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学的应用心理学考研学科比较好?可以考研吗?

东南大学相关信息:
东南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网最新资讯
东南大学热点文章
东南大学热门话题
考研网地方站当前热点资讯:
下一篇:上一篇:
&&班型介绍
&&报名流程
学术非统考
学术非统考
学术非统考
&&1、不同情况,报班会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价格从50--100元不等.
&&2、老学员享受优惠价,具体价格详见,&&。&&电话:010-
声明:凡注明“来源:勤思考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勤思考研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勤思考研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刊发仅供参考之用,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言论或立场。
(责任编辑:qs_qiaoxiaomin )
心理学考研头条信息
心理学考研论坛         
心理学考研资讯         
&&【报名课程咨询】
咨询老师:吉老师
王老师课程咨询:400- 咨询时间:9:00―21:00/18:00周末(节假日不休息)您的当前位置:&&&
复旦考研导航
资料订购指南
请将您所需订购的图书的准
确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
息直接发至以下:
复旦专业课资料
&&专业课复习
[2016复旦大学考研]:心理学参考书目及复习规划
添加时间:&&来源:&&浏览数:85次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接下来博志<A href="" target=_blank 复旦考研小编就来和同学们看看复旦大学心理学考什么该怎么复习有哪些参考书。
  一、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
  A、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 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分
  实验心理学 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分
  B、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共90分
  二、心理学考研复习方法
  1、心理学导论
  包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门
  普通心理学是进行心理学复习和以后进行进一步心理学知识深造的基础,从考试分值上也可以看出这门科目的重要程度。
  社会心理学是从2011年开始大纲新加入的内容,涉及的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和基本原理。
  在复习程度上:首先,要对基本的基本概念、事实和理论都很熟悉,要达到能再认的程度,对于心理学基本的流派以及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也要很清楚;其次,按照大纲列出的心理学导论的13章内容,前五章是比较简答和基础的,在考试当中是次重点,但一些基本的理论或心理现象也是需要理解记忆的,从第六章记忆到十二章人格,这部分内容比较多,特别是涉及一些理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部分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第十三章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涉及比较简单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要达到能够对知识点再认的程度。
  在复习方法上:普通心理学在刚开始看的时候要认真看教材,不要只背简化版的大纲或是背诵版资料,因为普心涉及的小知识点或有助于理解的内容,在教材上会更加形象和明晰。在对教材熟悉一两遍后,可以形成这部分知识的框架,接着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记忆。社会心理学部分是相对简单的,对于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能够达到再认的程度。
  2、发展心理学
  这门课涉及的是个体从胎儿到死亡的一生中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在复习程度上:首先要对一些基本的年龄段划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现象出现的时间等能够熟悉和再认,其次,对于基本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要能够非常熟悉,一些重要的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要能够回忆。
  在复习方法上:在对教材基本的框架熟悉后,可以按照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纵向上,就是按照年龄段从胎儿、婴儿一直到成年、老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总结,总结出各个心理发展期的主要特点。横向上,按照认知、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总结个体从出生一直到老年的变化特点。
  3、教育心理学
  这门课涉及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教与学的心理,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等。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但记忆的东西也比较多,特别是学习理论这部分。
  在复习程度上:学习理论部分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这部分知识点最好能够记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部分的小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复习方法上:可以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列出一个大的框架,按照分类、理论等的思路进行复习。
  4、心理统计
  这门课是心理学复习中更偏重理解性的知识也是一门方法基础课。主要涉及心理学数据的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在复习程度上:关键是要理解基本的概念明确各种统计的基本方法,同时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在复习方法上:可以按照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主要部分进行复习,明确各种统计方法应用于什么样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统计并不像纯数学那样,需要进行繁杂抽象的公式推演,对于一些公式,能够理解推导更好,但绝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公式的记忆上,因为心理统计关注的是应用,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解释。
  5、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考察的主要是心理测验的原理以及测量编制的相关问题,如果说心理统计处理的数据是实验室实验得到的数据的话,那么测量主要涉及的是与心理量表有关的知识,如量表编制的原理、编制方法以及量表质量的评价四度等。 心理测量的重点是原理部分,这部分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简答题也通常会出现在这里,包括经典测验理论以及信效度、常模等内容,次重点是常见的心理测验以及两个新的测验理论。 复习时,可以在过完一两遍书对书里的内容有个大体了解后,按照心理测验编制和应用的整个程序来梳理原理部分的知识,这样会对每块知识点更为明晰,也能理解地更为准确透彻关于测验的四度,要理解且识记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对于后面的基本心理测验部分,最好能够列出来每个测验的一些基本特点,如测验性质智力、人格等,常模、解释等。
  6、实验心理学
  这门科目主要涉及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以及一些经典的实验,可以说,心理学的实验是得到心理学中基本原理或概念的基础,因此,实验心理学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实验心理学的重点是实验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实验变量的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等,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也是重点。
  在复习时,对于实验设计,首先要注意弄懂书中的实验设计,自己能够总结出经典的实验范式,然后模仿书中的实验,做一些相关的质量比较高的习题,进实验设计训练,对于实验变量的控制,要注意记忆和区分一些基本的变量控制方法经典的实验部分,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方法或范式以及实验结论等。
  总体来看,这六门课在复习时,基本上可以按照导论、发展教育、统计测量以及实验这样的顺序去看,注意要分配好大的时间阶段,定好复习计划,一般采用并三步复习法是比较好的,也就是在考试前至少看完三遍书。对于导论这种分值比较大的科目,看到四五遍都是不为过的,但可能每一遍的侧重点不一样,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统计测量和实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注重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推荐参考书目
  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
  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
  (1)《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最新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编写。
  五、心理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心理测量学: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这些教材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学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如果有需要可以报个辅导班(博志复旦专业课无忧通关班)。了解更多关于复旦大学考研心理学专业的信息可以加入<FONT color=#ff复旦大学考研群: 。
  特别推荐:
  复旦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A href="/program.html" target=_blank /program.html
  复旦大学考研专业课教材:<A href="/ckbook.html" target=_blank /ckbook.html
&&&&上一篇:
&&&&下一篇:中国哪些大学社会学专业较好?能介绍下社会学这个专业在大学中的情况吗?
这个问题本身是因为自己是理科生所以到处找不到大学招这个专业的信息,过了很久才反应过来,所以就把问题改成现在这样吧,更加符合大家的回答。
按投票排序
中国教育体制决定了,几乎不会有“烂大学,好专业”。尽量往牛逼学校去就是了。另外作为过来人,认为社会学完全没必要在本科阶段,尤其是大陆的本科学习。如果数学好,建议偏数理的专业,课外时间多读文史哲。到研究生阶段再转向社会学,同时辅修经济学和心理学。
本硕社会学,看了几个回答,大部分答案都没详细回答问题,还有些都引向就业方向,因此,补充之。个人反对 的 部分观点。首先,简单谈一下社会学较为优秀的各校特色,这里不分先后排名。1.清华社会学:小而美
其中有几位老师都是原北大和人大的精英级别的教授,如孙立平,学术水平和国内地位还是很有保障的。这其中某几位老师非常敢作敢为,如劳工方向的老师,经常实地参与工人活动,喝茶已是常态——众所周知,实际参与社会活动,对于许多社会学研究而言,是一个基本要件。清华社会学招生少,且硕士倾向招本校人员,硕士采用类似“师徒制”方式,就硕士期间的培养而言相对北大和人大更为完善。2.北大社会学:自由&想学就能学好。
北大社会学师资自是不错,其中有几位还特别文艺,尤叹某位老师的课程,你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他的一门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理论课能在哲学楼百人大教室开(该系本科学生撑死40人左右),也足见欢迎程度。也产生过不少精英级别的学生,举个例子:某位本科生曾在《社会学研究》上发表过论文,《社会学研究》是国内社会学顶级刊物。北大社会学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和硕士都是放羊式管理,没有过多的学术要求,自由度很大,不想学的干啥都可以,比如某位本科生就干脆干电商卖首饰了,如果,想好好学,北大可以提供非常多的资源,足够你获得出类拔萃的学术训练,所以北大社会学的特色是自由&想学就能学好。3.人大社会学:先锋研究&学术底子不错。
人大和北大一样,同样是自由、放羊式管理,以我本科同学为例,哥们进入人大社会学读研后,在dota上成就非凡,想学也能拥有非常优良的资源。人大部分研究是异常先锋的,比如“天上人间”研究和“男公关”研究。个人接触人大本科生不多,就身边的人大研一学生而言,学术训练尤其在定量方面,还是相当不错。另外,该校社会学与政府走的比较近,做了许多社会政策研究。PS:人大复印资料,还是很赞的。另外,人大的研究生培养是二年制,比其他大部分学校都少一年,因此如为了以后在企业求职,特别是想考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在人大读研,是相对比较适合的。4.上海大学:;老牌高校。上海大学曾是一所革命高校(请百度瞿秋白、邓中夏),在民国时期就率先设立社会学专业,其历史之悠久大概也就燕京大学可比。感谢
的指正,上海大学现已不是我上学期间的那所以法国社会学为特色的院校。重新检视上海大学的师资,特别是青年师资(这与系所未来发展,以及教学关系犹大)。上大的师资还是很不错的。从教育背景看,相比于其他高校,在欧洲深造过的学者更多,因此整体研究气质更偏向文化层面。从论文情况看,很多青年学者都在海外学术刊物有论文发表,学养是有保障的。相比于国内的刊物,在海外发表是相对不容易的,当然海外也有很多水刊……从学科领域看,基本涵盖社会学几大门类,更为偏重非定量的类别,如文化、社区等。可喜的是社会心理学的师资配置较为齐全,很多北方高校这方面是有一定的缺漏的。另外,根据
同学的提示,上大的社会网络领域研究较为突出。以上只是根据上大社会学师资简介得出的分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上大的同学给予指正。还有,我个人非常感兴趣上海大学的艺术社会学是怎么回事?5.南开大学:曾经的大Boss
很久很久以前,现在南开大学曾经举办过建国以来,第一次社会学讲习班,我们现在看到许多社会学大boss都出身于此。可以说南开大学在天朝社会学历史的地位至少与北、人齐平甚至更高,但现在经过数年的人才流失,目前师资水平已然下降,但水平在国内还是不错,已经不处于第一梯队。6.北师大社会学:社会政策方面研究正在崛起。感谢
的补充,这里直接照搬他的评论,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能来补充各校的社会学情况,我想对于有心想入读社会学的人而言,这比给一个简单粗暴的答案,有价值许多。北师大社会学因为最近这些年社发院的良好发展,在社会政策这个方向发展势头很不错,而哲社学院的社会学更加偏向于经典理论和传统方向,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劳动劳动社会学,朱红文老师在学术潮流和方法论研究上也挺好的,但是专业规模比较小。
南大(大boss是周晓虹,搞社会心理学)、中大、复旦等,我不是很了解。可参考 的回答。浙大最近也不错,冯刚老师的水平还是很不错,浙大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也是相当厉害,只是身处偏理工的院校,知晓人不多。总结:
1.若论学术资源:优秀的大学不一定有优秀的社会学专业,比如上海大学并非985,但社会学实力非常不一般,又如某985院校的社会学,那真是很糟糕……若论升学求职:985大学是首选,起码拿一个211,为何?因为有很多企业就要211级别以上的毕业生,因为好学校且不错的社会学专业只收985、211出身的保送生,无论那个学校的社会学有多烂……而且目前来看,这些好学校保送生比例会愈来愈高。
2.社会学在学校的地位:举个例子,我在学校碰到一个工科生,哥们答曰:搞社会?你是不是搞马列的?。
3.社会学还是很讲求学术训练的,虽然不像理工那么直观,但是,听听访谈,看看问卷怎么设计,怎么做研究假设的,就可知这名学生本科有没有好好学习,这些都是要花功夫的,因此若要向深度发展,本科阶段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身边就有一名学妹,某顶级通讯工程专业出身,现在就异常苦恼自己头脑转不过来,没法短期适应社会学训练,以至于放弃做学术的念头。PS 1:虽说多数学校社会学研究生是三年制,但是第二年下学期基本就要决定找工作亦或是学术发展,因此留给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而一年半时间想在空白状态下,提升至优秀本科生程度,是比较困难的。
4:我们在社会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极其优秀的外专业学生,比如北大某位法律系学生在研一阶段就拿到去密歇根大学的全奖,做了谢宇的学生。不是因为这些学生过于优秀,而是因为这些学生因为真心喜欢这个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学,而利用大量时间非常努力学习社会学,所以成绩斐然,反观大量社会学学生,尤以本科生最为明显,看着自己专业就业不行的状态下,学会喷本专业不行,过早放弃本专业的学习。
5:社会学不是为了工作而设的专业,因此比其他专业,如工科,更难找工作是自然,但在社科专业领域,社会学找工作还算可以,具体可参考的回答。引述一个非常实际的玩笑:一位同专业的友人,经常很认真的跟我说,自己专业学不好,沉不下心,不能好好做学术,是因为名字中间少一个 ·冯· 字。
6:社会学因其“山头”特性,教授的个人特色大于某校的整体特色,如要在学术圈内发展,跟着某知名大教授(俗称学霸)享有的资源也大于去一所名校跟着不出名的老师。
7:社会学想出国深造,还是比较容易的。8:无论国内抑或国外,要混学术圈,还是很讲究师承于谁,人脉如何,这在心理学界亦是如此。
许久不上知乎,所以现在才回答,久等了。的确很多大学没有社会学专业,这个和很多因素有关,恢复高考后80年代是文史哲专业热,那个时候人们关乎的不仅是温饱或者物质,对于国家。社会、民族、人等问题的关注更多,90年代法律专业热,这个和经济浪潮有关以及某些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政治),新世纪以来经管金融、计算机软件等专业也热,社会学本身发展的历史很短,80年代重建社会学专业也面临师资和资源等诸多问题,所以能够开设的学校一直很少,也一直是一个冷僻的专业,市场需求不多,知道的人也很少。至于哪些学校比较好,国内的话人大、北大前二,清华发展特别快,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也行,不过有些“时髦”,复旦的社工专业可以,但是社会学专业不怎么样,上海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特别好,华东最好的,另外南开大学虽然有些没落,社会学也算还行,再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不同的学校优势不一样,城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学等等,这个与该学校的老师(学者)研究方向有关,这个要看你对哪个领域感兴趣,中国社会科学院不能不提,特别你打算是读研后转的。不知道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理科生的话去读统计学啥的,定量方法做扎实就很棒了,文科生,我觉得历史学比较好,因为现在历史的趋势就是社会学化,特别是新史学相关的东西联系紧密,再转社会学我觉得毕竟靠谱,特别是文本分析,历史学的思维很重要也很基础,我觉得你想做研究,这是和基本的方法的极其相关的。现在谈读研还是很早,或者你以后兴趣改变了。高考最要紧的是考高分哟,本科生很注重学校,而不是专业,考研在这一方面提醒很明显,复旦啊人大啊,这些学校还是会在意你本科是不是211、985的(这点我也觉得很恶心)。加把劲~~祝好
社会学国内第一第二的是人大、北大~我是人大社会学本科在读,嗯奉劝你不要对国内的大学抱有过高的希望,学习真心是靠自己的~另外打个广告~我写过一篇关于社会学专业的介绍,在这
,这个小组里是师兄师姐们写的各种专业介绍,有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嗯~
北大、南开、南大
目前社会学确实是一个有点尴尬的学科,首先其跟经济学,计算机等比起来,不是显学,所以你如果本科毕业想去工作的话,在有可能选择的情况下,读一个社会学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此专业也有就业很好的,我们学校的本科生(WHU/NJU)总体来说还不错,外企,IT等都有不少人去。但是个人认为更多是学校的缘故,而不是专业的缘故,他们毕业之后对本学科的知识,可能适用的就不多了。而真要掌握一套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的话,同意楼上一个朋友的话,可能本科是不够的,而且社会学作为一个跨界比较严重的学科,很多视野来自于经济学和心理学 法学甚至数学,而国外严谨的社会学训练,对于分析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要是你选择了社会学,就尽量争取硕士,然后多接触多学科的东西,要是你想掌握一门科学,全面的解构分析方法的话,从其他学科过来,学个社会学,也是很不错的。复旦社会学系居然经常有本科学计算机的,我研究生老板,本科,硕士都是数学,博士才转入社会学领域。
人大 北京的学校就算不是社会学专业就业机会也会相对好点。个别学校还是可以二专业的,要是能再选个其他专业就更好了。
长期潜水党,但是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回答。
中国政法大学的社会学。首先,大陆的社会学分为燕京,华南,华中,江南四个学派(以地域来命名),各个学派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鉴于我说的不全,有带偏嫌疑,这点我就不说了。直接入主题。往往看到这种问题,行外人立马会想到几大名校,比如北大,清华,人大,中大等等。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向大家推荐,中国政法大学 的社会学。我本人是政法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一堂 社会学概论以及接下来的接触,热爱社会学,并修了社会学的课,自上社会学,我便欲罢不能了,而我推荐法大社会学的原因如下第一,师资及严谨程度 社会学院的老师几乎是北大,中科院的博士毕业,现在也开始引进国际水准的老师(这一点下文有所阐释),我刚上社会学院的课以后,才知道啥叫作严谨与严格,一周至少有两本书的阅读量,这种阅读还不仅仅是粗读,知道它在说什么那种,而是读书报告!注意不是读书笔记,而是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写作手法老师一上课就给我们列了至少五种!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规定写作,还会定期叫人上台做汇报,反正自从我修了社会学院的课,周末基本不再出去玩了,一周七天都在自习室。第二,法大是法学类学校,名气也是法学强,这往往大家一听社会学院就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我当时修社会学,就有好多人不理解(不过,我就是兴趣啊,管我那么多,囧!) 但也正是如此,这给学生比较清净的学习环境,每年社院招收研究生时都把门槛提很高,就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一进侯门苦不堪言,因为课业要求压力都很大,不过好处在于正是因为对收生质量把关很严,人数不多,所以每个老师带的学生数并不多,这就和名校最大的差别了(像名气好的学校,一个导师都会带十几个学生我,那师生之间哪里还有很多交流的机会,就我认为,和老师交流对于你学习,开窍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学院由于和北大清华的老师交流甚多,平时也会安排学生去听课,总之,套用当时师姐和我说的,来了这里读书,你就别想逛街,旅行,谈男朋友了,时间全都在看书上了!要是你想真正学到东西,只要你不怕学校环境小而精,来政法绝对是好选择!第三,人才引进。院长很注重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及严禁程度,因此近来引进了受过西方严谨学术训练的老师加入营队。而我自己而言,本科上学期间就对老师们的严谨程度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老师们会毫不掩饰地指出我的问题,也会毫无保留地教我读书写作的方法,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点在点上,但是他们实际上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所以不是学问上的问题最好还是不要去麻烦,像我这种很喜欢找老师唠嗑唠嗑天南地北的人对老师们也只敢说课业上的话题。 总之,回想起跟着法大社院老师们上课讨论做报告的日子,实在是令我收益颇多,我学到哦了严谨,认真,对孤独的忍受,这一切对于我今后的学术或者成长道路都十分重要! 亲身经历,绝对推荐!
正在看后现代社会学的人 默默的转移注意力了
北大、人大、南大是学社会学的第一选择。不过说句题外话,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类似于鸡肋。如果你想靠这专业挣钱,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和现代“显学”经管类专业差的不是一点儿。以上学校凭着牛逼的学校牌子,只要你不太烂,找到一个糊口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一般学校,还是挑个热门点的专业吧。
我觉得只有在自然科学上有比较高的造诣,在哲学上才能真正牛逼,社科不知是不是也是如此,不过我觉得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东西对思维的培养应当是读史书有用些。当然,我说的是哲学,对于社科给楼主参考一下。也就是说,本科学个物理数学研究生再转也不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用心理学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