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脑功能检测图5-ht和DA相反telsda是什么手机意思,应该怎么办

惊恐障碍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panicattacks)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起症状往往是患者自我感受到的表现患者在某些情况下突然感到惊恐失控感发疯感崩溃感好象死亡将来临惊恐万状四处呼救同时伴有严重的自主功能失调其起病快终止也快其表现将持续数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急性症状发作呈自限性本病是近代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惊恐障碍遗传Crowe等1983Harris等1983Crow等1983分别发现惊恐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本病的发病风险率分别为24.7%20%和17.3%而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率则分为2.3%4.8%和1.8%显示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Torgersen1983报告一项双生子研究MZ同病率5倍于DZ的同病率但MZ的同病率只有31%提示非遗传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生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述如下
⑴乳酸盐CohenWhite1950首先报告类似焦虑症的神经循环衰弱患者在进行中等程度运动时血中乳酸盐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itts和McClure1967认为血中乳酸盐含量的升高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于是在双盲条件下给14名焦虑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静脉滴注0.5mol10ml/kg在20min之内滴注完毕发现惊恐障碍患者中13名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而正常对照组中仅2名出现类似症状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解释有引起了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有氧代谢异常β-肾上腺素能活动亢进外周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等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乳酸在体内代谢为碳酸进而水解为CO2和水CO2则通过血脑屏障使脑干腹侧髓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改变或导致蓝斑核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冲动发放增加正电子发射断层脑扫描和区域脑血流量的研究表明静脉滴注乳酸盐后对乳酸敏感的病人其右侧海马旁回区域血流量和氧代谢率升高反映了该部位的活动增加Reiman等1986
⑵CO2Gorman等1984给焦虑症患者在室内吸入5%的CO2混合气体像乳酸盐一样也可引起患者从另一方面说明这类患者脑干的化学感受器可能对CO2过度敏感从而促使蓝斑核的冲动发放增加
⑶神经递质近代有关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着重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和γ-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蓝斑核起警戒作用可引起对危险的警惕期待心情中脑皮质的多巴胺能系统与情感行为和情感表达有关5-羟色胺能系统特别是背侧中缝核能抑制焦虑特有的适应性行为中枢性5-羟色胺活动具有重要的保持警觉和控制焦虑的作用γ-氨基丁酸则为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这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cAMP和Ca2+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
蓝斑含有整个50%以上的能神经元有神经纤维投射到海马杏仁核边缘叶和额叶皮质动物实验发现电刺激蓝斑可引起明显的恐惧和焦虑反应同时有蓝斑神经冲动发放增加和中枢性去甲肾上腺素更新加速在人类能促使蓝斑发放增加的药物如育亨宾yohimbine可激发焦虑而能减少蓝斑发放的药物如可乐定clonidine普萘洛尔心得安苯二氮类三环类抗抑郁剂等则有抗焦虑作用从而说明蓝斑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焦虑的发病具有重要影响近几年采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治疗惊恐障碍取得良好效果表明5-羟色胺能系统对惊恐障碍起了一定作用
⑷受体时患者出现的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都是β-肾上腺素能惊恐障碍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一些临床观察发现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有减轻惊恐发作和焦虑的作用但这类药物并不能阻止自发的和诱发的惊恐发作因此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焦虑症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阐明Mohler和Okada1977Squires和Braestrup1977先后在哺乳动物脑中发现苯二氮受体这一受体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受体邻接GABA有两种受体GABAA受体与氯离子Cl-通道耦联GABAA受体与GABA相互作用则促使与其联结的Cl-通道开放GABAB受体则与钙离子Ca2+可能还有cAMP耦联协助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苯二氮类与其受体结合可促进GABA的功能使神经传导显著减慢而用药物阻断苯二氮受体则可使实验动物产生急性焦虑症状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焦虑症患者很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干扰了苯二氮受体功能导致焦虑症状的产生神经解剖German等1989基于Klein的现象学模型提供了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假说Klein归纳惊恐障碍的3个特征
⑴急性由于惊恐发作时患者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暴发且这类发作可由作用于脑干的药物如CO2育亨宾等所促发因而German等认为脑干特别是蓝斑与急性惊恐发作密切相关
⑵预期焦虑边缘叶为人类愤怒警觉和恐惧等基本情绪的中枢动物实验观察到边缘结构的激惹性病变可引起惧怕和惊吓反应Penciled在人类也观察到同样现象这一部位的破坏性病变则使焦虑下降人脑的边缘区含有丰富的苯二氮受体苯二氮类药物静脉注射对减轻预期焦虑很有效但对控制效果不佳这些证据提示预期焦虑可能与边缘叶的功能损害有关
⑶恐怖性回避这是一种学习到的行为与脑皮质的认知和意识活动有关从额叶皮质到脑干的神经纤维可把习得性联系和起源于前额皮质的认知活动传到脑干刺激脑干的引起一些抗惊恐发作的药物对控制惊恐发作和预期焦虑有效但对恐怖性回避效果往往不如认知行为疗法生理研究的资料表明焦虑症患者α节律较非焦虑症患者为少且α活动多在较高频率范围提示焦虑患者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Hon-Saric等1991对18例有频繁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生理测验并与无焦虑症状的对照组比较发现在基础状态惊恐障碍患者的前额肌电活动较多收缩压较高心跳较快处在心理应激状态的患者心跳加快和收缩压升高也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对照组的皮肤电阻反应变动较大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惊恐发作频繁的患者血管的警觉性增高而皮肤电阻的灵活性降低心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神经症性焦虑是对未认识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这种危险由于神经症防御机制未能为患者辨认出来有时这种危险只是象征性的神经症性焦虑可为过去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重新显现而激发Pan1924强调产伤是各种焦虑之源Klein1948则认为焦虑源于死亡本能是对敌视和攻击的一种反应
行为主义理论则认为焦虑是恐惧某些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以动物实验为例如果动物按压踏板会引起一次电击则按压踏板会成为电击前的一种这种条件刺激可引起动物产生焦虑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导致回避接触踏板避免电击回避电击这种无条件刺激的成功使动物的回避行为得以强化从而使其焦虑水平下降这种动物模型可以说明焦虑发作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对可怕情境的条件反应假说German等学者提出了有关的神经生物学假说并试图惊恐障碍解释为什么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认为动物对条件的刺激反应与患者的惊恐发作反应在生理和行为后果之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在动物中这些反应是由内的恐惧网络传递的后者以为中心涉及下丘脑和内侧额叶前部皮质的互相作用从到下丘脑和脑干位置的投射解释了条件反应许多外显的体征的患者也存在相似的神经网络其中证据之一是遗传因素和应激生活事件与惊恐障碍的发生有关特别在青年早期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影响5-HT系统的药物可使由杏仁核到下丘脑和脑干的投射网络脱敏有效的心理社会治疗也可以降低与左侧额叶前部皮质和下丘脑相关的恐惧和认知曲解神经影像学研究对验证这些假说是否正确会有所帮助
动物实验已经阐明获得条件的脑干通路和相关神经递质即条件的感觉输入通过丘脑前部到达杏仁核的外侧核团然后传递至杏仁核的核团杏仁核的团是一个信息分布中心它主宰自主的和行为的反应杏仁核中央核团的输出有很多目的地臂旁核可以使呼吸频率加快下丘脑外侧核可以激活和引起自主觉醒以及交感神经的放电蓝斑可以导致释放的增加和导致血压心率以及行为的恐惧反应增加还有下丘脑室旁核可以引起释放的增加另外在与感觉丘脑额叶前部皮质岛叶以及初级感觉皮质之间存在重要的互相联系的患者可能在这些皮质处理通路中存在一种神经认知缺陷它可以导致对感觉信息的错误解释经由对误导的兴奋性输入恐惧网络被不恰当地激活出现相关行为和自主神经与的激活表现例如惊恐发作期间患者心率和呼吸都有所增加虽然惊恐障碍的患者比正常志愿者或其他患者对吸入C02表现得更为焦虑惊恐以及呼吸频率更快但是对吸入CO2最敏感的生理学指标每分钟通气变化量/终末CO2潮气浓度倾向于相反的结果虽然一些学者发现惊恐障碍患者对CO2高敏感性的证据但是另一部分人也发现他们在此项测量中处于正常范围只有在预期性时惊恐障碍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才会升高总之有证据提示一些惊恐发作伴随着自主的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有关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药物在惊恐障碍中的作用机制认为与5-HT去甲肾上腺素的3个传递通路有关①5-HT神经元到蓝斑的投射受到普遍抑制如中缝核5-HT神经元活动越大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就越小Coplan认为在治疗12周后惊恐障碍患者血浆中的主要代谢产物3-甲氧-4羟基苯乙二醇水平降低这提示通过增加脑内5-HT的活动SSRI具有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活动的继发性功效这将导致许多与有关的心血管症状减轻其中包括心动过速和舒张压升高②中缝核到水管周围灰质区域的投射可以修饰防御/逃跑的行为Viana和同事们发现对背侧中缝核进行刺激可以戏剧性地增加水管周围背侧区域5-HT的急性释放这将导致水管周围灰质区域活动消除这一发现支持Deakin和Graeff当初的假设即通过对水管周围灰质的抑制性影响来自中缝核背侧5-HT的投射具有修饰防御逃跑反应的作用③长期使用SSRI治疗可以降低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水平CRF可以促发事件的级联反应从而导致皮质醇产生其肾上腺皮质产物它也是一种的神经递质在临床前期模型的多种情况下都呈现增加恐惧的效应当直接应用于脑内时CRF也会增加蓝斑的激发率CRF拮抗剂降低因CRF刺激引起的生理和行为后果实际上CRF拮抗剂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已被当作抗焦虑的药物假说有大量研究提示啮齿动物在上的特征性遗传位点与增高的多惊恐障碍情和恐惧条件形成有关例如Flint发现小染色体112和15上的3个位点与新奇环境中出现的活动减少大便增加有关他们得出结论这些位点与升高的多情有关并推测存在有说服力的原因使人们期待多情的遗传学基础在其他种属中是相似的并且它可能以人类焦虑易感性的心理学特征为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一级亲属患有惊恐障碍那么实质上惊恐障碍的患病机会要比人群中的基本患病率有所升高至少有3项研究检验了双生子间惊恐障碍的患病一致率都发现MZ比DZ具有更高的患病一致率有一项特别提示比综合征本身具有更高的患病一致率然而没有一项MZ惊恐障碍的患病一致率接近50%范围在14%~31%这意味着如果基因与引起惊恐障碍有关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3.惊恐障碍的环境假说有研究提示对父母依恋关系的早期破裂与此后惊恐障碍的形成有关例如应用流行病学领域研究的数据Tweed报道诊断伴有惊恐障碍的可能性10岁前母亲去世的成人几乎是无早期家庭死亡史成人的7倍10岁前与父母分离或分居的成人也几乎是无早期父母分离史成人的4倍Stein发现惊恐障碍的父母比健康对照组报道更多的性和虐待事件儿童期与抚养者情感依恋关系的破裂可能是惊恐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一观点与临床上观察到惊恐障碍父母对知觉的威胁的或实际的分离异常敏感这一现象一致事实上惊恐患者在周围有值得信赖的同伴时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一项研究表明在吸入CO2期间存在同伴可以使惊恐发作的可能性降低
有证据表明在儿童和成人期经历创伤性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与惊恐障碍的形成有关惊恐障碍的患者比无障碍的个体对创伤效应更敏感特别是涉及分离和依恋关系破裂的事件与此模式相一致的是最近的创伤应激可以在促发中发挥作用这种异常有几种形式包括紧张的自主性活动增加或者阻止对恐惧网络信号恰当解释和或阻止对限制焦虑和惊恐反应的皮质恰当反馈因此生活事件应激和遗传易感性的相互作用是成人惊恐障碍的根本原因1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惊恐障碍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心悸好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胸闷胸痛胸前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有的出现过度唤气hyper-ventiladtion头晕非真实感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胃肠道不适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此种发作历时很短一般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症状可自行缓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
2预期焦虑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活动亢进的症状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
3求助和回避行为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即继发
惊恐障碍指反复的有时为不可预料的焦虑或发作突如其来让人极端痛苦持续几分钟或更久一些在惊恐障碍中发作不限于发生在特定的可预料的情境中后会持续担心再次发作包括3部分⒈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惊恐障碍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气短头晕或轻度头痛晕厥震颤或颤动不真实感口干难以集中思想或讲话视物模糊胸闷胸痛胸部压紧或疼痛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心悸剧跳好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手麻足麻窒息感出汗潮热或寒战迫切想逃脱恶心紧张怕死去失去控制或发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有的出现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头晕非真实感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在中患者一般竭力想逃避某种特殊功能的情境以期望惊恐停止或者寻求帮助以防崩溃病发作或发疯此种发作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历时短暂一般5~20min10min内达到高峰很少超过1h即可自行缓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发作之后患者自觉一切如常能回忆发作的经过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病人可以频繁发作1个月达3次以上2.预期焦虑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紧张不安也可出现一些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可持续1个月以上应注意与广泛性焦虑鉴别
⒊求助和回避行为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热闹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即继发广场惊恐发作有时并不总是会导致对某些情境的广场恐惧样回避在这种情境中感到躲避很困难或令人难堪或者感到不能立刻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可分为惊恐障碍伴广场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惧症两种类型偶尔的即惊恐发作的频度不足以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的精神障碍中特别是在其他焦虑障碍中
惊恐障碍病例常伴有抑郁症状这类患者的自杀倾向增加临床上需加以重视本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有多种自主神经症状尤以心悸气紧头晕出汗等最突出在短时间内症状急剧发展达到高峰伴有强烈恐惧持续时间很短便自行缓解间歇期除有预期焦虑担心再次发病外可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反复发作间歇期可长可短发作频繁加上预期焦虑易误诊为广泛焦虑障碍不少病例继发广场DSM-Ⅳ将本病区分为惊恐障碍伴有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怖两种亚型合并重型者应分别给予诊断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每次不超过2h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并有以下特点
⒈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
⒉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参见特定的或社交恐惧症
⒊在间歇期几乎无焦虑症状尽管常会担心下次惊恐发作
⒋不是由生理疲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物质滥用的结果来访者至少有一次并且持续的担心再次发作或者会并发什么后果或发作导致明显的行为改变最少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判断其是否伴发广场恐怖
排除物质使用及疾病导致的
排除其他心理障碍所继发的作为一组综合病征可见于多种和疾病只有在排除这类疾病之后才能下惊恐障碍的诊断需要鉴别的精神疾病除广泛焦虑障碍和外还要注意与躯体形式障碍等鉴别内科疾病需要鉴别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症真性眩晕药物戒断和酒精戒断症状等特别容易混淆的是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脱垂也是突然发生心悸胸痛以及气紧疲乏甚至晕厥但无头昏出汗震颤面部发热或发冷以及人格解体濒死感或失控感等症状借助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但有研究报告二者可能合病并认为惊恐障碍可导致二尖瓣脱垂如果惊恐障碍得到控制二尖瓣脱垂可能消失German等1981
在诊断本病时首先做常规医疗评估排除是否是疾病引起的焦虑症状如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通常惊恐障碍的患者已经先在内科医生处就诊过基本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可能表1简列了和病发作的鉴别
可能出现在其他中如社交恐惧症当向一群人讲话时或特定的恐惧症中如看到蜘蛛时在这些恐惧障碍中惊恐发作可以预测仅发生在特定的刺激或情境中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做出惊恐障碍的诊断只有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才可作出惊恐障碍的诊断
在病程中也可出现反复的并担心再次发作在一些患者中抑郁可以继发于惊恐障碍即惊恐障碍的体验使患者变得抑郁须记住是相对短暂的形容自己整天惊恐的患者是在临床表现非常焦虑的心情而不是惊恐发作本病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焦虑症患者α节律减少且α活动多在较高频率范围提示焦虑患者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目的在于尽早控制预防再发和引起
⒈早期治疗在处理初次的时应向患者说明由焦虑导致的症状貌似可怕其实是无害的并解释患者的担心失去自我控制或死去想法是焦虑导致的认知障碍会使焦虑进入恶性循环从而防止惊恐障碍的进一步形成患者应被告知回避行为的重要性回避产生惊恐障碍的场所会导致广场恐惧
⒉药物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
⑴三环类抗抑郁剂一些抗抑郁药大剂量应用时有抗的作用故常被作为一线药物较多选用丙米嗪每天剂量50~300mg可从小剂量10mg或25mg开始逐渐加量大多数患者日用量至少在150mg以上才见效氯米帕明氯丙咪嗪25~200mg/d亦可使用对抗胆碱能副反应不能耐受者可改用地昔帕明去甲咪嗪易出现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选用去甲替林nortriptyline对减少同苯二氮卓类相似并很少引起依赖和撤药反应但该药起效较慢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并且对惊恐障碍的初期效果表现为提高觉醒水平包括焦虑不安失眠以及因此该药需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大约有2/3对苯二氮卓类或有效的患者在停药6周后复发并需要进一步治疗
⑵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可作为一线药物特别是对三环类副反应不能耐受者合并强迫症状或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可作为首选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20~60mg/d5~20mg/d舍曲林50~150mg/d和氟伏沙明150mg/d早晨服用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SNRI文拉法辛及其缓释剂)以及NaSSA米氮平等新型抗抑郁药同样可控制的症状其效果同相当该药没有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但其特有的不良反应可使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而终止服药
⑶单胺抑制剂适用于对其他抗抑郁剂不能耐受者合并非典型抑郁症或社交恐惧症者可作为首选常用药物有苯乙肼15~60~90mg/d和反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10~80mg/d早晨服用
⑷高效苯二氮卓类适用于对各种抗抑郁剂不能耐受者预期焦虑或恐怖性回避很突出以及需要快速见效的例可首选常用药物有和后者药物作用时间较长较少苯二氮卓类在控制时必须大剂量地使用并持续数月但会因此引起依赖性和常规使用药为该药在治疗剂量时其效价较地西泮高而镇静作用相对较弱通常需6mg/d才可控制与60mg地西泮相当加药需2~3周撤药需缓慢一般在6周以上
⑸其他药物文法拉辛(venlafaxine50~75mg/d和(nefazodone200~600mg/d可试用于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
由于本病容易复发各种治疗时期一般不宜短于半年有的病例需维持用药3~5年才能充分缓解
⒊心理治疗用药物治疗控制之后常需配合心理治疗才能消除预期焦虑和恐怖性回避
⑴支持性心理治疗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以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计划组织同类患者参加小组治疗互相帮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⑵认知行为治疗认知疗法是由临床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的专业治疗短期效果同药物治疗相当并有较低的复发率但该治疗需专科医师进行并较费时间一般在行前应先行药物治疗
①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在发作间歇期有慢性过度换气而在自发或诱发的时出现急性过度换气的患者可导致低碳酸血症和碱中毒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引起头晕意识模糊和人格解体等症状采用抗惊恐药物控制或通过呼吸的行为训练教患者调节呼吸频率不要过度换气可使显著减少
②暴露疗法让患者通过默想暴露于惊恐发作时的感受以消除患者对各种自主神经反应的恐惧对有恐怖性回避行为或继发的患者宜采取现场暴露使患者能逐步适应害怕的情境
③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收缩和放松头面部腹部下肢各组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也可让患者学会保健气功放松全身调节呼吸意守丹田消除杂念
④认知重建对患者发病时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给予合理的解释让患者意识到这类感觉和体验是良性的对健康不会导致严重损害本病通常起病于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35~40岁再有一次发病高峰期发现也可发生本病有的病例可在数周内完全缓解病期超过6个月者易进入慢性波动病程没有伴发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继发广场恐怖者预后欠佳约7%的病例有自杀未遂史约半数以上患者合并重型抑郁发作使本病自杀危险性增加特别值得重视由于精神病学在整个中发展较晚也由于本专业自身基础理论的复杂性有相当多的常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再加上旧观念的影响精神病的病因长时期地被认为是神秘莫测的而受到忽视从而妨碍了精神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实际上预防的发生不单单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发展社会文化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估计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大约2%-4%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成人的一项大规模的表明惊恐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1.5%的终生患病率为3.6%而有9%-10%的人经历过一次惊恐发作90年代的另一表明美国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为3.5%其中男女比率为2∶5Kessler,et al.,1994在中国缺乏相应的资料惊恐障碍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年龄范围为15-40岁平均发病年龄是25岁不过此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可生其发生与社会经济状况无关惊恐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解释其病因机制的假说很多神经生化方面的假说包括经典神经递质类GABA5-HTDA和Ach等功能异常假说以及神经肽类CCK与DA平衡失调假说等遗传因素在惊恐障碍的发生中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因为在对人灶族系的中发现患者的中本病发生率为15%是一般居民的3倍[1]对双生子的调查中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0%焦虑素质为65%而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仅4%焦虑素质仅13%[1]这些研究表明惊恐障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病因至少部分是出在基因上
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在基因水平对惊恐障碍病因的探讨进行了不少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分为GABAA和GABAB两种亚型GABAA亚型受体与氯通值安定受体组成一个复合体该复合体是由αβγδ亚基组成的一种四聚体门控着氯通值α亚基上有安定结合点β亚基上有GABA结合点γ亚基本身不能和苯二氮卓类或GABA结合但它是寡聚受体与苯二氮卓类高亲和时所必需的δ亚基上则没有结合位点其功能尚不清αβγδ亚基的肽链都是4次跨越细胞膜的结构[23]
GABAA受体一氯通道一安定受体复合体在抗焦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ABAA受体与氯通道偶联门控着氯通道GABAA受体激动剂如GABA可激活GABAA受体打开氯通道使细胞外CI-内流氯导增加引起超极化产生对的抑制效应因此呆产生抗焦虑作用苯二氮类抗焦虑如安定等作用于安定受体可使GABAA受体上调进而使GABAA受体对GABA的亲和性增加与GABA的结合增多从而使GABAA受体打开氯通道的频率增加增强GABA的效应呈现抗焦虑效果巴比妥类药直接作用于氯通道使氯通道打开的时间延长也具有抗焦虑作用总之GABAA受体激动剂安定受体激动剂和巴比妥类药物由于它们分别作用于GABAA受体安定受体和氯通道均具有抗焦虑作用反之致焦肽diazepam binding inhibitorDBI是一种内源性的安定结合抑制剂可使GABAA受体下调使GABAA与配基的结合减少可引起焦虑β-carbolin与安定受体结合减弱GABA的作用也可引起焦虑印防已毒素可使氯通道关闭拮抗GABA的作用可引起惊厥所以GABAA受体氯通道安定受体复合体在焦虑的发生和治疗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GABAA受体氯通道安定受体复合体的亚基具有极大的多态性人类GAGAA受体复合体亚基共有13个变异体其中α亚基有7种变异体α1~α7β亚基有3种变异体β1~β3γ亚基有2种变异体γ 1~γ2而δ亚基目前尚未发现有变异体[3]有假说认为惊恐障碍的易感性及药物治疗的反应性与GAGAA受体复合体亚基变异体的不同有关而由于每个亚基变异体都是由一个唯一的基因编码由其相应的mRNA所转录所以该假说进一步认为惊恐障碍的易感性及药物治疗的反应性与GAGAA受体复合体基因多态性mRNA水平有关Tanay1996[4]研究发现分别给鼠慢性投以抗惊恐药丙米嗪苯乙肼甲唑安定可改变GABAA受体复合体α1β2γ2亚基mRNA的水平进而使特异性GABAA受体复合体的亚基表达改变而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又不同于那些由非抗惊恐的抗焦虑药布斯哌隆所产生的改变这有力支持了上述假说Crowe1997[5]进一步检测了编码GABAA受体复合体8个亚基变异体的基因α1~α5β1β3γ2在104个严格定义的惊恐障碍患者134个广义的惊恐障碍或亚综合征惊恐障碍患者上述基因之间进行连锁研究但结果示发现存在连锁不支持上述假说认为惊恐障碍不是由所检测的8个GABAA受体复合体亚基基因的任何一个基因的突变引起药物的抗焦虑的作用还涉及其他递质系统如NE系统尤其中枢蓝斑区是预期危险的觉醒中枢DA系统可能与情感和焦虑表现有关5-HT系统尤其在背际核对焦虑的适应性行为起抑制作用上述递质系统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脑的不同水平发挥作用[6]
血浆皮浆类固醇含量上升可反馈性地使T-HT更新率加速5-HT机能活动过盛可能与焦虑的发生有关[7]5-HT还可促进ACTH的分泌从而调节和影响焦虑情绪反应[1]抗焦虑药苯二氮类可降低5-HT活性抑制脑内5-HT的更新率减慢5-HT的耗存速度这可能与其抗焦虑作用有关[1-7]抗焦虑药布斯哌隆能降低5-HT能神经元的活力其抗焦虑作用也与此有关[8]总之5-HT系统与焦虑症的发生及治疗关系密切5-HT受体基因也因此成为惊恐障碍的候选基因之一
5-HT受本分14训亚型其中5-HT1D受体还可再细分成5-HT1Dα受体的基因第1080位碱基可出现C与T转换形成以080多态性[9]编码5HT1Dβ受体的基因第276位碱基可出现A与C转换形成A276G多态性[9]这2个多态性均为静态多态性不直接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结构但它们可能间接影响5-HT1D受体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惊恐障碍的易感性所以Ohara1996[9]研究了一组惊恐障碍患者和正常对照对他们的5-HT1Dα与β受体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但结果发现两组间上述两个多态性均无明显的差异不支持5-HT1D受体基因影响惊恐障碍易感性之说多巴胺D4受体主要分布于额叶皮质区由于编码D4受体的基因极具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可能影响D4受体的功能使该基因也成为评价惊恐障碍的候选基因之一共发现D4受体基因有十种多态性包括3种静态多态性和7种动态多态性D4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第11密码子上第一31位碱基C可转换为T从而形成多态性C-31T等位基因A1即第一31位碱基为C频率为0.93A2频率为0.07[10]D4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下游第11密码子中第31位碱基G可转换为C使所编码的D4受体上第11位氨基酸Gly置换为氨基酸Arg从而形成多态性Gly11Arg等位基因A1即第31为碱基G频率为0.99A2频率为0.11[10]D4受体基因第36至42密码子上一段21bp长的碱基序列可出现缺失所形成多态性的等位基因A1无21bp的缺失等位基因A1有21bp的缺失[10]Cichon1995[10]研究148个德国正常人256个患者99个情感障碍患者和一组惊恐障碍患者发现所有患者的多态性C-31TGly11Arg与正常人均无明显差别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患者和正常人均未发现21bp的缺失但在1个惊恐障碍患者发现有这个罕见的缺换变异这可能意味着该缺失变异参与了惊恐障碍的发生但也可能是机会性的假阳性结果中枢神经递质NE对应激所引起的肾上腺反应起抑制作用而乙酰胆碱Ach可促进ACTH的分泌进而可调节和影响焦虑情绪反应[1]又有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胆碱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偏低这提示焦虑与胆碱酯酶活性偏低有关[1]总之Ach能系统与焦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Ach受体分N与M两种亚型N型Ach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CHRN在分布十分广泛在大脑皮质层边缘系统的海马纹状体都有分布CHRN受体由四种亚基因组成亚基分别命名为αβγδ每个亚基是一个分子量约55kD的跨膜糖蛋白它们按α2βγδ比例组成CHRN受体总分子量约275kD5个亚基呈五边形排列共同围成CHRN受体的离子通道壁总体呈不对称的哑铃状每个CHRN受体胞外侧均有两个Ach结合位点位于两个α亚基的第192和193位的半胶氨酸残基上它们具有识别和结合Ach的能力当Ach离子主要是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发生电位变化产生生理效应[3]
组成CHRN受体的亚基具有多种变异体[3]其中α亚基具有6种变异体α2~α7β亚基具有3种变异体β2~β4这些变异体可改变CHRN受体的功能每个变异体由各自唯一的编码其中编码α4亚基的基因基因定位于20q13.3基因座[11]已有研究发现与低电压LVEEG相关联约有1/3的VLEEG病例与基因座20q13.3连锁[1]所以有假说认为惊恐障碍的易感性也可能与受体基因有关为了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Steinlein1997[11]检测了一组惊恐障碍病人和正常人3个不同的CHRA4基因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发现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不支持CHRNA4基因与惊恐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一种神经肽它主要是在细胞体内合成其前体是由130个氨基酸组成经过后加工可产生CCK39CCK33CCK8和CCK4等活性肽片段[12]CCK4低剂量可诱发惊恐障碍病人的[13]所以CCK有可能参与惊恐障碍的发生
受体分两个亚型即CCKA和CCKB受体CCKA受体分布于外周而CCKB受体分布于纹状体等[12]所以编码CCKB受体的基因是惊恐障碍的候选基因Kato1996[13]用SSCP方法筛查了22个惊恐障碍家系的先证者CCKB基因的突变发现两个多态性在10个病人外显子4与5之间的内含子上发现有一个多态性2491C→A在1个先证者外显子2的胞外环上发现一个错义突变1550G→AVal125→Ile在另外34个不相关的惊恐障碍病人和112个正常对照中检测这个错义突变发现8.8%3/34的病人和4.4%5/112的正常人有这个突变但这些突变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性所以认为这些突变在惊恐障碍中没有病理生理意义对惊恐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进行了不少主要集中在探讨惊恐障碍与GABAA5-HT1DD4受体基因及CCKB基因的关系这些研究中除了发现D4受体基因一个21bp缺失变异可能参与了惊恐障碍的发生之外共余研究均为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使我们对寻找惊恐障碍的易感基因失去信心因为以前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①对候选基因的亚型及多态性的的类型不全如对GABAA受体复合休13种亚基基因只调查了8个尚有5个未调查对5-HT受体基因14种亚型只调查了1个尚有13个未调查对D4受体基因10种多态性只调查了3个尚有7个未调查对CHRN受体11种亚基基因只调查了1个尚有10个未调查②样本量较小惊恐障碍可能是一种疾病是由多个基因微小的遗传效应叠加而致病的所以要每个基因与惊恐障碍的关系往往需林大样本才能发现结果以前的研究样本量都不大难以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况且唯一发现阳性结果的那个研究也可能因为样本量太小难以排除是机会性造成的假阳性结果所以有关惊恐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还有等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全面地进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elsda是什么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