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还要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税率,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呢?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摘要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掀起了工业化建设的高潮,开始改变了中国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史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我国今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正文
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另外,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的基础上开始的。当时的情况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于1952年底胜利完成。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亿元,1952年为810亿元①),其中:现代工业增长了178.6%,农业增长了48.5%。1952年,工业和农业的主要产品的产量,除个别的以外,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交通运输和国内外贸易等也有了相应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在平衡财政收支和稳定物价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在国民经济改造方面,社会主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还要相应的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呢?
基佬你好000AD
第一,国家刚刚建立不久,为了以防和应对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巩固国防,满足国家战争的战时需求,这是军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新中国刚刚建立在国际上仅仅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为了不被孤立,新中国暂时与苏联结盟,接受苏联的一部分发展模式,把自己变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小兄弟”,从而能先在国际上稳住脚跟,再图发展,这是政治原因;第三,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力量十分不有限,集中力量只能优先发展一种产业.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轻工业从清末开始也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就是重工业几乎没有,因此如果再不发展重工业就没有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就更不能发展好经济.而且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无论从军事、政治方面都是指向重工业,是最迫在眉睫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根本原因. 发展剩下的行业是为了与之形成相配套的体系,就像吃饭又碗最重要还得有筷子和勺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没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A.轻工业( L/ F7 ^1 ^) h0 P: h+ L
dB.重工业; E, T' Q; ?. iC.交通业
g- `# M9 [: V2 RD.农业; A" Y) g# S7 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通运输业税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