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塞俄比亚航空的首都可以上QQ吗?

埃塞俄比亚首都发生踩踏事故 至少50人死亡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0月2日电据当地媒体报道,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比绍夫图镇2日发生警民冲突并引发拥挤踩踏。目击者称,多人在踩踏事件中丧生。 据报道,事发时,数千名奥罗莫人正在比绍夫图镇一个湖边举行宗教仪式,纪念雨季结束。活动结束时发生骚乱,警察向人群投掷催泪弹,恐慌的人群在逃散时发生踩踏。 有媒体报道称,至少50人在踩踏事件中丧生。截至记者发稿时,埃塞政府尚未公布踩踏事件的具体伤亡情况。(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enxinp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老公马上要去埃塞俄比亚工作了,我该怎么办,让不让他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还不错的说!
  埃塞不错的,比较稳定安全。而且都是黑人女孩,你心里踏实。支持他去吧。  
  一起去嘛。环境治安都还可以
  埃塞女孩很漂亮的,皮肤不是电视上看到的黑人那么黑
  要我发一个给你看不?
  我感觉埃塞是非洲治安比较好的了,晚上也可以出门。物价也不高,人长得也算也挺漂亮,但艾滋还是比较多的,尤其大城市。乡下信息较闭塞,网速也不怎么样。
  别来!!来了就走不了啦!!
  总起来说,非洲是落后的国家。越是落后的国家, 由于没有充分竞争, 起物价水平越高,老百姓的收入有很低,高物价,低收入, 那么老百姓的日子最艰难; 而发达国家,竞争充分, 全球采购, 物价很低, 贵的是人工, 所以 老百姓高工资,低物价, 生活就幸福。  那么从生意人的角度去看,机会就孕育在缺乏竞争的社会。 正是因为这里的信息相对欠发达,那么我们称呼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地区为“黑金之地”,也确实名副其实。  所以,大家来非洲之前, 不防先多看些书,这里推荐几本。《此生无悔是非洲》 《非洲国》《走进东非大裂谷》。 这些书, 会让我们在整体上把控一下非洲。  对于一些希望找到发展机会的年轻人,我的观点是, 如果你有了到非洲的念头, 那就去关注非洲。然后预先设计一下,我到非洲后做什么?如果单单凭借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你必须考虑,来到非洲,我如何生存下去。 所以我的建议,一定要在国内从事一份跟非洲有接触的工作,有了适当的基础,那么再来到非洲,自己的本来一块可以保证在这里生存下去,同时,在利用你的聪明才智, 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国家现在是走出去的战略,国家鼓励对外投资, 我自己认为这是很难得的发展机遇。我明明为改革后的第四波机遇,或第四次浪潮。希望计划来非洲,或已经在这里发展的国人,能在这波浪潮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获得丰硕成果。  我们一起努力, 一起见证非洲的发展!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马鞍山十七冶埃塞俄比亚分公司  
  @金熙妍金彦
15:01:28  老公马上要去埃塞俄比亚工作了,我该怎么办,让不让他去?   -----------------------------  你相信他吗?不然就困住他
  我是一个从事针灸三十多年的民间医生,有针灸师证,我现在想到非洲,
  我的文章&
  去吗..你老公也不为了你,为了你们的家呢
  我生意需要也要去埃塞俄比亚可是父母和老婆担心安全不愿意让去。不知道当地(首都)治安怎么样?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声明:360百科词条的编辑和创建无需支付费用,坚决打击账号买卖、传播虚假信息、恶意篡改内容、冒充官方收费的行为。
埃塞俄比亚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国家
行政区划|国家
埃塞俄比亚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与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被入侵(年)之前,一直维持其古老的君主制度,并未受到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直至1991年放弃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非盟)总部位于埃塞俄比亚国首都。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今天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埃塞俄比亚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埃塞俄比亚航运ESLSC
国际电话区号
人均GDP 550美元(2014年)
人口数量 9696万人(2014年)
国土面积排名
世界第26名
总统:;总理:
1,104,300平方公里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奥罗莫族,阿姆哈拉族
亚的斯亚贝巴
人类发展指数
0.435(2014年)
82.4人/平方公里(2011年)
航空运输业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
GDP总计 548亿美元(2014年)
议会制共和制
亚的斯亚贝巴
国际域名缩写
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
《前进,我的母亲埃塞俄比亚》
UTC+3至UTC+4
埃塞俄比亚
收入水平 低收入国家
出生时预计寿命 64岁(2013年)
6 7 8 9 10
古代时期埃塞俄比亚是个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从南部移入的是最早的居民。公元前975年孟利尼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建立王国。公元前后,在北方的建立埃塞俄比亚帝国,又称。13世纪建立。
西方殖民主义早期入侵时期16世纪葡萄牙和相继入侵。18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1889年,孟利尼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排挤英国势力,宣布埃塞俄比亚为意“保护地”。1896年,孟利尼克二世率兵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塞拉西皇帝统治时期1916年海尔·塞拉西被封为。1928年登基为国王。日加冕为皇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领,征服埃塞俄比亚全国,塞拉西流亡英国伦敦。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同年5月5日塞拉西一世归国复位。1974年国内政变后下台。
军政府统治时期1974年9月,由于一批少壮军官组成"军队、警察和地方军协调委员会"(即 DERGUE, 英文SHADOW之意,后泛指军政府和门格斯图政权)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海尔·塞拉西政府,宣布结束帝制,成立"临时军政府"。11月,"临时军政府"又改为"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12月,"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宣布埃塞俄比亚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金融财政机构和工业国有化。
门格斯图独裁时期1977年2月,(MENGISTU HAILE MARIAM)中校发动军事政变,担任"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军人为主的"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实行一党制。1984年,按苏共模式组成"埃塞俄比亚工人党"。1987年9月, 门格斯图宣布解散"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结束军事统治,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并建立新议会,门格斯图担任国家总统和政府首脑。1988年3月,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大规模内战爆发。1989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占领厄省大部。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主的埃革阵军队进入,门格斯图政权宣告瓦解。 过渡政府时期1991年7月,埃革阵主持召开全国会议,20 多个政治和民族组织参加。会议通过了《过渡期宪章》, 选举产生了87人的代表院, 埃革阵主席任过渡政府总统和代表院院长。过渡政府成立。日,(原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省)通过在国际社会监督下的全民公决,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联邦政府时期1994年12月,制订《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埃塞在大选后将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内阁制,任期为五年。1995年5月全国大选,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梅莱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数党主席的身份就任总理。日,埃塞举行全国大选,埃革阵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反对党蝉联执政。10月,新一届联邦议会和政府成立,两院议长和政府总理梅莱斯均当选连任,经议会批准原内阁也全部留任。2001年10月,梅调整政府机构,并对内阁进行改组,增设了青年、体育和文化部与税务部,成立了由18名部长组成的新一届内阁。日,当选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截止至2013年,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区划州名英文名人口面积(km)人口密度(人/km)首府Addis Ababa3,147,000530.145,936.2N/AAfar Region1,389,00496,70714.36艾塞塔Amhara Region19,120,005159,173.66120.12Benishangul-Gumuz Region625,00049,289.4612.68阿索萨Dire Dawa398,0001,213.20328.06N/A甘贝拉州Gambela Region247,00025,802.019.57Harari Region196,000311.25629.72Oromiya Region26,553,000353,006.8175.22阿达玛索马里州Somali Region4,329,001279,25215.5Southern Nations,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s Region14,901,990112,343.19132.65Tigray Region4,334,99650,078.6486.56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度~9度,东经34度~40度之间,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毗邻,西北和交界,北接,南和接壤。
埃塞俄比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高度为4,623米,为埃塞俄比亚全国最高峰。
埃塞俄比亚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境内河流湖泊较多,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镍、铜、铁、煤、、硅、、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
截止至2012年,埃塞俄比亚共有人口9100万,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国。人口增长率为2.9%。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6%)、锡达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5%信奉,其余信奉。截止至2012年,人口最多的3个州依次是奥罗莫、阿姆哈拉和南方州。
埃塞俄比亚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从19世纪末期起,埃塞俄比亚就开始采用绿、黄、红横纹三色国旗。在现代史上,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跻身于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国家。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非洲国家相继独立,并纷纷采用绿、黄、红作为国旗色彩,于是被称作“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古国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赋予绿、黄、红三种色彩在这片大地上更深的渊源。历史上,它们与科普提克教堂的礼拜仪式息息相关,被供奉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体现人类自由所崇尚的忠诚、希望、仁慈三种美德。这三种色彩还分别代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地区:提克列(红)、阿姆哈拉(黄)、西奥亚(绿)。绿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还象征对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和平与博爱,也代表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红色象征人民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流血牺牲。原国旗上无国徽图案。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 立,新国旗中央增加国徽图案。
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整体象征国家的希望和民族性,各宗教族群的平等和团结,和谐相处。
。在雨量与气温适应的地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的地方是。可长到1~2.5米高。地下具有根状茎,心状卵形叶子基生;初夏抽肉穗花序,外面有漏斗状白色或乳色的佛焰苞,形状似花冠。
2000年,埃革阵执政以来,创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
日,埃塞制宪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次年8月22日生效。新宪法共11章106条,规定埃塞为国家,实行和。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6年。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由多数党或政治联盟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代表院负责。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自决和分离权,任何一个民族的立法机构以2/3多数通过分离要求后,联邦政府应在3年内组织该族进行公决,多数赞成即可脱离联邦。各州可以本族语言为州工作语言。保障私有财产,但国家有权进行有偿征用。城乡土地和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或转让。组建多民族的国家军队和警察部队,军队不得干政。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和基本权利。
联邦议会由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组成,系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宪法和联邦法律的制定与修订,由全国普选产生,每5年改选一次。2010年,现有547个议席,其中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现任议长阿卜杜拉·格梅达(Abadula Gemeda),2010年10月就职。联邦院拥有宪法解释权,有权决定民族自决与分离,解决民族之间纠纷。有117名议员,任期5年,由各州议会推选或人民直选产生,每个民族至少可有1名代表,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2014年,现任议长卡萨·特克勒伯尔汉(Kassa Teklebirhan,女),2010年10月就职。
联邦最高法院为联邦最高司法机构,2014年,现任院长特格纳·格塔内(Tegena Getaneh),下辖联邦高级法院和初审法院。2014年,总检察长由司法部长伯尔汉·海卢(Berhan Hailu)兼任。
现任政府于2010年10月组成,2012年11月进行小幅改组。除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外,还有20名内阁成员,主要有: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德梅克·梅孔嫩(Demeke Mekonnen)、副总理级协调人兼公职部长穆克塔尔·凯迪尔(Muktar Kedir)、副总理级协调人兼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长德布雷齐翁·加布雷米卡埃尔(Debretsion Gebremikael)、外交部长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Tewodros Adhanom)、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苏菲安·艾哈迈德(Sofian Ahmed)等。
全国现有77个注册政党,其中全国性政党18个,其它均为地方性政党。主要有:(1)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The Ethiopi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 Front,EPRDF ):简称埃革阵,执政党。于1989年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人阵)为核心组建,成员党包括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阵线,代表24个主要民族。决策机构是由36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对内积极推行多党议会制民主和市场经济政策,尊重各民族自决权;对外主张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推行地区大国战略。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多党选举中均获胜。在本届人民院占499席。现任主席海尔马里亚姆。(2)团结民主联盟党(Coalition for Unity and Democracy Party):主要反对党。由原反对党联盟团结民主联盟的4个成员党于2005年9月合并而成,在本届人民院占1席。反对现行联邦制度,主张土地私有化,反对政府在埃厄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总统。1976年至1977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1977年至198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4年至1988年在北大国政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北大国政系攻读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埃塞驻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大使,也曾担任政府经济发展及合作部国务部长、农业部部长和议会联邦院议长。日,穆拉图·特肖梅当选为埃塞俄比亚新总统。总理。1965年生,沃莱塔族。历任南方州州议员、联邦院议员、南方州副州长、州长、埃革阵议会党团领袖、总理公共组织和动员事务顾问、铁路局董事长等职。2010年9月当选埃革阵副主席,10月任副总理兼外长。梅莱斯总理去世后于2012年9月接任埃革阵主席和总理职务。
武装力量由、安全部队和组成。联邦政府总理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下辖空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国防军由原埃革阵领导的推翻门格斯图政权的军队组成,1991年革命胜利后成为正规国防军,1996年正式实行军衔制,共分12级,上将是全军最高军衔。埃厄边界冲突结束后,埃大规模裁军,国防开支不断下降。2010年,国防军总兵力约18万人,其中正规军约15万人,安全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约3万人,空军约8000人,有作战飞机120架。安全防暴部队负责重点警务、维持社会秩序。民兵组织属地方武装组成部分,配合正规部队防卫作战、维持治安。军队装备以苏制武器为主。
综述埃塞俄比亚对外关系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重视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与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争取经济援助。注重学习借鉴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努力推动非洲政治、经济转型,重视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发挥地区大国用,积极调解苏丹、索马里等地区热点问题。是非洲联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成员。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国际形势: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国际社会围绕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合作趋势有望加强。支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呼吁发展中国家通过联合自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联合国作用及改革:重视联合国作用,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为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契机。联合国21世纪初结构已不适应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应促进联合国民主化。民主与人权:民主既有共性,又因国情不同各具特色,不应强行规定某种民主模式。赞同人权普遍性原则,主张摆脱贫困、言论自由与受教育权利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在帮助穷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无动于衷,空谈人权保护毫无意义。主张在人权领域进行平等对话与合作,反对将援助与人权挂钩,借口关心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反恐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支持国际社会反恐努力。强调反恐应标本兼治,贫困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对美国打恐表示理解,但主张打恐应以和联合国授权为基础,吸纳更多主权国参与。打恐不应与特定的宗教、种族与文明相联,不应以打恐为名宣扬某一特定文明的优越性。军事打击会引起伊斯兰世界的仇恨,导致世界形势进一步复杂化。非洲形势:认为政局动荡、地区冲突严重阻碍非洲发展,债务、、贫困化等问题加剧非洲的边缘化趋势。主张非洲国家走政治道路,支持非洲联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实施。同中国的关系日两国建交。海尔·塞拉西皇帝、总统、梅莱斯总理等曾访华。埃革阵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立场,重视对华关系,愿学习和借鉴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两国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文化合作等协定。2005年是中埃建交35周年,两国总理和外长互致贺电,双方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11月27-30日,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副主席予以会见,李肇星外长主持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埃。2007年4月,埃塞俄比亚人劫持16名中国人质,7人遇害,9人获救,他们于5月都回到国内,尽管如此,两国的关系仍然是友好的。此外,外交部部长助理两次访埃。中国政府还应埃政府邀请派遣观察员对埃议会选举进行了观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教育部援非工作组访埃。中方派出12名青年志愿者赴埃开展支援服务工作。埃议会联邦院议长穆拉图·特肖梅来华参加。埃教育部长辛塔耶胡·沃尔德·米切尔来华出席首届教育部长论坛。埃最高法院副院长曼比尔·谢哈耶、埃新闻团访华。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国同埃塞俄比亚贸易总额为3.69亿美元,同比增长77.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84亿美元,进口额为8571万美元。月双边贸易额为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7.3%,中方出口额为1.73亿美元,进口额为1.05亿美元。同美国的关系埃美1903年建交。埃重视对美关系,是接受美援最多的黑非国家之一。美视埃为非洲反恐合作伙伴。2003年2月,美驻吉布提“合成反恐部队”指挥官赛特勒少将访埃,与埃参谋长萨莫拉中将就军事培训、联合军演等问题交换意见。2004年7月,梅莱斯会见来访的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纽曼,主要讨论了援助、减债等问题。11月,埃副总理兼农业部长阿迪苏访美。12月,美宣布免去埃所欠7300万美元债务,至此埃对美双边债务已全部免除。2003/04财年,美向埃提供发展援助6000万美元,粮援1亿多美元,另援助4300万美元用于艾滋病防治。2005年3月,美国会代表团访埃。11月,美副助理国务卿山本访埃。同英国的关系19世纪,英国远征军入侵埃塞俄比亚,遭到当地军民顽强抵抗。1973年,埃英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双方因埃与索马里领土争端关系疏远。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英在埃设有文化中心,是埃第二大援助国。2003年2月,梅莱斯总理访英,会见布莱尔首相。英同意向埃提供能力建设、经济发展和旱灾救济援助,并以可持续方式帮助埃控制旱灾。2004年5月,梅赴伦敦出席布莱尔推动建立的非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英宣布将于2005年向埃提供1亿美元援助。10月,布莱尔访埃并出席非委会第二次会议。2005年2月,梅赴伦敦参加非委会第三次会议。2005年5月埃大选后,两国关系因英国指责选举不符合民主标准而受到一定影响。同俄罗斯的关系结束后,埃同俄罗斯交往不多,经贸活动较少。1992年1月,埃宣布承认独立的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2001年,梅莱斯总理首次正式访俄。11月,俄埃友好协会成立。2002年9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埃,与梅莱斯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就修复原苏联经援项目、开发天然气等合作达成一致。2004年3月,俄副外长诺夫访埃,拜会梅莱斯总理,双方同意建立直接贸易关系,加强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埃塞与1952年结成联邦。1962年埃塞政府宣布将厄特并为一个州,引发厄特人民武装独立斗争。1993年厄特宣布独立,埃塞予以承认并与之建交。1998年两国因边界冲突爆发战争、2000年签署和平协议。因埃塞对边委会裁决先接受后拒绝,埃厄和平进程陷入僵局。边委会于2007年11月完成“图上标界”后宣布解散。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终止埃厄特派团任期。21世纪初埃厄和平进程仍陷入僵局。同吉布提的关系埃塞和于1995年建立领事级关系,1996年正式建交。两国铁路和公路相连,合营埃塞-吉布提铁路公司,签有友好合作条约。埃厄交恶后吉布提港成为埃塞第一大出海通道。21世纪初,埃塞进出口货物的85%通过该港转运,每年向吉支付高达7亿美元的港口使用费。双边关系良好,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并签署了安全、港口、贸易、投资等多项合作协议。同肯尼亚的关系埃塞和于1961年建交(1954年建立领事级关系),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2005年3月,肯总统齐贝吉访埃。双方同意在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和平等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两国军事领域合作协议。2007年1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对肯尼亚进行工作访问。日,埃塞总理梅莱斯、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和南苏丹总统基尔在肯尼亚拉穆港共同出席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交通走廊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包括港口、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旨在为东部和中部非洲地区的内陆国家提供贸易通道和出海港口。同苏丹的关系埃塞和苏丹1956年建交。20世纪80年代,埃塞、苏丹因相互支持对方反政府武装交恶。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发展较快。开通了公路和微波通讯,埃塞开始从苏丹大量进口石油,并使用苏丹港。埃塞支持苏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认为达问题属苏内政。反对国际刑事法院起诉苏总统巴希尔。2008年4月,埃塞参与联合国/非盟苏丹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的首批警察共15人启程赴苏,此后在达区部署了1600名步兵和后勤运输及情报信息机构。两国高层互访不断。2010年4月,埃塞总理梅莱斯致电苏丹总统巴希尔,祝贺巴连任。2011年7月,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埃塞向阿布耶伊地区部署联合国临时安全部队(UNISFA)。同南苏丹的关系在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推动下,政府于1972年与南部苏丹当局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议》,苏第一次内战结束。门格斯图军政府时期,埃塞与苏丹关系相对较冷淡。1983年苏第二次内战爆发,埃塞加大了对苏南部地区反苏武装的支持。苏政府亦支持埃塞境内的反政府武装,两国由此交恶。1991年埃革阵推翻门格斯图军政府上台执政后,注意平衡发展与两苏关系,并通过多渠道参与调解苏内战。2005年,两苏在肯尼亚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埃塞为此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埃塞与南苏丹当局分别在朱巴和亚的斯亚贝巴互设领事馆。2011年7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出席南苏丹独立日庆典活动,当天两国建交。同年11月,埃塞将驻朱巴领馆升格为大使馆。建交后,两国互访频繁,双方成立了部长级联合委员会,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交通、运输、贸易、通讯、教育、能力建设、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同埃及的关系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素有分歧。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逐步改善。两国与苏丹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保持沟通,成立“东尼罗河流域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和“三方论坛”,协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资源问题。2007年1月,埃塞外长塞尤姆访问埃及。2009年6月,两国签署《关于共同开发利用尼罗河的谅解备忘录》。2010年5月,以埃塞为首的尼罗河上游7国单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尼罗河流域各国享有公平、合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埃及对此予以反对。21世纪初,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的分歧有所缩小。同索马里的关系1964年和1977年,两国曾因领土争端两度交战,并于1977年断交。1988年两国签订关系正常化协议,恢复互派大使。埃革阵执政后,埃塞积极参与调解索国内冲突,多次在其境内推动索各派召开和会并发起国际援索会议。2002年1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首脑会议授权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等国联合调解索问题,并召开索新一轮和会。在埃塞等国推动下,索通过过渡联邦宪章并成立过渡联邦政府和议会。2006年10月,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访问埃塞,会见梅莱斯总理,寻求埃塞继续支持索和平进程并提供援助。12月,埃塞出兵协助索过渡联邦政府击败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2009年1月,埃塞军撤离索马里。2010年3月,索过渡政府与重要武装派别逊尼派联盟达成合作协议,埃塞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9月和11月,索过渡政府总理和总统分别访问埃塞。2011年12月,埃塞出兵越境打击索反政府武装沙巴布。2014年1月,埃塞入索部队加入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埃塞同索马里境内的割据政权有较多接触,双方互设代表处。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埃积极发展同阿拉伯特别是的关系,争取经援和投资。2003年1月,埃塞俄比亚、苏丹、也门外长会议在喀土穆召开,三方就加强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意建立地区反恐联盟。2004年2月,梅莱斯在出席期间与领导人举行会谈。自3月起,埃外长塞尤姆先后访问了阿联酋、沙特、、等国,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2005年2月,梅莱斯总理访问卡塔尔,两国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3月,沙特议会代表团访埃。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塞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塞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保持8%以上高速增长。联合国视埃塞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典范。2010年,埃革阵在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后,着手制订并实施新的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加强水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38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6美元经济增长率9.7%汇率1美元=17.5比尔通货膨胀率8.1%外债总额132.4亿美元外汇储备36.8亿美元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2013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制造业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于首都等二、三个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产品,每年出口收入约5100万美元。
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2013年占GDP约50%。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2013年,有农业用地1240万公顷。以小农耕作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小麦等谷类作物占粮食作物产量的84.15%。2013年,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年均产量33万吨左右。咖啡出口创汇占埃塞出口的60%,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埃塞俄比亚是畜牧业大国,适牧地占国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为主,抗灾力低,2013年,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吸收约30%的农业人口。牲畜存栏总数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万头、绵羊2100万只、山羊1680万只、骆驼100万头。
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2013年,全国有25家星级旅馆,3000多间客房。除国营旅游公司外,45家,旅行社60余个。2013年共接待外国游客18.1万,增长16%,外汇收入9000万美元。政府已采取扩建机场、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
截止至2013年,外汇储备36.8亿美元。埃塞属重债穷国减债倡议和多边债务减免倡议受益国。埃塞有、、商业建设银行等3家国有银行和1家国有保险公司。另有12家私营银行,8家私营保险公司。其中私营银行在全国共设有363家分支机构,总资产达423亿比尔。
2013年,埃塞进口平均税率为50%。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黄金,进口机械、汽车、、化肥、化学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等。
埃塞于1992年颁布《投资法》,1996年、1998年和2002年几度修订。近年政府采取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最低限额等措施、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免税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资力度,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较快。截止至2013年,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制造业、酒店和旅游业、建筑业、教育和服务业等领域,主要投资来自美国、中国、印度和沙特。
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暂停向埃塞发放新贷款。2000年12月埃厄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后恢复对其援助。援款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边机构及美国、日本、欧盟、意大利和挪威等。
埃塞人相互问候,在多数情况下要鞠躬行礼。如身披“沙马”把头裹住的,要把它摘下来,甚至撩起,露出肩膀以表诚意。问候的时间可长达一二分钟,甚至还长。问候的内容无所不有,如问候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员、家畜、农田收成等。如果有事情要谈,也要等相互从容问候之后才能谈实质性的问题。在接受礼物时,表示高兴接受要伸出双手接礼。表示勉强接受时伸出一只手。有客人登门,女主人拿出最好的咖啡进行招待。客人接过咖啡,首先要有几句赞美话,否则会被主人视为无礼,不受欢迎。埃塞俄比亚的男女青年,在初次时,如相互把盐粒吐在对方的口中,表示俩人真诚相爱,情投意合。
埃塞人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图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时,穿淡黄色服装,但出门做客是绝对不能穿黄色服装的。
阿杜瓦大捷纪念日: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日埃历新年:9月11日
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全国唯一的铁路,全长850公里,其中在埃境内681公里。现有机车19台,年客运量70-80万人次,货运量20-25万吨,分别占全国总运量的2.6%和3.8%。因设备老化、管理不善、运力不足,21世纪初亏损严重,截止2014年已经停运。轻轨:日上午,由中国中铁公司承建、深圳地铁集团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正式开通运营。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工程由东西线和南北线组成,工程规划正线长约75km,本次实施轻轨一期工程,正线总长31.048km(其中共轨段长2.662km),双线设计,最高行车时速70公里。通车后预计日均每天运行16小时,运送旅客7500人。该项工程耗资超过4.75亿美元,资金85%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由中国中铁承建,深圳地铁提供为期41个月的运营维护管理服务。公路: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总长33856公里(2004年),其中柏油路4362公里,其余为沙砾路。全国登记卡车14万辆,仅9.7万辆可使用。21世纪初,埃政府正实施公路部门发展计划对公路系统扩建改造。水运:埃海运公司埃塞俄比亚航运Ethiopian Shipping Lines Share Company(ESLSC)有15艘船,总吨位38.58万吨。曾以厄立特里亚的、港为主要港口。埃厄发生边界冲突后,进出货物主要通过吉布提港。埃塞俄比亚主要的国际海运目的地为:MODJO、SEMERA、ADDIS ABABA、DIRE DAWA。空运:共有40多个机场,其中亚的斯、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有近50架飞机,国际航线49条,国内航线30多条,安全系数、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佳。从全球经济环境看,亚的斯亚贝巴处于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政府允许埃塞俄比亚政府开设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航线,这对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无疑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埃塞航空公司迅速签署作为货运代理企业,从此中国、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货运量与日聚增。
埃革阵执政后,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全国实行10年义务教育制,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截止至2004年,共有小学2.1万所,在校生超过1400万人,教师约21.6万人。综合性大学数量已从2所增至2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分别为28%和17%。成年男性识字率为50%,女性为23%。埃塞公立大学入学人数已达79000人。
截止至2004年,埃塞俄比亚只有28.4%的人口有安全饮水。感染者近300万,居世界第三位。51%的人口能够享受医疗服务,每36954人一个医生,每5266人一张病床。截至2004年,全国共有医院115所,卫生中心423个,卫生站2167个,卫生点1386个。
2013年,全国有121家报纸杂志。官方有阿姆哈拉语日报《亚的斯泽门》(Addis Zemen,发行量2万份)和季刊《泽门》(Zemen,发行量5000份),奥罗莫语周报《贝瑞萨》(Beresa,发行量5000份),阿姆哈拉语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亚》(Ethiopia Today,发行量7000份),英文日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The Ethiopian Herald,发行量9000份),周报《世界》(Alem,发行量2000份)。(Et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于1942年,有490名记者,在国内设有37家分支机构。另有私营的瓦尔塔信息中心(Walta Information Center),1993年成立,主要报道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要闻,向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刊供稿。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国内唯一的电视台,1965年开播,全国覆盖率47%,现有180名记者。用阿姆哈拉、奥罗莫和英语每天播放6小时。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下成立了广播局(EBA)。
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南出亚喀巴湾经红海,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抵达埃塞俄比亚南端的阿巴亚湖后,大裂谷分成东西两支继续向南延伸。东支裂谷为主裂谷,它经北端的图尔卡纳湖向南纵贯肯尼亚高地,过马尼亚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亚南端的马拉维湖。东非裂谷带地形复杂,千姿百态。有时高峰矗立,层峦叠嶂;有时峡谷含幽,湖光秀美。裂谷带火山林立,多姿多彩。在众多的火山中有数百年不曾活动的死火山,也有本世纪还曾爆发过的活火山。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乞力马扎罗山和位于肯尼亚境内的肯尼亚火山。坦桑尼亚境内的梅鲁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曾于1953年爆发过。这里最为壮观的活火山应数位于基伍湖以北的尼腊贡戈火山。这座火山海拔只有3700米,但火山上空终年笼罩着浓烟,方圆几十里都可闻刺鼻的硫磺气味,火山口里有一个充满高温熔岩的岩浆湖,湖中岩浆红如钢水,时而热浪翻滚,火光冲天,时而轰鸣大作,响彻云霄,真可谓为世上少有的奇观。东非大裂谷几乎跨越了东部非洲所有的国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为最长。其实东非大裂谷不只局限于东非范围之内,它实际上是地跨中东与东非的一条巨大断裂带,所以人们将其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拉利贝拉教堂在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隐藏在绿色林中的11座拉利贝拉教堂突然显现。人们通常是仰视教堂,而在这里则变成了俯视。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雕细琢的教堂像庞大的雕塑,与埃洛拉的庙宇一样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它们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国王统治时期。由于该城镇名声日增,最终以国王拉利贝的名字重新命名(原名为“哈”)。是拉利贝唯一被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贝拉城成了一个宗教中心。它也许可以与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城市阿克萨姆,或者甚至与相匹敌。从前人们只能乘坐骡车抵达这里。21世纪初,从公路或空中都很容易到达拉利贝拉。“黄金”温泉这座硫磺温泉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温泉的水面低于海平面,水中盐分极高。受盐及其他矿物的影响,温泉呈现鲜亮的颜色。
至2008年止,埃塞俄比亚共有8处,如下名称类型所在地1文化遗产提格雷州2瑟门国家公园3法西尔盖比城堡及古建筑文化遗产阿姆哈拉州4文化遗产阿姆哈拉州5阿瓦什河谷自然遗产6哈勒尔设防城文化遗产哈拉里州7蒂亚文化遗产南方州8奥莫河谷自然遗产南方州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360百科致力于成为用户所信赖的专业性百科网站。人人可编辑,让求知更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塞俄比亚的首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