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前辈!我准备考北外星光,请问下你是考的日语么?那年考了多少?

前辈你好,我想考日语研究生,急需《徒然草》52和92段翻译,看到你翻译的很棒所以来求助你~_百度知道
前辈你好,我想考日语研究生,急需《徒然草》52和92段翻译,看到你翻译的很棒所以来求助你~
提问者采纳
ところで。 ちょっとしたことであっても。そこである时ふと思い立ち、あれは一体何だったのだろうか、一人歩いてお参りをすることにした という。闻くにも胜って八幡様は尊いものでございましたな。道すがら傍らの人に 向かって「长年の愿いをようやく果す事が出来ました、神へお参りする事だけが目的だったので山までは见ませんでした」と语ったという。そして石清水の麓にあった极楽寺やその隣の高良社などを拝み「これで见るものは全て见た」と思い込み。気にはなったのだが、仁和寺に戻ろうとした。
92段没找到哦、参诣する人は皆、年老いるまで石清水八幡宫の参拝をしなかったことが気がかりであった、案内する人はあってほしいものである、山へと登っていくよう なのだが第52段 仁和寺にある法师仁和寺にいた法师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徒然草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虽然你大概不是求助我的,不过要是你愿意我可以留邮箱你发过来……
ある人が、弓を射ることを习うときに、二本の矢を手に挟んで持って的に向かった。师匠が言うには、「习い始めの人は、二本の矢を持ってはいけない。後の矢を当てにして、初めの矢にいい加减な気持ちが生まれる(からである。)。毎回射るごとに当たり外れを考えず、この一本の矢で决着をつけようと思え」と言った。たった二本しかない矢を、师匠の前で一本をおろそかにしようと思うだろうか。なまけ怠る心は、 自分では気づかないといっても、师匠はそれを知っている。この教训は、あらゆることに通じるであろう。  仏の道を修行する人は、夕方には翌朝があることを思い、朝には夕方があることを思って、またの机会にていねいに修行するようなことを当てにしている。まして、一瞬のうちにおいて、なまけ怠る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一下。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考北外的研究生,需要准备什么,还有就是要考哪些科目呢??_百度知道
请问一下。我是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考北外的研究生,需要准备什么,还有就是要考哪些科目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你可以去该校的研究生网站上了解。
不同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日语专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6776|回复: 43
三本三跨二战北外英语 我都考上了你也能考上 最详八千字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我于15年二战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澳大利亚研究方向研究生。基英107作文124日语70政治55。我是三本三跨考生,没有老师和研友,孤军奋战,经济拮据,身体越来越糟,考研路途实在艰辛,一直想着考上了写一篇经验帮助同样艰辛的孩子们,现在来还愿。
  第二年一路跌跌撞撞绝处逢生最后人品爆发了,其实很侥幸,水平还差得远,学习经验价值不高,就当给大家打气了。
  那晚查了结果挨个给人发消息,却怎么也定不下来,全身足足抖了半个小时,天快亮才睡着。
  三跨不说,之前更是没见过哪位学姐是本三出身的,所以一直都不相信自己能考上。感觉北外英语学院还是很公平的,不要在乎出身,都有希望。
  资料搜集:考研初期搜索关键字加了很多qq群,挨个问了里面的人,认识了很多前辈。星光论坛里也关键字搜索了很多经验贴,无从下手时,把经验贴翻一遍心中就有大概了。考研论坛百度之类的也搜集到了些资源。此外ctrl+f可搜任何界面的关键字。
  考北外的原因:确定了去北京,大三在网上找了北京各高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学姐,发现北外考的人最多,毕竟是外国语学校,英语专业招人多,学姐们也都很热心帮助,感觉北外很接地气,是个普通人努力就能实现的梦想。一直孤军奋战,完全靠着很多热心学姐指点一路走来,很是感动。再者北外出售真题,感觉信息比较公开。其实当时想反正考不上就认个最好的考,结果投入了就放不下了。之后备考时越来越喜欢北外,因为它初试完全只考最基础最实用的英语--基英和写作,像文学等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都不涉及,而它考的又是实实在在的对英语的把握,很有水平,所以专业课高分的并不很多,因此北外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完全看准备的程度。此外,北外只要求最低水平的二外和和政治,进了复试这两门也就完全没分量了,然后复试二外听力只占一分,想来大概是国家要求必须有这部分,北外干脆就直接把分值降到微乎其微了。北外真是酷又有内涵。
  考澳大利亚研究的原因:想考学硕,高翻太难;外研中心感觉很难;英语学院的几个专业,翻译学历年高分,竞争很激烈;美研英研感觉比较火,竞争激烈;文学没接触过,怕复试太难;语言学前两条都沾一点;澳大利亚、加拿大或爱尔兰研究是相对小国,感觉一直不温不火,竞争不太激烈。其实澳研13年,加研14年都火过,但这就跟大小年一样谁也说不准,所以不用太纠结概率上的机会,认准专业提高自己最保险。
  澳研13年进复试的爆满,14、15年进复试的人都不够,需要调剂。
  练字:第一年考完作文沮丧至极,发现大考一直失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书写,写的字根本没办法让人看清是什么,还会让老师怀疑态度不端正,而且根本改不过来,学途只能中断。后来被鼓励开始从秋天练字,每天做翻译就当练字,中英文都练。上网找了一张手写体的英文照片,很q很圆很规整很虔诚的那种,我觉得这样的字考试很受用,努力研究模仿,乱了二十年的连体英文竟然挺快就脱胎换骨了,一开始很慢渐渐也就写快了,一笔一划地写,每一笔都不连,考试时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现在我去试讲写板书的时候,别人还说字像小学生显得没水平呢,嘻嘻嘻。汉语练的时间长一点,后来发现效果甚微,速度一快原形毕现,不过考试只有政治用汉语,也就无所谓了。
  真题答案:学姐给传了部分答案,剩下的自己找的。基英的改错可以网上搜到原文,翻译有的也可以搜到原文和出处,前几年的翻译都出自钱歌川的&翻译的技巧&,阅读可以在论坛上搜到答案讨论帖。作文没有答案。日语我是挨道搜的,基本都是网上的原题,搜不到的可以请教别人。
  言归正传,两年都是在家准备,第一年很糟糕,基英101,作文99,政治日语都是七十多。第二年从秋天开始准备。第一年准备得再糟糕,第二年也多少轻车熟路了些,也有心态的变化。第一年准备的东西第二年重新来了一遍。
  ★基英:
  经济学人
  星火专八翻译
  散文佳作108篇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
  星火专八改错
  冲击波专八改错
  我办事拖沓,缺乏计划条理和自制,备考的前面大部分时间每天只看了基英,复习单词,看经济学人,做一篇改错,一篇汉译英,一篇英译汉。一天就过去了。
  经济学人:到了第二年才知道怎么找资源。下载calibre(bookmanagement)软件,上面有个杂志选项,点进去选订阅,然后选经济学人,右边选每周五推送,每周最新版就自己下载到电脑上了。我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用calibre看十篇长度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不过经常达不到。我觉得大量阅读很有必要,可以提高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我把真题阅读的出处都差了一遍,各种外媒都有,也有gorgeorwell之类的散文,唯一的规律就是出自期刊的文章发行期会是很接近考前的时间。15年阅读增加了一篇,变简单了,好几篇都是经济学人上读过的原文。
  背单词:参照了一个背单词的方法,名字忘了,我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看经济学人时每篇文章用有道词典查一个单词,有时候查得多一点,单词都加入生词本,第二天看经济学人前复习一遍生词本,能想起来的就删掉,想不起来的明天继续。也可以用拓词网每天背单词,效果也不错,不过我没坚持下来。可以研究一下真题每年出什么题材的文章,经济学人的文章就重点看这中类型的。
  翻译:每天一篇英译汉、汉译英,都是考试长度。先后做了108篇,之后张培基一,都是找和考试文章相似的做,其他的跳过。之后做星火里的专八真题,和非真题部分的英译汉。不用在意和译文的相似度,也不用刻意背译文,关键是仔细研究译文,慢慢地思路会越来越顺畅,这就行了。今年考试打完英译汉草稿时,发现时间不够了,开始猛抄,结果没时间了,汉译英空了一半,由于手狂抖,字也完全不能看,像是闭着眼睛用左手按右手的速度写出来的。今年翻译篇幅变长分值变大,从没听见哪个学姐说过有没做完的情况,考完我就彻底死心了。谁知一查成绩反而比第一年高了,107分,很诧异。我想大概是做翻译时思路很顺,虽然没时间了,老师还是能看出下功夫了,所以没忍心给太低分。
  改错:每天一篇,先后做完了星火专八和冲击波。知识点直接写到了书上,我对语法比较较真,平时没时间看语法,但改错考察的就是语法,所以有疑问的地方一定会仔细探究,差不多每篇都是精读。查阅语法工具是有道词典、灵格斯词典、牛津英语用法指南(语法书)、google英语搜索匹配度、google百度搜索问题等。做完的书可以多做几遍。
  ★作文
  第一年就一直拖到考前才开始练,结果很糟。第二年也没有提前多久开始,很晚才开始看。我仔细研究了几篇gre范文,看得很细,效率也很低,差不多好几天看一篇。看看文章是支持、反驳、中立,还是分情况讨论。我没写过英语文章,句法很弱,就把每句话的句型用自己认识的符号标到书上,主语是什么,是主题、客观对象,还是人类,是主动还是被动等等,这样就弄清了一句句是怎么展开的,思路是怎样连结的,句式又是怎么自然转换的。我把文章中所有可借鉴的词、组、搭配全部总结到了一个文档里,比如举例子用的说法有forexample,forinstance,递进有moreover,apartfrom..,also..,起什么样的句子的说法有哪些,无中生有加动词词组的有tendto,endeavorto等等。我写作还停留在小学阶段,所以只能用这种笨方法。如此,我看得很慢,只看了约八篇GRE文章。自己写了约十篇作文,差不多每种题目都写了写,写完后请水平高的人帮忙改,也可以上italki,贴到作文簿里,请人帮批改,那里虽然外国人的作文会被中国人蜂拥批改,很难找到语言交换伙伴,但还是有人热心乐意帮忙改作文的。
  一.我总结了范文每句的论证方法。
  举例:用个生活、新闻中的例子
  重复:我同意某事。件事这是无可争议的。。。
  解释:我们都变得为他人着想、热心、有责任感—我们变成了一个更好的社会。
  这个解释也包括限定一下范围:管理专业很实用——它注重完成任务、着眼于底线原则。
  因果:某物好,因为大家都说他好,或者因为他对人有益(,所以他好)。
  反面论证:某物好,或许有人说他不好,但这理由不充分,所以它还是好。
  这些论证方法可以两个揉到一起用,比如重复+因果:我同意某事。这件事是无可争议的,因为。。。所以我同意此事。
  二.展开一个段落
  有的段是用好几个例子填满:“科技好。飞机方便。手机方便。医学进步延长寿命。所以科技好。”这样的段落比较好写,不用深入探讨和思考,想几个相关的例子一带而过一段就完了,但建议一篇文章最多只用一次,不然就太肤浅了。然后例子我觉得三个比较合适。
  其他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发挥了。每段的第一句都是主旨,之后可以重复一下主旨,然后解释一下、下个定义,或\及说下因果,然后举一个例子,再详细说几句这个例子。
  也可以用淡化例子的方法,这就需要很强的逻辑和语言水平,需要把一个意思翻来覆去地说满一段。我觉得这样很难,会经常加入其他方法,包括
  (1)思路可以以因果关系顺下来:“艺术好。它让我们深入思考贴近灵魂。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善良。整个也社会因此受益。”
  (2)多方面说明:“艺术好。它让我们深入思考贴近灵魂。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善良。整个也社会因此受益。此外,艺术还能安抚人心,缓解情绪,有助于稳定社会。”
  (3)加入反面论证:“艺术好。它让我们深入思考贴近灵魂。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善良。整个也社会因此受益。也许有人说这是艺术具有麻痹作用--灌输愚民思想,并且排挤非主流人群。但这都是作者的企图而非艺术本身的作用。”这种纯论证的方法写起来比较轻松,因为驳斥观点顺着自己的思路随便想一个就可以,不用太深入。这样写也比较有意思,感觉是在胡搅蛮缠强词夺理,让判卷人也看到自己能论证会思辨,不亦快哉。
  三.整片文章的结构
  我感觉中立观点的文章比较简单,即议论部分(我喜欢写四段),两段支持,两段反驳。这样可写的话比较多,各方面也不用想得太深入。
  除此还可以写得不那么平衡,三段正(或反),一段反(或正)。用这种方法时,那三段可以是平行层次,更好地是由浅入深有梯度。引用一位学姐讲的例子:“段一,科技好。段二,科技不好,危险,分散注意力。段三,科技不好,使人与人疏远,脱离人之本性。”意思就是,第一段浅写,之后逐渐深入,谈到人性。
  Gre范文上一边倒的文章也可,我比较少写这样的,怕没那么多话说。
  除这种gre类型的思路外,还有一种写法。这个适用于非思辨性而是讨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题目。方法为:首段说现状,再说现状成因,(我习惯用一段),最后再说解决方法(习惯用三段)。末端说一下这种现象终会好转之类的话。考前看学姐的文章学会了这种写法,15年issue恰好遇到了这样的题目,让讨论社会问题,就用了这种类型,比较幸运。
  Summary挺简单,考前写个两三篇就会了,我练的只有真题。把文章每段重要的话变个说法顺下来就好。我阅读能力不好,至少读三遍。第一遍快读弄清意思,第二遍画出重点句子,第三遍根据笔记开始动笔。每部分内容长度尽量与原文部分长度成正比。顺序最好与原文一致,也可以适当调整,比如为了分类说明某件事可以将后文内容提前等:原文“A,a,b,c”,概括“A分为两种情况:a和c。然后再说有关b的事。”
  Commentary考前看了几篇经验贴,虽然还是很迷惑,但形成了自己的写法:把所给文章当成issue的话题,写篇issue就好。首段先用一句话总结这篇文章的观点,可以是总体观点也可是其中的某一个观点,评价写得好不好(这两句话顺序可换),然后说自己同不同意刚才提到的这个观点,接着就按issue的套路走就好。
  ★其他
  15年issue话题是公知、大v,不少同学栽到了看不懂题上。我恰好以前在豆瓣网上看到过一个人评论里的公知两字,这个词记忆中也就见过这一次,但也就这一次让我明白并留在印象我里了,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说广泛涉猎太虚无缥缈了,但大家能为此准备的也只有如此了。
  北外虽是很酷的学校,但我认为老师们都希望看到积极向上的作文。所以如果前文说到了社会问题,就应提出改进措施,且末段就应该说,通过上面提到的这些措施,一定会变好。
  ★日语
  我们没有日语课,之前出于兴趣去日语专业大一蹭课。蹭课也挺需要毅力,日语老师歧视我赶我都挺住了,跟着他们上了约一年半的专业课,新编日语学到了第三册。第一年把标日四本顺了一遍,做了3级真题,北外真题,14年日语很简单,题干选项都看得懂,79分。第二年日语差不多忘光了,还偷懒只做了北外真题,做了好几遍背了答案幻想遇见原题,因为日语很爱出原题,尤其阅读,结果原题确实有但挺少,很难,一半选择题看不懂题干和选项。14年新增了汉译日单句翻译,这部分我只复习了14年真题,可15年变成了段落翻译,我于是把汉语差不多重抄了一遍,简体换繁体,能翻译的词根据印象翻译了一下。以为过不了线,结果70分,这么反转的剧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政治
  自仗是文科生一直懒得看政治。第一年好像12月份开始看的,大纲看了几页扔了,过了一遍任汝芬序列一,感觉挺清晰有重点,背了肖四,押中很多题,71分。第二年更懒得看了,买了风中劲草发现编排混乱没重点,看过像没看,也是没看完扔了,干脆直接背肖四,结果考试换命题组了肖四几乎全都没押中,大题历史那道不知道它说的那年发生了什么事,几乎是空着的,选择题由于没看过书都不会,多选当单选做完了才发现是多选。考了55分,正好是14年的分数线,但今年都说政治难了会降分,最终比分数线高了三分。
  ★复试
  出了成绩才开始准备。复试笔试70面试90。
  二外听力最后只占一分,不用要了。16道选择题,记得带涂卡铅笔。每道都是听一大段话,我一句没听懂,闲来算了算好像还得了90分,一定是算法不对。。
  15年笔试是4个名词解释:G8, the Bulletin,Whitlam Gough,Anzac,和根据很短的一篇文章,写600字的response,内容是澳大利亚在中美间的伙伴关系抉择。
  指定的那本历史书很贵也过时了,不用买。我看了曼宁克拉克《澳大利亚简史》的汉译版,由于是汉语很快就能看完,不用记住什么,有个印象乐呵乐呵就行了。历史还看了英文版的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这本书橘黄色的外国版本很贵,很多人不知道网上卖的汉译封皮的蓝色版本就是纯英文内容。不过我觉得这本书语言深奥晦涩,看着费劲费时间,并并且看过无痕,只当心理安慰。这本不用看。
  我先看了英语国家,之后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然后两本历史。学姐都说澳大利亚文化那本是重点,需要好好看看,我看了一遍感觉很宏观很需要时间,而真题都还没找答案,感觉英语文化那本简单明了,便又仔细过了一遍这本,一遍看一遍找真题答案,看完这一遍已经距考试只有两三天了,答案还没找到多少,幸好学姐给传的真题有一些她找好的绿皮上的对应页数,我便参照这些,和维基百科,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大刀阔斧地总结了所有名词解释答案。也就在那时才真正明白,不用纠结该说多说少,也不用非从指定参考书上找标准答案,把事解释清就行了。考试时把知道的沾边的都跟简答似的写上去了,也不知道老师喜不喜欢这样。
  10年之前有简答题,现在没有了。我大部分都找出了答案,感觉对复试知识的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00年之前的就不用找了,很多都是历史知识,现在除了名词解释,朱永涛那本里的内容之外,不会考历史。根据学姐的意见,我把简答题当做口语来练,为面试做准备,因为13年讨论的话题有宪法危机和土著人身份问题,可面试却也是搞笑得很。
  复试总共三人,不够计划,所以及格就能录取。单独面试,顺序按成绩排,三个老师。进去先让自我介绍,我把准备的背了一遍,说到了通过本科的国际经济课程引发了对澳大利亚的兴趣。
  老师a:你学的会计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关系?
  我开始往我准备的选澳大利亚研究的原因上扯,老师打断我让我归题。
  我:会计要求理性辩证思维,和北外的初试出题思路相吻合。
  老师a:会计都是很精细的东西啊,有什么理性思维吗?
  我:会计专业要学数学都是逻辑思维啊。。。
  大家都觉得牵强了,老师b换话题了:最近和澳有关的经济事件?
  (我前一天晚上补习了汉语版的亚投行解释)
  我: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老师b点头,自然而认同地接下来:Bank.
  我点头附和:Yeah,bank.
  我继续:我认为澳大利亚会很快加入亚投行的。
  老师b: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我:...
  B:你是不是从他们的一些举动判断出来的?比如领导人计划来博鳌开会。
  我:对啊对啊就是这个!!
  B:可是他计划取消了。他不来了。为什么他会不来?这是为什么?
  我意识到前一天看的微信订阅号文章过时了,没想到计划还能取消。
  我:大概跟美国日本有关吧。
  老师点头,老师b:博鳌计划取消了。他原定来不来了。为什么呢?
  我:美国日本不参加,可能美国太强了,中国影响力还没那么大吧。。但我认为澳一定会加的。
  B:(又把事件叙述了一遍),中国影响力也很大,澳为什么不加?
  我:没深究过,以后研究。。。
  老师:所以你以后想研究经济方面?
  我:把准备的选澳研的原因说了说,大意是喜欢国民性格。
  老师:澳和中国人性格相似处?
  我:我觉得这两个民族差别很大。(老师纷纷点头)澳人很宽容,独立思考,中国人比较obedient,没那么tolerant.
  之后三个老师轮流问我为什么说中国人不宽容,我要哭了。。还有位问为什么说中国人obedient,我赶紧说不是这意思,是想说澳人更宽容,而且他们多元文化更突显这点,然后澳人更有独立精神。最后老师们看我热锅蚂蚁似的有点乐了,放过我了,换了话题。
  老师c问想研究的方向,我说文化,他说文化有很多方面,我说国民性格。
  少顿,老师a问我看过什么关于澳大利亚的书,我磕磕巴巴地,说到“有本历史书的时候”,两个老师眼前一亮了一下。
  少顿,老师c让我随便说个澳大利亚的名人。
  我想了想,说没感兴趣的。
  C:你就随便说个现代的就行。
  我:那就现任总理吧,我觉得他挺搞笑。
  C:怎么搞笑
  我:他的一些计划啊行动啊被人热议
  老师让举例子。我又说:额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上任总理,因为她是位女总理
  我说成了president,其实应该是prime minister,经过老师质疑改过来了。。
  老师b:她何时离职?
  我根本不知道,认真算了算蒙了13年
  B:yeah~yeah~就是13,因何事离职?
  我:。。。
  B:你说13离职是对的,13发生了什么事离职?
  我终于挺无奈地顺溜说出了那句:idontknow
  之后老师又问14年毕业后做了什么,我说准备考研,老师问脱产吗,我说是,老师又问一直supported by your family?我说是,不过初试完工作过很短一段时间。
  老师:ok~ok~
  然后我就走了。。。
  第二天笔试发现作文讨论的是澳在中美间的抉择,隐喻的其实就是亚投行,才发现老师问亚投行的良苦用心,后悔没领悟。
  考前一直担心语调是中国腔没起伏,其实几乎中国人都是中国音英语,很正常,只要发音准确表达流畅就好了。
  本来口语就不好,问到的又都不知道,整个过程都是结结巴巴的。考前很担心老师会歧视跨专业和本三院校,还纠结好久要不要university后附上college,但老师真的不在意这些,主要是问以后的规划,看你有没有研究生的深度和想法,而且你的学校专业毕业年份老师都知道。老师会顺着你说的问,要有擅长的一两个方向,往自己擅长的地方引,想好怎么顺着思路往下说,老师问的其实也就是澳大利亚最近的重要时事,和历史、现代名人这些热点,要能说出因果一二。此外老师要求的不是你什么都知道,看的是你的思想和态度,所以不要紧张,不会的就说没考虑过这点,以后深入研究。
  还要有备而来,事先准备好自我介绍、择校原因、选此专业的原因,要简明扼要、逻辑清晰。自我介绍我是从大学的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关系、英语水平、性格三方面说的。择校原因是从崇拜名师、学习氛围(learning atmosphere)、学术氛围(academic atmosphere)、多元化说的。专业原因说的是从身边的澳洲热到好奇再到了解一些后对澳洲人性格感兴趣并励志研究。面试时我只说了自我介绍,挺可惜的,其实老师即使不问后两点也可以接着自我介绍说下来。
  注意一点,此处表明观点要有依据,不可武断,比如我想说觉得澳洲人对政治冷淡,就要说得委婉,因为如果被问原因,你拿出来的例子可能不能充分证实,就会出卖掉自己。这种自己的感觉,应说成I have a feeling that...I dont know whether this is true, so I want to study it in my postgraduate time.更好地,可以事先从书上找到作者的观点,然后可以说I think.. there is an argument.... by the author in the book&....& that they are indifferent to politics, and I think this confirm my view.或there is an argument.... by the author in the book&....& that they are indifferent to politics,im interest in this and want to further study it.总之是让老师看到你是有深度的研究生思维。
  第一年考试结识了坐我后面的姑娘,他的淡定自信对我心态影响很大。不用考虑太多成败几率或细枝末节,放轻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按着自己的来,把重要的做得差不多就行了。北外初试没那么死板,能综合提高英语水平就行了。我第二年一直到考前都是每天差不多10点起床,心里也是没底,但不会觉得慌张了。我一直吊儿郎当的,又不能牺牲一点睡觉时间,从我的文字也能看得出我水平不高又很笨,所以我都考上了,大家也一定能考上。不论出身高贱,北外都是值得梦想可以梦想的学校。
  我的会尽快上传到网络,包括多专业初、复试真题和答案、自己总结的作文笔记、网上搜集的前辈们的经验贴、复试自我介绍等、搜集到的英院往年各专业人数信息、及其他电子书等,全部送给大家,望尽微薄之力,为大家铺平一些考研之路。最后,文笔拙劣,贻笑大方了!
  为更方便考北外的孩子搜到放在了这里多谢
  你好我参加第九届我的考研之路征文比赛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板块发了经验贴又在征文板块发了帖子贴了一遍文章并附上了北外板块帖子的链接想问点击量是按北外板块发的帖子算还是按在征文板块发的帖子的点击量算还是将二者加起来算?
  感觉要是只按二个帖子中的一个点击量算不划算因为发了两个帖子会分散点击量。但若只在征文版发,又怕考北外的孩子看不到,毕竟帮助他们是最有意义的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你好 我参加第九届 我的考研之路 征文比赛 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板块发了经验贴 又在征文板块发了帖子 贴了一遍文章 并附上了北外板块帖子的链接 想问 点击量 是按北外板块发的帖子算 还是按在征文板块发的帖子的点击量算 还是将二者加起来算?
感觉 要是只按二个帖子中的一个点击量算 不划算 因为发了两个帖子 会分散点击量 。但若只在征文版发,又怕考北外的孩子看不到,毕竟帮助他们是最有意义的
新手上路,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谢谢楼主的经验分享,超级详细,口动点赞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谢谢楼主的经验分享,超级详细,口动点赞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4 积分
不容易啊羡慕祝福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不容易啊羡慕祝福
一起加油!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 积分
谢谢分享经验的学长学姐~~
||||||||||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外星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