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直角梯形oabc中,两底边长为4和6,垂直于两地的腰长为2根号3,折叠此梯形,使梯形相对顶点重合,求折痕长为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关于梯形的填空题0 0...1直角梯形的上底是6cm,下底是10cm,高为3cm,则梯形的周长为2梯形的两底分别为6cm和3cm,两腰长分别为5cm和4cm,则梯形的面积为3等腰梯形的锐角是60°,它的两底分别是15cm,49cm,则腰长为4若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3和7,一腰长为4,则另一腰长m的取值范围是5等腰梯形上底为6cm,下底为8cm,高为根号3cm,则腰长为6如果等腰梯形两地之差的一半等于它的高,则此梯形较小的一个底角为7若直角梯形的一条腰与一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则上、下底边之比等于8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腰等于它的高的2倍,则这个等腰梯形较大的内角为
1直角梯形的上底是6cm,下底是10cm,高为3cm,则梯形的周长为24cm2梯形的两底分别为6cm和3cm,两腰长分别为5cm和4cm,则梯形的面积为18cm²3等腰梯形的锐角是60°,它的两底分别是15cm,49cm,则腰长为34cm4若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3和7,一腰长为4,则另一腰长m的取值范围是(0,4√2cm)5等腰梯形上底为6cm,下底为8cm,高为根号3cm,则腰长为2cm6如果等腰梯形两地之差的一半等于它的高,则此梯形较小的一个底角为45°7若直角梯形的一条腰与一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则上、下底边之比等于1:28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腰等于它的高的2倍,则这个等腰梯形较大的内角为15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试卷详情
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适用年级:初二试卷类型:同步测试试题总数:30浏览次数:155上传日期: 显示答案和解析提示:点击题面可显示答案和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题文】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AB=2.5,AD=1.5,将纸片折叠,使AD边落在AB边上,折痕为AE,再将△AED以DE为折痕向右折叠,AE与BC交于点F(如图),则CF的长为(&)A.1B.1C.D.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BDC′是将矩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的,BC′与AD交于点E,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A.2对B.3对C.4对D.5对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已知DE是直角梯形ABCD的高,将△ADE沿DE翻折,腰AD恰好经过腰BC的中点,则AE:BE等于(&)A.2:1B.1:2C.3:2D.2:3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MF为折痕(如图所示),则∠EMF的度数为(&)A.95°B.90°C.75°D.60°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在Rt△ABC中,∠C=90°,∠B=15°,AC=2,如果将这个三角形折叠,使得点B与点A重合,折痕交AB于点M,交BC于点N,那么BN等于(&)A.2B.4C.6D.8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点D为△ABC边AB的中点,将△ABC沿经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刚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若∠B=46°,则∠BDF的度数为(&)A.88°B.86°C.84°D.82°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对折,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A.50°B.60°C.70°D.80°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平面内点A(﹣1,2)和点B(﹣1,6)的对称轴是(&)A.x轴B.y轴C.直线y=4D.直线x=﹣1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A.9cmB.13cmC.16cmD.10cm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D、BE为折痕,并使B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E=ɑ,则∠DBC为(&)A.2ɑ&&& B.3ɑ&&& C.90﹣ɑ&&& D.180﹣2ɑ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则S△ABC:S四边形ACDE的值为(&)A.1:2B.1:3C.():2D.():2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B=AC,将其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两次,若DA’=1,给出下列说法:①DC’平分∠BDA’;②BA’长为;③△BC’D是等腰三角形;④△CA’D的周长等于BC的长.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AF,CD=6,则△AEF的面积是(&)A.B.4C.D.8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第二部分:填空题【题文】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落在点A′处,BC为折痕,若BE是∠A′BD的平分线,则∠CBE的度数是&&&&&度.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图1长方形纸带,∠CEF=2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AF折叠成图3,图3中的∠DFE的度数是&&&&&.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已知: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二组相等的线段(不包括AB=CD和AD=BC)&&&&&.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一个直角梯形,两底边长为4和6,垂直于两底的腰长为2,折叠此梯形,使梯形相对的顶点重合,那么折痕长为&&&&&&&&.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同学们都喜欢老师给他的作业打“红勾”,我们将一张长10cm,宽1cm的矩形红纸条(如左图)进行翻折,便可得到一个漂亮的“红勾”(如右图).如果“红勾”所成的锐角为60°,则这个“红勾”的面积为&&&&&&&&cm2(结果保留根号).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连接EF,则∠BEF=&&&&&度.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ABC中,∠A=30°,∠A沿DE折叠后,A点落在△ABC的内部A′的位置,则∠1+∠2=&&&&&.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将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ABCD的顶点A沿折痕EF(E在AB上,F在CD上)折叠,A恰好与BC的一个三等分点G(靠近B侧)重合,则EF=&&&&&&&&&&&&&&.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已知A点的坐标为(﹣4,2),A与A′关于直线y=2对称,那么点A′的坐标为&&&&&.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将一长方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2=54°,则∠1=&&&&&.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将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后,ED与BF交于G点,若∠EFG=54°,则∠BGE的度数为&&&&&.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所示,将△ABC沿着DE翻折,若∠AEB+∠BDC=80°,则∠B=&&&&&.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第三部分:解答题【题文】如图所示,矩形AOBC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A在x轴上,B在y轴上,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为,M是OB上的一点,若将梯形AMBC沿AM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B′处,C的对应点为C′.(1)求出B′点和M点的坐标;(2)求直线A C′的函数关系式;(3)设一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沿射线AB方向运动,过P作PQ⊥AB,交射线AM于Q;①求运动t秒时,Q点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以Q为圆心,以PQ的长为半径作圆,当t为何值时,⊙Q与y轴相切?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1)点(0,3)关于y=x对称的点的坐标&&&&&;(2)求直线l1:y=﹣3x+3关于y=x对称的直线l2的解析式;(3)直线l1与x、y轴的交点为A、B,直线l2与y、x轴的交点为A′、B′,则△AOB与△A′OB′重合部分的面积&&&&.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1)把△ABC沿底边BC折叠,得到△DBC,则四边形ABDC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2)把△ABC沿腰AB折叠,得到△AEB,对于四边形CAEB,(1)中结论成立吗?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 AB边的中点,AB=10.将△ACD沿着CD折叠,CA的所对应的线段CP恰好与AB垂直,连接PD.试求BC的长度.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题文】如图,把长方形ABCD的两角折叠,折痕为EF、HG,使HD与BF在同一直线上,已知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试说明两条折痕也相互平行.来源: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上2.1图形的轴对称(带解析)次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个直角梯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两底之和是两腰之和的2.6倍,其中一条腰长是4厘米,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我是这么算的:两腰之和:36/(2.6+1)=10 一条腰为4.则另一条为6 而斜边大于直角边那么直角边为4.
S梯=.5*上下底之和*高=.5*10*2.6 *4=52 你中意这个答案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36除以(1+2.6)=10
10乘2.6=26
26乘4除以2=52(cm)2
你自己慢慢算吧,如果不要方程,不要算术的话。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边形abcd是梯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