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练健身气功五禽戏戏的群吗

练八段锦五禽戏治好了我的两个顽疾
我真的很感激我们的祖先,他们创造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健康水平,使我受益良多。
我练太极拳有14年了,它增强了我的体力和免疫力,使我这个癌症病人不但康复得相当快而且康复后比不少同龄人还健康。但是,有两个病却顽固地不肯离开我,那就是老咽炎和消化能力差。我多年感到嗓子不时发干、发痒,不得不咳嗽却没有痰,而且越是想睡觉嗓子越不舒服,搞得我常年要用含化片,其实也不管用。同时,我几乎每年要闹若干次腹泻甚至呕吐,而且大便隔三差五地呈现出消化不良状。我只好避免吃难消化的食物,一旦不妙,立刻用黄连素、乳酸菌素片这些药物来对付。
逐渐,对这两个顽疾,我放弃去除的希望,觉得它们会伴随我终生了。
没想到,自从我学习了八段锦、特别是去年学习了五禽戏后,居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两套运动都属于气功范畴。
&&&八段锦我学练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起先没有掌握配合呼吸的正确方法,所以效果不明显。
去年,有老师教我们练五禽戏,他强调一定要配合逆式呼吸。这引起了我的重视。我回家翻出一本太极拳的书,那是我老伴多年前买的,编得很好,可我一直没有好好看。我逐字逐句推敲书中对逆式呼吸的讲解,突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其实,练太极拳也最好配合逆式呼吸,但是,太极拳动作比较复杂,配合起来不大容易。我决定先从八段锦和五禽戏做起。
从此,我不论练八段锦还是五禽戏,都认真配合逆式呼吸。
不知不觉间,我的嗓子利索了,我的大便漂亮起来了、而且吃了难消化的食物也照样漂亮、很少腹泻了,很少用黄连素了,连乳酸菌素片也可以不用了。
刚发生这些变化的时候我们正好在文昌居住,我就以为这个变化完全是文昌环境好带来的。但是,回到济南后,我的咽喉居然抵抗住了济南的雾霾、没有犯老咽炎,我的大便继续漂亮、甚至比在文昌更漂亮,我才渐渐醒悟到,这不是环境引起的好转,是我身体自身变化引起的好转。我这才意识到,我终于和跟随我多年的两个顽疾拜拜了。
&& 啊,我好高兴啊!
于是,我开始捉摸促使身体变化的原因。我终于想到,这功劳肯定应该归于五禽戏、八段锦,归于逆式呼吸法。以后,我还要努力在练太极拳的时候也配合上逆式呼吸。
&&&谢谢祖先。
谢谢传承祖先衣钵的那本介绍逆式呼吸方法的太极拳的书。
&& 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试一试逆式呼吸法。
不用去医院,不用吃药,祖先就让我去掉了两个顽疾。多么奇妙的方法,神奇的功效。
&& 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很优秀。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继承祖先传给我们的健身法宝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怎么习练五禽戏效果会更好?
时间:&&&来源:&&&浏览: 人关注
  自古以来,五禽戏都被视为运动的绝佳选择方式,当然,作为武术的一种,五禽戏的习练也是有一定讲究的。究竟五禽戏怎么习练效果更佳呢?
  模仿神态表现: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之神态,笨重中寓轻灵。
  基本动作:熊步势,撼运势,抗靠势,推挤势。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功能,作用:加强脾胃,增强体力。
  模仿神态表现: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之神态。
  基本动作: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落雁势,飞翔势。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功能,作用:增强肺呼吸,调运气血,疏通经络。
  模仿神态表现: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转斗,表现出威猛神态,要刚劲有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基本动作:虎步势,出洞势,发威势,扑按势,搏斗势。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功能,作用:填精益髓,强腰健肾。
  模仿神态表现:如鹿样心静体松,姿态舒展,表现其探身,仰脖,奔跑,回首之神态。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基本动作:鹿步势,挺身势,探身势,蹬跳势,回首势。
  功能,作用:舒展筋骨。
  模仿神态表现:仿其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枝,摘桃献果之神态。
  基本动作:猿步势,窥望势,摘桃势,献果势,逃藏势。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功能,作用:肢体灵活。
白术,是传统医学里一种重要的中药。对很多...
广州海珠警方捣毁一个生产销售假冒国际名牌香水加工窝...&&& 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
弘景的《》。
&  还有人认为相传是由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现在亳州市政府与五禽戏协会正在积极的发扬这一健身的运动。力求打造成像太极这样的地位。
华佗五禽戏
&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鹿戏:按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洛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度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度;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驱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如单杠,门框,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县。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7次。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五禽戏巧妙地把动物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的呼吸吐纳予以有机结合,使道家的“熊经鸟伸”之术(《庄子》)发展为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保健养生功法。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五禽戏辨析(下)
2003()2003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气功五禽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