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都有什么鸟从欧洲飞往非洲人在欧洲过冬

充满想像的世界(十一)
极具超级智商的鹦鹉
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够察觉他人的感受,不仅会制造工具,还能运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想法。这些,一直被视作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动物曾经被认为不具备高级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只具有简单的本能反应。然而,近来的一些研究证明并非如此,有些动物其实也很聪明,诸如精灵鹦鹉智的智商,甚至高于黑猩猩和海豚。
经过实验室和野外的观察,生物学家发现,较之人们的想象,鹦鹉显得更聪明。它们的思维能力一点也不比黑猩猩和海豚差,可以轻松与人交际互动。最神奇的是,他们不仅具有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想象推理,智商超过四五岁的孩子,是海豚、黑猩猩等动物无法企及的。正是因为这样,全世界掀起一股鹦鹉研究热。
亚利克斯是一只具有超级智商的鹦鹉,它的驯养员、美国鸟类学家埃林·贝帕博勒与之朝夕相处三十年,他们之间俨然是一对心有灵犀的朋友。这只非洲灰鹦鹉一度被视为美国科学研究的最宝贵财富之一,它可以计算6以内的加法,还在学习如何计算7以内的加法。另外,它能叫出50种物体、7种颜色和5种形状的名字。
埃林·贝帕博勒在接触亚利克斯不久后便发现,它具有主动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亚利克斯很快学会了“我想要什么”,还能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且亚利克斯能够领会许多词组间的微妙差异,比如像“较大的”和“较小的”的区别,“一般的”和“非凡的”以及“来到”和“迟到”等。
为了验证和巩固亚利克斯的记忆,埃林·贝帕博勒经常会有意识地混淆实物和发音,例如,在一大一小两个玩具中,拿出那个小的递给它,嘴里却说“给你这个大些的”。亚利克斯会毫不犹豫地把玩具扔回,并大声说“不,你错了。”遗憾的是,亚利克斯刚过完31岁生日便无疾而终,这让埃林·贝帕博勒很是伤心。
在爱尔兰,一个与鹦鹉有关的故事,很具戏剧性。一户人家被窃贼光顾,这只鹦鹉随之也被顺手牵羊了。被窃贼偷走的鹦鹉,最终靠自救重返主人身边。这只13岁的鹦鹉名叫“琪琪”,被一对老夫妻视为掌上明珠,有马戏团出高价购买,被老夫妻婉言拒绝,他们说“琪琪”已经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像他们的孩子一样。
“琪琪”被顺手牵羊偷走后,伤心的老夫妻贴出告示,只求窃贼归还“琪琪”,其他财物情愿奉送。窃贼得知“琪琪”的价值后,更不愿放手。不曾料想到的,“琪琪”瞅准窗外有人的机会,竟然会高呼“救命”,路人听闻后随即报警。最终,窃贼束手就擒,而聪明的“琪琪”也因之获得了解救,重回主人的身边。
对于“琪琪”这只鹦鹉能够掌握瞅准机会向路人求救的本领,事后大家都啧啧称赞这对爱尔兰的老夫妻,以为他们早就有先见之明,一直在训练自己的鹦鹉掌握逃生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大家喋喋不休的一番议论和赞叹,老夫妻却一笑了之,说从未教给这只鹦鹉“救命”这个单词,完全是它“急中生智”的反应。
在无锡动物园里,有一只不同寻常的鹦鹉。因为常常遭受到游人冷落,这只鹦鹉罹患了“抑郁症”,一周内啄光自己身上的漂亮羽毛。原来,这只名叫“郁郁”的金刚鹦鹉正处在青春期,很愿意与人相处,并期望获得应有的重视,但自来到公园后就比较害羞胆怯,不像其他同伴那样活泼好动,于是渐渐地被边缘化。
无独有偶,在英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只名叫“罗伊”的老鹦鹉,因在男主人新欢面前一直呼喊前女主人的名字,被扔进车库关禁闭,不幸罹患抑郁症。当男主人想起“罗伊”,还它自由时,它已拔光了身上的羽毛,其状之惨,令人怜悯,好在男主人及时请来鸟类心理学家为它进行诊治,“罗伊”才重获新生。
“郁郁”屡屡在与人交流的心理期许屡遭挫折时,也就选择以啄毛这样的极端方式,来发泄内心的郁闷。受到英国“罗伊”不幸罹患抑郁症这个故事的启发,“郁郁”也被及时送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并安排工作人员与它交流互动后,“郁郁”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并且很快又能重新长全漂亮的羽毛。
鹦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华贵高雅的紫蓝金刚鹦鹉,全身洁白头戴黄冠的葵花凤头鹦鹉,能言善语的亚马逊鹦鹉,五彩缤纷的彩虹吸蜜鹦鹦鹉,小型葵花似的鸡尾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大红大绿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等等。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常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
鹦鹉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身长仅有12厘米。新西兰的鸮鹦鹉,是唯一一种夜行性的在地面上爬行的鹦鹉科鸟类。
鹦鹉聪明伶俐,善于学习。人们喜爱这些美丽的飞禽,为它们发行邮票,建立网站,组织保育协会,设定保护区等等。泰国2001年发行了一套鹦鹉邮票,分别是绯胸鹦鹉、亚历山大鹦鹉、短尾鹦鹉、花头鹦鹉。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它们还被奉为国鸟,这个国家的国徽上是一只名叫”西色罗”的金刚鹦鹉。
人们对鹦鹉最为钟爱的技能当属效仿人言。这种仿效行为在科学上也叫效鸣。为此,历代文人骚客咏鹦鹉的诗词甚多,白居易有诗曰:“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而在众多咏叹鹦鹉的诗词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唐代朱庆馀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生活在热带美洲的众多鹦鹉之中,金刚鹦鹉是一种色彩最艳丽,体型最大的鹦鹉。尾极长,镰刀状的大喙和凤头鹦鹉堪与比拟,面部无羽毛,兴奋时可变为红色,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学话能力较强,和其他鹦鹉能够友好相处,有些可以活到80岁。它们会模仿人温柔的声音,最吸引人的技能无疑当属能够效仿人言。
金刚鹦鹉也被称做大力士,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喙强而有力。在亚马逊森林中有许多棕树结着硕大的果实,这些果实的种皮通常极其坚硬,人们用锤子很难轻易砸开,而金刚鹦鹉却能轻巧地用喙将果实的外皮啄开,吃到里面的种子。除了美丽、庞大的外表,以及拥有巨大的力量外,金刚鹦鹉还有一个功夫,即百毒不侵。
在欧洲白人入侵南美洲时,有一个士兵开枪射击一对金刚鹦鹉,其中的一只怦然落地,另一只飞走了。过了一会儿,正当这个士兵手拎猎物沾沾自喜时,消失的金刚鹦鹉突然从天而降,先是一口啄瞎了射击者的眼睛,然后用喙将地上的双筒猎枪拧成了铁麻花。这个传说难免有些夸张,但金刚鹦鹉确实有着很大的力气。
虽然金刚鹦鹉的鸣叫声并不婉转动听,但它们的“口技”在鸟类中的确是十分超群的。当人们走近一只经过训练的鹦鹉的身旁时,它会及时地说出:“您好!”,当人们喂给它食物以后,它也会道声“谢谢!”。除了人的语言,它还能够学会铜管乐中小号的鸣奏、火车的鸣笛声,模仿狗叫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叫声等等。
这种羽毛色彩斑斓、人见人爱的金刚鹦鹉可能已经灭绝了,至少野生的已经不存在了。据生物学家说,有只蓝色的野生金刚鹦鹉是这一种类的最后一只,但已有好长时间不见了,它可能已遭不测。生物学家一直在密切地观察这只已有19岁高龄的鹦鹉,但近两个月来他们一直没再见它露面,它可能被偷猎者捕捉走了。&
由于这种鹦鹉十分美丽,成为偷猎者最喜欢捕捉的对象,这样一来金刚鹦鹉几近灭绝。为了保护金刚鹦鹉,巴西政府支持成立了斯比克斯金刚鹦鹉保护协会,协会主席亚拉·巴洛斯说他们是在1990年开始寻找野生金刚鹦鹉的,最后终于找到了唯一的一只,是一只雄性鹦鹉,从那以后再没有发现第二只野生的金刚鹦鹉。
不能说金刚鹦鹉已全部灭绝了,在全世界目前约有60只这样的鹦鹉被人用笼子养着,而它们已完全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一旦被放归到野外肯定不得善终。为了让更多的金刚鹦鹉能在野外生活,生物学家打算让那只唯一的野生雄性鹦鹉教练家养鹦鹉,计划首批先带6只,这一计划还没有实施那只雄性鹦鹉就消失了。
那只野生的雄性金刚鹦鹉生活在一个叫库拉卡村的棕榈林里,离里约热内卢约1300英里,在过去的10多年里,这只鸟从来就没有消失15天以上,可如今已有两个多月没有露面了,看来凶多吉少。如果真的从此找不到的话,人们打算用另一种类的雄性野生鹦鹉,来教练家养的金刚鹦鹉学习野外生存本领,但这很困难。
动物园中比较出名的金刚鹦鹉,是产于墨西哥到巴西南部地区的红蓝金刚鹦鹉。它们身长可达90厘米,身体呈明亮的红色,有蓝色和黄色的翅膀,蓝色和红色的尾巴。蓝金刚鹦鹉身长和红蓝金刚鹦鹉颇相似,羽毛呈深蓝色,黄色的眼眶。淡黄绿色金刚鹦鹉、靛蓝金刚鹦鹉和小蓝金刚鹦鹉属于金刚鹦鹉中的濒危动物。
在鸟类中,还有八哥、鹩哥等善于模仿人语,但都比不上金刚鹦鹉口齿伶俐、活泼可爱。有一只金刚鹦鹉的主人嗜酒,醉酒以后有时便对着架上的金刚鹦鹉说出一些音节模糊的话。久而久之,这只金刚鹦鹉也就学会了这些“醉话”,并且常常当着客人的面突然将这些“醉话”说出来,弄得大家莫明其妙,啼笑皆非。
在深圳市新闻路一家普通的砂锅粥店前,有一帮饲养着金刚鹦鹉的“鸟友”,经常聚在一块大谈“鸟事”,也就是他们常说的鹦鹉聚会。一圈人围着桌子喝啤品茗,两只身形超过70厘米的金刚鹦鹉则在一旁助兴。他们多是通过一家名为“中国宠物鸟论坛”的网站相识,彼此之间并不知晓真实姓名,只以网名相称。
只见其中一只紫蓝金刚,一双绿豆般圆眼睁得大大的,正兀自悠闲地啄着半截玉米棒子;它身边另一只蓝黄金刚同伴因为身处笼内,似乎有些不爽,面对外面热情围观的路人,只是晃着蓝黄相间的身姿不安地扭动着脑袋。据说,目前全世界的紫蓝金刚鹦鹉仅存2000多只,每只的市价现在可以达到30余万元人民币。
一只金刚鹦鹉就值30万?足够买一辆不错的汽车了!一般人也许有些难以理解。但紫蓝金刚的主人梁先生却说:“对于喜欢鹦鹉的人,这些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面对人们的疑惑,梁先生说:“鹦鹉的寿命一般都很长,当你从它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它,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很深厚的感情,它可以陪伴你一生一世。”
现在,在大型花鸟市场常见的金刚鹦鹉类,每只蓝黄金刚鹦鹉大约在1万元左右,每只红绿金刚鹦鹉则达2万多元,而每只绯红金刚鹦鹉则可达到3万左右。另外,迷你金刚,有人又叫红肩金刚,是金刚鹦鹉中最小的一种,起码也可达到5千元左右。这些价格只是一般的成鸟,如果会说话、会表演技艺的成鸟,价格更高。
梁先生说,每天下班后或上班之前,自己都会花30分钟到一个小时与鹦鹉交流,时间久了,甚至能了解鹦鹉的心思。说话间,紫蓝金刚忽地昂起头大叫了一声,梁先生说这是它在吃醋,原来大家都在逗一旁的两只亚马逊鹦鹉,它感觉有些受冷落了。“鹦鹉很喜欢叫,叫得多了,有时挺让人心烦,但也不能打它。”
那只蓝黄金刚身长70余厘米,看起来很庞然,其实只有八九个月大,按寿命八九十岁算,它还只是一个婴儿。鹦鹉不仅亲近人、学语言快,而且不带病菌,很具有观赏性。金刚鹦鹉的智商相当于5岁小孩,问它吃饭了没有,它能回答“吃了”,让它学狗叫,它就会发出“汪汪”的声音,相当于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主人“好景”对蓝黄金刚的起居饮食都很用心: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直径1.2米、高2米的大笼子供鹦鹉休息,晚上将其放在屋内,白天就放在粥店门口,引得不少路人、食客驻足赏玩。不仅如此,他还雇了专门的人照料鹦鹉,为了使鹦鹉一日三餐营养充足,除了五谷杂粮,还时常喂其食滋养丸、钙粉、玉米、苹果等。
2011年,好莱坞出了一部3D动画片《里约大冒险》,影片讲述了一只蓝色金刚鹦鹉的历险故事。全片几乎无冷场,情节紧凑,非常欢乐,十分叫座。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极其大胆鲜艳的色彩和众所周知的巴西桑巴狂欢音乐,从视觉到听觉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愉悦的盛宴级体验。老少咸宜,真的是太动情了。
世上最后一只稀有的野生斯皮克蓝金刚鹦鹉已于去年在巴西圣保罗去世。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正是受到这只鹦鹉启发。这只名为Presley的斯皮克蓝金刚鹦鹉死于星期三,已经有近40岁。它被认为是最后一只野生的斯皮克蓝金刚鹦鹉。它的死,似乎隐约地向人类揭示,这些濒危的巴西土著鸟类已经从野外灭绝。
据称,正是这只名为Presley的雄性斯皮克蓝金刚鹦鹉,影响了2011年的电影《里约大冒险》。这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雄性斯皮克蓝金刚鹦鹉的故事。这只生活在美国的布鲁,最初并不会飞行,后来他回到巴西并找到另一只存活的雌性蓝金刚鹦鹉珠儿。两只鸟儿一起战胜了野生动物偷猎者,并组建了一个小家庭。
Presley的经历与布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十多年前,生活中科罗拉多的Presley被发现并名声大噪。和其它蓝金刚鹦鹉一样,Presley是在1970年代从巴西非法走私出来的。那时,政府才开始管控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从出生地圣弗朗西斯科谷到北巴伊亚,Presley经手好几个欧洲鸟类收集人士,最终来到了美国西部。
Presley被发现纯属偶然。2002年,一位鹦鹉爱好者接到一个电话,有人向她询问了关于自己的蓝金刚鹦鹉的问题。为了鉴定这名来电者的鹦鹉,她拜访了这位女士,并发现了坐在笼子中的Presley。当时,Presley体型并不是很好,而且还不会飞。经过6个月的复原,在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帮助下,Presley回到了巴西。
在巴西,Presley曾在圣保罗动物园生活过几年。2006年,Presley搬到了圣保罗森林里的莱明顿基金会培育机构。不管到哪儿,它都很热情、活泼、健谈,很喜欢访客;每当人们经过它的笼子的时候,它还会向人们打招呼。在这期间,Presley的同类却从巴西森林中消亡,最后一只野生斯皮克鹦鹉于2000年消声灭迹。
许多鹦鹉的生长需要其它鸟类的陪伴,Presley也毫不例外。人们先是让一只雌性蓝金刚鹦鹉与它结伴,产出了一打鸟蛋,可惜没能孵化出来。后来这只雌性蓝金刚鹦鹉被转移到其它培育项目上,人们又选了一只金色锥尾鹦鹉来陪伴它。这只金色锥尾鹦鹉死后,人们再找来另一只,可惜,Presley始终没有留下后代。
本来Presley活的挺好,它的死很是意外。去年,健康检查显示Presley有一次心律不齐。上周,Presley突然没有食欲,人们便将它带到博图卡图附近的大学兽医诊所,希望Presley能够康复,还将其转移到了离诊所较近的收容所。人们计划用Presley为收容所里的几只雌性蓝金刚鹦鹉受精,可惜这个计划未能实现。
不幸的是,在周三早上7点,这只闻名的斯皮克金刚鹦鹉死去了。多数收容的蓝金刚鹦鹉血缘上都比较近,进行繁育时,它们的基因缺陷容易遗传下去,这就导致后代会有一系列问题,包括患病风险增加和不育。由于Presley与这些雌性鹦鹉没有血缘关系,它本可以增加基因多样性。Presley的死,使人们非常遗憾。
在深圳新闻路的聚会中,当然不只有金刚鹦鹉,鸟友们养得更多的,是亚马逊鹦鹉。从事IT工作的熊先生的一对亚马逊养了十年,如今这对亚马逊鹦鹉即将孵出小鹦鹉,他也因此在鸟友中饮誉甚广。说到养亚马逊鹦鹉,熊先生说:“亚马逊鹦鹉学语言快,没有其他鹦鹉那么吵,而且相比金刚鹦鹉价格也便宜不少。”
亚马逊鹦鹉,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中型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林区,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亚马逊鹦鹉体质强壮,破坏性强,喜欢啃咬物件,通常非常嘈吵。它们的羽毛大部分是绿色的,眼睛虹膜桔色,黄色分布在它们的头冠、眼喙之间和大腿处,眼睛周围偶尔也可见。
亚马逊鹦鹉共有27个种,每个种下又被区隔出若干个亚种。种间体型和羽色布局上有所差异,但多以绿色体羽为主,黄其它颜色点缀在不同种的不同部位,这些色彩的分布差异与多寡是常是区分同种间不同亚种的重要依据。饲养者经常把分布在亚马逊鹦鹉头部的彩色羽毛称为帽,如大黄帽、小黄帽、蓝帽、红帽等。
亚马逊鹦鹉广泛分布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大都喜欢栖息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和棕榈林等环境中,通常集结成小群活动,白天在高树上安静的觅食,飞行时振翅有力并发出响亮的叫声。它们生性活泼,喜欢攀爬或用双脚倒挂于树杈上,在丛林中玩耍时,经常模拟其它鸟兽的鸣叫,可见其模仿欲望始而有之。
亚马逊鹦鹉牢固坚守着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旦结成伴侣终生不渝。在求偶期间,它们原本妖娆的羽色会变得更为艳丽夺目,雄鸟更会经常引颈高歌。在原产地,亚马逊鹦鹉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它们是十分称职的亲鸟,通常共同参与育雏。一对成熟的亚马逊鹦鹉每年大约可产卵1-2窝,育雏3-4只。
亚马逊鹦鹉之所以备受爱鸟人士喜欢,不仅美丽、聪明、善解人意,而且长寿、品种多样化、出人意表的性格。在亚马逊鹦鹉中,说话能力强者为大黄帽、黄领帽及蓝帽这3种。红帽说话能力不佳,但智商并不差,模仿口哨声能力强,橙翅、小黄帽说话能力普通,美丽亚马逊鹦鹉体格很大,但不会说话,叫声颇大。
亚马逊鹦鹉喜欢人们观赏它们和与它们谈话。它们也十分酷爱自己的主人,不过,它们的表达方式跟别的鹦鹉品种有所不同。它们也喜欢逗留在主人四周,但绝大多数都有自己要去地方、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和不喜欢被拥抱。亚马逊鹦鹉天生不喜欢背部被人触摸,这并不会是它们的自然欲望,搔痒却是另一回事。
成熟的亚马逊鹦鹉可以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古怪声音。当发现一个潜伏的筑巢位置,它会发出一种长而尖的声音。纸袋、箱子、黑暗的角落都是吸引的地方,而当它发现这些筑巢的好地方时,便会欢欣雀跃地尖叫。发情或想交配时,也许会发出咯咯声或像雁鸣的啼声。当感到沮丧时,或许会发出沙哑而混沌的声音。
亚马逊鹦鹉是非常有趣及好玩的鸟,就算那些不会说话的亚马逊鹦鹉,亦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宠物。大部份双黄头亚马逊、黄颈亚马逊及蓝头亚马逊、巴拿马亚马逊、黄冠亚马逊都会说话。一些亚马逊品种的语言能力较其它品种为差,但这并不代表那个品类较劣,有些鸟需要反复听着同一个词语或词组才能学会讲话。
目前,在世界上语言能力最杰出的三种鹦鹉,分别是黄颈亚马逊、双黄头亚马逊和非洲灰鹦鹉。黄颈亚马逊又叫黄领帽,尽管貌不惊人,然而,模仿语言的能力确实一级棒;同时,它们也是亚马逊鹦鹉中学习速度最快的品种,一岁以前就能够充分展现其模仿天赋,不像怕生的灰鹦鹉,总要在熟人面前才会侃侃而谈。
黄颈亚马逊是出了名的说话高手,说话能力在鹦鹉界中堪称最有学人语能力的鹦鹉之一。饲养它们需有耐心,上架饲养,需要准备大一点的站架。许多人工繁殖成鸟相当活泼外向不怕人,适应环境、天候、食物与饲主的速度快,一旦适应新环境即相当强健,饲养上宜提供均衡食物,上手不久即会变得相当健康与美丽。
黄颈亚马逊身体为绿色,颈部有着不均匀分布的黄色羽毛,翅膀弯曲的地方大部分是绿色,有些个体也会有少许红色的羽毛分布,鸟喙为深灰黑色,眼睛虹膜为橘色。年幼的黄颈亚马逊颈部不会有明显的黄色羽毛显现,通常要两三岁以后才会有比较明显的黄毛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的黄色羽毛才会越来越多。
黄颈亚马逊鹦鹉通常是成对活动,有时候会以小群体出没。清晨会有规律的飞往水源处沐浴,中午时分会安静的栖息于树荫下,偶尔也会造访农耕区,果园和种植物等地区。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树上休息以及寻找觅食地点,叫声吵杂刺耳。在觅食的时候,它们相当安静;长途旅行的时候,它们通常会飞得很高。
在野外,黄颈亚马逊的繁殖期在每年的2月—5月,它们通常会在离地两三英尺的树洞中筑巢,一次产下2—4枚卵,一般都是三枚卵,偶尔也会高达五枚卵。孵化的主要工作由母鸟执行,公鸟从孵化开始就不在进入巢中,而负责在巢箱外守护站岗。繁殖期间,若人接近,公鸟会竖起颈部的羽毛,对靠近的人作攻击状。
一方面,由于中南美洲的森林持续被砍伐,林地不断减少等原因,导致黄颈亚马逊的栖息地大幅缩减;另一方面,它们高超的语言能力,在世界各地都是极受欢迎的宠物鸟,导致当地盗猎者大肆捕捉贩卖牟利,致使它们的数量每年都会极大数量的缩减,不仅原生种的族群已经罕见,就连另外两个亚种也已经非常难寻。
黄颈亚马逊个性活泼外向,勇敢无惧,语言能力超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亚马逊鹦鹉之一。曾经有数只稀有罕见的蓝化黄颈亚马逊被人从野外扑捉,这些个体的蓝化是自然界天生的赋予,而非人工杂交合成。也曾经有数只黄化的个体出现,但这些变种的黄颈亚马逊非常稀少,始终成为鸟类收藏家争相收集的珍宝。
黄颈亚马逊外表威猛霸气,目光犀利,桀骜不驯,个性独立,强悍而且相当顽固,有人称它们是长满羽毛的火龙,一点也不为过。它们的聪明才智足以轻易驾驭一名经验不足的养鸟新手,但对于经验老道熟悉亚马逊身体语言的爱好者来说,黄颈亚马逊个性直爽,对饲主百分百的忠诚,它们绝对是最可爱和迷人的宠物。
黄颈亚马逊个性外向活泼,有强烈的表演欲望,乐于吸引大众的目光,喜欢被人赞美,是天生的舞台明星。和擅长思考并且能用语言表达喜怒哀乐的灰鹦鹉不同,黄颈亚马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杰出的音乐天赋,尤其擅长高难度的歌唱,以及各种微妙的笑声,口哨声和复杂的口技,就连歌剧,它们也能够轻松驾驭。
黄颈亚马逊鹦鹉,又叫做黃领帽,约有3种的亚种,外表差异不大,主要差异在于头、颈黄羽的多寡与体型大小的差异。有一比较特殊稀有的亚种是罗坦黄颈亚马逊,它的嘴是腊黄色,而不是一般所见的黑色,国际市场上的价位明显较高,且数量稀少,其它两种亚种分别是宏都拉斯黄颈亚马逊与原生的黄颈亚马逊。
罗坦黄颈亚马逊鹦鹉是黄颈亚马逊的亚种,外表差异不大,是出了名的说话高手,说话能力在鹦鹉界中堪称最有学人语能力的鹦鹉之一。它们栖息于海拔六七百米的干燥或半干燥的林地、灌木丛、热带稀树草原内,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偶尔会一大群聚集。由于近年野外数量不断地下降,大群聚集的情形已不多见。
罗坦黄颈亚马逊比较特殊稀有,它的嘴是腊黄色而不是一般所见的黑色。在野外,它们通常在高耸树木的洞穴内筑巢,大约在每年的两三月时进入繁殖季,一窝约产两三颗卵;幼鸟时期颈间通常没有黄色羽毛,在一至两岁时颈后黄色的羽毛会逐渐长出,五岁时会颈部黄羽会完全长成,然而并非每一只都有明显的黄羽。
在黄颈亚马逊中,罗丹黄颈亚马逊是最稀少的。经过人为的泛滥扑捉,目前剩下的数量不足100只,可谓岌岌可危。如果说,原生种黄颈亚马逊的表演欲望很强的话;那么,罗坦黄颈亚马逊的表演欲望则是更上一层楼。这个品种天生就是一个舞蹈和语言天才,难以想象,那么小的身体里流动着的是永不停歇的热血。
罗坦黄颈亚马逊不菲的价格,是饲主身份的体现,也是鹦鹉爱好者的终极之旅。它们的身材体型和头部形状,与原生种黄颈亚马逊完全一致模样,一致大小。乍一看上去,像是巴拿马头上的黄色三角帽和蜡白嘴挪到了黄颈亚马逊身上;仔细看,不像原生种黄颈亚马逊鹦鹉的毛色边缘发暗黑色,而是更接近于翠绿色。
罗坦黄颈亚马逊身体为橄榄绿色,前额头顶会有黄色羽毛分布,大腿为绿色,颈部有着不均匀的黄色羽毛,翅膀弯曲的地方会有明显的红色羽毛分布,鸟喙为蜡白色,眼睛虹膜为橘色。罗坦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外表和洪都拉斯黄颈亚马逊鹦鹉极其相似,区分这两个亚种的区别,在于鸟喙部的颜色,罗坦是蜡白色鸟喙。
有人曾经在家中散养了六只黄颈亚马逊鹦鹉。其间发现,四只原生种黄颈亚马逊的性格都很平和沉稳,而两只罗坦黄颈亚马逊鹦鹉的性格反倒像猴子一样顽皮可爱,像个孩子一样,非得饲主格外溺爱才会沉稳下来。它们喜欢被饲主不停地抚摸爱护,喜欢和饲主对答嬉戏,喜欢备受重视,也会看饲主的面部表情行事。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是墨西哥及中美洲北部一种濒危的鹦鹉,身长约四十厘米,绿色的身体,灰色的脚。特徵是金黄色的羽毛分布在头部及喉部。身体较为粗壮,双翼较圆,尾巴方形。这种鹦鹉头顶的黄色羽毛会随年龄不同而增加,纯正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约6岁左右头顶黄色的羽毛会长至整个头部或伸展至颈部。
在野外,双黄头亚马逊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它们通常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份栖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成小群活动。由于栖息地严重破坏,人为盗捕十分猖獗,使的野外数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时的数量估计低于7000只,而以墨西哥东北部的数量下降的情形最为严重。
双黄头亚马逊是在可以买卖交易的亚马逊鹦鹉中最美丽迷人的种类。它们的说话能力非常好,与灰鹦及黄颈亚马逊是属于同等级的说话高手。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活跃、聪明、有趣及顽皮的性格很适合作为宠物,由于它们的聪颖、出色的学话能力,逗趣与饲主的互动,无论在国内外都是非常受欢迎甚至抢手的鸟种。
双黄头亚马逊有数种亚种,一般分为大黄帽、崔斯玛莉亚与麦格纳,主要的差别,是头、肩、胸上黄羽的多寡。人工繁殖双黄头亚马逊不怕人,且相当外向活泼,与人互动性佳,相当生动有趣,是亚马逊鹦鹉一向非常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ㄧ。人工繁殖的大黄帽价格不低,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价格更是高于大黄帽许多。
黄冠亚马逊鹦鹉,又名小黄帽,外表虽然不如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漂亮,但是价位比较便宜,体型则差不多,嘴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黄头亚马逊鹦鹉区分。它们学话能力极佳,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生命力强,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不过,市面上所见多为野生鸟。
在人为饲养下,黄冠亚马逊是十分活泼的鹦鹉,生命力强,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喜爱洗澡与啃咬东西。繁殖期外可与其它亚马逊鹦鹉一起饲养,但还是成对饲养最为理想。价位不若许多亚马逊鹦鹉高,当宠物鸟是不错的选择,幼鸟养起也有不错的说话能力,与人互动方面和大部分亚马逊鹦鹉一样相当高。 
黄冠亚马逊鹦鹉的语言能力比不上黄冠亚马逊鹦鹉或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但它们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说话。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林区、高度600-2200米的山区,也喜欢在松树林区或橡树间活动。它们通常喜欢成群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以数百只的数量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休息,整群聚集飞行的时候相当嘈吵。
黄冠亚马逊鹦鹉与其它黄头系亚马逊鹦鹉一样,也很聪明。它们除了原生种黄冠亚马逊鹦鹉,还有马拉乔黄冠亚马逊鹦鹉、奈特洛氏黄冠亚马逊鹦鹉和巴拿马黄冠亚马逊鹦鹉。巴拿马黄冠亚马逊鹦鹉很漂亮,体型与黄冠亚马逊鹦鹉的差不多,喙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黄头亚马逊鹦鹉区分开来。
红颈亚马逊鹦鹉的额头、头顶、脸颊、眼睛周围皆为蓝紫色;颈部有着红色的羽毛,有些鸟的红色羽毛会延伸到胸前;翅膀边缘和尾巴内侧的羽毛为黄绿色。它们通常都是单独活动,有时候也会成对或是小群体行动。天刚破晓时非常活跃,通常会选择早上以及下午比较凉爽的时候觅食,接近黄昏就会回到栖息的地方。
红尾亚马逊鸟体为绿色,前额为暗红色,头顶和颈部为玫瑰
红色,耳羽部份为深蓝紫色,翅膀边缘为红色,尾巴内侧有着大片的红色羽毛,是最美丽的亚马逊之一。因为它们主要栖息于巴西南部亚特兰大雨林的海岸地区以及红树林沼泽区,保护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它们被认为是在南美洲处境最危急的亚马逊鹦鹉。
白粉亚马逊是大型的亚马逊鹦鹉,鸟体为绿色,头顶有一小丛黄色羽毛,会像非洲灰鹦鹉以及巴丹鹦鹉一样,羽毛有着一层白色的粉末,它们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白粉亚马逊号称温柔的巨人,相较于其他的亚马逊,它们的性情比较木讷稳定,外表憨厚粗壮,即使逗弄他们,咬人的机率也较之其他亚马逊来得要低些。
在上世纪80年代,许多野生的白粉亚马逊进口至欧美国家,人们发现,它们个性温和又相当容易驯服,对任何人几乎都相当友善,虽然野生鸟学会语言的机率很低,但是人工繁殖的白粉亚马逊有可能会说上几句话。因此在欧美算是很普及的宠物鸟。不过他们类似驴子般的响亮鸣叫,在亚马逊中可算是最刺耳的种类。
蓝顶亚马逊鹦鹉外表靓丽迷人,是较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也是人们很熟悉的宠物鹦鹉,身体主要呈绿色,羽毛边缘为深绿色。头部前额呈明亮的蓝色,头冠处蓝白两色羽毛交错出现,耳部、面颊和头顶随意地分布着黄色。蓝顶亚马逊智商很高,非常适合家养作为宠物鸟,十分易于训练,会给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乐趣。
野生蓝顶亚马逊喜欢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它们通常都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被人看见的时候,不是在觅食,就是在高枝上休憩。这时候,它们非常安静,如果不是看见从树上掉落下来的食物残渣,很难发现它们。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
野外的蓝顶亚马逊鹦鹉分布在巴西东部、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和玻利维亚的东、北部地区。它们很容易驯养,如果得到善待的话,会成为出色的宠物鸟。人工繁殖的成鸟相当活泼外向不怕人,适应能力非常强,常跟人类有许多生动且有趣的互动。要保持鸟儿的健康与活力,均衡饮食与足够的活动量是最主要因素。
亚马逊鹦鹉幼鸟一般在8、9个月甚至1岁时才开口讲话,但是学语的进度很快,领悟能力也很强,有时甚至无师自通,无意中学会很多词汇。虽然它们一生中所掌握的词汇量可能没有灰鹦鹉多,但其学习语音语调、连贯长句,以及歌唱方面则有着突出的天赋。它们可以背诵整首唐诗,能够简短的唱上一两句通俗歌曲。
亚马逊鹦鹉共有27个种数十个亚种,其中,学语能力佼佼者,通常被认为只有四个品种,即双黄头、黄领帽、蓝帽(含黄翼亚种)和小黄帽。当然,其他品种的亚马逊也具有学语能力,但从文献反映,这些品种的学语能力算不上高超。就上面所谈的四个亚马逊品种而言,它们的学语天赋完全可与非洲灰鹦鹉并驾齐驱。
非洲灰鹦鹉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使得它们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宠物鸟之一。该物种说话能力强,天资聪颖,智商高,以擅长模仿人语而闻名。
在2014年光明网上刋载的一则盘点十种会说话的动物中,非洲灰鹦鹉占据了第三位。一只叫做亚历克斯的非洲灰鹦鹉,一岁时被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动物心理学家买下,2007年死亡,生前能够识别五十多种物体,掌握一百多个单词,据说智商相当于一名四岁的儿童。亚历克斯临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很好”。
北京张先生饲养的灰太郎,是一只聪明可爱的非洲灰鹦鹉。灰太郎能说三十多句人话,最喜欢说老婆、你好、宝贝亲亲、你敢咬我等,还能模仿人的笑声、咳嗽声、呼噜声等多种声音,甚至能以假乱真。有意思的是,灰太郎跟张先生嬉戏时,一边用喙轻轻咬他,一边还用张先生的声音说:“你敢咬我!哈哈哈哈!”
非洲灰鹦鹉通常集群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及雨林,喜爱在近河流与湖泊边的树上或棕榈树上栖息。栖息时非常嘈杂,在休息和在飞行中都会发出嘎嘎的鸣叫、口哨声和尖叫声。觅食的时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动,喜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有时也会至农作物田园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尤其是玉米田。
非洲灰鹦鹉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以擅仿人语闻名的非洲灰鹦一直是宠物鸟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它们的高智商与优越的模仿能力通常是最为人称道的天赋,也是世界各地中大型鹦鹉中最常见的种类之一,从小饲养的灰鹦不但受人喜爱,且十分乖巧、亲近人且安静,的确是中大型鹦鹉中最佳的选择之一。
刚饲养的非洲灰鹦鹉会十分紧张与不安,尤其是野生。通常表现非常焦虑,适应新环境的时间较长,它们算是中大型鹦鹉中比较安静的种类,不常打扰它们就不太会吵杂,但是灰鹦也是中大型鹦鹉中较容易养成拔羽恶习的种类之一,无聊、焦虑、缺乏关爱、空间狭小、压力、营养不均衡等因素皆有可能导致拔羽症。
饲养非洲灰鹦鹉时,要选用坚固的金属鸟笼,并有足够空间以供其活动,同时亦要预备不同种类的玩具满足它们的好奇心并有助消磨时间,减低它们待在笼中的焦躁烦厌感,免得养成咬毛症。它们生性善妒,害羞,若长时间受冷落,无聊,感觉沮丧很容易导致拔毛症的心理病,应给予大量玩具及足够陪伴它们的时间。
非洲灰鹦鹉开口较早,4、5个月的幼鸟,已经能学会几个单词。它们学语的年限很长,有的甚至可以终生不断地学习新的词汇。相比之下,越年轻的鸟,学习的欲望和成功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会逐渐加大,由简到繁。非洲灰鹦鹉是目前鹦鹉学舌排行榜中掌握词汇量最大的,但多以短词为主,长句不多。
非洲灰鹦鹉和亚马逊鹦鹉都具有相当于两三龄儿童的智商,它们均成为中大型鹦鹉中互动性最好的品种之一。非洲灰鹦鹉相对比较神经质,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亚马逊鹦鹉生性活泼,亲切而顽皮。外观上,非洲灰鹦鹉通体灰色,唯一的亮点集中在红色的尾部,无论从羽色还是相貌来说,都与亚马逊相差甚远。
动物界中,鹦鹉是为数不多的“语言学习者”,它们能够模仿人类的声音。过去,科学家认为,大脑的大小是鹦鹉会说话的关键所在。可是,通过对基因表现型序列的分析,科学家得到新的发现:鹦鹉的大脑结构与黄莺、蜂鸟的大脑结构不一样,在鹦鹉大脑中,有一个控制声音学习的特定区域,叫做“扇形核心”。
科学家们对比了金刚鹦鹉、亚马逊鹦鹉的大脑结构,发现新西兰最古老的食肉鹦鹉也具有最基本的“扇形核心”,这意味着“扇形核心”中神经元的种群在2900万年前就产生了。专家推测,“扇形核心”与鸟类极强的模仿能力有很大关系,此结构中的基因序列组能解释为什么鹦鹉会模仿各种声音且能跟着音乐跳舞。
这是发生在新西兰南岛自驾游中的真实故事。从蒂阿瑙小镇到米佛峡湾的公路,是一条壮阔雄奇,风景绝美的景观之路,青山郁郁,冰瀑飞溅,高大的乔木后隐藏着静谧的河滩,鲁冰花漫山遍野将紫色铺展到视野所及的最后一线。如果说,有人曾在途中被一只鹦鹉拦路打劫,不胜其扰,最后只能落荒而逃,会相信吗?
一路停停拍拍,转眼又看到一处极致景观,赶快找到观景台将车停稳。还未来得及下车,就看到一只体型庞大的鸟儿从前风挡一闪而过,似乎落了车顶上。轻轻的打开车门,将照相机对准了车顶,镜头中,这只大鸟体格雄壮,毛色棕绿,鸟喙弯曲,怎么看也不像鹰,倒像常常在网友游记中提到的新西兰食肉大鹦鹉。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一只野生鹦鹉,心中非常兴奋,赶快拍了几张照片。人们常说,会在峡湾隧道入口处看见这种鹦鹉的踪影,没想到,在路上就和它狭路相逢了。根据之前和新西兰小动物相处的经验,觉得这大鹦鹉大概也不怕人,于是凑近了想给它来几张大特写,展示一下它锋利坚硬的喙,和灵活自如的爪子。
没想到,照片还没拍好几张,就见识到了这只食肉大鹦鹉那犀利的大喙的威力。因为之前怕关门声把它惊飞,下车时并没关车门,只见它三跳两跳就跳到车门旁,对着车门边的黑色密封橡胶低头一顿狂啄。还真的了得,一下子就啄出了一个蚕豆大的缺口。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黑色密封橡胶已经被它啄得坑坑洼洼。
天啊,真让人叫苦不迭,车子可是租来的,这下子不知道要陪多少钱了。连忙伸手驱赶鹦鹉,谁知它并不怕人,只是在车顶跳来跳去,神气活现。正当人怀疑这鹦鹉只会跳不会飞的时候,它突然猝不及防地跳下车顶,叼起刚才放在车门边的一袋零食,展翅向森林里逃窜。这哪是鹦鹉,分明就是先劫车再劫财的强盗。
接连被一只鹦鹉欺负、戏弄,或者是无奈;还是是担心鹦鹉误食塑料袋后窒息,车子被损坏而火冒三丈,各种念头瞬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于是,拔腿就向鹦鹉追去。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能追上飞鸟,可能是因为这袋零食太重,这只新西兰食肉鹦鹉始终无法高飞,在草丛里兜了几个圈子后,终于丢下了这袋零食。
打不起还躲得起。还是赶快上车赶路吧。谁知,还是低估了这只大鹦鹉。只见它一纵身又跳到了车头上,黑豆般的小眼闪着贼光,斜睨着。随后低下头,对着雨刷,又打算开始大快朵颐。没办法,以闪电般的速度跳下车子,运用过去在农村赶鸡赶鸭的各种手段,绕着车子转了三四圈,终于把它赶到了路边的草地上。
面对这么一只举止麻利而且大喙犀利的野生鹦鹉,还真的有点儿不知所措。这可是打也不打得,杀也杀不得,抓又抓不得,骂又骂不得,无奈之下,只能发动车子,逃之夭夭。在峡湾隧道出口,再次见到了这种新西兰食肉大鹦鹉,几名游客正围着它们拍照,只是坐在车内心有余悸的瞟了一眼,加速离开了这个地方。
回到蒂阿瑙,对人家讲述起了这段经历,得到的,只是一顿哈哈大笑,听起来,其实自个儿运气还算好的,曾经有游客在停车检查行李舱的时候,被鹦鹉袭击,叼走了装着护照的小袋子,在峡湾地区,想要找回护照的机会几乎为零;还有,有人曾经在野营区停车过夜,早晨醒来时,发现汽车轮胎已经被啄的千疮百孔。
食肉鹦鹉是新西兰南岛上一种大型鹦鹉,生活在稀木灌丛中,体形大,羽毛丰厚,喙又粗又长。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食性外,主要食昆虫、螃蟹、腐肉。但也经常攻击羊群,甚至跳到绵羊背上,它那强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身上的脂肪并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所以当地的牧民称其为啄羊鹦鹉。
食肉鹦鹉啄食绵羊的场面,的确是血腥腥的。这些鹦鹉结伴而来,在羊群的骚动之下,它们依然大模大样地俯冲下来,飞到绵羊背上,用强健的喙把羊的皮肉啄穿,然后吞食羊肾上的脂肪并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鹦鹉群是合作进食的,被它们袭击过的绵羊,伤口处肌肉成絮状,显然是刚刚被撕扯和吞吃过。
啄羊鹦鹉是新西兰境内特有的鸟种,生活于险峻寒冷的高山地区,由于它们大多在地面上活动,用双脚跳跃式前进,动作滑稽逗趣,因此又被称为“高山上的小丑”。它们平时居无定所,四处游牧觅食;生性对任何新的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必定会上前察看。这样的天性,有助于它们迅速发现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
啄羊鹦鹉的好奇心可能与其奇特的觅食行为有关。它们是一种杂食性的鸟类,时常撬地衣,捉昆虫,挖根块,钻雪地,取食山毛榉的嫩芽等,并且经常在石块和雪底下寻找一些昆虫的幼虫,一旦有机会还偷袭各种小动物,动作就像一只凶猛的老鹰一样敏捷,此外还取食各种尸体,也常在人类的生活垃圾中寻觅食物。
春天,啄羊鹦鹉会在高山上挖掘雏菊类植物,以及搜寻雪堆四周和岩石夹缝中的植物嫩芽或是小昆虫。夏天,它们就在山上的矮树或是灌木丛间寻找水果或是浆果等。秋天,它们大多会待在山毛榉林区中,觅食一些嫩芽、树叶和坚果;但是到了冬天,它们会寻找死去动物的遗骸食用,以便熬过大自然最严酷的考验。
啄羊鹦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到任何一样新东西都要设法弄个明白,因此便在当地的居民中留下了爱找麻烦的不好名声。它们的体形仅有乌鸦一样大小,却时常撕碎当地运木工人的睡袋,在大蓬车顶上吵闹,或者用长而锋利的弯嘴,弄开当地居民的家门和窗户,有时即使装有金属防护网,也很难防住它们的好奇心。
在野外,啄羊鹦鹉主要的繁殖季为当年7月到翌年1月。它们会在岩石之间的缝隙、树木根部下方以及枯死树木的缝隙中筑巢。到了秋天,离巢的幼鸟会组成高达近百只的族群。它们生性爱玩,相当容易信任人类并且十分好奇,乐于接受任何人手中的食物;平时喜欢在地面活动,破坏力十足,有着季节性迁移的习性。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Kea的新西兰特有食肉鹦鹉,比一般鹦鹉体型大,羽毛丰厚,毛色褐色与绿色相间,喙粗且长。除了食肉以外,还喜欢啄汽车轮胎。这对过往的游客们来说,也许会觉得有趣和好奇。但对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而言,无疑就是一大祸害。当地曾有过几次大的捕杀Kea的行动,目前仅存3000只左右。
食肉鹦鹉的所作所为,对于到新西兰南部旅行的人来说,可能还比较新鲜有趣。但是,对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却犹如恶梦一般。他们起初对这种动物的一点点好感,都因它们恶劣的行径而抵消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场人与食肉鹦鹉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经过长期斗争,人类消灭了至少15万只食肉鹦鹉。
生物学家认为,食肉鹦鹉的数量已经少得可怜了。即便如此,农民、露营者和司机仍然不肯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所看到的,仍然是被食肉鹦鹉吃掉的绵羊的尸骨和被撕得四分五裂的轮胎。虽然野生动物官员曾经努力地劝说人们不要残酷对待食肉鹦鹉,但是在当地居民眼里,食肉鹦鹉就会破坏东西,毫无益处可言。
栖息在新西兰北部的橄榄色鹦鹉与食肉鹦鹉同属于一个物种,相对于食肉鹦鹉来说,就不那么具有破坏性。它们分别栖息在南北不同地区,橄榄色鹦鹉主要以北部地区盛产的谷物为食。而食肉鹦鹉则没有橄榄色鹦鹉那么幸运,它们的栖息地是气候寒冷、谷物缺乏的南部,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它们不得不另谋生路。
伪装大师叶海龙
分布在南澳大利亚的西部海域和南部海域的叶海龙是一种肉食性鱼类,身体由骨质板组成,可长到30-45厘米。它外形类似海马,加上身体延伸出的一株株像海藻叶瓣状的附肢,所以被称作“叶海龙”。这种通常生活在温暖浅海的海中精灵,没有牙齿和胃,主要靠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海藻和其他漂浮残骸为食。
叶海龙身上布满形态美丽的绿叶,就像一片漂浮在水中的藻类,只有摆动小鳍或是转动眼珠时,才会暴露行踪。它游动起来,摇曳生姿,被称为“世界上最优雅的泳客”。叶海龙没有牙齿,嘴巴长得像吸管一样,这一结构特点使得叶海龙适应于吮吸的摄食方式,可把浮游生物、糠虾等其他小型的海洋生物吸进肚子里。
叶海龙在海底通常保持漂荡状态,活像漂动的海藻。它们在海藻森林中穿梭觅食,与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有“杰出的伪装大师”之称。虽然叶海龙全身覆盖着叶状的凸起物,但这些凸起物只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并不能作为它前进的推进力。它游动的推进力主要来自脖子两侧的胸鳍和位于尾部的背鳍。
叶海龙的名字可真是名副其实。这种鱼的外形,看起来既像海藻叶又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一条龙从头到尾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不曾料想得到,所有这些特征,就真的出现在了叶海龙身上,头上有角,颔下有须,腹下有足,背上有鳍,身上有节,尾巴有卷。无处不像,无一漏下,只是被浓缩了,谁又能说它不像。
叶海龙的体色真可谓变化万千,可因个体差异以及栖息海域的深浅而各不相同。叶海龙主要栖息在隐蔽性较好的礁石边,或是海藻丛生密集的浅海水域,栖息水域的深度一般为4~30米,但在50米深的水域偶尔也能发现叶海龙的踪影。幼体的叶海龙一般生活在较浅的水域,而成体叶海龙则喜欢生活在十米以下的海域。
由于叶海龙极具观赏价值,常常成了不法之人大肆捕捉的对象;叶海龙不易迅速游动的身躯与常保静止不动的习性,又使它成为“待宰的羔羊”;加之叶海龙又是一种不易繁殖的鱼类,在自然环境里,大约只有5%的小叶海龙宝宝有存活长大的机会。因此,叶海龙已成濒危的海洋生物,是澳大利亚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阿德莱德是欣赏叶海龙的最佳地点。
来到潜点的阿德莱德码头,烈日下穿上厚厚的7毫米潜水衣,在浑身丝毫不透气的情况下,手持潜水摄影装备,忍受着日光的灼烧,沿着码头行走了近500米才来到下水点。好在海水是冰凉的,在刚刚接受完阳光浴后,潜入17摄氏度的冷水中,感觉倒也不错。
经常有当地人在码头钓鱼,入水后发现不少挂住的路亚钩,只得小心翼翼地潜行,生怕被鱼钩挂到。在下水的码头附近,有一个多年前被台风摧毁的旧码头,这就是目的地。在5-8米深的水底下,横七竖八地倒着很多木桩和木板,这些残桩残板已被各种海藻所覆盖,成了温带鱼类的乐园,是寻找叶海龙最理想的地方。
潜水后一直在仔细搜寻,等候着叶海龙的出现。不久后,在一片黄绿色的海藻中,终于发现了叶海龙,这是一个有着小臂长的雄性个体,尽管之前多次在杂志和摄影集中见过它们的身影,但此时此刻仍被它的美丽震撼住了。这条叶海龙虽然行动不算快,但十分警觉,在拍摄时需迂回前进,才有机会拍到它的正面照片。
在南澳大利亚,除了叶海龙之外,还有一种草海龙。草海龙大小与叶海龙差不多,无论形态、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都很相似。草海龙看起来更像是袋鼠、海马和海草三种生物拼合起来的产物,不同的是草海龙有红色、紫色与黄色,有的胸上有宝蓝色条纹,身上和尾部的附肢也比叶海龙细少许多,外表比较接近海马。
叶海龙和草海龙的名字均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它们又被称为藻龙,在澳大利亚,则被称为澳洲海马,因与海马属于同一家族,不同的是,海龙的身体比海马大一些,头部和身体有叶状附肢,尾巴也不像海马可以盘卷起来。与同一家族的海马一样,草海龙在孵育后代的过程中也往往存在“角色颠倒”的现象。
叶海龙和草海龙都是一种卵生鱼类,雄性海龙负责受孕孵化。在交配期间,雌海龙将大约120个卵排在雄海龙尾部的育婴囊中,由雄海龙受精。30-35天后,就能孵化出20毫米长的小海龙。每年十一二月份到南澳大利亚潜水,有很大机会看到抱卵的雄性海龙。拍摄这种特别的生态行为,是每个水下摄影师所梦寐以求的。
海龙虽然不像其他的神秘海洋动物那样难觅踪影,但亲眼见到这种海龙的机会却变得越来越少了。近几年来,海龙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它们美丽可爱的模样、不易迅速游动的身躯、常保持静止不动的习性,也使它们经常遭到一些不法人士的捕捉。另外,海龙从产卵、受精、孵化到存活的概率都很低,仅有5%。
重返故乡的麋鹿
麋鹿因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而被俗称为四不像。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在大型动物当中,麋鹿是唯一一个找不到野生祖先的物种,它被学术界发现的时候,只有200
~ 300 只饲养在清朝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里,而关于这个群体的来历,至今尚未搞清。
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南苑至廊坊公路东侧鹿圈乡三海子,距北京城区14公里,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南海子有丰美的苇草,为麋鹿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短短的8年时间,南海子麋鹿苑中的麋鹿已从20头繁育为200余头,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
早在清朝,为让麋鹿这一珍稀鹿种得以生存,就在南海子内选定一处小海子,作为麋鹿散养区,并配有一整套完整周密的保护措施。但1865年被法国阿芒大卫神父发现,此后陆续运往到欧洲。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滥杀掠劫,猎苑毁于战乱,这里的最后一批麋鹿从此消亡,中国特产的麋鹿在中国已经了无痕迹。
麋鹿起源于两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而以一万年的全新世石器时代到三千年的商周时期最为昌盛发达。迄今为止,北起辽宁,南到广东,西从湖南张家界,东到上海崇明以及台湾共17
个地区境内的140 余处都发掘出了麋鹿的化石,共有4 种,分别是更新世地层中的蓝田、晋南、双叉和第四纪地层中的达氏种。
麋鹿在我国曾经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同时也大量饲养在历代的皇家狩猎场内,野生种群绝灭的时间大约在明朝至清朝时期。但也有人提出,早在1500
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野生麋鹿就已经在野外绝迹。麋鹿种群野外绝迹,主要由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量猎捕,造成了其种群灾难性减少。
1865 年秋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从苑外向内窥视,见到了这麋鹿。大卫以20
两白银为代价换得两张皮和一个头骨,运回巴黎。经过动物学家鉴定,大卫发现的为一新物种。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命名,从此麋鹿便被称为了“大卫鹿”。
在1900 年初,生活在我国的麋鹿已经全部消失,世界上仅存的麋鹿都生活在欧洲的动物园中。1956 年4
月,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为了实现麋鹿重返故乡的愿望,赠送两对幼仔给中国动物学会,在离别故土半个多世纪后,北京动物园中又重新出现了珍兽麋鹿,这些麋鹿及其3
只后代于20 世纪60 ~ 70 年代相继去世。
1973 年12 月,英国惠普斯奈动物园又赠送给我国2 对幼仔,这2
对麋鹿和它们的后代在我国各地的动物园中得以生存和繁衍,并为麋鹿的再引入工作积累了经验。直到1986年8月,由英国伦敦动物园无偿提供的
39头麋鹿重返故乡,在江苏大丰放养,目前麋鹿数量已繁殖至500余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麋鹿,是先民狩猎的对象,是崇拜的图腾和仪式中的重要祭品。《孟子》中有这样的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晋朝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也有:“海陵县扶江接海,多麋鹿,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民人随此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的记载。
麋鹿的形象和精神,自古融入中国文化。一部中国文化史,留下无数对麋鹿的记述。在民间,麋鹿更是神奇之物、吉祥之物。麋鹿不仅体形独特,而且身世也极其富有传奇色彩——戏剧性的发现、悲剧性的盗运、乱世中的流离、幸运的回归等,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稀有动物之一,在世界动物学史上占有极特殊的一页。
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
陕西省洋县地处“西北小江南”的汉中盆地,历来被称为“汉上明珠”,这里位于秦岭南麓,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它成为北方物种和南方物种的混杂生存地。这里雄奇奔放的北山脉与清丽秀雅的南方峰峦并肩而立,形成罕见的“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这里就是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省洋县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由西向东横贯而过,其态势三面环山,一面迎川,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山水风光。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岑参,明代诗人王任钧接踵而至,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正因如此,使得蜚声国内外的“东方瑰宝”朱鹮的自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景观颇为丰富。
朱鹮选择了洋县,是因为洋县给朱鹮留下了一块唯一可供其生存的天然乐园。洋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浅山丘岭地貌,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湿地密布,为朱鹮创造了繁衍生息的有外利条件。蔡河村附近的湖泊湿地众多,冬季食物充足,很适合朱鹮在这里栖息,这也是野生朱鹮选择这片松林过冬的一个主要原因。
每年一到春天,洋县成方成片的油菜花竞相怒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犹如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来到朱鹮梨园景区,山上万亩梨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都是洁白如雪的梨花,和山下金黄色的油菜花海竞相斗艳,美不胜收。边看梨花和油菜花,不知不觉就会到达朱鹮生态园,在这里人们随时能够一睹朱鹮的靓姿。
朱鹮生态园地处洋县县城以北4公里处的周家坎村,该村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亩土地和近
1000亩水田,地形主要为丘陵山区,全村以种植西瓜和地膜洋芋为主。朱鹮生态园经过多年的扩建和发展,现占地面积近2公顷。2002年建成占地7246平方米的大网笼一座。2006年底,朱鹮存栏数为165只,现有饲养笼舍24间。
在碧野间悠转时,猛然听到“嗷嗷”的叫声,只见一只朱鹮从树丛中翩翩起飞,跃过头顶,傲然展现其最绚丽的翅膀,然后才缓缓地消失在视野间。保护区内和一般的农村没什么区别,村庄,居民都很稠密,野生朱鹮在洋县保护区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稻田、菜地、小溪觅食,没见到有人打搅,朱鹮也不怎么怕人。
自从30多年前在洋县姚家沟发现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朱鹮的命运开始被世人关注。目前,朱鹮这一种群已经生活在3个国家,种群数量达16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突破了800只,野外生存范围涉及陕西省境内的2市7县(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朱鹮的成功保护已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
朱鹮是世界最濒危的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它们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区,但在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朱鹮栖息地环境不断恶化,分布区迅速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直至1981年5月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仅剩7只,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
我国是全球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朱鹮1981年5月发现时仅为7只小种群,现今已发展到种群数量近2000只的大家族,其中野生种群数量约700只。其分布活动范围已向洋县周边3000多平方公里内辐射。
如今,洋县已成为著名的朱鹮之乡,人们在那里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野生朱鹮受到了良好的保护。草坝村是野生朱鹮的夜宿地,每天晚上有60多只朱鹮及其它伴生鸟类数1000只在此夜宿,是洋县一道风景线。饲养场位于洋县城北
3公里的党水河畔,占地1.5公顷,有30间饲养笼舍,1个放飞大棚,1座朱鹮宣教馆。
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以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赋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诗句。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不仅稀有,而且非常高贵,据说朱鹮一旦认准了自己的伴侣,就会一生不离不弃,故而被称为“爱情鸟”。
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今天,有关朱鹮的好消息层出不穷。这个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前,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古老之鸟,从30多年前在地球上近乎“灭绝”,到“发现”、“复活”、“保护”、“繁殖”、“兴旺”,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这一奇迹,令整个世界感到欢欣鼓舞。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口膨胀、森林破坏,朱鹮的栖息地越来越小,种群也越来越少……1963年朱鹮首先在俄罗斯踪迹全无,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消失,1981年,日本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决定把最后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同时,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鹮从此绝迹。
朱鹮在日本被视为圣鸟和国鸟,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72年,出于无奈,日本环境厅向中国正式提出在中国寻找野生朱鹮的请求。当时,广袤的中国是唯一没有“过滤”过的国家,于是整个世界就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中国还有朱鹮吗?要在偌大的中国寻找已属十分罕见鸟类,犹如大海捞针!
当时,中国林业部、中科院给国务院的答复是:1930年以前,我国14个省份可以普遍见到朱鹮;1950年前后,在陕西、甘肃一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朱鹮;1960年,我国的鸟类学家只在秦岭采集过标本;1964年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朱鹮的消息。无消息并不是绝迹,1978年9月正式拉开了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的序幕。
当年,年富力强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和他率领的考察队踏上了寻觅朱鹮的漫漫征程。他们沿着曾经有朱鹮分布的燕山、中条山、吕梁山、大别山一路搜寻,均未发现朱鹮踪迹。后来又扩大范围,北起兴凯湖,南至海南岛,西自甘肃东部,东临海岸线,足迹涉及曾出现过朱鹮的12个省内的山水间。
在大江南北寻觅的3年里,刘荫增和他的团队大都是在无望和失望中奔波着……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1980年在甘肃天水市发现的3根朱鹮羽毛。尽管3年间已行走5万多公里,但没有到“覆盖完”的那一天,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尽快给国家和世界鸟类学界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中国,到底还有没有朱鹮!
1981年5月初,朱鹮专题考察队第三次进驻洋县,这是复查计划中需要详细全面实地勘察的重点县。考察小组每到一个村,还不厌其烦地把朱鹮幻灯片放给村民看,发动群众协助寻找。洋县人听说国家派来了考察队寻找朱鹮,一个群众性寻找朱鹮的热潮迅速掀起。可惜,由于人们对鹮、鹭不分,结果每每败兴而归。
就在大家无望地收拾行李,准备向甘肃徽县转移的时候,纸坊乡一个叫何丑旦、一个叫何天顺的两位农民,来到了考察队营地报告:他们在金家河山上砍柴时,见到过在幻灯片中看到的鸟。值班的工作人员姚德山,拿出朱鹮的照片让报告人仔细辨认,纯朴憨厚的何丑旦看完照片后非常坚定地说:“没错,就是它!”
日,由何丑旦、何天顺带路,考察队向洋县北部的秦岭深处进发。傍晚时分,在马道梁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两声鸣叫声,一只大鸟正从头上掠过。“天哪——朱鹮!是它,真的是它!”此时,刘荫增没有像其他队员那样挥臂高呼、欢呼雀跃,只觉得一股巨大暖流冲击着心扉,眼眶里不由自主地涌出泪水。
苦苦寻觅3年的朱鹮就在眼前:半山腰上长着15株百年青冈树,在由低向高延伸的第7株树上,发现了一对朱鹮和3只嗷嗷待哺的幼雏,在相邻的另一株树上又发现了一对成鸟。这就是已有6000万年历史朱鹮的最后家园,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中国发现7只野生朱鹮消息公布后,立即在整个世界引起了轰动。
曾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中国大陆都有分布但后来全部灭绝的这一珍稀鸟类,居然在中国内陆腹地的洋县被发现还存留着7只。中国的动物学家对如何保护这7只朱鹮种群,并使它们繁衍下去煞费苦心。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科学、严密的保护系统,保护小组昼夜跟踪关注着这群朱鹮。
当时,筑巢繁殖的仅有2对朱鹮,为使它们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和天敌伤害,在3至6月的繁殖期,朱鹮保护人员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动物上树,在树杆上涂抹黄油、安防刀片架,为了防止幼鸟掉巢摔伤,还在每个巢下悬挂尼龙网。这些措施使野生朱鹮的成功繁殖得到了保障。
当时,这两对朱鹮都忙于哺育幼雏。正当鸟类学家专心观察这两个稀世珍禽的家庭时,在一个孵出四只幼雏的鸟巢中,一只幼鸟不知何故从巢里掉了下来。幼鸟落到地面后,鸟类学家立刻把它捡起,放回鸟巢后又再次掉了下来,随后被火速运到北京动物园。在经验丰富的饲养员的精心护理下,小朱鹮顺利地成活下来。
饲养员们给这只小朱鹮取名叫华华。华华的胃口非常好,它最喜欢吃泥鳅和蝗虫,还很小的时候,一天就能吃掉300
克食物。小华华逐渐长大了。白天,它常常在栖木上走动,只是在吃东西时才落到地面上。如果在喂食时华华在运动场中活动,饲养员只要打个手势或发个信号,华华便会自动飞回到家室内等待进餐。
小华华在北京动物园受到人们精心地照顾。长到两、三岁时,已经是体格健壮、羽毛鲜艳的“小帅哥”了。1985年10月,已经4
岁多的华华有了对象,它就是日本朱鹮保护中心的雌朱鹮阿金。10月22日,华华抵达日本东京,一时间,朱鹮华华赴日相亲的消息在日本引起轰动,把日本的动物自然保护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朱脸鹮鹭、日本凤头等。朱鹮的体长80厘米,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它们喜欢涉足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朱鹮曾经是候鸟,后来由于适合朱鹮生存的森林和湿地越来越少,它们只好定居在秦岭南麓,变成了留鸟。野生朱鹮生存时,必须同时满足树林、湿地和人户三个条件。选择树林,是它们为了在繁殖期结巢;选择湿地,是它们以昆虫、青蛙和泥鳅等水生小动物为食;而有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地方,它们的天敌相对较少。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对生活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去觅食。
朱鹮生活在水田附近及沼泽地和山区溪流附近,平时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食物时,才到水田、溪流沼泽地上,鸣声似乌鸦。飞翔时,头向前伸,腿向后伸,鼓翼飞行。朱鹮的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昆虫,还兼食植物性食物,如米粒、小豆、谷物、草籽、嫩叶等。
朱鹮在浅水或泥地上觅食的时候,常常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地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发现食物,立即啄而食之。休息时,把长嘴插入背上的羽毛中,任凭头上的羽冠在微风中飘动。飞行时头向前伸,脚向后伸,鼓翼缓慢而有力。在地上行走时,步履轻盈、迟缓。它们除了起飞时偶尔鸣叫外,平时很少有鸣叫。
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结成配偶的雄鸟和雌鸟会离开越冬时组成的群体,分散在栓皮栎树等高大的乔木树上去筑巢、产卵。这时它会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的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的色素,涂抹到羽毛上,使它的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灰黑色。巢很像一个圆盘,由树枝架成,里面垫以草叶及草根等。
朱鹮每窝产卵2—4枚,卵的表面是蓝灰色或浅绿色的,上面带有黑褐色的斑点。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需要28天。亲鸟在孵卵期间经常翻卵、晾卵等,孵卵时缩曲着颈部或将头部盘起来,有时站立起来舒展翅膀。但巢中往往只有一只亲鸟,不孵卵的另一只亲鸟并不在巢边护巢,夜间则到其他树上去栖息。
朱鹮的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上体被有淡灰色的绒羽,下体被有白色绒羽,脚为橙红色。出壳后由亲鸟轮流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喂养,性急的雏鸟们则争着把长喙伸进亲鸟的嘴里,亲鸟则使劲抖动着脖子,使食物尽快地吐出来。亲鸟喂完食物后还要帮助雏鸟清理粪便。雏鸟出壳60天后就能跟随亲鸟自由飞翔了。
正值朱鹮产卵期,在溢水镇刘庄村,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观察一个朱鹮巢穴,一只朱鹮已经孵化了三只朱鹮幼鸟,他们已经等待好长时间了,没想到一条蛇把其中两只幼鸟吃掉,最后只抢救成活一只。针对蛇类喜食禽蛋的特性,工作人员特意买来鸡蛋放在树下,用针头注入毒液,几天后在巢树下发现了好几条死蛇。
在华阳镇的水稻田里转了两天,终于在两棵大树上发现了几对正在热恋中朱鹮,它们选择高大的栗树、白杨树或松树,在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成一个简陋的巢。这里的朱鹮一点都不怕人,很多野生的朱鹮都有脚环标记,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朱鹮还是属于半野生、半散养的状态,一般不会受到危害。
朱鹮停在松树上时很像是一幅画,非常好看。朱鹮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部分尾羽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脸颊是红色的,飞翔时在阳光下尤其显得典雅和美丽。朱鹮喜欢在水稻田里捉小鱼小虾和小螺,对庄稼的破坏很严重,老百姓因此也减产不少,但是为了珍稀的鸟类做出牺牲,也都被老乡们认可了。
每天下午4点半,朱鹮就回来了。3只、15只、23只……在洋县黄安镇蔡坝村一户农家不远的一处朱鹮巢区,短短半个小时内,就飞来了38只朱鹮,径直飞到树上。如今它们已经不怕人了,有时候和人离得只有几米远。前段时间,该处巢区有一百多只朱鹮,刚刚分群,现在只有38只,而这只是洋县数十个巢区中的一个。
洋县蔡河村旁一片茂密的松树林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朱鹮栖息地。入冬以来的每天晚上,都有一百多只野生朱鹮前来投宿。夕阳西下时,随着一声声朱鹮独特的鸣叫声从远处传来,村民压低嗓门说:“朱鹮回来了!”一只,两只,三只……朱鹮不断飞来,它们在山丘的树顶上空盘旋,粉红色的羽毛辉映着夕阳。
蔡河村附近的湖泊湿地众多,冬季食物充足,很适合朱鹮在这里栖息,这是野生朱鹮选择这片松林过冬的一个主要原因。村民李培桢的家就坐落在这片松树林里。李培桢说,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朱鹮被称为红鹤,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鸟儿。朱鹮要是在谁家房前屋后的树上筑巢垒窝,群众就认为是这里“风水”好。
洋县从最初发现朱鹮,到朱鹮逐步走出灭绝的边缘,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1年至1987年,在发现朱鹮初期,由于缺乏保护经验,首先做的是观察朱鹮的生态习性和繁殖行为,掌握本能习性,初步了解了朱鹮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范围。1988年到1999年,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朱鹮开始向低海拔区域迁徙。
1990年,在洋县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20多年间,在设施设备简陋、无经验借鉴的条件下,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人工饲养和繁育技术方案,共抢救野外病弱伤残朱鹮个体80余只,并先后为北京动物园、陕西省楼观台珍稀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等提供朱鹮种源及技术支持,使朱鹮人工种群数量发展到803只。
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的大网笼,形状与上海野生动物园内的鸟类网笼一样,内部有树有水,为朱鹮提供了类似于野外生存的自然环境。想飞时,它们一跃而起,姿态优雅地在空中滑翔;想游时,它们结伴而行,宛如闲庭信步的小两口。偶尔,它们也会相互啄来啄去;随后,继续用略带弧形的长喙寻觅水生小动物。
年,保护区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联合在洋县华阳镇开展的人工饲养朱鹮的野化放飞实验,连续两年放飞23只朱鹮,成活13只,放飞成活率达到56.5%,放飞朱鹮于2006年与野生朱鹮第一次配对繁殖,成活幼鸟3只,截至目前共繁殖成活幼鸟40余只,野化放飞实验取得成功,为朱鹮异地引入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2007年26只朱鹮在宁陕县寨沟村放飞。据介绍:放飞的26只朱鹮,除去4只难以适应野外生存,被捉回大网笼继续驯化,8只朱鹮无法监测,现情况不明。剩下的14只朱鹮飞翔在城关、汤坪、筒车湾和皇冠五个镇的密林、水田间,它们健康状况良好,觅食能力在不断提高,有部分朱鹮已经可以飞到旱地里寻找食物。
在宁陕县,细心的人们见证了被放飞朱鹮野外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皇冠镇双河村的水田发现一只环志号为128号的放飞朱鹮,它正在稻田里觅食,稍微一点动静就会惊得这只朱鹮展翅飞翔。工作人员根据它所处的方位、立地条件、飞翔状况、海拔高度及觅食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它非常健康,基本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50岁的张代奎着小孙女上山捡柴。他们在一片荒地边看见一只朱鹮在寻觅食物,对于他们的靠近一点也不怕。张代奎心里想它肯定是饿了,于是就在河沟中捉了小螃蟹给朱鹮吃。不一会工夫,朱鹮一口气就吃了20个小螃蟹。从此以后,这只朱鹮就时常在周围的水田中觅食、活动,天快黑时它就飞到山上的树林夜宿。
寨沟村一村民在坡上放牛时看到一堆白色的鸟毛。他心想,是不是朱鹮被动物吃了留下的残毛?于是立即把这一情况及时向朱鹮放飞基地作了汇报。接到这个消息后,整个基地的气氛凝固了。大家立刻进行了分工,组织技术力量来到发现鸟毛的寨沟口的山坡上。经过化验分析,不是朱鹮的羽毛,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26只朱鹮从宁陕县寨沟放归自然家园时,放飞基地一直通过戴在朱鹮脖子上的无线电跟踪器监测它们的行踪。刚放飞时,这些人工饲养的朱鹮心态都比较慌张,各自飞各自的,渐渐地,它们开始聚在一起,有几只朱鹮在寨沟附近一起觅食,晚上还一起夜宿。除了走丢的7只朱鹮,其余放飞的朱鹮已开始适应野外环境。
城固县地处秦岭南麓,植被茂密、气候温润、生态环境良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空间,全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大幅增多,甚至朱鹮也开始来该县串门、定居、繁衍了。据城固县林业部门监测,2008年,城固县已有22个乡镇先后发现朱鹮的活动踪迹,朱鹮已累计在该县营巢22个,成功繁殖幼鸟49只。
这些年,洋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逐年得到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来,野生朱鹮的种群增长率均在30%以上,2004年出飞的幼鸟突破100只,2008年突破200只,2011年达到250只以上,野生种群已实现逐年稳步递增的态势。有据统计的30年间,野生朱鹮筑巢769窝,出壳小鸟1590只,成功出飞1350只,环志幼鸟979只。
据了解,自发现第一只朱鹮以来,洋县朱鹮种群数量已突破千只,洋县也成为我国朱鹮的种源地。按照国际惯例,一个物种是否灭绝,野生次鸟至少要达到3000对,成对的要达到6000只,洋县境内有800只左右的次鸟,按照繁殖速度,一年能够繁殖200只,不遇到天灾人祸的话,20年以后,朱鹮可彻底摆脱灭绝的命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人在欧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