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就读本地公立是什么学校的指标是什么

郑州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 你在他乡还好吗
&&&&今年秋季开学后,河南省214468名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走进了城市的公办学校接受教育。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根据政策要求,流动人口子女被郑州市金水、二七、中原、管城4个区的教文体局根据其家庭住址指定到各区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全部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按照一费制标准交纳学费。
&&&&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日,市内4区就近分配了329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初中一年级学习,按每班45人计算,相当于73个班的规模,占到市区参加就近分配的15.4%。除了公办学校接收的学生外,在部分生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公办学校无法满足插班就读要求的,这部分学生仍旧选择了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
&&&&究竟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学习状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状一 家长忙于生计 忽视孩子教育
&&&&每个周一,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四小的大队辅导员老师会一早准时站在学校大门口,手里拿着指甲剪,边检查每个学生的卫生,边为一些指甲卫生不“达标”的孩子“打扫卫生”。“没办法,孩子年纪小,家长忙顾不上管他们,我们只好边要求边帮他们做。”伏牛路四小的校长张炎说,由于学校周边的家属区少,离都市村庄近,因此学校今年秋天接收的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几乎占到了60%。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在郑州从事卖菜、卖水果等工作,忙于生计而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多,孩子的成长几乎全靠在学校接受的教育。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上都带着油渍,很多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好,可是学习特别努力。”该校一(1)班的班主任郭萍说,开学后,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在家长会上,她提出,每个家庭不管条件好坏,要给孩子腾出一张小课桌,让他们有学习的地方。“可连这样的要求,好多家庭也不能满足。”
  现状二 老师正常反映 家长以为告状
&&&&“家长们虽然在城市打工不容易,可是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却并非不关心,但是教育方式太粗暴。每次家长会还没有开,一些孩子就吓得在教室里大哭。”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孟骞说,因为城乡教育方式有差别,有时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希望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共同改掉缺点,但是家长们却会错了老师的意,往往有孩子开过家长会后找老师哭诉:“又挨打了。”
&&&&接收的全部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金水区文化路一小分校的老师们说,好多家长仍旧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帮着看好孩子,老师向家长说说孩子的情况,家长以为是在告状,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
&&&&问题一 师资配备不足 教育不堪重负
&&&&据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文件规定,流入地政府无条件接收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在接收过程中,学校却不同程度地发现,不少非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搭这趟“顺风车”,把子女统统迁进市区。
&&&&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大量拥入也给城市教育部门的安置接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区小学平均班额为57人、初中为55人,已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学40~50人/班,初中45~50人/班,部分热点学校的班额达到80甚至90余人。
&&&&在整个教育资源内涵(学校容量)无法增加,外延(改扩建、新建学校)没有扩张的情况下,超大班额的出现使学校的学生人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学生的活动场地、教学设备设施明显不足,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更为“捉襟见肘”。据二七区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规定,没有郑州市市区户口的学生借读费标准为,初中每生每期300元、小学每生每期130元,以往二七区每年收取的借读费大约为365.546万元。按照国家规定的初中师生比1∶13.5、小学的师生比1∶20的比例计算,目前二七区中小学校还需增加教师656名。按每个教师平均每年1万元的年薪计算,共需支付教师工资656万元,这与实际收取的借读费相差近300万元,更何况根据政策,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读,收费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免收借读费,教育经费愈发显得不堪重负了。其他几个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问题二 经费一不到位学生寒冬挨冻
&&&&按照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金水区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说,由于经费紧张,拿专门接收外来人口子女的文化路一小分校举例,这所公办民助性质的学校由于是租用校舍,投入大,但也是按区政府制定的一费制标准收取学费,在这项收费标准中,取暖费没有纳入其中,因此,学生冬季的取暖成了问题。
&&&&而在中原区,一所每年接收千名流动人口子女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育人双语学校同样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学校负责人说,学校是租用的校舍,今年一年之内,学校搬了几次家,除了没有钱给每个教室安装取暖设备外,由于教室不是自己的,也不敢安装。据一位教文体局局长说,即便是郑州市公办中小学从去年才实施的“温暖工程”,也是2002年郑州市政府投入了一定的财力,才为每个学校每间教室安上了空调。如果政府不投入相应资金,公办学校将与民办学校同样面临孩子受冻的难题。
&&&&问题三 城乡观念差异 引发教育矛盾
&&&&去年秋季,纬五路二小和全区14所公办中小学一起接到了无条件接收民工子弟入学的任务,100名小学生走进了这所市区热点学校。
&&&&因为当时入读一年级的这批学生正好50人,就被编成了一个班,当时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纬五路二小专门把这个班编成了一年级三班,但让学校老师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一(3)班的家长对这个班提出了意见,他们认为老师对这个班学生的教育没有尽心,要求把孩子们分散到其他班上课。
&&&&校长王英说,其实学校为了这个班,做了不少工作,就是想让这些孩子能够和城市孩子一起在公办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可没想到所有的努力竟然没能被家长们认可。
&&&&金水区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说,发生在纬五路二小的这起事件,源于城乡观念差异产生的教育矛盾。如今城市的家长,尤其是热点学校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非常大,而外来务工人员对孩子却几乎不管不问,把所有教育问题都推到老师身上,这种教育上的不同方式和观念,是这些家长认为存在教育不平等的一个关键原因。
  问题四 外来人员子女 心理负担更重
&&&&由于城乡差别较大,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老师的关注。这些孩子放学回家没人管,要自己做饭、带弟妹,生存能力强,但是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好多孩子和城市孩子一个班后,看到城市孩子的生活条件比自己好,懂的知识比自己多,出现自卑的情况非常多。”一位老师说,尽管在学校里老师一再要求孩子们不能存在歧视,要对外地来的孩子更加尊重爱护,但事实上,许多城市孩子对外来孩子的歧视是来自于家长。许多家长得知学校接收了务工人员子女,对学校有意见,叮嘱自己的孩子不要和这些孩子玩,这些不当的教育方法,也是导致民工子女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原因。
&&&&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歧视问题,因此尽管政府鼓励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读书,但还是有农民工愿意把子女送到打工子弟学校,甚至出现已进入公办学校的儿童又回流到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现象。
&&&&呼吁 经费保障机制 应该尽快建立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谈到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表示,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经费应该成立筹措保障机制,省财政和省辖市财政应设立专项经费,补助城镇公办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公用经费不足。只有经费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所有进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另外,城市规划部门应尽快把中小学校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相对减轻目前市区公办中小学校的接收压力。同时,政府应建立相关管理体系,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行甄别、界定。
&&&&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要想让外来人员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学校不能要求家长如何做,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一个老师的爱心、素质都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否茁壮成长的因素。
作 者:记者 张可丹
责编:杨静
来 源:大河报
页面功能 【】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河南频道继去年关停4所外来工子弟简易学校后,新学年,我市主城区所简易学校,又有1所关停,另外3所停招新生,3600余名外来工子女进入公办校就读。这也意味着,主城区的简易学校,最早可能在五年后消失。
近20年来承载了数十万名外来工子女求学梦想的简易学校,逐渐淡出历史,越来越多的外来工随迁子女将按同城待遇,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城市教育的同一片蓝天。
特殊的历史:农村人进城办起了自己的“希望小学”
常州的简易学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安徽六安人王国书,在常州简易校中算是“元老级”的办学人。1998年在钟楼陈渡村委办学那会儿,常州只有两所简易校。
办学者刘友花,也是六安人。来常州前,刘友花在老家是一家公办校的校长,所以简易学校沿用了公办校的名称——牛集小学。这也是民工进城后在常州办起的第一所属于自己的“希望小学”,条件很简陋:6间教室是租用的厂房,七八名教师是从人才市场招来的,课桌是从老家运过来的……
第一年,学校就招了100多名外来工的孩子。
如今,刘友花已经不知去向,而在他之后,外来工自办简易学校却成燎原之势。随着大量外来工进城,而城市学校又无力接收他们的子女,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简易学校解决了外来工子弟入学的难题。
根据市教育局的统计,2004年市区范围内,就有49所简易学校,达到了巅峰。
相关新闻:
24小时排行
&一周热点排行
十年创新 因变...
赵普回应消失传闻
卡车翻下高速公路
非法种植毒品 ...
阎立调研法院工作
中小学生迎来 ...
············当前位置:&&&&& 正文
中经教育精彩图片
入学;子女;中山;中山市;学校
近日,中小学学生的运动式校服引起网友集体吐槽。有网友直言在这样“丑到爆”的校服陪伴下度...我是深圳宝安区的外来工,孩子面临幼儿园毕业,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他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我是深圳宝安区的外来工,孩子面临幼儿园毕业,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他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去咨询幼儿圆老师或教育局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孩子教育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来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