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监控女生是有这个吧pwc谁给我发一个看看pwc精灵鼠小弟国语版谢谢啦?

您的浏览器太古老,该升级了~
我们检测到您的浏览器正在使用IE9.0版本以下的内核,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尚友网上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查看: 4600|回复: 28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CMA是您挖掘职业潜能的通关秘钥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家有爱女,现在某国际金融机构实习,我问她初入门金融业的感受,她却给我说:真感谢PWC,人生中的第一个实习平台,而且还被辉煌在推举为实习生俱乐部副主席,都是PWC给的,感谢PWC提供的职业起点。对PWC,我也要道一声谢,2012年年报审计时,国内某大的会计师以臆测、假设代替专业判断,在有损社会公众股东利益、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也分别向PWC的两位会计师电话咨询,他们的严谨专业逻辑分析,也给我提供了支持力量,在此也深表感谢。我也看过PWC的一份审计计划,其实那不是一份例行公事的工作计划,而是一份高水准的针对特定对象的专业经济分析报告,令人敬佩。感谢PWC,也祝愿PWC,但也请PWC不要只顾自己发展,还要多为行业再做点什么。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哈哈,“审计计划”什么时候成了&专业经济分析报告&?那些八股文字还真能唬住人!
即使所谓的分析,也只是肤浅的、时间性的简单比较,根本没有内部合理性分析、外部比较合理性分析(绝大数四大的人也没有这个sense)。
哥,这么短的审计时间,你要怎么做得到内部/外部各种高水准的分析?
本帖最后由 五岳剑派 于
14:09 编辑
hustfxy 发表于
回复 五岳剑派 的帖子
哥,这么短的审计时间,你要怎么做得到内部/外部各种高水准的分析?
说实话,做不到。但是即使给他们再多的时间,也是做不出来的。不是时间问题,而是他们的公司体制和个人职业发展问题。
不过,我原来的意思是,四大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总结,表面上看非常专业,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其作用不外乎:一是糊弄那些不懂的人,来显示自己的专业,二是骗自己,让自己觉得舒服点。
且不说大部分四大人做着“放、轧、埋、挖”的勾当,即使那些认认真真地做底稿的极少数人,也不过讲究“平、re&两个字而已。
四大的底稿看上去非常整洁、漂亮,但是仔细看看,就知道只不过是把客户的PBC拿过来,打上几个红色或者蓝色的mark而已。连稍微有点sense的刚入职的SA1(PwC叫SA2)都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审计,只是在摆breakdown。
在四大那里,一套高质量的底稿无非是三个标准:1,漂亮;2,breakdown清楚;3,分析性复核re。
说起来mark,想起来某大一个非常牛逼的高级经理再三强调的一句话:我不管你们真正做了什么,但是你们的底稿一定要告诉别人你们做了什么。
备注:PBC是客户提供资料。mark是审计标示符。breakdown是明细表。re是合理。
有时候浏览一些财经分析报告,感觉审计好弱,对客户的资金流转、价值增值点、供应链等都没弄懂,当看到那份PWC的审计计划中,有一段文字专门提到客户的供应链,就很欣赏了。&
当然四大百年基业,并非一无是处:
1,公司大,出了事情赔得起。这是对于投资者来讲的。(这么看,事务所好像一个保险公司)
2,管理正规,在里面工作可以学习下真正跨国企业的管理制度。
3,跳槽的时候,市场认可。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好的了。专业能力什么的,都是在扯淡。
不一定吧,安达信可是把自己都赔掉了的呀。&
四大有四大的优势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要盲目的崇拜或者诋毁,曾经和四大之一工作审计过企业几次,四大的东西有独到之处,但是也有些形式上的东西,看起来很美。
老大,如果四大也不行的话,如果现实中那些风投公司想从财务状况分析是否该投资某类企业的话,靠什么啊,自己的尽职调查队伍??还是说现实中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财务角度判断企业价值呢
根据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经验,风投请事务所做尽职调查,更多的是为了推卸项目人员的风险责任。&
这样的感谢,虽然有一些用词错误。
不过也看得出来一个事务所的口碑是怎么来的
可能是我见识有限嘛,用词是有些过。&
我做过几个项目,感觉给风投的报告不少地方是忽悠的,(比如因为赶报告根据收入和圈定的毛利率倒算产品成本),发现风投好像也不注意认真分析报告(没见风投提出意见)。风投难道只是规避责任,那他们怎么从财务角度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啊。晕,还是说他们基本不像老外的那样从财务角度分析判断??你说的规避责任意思是不是有点类似于银行拿那种小所报告给予企业贷款一样,报告只是信贷部规避责任的形式,实质是关系那样么
我觉得风投对目前的财务数据并不是很关心。他们买的是企业的未来。&
一切都是形式,底稿是形式、审计报告是形式、尽调是形式,统统都是形式
就像五岳剑派引用的那个经理的话,不管做没做,必须得有这么个形式的东西。
时间久了,从来至写没做的事也都认为自己做了。
确实如此。做项目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强调“形式上的完整性”。&
那份审计计划中,有针对客户供应链的专门论述,正是这点,让我觉得有财经分析报告的水准,也正是很多审计欠缺的地方。可能是我用词不那么恰当而已。
晕死,那要这么说以后下面的小兄弟做项目只要能贴的快就好了,本来就很少看到什么分析性复核,没什么需要水平来发现问题了。分析性什么,等证监会反馈意见下来在让签字经理忽悠吧&
可能算一个issue吧,所以专门论述。&
看来要进金融圈,只有事务所能“曲线救国”了~
误会了,也别笑话了,PWC也没那么神,人家原本名校金融专业的三好学生,实习嘛,实习生有个感恩心态,不好吗?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感恩心态的人,大家都开心,你说是吧?&
分析性复核能做好亦是不易啦
是的,现在都是说如何把“故事”讲圆....&
一个从PwC出来的客户说,一个优秀的审计师要会“讲故事”。这人太聪明了,三个字道出分析性复核的本质。&
明显不re的东西 很多人还视而不见呢
没图你说个XX
第一条高度同意。你的这个看法,我几年前曾经当面向PWC的人问过他们私下的看法,他们好多人都同意这个观点。
建议你看今年很火爆那个卡特彼勒被国内民营企业坑爹了的案例,你会发现,代表收购方、被收购方利益的两家尽职调查机构,以及审计师,居然是四大中的三大。。。。。。。。
不是审计师笨,也不是你造假高明。各方面串通起来造假,证件、资料样样俱全,即使怀疑也不能定性的,单凭逻辑推理、主观臆断就这点事给客户出个保留,估计你又跳起来说你文中那段话了。&
多年前我在一家ST公司做财务,财务、业务、资金总动员造假,某机构的一帮人审不出一点问题来,最后硬要我再计提土地减值准备,这么荒唐……不是我造假有多高明,而是审计缺乏逻辑思辨,逻辑思辨更多来源于常识、阅历&
如果去内资所去做,恐怕结果是一个样&
这不是四大的耻辱。这是行业的耻辱。拿这玩意来说四大不好,是同归于尽的路子。&
楼主误会了,我意思四大的业务类型很多样,除了基础审计,很多涉及金融投资需要。
我认同楼主的观点,我认识1个北大毕业的同学,当初在国企投资公司他很努力,我听他的意思是怕自己什么都不懂给学校丢脸。呵呵,这就是区别,很多人想的都是自己。
也许很多四大人抱着的就是这种心态,尼玛现在不努力出去给四大丢脸
在本土四大实习挺不错的,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种机会(比校招正式入职要难)。
祝LZ女儿好。
站长推荐 /1
距离9月11日高会考试不到40天,怎样高效利用时间、抓住考试重点、掌握答题方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根据12年辅导经验,对高会复习如下干货建议.
Powered by(转)pwc&kpmg
(本文有点报流水账的嫌疑,紧急的同学看最后的总结就好~)
背景:笔者是上海一本小本科,会计专业,非985非211,没有CPA,六级飘过及格线。实习三次,全是外企,有家500强。四大的战果目前是四家均通过笔试得到一面机会,PwC走到了Par面,最终得到了KPMG的Offer。
网申一起说:E&Y以及DTT是唯二两家没有OQ的firm,据说是早提交早开始进程。PwC和KPMG是两家有OQ的firm,建议大家先用WORD把题目抄下来,然后慢慢写,保证木有任何的语法错误,并且里面的事情是绝对能令人信服的。
先从准备最为充分的PwC说起吧。
10.19 笔试 坐标:上外虹口
PwC笔试我认为是除了DTT的online
test以外最简单的一家了。不但全中文,并且P家在网上直接放出了sample,大家练练就好,基本是换汤不换药的节奏。分三部分:文字逻辑,数理图表分析,PTU逻辑,性格测试(be
yourself)。时间的话,笔者是绝对够,只要大家在考前练SAMPLE熟悉题型就行了。
10.26 AC面 坐标:湖滨路PwC中心
笔者是从27号换到26号面试的,所以加入了传说中的海龟场。笔者到的时候已经有3个小伙伴到了,然后大家就开始闲聊了起来,来自哪儿啊。6只海龟,1只财大大硕,其他3个小本科。
一共10个人,老规矩,分成了红蓝两队。
先是每个人自己的自我介绍(英文),就说说名字啊,学校啊,专业啊。很easy
part1:ice breaking...
2个team的5个人分别对自己进行描述,总结出5句描述。3个F
2个T让对方猜。对面组猜我们全对,LZ队错了2个,不过只是游戏,不计分的(不过等会儿discuss的时候,谁会说话比较多已经看出来了)
part2:case study
30mins&&然后pre 10mins
然后对方组提问。。。。然后对方组开始pre,我方提问(pre用英文,其他中文)
我那天是IKEA的case。不过2个team支持的point是完全不同的!!(pwc就是让你吵架!!有木有!!!)
我们discuss时间分配大致是:
5mins看自己的材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材料,并且只能oral
5mins share自己手上的材料
discuss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框架
5mins 定出大致的板书和论点论据
各自分工,准备presentation
Q&A就不说了。。。两边各4mins。。。。
part3:email写作&&15mins
大致就是向上司请求帮助或者说是解惑吧。我后来太紧张还忘记了写subject(这点在单面的时候还被M质疑了)
part4:rest 15mins
其实这段时间是给M看你的email的。。。
小伙伴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交流微信。
part5:M单面 大致在15mins左右
我是第二个面,虽然故作淡定,但是还是有点抖。
M是个男的,第一句话是:你好!XXX(自行脑补楼主中文名)我由于在外边准备太久了。。。条件反射:hello!xxxxxxxxxx(大家自行脑补M的英文名。。)
然后可爱的manager哥哥自然和我开始了english interview。
问题还是挺简单的:
&1、你认为刚刚你在case study表现如何。
&2、经典的3WHY
&3、你觉得你的英语如何。。。
&4、你对未来的打算
&5、你简历照啥时候拍的?你那时候发型有点fashion呀!!审计得看上去专业才行。。。
&6、其他三家进展如何了
&7、如果你一家都没有进,那你咋办
&8、然后就是我问manager问题了
大概是英文的Hello的关系吧。。。后来大致60%是英语的面试T
11.5 Par面 坐标:湖滨路PwC中心
我是AC面的5天后,10月31日收到par面通知的。面我的是一位上海Local
男par。全中文面试。
大多数的问题集中在了我的一个性格特质以及简历上的一些细节问题。关于简历一定要充分准备到各种可能的问题,而且要中英文一起,因为你不知道推开门会不会是看见一个老外对你笑。每个Par风格都不一样,你能做的除了做好能做的准备就只有烧香求Nice
然后说说和PwC各种相似的E&Y
10.23 笔试 坐标:上外虹口
安永取消了托业成绩的免笔以及托业的笔试形式,改成了与普华类似的综合考察。
笔试基本上和PwC是一个套路,不一样的是图形推理方面,PwC是ptu推理,而安永更接近宝洁的84题,所以去安永就得练练宝洁84题。(个人认为安永的笔试比普华略难,题量多了一点,时间稍紧)
坐标:环球金融中心(最高大上的总部,没有之一)
由于安永莫名把我调到了TAX,同时当天还有交通银行的二面,于是我放弃了安永的AC面。(电话里小哥和我说还会安排面试的,我等到现在都没=
但我了解过大致的流程,和普华类似,只是没有了Ice
breaking的环节,其他一致。
我要把快跑蘑菇放在最后,所以先说下dtt。
10.19 笔试 坐标:家
那天也是普华的笔试,因为准备pwc太用力,所以dtt就没太多精力。并且今年dtt可以选择中文SHL答题,简单易操作,中文逻辑加上小学生应用题,在家做起来真心so
easy,要说准备的话就熟悉一下题型就好。
10.31 GA面 坐标:创智天地。
先介绍下为什么dtt的一面不是assessment centre叫group
assessment,因为他们在discuss之后没有了manager的单面,所以一切都靠你在小组讨论的表现了。
Dtt一样还是群面,群面的关键我会在最后说。
可能我主观因素导致,我个人觉得dtt的招聘做的最不到位,笔试是Online
test。我那场GA面最后和我们说有白板,我们都来不及写,我想去写了,试了三只白板笔,没一支能用。我当场就很不悦啊!然后我有小伙伴进到PAR面,说10分钟就结束了。真心不懂DTT招聘是如何进行的。
好吧这篇GA面成了吐槽。大家不看也罢。
终于到KPMG了
这事儿就得从宣讲会说,我相信命运。
9.25 宣讲会 坐标:复旦皇冠假日酒店
富丽堂皇的会议厅,大概就是给我们科普一下KPMG的发展,以及里面员工的发展。说实话KPMG确实是四家里面最年轻靓丽的一家,平均29岁。然后在大Par演讲的时候,我见到了我最后par面时的大趴。
10.13 笔试 坐标:上海理工大学
不得不说KPMG的笔试是四家里面最难的,也是刷人最多的(据说80%)我本来选的是20号笔试,有空可以复习复习,结果给换到了13号第一场,最后是单位里面请假一天复习的。笔试的话要好好看看经典的24n和36v,我是实在没时间好好研究,就大致的看了看。现在V卷是英文,N卷子已经是中文了(小学生应用题)。当天做完后V卷空了8题,来不及加不会做=
=N卷做完剩下几分钟还够检查。
关于笔试如何检测,各种谣言迭起,有说看正确率有说看完成数,我是不知道了=
11.8 M面 坐标:恒隆广场
本来我已经觉得自己挂在了海笔结果11.1接到了M面的电话,真心喜出望外。
KPMG的M面纯粹是1V1的经理面试,不像其他家是群面之后M面。
5个一组,先按照编号入座,1-5号,每个座位对应一份case。然后按照case抽题目,抽2题,最后Pre的时候选一题即可。我的case是那道超市并购的题目,合伙一起淘金。
case一共给60分钟看,时间过的还是很快的。然后最后要留点时间准备pre。
然后我就被带去了面试我的经理大大。面我的经理是个在KP做了7年的大大。经理全程微笑,就像哥哥一样。
正式的面试:
先是英语的self-introdution。我面的Manager会当中打断你,根据你说的和简历的问我问题。
自我介绍完了就开始讲case。
我按照case的question,一个个讲。讲了第一个好处,经理打断,问问题。讲了第二个limitation,经理打断,问问题。讲了第三个challenge,经理打断,问如果对付你说的challenge。讲了第四个。。。大家懂。讲了第五个和第六个。。。终于不问了。。。然后还是老样子问问你简历问问你经历,问专业。然后就是我提问了,总共40分钟左右。
11.15 par面 坐标:恒隆广场
M面当天下午接到了Par面通知,当时在啃什么吃的,电话也讲不清,然后和HR说让我吞下肚,HR还很客气的说别急,先吃好了再说。(HR也很萌啊)
正式PAR面:
我运气还是很好的,遇到的是上海女par,也就是宣讲会上遇到的那位。
先到恒隆50楼的会议室,和小伙伴一起等待。不得不说KPMG还是相当的人性化的,休息室放着水和好丽友派可以吃吃喝喝。我是9点的场次,然后差不多8点50的时候,Helper哥哥就带着我上到了53楼。
到了Par的门口,发现秘书好像不在,helper哥哥就和我一起等在门口,大概8.55的时候,par看到了我们探出头,说:“是MAX?已经来啦?不用等了,快进来。”
楼主看到par的一瞬间马上倍感亲切,楼主马上开始套近乎,表示认识Par,par也看出来我去过宣讲会。
因为Par知道了楼主去了宣讲会,Par就跳过了她的自我介绍,直入正题说这次面试大概在20分钟,从英文开始然后转中文,英文只是小小的test,要我别紧张。
正式开始了,
par先说that's my honor.楼主马上笑了然后说到that's my
honor, actually
然后英文问了楼主对于success的理解
第二个英文提问,楼主自认为最successful的Moment,然后追问既然那么记忆犹新一定有一些difficulties。
然后就转中文,问了楼主第一个OQ,喜欢reading的两位作者是谁,虽然不知道为何问,估计是看看你OQ是否还记得。
然后就闲扯,为何要加入这个社团,还说到我一个学长也在KPMG工作,我有点视他为榜样,顺表对KPMG的喜爱。还扯到了楼主在一家全球500强的实习经历,真巧这个企业是营改增的受影响企业,就顺带问了楼主在实习期间感受和做什么,是否有其他贡献啥的。(par对于大公司的实习经历还是很care的)楼主因为深受营改增的影响,当场有点激动,表示给我的感受就是工作变多,很多的发票需要filing,还得分类目等等。事后我觉得自己有点失控,因为那段时间真心是很忙的,又遇到年中的内部审计有时要一起加班。不知道par听得是啥感觉。当然我也说了自己的收获。
还问到了我对审计、会计这个行业的理解等等。总之很多就是闲聊吧。闲聊也许更能显示出candidate的本质。
然后par看差不多了就让我问问题了,我顺水推舟问了par参加每次宣讲会的感受,然后又问了些其他的~~一共4个问题,par都很耐心的一一回答。
然后我表示差不多了,par说我送你出去吧,然后一路把楼主送到了电梯那边,去的路上还问我是不是要回学校啊,我说回家了,par震惊于我没课了,然后又问了论文的题目。。。
到了电梯口,par主动和我握了手,我还有点紧张,慢了一拍,然后par说谢谢你来。。我说,应该说谢谢的是我才是。say
goodbye然后就走了。。
这个流程大概就是这样,有的问题我还是没回答好,有些地方的交流也有些瑕疵。不过不管怎么样,KPMG确实是把对于面试者的尊重做到了极致,无愧于最佳雇主的称号!这次面试就好像冬日里的一道暖阳射入人心。在这已经转凉的日子里添了一点温暖。
笔试来说毕马威是四家最难的,也是刷人最多,最需要准备的!安永改革后与普华永道相类似,都是综合能力测试加上性格测试。德勤的笔试是最水的,你叫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窝在电脑前一起做都没问题。(需要四家笔试资料的请留邮箱,我一定会发到给各位的)
面试的话,除了毕马威都得去准备群面,一些角色比如leader啦time
controller啦,我个人不喜欢抢角色这种事(难道你露出一块金光闪闪的表就有时间意识?)我case的群面次数5-6次,越好的企业越不重视角色,小伙伴也越和谐,不抢角色。有些地方我真无语了,还真有人觉得自己第一个说话就是Leader。时间意识要有,群面的关键就是合作能力以及倾听沟通的能力。
case的关键就是条理清晰,有逻辑性。比如一个case的分析,不能仅仅分成几个points就了结了,每个Points之下得有论据去支撑它,这些论据就是对于这个case背景的了解和对于所给数据的分析。
另外,我觉得生搬硬套一些4P 4C SWOT 波特五力
产品生命周期啥的模型有点秀逼格的嫌疑,但可以用这些模型给你提供分析的思路。如果真的必须用模型,也得熟练掌握了才能用上去!(SWOT是运用太广泛的模型,用的时候记得配合其他模型)
群面之后的英语Presentation其实不算难,平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2分钟,而且讨论的case本身就是英文,所以按照条理说清楚就行。(联系下口语,别紧张就好)
关于单面的准备,其实要准备的很多很多,能准备的就只有自己的那一点儿。去四大的话,必须有的准备就是3why、自我介绍、简历上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中英文两手准备,你不会知道推开门的Par会不会是高高鼻梁的老外。
3why(why kpmg/pwc/ey/dtt? Why
audit/tax/advisory? Why
you?)这些都必须详尽的回答,并且分几点回答,有逻辑性。并且与简历、与你的经历相呼应,能证明你所说的。
自我介绍得有意识的把一些自己引以为豪的故事或者特质突出讲出来,并且特质与故事间要有强烈的逻辑联系。(btw:我面的两个par都对500强的实习非常感兴趣,其他par应该也类似)
简历上的每一条必须要能还原成一个故事,要有话可说,同时能够令人信服,同时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能有所收获。
先写到这吧,想起来了再回来补充。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惨烈的招聘季节得到好的归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心灵捕手)
(郑天字自然)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爱的鼠小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