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寂是不是圆寂txt?

一代高僧最后时刻 觉真长老闭关100天安详示寂|觉真长老|圆寂
一代高僧最后时刻 觉真长老闭关100天安详示寂|觉真长老|圆寂
一代高僧觉真长老(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3月16日,觉真长老安详示寂,消息一经凤凰佛教发布,便引起了海内外佛教界和普通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一代高僧,儿时出家,童真入道,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佛法,著作等身,这些描述都是觉真长老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最后的时间里,觉真长老做了怎样的安排?留下什么遗言、遗愿?凤凰佛教连线采访到了一直追随觉真长老的弟子真顗法师,通过她的回忆,让我们走近这位刚刚离去的善知识。 “师父一生著书立说,他书里的每句话,都在关怀众生,利益众生。师父的一生是无我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真顗法师每忆恩師,禁不住流泪。 "去年师父身体不好,从12月1日起便开始闭关,不问俗事,不再接听电话手机,也不再查阅邮件。因为师父与观世音菩萨有缘,所以闭关期间,专持大悲咒,直到圆寂前,他都一直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我们遇到难题去请教师父,师父总是告诉我们,世间的事都是不真实的,我们很多念头都是妄念,应该好好修行,不要被妄念打扰。” “师父一生为人低调,不管什么事,总不愿麻烦别人。在他眼里众生平等,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他对任何人都是平等沒有分別的。一直到他圆寂,他都是这么做的。师父身前最爱说四句话:低调,让路,低成本高效率,不给别人添麻烦。” 真顗法师在台湾出家,曾经读到觉真长老的著作,2005年她有缘到香港見到觉真長老,此后便一直追随长老弘法利生。师恩如海,真顗法师表示,觉真长老虽然已经离去,但师父留下的慈悲、智慧将是一盏明灯,指引所有的弟子、信众在正知正见的道路上修行。
发表评论:
馆藏&1893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示寂的释义_百度知道
示寂的释义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有部等主张涅盘乃一存在之实体,故在迷界中活动。若以此配以涅盘四德、所知二障、般涅盘。同时,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匿缚喃、解脱等词同义。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大般涅盘(大、俱舍论卷六〕最著名的说法有凤凰涅盘一说,而其本身并无实体、不死、寂灭、安;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hiphotos,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缘觉入无余涅盘。又作泥洹,故又称离相、常乐会等。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盘之城、圆净涅盘(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佛以救渡众生故://a,完全之义,略称本来清净涅盘、摄论宗谓涅盘分为性净涅盘与方便净涅盘(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盘)二种.baidu,意译作圆寂),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盘之意,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称‘涅盘寂静’。无住处涅盘、快乐为乐、入寂等,亦称无为涅盘界、寂;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又作大圆寂),经量部等视涅盘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泥曰。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或表吹灭之状态,火喻智慧或佛身)。同时。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5dcb4eb38bc96756fc20/ae51f3deb48f8cd292df5e1fe7f2c。原来指吹灭,称为涅盘八味。意译作灭。又作应化涅盘)等三涅盘,称涅盘!a、有余依涅盘,然与佛教者迥异,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即常、北本涅盘经卷三十三。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盘。入涅盘又称入灭、快乐、无生,不滞生死之迷界、涅盘忌,巴利语nibba^na,而后会化为灰烬,异说纷纭。总约之、无垢为净,即凤凰死时会起火燃烧、示寂.baidu,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即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示现假身、卷三十三、不死为我、不老,可大别如下,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缘尽而入涅盘,即殊胜之意。大乘佛教之涅盘教说即以此为特色,涅盘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抳缚南。此外。其中复有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一)据部派佛教,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灭度、离系、大般涅盘。佛教大乘、清净。与择灭,常、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hiphotos、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恒、涅盘那,不老,其肉体之死,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杂阿含经卷十八,为梵语pari 之音译、涅隶盘那。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com/zhidao/pic/item/ae51f3deb48f8cd292df5e1fe7f2c,称为无余还生,清净、无垢://a,即依于智慧,南本涅盘经卷三指出涅盘具足如下八味、小乘对涅盘之解释,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地论宗,且因大悲救济众生。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盘之说、无余依涅盘与无住处涅盘四种,称为涅盘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jpg" esrc="http。(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归寂,乃指真如,涅盘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并在灰烬中重生。(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盘。(三)小乘之声闻.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唯识宗称涅盘有四种.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43de1f6d51b0ef46cbd9058edf47de2/ae51f3deb48f8cd292df5e1fe7f2c、恒为常。或作般涅盘(般.hiphotos、性净涅盘,远离烦恼,又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卷三十四://a,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称涅盘会、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a href="http涅盘梵语nirva^n,安。涅盘原意指释尊之成道
《 佛学大词典 》
为梵语nirva^n!a 之意译。即指涅盘。又作圆寂、归寂、入寂、寂灭、寂。示寂,一般用于佛、菩萨、高僧等之示现涅盘而言。(参阅‘涅盘’4149)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寂者圆寂,又寂灭也,是涅盘之译语。示寂者为示现涅盘之义,言佛菩萨及高德之死也。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寂是圆寂,涅盘的意思,示寂就是示现涅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x6B63;&#x5728;&#x4E3A;&#x60A8;&#x8DF3;&#x8F6C;&#x5230;&#x8BBF;&#x95EE;&#x9875;&#x9762;......&#x5982;&#x679C;&#x60A8;&#x7684;&#x6D4F;&#x89C8;&#x5668;&#x6CA1;&#x6709;&#x81EA;&#x52A8;&#x8DF3;&#x8F6C;&#xFF0C;&#x8BF7;&#x68C0;&#x67E5;&#x4EE5;&#x4E0B;&#x8BBE;&#x7F6E;&#x3002;(1)&#x8BF7;&#x786E;&#x4FDD;&#x6D4F;&#x89C8;&#x5668;&#x6CA1;&#x6709;&#x7981;&#x6B62;&#x53D1;&#x9001;Cookie&#x3002;(2)&#x8BF7;&#x786E;&#x4FDD;&#x6D4F;&#x89C8;&#x5668;&#x53EF;&#x4EE5;&#x6B63;&#x5E38;&#x6267;&#x884C;JavaScript&#x811A;&#x672C;&#x3002;(3)&#x82E5;&#x4F7F;&#x7528;IE&#x6D4F;&#x89C8;&#x5668;&#xFF0C;&#x8BF7;&#x4F7F;&#x7528;IE9&#x53CA;&#x4EE5;&#x4E0A;&#x7248;&#x672C;&#x3002;</净慧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创始人、赵州柏林禅寺退居、当阳玉泉寺退居、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方丈、邢台大开元寺住持净慧长老,于日(农历癸巳年三月十一日)6时26分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世寿81,僧腊67年,戒腊63夏。
净慧长老童真入道,跟随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禅,并承接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长老一生严谨修持,精进不已,复兴禅寺,建设僧团,并契合时代因缘提出了能充分体现“人间佛教”精神的“生活禅”理念,在教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大觉圆满镜智身、游戏八十载衍真、数之春秋挑祖印、早归如来法王城!本站谨以此专题追思悼念净慧长老。祈愿长老往生极乐,早登九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中央统战部致唁电悼念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一生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他自幼出家,信仰坚定,持戒严格,佛学造诣精深,在佛教界和信教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他注重道风建设,重视佛教思想研究,大力培养青年僧才,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毕生心血。他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兴佛寺庙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弘法利生,服务社会,为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致唁电悼念净慧长老
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长老安详示寂,中国佛教协会同仁深表哀悼,谨电致唁!
净慧长老是我国佛教界爱国爱教,德高望重的长老。他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著书立说;培育僧才、建寺安僧;慈悲济世、化导众生;弘传禅法、普施法雨;对外交流、广交朋友;深受海内外四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奉献了一生的心力,功德无量...
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净慧法师圆寂,谨致以深切哀悼。
净慧法师长于寺庙,少年出家,后接法于虚云老和尚,信仰笃定,戒行精严,敏学好思,广弘慧法,是当代著名高僧,在海内外佛教界有着广泛影响。法师一生爱国爱教、秉持人间佛教精神,积极从事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亲密朋友。法师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致力于重建祖庭,丕振宗风。
江苏省佛教协会发唁电悼念净慧长老
净老一生爱国爱教,禅净双修。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他本着对国家,对佛教高度负责感,在为寺院的复兴,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为努力实践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付出了心血与智慧,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撰挽联悼念
上联:宗门股肱,缘起赵州,明明沥沥柏树子;
下联:中流砥柱,法演黄梅,寂寂惺惺生活禅。
中佛协副会长明生法师
对净慧长老圆寂的消息感到很突然,坦言净慧长老为中国佛教界的老前辈,并对长老表示无限追思怀念
中佛协副会长觉醒法师
日凌晨八时许,当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生活禅创始人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长老于湖北黄梅四祖寺圆寂,世寿80岁。 净慧长老,祖籍湖北。曾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并承虚云老和尚法脉,临济宗四十四世。祈愿长老:不舍众生,早日乘愿再来!
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
作为一代佛教宗师、禅门泰斗, 净慧长老承 虚公法脉,续禅宗慧命,历尽坎坷而道心弥笃,戒行精严,禅定深邃,智慧超拔,道风高迈,倡人间佛教,创生活禅风,泽润宗门,德被天下,利在当代
中佛协副会长、江苏省佛协会长心澄法师深切悼念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生前与江苏佛教界同仁、特别是与金山江天禅寺前任方丈先师慈公上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法缘,他们为冀苏两地佛教界的友好合作,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金山江天禅寺的全体僧俗大众将深深地缅怀净慧老和尚为佛教界各项事业所作的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
一代宗师,传灯无尽。千秋法脉,禅风永存。弟子:湛如 拜挽
苏州寒山寺法主性空长老、方丈秋爽法师悼念净慧长老
长老入佛门60余载,亲近虚云大师,参学问道,解行并重,振兴祖庭,建寺度僧,爱国爱教。秉承赵州遗风,大力弘扬禅学,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在佛教教育、外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禅宗五家七宗嗣法传人,为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与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当世大菩萨行的典范
中佛协寺庙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孺童
惊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圆寂,恭撰敬悼:转瞬人间八十春,孤灯百衲度红尘。频开弱智求真慧,难赴灵山转法轮。
南京鸡鸣寺
我寺今晚组织全体常住及@江苏尼众佛学院 全体学生诵念《地藏经》,回向净慧长老上品上生,回向雅安地震遇难众生往生净土。
今日早晨七时许,即确认传法恩师净慧长老舍报西归。人天眼灭,依怙顿失。忍泪于赵州茶馆讲完《药师经》,将此噩耗告知大众,共诵《药师经》以为祈祷。因撰悼词曰:星陨如雨,末法悲哉!生活禅风,佛衷祖怀。去未曾去,来无所来。若问此意,月圆花开。受法门人宗舜腾睿恭撰敬悼。南无无量寿如来
惊悉上净下慧法师安然圆寂,甚为痛惜佛教界又失大,拟挽联以致悼念:净娑婆利有情馨九界,慧世间教众生恩泽十方。愿法师乘愿再来。
惊悉上净下慧法师安然圆寂,甚为痛惜佛教界又失大,拟挽联以致悼念:净娑婆利有情馨九界,慧世间教众生恩泽十方。愿法师乘愿再来。
日上午八时许,虚云老和尚法子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生活禅夏令营创始人净慧长老于黄梅四祖寺圆寂,世寿80岁。净慧长老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愿长老慈悲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净慧长老,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14岁至武汉三佛寺依止大鑫法师,18岁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颇得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的赞赏。改革开放,先后任《法音》杂志主编,1991年创办《禅》刊。主持兴复赵州柏林禅寺、当阳玉泉寺、度门寺,黄梅老祖寺、芦花庵,邢台大开元寺及玉泉禅寺等名刹,先后任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期间,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在教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筹建河北省佛协 主持柏林禅寺重建
重振东山法门 提出“大四祖”理念
传播中国佛教优秀思想和传统到海外
提出生活禅理念
生活禅的概念是净慧长老在1991年提出来的,1993年举办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的时候,才正式推出这样一个理念。当时长老非常地谨慎,怕这样一个理念提出来遭到教内外人士的反对。但是由于生活禅这个理念没有违背佛法的精神,没有违背禅宗的精神......
僧团建设理念
在求学中坚定正信,树立正见;在求道中坚持正行,保任正受;在弘法利生中继承传统,适应时代,沟通社会,服务人群,住持正法。1.当代僧伽的职志:要有求学的志向,要有求道的决心。2.建寺安僧弘法利生之总纲:爱国爱教(两爱)、正信正行。......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观心,总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门。因为一切法门都离不开禅定,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了“禅”。《瑜伽师地论》上列举了种种禅.....
在家学佛方便谈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脱离了这些,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
信佛究竟信什么
因为佛是我们的导师,是我们的教主,是说法度众生的人天导师,所以我们要信佛。信佛,既包括信我们现在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应该包括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信我们自己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只有这样来信佛,我们信佛的这个信念才能够真正坚定不移.....
禅这个字,从字面来讲,它已经不是汉文禅字的本意,因为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然后又加以简化。在印度,禅的生活、禅的修习是很普遍的。印度这个社会,在古代就是哲人辈出的一个国家,就是善于冥想、善于思考的一个民族。佛陀出世之前,禅境的修习......
大乘、小乘、生活禅
不管是大乘也好,还是小乘也好,都是佛法。大乘佛教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小乘佛教适应不同时空环境,在特定时空环境、特定文化环境、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是建立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之上的。从佛教的本意来讲
其他学修理念
八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亡。佛法总纲:信仰佛法僧三宝,修学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佛教特色:佛教的特色,教义体系的完整性,教团组织的稳定性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古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我们平常还能把握尺度,一旦发生争执就会口不择言,犯下妄言、绮语、恶口的过失。表面上只是一句话,实际上说一句好话,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说一句坏话,可以毁掉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
戒律包括止恶和修善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作的就不去作;一是应该作的就必须去作。该止的不止是犯戒;该作的不做也是犯戒。?“诸恶莫作”?做到了,“众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够,那还没有达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地藏经》讲:“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修行人要时刻把握当下一念,要让每一念都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不可随之迁流,起念不要紧,不觉悟就可怕。.
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
有人问赵州:“什么人是七佛师?”赵州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赵州禅师对念佛法门的态度。我们同样如此,既“弘净土也弘禅”,既有禅七也有念佛七,把修行法门统一在禅的基础上,互相圆融,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如同水火不相容。
有人讲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于是放浪形骸,无视律仪,这是“狂禅”的一种表现。还有人修行只讲形式,吃斋叩头,不管心地是否清净,性格是否柔和,这仅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就是将身口意三业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起心动念。
逆境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我们要抱着逢苦不忧、体冤进道、逆来顺受的心态,用同情心和怜悯心善待对方,加强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们要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看待,有慈悲心,有爱心,有护念的心,你比我好,我应该喜欢;你比我差,我应该帮助。互相关怀,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佛法一定要融入世间,佛法就在世间法当中。
要以觉悟、平等、慈悲的心、“无”的心去面对世界。
要想事业成就,必须得到大众认同,才能有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要以觉悟、平等、慈悲的心、“无”的心去面对世界。
加拿大湛山精舍开山宗长性空长老参访柏林禅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寂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