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感应视频信号传输线线 获国家专利?

电气元件_电学_卖专利_PATMM专利交易网
按行业浏览
价格由高到低
价格由低到高
VIP级别由高到低
VIP级别由低到高
供货量由高到低
供货量由低到高
起订量由高到低
起订量由低到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线板,包括外壳、插头和与插头连接的电源线,外壳分为插孔层和电源线层,电源线层设置有出线口、主轴、回卷弹簧、转盘,转盘套设在主轴上,回卷弹簧设置在转盘内并与主轴相配合,电源线缠绕在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便捷式插线板,包括插线板主体以及主体表面开设的插口,所述插线板主体侧面周身开设一圈用来归束电源线的凹槽。所述插线板主体前面顶部安装有开关,而前面底部安装有指示灯,在插线板主体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收纳防缠绕的线缆,所述线缆上设有永磁体;所述线缆上间隔装有若干相互吸合的永磁体;所述线缆所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磁体,所述线缆外裹覆有一层永磁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性材料互相吸合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LED显示器,包括第一OLED透明显示层、透明基层、第一液晶层、第一透明夹层和透明外保护层,所述透明基层和透明外保护层分别设置在底层和顶层,并将第一液晶层、第一透明夹层及第一OLE
电插板通用固定架,包括左固定架、右固定架、纽扣和弹性带,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均是由墙壁粘板、下板和侧板两两相互垂直并融为一体的结构,所述侧板上设有侧缝,墙壁粘板上设有粘接体,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连接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蓝光芯片激发下转换荧光体的近红外二极管。该近红外二极管包括衬底、蓝光芯片、红外下转换发光层和/或与之配合的蓝光滤波层及封装层。本实用新型采用GaInN蓝光芯片,无毒无污染,采用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包括壳体和电源线,壳体上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旁设有第一触控推杆和第一动导片,第一动导片和第一触控推杆依次由内而外地设于第一插槽旁,第二插槽旁设有第二触控推杆和第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式安全插座,包括壳体和电源线,壳体上设有供插头零线插脚及火线插脚插入的插槽,插槽旁设有外导片和内导片,内导片位于外导片和插槽之间,外导片与电源线相连,壳体上还设有受与本触控式安全插
一种组合互感器,包括其硅橡胶高压套管(11)、电流互感器(10)、电压互感器(8)的高压出线铜螺母(9)、钢制容器盖板(5)、树脂绝缘底座(6)、环氧树脂(4)、硬质环氧管(1),其特征是:在硅橡胶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化、超短、性能可靠、安装方便的通用按钮的新式结构,包括:头部操作面、与头部操作面相连接的操作管、复位弹簧、壳体连接部分和与壳体连接部分下端相连接的触点基座,在所述壳体连接部分的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显示金属按钮开关,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触头基架;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端内部设置有帽盖,在帽盖外圈与金属壳体之间设置有荧光指示圈,在荧光指示圈下端的金属壳体内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SB盲插接口,该USB盲插接口由壳体、两个弹簧、两个胶芯、一对导轨、一对弹片、四个上插脚、四个下插脚和固定胶体组成。使用时不论USB公接口中的胶体位于其上部还是下部,在接入此USB盲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排,特别涉及一种伸缩式可扩展插排。所述伸缩式可扩展插排包括中间插排体、以及与中间插排体活动配合的两侧插排体,在中间插排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地插孔,两侧插排体上对应每个接地插孔设置相应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光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聚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免跟踪太阳光的聚光太阳能电池装置。传统晶硅半导体昂贵的价格推高了太阳能电池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制约了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和应用。本发明免跟踪聚光太阳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移动插板,其特征在于:可以随身携带,适合在野外或其它难以找到供电设备的环境下使用。由一系列二相插座或者三相插座组成的插座装置和可以存储电能的供电装置组成,当用户把需要供
一种插座,包括面板、插孔、座体和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组件,座体设置在墙体上,面板设置在座体靠外侧的面上,它还包括通槽和能通过旋转将插座电源断开的转盘,通槽设置在面板和座体内且贯穿面板靠外侧的面和座体靠内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辅助开关,壳体上设有供主轴穿出的安装板,主轴上设有与主轴连接而用于与主轴的内部动触头同步转动的角度刻度盘,该角度刻度盘上设有角度刻度值,安装板的外侧面上于角度刻度盘的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鼻,包括呈管状的开环鼻体(1)和插装座(2),所述开环鼻体(1)与插装座(2)呈一体式连接,以其所述开环鼻体(1)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开环鼻体(1)由一金属板材圈制成型而成连体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雷电感应信号传输线,能够防止雷电通过信号传输线引起的相关设备损坏。所述传输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芯线、绝缘介质层、铜网和绝缘护套,还包括:包裹在芯线外侧的磁场屏蔽层,所述磁场屏蔽层由导磁
本实用新型弱阻节能变压器是把变压器铁芯制成圆筒状空心铁芯,一次侧绕组(2)套在空心铁芯(1)外面,二次侧绕组(3)放置在铁芯空心内部(6)为结构的一种节能变压器。根据电动生磁、磁动生电的原理,在变压器
&共256条/13页& 0)window.location.href='/sell/list.php?catid=90&page={destoon_page}'.replace(/\{destoon_page\}/, $('destoon_pageno').value);"/>[转载]北京市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我认为,防雷电感应时应该将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分开来防。我发明的“防雷电感应信号传输线”获国家专利。qq:第一部分& 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掌握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防雷标准规范、雷电与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的程度。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
一、法律法规
熟悉和掌握以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的防雷管理相关条款,重点掌握其中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资质、人员资格、防雷检测、防雷产品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
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
6、《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2号)
7、《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02号)
8、《北京市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试行)
9、《北京市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
二、防雷标准规范
  (一)熟悉和掌握《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2010、《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GB
4/IEC:02标准内容。
  1.总则
  1.1& 掌握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1.0.1条)。
  1.2& 掌握防雷设计应在哪些基础上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和布置(1.0.3条)。
掌握各术语的基本概念
  3.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1& 掌握根据那几项原则进行防雷分类(3.0.1条)。
  3.2&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3&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4&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熟悉爆炸、火灾等危险建筑的环境分类(3.0.2条的条文说明和GB50058—92内容)。
  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1& 一般规定
  4.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分别采取哪些防护措施(4.1.1条)。
  4.1.2& 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4.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哪些防直击雷的措施。
  4.2.2&
掌握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间隔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4.2.3&
掌握架空接闪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4.2.4& 掌握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4.2.5&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2.2条)。
  4.2.6&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4.2.3条)。
  4.2.7&
掌握当难于装设独立的外部防雷装置时,如何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4.2.4条)。
  4.2.8&
掌握计算防直击雷的环行接地体所需补加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的条件及方法(4.2.4条)。
  4.2.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4.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3.1&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4.3.2& 掌握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应采用的防雷措施。
  4.3.3&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布设方式和间距、接地电阻值要求。
  4.3.4&
掌握防直击雷接地装置与防闪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间关系和具体要求(4.3.4条)。
  4.3.5& 掌握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防雷装置时的规定。
  4.3.6&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采用公共接地情况下,应符合哪些规定,此时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4.3.6条)。
  4.3.7&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3.7条)。
  4.3.8& 掌握防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4.3.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4.3.9条)。
  4.3.10& 掌握对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防雷要求(4.3.10条)。
  4.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的防雷措施
  4.4.1& 掌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4.4.2&
掌握防雷装置的接地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共用的接地装置等的要求(4.4.4条)。
  4.4.3&
掌握利用基础内钢筋网做接地体时,在地面以下0.5m处,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的要求。
  4.4.4&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何种条件下,防雷的接地装置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4.4.6条)。
  4.4.5& 掌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防直击雷的措施(4.4.9条)。
  4.4.6& 掌握防雷电流高电位反击的措施(4.4.7条)。
  4.4.7&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4.4.8条)。
  4.5& 其它防雷措施
  4.5.1&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分类的规定。
  4.5.2&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仅有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类别和防护措施的规定。
  4.5.3&
掌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和线路,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其SPD的选择有何特殊要求(4.5.4条)。
4.5.4& 掌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存放的露天场地的防直击雷要求。
4.5.5& 掌握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4.5.6条)。
  5.防雷装置
  5.1& 掌握防雷等电位连接各部件的最小截面的要求(5.1.2条)。
  5.2& 掌握接闪杆和接闪带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5.3& 掌握架空接闪线(网)的材料和尺寸要求(5.2.5条)。
  5.4&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金属屋面做接闪器的要求。
  5.5&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质做接闪器时的要求。
  5.6& 掌握明装和暗装引下线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5.7& 掌握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5.8& 掌握人工接地体埋设的技术要求(5.4.4条)。
  5.9& 熟悉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
  5.10& 掌握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3m的要求。
5.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滚球半径要求值。
  5.12& 掌握接闪网格尺寸的规定值。
  6.防雷击电磁脉冲
  6.1& 基本规定
  6.1.1&
掌握防雷击电磁脉冲要求组成一个接地系统的规定和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在建筑物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6.1.2& 掌握必须采用TN-S系统的规定。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6.2.1& 掌握划分防雷区的原则,熟记防雷区的定义。
  6.2.2& 能熟练的填出GB5.2的相关内容。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1& 熟悉屏蔽的目的和基本屏蔽措施。
  6.3.2掌握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附近发生雷击时,屏蔽体外表面和内部的磁场强度计算方法。
  6.3.3& 掌握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6.3.4&
掌握信息系统的接地除应符合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外,还应符合哪些规定(6.3.3条及图6.3.3)。
  6.3.5&
掌握LPZ0A或LPZ0B与LPZ1区防雷区界面上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和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要求。
  6.3.6&
掌握LPZ0A与LPZ1区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7&
掌握LPZ0B与LPZ1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8& 掌握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进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9&
掌握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方式。
  6.4& 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
  6.4.1&
掌握SPD的定义、分类(Ⅰ、Ⅱ、Ⅲ级试验;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组合型)定义。
  6.4.2&
掌握SPD的重要技术参数定义(Uc、Up、Up/f、
In、Iimp、Imax、Ipeak等)(参见QX10.1-2002)。
  6.4.3&
掌握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要求和其意义。
  6.4.4& 掌握选用SPD的三个主要条件(6.4.5条)。
  6.4.5& 掌握选用SPD的
Up、Up/f与被保护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的关系;对LPZ0区与LPZ1区选用SPD的具体要求。
  6.4.6& 熟悉Uc值的选择要求。
  6.4.7&
掌握SPD前端过电流保护器(F2)与总配电柜上F1的选值比例(辅导课内容)。
  6.4.8& 掌握 “根据配电系统特征安装电涌保护器”的要求(表J.1.2)。
  6.4.9&
掌握计算安装了第一级SPD,如何计算是否需安装下一级SPD,要求如何。
  7.其他应掌握的内容
  7.1& 能熟练进行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7.2& 在给出换算系数的情况下,能进行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7.3& 熟练掌握用绘图法和计算法计算单支(双支等高、四支等高)接闪杆的保护范围。
  7.4& 掌握闪击时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形式以及对应的雷电流参数。
掌握雷电流的电荷量(Qs),单位能量(W/R)与雷电流幅值(I)和半值时间(T2)的计算关系式。能计算出在电流值相同时,采用8/20μs波形试验与采用10/350μs波形试验的电荷量之比值。
(二)熟悉并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本图形符号及文字标注的规定、等电位连结安装、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熟悉并掌握常见建(构)筑物及电子系统雷电防护的相关标准。
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中有关部分。
2.等电位连结位置及方法,参见GB.4.4条、JGJ16-.1条、12.3.2条、12.3.4条以及《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有关部分。
3.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及其基本要求
3.1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参见JGJ16-.1条。
3.2 TN系统接地基本要求,参见JGJ16-.2条、12.2.3条。
3.3 TT系统接地基本要求,参见JGJ16-.4条。
3.4 IT系统接地基本要求,参见JGJ16-.5条、12.2.6条。
低压配电系统及电子系统接地及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参见JGJ16-.1条、12.4.2条、12.4.4条、12.4.8条、12.7.1条、GB第4.3.4条、第4.3.6条。
5. 低压配电系统PE线最小截面要求,参见GB.2.9条、第2.2.10条。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配合,参见GB第4.1.2条、GB4第534.2.4条。
7. 常见电子系统雷电防护
电子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参见GB第4.3.1条(GB第4.3.1条)。
7.2 电子系统防雷设计一般规定,参见GB第5.1.2条、5.1.3条、5.1.4条。
电子信息机房防雷设计基本要求,参见GB第8.3.1条、第8.3.4条、第8.41条、8.4条、第9.1.6条、GB第5.3.1条(GB第5.3.1条、第5.3.2条)。
电子线路屏蔽及布线,参见GB第7.0.1条、7.0.3条、第7.0.4条、第7.0.6条、第7.0.8条、7.0.9条、GB第5.3.2条(GB第5.3.3条)。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要求,参见YD基本规定,主要有第3条、第4.1条、4.3条、4.4条、4.5条、4.7条、第5、6、7、8、9条。
9. 石油库防雷设计要求,参见GB第14.2条、第14.3条。
10.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要求,参见GB(2006年版)第10.2条、第10.3条。
11.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要求,参见QX3-2002。
1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防雷及防电磁干扰要求(GB)。
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各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防雷要求(GB/T)。
三、雷电与电磁兼容
了解雷电的形成,熟悉或掌握雷电的分类,云地闪发生过程,雷电流参数,电磁耦合过程;了解电磁兼容(EMC)的基本知识。
1、了解雷电的形成
了解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
了解雷云的电荷结构(含正极性闪击、负极性闪击)。
2、雷击(电)的分类
熟悉雷电的基本分类(形状分类、空间位置分类)。
掌握向下闪击的四种组合形式(GB50057附录F条文说明)。
掌握向上闪击的五种组合形式(GB50057附录F条文说明)。
了解云地闪(直击雷)的发生过程,掌握利用外部防雷装置拦截雷电的原理,重点掌握击距(滚球半径)与雷电流大小的关系式(GB5.12条条文说明)。
3、雷电流参数
了解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电流时间波形和雷击参数的定义
通过对雷电流特性研究的了解,进一步掌握GB50057中三种雷电流参量。
4、了解雷电的季节分布和日变化规律。
5、了解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和雷击选择性。
6、电磁兼容(EMC)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熟悉EMC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了解EMC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掌握EMC的基本要素(含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等)、电磁耦合过程。
了解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以上标准更新后按照新版本对应的条款代替)
第三部分& 参考书目
(供防雷专业从业人员进一步学习参考,不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1.《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 第二篇第五章&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 主编 2010年
2.《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气象出版社 2007年& 肖稳安,张小青
3.《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第1,2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吴群等 2010年
4.《计算机机房环境技术》人民出版社& 叶佩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点:&&&&
英特尔称光纤Thunderbolt传输线今年发布
&  Thunderbolt技术可以使用光纤技术增加传输线的长度和数据的传输速度。目前Thunderbolt技术使用的只是普通的铜质传输线。据IDG News网站报道,英特尔发表声明称管线传输线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出现。
  光纤传输线的缺点就是如果线缆过长就需要额外的电源线,所以目前的距离使用另一条电源线非常不实用。光纤线缆的价格也要比铜质线缆贵很多,虽然英特尔目前还没有提供任何价格信息。  对于现在拥有Thunderbolt接口的Mac用户来说,英特尔表示目前的Thunderbolt接口会同时兼容铜质和光纤线缆。上周,英特尔宣布将会使用PCI e 3.0标准增加Thunderbolt接口速度,这将使Thunderbolt的传输速度提升一倍。目前公司还没有提供提升Thunderbolt接口速度的具体时间。
(责任编辑:宋朝)
12-03-13·
12-03-12·
12-03-09·
12-03-09·
12-03-08·
12-03-06·
12-02-25·
12-02-23·
12-02-23·
12-02-22·
数码频道热点
白色情人节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有些陌生,不过如果是了解西方...[]
数码公社热点
搜狐数码公社在第一时间整理相关资料,现提供下载地址并详细介绍安装攻略...& []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数码·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搜狐数码公社在第一时间整理相关资料,现提供下载地址并详细介绍安装攻略...& []
近期热点关注防雷必须防雷电感应--《广东气象》1994年01期
防雷必须防雷电感应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M862【正文快照】:
雷击现象对人类的好处只是能净化空气,但害处却很大,仅是闪光和雷声,就使人感到害怕,何况每次强雷暴的出现,都会给地面的动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据资料统计,雷击给江门市带来的灾害呈上升势头,其原因除了天气的变化外,还有人为的因素。以往地面的设施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颂文;;[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年09期
何勇;;[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左树阳;[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保成,付马成;[J];河南城建高专学报;1994年Z2期
黄尚廉,甄文嵩;[J];电脑;1994年10期
汪亚民;[J];广东公安科技;1995年02期
王德言,邬烈辉;[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5年06期
林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韦卓运;[J];广西气象;1998年01期
罗义芳;[J];贵州气象;1994年03期
毛新斌;[J];河南气象;1997年02期
冯宗泽;[J];化工施工技术;1996年05期
钱义银;[J];江西气象科技;1994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宗景;;[J];石油化工设计;2011年02期
王程;;[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盛江;[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勇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王延涛;;[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黄文标;黄文高;;[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李汝军;;[J];电气化铁道;2011年04期
王登灿;;[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王春昌;陈艺友;;[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钱洲;;[J];机电信息;2011年24期
余洋;;[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孔庆友;侯宪国;;[J];农家科技;2011年03期
吕德胜;高鹏;;[J];硅谷;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智刚;曹俊峰;王道平;汤宇;杨加艳;;[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陆恒立;宁凡;杜艳;;[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王江华;张涛;李海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钱眺;吴岩;;[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狄文浩;丁旦;张珊珊;吴捷;;[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高武虎;陆恒立;高菊霞;;[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杜连书;黄建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邱传睿;;[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王守才;陆军;李群山;储培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李慧敏;;[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2002年航标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正林;[N];西藏日报;2005年
汪志祥;[N];中国气象报;2000年
周雪莉;史延志;[N];中华建筑报;2004年
刘晓峰;[N];辽源日报;2005年
王婷婷;[N];科技日报;2004年
李祎雯;[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姚琼 通讯员
雪婷;[N];渭南日报;2010年
王振刚;[N];中国气象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
刘建雄;[N];榆林日报;2010年
林泽磊 吴蓓;[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雪梅;[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长祥;[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何金武;[D];重庆大学;2002年
田宇;[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万新宁;[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袁涛;[D];重庆大学;2002年
钟一俊;[D];浙江大学;2008年
胡忠;[D];重庆大学;2004年
吕昊;[D];吉林大学;2006年
刘浩菊;[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赵权;[D];广西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雷电感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