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读初二,请问晚上要读驾考分哪几个科目目

读经教育问题网络回复集成[2.03~2.04]
读经教育问题网络回复集成[2.03~2.04]
来源:全球读经网 作者:王财贵教授回复()&
&沈阳奕谦学堂修编&
二、文化教育反思
二、文化教育反思
三)体制教育反思
1、赤兔之死——由大陆高考国文榜首作文省思国文教
发言人: 梦鸿
主题: 赤兔之死 ─由大陆高考国文榜首作文省思国文教育
内文: (略)
赤兔之死─由大陆高考国文榜首作文省思国文教育(杨振良?花莲师院民间文学所所长)
发言人: 王财贵
2001年七月,这篇作文上新闻时,我正在大陆演讲,当时就读过,感慨良多,后来,杨振良教授引用这篇
文章在台湾刊出,我曾大量影印给我所教的大学生.现在由梦鸿转贴在此,甚为感谢.我觉得这篇文章所动人的,不只是文笔,还有一种文化的内涵
和生命的厚度.
这是需要培养的,其实这也是容易培养的.不过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才行.
如果掌管教育的人,心中没有教育的理念,没有生命的方向,他怎么知道这些?他怎么能给出这些?
所以家长应该自求多福了.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不错的,因此,不可以不注重生活的环境.即应该给他文化的环境,
如古典音乐,名画等.因为不管你警觉不警觉,一切生活细节,均是在教育了.
但"教育即生活",这句话便有问题了.我以为"教育"不只是为了"生活
",应该是要"提升生活".五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尤其是文化品德的教育,便完全是只想要"即生活",教育跟着时
代观念走,跟着社会风俗走,教育已经不再是时代的良心,也不再是社会的清流.所以学校风气渐渐污染,学生还没出社会,比现实还现实,比江湖还
文化教养没有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纵使有某些现实的成就,他也没有生命的内涵,也没有真正的幸 福.
不要再跟着任何政治意识型态走了,人人要自己站定脚跟,只认教材是不是经典,是不是有价值,不要
再管什么是古是今是那个族群那个门派.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已有许多老师家长默默地在做读经教育,我们诚心的期待下一代有真人才真君子出 来.
2、面对大陆的教育制度:自求多福
发言人: 北京人
主题: 呜呼哀哉!大陆的教育制度!
大陆的教育制度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也无话可说!我在北京,孩子现在40多天了。去年就坚定了读
经的信念,可费了好大功夫才弄到《四书》的mp3。真羡慕你们啊!我该如何才好?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呜呼哀哉!大陆的教育制度!
您如果来台湾,也可能会听到类似的抱怨.我刚从马来西亚回来,他们对教育也有种种难解的不满.
这或许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困境,所以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良有其理.
不过,所谓"自求多福",人人可以自我尽心,以弥补之.
大陆读经风气日盛,据我所知,至少有三个地方,长期推广读经教育,可以取得各种相关信息及教 材.他们的服务性质多于营利性质.
武汉:027-214139,大方文教
厦门:,5098584,绍南文化
北京:010-565653,四海中心
您的孩子要开始读经了,而且要大量的读,老实的读,快乐的读.祝您的孩子成功.
王财贵敬上.
3、九十余年来的中国教育,就是一个“浅”字
发言人: betty
主题: 中广新闻网 :课程衔接不理想,九年一贯学生程度变差了
教育部去年仓促实施补充教材,弥补九年一贯教育实施之后的课程落差,但许多学校接到通知时学
生已经毕业,今年毕业的小六生则是九年一贯的第二届,虽然有长达一整年的时间实施补充教材,但是,一来弹性时间难找,二来部分老师认
为学生可以上国中再学,教学意愿低落,因此结果似乎也不理想。
台南市教育局为了了解今年毕业的小六生程度,首次对国小毕业生进行抽测,三十一所学校测验的
结果,通过四则运算测验的学生只有一半多一些,应用题更惨,几乎三分之二挂点。
中山国中数学老师杨富美指出,实施九年一贯之后,授课时数减少,现在的学生对复杂的数学运算
根本没兴趣,加上语文程度差,连应用题的意思也看不太懂,学生数学和语文能力似乎退步了。
市议员林俊宪认为,国小补充教学有待加强,要求教育局针对国小六年级数学老师开办研习,落实
衔接课程,并且追踪各校教学情形与学习成果。
关心教育人士表示,学生成为教育的白老鼠已经很无辜,既然补充教材很重要,教育局必须注重各
个学校上课情形,否则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形恐怕越来越明显。
发言人: 王财贵
(上文未完成)
在头脑与心灵都快速成长的十三岁内,正是教育的大好时机.应给予内容丰富的教育.丰富,并不
一定就是困难,不一定就是压力.看你怎么处理问题罢了.
九十余年来的中国教育,就是一个”浅”字,九年一贯的教改,只是把”浅”字变本加厉而已.程
度变差是一定的,但这样差,这样愈浅,学生可曾愈轻松,可曾愈喜欢学习?
“教育家”们能否想出一种既内容丰富,又轻松愉快,可以成人成才的教育理论?
其实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了解了人性,依人性而教就好.不是吗?
4、英检证书 让父母急了 孩子惨了
发言人: betty
中国时报 英检证书 让父母急了 孩子惨了(略)
发言人: 王财贵
功利,功利!一切都是功利心作祟。但这是人之常情呀,这是整个时代的风气呀!一个心智不健康
的家长,如何能抵挡得了这个时代歪风。
   如果家长是读经长大的,可能比较不会如此功利熏心吧。
   所以,只好期待我们这一批孩子长大,社会上有文化深度的人较多了,可以站得住自己,不随波逐
流,不赶时尚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回归正常。--报导中说得好:当前的情况,有如滔天浊浪排空而来,纵使媒体出来说话,有什么用?教授
们也说:眼看着一片迷乱,他们也莫可奈何。真是讽刺哪!
   赶快倡导文化教育,培养国民中流砥柱的真知卓见吧!要不然,社会不在这里出花样,也会在别的
地方出花样;家长不在这里紧张,也会在别的地方紧张;孩子不在这里受苦,也会在别的地方受苦。
   尤其请读经的社群要以身作则,读经的家长要以读经的真意互相劝勉,我们不喜欢再听到看到孩子
读经会考考不好,家长就脸色不好看甚至打骂的例子,如果有,大家就鸣鼓而攻他!他不配为读经孩子的父母!--当然平常时候,大家要念
兹在兹,并随时互相期勉;我在每逢全国会考前都会呼吁一番。希望其它县市的会考,也要每次不厌其烦的交待,甚至大字写在简章上。
   总之,读经的人应首先摆脱这种功利庸俗之见。但愿社会的浄化,从读经人开始。
请大家共同努力吧!
5、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整这种时代风气呢
发言人: betty
主题: 高材生 人情世故0分
现在的父母着重在孩子的成绩要比第几名啦、才艺方面要愈多愈好,但却永远不会教会他们如何做
人、如何替别人着想,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论是成绩、或是才艺方面都要比别人的孩子还要更好、不能输人,但是却忽略了让孩子能够培养
独立自主、有礼貌的个性。这到底是谁的错啊?
发言人: 王财贵
青少年人情态度如此不堪。或许是他们平日浪荡惯了,以起哄为聪明,以肉麻当有趣。其实他们心
底也不是真快乐,甚至本来也不是想要这样的言行,但如果有人守本份的,表现爱心的,便会被同学所笑。于是愈来愈成风气,视为当然。其
心灵就这样愈来愈冷漠,甚至以COOL(冰凉冷感)为英雄了。--你看,电视上天天不是都在都教他们耍宝,耍酷吗?
年轻人本来应该很有诗意,很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但现在的家庭或学校大概没有人教他们怎么表达
爱心热诚,一下要做出来,反而感到是羞愧忸怩的。--这是人性的颠倒,这也使年轻人感到世界的荒谬,而与之疏离。这只有造成痛苦的生
命,而不是喜悦的生命。--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整这种时代风气呢?我想应不是责备他们为何不通人情,而是开一条通道让他们的真诚敢于
表现出来--这是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了。
6、整个教育理论教育哲学出了问题
发言人: 散木
主题: 大陆“二期课改”对读经教育是否会有影响?
大陆教育部在上海试点的“二期课改”,以后会逐步推行到全国,是否会对读经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读经推广人士应考虑如何应对。
请看下面三篇媒体报导:(略,)
发言人: 王财贵
看完这报导,令我无限忧心!
本来,七八月之间,我在大陆,看到教育部与中宣部的七号檔,和国务院的八号檔,曾引燃了对中
华民族复兴一股极大的希望。如今这份「实验有成」的报导,如果这叫做教育改革,如果这些东西要推行全国,那我的希望就几乎要完全破灭
不是读经不读经的问题,乃是整个教育理论教育哲学的问题。
台湾的教改失败了,我不忍见到整个大陆的教改也走向失败!
报导中这些教改亮点,大都只是杜威和五四的复辟和变本加厉!还是在表面上耍弄工夫,并没有把 握到教育的本质。
首先,以减负为主题,本是对的。但,学生的负担从那里来?有那些负担是必要的,必须负的,那
些是不必要而可以减的,并没有分清楚,一味地减,就没道理了。
学生负担的最大来由是「太深的不恰当的科技理解教育」,要减,就减这个,只要数学自然科的程
度减了,便可以了。--其实,也不是减不减的问题,而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对一般人,是须减,但对某些特别的学生,反而还要增加呢!
--数学教育本来是极个别的,不能说减一起减。而是要在教学上,做到「学会也好,不会也没关系」的态度。则人人没有学习压力了。
至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思考」的启发,则甚是。但不知其难易是否合乎中等资质轻易了解的
程度?如果还是很难,用强逼的方法教学,则故事和游戏也不好玩了。
外语,如果不用多听多读多背诵的方法学,总是费力多而收功少,八九十年来的英语教育,还不足 以让人警醒吗?。
中文,如不在小时就以读经的理念教,只是浅白化,则识字量日少,阅读力日低,文化水平难以提
升,品德难以涵养,课本多些插图,无用也。
总之,该简化的要简化,该深化的要深化。不能一概而论。
八九十年来,就是把科学和语文一概而论。至今尚不悔悟,奈何?
发言人: 散木
主题: Re:大陆“二期课改”对读经教育是否会有影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自从推行“教育市场化”后,教育的质量一天不如一天,而收费却年
年上涨。今年甚至有一些著名大学要求考上这些学校的学生,拿出十几万来买入学通知书,否则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而即使京沪粤这样的大
城市,平均工资也不过两三千块钱左右,要一下子拿出十数万谈何容易?何况其它欠发达地区。
普通民众,对一般的教育越来越没有信心。所以近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了“小考”的现象,即
每年5-6月间,父母带着幼儿奔波于少数几所收费高、教学质量好的小学,参加这些小学的入学考试。这种所谓“小考”的录取比例高达100:1
,即100个孩子中取一个。而上海高考的录取比例近年来始终在3:1左右徘徊。所以,很多父母为使孩子能考上这几所好学校,在学龄前就替幼
儿报名上各种补习班。而同教育系统有关系的人士也开办各种幼儿英语、幼儿数学、幼儿音乐之类的业余补习班、兴趣班,大获其利。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有识之士确应以“百折不回之真心”来挽救我们的孩子,挽救我们的教
育。但是,除了有一片真心,我们是否也应观察时势,整合大家的人力物力,用灵活有效的形式,更好地来推广儿童读经?
发言人: 王财贵
请大陆朋友不必忧心太过。
吾人是想到学校教育对整个民族的影响,才须如此忧心感叹,另一面看,如针对读经而言,则学校
功课减了,读经的孩子,反而可以节省下许多课外时间读经。
或者是像台湾,因为对教改的不信任,有更多人警觉到学校教育的不足,而走入积极读经--全天 读经——的行列。
所以为今之策,不要感叹——感叹亦无所用,而是应更致力于推广读经。
读经的人多了,不管学校如何改,总还可以出人才,可以为此时代,为此民族做砥柱。
各位以为如何?
7、学校不像学校,老师不做老师,一切只随应试而转
,皆失其本也
发言人: 莫言
主题: 课程改革拖后腿?南京“高考之痛”引发争议
课程改革拖后腿?南京“高考之痛”引发争议 吴非(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在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的时候,一盆浑水就这样劈头盖脑泼在素质教育的脸上。
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的时候,教育也就没有了尊严,也就必然地要走向落后。也许那几位
青年记者根本没去想一篇报导会给南京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高考不改革,21世纪中国的教育将严重制约政治经济的发
展。为保证课改的进行,必须有这样的原则:不能让课改靠近高考,而是命令高考顺应课改……
不错,我们要尊重现实,然而高考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制度,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以目前的社会
条件,我们不得不采用这个制度,因为它毕竟还比较公平。我甚至想说得难听一些:以目前社会的文明状况,我们也只配用这个制度。教育是
富有理想的事业,为什么总要给它塞进功利的实质呢?群众对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有疑虑,这可以理解,而有那么多的专家、教授和学者鼓吹
应试教育,有那么多的教师以高考升学率为专业追求,那么中国的教育只能继续落后下去了。
   中国能不能在本世纪消灭高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21世纪成为发达国家的大问题,现在顽固地坚
守甚至主张发展应试教育的任何不负责任言行,都会记录为历史痕迹,一朝悔悟,如同杀手沾过无辜者的血,心灵的阴影一辈子也洗不净吧…
发言人: 王财贵
学校不像学校,老师不做老师,一切只随应试而转,皆失其本也。
所幸还有清醒人作此呼吁。
不过,此风难挽。其根不在教师,不在学校,也不在教育局教育部。他们也是无辜的。
其根在于全体人心之不安与贪残,而此不安与贪残,又因缺乏智慧所致。政府与民间应致力于智慧 之倡导。
兹事体大,一时难以尽言,亦不尽于一人一事。各自努力,或二三十年可以转其风尚乎!千祈天佑 吾民也。
发言人: 散木
改革高考之弊端,已经探讨了十几年,又怎么样?非但毫无改进,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每年有许多
高中生被大学录取而仍然选择放弃升学,复习重考,只因为考上的大学不是名校。为什么?
岳武穆被诬下狱后叹道:吾今日方知狱吏之贵。而当今社会大大小小的“狱吏”愈来愈多,社会越
来越冷酷,人心越来越势利。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都在教育国人“笑贫不笑娼”“服势不服理”。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为了笑人而不
被人笑,服人而不服于人,都只能扭曲自己的灵魂,顺从这滔滔的暗流。
泯灭人性的应试教育,没有一个家长真正赞成的。但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也只有读书这一条进身
之路了。虽然读了书也未必有一个好前程。
现在读经的这些孩子,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现在的社会如不改变,随着他们升入更高的学
年,也不免要受到应试教育的残害。那时,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他们可能根本无力再来读经了。所以,父母和老师们,务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
阶段让孩子学完所有必要的中西经典。否则,孩子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来学了。)
8、体制就是体制
发言人: 盈盈
主题: 无所适从
我儿今年已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幼儿园读整天的经典,也已读十个多月,在小学每天联络簿都被老师写
上上课爱讲话,注意力不集中,不知要读多少经典才能变化,因为我深信总有一天会等到,但是不知要等多久,我快要被我儿子气死,他实在太好动
了,有谁能教我方法呢
发言人: 王财贵
您的问题背景不甚清楚,故难以判断。
因为上课好讲话,不专心这两点毛病,其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两种,而这两种几乎完全相反。一种是
平时就过动,不好学,又学习能力不足,听不懂,只好作怪;但另一种却是很聪明,要表现,程度已又超过功课,觉得上课无聊。前一种是低
资质低成就,后一种如果老师不好好调整其教学方式,将成为高资质低成就。
当前天下,有太多这种原本可以学得更多,却被学校体制绑死的孩子了,这是天地间很不可思议的
不幸。吾人提倡在家自学,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不是要和体制作对,而是因为体制就是体制,操作的人最方便的手法就是如军队般一律化管理
九年一贯的理想本来是要把所有孩子带上来,其实只考虑到了跟不上的孩子,要把他们带上来,还
没有考虑到程度好的孩子,怎么推上去呢。如果真想把不够的带上来,把多出的推上去,叫做因材施教,必须是一个心思很灵敏的老师再加上
作风很开放的学校才做得到---譬如说,准许儿童在上课时间自己去图书馆,至少准许一些学生在课堂中看自己的书。而且老师还自信能管
理得好,而且学校还会允许老师这样作。---这也正是九年一贯的理想呀。但大家都知道,以当前情况而论,这是极为难得的,这不是那一
个老师的问题,乃是整个社会「民族性」的问题,也是长远以来师范教育的问题。不要去责备您的老师。
至于您的孩子如是属于第一种学习能力稍有不良的孩子,则以上的建议是很好的。或者让他继续全 天候读经看看,一般都是有效的。
可以再多谈谈吗?我们想多了解情况。
9、关于以生活当下实用为主的白话语文教育
发言人: 寂寞的山
主题: 请看
内文: 教育部强调纠正重视外语忽略本国语言学习现象
火热的英语培训市场
   教育部2月25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05年6月实行考试改革试点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试将全面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同时,2月25日在沈阳召开的2005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
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予以纠正……母语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的意义,热爱自己的民
族,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来源:CCTV《东方时空》(略)
发言人: 王财贵
台湾的民间也有本国语文日渐低落而需[抢救中文力〕(张忠谋说)的呼声,只是政府还没有警觉中
文的程度低落的后果之严重。所以最近教育界为了高中国文课的政策,抗争频频。
但台湾民间警觉的是高中国文,而大陆教育部高层警觉的可能只着重在大学或研究生的国文。其实
,在我看来,到了高中大学再来警觉,在语文教育的功能来说,都已嫌慢了。
而且,如果英文是必须的,而国文也是必须的,不管如何改变观念与考试,调配来调配去,总是捉
了襟见了肘,护了肘袒了肚。时间就那么多,生命就那么点,左支右拙,右支左拙,最后苦了的,还是学生。最后输了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社
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它轻快一点,有效一点,而可以兼备?
李国英先生说:〔希望有关的部门要重视母语教学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现在可以,教育部真正地
切切实实地调查了解一下现在母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讲得很好,这工作很必要。
但如果调查是在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现在他们母语掌握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样,根据他们 实际的需求有多大的差距。〕
则此调查,依现有的对语文教学的观念,可能很难有切中问题的设计,于是,或许可以查出大学以
上的毛病,却很难以想到要如何查出幼儿园及小学的毛病。
而语文能力到了中学再查出毛病,就时已晚矣。
所以李国英说:〔如何改进,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很急迫的一些问题。〕其实,这种感觉,老早
就有了。年年说,年年没做。我想,或许不是不做,而是没有办法做。要解决这个问题,实应有特别的全面的反省。而现在的学术界,并不敢
做彻底的反省,顶多只有在枝微末节处修补而已。我以为:氷涷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问题之发生,是远远来自于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
〕,〔尤其以白话文作为小学生的语文教育工具这一点〕(唐德刚语)。如果对此点不能作痛切彻底的反省,将不可能发现症结所在,纵使再
加多时数,加多测试的压力,恐怕国民总是费力多而收功少,徒费精神而已。
中国这种以生活当下实用为主的白话语文教育的思想,不是祖宗的产物,古人幼时两三年的语文学
习,就能掌握高度的语文。古文只学中文,既然中文如此,现在多学外文,我看外文也应是如此。
中国人这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实施方法,原是学自洋人的。洋人,尤其是美国近一百年来,也为他
们的国民的语文程度日渐下滑而头痛不已。以洋人的聪明和敢于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性格,我相信,渐渐的,他们可能会发现他们的盲
点,解开语文教育的秘密,了解到语文不同于科学,所以语文教育应不同于科学教育。率先开始用他们的〔原典〕做教材,率先开始自幼儿起
朗朗背书,(犹太人两千年来一直维持这样的家庭教育,而犹太人在美国各界大展身手)到那时,洋人的语文教育成功了,我们就容易警觉改
但,要如此曲折,要等到那个时候,是很可悲的,我不愿看到。
我十年来的大声疾呼,实是为此。
发言人: 寂寞的山
主题: Re:请看
王先生,您十多年大声疾呼的,也是我们所痛心疾首的。不过好在中国人讲“人心齐,泰山移”!
我们持续不断地讲说,终究会感天动地的。天地尚能感动,况于人乎?我转贴这则消息是想告诉先生,正是在您以及所有为中国文化而殚精竭
虑的人士的推动下,手握权柄的人不能无动于衷了,尽管离正确尚有距离,但毕竟已经开始迈步了。我们还要加大力度,以使人们了解: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了,民族精神才能振奋;民族精神振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成为现实!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请看
如是,如是!
寂莫的山,并不一定寂莫。若自以为寂莫,并且忧从中来,那真活该寂寞了。若不以寂莫为寂莫, 则亦已不寂莫了。
阳明有句话云:寂天莫地,原来是惊天动地;惊天动地,原只是寂天莫地。
10、关于电视教育
发言人: 年轻人
主题: 电视教育
内文: 您好! (略,见联谊中心P41)
感谢您能拨冗出一点的时间,看完全部内容。此文探讨社会文化的教育,虽是针对媒体传播人而言
,但,其理论、原则值得我们大家省思,人心与生活的安定、减缓动乱,增进人跟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助互容,我们的社会国家才有可能和
平的繁荣、富裕。
谨以「电视」一媒介来说明、譬喻,其意包含报章、杂志、刊物、广播乃至电影、图书、音乐一直
到计算机网络等。所有能传播信息、知识、消息的中介,都深深影响着社会国家的趋向。举一隅能以三隅反,所以就只举这一实例---电视教育
发言人: 王财贵
金钱名利的吸引是难以抵挡的,尤其在数十年以来的教育所教出来的社会风气下,劝说媒体要「舜
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无异对老虎说:「你把皮给我好不好?」。
故吾人转劝读经的家庭不看电视(或少看),这是比较可能的。现在凡是「读经学园」的孩子几乎 不看电视了。
如果各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来倡导,则更具影响力。
但有学者会有「不看电视,就会落伍」的反应,乃是因为电视有实时报导的功能,又有「视听教育
」的效用。然而,这两项是可以用其它方式达成的。如以阅读增长见闻,因为除了极度关心政治的人之外,实时的新闻,不一定有价值,凡有
价值的「知识」,皆可轻易在书中读到。又,吾人即将推广的「电影读经」--让幼儿到青少年看尽世界经典影片(从三十二万片中选出约五
百片,此种工作在大陆已经成形),才是最省时而有效的「视听教育」。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电视教育
看作者题名为「只期盼太平和乐的年轻人」,又题「电视人--- 媒体信息、知识传播相关工作者」 。
如真是「从事媒体」的「年青人」,有此反省呼龥,真难得,令人敬佩。
其实,社会上期盼有「好节目」的家长是很多的,其比率应是很高的,只是没有好好倡导开发而已
。愿从事此行业的人,把定心愿,做下去,会有前途的。
11、聪明起来的,一辈子不会再笨下去
发言人: 绿竹幽径
主题: 想请问各位老师!
内文: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二,在读完&论语&后,对我说不爱上学校的语文课,问她为什么,她说上语文
没意思,要学的字都认识,只是学着写写,上课不动脑筋,课文比较短,比较简单,不如看小说有意思.爱看课外书,喜欢上数学课,爱做奥数题目.
如果说她都懂了每次语文考试却不能得100分,总在95分左右.
想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别的孩子是这样的吗?
发言人: 王财贵
请注意:聪明起来的,一辈子不会再笨下去;没有聪明起来,时机一错过,一辈子不得再聪明。
而时机愈早愈有效,高限只到十三岁。
一个资质中上的小学一二年级,不必认真听课写作业,就能考九十分;认真听课写作业,才能考九
十五分;非常认真的念兹在兹,才能多三分,考九十八;如果拼命全部生命用上去,而且要幸运,才能保证再多两分,考一百。
天天去磨那些已经都会了的东西,他的头脑就停止长进,现在容易长进的时候,偏不让他长进,浪
费掉的不只是这一两年,而是一辈子。你要那几分作甚?
其实,应该怎么做,您心里都明白了,乃至台湾与中国大地,几乎每个家长都明白的,只是,大家
的心里还未免于「庸俗」,放不下那个「学校成绩」罢了。
千万请勿见怪,说「庸俗」,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人之常情,所谓「未能免俗」,「随俗」,倒是
「正常」的。能跳出窠臼者,古往今来,几家能够?
不过,您的孩子一辈子要紧哪!
(请反复看本网及「全球读经网」中诸相关讨论,以增信心,以采取恰当方法,及早付诸行动。否
则,三心两意,时日一去不返,必将后悔莫及。)
12、这些孩子应由有[因材施教]能力的老师来教才好
(英文读经与小三英文如如何衔接)
发言人: 洪 正
主题: 英文读经与小三英文如如何衔接
请教王教授:目前小孩(七岁)在读经班(中英文)安亲,英文方面想到将来与小三课程衔接,担心对
小孩会产生挫折感,因为读经班目前教小朋友读莎翁,而小三课程则直接教单字与对话,对课程的衔接主要是担心小孩会因挫折而对英文排斥
发言人: 王财贵
依理论,一个能举千斤的大力士,必定能在众人中,跟着他人提十斤的东西。一个脚上绑百斤铅块 练过功的人,放开后,就能草上飞。
我所见过的事是:三岁到六岁只读经,没学过注音符号,而已经认得一两千字的孩子,上了小一,
第一二周确实输给在幼儿园已经补过注音符号的小朋友,三五周之后,即超前了。
曾有一个小一的例子是:在考试卷上,要举出两样水果,别人只会写注音,他全用国字,老师居然
不给分。又有一个初二学生考数学,一时忘了平常怎么解,就自己想出一套,解出来了,但老师不给分,老师说:[你这样的解法是高二才会
教到的。]另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小二学生写作业,要用生字[叶]来造词,这个孩子想了好久,不能下笔,妈妈就问,不会吗?他说:他不
想写[树叶][荷叶]一类的,他想写[其叶蓁蓁],妈妈说:很好啊,小朋友说:怕老师看不懂,会认为我写错。又马来西亚锺积成老师曾
说他幼儿园学生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往往到大班时,巳经熟背许多经典,阅读过几百本书了,上了小学,第一周,就把一学期的数学写完,老
师看了,非常生气,教他立刻全部擦掉。又有一个孩子,老师说到太空,他就应和着,而且愈讲愈多,讲了他所知道的太空学问,老师很生气
,说,你很了不起是不是,那你上台来,给你讲好了!从此,这两个孩子就不喜欢上学了。——其实,这些孩子应由有[因材施教]能力的老
师来教才好。但有这种能力的老师是不多的,这或许不是老师旳问题而已,更严重的是整个体制,很难让老师出现这种心态。所以,最好的是
选择是:[在家自学]。
以上,虽然不是英语课程,但道理是相通的。我们是该反省教育问题了。
也希望有曾英文读经,又在学校上英语课的孩子的父母或老师,能分享一下,以驱此家长之惑。
发言人: 蓁蓁
我的孩子从小中英文读经,其实英文读经的量也不多.后转到力德双语读经安亲班读中文三科及英
文一科,英文读经由专业英文老师教,孩子很快就可背下,在学校考试他笔试都可考高分,还有口试同学是用念的,他是用背的,自然老师分
数会给高分,我通常是平时没时间管他学校英文,只要他英文读经好好读,到考前前一天晚上才帮他复习学校英文考试,他可很快背下单字及
句子,所以对于应付学校英文考试绰绰有余,所以请家长不用担心.后因为觉得英文读经的量也要多,所以也让他读这家读经学园的晚上英文
读经班,一周两次,里面也有几个儿童美语后来转到这里来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孩子英文程度真的不输在儿美已经补了好几年的孩子.
所以有在英文读经的家长对英文读经应要有信心坚持下去,但最好要由专业英文老师教且在写方面 要多加强.  
纯经验分享,希望家长对英文读经要有信心坚持下去,到国高中时就可看到孩子在英文读经后所展 现出来的实力.
13、白话文如不退出小学校园,则语文教育之病,必日
文章主题:[转贴]学生语文程度差 作文阅读都重要
九十八趴,九十八趴。民主时代,很少看到有这么「一言堂」的景况。
到了这时,教育界还打迷糊仗么?
语云:「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现在已到黄河岸边,已见棺材在堂,
犹不转头,犹不悔悟。奈何,奈何!
语文教学观念不改,此症永难治愈。要改动教学观念,犹如拔去其命根,谈何容易?
其实语文是很好教的,是很容易学的。何必要再加多时数?
又,语文是有涵盖性的学科,语文学好的,可以助长其它科目的学习,为何不可增多时数?为何增 多时数就会挤压其它科目的学习?
为何把生命的事当作数学来计算?
为何八十几年来,还是这种头脑?
问:以何方解之?
答:「儿童读经」。此白虎汤也。(白虎汤者,群医束手之后,最后一剂猛药,救死之方也。一般
医者不敢用,亦不可随意用,唯神医乃可用之,盖此帖不灵,诸药皆废也。)
「白话文如不退出小学校园,则语文教育之病,必日就膏肓。」
此乃吾之锦囊预测也,非吾有神算,此乃八十六年来明明摆在眼前的症候,人人皆知的事。何以不 醒?
14、请教王财贵博士初中语文革新的问题
文章主题: 请教王财贵博士初中语文革新的问题
王教授您好:
我是山东省莱芜市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最近痴迷于您倡导的经典诵读事业。通过学习,我觉得经
典诵读和书法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公办义务教育环境中,我的设想是:从初一开始,合理安排毛笔字练习、经典诵读、现代文自读
、语文实践活动、写作四项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充分占据语文课堂。有计划的训练四年,力争实现中考语文新突破。需要说明的是,短期效
应定位在中考,并非急功近利;目的是赢得学校领导的同意支持。在当前应试教育形势下,这一动作毕竟太前卫了,我酝酿良久,多方考证,
众说道阻且长,但我折服于经典的魅力,欲罢不能。
王教授:我的计划可行么?预期目标能实现么?敬请指正。
您的志气很高,您的方法可行,目标非只必定实现,且会超乎您的预想。
但不知您这样调整课程,您的各层领导会不会干涉?
我知道有些地方,是由上级领导支持的。有些地方是有条件支持的,即只要能把体制内功课也维持
正常,领导就支持。但也有些地方,是:纵使这个班级教得很好,读经好,体制功课不只正常,甚至都超前,家长也都支持,但领导还是要反
对。真是莫名其妙的事(我说的这种事,发生在台湾,相信大陆领导不会这么愚昧才对)。
当然,这种教学理念,最好在小学实践。不过既已在初中,就从初中开始做吧。复旦大学高中部还
有在高中实施而效果依然良好呢!(其实施记录,可参考大方出版的「文化断层与经典导读」一书,此书可能在「南京尚古文化公司还可以买
得到,请上其网站查询。」
15、关于愚公与方舟之喻
文章主题:[转贴]王财贵老师评《文化隔阂:中国向全球推汉语教材碰壁》
发言人: 读经义工
主题: 为推广汉语,中国在全球广设孔子学院。
内文:中评社香港1月4日电/加拿大星网1月3日载文(略)
丁丁别笑,
一,凡所有神话,寓言,皆是象征,凡象征,皆是譬喻,凡譬喻,皆是佛家所说「少分喻」,即只
以少分(不是全份)而喻,或只喻及少分。故神话与寓言皆如诗歌,皆有不尽之意薀涵其中,往往随人作解。此所以谓之「神」谓之「寓」也
。故「愚公」之寓,盖不真愚。方舟之话,亦譬世界水劫之大耳。故孟子云:「说诗者,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言应以我之「意」而会原作
者之「志」,乃能得旨,若斤斤计较,则盘古之辟地,女娲之补天,岂不更可笑欤?此所谓「固哉,高叟之说诗也」。
二,若真欲以「现代科学」观点吹求之,则本来洪水之发,诸河混浊,水中缺氧,鱼类亦活不了也
。何况当今时代,人类土地开发太过,土石流严重,洪水将更加混浊,加上洪水如淹及工厂,厂中毒物尽皆入水,恐怕如果不久之后,上帝再
降一个洪水,先死的是鱼也。
三,读经,不好好反省先知之智慧,人类之罪孽,而警惕之,还发笑,真所谓「不仁之甚」也。
16、极端建构式数学,是不幸
文章主题: 极端建构式数学 是不幸!
中研院士:极端建构式数学 是不幸!
【联合新闻网 记者张锦弘、李名扬/专访】
全球数学界最高荣誉「费尔兹奖」得主、中研院士丘成桐昨天接受专访指出,数学要因材施教,记
忆与推理兼顾,不背九九乘法的极端建构式数学是种「不幸」;他强调,大量阅读、多做证明题、少考选择题、提升语文能力,同样有助学好
现在56岁的丘成桐,是在34岁时拿到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费尔兹奖」,他昨天接受专访时,一
开始就主动谈到前几年在台湾引起争议的建构式数学。
研究40年 离不开背
他说,建构式数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强将自己想法加在学生、教师身上」,是个「不幸的事实」
。数学多少会用到记忆,若遇到2乘以10,每次都要加10次的话,哪能进阶了解更高深数学?像他研究数学40年,至今有些东西还是要用背的。
他说,美国的学校1班约20个学生,老师较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发现学生不会推理,就要求先记忆
,台湾30多人1班,确实比较难带,政府应先减少班级人数、增聘老师,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台湾很多人从小放弃数学,丘成桐指出,老师应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推理的学生,可
先教他们背解题方法,会解题目才有成就感,有了兴趣才不会放弃,像他小时候一直学不会鸡兔同笼,一度对数学很没兴趣,长大后才发现用
二元一次方程式来解,简单得很。
台湾国中实施常态编班,丘成桐认为有利有弊,但绝不能因为有人跟不上,就减少教学材料。班上
学生程度好坏差太多,不见得要分组教学,可奖励好学生担任小老师,吸引他们放弃争排名的本位主义。
博览群书 培养深度
至于补习,丘成桐表示,原本没什么不好,但现在补习对学生生理、心理造成沉重负担,连睡觉时
间都不够,反而影响学习效果。他认为,数学应考学生懂了没,而非比解题速度,他不赞成只考选择题,计算、证明题都应该考;因为若学生
懂,却因疏忽算错答案,还是可拿到分数。
丘成桐的父亲是学哲学的,他受影响读了很多文史经典,他建议学生应多看报纸书刊,不要沉迷于
电玩及八卦媒体。多读书可培养气质、深度,将来会慢慢发酵,也有助学数学,发掘好问题。
他说,语文表达能力不管在任何领域都很重要,否则研究成果再好,别人也无法引用;特别是实力
相当的学者同时做出同样的研究,表达能力好的,往往抢得先机,较易被肯定。
丘成桐说,现在网络、金融、工程等行业,无一不用到数学,入口网站Google赚大钱,就是应用数
学统计搜寻;他正在研究用计算机辨识脸部,也是靠三唯空间的几何计算解决问题。
数学界里没有天才
人称天才的丘成桐说,「我学数学40年,还没有看过天才」,他说有些数学家看到问题后,很快提
出答案,却无法深入研究;有些人解题虽然比较慢,却可思考透彻,成果好得多,但有些题目连历来的大数学家都没想通,「数学家应忘掉天
才这个问题」。
其实,建构式数学,也不见得就一无是处。
因为数学原来就是逻辑的第一度表现(数学是很接近原始逻辑状态的东西,逻辑本身是不能表现的
,它就附随在数学,几何及语文等里面来表现。依牟宗三先生的说法,数学是由逻辑的步位相所形成,而步位相是逻辑的本相之一。)数学的
本质是思考的逻辑,而逻辑本来就是步步推进,本来就是一种建构型的学问,所以数学绝对有着建构的性质。以建构来理解数学,本是学数学
教学的本色。因此「建构式数学」一观念,它是「套套逻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数学本来即是建构的。
当然,对比于数学,则文学和哲学等属于艺术或智能型的学问,就不是建构的,而是渗透的,直观
的,领悟的了。一般人,乃至全世界的近代教育学家,总是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是以前者吞没后者。此所以世界教改屡改不彰,而文化
失去方向之故。
数学既是建构的,何以台湾,乃至美国实施建构式数学会失败悲惨至此地步?答云:此非建构数学
本身之过。而是这些教育学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小孩当机器,人脑当计算机在教了。
若让计算机来做数学,它当然是依建构的程序来运算,从里到外,从前到后,永远都是建构的。此
乃所以计算机专家会说计算机「笨」的原因了。
但,人脑则不一样了,因为人脑是有「生命」的东西。虽然人脑还是要依「逻辑」来思考,不过,
人脑灵活多了,它不必从要到外,从前到后都那样死板。
若要教一个还不灵巧的孩子,譬如说:教一个刚两三岁,刚开始学计数,或者有脑障碍的领悟力低
的孩子,或者对一个正常孩子教新的尚不很懂的单元。则可用建构式来讲解一下,令其能辨析其中原理。这是当机有效的,有时或许是必要的
这样的教学,我称之为「随机的建构式教学」,这种方法,是每一个老师或家长随时在用的(老师
或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在建构式还没推广前,您是不是也曾用这样的解析法来对孩子讲解数学?)因为这是人性所在,不知不觉都会用的,易
经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只不过没有人特别提出来说有一个叫做什么「建构式数学」的玩意儿而已。
不过,方法,总只是「方法」,方法是一种协助的东西,不可以当主题。一把这方法当了主题,就
出毛病了。建构,对计算机与机械来说,是永远的必要的,但对人脑来说,是一个过渡的方便。数学,如果孩子本来就领悟了,会了,就好了
。若一时不会,则用建构式来分析讲解,可能比较容易悟入,而一领悟了,会了,也就好了。
当然,如果对一个已经领悟的学生,要求他用建构式重新说明一下,也可以测试他是不是真会真懂
,如果真懂的人,一定可以再建构出来。
不过,十岁以下的孩子,因为思考的建构力尚未良好发展,所以往往心中明明懂得的,却也说不出
来。这时,如要逼他说明清楚,是违反人性的。如他已经会了,只是说不上来,以建构教育的眼光,认为他不行,硬要再用建构式去「建构」
他的头脑,于是让他一直停留在初步的简单的范围里,绕不出去,那就是误人子弟残害儿童了。
小孩子嘛,玩就是了,何苦烦他呢!照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一个孩子在十一岁以后才进入「
抽象思考」阶段。那时,才能自我了解自我的思考程序。到那时再要求他「建构」吧。十一岁之前,有的孩子的直觉能力是很强的,这时,他
到底懂不懂连自己都不懂,但已经会做很深的题目了,为何不让他玩一玩呢?为何还把他当傻子呢?大人有大人「懂」的方式,难道大人的模
式,一定让小孩也非如此探取不可吗?
进一步说,对一个已经能自我了解能说明其思考程序的学生,只要第一个题目能建构了,就代表真
了解了。如搭船渡河,过了河,就可以舍船了,就不必每一题都还要建构了。近来,建构式教学之所以受到老师和家长愤怒的攻击,就是因为
太烦人了。那烦人的感觉,原来是到岸了,还叫孩子们背着船上岸走,谁能受得了呢!
「建构式教学」的恰当用法是:如果,一个班,有的孩子懂得了,要他用建构式解解看,构得得好
固好,构不好也无所谓,长大后,能解题的,自能建构。而对还不懂的学生,老师可以考虑以「建构法」分解给他看,以协助他的理解的能力
总之,建构式教学,是一种补充教学的方法,或救助的教学法。就如蒙特梭利的教学,主要是救助
脑障的孩子的,所以它步步为营,照顾得很详密,很周到。现在拿来普遍的用,其实那种教学是嫌太啰嗦了,它忽略了孩子本是极健康的,本
是极聪明的,本是进步极其快速的。它拿教有障碍孩子的教材教法来教所有的孩子,则障碍未能得到最好的改善,反而把正常的孩子都教笨了
「建构式数学」本来是不错的,但用不好,就落得如此下场!
我们为什么不拿一种教聪明孩子的方法,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聪明了,而让发展较迟缓的孩子也因 聪明的教学而聪明起来呢!
17、要改善国民的语文程度,重点不在高中国文课的多
少,乃是要从小学读经起
发言人: 家长
主题: 余光中、张晓风:停止98课纲
内文: 【联合报╱记者张锦弘/台北报导】
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发起人余光中(右)昨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准教育部长郑瑞城要重视美学、
文化,不能媚俗讨好年轻人减少文言文……
之前讨论了那么多、那么久,全都是纸上谈兵吗?请问:基金会有没有和余光中教授等人保持联系
呢?具有新闻价值的议题,更是读经界一直强调的,古文占学校教育的比重问题,竟然王财贵教授与基金会一点边都没沾上。不是要强调自己
出风头,而是要站出来,以组织名义力挺余教授等人在这事上,有许多的社会共识。基金会要加油啊!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余光中、张晓风:停止98课纲
朋友们或许不知,我与另一位基金会董事杜忠诰老师,也都是抢救国文联盟的发起人,
在九五课纲争议之最早期(那时基金会还没成立),我们积极参与联盟活动,曾与余光中、张晓风
等七八人一起到教育部抗议,是杜正胜亲自主持回应。因此,还有报上说我是不满阿扁政府份子,真是扯得太远了。(从网络搜寻,还可以找
到这条新闻。)
后来因为我在台中,有些活动杜老师参与,我没能参与,但联盟之活动消息,都还会通知我。所以
,我是尽过力的,读经运动在社会的功能和力量,教育界大体都是知道的。
不过,余光中和张晓风等前辈,名气较大,由他们发声,较有新闻价值,而大家的主张是一致的, 我有没有参加,没有关系。
再说,他们的主张,只在细节做治标的救助,是较为平正而可行的,建议比较容易被采纳。我当时
在教育部的发言,认为要改善国民的语文程度,重点不在高中国文课的多少,乃是要从小学读经起,到高中不要国文课也就罢了。这种治本之
说,目前,不管民进党国民党,都是不可能或很难被接受的。而我又没有时间和精力,主管那一点一点来的事,一点一点来,自有人会做。我
的心愿是,要做,只做最真切的这一块,不管有没有人接受,当然更不管政府支持不支持,八年,不是熬过来了吗?当然,有机会,只要是正
面积极的事,我都会尽量支持、参与。
所以,各位读经朋友,我们要认定:不管时代风气如何,不管政府政策如何,自求多福比较实在,
及早教读经吧!时代的脚步是缓慢的,但你的孩子的成长是快速的,您要及早觉悟这一点才好。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读经可以在体制中恢复
,而那时您的孩子已经老了。况且,它也不会恢复得太完全。自古将相常出于乡野茅屋,教育工作,实不必完全靠政府也。
发言人: 读经
王财贵老师说:到高中不要国文课也就罢了。难道到了高中就不要学语文了?我不知道老师的用意 何在?
发言人: 王财贵
正常的读书生涯规划,语文是在十三岁之前就应该学完了,
至少是打好很深厚的基础,自己能开展了。
十三岁之后,人生尚有许多丰富的知识技能要学,那还有时间精力来学语文?不是耽误了其它应有
的学习吗?所以不论国文英文,都要在十三岁之前学完,中学六年,才能真有所长进。现在,初中高中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还在猛学国文
英文,我们的孩子被害惨了。
况且,初中高中学生在人类学习心里的发展上,也是不适合学语文的,所以难怪我们的中学生不喜
欢上语文课。如果小学已经饱读诗书,这时,正是合乎人心的发展,是他融贯发用语文能力,扩展体悟人生境界的时候,谁还听老师讲那些一
点一滴又是字词解释,又是文法分析的语文课啊!
现在的体制教育,是不明人生生长次序,浪费时间的教育,浪费来浪费去,到了高中,连那么简单
的白话文,也要老师来教,连那么粗浅的文言文,学生都感到头痛,他这一生已注定没有机会修成高度语文能力了。何况现行的高中国文课程
,是给已经错过时机的人读的,纵使都会了,也还是在语文上不及格的人。
所以,我说高中国文课不上也罢。此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如果那一个国家,或那一个家庭,
不知道要从小教孩子背诵高度的经典语文,那就障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机会。此意我讲了十几年,以前听我话的人,他们的孩子长大了,高中
或大学了,很快就会有人读研究所了,他们都愈来愈有共同的感受:当年读经,是走对了路。
十几年前推广的读经,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全天候读经班,那些家长和孩子,看到我,都还怪我呢。
发言人: 读经
王老师说得甚是,可是与现行教育体制相差甚远。我曾经在一次语文教材编写会议上提出,小学初
中语文教材以文言文为重点,而且,我拿脑袋担保:如果认真地教到位,初中结束后,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不仅能阅读文言文,而且能毫不
费力地阅读白话文,还能写作漂亮的白话文文章!可惜没人理睬,听过拉到,从此,也不请我参加会议了。不过,我在末流大学教书,也无所
冒昧地再问一句。您在文中说:“所以不论国文英文,都要在十三岁之前学完”。为什么只提国文
英文?那法文德文日文之类是不是也要在十三岁之前学完?
发言人: 王财贵
善哉善哉,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予者,读经朋友也。
日文德文法文拉丁希腊文等,皆然。反正属于语文者,皆须在十三岁之前培育完成,此乃天理,不
可易者。谁易了,谁就是对老天爷犯上作乱,谁就倒大霉;谁易了,谁就跟自己一生过意不去,自讨苦吃。
事实已摆在眼前,犹然不信,奈何?
此法能晓者少,故不可多说,多说,别人不再让你发言,此亦天理也,请勿懊恼,在末流大学里自
己用功读经,又自行其教学之道,或者偶遇一两可造之材,而造就之,即可了一生之心愿矣。
但亦因此法能晓者少,故须多说,逢人便说,或者遇一二听得进去者,已造无量功德矣。慎勿因寂 寞而灰心也。共勉之!
有跟帖说得好:孩子是父母的,不是幼教专家的,当然,也不是我的。请各自清洗头脑睁大眼睛了 !
发言人: 读经人 。
余光中、张晓风真的关心国文吗……如果编教科书的人把他们的东西多放几篇进入教科书内,相信
他们就不会再出来「抢救国文」了。让他们「抢救国文」对社会没有说服力,做为一个读经者,我也不希望跟他们站在一起,更不用说站在他
们后面帮他跑龙套热场了。
发言人: 王财贵
君子贵自修,慎勿责人太过,
读经人如此言论,或者太急切了些,非「读经之人」的本色。
时代如此,两位前辈已经甚难得,甚可敬了。
张晓风十余年前曾有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学校普遍有音乐美术视听计算机英语等教室,唯独没有「
国学教室」,触动了明道中学校长,花了六百万建了一间古色古香的「国学教室」。虽未对整个社会起大作用,但大旱中之一滴,已弥足珍贵
吾人只做吾人所觉应做的,
时代自有难逃难转之共业也,宜深体谅之。
18、关于希望小学的废校利用
文章主题: 宜昌58所希望小学沦为摆设 用来养猪
在台湾,各县市政府也有不少的废校,有的释放出来,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出租给民间团体办学,称
为「公办民营」,我们「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也正在申请,打算作为读经学校。
说到这,我总有些心酸,我自己工作了二十几年,在读经上奋斗了十几年,居然连几间房子都建不
起来,还要跟政府租用,政府以科层规矩办事,必须设种种条件重重关卡审核,最后如理念不合诸审察委员意思,也不见得通过。
能力如此薄弱,实在很是惭愧呀!
不过,人也不需浪费奢华,如有废置的校舍,方便利用,有何不可?纵使经济能力有余了,能省则 省,亦节约地球资源之道也。
19、抢救中文和复兴中国文化最简便的,甚至是唯一的
文章主题: [原创]德国汉堡国学经典读书会 如幻
请问如幻,参加读书会的人,都是中国人吗?有没有外国人?
前年我在大陆巡回,到山东济南,冯哲主任安排了一场由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座谈会。会前,由秘书
长接待。他很兴奋地谈到当时中国要在全世界设立的一百所「孔子学院」计划,已经成立五六十所了。(两年后的现在,已有一百五十余所,
计划数量提升到五百所。)我问:建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什么?他说:要把中国文化宣扬出去。我再问:现在有些什么文化讲学?他说:还没有
开始讲学,大都是做「汉语教学」。我问:教些什么?他说:就像国内小学生的日常会话。我笑了,说:很佩服大陆的文化战略,外国人想学
中国的东西,我们就只教他们一些小猫小狗,把他们教笨,将来好领导他们。
其实,所有的语言学家都知道,要学好外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化智能,最好的方式是从经典著作读起
,而且是反复的诵读,读熟了半部经典,一切都在其中了。
因为美国人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的错误,坚持要像数学一样,从浅的简单的开始教,一百年来,不
仅导致他的国民普遍的语文与文化程度低落,而且其教导外国人学其英语的方法,更是变本加厉,亦即教材更加简单,教法更加「活泼」,于
是把所有非英语国家的国民都教笨了,尤其是台湾和中国,是不折不扣严守家法的采用美国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百年来,举国如痴如狂的学
英文,但不仅没学好英文,没学进西方文化精神,连自己的中文和中国文化都被扼杀了。中国人的语文程度低落文化智慧散失已经到如今这步
田地,犹不知悔悟,犹以美国教学法马首是瞻,真是所谓「愚不可及」也。而美国人以此教育理论害尽天下,现在,中国又以这一套方法来教
他们汉语,一报还一报,天道循环,无往不复,有如是者!
我曾想向中国汉办单位建议,向外国人倡导读经教育的观念,而且就直接教外国人读背论语吧。但
,又怕如此一来,美国人了悟了,开始教其子弟以英文经典,而且又读中国经典,轻易地吸收了中国文化,她将继续强大,继续领导世界,中
国将永不得「出头」,所以一直不敢积极建议。不过,另一方面,又想,如果美国教育部真的开始实行「读经」了,那么台湾(和大陆)就会
立即跟上,这好像是影响台湾(和大陆)教育部,全面实施读经教育,抢救中文和复兴中国文化最简便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所以,我又想
五内柔肠,真是千回百转,不知如何是好呢!
20、伟哉彭林!伟哉清华!
文章主题: [转贴]清华大学人文实验班开设四书必修课引发争议
伟哉彭林!
伟哉清华!
清华本是洋人支持起来的学校,以理工为主,但清华有一个「响往文化」的传统,不绝如缕。百年
来,带头打倒中华文化的是土生土长的北大,希望如今洋人支持的清华能带头复兴中华文化。
我会赞叹一声:伟哉洋人!
从某方面说,经过理性化的洋人,是很理性的,他们真的认真追求真理,不闹情绪,他们也有人类
文化的总体关怀,至少比五四以来的中国主流知识分子还理性,还有人性,还可爱。
文化无中外,智慧无古今,何时中国人才懂这个道理,而不作贱自己民族呢?
21、没有文言,回不了家
文章主题: 转贴 韩军:没有文言,回不了家。
这是从〔华山书院联谊中心〕转贴过来的,时代转到今天,已经到了中华民族深刻反省的时候了,
这种文章应该会愈来愈多。这篇文章不知本网有没有转贴过,虽然对语文教育说得还没到家,但已见方向,而且作者韩军也相当有名,所以不
管如何,再转贴出来。
其中一段说得相当〔经典〕:
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 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
“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华山书院 联谊中心 转贴人: 璎珞
主题: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内文: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韩军)日18: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4978852.shtml
    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
的群星,他们是鲁 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风流儒雅,他们
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的作品90%以上用白话写成,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
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
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譬如社会政治动荡等等,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最根本的解释,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
,中小学 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即13岁之
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 入的文言教育。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所接受“语文教育”,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
是在废除文言的背景下,基本以白话为主体的、 为本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人们,在语言“敏感期”,基本是“通过白话”来学习“
运用白话”,而不是“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
”,跟随 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
、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 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
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
故、语汇、 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
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 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一母
一子,一本一末。人们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根 源处”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
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 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
,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啰嗦、抽象。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 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
上半叶的大师“比肩”,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如鲁迅、郭沫 若等人,他们成为“
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
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而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文人、学者
们,少年“语言敏感 期”,恰好处在大陆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从诞生、发展、再发展的时期,也即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此时,正是大陆
所谓的“现代语文教育”对文言否定愈演愈 烈,语文课本摒弃文言愈来愈多的时期。大陆语文课本在七十年代彻底告别了文言。因此,五十年
代到九十年代的成人的文人们,少年时期接触文言的数量“一代少 之于一代”,因而他们成人时的文风也基本上“一代逊于一代”。几十年来
,大陆文人的整体文字面貌是越来越“水”,越来越“白”,越来越“俗”,越来越 “痞”,失去了纯粹、古雅、洁净、朴素。不可否认,这
正是所谓大陆“现代语文教育”斩断了“文言”血脉的结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汲取,我们不能再重 蹈覆辙!
   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少年“语言敏感期”仅仅涉猎极少的文言
,或者仅仅 学习白话,哪怕是一流的白话,那么,成人时期,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
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 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可以听听香港著名学者,堪称语言大师的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上穷远古,旁及异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语,苍
然深邃, 情致极焉’。鲁迅读过古书不少,从而‘知旧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
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 ‘文’,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我绝对不是主张在中小学阶段全面恢复文言教育,全面实行“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我主张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适度加大
中小学阶段 文言的课文比例,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至高中阶段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
的目标,也绝不是放在培养“白 话大师”上,我们着眼于奠定一代几代“现代人”的“白话运用”的根底,提高“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运用
白话”的效率。
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和“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文言已经不用,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
,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现代人何必再去学,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也无益于应用。
   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
闭”、“禁锢”。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就直接学习什么,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其实,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
   “古学诚不能无病,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这何消说,但一见古书,便视为毒品,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现代人贵能通
古今,难道 专看什么斯基译作,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史记》、《汉书》不曾寓目,《诗经》、《左传》一概不识,不也是中
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也有语言珠玉一样。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或偏古失
今,或偏今 失古,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
“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 二源。”(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
,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如文中是今语,即使借 了“之乎者也”穿插,也不碍事,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即使借了“吗呢吧”来
穿插,也还是鬼话。其原因就在于,一真切、一浮泛。所以,林语堂说我宁可 写“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不
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口语,却啰嗦、繁冗,让人不明不白)。
   我们再想想,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堪称博大、恢弘,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仰天
地的目光, 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超绝。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
“非现代”、“保守”、“封闭” 的吗?
   文言诗文,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
彻千万年, 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
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不断地“走 过”、不断“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
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 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
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 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
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 气质的形成。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
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另外,如果须循着“学什么,就用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思路,发展下去,进行语文教学,那么,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量产
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手机短信、QQ聊天语等等,放在语文课本中呢?因为它们是今天用得最多的呀!
   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
常的雄厚 了,所以他们成年后,无论怎样大张旗鼓地反对文言,而自身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养,是反对不掉的;他们自身的文言功底或者说是
文化的根底,是不会因此而变薄 的。而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
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 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
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大陆文人的文字正在出现“粗 鄙化”趋势,广大青少年的语言也正在“网络语言”、“商业语言
”的冲击下,出现“垃圾化”趋势。
这篇文章在本栏曾经转贴过。文末还有一句话,上面的转贴给略去了(出于好心),也是我感到奇
怪和遗憾的一句。这里补上,以全面反映韩军老师的见解。
“我必须声明,我主张在当今语境中重视文言教育,但是,我却极力反对让青少年读“经”。”
我只有个印象看过此文,如幻果然过目不忘,而且认真,连缺了一句都指出来。
我于写前帖时,本来要赞韩军此文「甚好」,但从其文气中,总觉「于语文教育似未到家」,故收
回来,只说「已见方向」,盖可引为同道之意也。
有如幻补上「极力反对让青少年读“经”」。这一句,我的感受与评语乃得着落。
这位仁兄有意思的很,告诉别人大米饭有营养,却不叫别人吃……
22、什么时候,我们的体制内英文教育,可以回归人性
文章主题: 我把新概念三四册全背下来了(转帖)
Maitrichen:
我没有什么超人的记忆,也不属于别人说的那种牛人,但是我就是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把《新概念英
语》三册&四册的共108篇文章全背下来了。
故事的起因一个真实的小故事:(2002年的夏天在新东方听到)
   新东方有个学员现在在duke大学,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高
考考进了北大,进北大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它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
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他熟到什么地步呢,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把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
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新东方的教师写信,老师不敢回,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
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这位学员到美国第一个星期写
文章,教授把他叫过去说他的文章是剽窃的,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教授说:"我20年教书没有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来。"这个
学员说,我没有办法证明我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告诉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你想不想听。结果,他没有背完两篇
,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想一想自己教了20年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过,被中国学生背掉了,所以很难过…… 
……三个月的正式背诵,每天基本上是狂背10-12小时,对我来说既是一种痛苦又是一种快乐。痛苦
,是因为太累了,有时一看到《新概念》我都恶心的想吐;快乐,看着自己一天天一篇篇把这些文章背掉,那种愉悦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也
许这就叫作“痛,并快乐这”吧……
十几年前,我就注意到一个故事,而且常讲给人听:
颜元叔(台湾大学英文系名教授)说他的父亲在高中时,因为社会经济条件差,或许也没那么多的
英文教师,三年里只有一本英课本--莎剧故事集(不是剧本本身,而是改写的故事,此书是英国高中生的课外读物之一),约五百页。教法
只有一种,就是背。背完了五百页,就算修完了高中英文课。他父亲回忆,到了高二时,背了一半了,英文课的考试,也只有一题:一千字以
下的作文一篇。题目出来了,只听得满堂「沙沙沙」的疾笔振书的声音,因为会背约两万字的文章了,可以下笔千言了。
何等简捷?何等有效?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英语英文教育的理论多如牛毛,教师满校走,讲破口
,家长花了钱,学生陪了大部份的生命去用功,而国人的英文程度呢?
在大陆倡导外文读经,也曾有人问我「读新概念英文如何?」我曾解释「读经」两字,包含两个概
念:一是读,一是经。读是方法,经是内容。要学英文,如果不能「读经」,那只用「读」一概念,已经了不起了。读,就是要读到背,背到
烂熟,学语文,除背之外,别无良法,此是人类学语文之规律,是天理。违此天理而擅自作孽,必定不可活。
台湾马英九之发基,是因他当过蒋经国先生的英文秘书,有人问他为何英文那么好?他说:「我会 背一百篇英美名人演说。」
当然,如果这位朋友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背完相当篇辐的英文经典文章,或把一百零八篇新概念换成
一百篇名人演说,那对人生的总体成效,又将是别有境界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体制内英文教育,可以回归人性?即使不读「经」,要求学生把初中的英语高中
的英文的所有课文都背下来,也功德无量呀!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03:39pm 发表的内容:
我也想用三个月背一百篇名人演讲呃,实践出真知么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要读的太多了,都还没读!
哲萱可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了,此之谓愤悱之情。
普天下的学生都如此就好了。
23、谈《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
文章主题: 将“国学革命”进行到底!—谈《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 yingxianjun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09:18pm 第 1 次编辑]
谢谢如幻的查索,其实我是太懒了,麻烦人了。
大陆出这样的书,这本来是我这个「台湾人」应该高兴的事,但如今却有些高兴不起来。叶先生把
台湾的中国文化教育水平捧得稍高了些,对台湾的响往也稍痴心了些。
才在一年前,台湾教育部以一种非常「聪明」的手段,决定要让「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走向「安乐
死」。我们几个朋友救之不及,杜忠诰先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言辞恳切的呼吁,结果如何?用台湾一句俗语「狗吠火车」,差可形容。(这
篇文章转载在「读经通讯」第四十七期,附于帖后。)
本来,对中国文化的讨伐、侮蔑、践踏,欲连根拔起以期全盘毁灭之,是发起于国民党之手的。国
民党一直是个「不聪明」的党,它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关节上造了如此的重罪,后来,在台湾发起「中华复兴文化运动」,其实也不知
道从那里复起兴起。所以数十年间,在台湾,中华文化只存告朔饩羊,气若游丝。现在再由民进党一发狠,我觉得台湾快什么都没有了。
对叶匡政先生的称颂台湾以激励大陆的诚意,我还是感动的,感动的是中华文化的再生。不是中华
文化死而再生,实在是中国人的头脑从愚昧而回归清明。
不过,以我之见,欲立「中华文化」之「基本」,到中学才读这些教材,实在嫌慢了些,亦嫌少了
些,只是聊胜于无罢了。苟欲中华文化之真正大复兴,恐非自儿童读经不可。
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常在天下,何人欲得之,何人必需自己去努力。何人努力了
,则必得之。语云:「得道者昌,失道者亡」,我看两岸消长存亡之机,或不在武力经济上也。
兹录杜忠诰先生文如下:
“只教知识不教人”的当前教育方针之省思
──从「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为「选修」谈起
杜忠诰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
(编者案:本文转载自鹅湖月刊第三一卷第八期总号第三六八号鹅湖论坛。)
教育部完全无视于专家学者们的强力反对,执意从九十五学年度起,将目前高中国文课程中的「文
化基本教材」,由原本的「必修」改为「选修」,严重违反以人性之自觉为宗旨的教育原理,令人扼腕!
「文化基本教材」是目前高中整个教育学程中,唯一具有「人格生命」与「伦理道德」教育内涵倾
向的课程。尽管有少数国文教师或许未必都能有此体认,而将它们视同一般词章,只做文词字义上的讲解,未能在「德性」义理上多所阐发。
但它的存在,至少让我们下一代的学子,能有机会接受古圣先贤伟大崇高人格典型之陶冶,心田还能保持一点「彷佛若有光」的内在主体心灵
自觉希望的火种。它是人性通向正大光明之所系,既跟以知识技能为传授重点的其它课程不同,也跟一般「国文」课文迥别。
   所谓「选修」,就是可以修,也可以不修。学生年少,他们很难明白「修」与「不修」,或「选修」与「必修」之间的真正差别。能不修,干
嘛还去修呢?当「不修」的人愈来愈多,发展的结果就是「免修」。从此,学子们都可以不用再学习怎样去待人接物,而只要懂得应付考试,
拥有一些专业知识技能就行了。还管他什么设身处地,什么「君子」、「小人」,乃至什么「公理」、「正义」的!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
曲」,可以预见的,我们的下一代,只会比当前的我们更加庸俗,更加昏愦,更加的退堕沉沦。这绝对不能看作是一件小事。
   当代语言学家将人类的「语言」分为三类:一是「科学语言」,二是「情感语言」,三是「启发语言」。目前国内各级教育的教材中,「科学
语言」所占比例最重,其次是「情感语言」,最受冷落的则是「启发语言」。「科学语言」,以科学理性的逻辑思维为主,如数学、物理、化
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等;「情感语言」,以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散文、诗歌、小说、戏曲、音乐、舞蹈及美术等;而
「启发语言」,注重的则是内在主体心灵的感悟、体证与朗现,如四书、老子、庄子、佛经、圣经等。这三种「语言」,都依靠人类的知觉而
开展。前两种运用的是外发的「顺觉式」本能之发动,属于知识层面的「见闻之知」;后一种运用的则是内省的「逆觉式」照察之工夫,属于
心灵层面的「德性之知」。由于心性的本体是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故往往有赖先知先觉者的「语言」来启发呼唤,才能有猛醒觉悟的
机会。如今,由于我们教育主事者的短视近利,只看到「科学语言」对于实用的急迫性,而严重误解,甚至刻意抹杀「启发语言」对于人性中
道德感的启导功能。不仅不知改弦更张,亟谋补救,眼睁睁看着我们下一代子弟的「德性智慧」继续昏睡,不去唤醒他们也就罢了,竟还忍心
将开启智慧锁钥的「文化基本教材」打入冷宫,真是其心可诛!这哪里是在办教育?简直是在戕贼我们下一代的学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人生,至多只有百分之廿是依赖他的专业知识技能,其余的百分之八十,依赖的则是一种自我认知及人际沟通智慧
。前者是「IQ」问题,关乎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下程度;后者是所谓「EQ」问题,关乎运用这些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心灵」与「态度」。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当局普遍强调知识技能的「IQ」训练,对于这个不可「量化」,难以「评比」的「EQ」智能严重忽视,以致不少学
子都被教成了只会关心分数与名次,但知与人评比,稍遇挫折,就不知所措,一点抗压力都没有的「聪明」木鸡!此种「只教知识不教人」的
偏颇教育方针,倘若不尽速设法加以导正,则台湾未来的任何教育「改革」,都将只会是一场「换汤不换药」的全民游戏罢了。
   关于生命道德教育,西方有宗教承担,每个星期做一次礼拜,进行心灵的洗礼与净化。我们华族古代有儒教(佛、道两家固不用说),且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所言,无一不是针对「人性的自觉」与「群性的智慧」所进行的开示与点化,几乎全都是
所谓「EQ」的训练,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便是对儒家教泽的最深刻赞颂。如今儒教不彰,而硕果仅存如告朔饩羊的「文化基
本教材」,又即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命运,我们国家未来的政治与社会之纷扰与弊窦,真不知将要伊于胡底?
   事实上,「中华文化」的三大精核内涵,不论是儒家、道家或佛家,其论学宗旨,基本都指向人格生命与伦理道德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
净化人心,无非是要提升「人」的质量,把每个人都教育成为「有感觉的人」。它不仅不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更是全人类
的「智慧文化财」。除非我们丧心病狂,自甘与「禽兽」同伦,不想再做「人」,或不愿意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习做「人」,否则,对于以儒家
四书为主的「文化基本教材」,绝对没有任何漠视甚或加以摈斥的理由。
   把以儒教为主的「中华文化」列为「去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严重伤害全台湾读书人的文化心灵,是当今执政者的最大债负;而为了政治之酬
庸及纵横捭阖,任用一些「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人,去充当一个最忌讳「意识形态」的部会之长官,将列祖列宗及当代教师们苦口婆心所宣
讲的有关人情义理之教导予以颠覆、践踏,且将祸延子孙,则是执政的民进党自其秉政以来,所作最对不起台湾人民的一件荒谬事。「以其昏
昏,不能使人昭昭」,一个不解心灵慧命为何物的领导者,只会将辖下的子民带往更加阴暗的幽谷,难以见到光明。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唯有用东方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当代西方智者的这个洞察之语,值得最高教
育当局主事诸公三复。「意识形态」或许是执政者藉以赢得政权的一时利器,但它绝非「万灵丹」。汉代谋士陆贾说得好:「于马上得天下,
焉能于马上治之?」想要消除当前乱象,治理好台湾人,药方只有一帖,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弘扬儒教,设法回归人性的基本面,以「诚
信」服人。曾经当过宋朝宰相的赵普,说过这样一句话:「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这话在社会失序,伦常乖错,人心普遍呈现焦躁不安的
此刻想来,尤具深味,值得朝野人士再三咀嚼!
   只教知识不教人,是当前台湾教育的最大危机。刻意漠视「文化基本教材」,无异「宣布放弃」下一代少年学子的人格道德教育。将「文化基
本教材」由「必修」改成「选修」,绝对会是台湾未来的灾难!真正爱台湾的话,不但不应将「文化基本教材」改为「选修」,还应当进一步
全面鼓励台湾人民,上自总统,下至于乡间百姓,不论老少,教大家一同都来阅读《四书》,共同来「读经」,共同来接受儒教中优质文化的
洗礼与熏陶,好让台湾子民个个都把心灯来点亮,人人都能拥有更高的「EQ」,大家活得和谐自在,欢喜又带劲!
   台湾人什么都不缺,只是缺少一部《论语》罢了!
24、读经的家长老师,也要惊觉警惕,要追求合乎人性
文章主题: 14岁女孩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池塘自杀(天涯在小楼)
孔子云:「苖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圣言广大。或许不单是可惜世人之不善
教不善学,也可以感叹无可奈何的命运。但命运至少有一半是可以用人间的教育运转的,
只是,施教者(父母及教师)如何教呢?在一种僵化的体制中,僵化的社会期待风气下。「严格管
教」,为了功课第一,还是为了军事化管理?
读经的家长老师,也要惊觉警惕,要追求合乎人性的教法。
25、从压力的来源处减下来,才能真正的「减负减压」
说「减压」「减负」,本来是人性的考虑,我也赞同。
但,要研究学生的「压力」「负载」来自何方,从压力的来源处减下来,才能真正的「减负减压」 。
现在,完全闭着眼睛,不知学生痛苦的来源,只是知道学生上学时间太长,作功课时间太长,所以
,以为上学时间缩短,学生就可减压了。
就如同台湾的教改,以为学生压力大,是因为大学学校太少,竞争激烈,所以李远哲就建议中小学
降低学习程度,并多开大学,乃至于大学入学率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人人都上大学,还有大学要倒闭。去年就有人考十八分就上大学。但现在
,台湾的补习业的营业,是以前的好几倍,因为学校既学不到东西,只好向补习班去。
事与愿违,教改愈改愈糟,因为他们的「愿」,是一厢情愿的愿;他们的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改。
学生的压力来源在那里?教育的根本问题在那里?
谁思考过?
26、数学、自然科学是不用教的
文章主题: 丁丁的读经教学随笔(2008年03月、04月) 刃刃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11:33am 第 1 次编辑]
我常说:数学是不用教的,至少小学到中学的数学,都是很简单的,都是可以自学的。
我又说:自然科学是不用教的,至少小学到中学的科学是不用教的。因为都可以用文字说明。
如果到了「研究」的阶段了,才需要老师。但所需要的老师,是真懂数学科学的人,而不是一般的 「照本宣科」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们好好成长,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科学进步,为了「科学救国」,敬请中小学老师们,不 要再苦苦地教数学科学了!
丁丁说得好:
「自学组的孩子们一坐下来就是埋头苦写,不吵也不闹,非常安静。我常听当老师的人抱怨,说孩 子们上课不专心、爱讲话……
事实上,孩子不专心,是因为老师讲课太无聊的缘故;他们爱讲话,是为了自我救济(以免睡着)。一旦每个孩
子都能够依据自己的程度向前学习,永无止尽地探索会令他兴奋,豁然开朗的经验会让他感到喜悦,孩子们处在一个振奋的学习氛围里,这个
时候,完全不需要秩序管理。」
为了老师自己方便轻松,也请老师们不要再苦苦教数学科学了!
您可知道:中华民族自从「全盘西化」,高喊「迎头赶上西方科学」以来,又不明科学教育的原理
,只知埋头苦干。老师逼着学生(注一),再加上家长的推波助澜,聪明的中华民族子孙,都给教笨了!
(请参看「数理读经的构想」一文)
书店里随时随地可以买到各年级各色各样的数学「参考书」,内容比课本还多得多,题目比练习薄
还刁钻得多。虽然是最坏的「布置作业」的功课,但却是最好的「自我挑战」的教材。
教渝买一本四下或五上的参考书,让他往前做下去吧,不要障了他的前程。
注一:「老师逼着学生」的「逼」,有两种:一种是:学生有一半是聪明超过数学和科学课本的,
老师却「逼」着他要愚笨下来,好好听老师的课,这种「逼迫的伤害最大,而知道的人却很少。另一种「逼」,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注
中注),其聪明不及课本,老师则非得「逼」他跟上程度不可,若跟不上,什么侮辱都用上了,听说大陆的老师还可以骂到家长身上呢,真是
一幅「人间地狱图」呀!
(注中注)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跟不上数学科学的科目,是以一般小学三四年级作标准。如果是一
二年级,则跟不上的人较少。而如果是以目前体制中的教学方式,学生愈学愈笨,而我们的数学科学教本的程度拉得太快,不合常情,则小学
五六年级之后,就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跟不上程度,到了初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跟不上。到高中,在台湾,一百个学生里,数学考及格的只有
五个。这不是折磨人么?
27、要语文作育,岂不简单
文章主题: [转贴]语文作育,国之大事—现代德语的沧桑对汉语未来的启示 关子尹 (JH)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08:58pm 第 3 次编辑]
关子尹是鹅湖朋友,大约二十年前了,鹅湖十几个师友到香港中文大学开学术会议,关子尹邀请台
湾的朋友到他家作客,我也在其中。后来,都未再见面。时光催人,今见其大文,甚是高兴。
关先生英文德文俱佳,在英文压到中文的情势下,关怀中文之保存与中国人中文能力之提升,其意 殷殷,令人动容。
关先生在大学教书,所关心者,所注目者,在于大学师生如何尽「语文作育」的责任,用心甚切。
但所提意见,是不切实际的。欲「作育语文」,以期保存高度的母语母文能力,扩而对外语外文有
所吸收消化,进而丰富发展母语母文,其注目点应在国民「语文能力发展期」普遍而深入地地进行。
如果不对全民语文能力作普遍的推升,却要求上了大学的学生,或当了教授的幸存的「精英之士」
负责,是缘木求鱼的。因为他们已远离社会的「语言现实」,处于象牙塔中的人,谁还关心普罗大众?关心亦有何用?
其实,要语文作育,岂不简单?要培养高度语文能力,岂不容易?只要遵从语文学习的天理,从孩
童起,让孩子读经,读多读久了,母语根基必然巩固,外语学习能力也提升,而依据天生的本性,一个人必会以其母语为核心语言,而「吞噬
」外来语文,进而创造新的语文境界,任何一个民族只要老实教儿童读经,必定语文人才辈出,不必忧心会被其它语文所并吞。
所以,关先生等人,与其它热心本国文化人士一样,空有情怀,没有方法,是行不通的。
如果不从提倡儿童读经开始,我可预测,香港中大的这份保爱中文热情,是白费了,只好眼巴巴地
看着中国人的英文愈热,中国人的中文持续崩解中。
28、老师和儿童何必受这种苦?这是教育部规定的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09:17pm 第 2 次编辑]
顺便讲一则「新闻」:
我这两天到台湾东部和北部去看毕业生的实习,他们「教学演示」给我看。
恰好有两位「准老师」都教一年级的「国语课」,
有一班是国语第一册第三课,课文我一下也会背了,它是:
下课了,下课了,
我们去玩大风吹,
大风吹,大风吹,
大风不停的吹,
我们不停的跑。
另一班是第二课,课文是:
地上小花一朵朵。
天上白云一朵朵;
海上浪花一朵朵。
第三课那班,这一课文,已经上了第四堂了,这堂上完,还要上一堂。另一班,这几句话,已经上
了第三堂了,以后还要上两堂,才功德圆满。
老师的教具还没拿出来,字牌还没举起来,问题还没提出来,小朋友都知道答案,就在下面叫了。
所以老师上课上得非常中规中矩,但,整节课,我感觉是一埸闹剧,虽然老师上得很用力,小朋友友也上得很有劲,但我总觉教室里一片空虚
,我觉得他们一堂师生正在受苦,因为老师心里明明知道,这些孩子都会了,他不得已,正在做明知无意义的事,只是孩子还小,他们不知道
自己正做无聊的事,正在被浪费。但我相信他们心中的神明是知道的,我彷佛听到他们心中的神明正在「吶喊」!
我问:老师和儿童何必受这种苦?
老师和主任们回答:这是教育部规定的。
29、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文章主题: 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乡香)
一、洪兰爱心特甚,读之感动。骂贱贼处,正义凛然,大快人心。
二、如要解决全国贫苦学生的午餐问题,一个月的午餐费才有多少?只要每年政府省一丁点浪费, 就可以供应数十年而有余了。
三、如政府不管,则学校校长实可以向学区募款,二十七个人没饭吃,请另外二十七个善心人士代 为捐付,也可以应急。
四,对教育来说,经济问题还是表面的,虽甚急迫,但尚容易解决。更大更深的问题是:教育的内
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要不然,数十年经济还过得去的教育,怎会教出让学生没饭吃的社会现象?
30、“感谢台湾的教育,终于把我的儿子逼走了”
文章主题: 感谢台湾的教育,终于把我的儿子逼走了——李艳秋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09:12pm 第 1 次编辑]
有朋友寄来这文章,读后,心情很坏。
我将之转贴于此,让大家也看看,
但愿它如希腊的悲剧,能洗净观者的灵魂。
当然,最应该洗净的是教育部的灵魂。
感谢台湾的教育,终于把我的儿子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驾考分哪几个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