达到稳定状态后读数。读数时应在温度凸形弯月面的最高切线方向读取,目光直视。& & 4、水银温度计应与被测物质流动方向相垂直或呈倾斜状。& & 5、水银温度计常常发生水银柱断裂的情况,消除方法有:& & & & (1)冷修法:将温度计的测温包插入干冰和酒精混合液中(温度不得超过-38℃)进行冷缩,使毛细管中的水银全部收缩到测温包中为止。& & & & (2)热修法:将温度计缓慢插温度略高于测量上限的恒温槽中,使水银断裂部分与整个水银柱连接起来,再缓慢取出温度计,在空气中逐渐冷至室温。& & 由于水银废弃物对环境危害的顾虑,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禁止使用水银温度计。以台湾为例,目前市面上几乎已经买不到水银温度计了。& & 如果水银温度计不慎摔碎,可撒适量的硫粉与流动的水银反应生成固态的硫化汞,以便回收有剧毒的液态汞&
共获得金币 0
红水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 & 是利用酒精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一般为78℃。因为酒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是78℃。但是温度计内压强一般都高于1标准大气压,所以有一些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大于78度。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通常会使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温度,这是因为水银的凝点是-39℃,在寒冷地区可能会因为气温太低而使水银凝固,无法进行正常的温度测量。而酒精的凝点是-114℃,不必担心这个问题。&煤油温度计& & 工作物质是煤油,它的沸点一般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所以煤油温度计的量度范围约为-30℃~150℃。因酒精的沸点是78℃,凝固点是-117℃,酒精温度计能比煤油温度计测更低的温度,但高于78℃的温度它就不能测定了。& &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家用气温计多为煤油温度计。它的分度值较大,多为1℃,因此不能作精确的测量&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SBS社区平台技术由提供 ICP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地区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