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铁粉和硝酸钾溶液化学式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化学 6.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课件 苏教版.ppt 6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解析】选C。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ΔH<0,H2(g)和F2(g)反应生成HF(g)是放热反应,则HF(g)分解生成H2(g)和F2(g)为吸热反应,A错误。HF(g)转变为HF(l)放热,则1molH2(g)与1molF2(g)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图示为:5.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热化学方程式:4Al(s)+3O2(g)====2Al2O3(s)ΔH1①4Al(s)+2O3(g)====2Al2O3(s)ΔH2②3O2(g)====2O3(g)ΔH3③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ΔH1-ΔH2=ΔH3B.ΔH1+ΔH2=ΔH3C.ΔH2-ΔH1=ΔH3D.ΔH2+ΔH1+ΔH3=0【解析】选A。ΔH1-ΔH2表示将反应①-反应②,可得反应③,所以ΔH1-ΔH2=ΔH3,A对;ΔH1+ΔH2表示将反应①与②相加,得不到反应③,B错;ΔH2-ΔH1表示将反应②-反应①,得到反应2O3(g)====3O2(g),所以ΔH2-ΔH1=-ΔH3,C错;由A可得,ΔH1=ΔH2+ΔH3,所以ΔH1+ΔH2+ΔH3不等于零,D错。6.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稀溶液中,1mol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生成1molH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101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kJ·mol-1②C(s)+O2(g)====CO2(g)ΔH2=-393.5kJ·mol-1③H2(g)+O2(g)====H2O(l)ΔH3=-285.8kJ·mol-1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意可知,1molNaOH与molH2SO4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57.3kJ。(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即n(CO2)=0.25mol,则n(C4H10)=mol,1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6QkJ。(3)合成CH3COOH的反应为:2C(s)+2H2(g)+O2(g)====CH3COOH(l)根据盖斯定律,②×2+③×2-①得,ΔH=(-393.5kJ·mol-1)×2+(-285.8kJ·mol-1)×2-(-870.3kJ·mol-1)=-488.3kJ·mol-1。答案:(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ΔH=-57.3kJ·mol-1(2)C4H10(g)+O2(g)====4CO2(g)+5H2O(l)ΔH=-16QkJ·mol-1(3)2C(s)+2H2(g)+O2(g)====CH3COOH(l)ΔH=-488.3kJ·mol-12.同一反应的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S(g)+O2(g)====SO2(g)ΔH1&0S(s)+O2(g)====SO2(g)ΔH2&0S(g)====S(s)ΔH3&0因为ΔH1=ΔH2+ΔH3,所以ΔH1&ΔH2。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较如:C(s)+O2(g)====CO2(g)ΔH1&0C(s)+1/2O2(g)====CO(g)ΔH2&0CO(g)+1/2O2(g)====CO2(g)ΔH3&0因为ΔH1=ΔH2+ΔH3,所以ΔH1&ΔH2。【高考警示钟】在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时常见失误点有:(1)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清楚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量与已知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进行计算。(2)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时,须注意断键和成键的总数,必须是断键和成键时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3)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在调整方程式时,要注意ΔH的正负和数值也要随之调整。【典例2】(2011·海南高考)已知:2Zn(s)+O2(g)====2ZnO(s)ΔH=-701.0kJ·mol-12Hg(l)+O2(g)====2HgO(s)ΔH=-181.6kJ·mol-1则反应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Ⅰ、将铁屑浸泡在0.5 mol/L盐酸中进行预处理。Ⅱ、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Ⅲ、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Ⅳ、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请回答:(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H4+ 、OH-。步骤Ⅳ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 和8. 5 时,NO3-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和15%。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Ⅰ、将铁屑浸泡在0.5 mol/L盐酸中进行预处理。Ⅱ、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Ⅲ、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Ⅳ、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请回答:(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H4+ 、OH-。步骤Ⅳ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 和8. 5 时,NO3-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和15%。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Ⅰ、将铁屑浸泡在0.5 mol/L盐酸中进行预处理。Ⅱ、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Ⅲ、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Ⅳ、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请回答:(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H4+ 、OH-。步骤Ⅳ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 和8. 5 时,NO3-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和15%。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
(1)Fe2O3+ 6H+= 2Fe3+ +3H2O (2)防止铁屑在空气中被氧化
(3)Fe2O3(4)4 Fe + NO3-+ 10H+=4 Fe2+ + NH4+ +3H2O (5)活性炭的添加使其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其次活性炭吸附生成物NH4+ 、OH-能降低出水中的NH4+的浓度。(并且能降低出水pH 值,这可能是因为活性炭能够吸附OH-。)(6)CO32-+H2O HCO3-+ 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Fe2+ + CO32-= FeCO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试题分析:(1)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得到可溶性盐酸盐和水,HCl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 6H+= 2Fe3+ +3H2O。(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否则铁屑在空气中被氧化。(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为FeCl2,它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FeCl2+2H2OFe(OH)2+2HCl,随着不断加热,水分蒸发。促进盐的水解,由于HCl有挥发性会逸出,所以得到固体Fe(OH)2。而Fe(OH)2不稳定,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在空气中加热灼烧,发生分解反应2Fe(OH)3Fe2O3+3H2O.因此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2O3。(4)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 Fe + NO3-+ 10H+=4 Fe2+ + NH4+ +3H2O。(5)添加活性炭后,在溶液中C与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此外活性炭吸附生成物NH4+ 、OH-能降低出水中的NH4+的浓度及降低水溶液的pH 值。(6)在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它会发生水解反应: CO32- +H2OOH-+HCO3-,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的增大会降低脱氮效果;此外还会发生沉淀反应:Fe2+ + CO32-= FeCO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当前位置: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安徽省高考真题
(1)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N2 (2)4Fe+NO+10H+=2Fe+NH+3H2O;生成Fe的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结合)(3)温度;铁粉颗粒大小(4)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及性质。 2.外因:主要是指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另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搅拌、固体表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在一定温度下,同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如C与CO2的反应、Na与H2O的反应中,C的量和Na、H2O 的量减少并不意味着其“浓度”减小,即不冈其量的增减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会因固体表面积的变化而改变反应速率。 (2)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经验公式为(3)压强:对于气体反应,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对于气体反应体系,压强改变时有以下几种情况:&(4)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对于某些化学反应,使用正催化剂能显著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增大同体的表面积(如将块状改为粉末状),可增大反应速率;光照一般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此外,超声波、放射线、电磁波等因素也能影响反应速率。 3.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微观解释
发现相似题
与“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57791094423074273280823075423318676.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2Fe2++2H++H2O2===2Fe3++2H2O.——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6.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2Fe2++2H++H2O2===2Fe3++2H2O.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1)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 g FeSO4.当加入50 mL 0.5 mol L-1 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也反应完全,并有NxOy氮氧化物气体逸出.
□FeSO4+□KNO3+□H2SO4→K2SO4+□Fe2(SO4)3+□NxOy+□H2O
①推算出x=________,y=________.
②配平该化学方程式(系数填写在上式方框内)
③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
④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油画所用颜料含有某种白色的铅化合物,置于空气中,天长日久就会生成黑色PbS,从而使油画的色彩变暗,若用H2O2来“清洗”,则可将PbS转变为白色的PbSO4而使油画“复原”.请填空:
①上述“清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有0.1 mol的PbS参加反应,则在此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实验室用铜制备CuSO4溶液有多种方案,某实验小组给出了以下三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方案: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n(H2SO4):n(HNO3)=&&&&&&&&&&&。(2)乙方案:将6.4g铜丝放到90mL 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40mL 10%的H2O2,反应0.5小时,升温到60℃,持续反应1小时后,经一系列操作,得CuSO4·5H2O 20.0g【已知有关摩尔质 量:M(Cu)=64g/mol, M(CuSO4·5H2O) =250g/mol】。①反应时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的原因是&&&&&&&&&&&&&&&&&&&&&&;②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3)丙方案: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A调节pH至4 ,然后过滤、浓缩、结晶。①物质A可选用以下的&&&&&&&&&&(填序号);A.CaOB.NaOHC.CuCO3D.Cu2(OH)2CO3 E.Fe2(SO4)3②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FeSO4的作用是&&&&&&&&&&&&&&&&&&;(4)对比甲、乙、丙三种实验方案,丙方案的优点有(写两条):&&&&&&&&&&&&&&&&&&&&&&&&&&&&&&&&&&、&&&&&&&&&&&&&&&&&&&&&&&&&&&&&&&&&。
实验室用铜制备CuSO4溶液有多种方案,某实验小组给出了以下三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方案: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n(H2SO4):n(HNO3)=&&&&&&&&&&&。(2)乙方案:将6.4g铜丝放到90mL 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40mL 10%的H2O2,反应0.5小时,升温到60℃,持续反应1小时后,经一系列操作,得CuSO4·5H2O 20.0g【已知有关摩尔质 量:M(Cu)=64g/mol, M(CuSO4·5H2O) =250g/mol】。①反应时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的原因是&&&&&&&&&&&&&&&&&&&&&&;②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3)丙方案: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A调节pH至4 ,然后过滤、浓缩、结晶。①物质A可选用以下的&&&&&&&&&&(填序号);A.CaOB.NaOHC.CuCO3D.Cu2(OH)2CO3 E.Fe2(SO4)3②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FeSO4的作用是&&&&&&&&&&&&&&&&&&;(4)对比甲、乙、丙三种实验方案,丙方案的优点有(写两条):&&&&&&&&&&&&&&&&&&&&&&&&&&&&&&&&&&、&&&&&&&&&&&&&&&&&&&&&&&&&&&&&&&&&。
Ⅰ.铁盐、亚铁盐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向酸化的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溶液变成棕褐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变血红色。继续滴加双氧水,血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写出上述变化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3++3SCN-=Fe(SCN)3;③11H2O2+2SCN-=2SO42—+2CO2↑+N2↑+10H2O+2H+若生成1 mol N2,H2O2和SCN-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3)根据以上实验,推断Fe2+、I-和SCN-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Ⅱ.某课题组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探究脱氮原理。(4)实验前:①先用0.1 mol·L-1 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5)如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Ⅰ铁盐、亚铁盐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向酸化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变成棕褐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再滴加双氧水,溶液变血红色。继续滴加双氧水,血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写出上述变化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②++-;③+-42—+++++若生成,和-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根据以上实验,推断+、-和-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Ⅱ某课题组利用粉和溶液反应,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探究脱氮原理。实验前:①先用-洗涤粉,其目的是,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溶液的调至;③为防止空气中的对脱氮的影响,应向溶液通入写化学式。如图表示足量粉还原上述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时刻前该反应生成的阳离子分别是、。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4+的浓度在增大,+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钾溶液化学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