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简介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北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北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北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_百度百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和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该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技能
1.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安全导论、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近专业
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学院
      西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郑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同济大学 新疆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广西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暨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重庆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吉林大学  中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山东大学  德州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延边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华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清华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常州工学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淮阴工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工学院 淮海工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宜春学院 九江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石河子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渤海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嘉兴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林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台州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山西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广州大学 汕头大学 深圳大学  五邑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茂名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惠州学院
嘉应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巢湖学院  铜陵学院  黄山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延安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南林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西藏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北华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西安培华学院 湘潭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商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邵阳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湖北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长江大学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孝感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哈尔滨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襄樊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侨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黄河科技学院 集美大学  仰恩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闽江学院 莆田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中原工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商丘师范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许昌学院
聊城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青岛大学 兰州商学院  海南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贵州工业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工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广西工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潍坊学院 烟台大学  鲁东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邯郸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唐山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办学  衡水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南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安阳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运城学院 西昌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攀枝花学院 西南大学  贵州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上海商学院  兰州商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黄石理工学院  长沙学院 河池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赤峰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绥化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宜宾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三江学院 宿州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西京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枣庄学院 滁州学院  龙岩学院  梧州学院 百色学院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丽水学院 钦州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贺州学院 三明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企业从事引进、开发、运行、维修等工作;软件工程师:在计算机行业从事各种软件开发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
企业信用信息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76565|回复: 34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详细解读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在线时间1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这个是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的一篇文章 看过之后 感觉很有收获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
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研究范围
&&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研究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信息与通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嵌入式系统
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0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一、学科概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 应具有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及有关数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前沿领域有深入了解;能独立开展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风严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硕士学位 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信号处理。
2.课程设置 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心理学 03.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Communicationand Information System)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生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范围
&&1. 通信理论与技术
&&信息论,编码理论,通信理论与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
&&2. 电子与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等。
&&3. 控制理论与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工业监控系统设计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
&&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
&&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主要研究方向
&&1.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
&&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
&&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
&&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1,通信与信息系统
&&排名 单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4 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7 武汉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8 北京理工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9 北京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0 东南大学(南京)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2 浙江大学 A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3 上海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4 北京交通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7 南京理工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8 山东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9 四川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厦门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吉林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西南交通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天津大学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南京邮电学院 B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04.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Signal andInformation Processing)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是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地研究、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领域
&&该专业的研究主要领域有:信息管理与集成、实时信号处理与应用、DSP应用、图像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与微弱信号检测、电力系统中特殊信号处理等。还开展了FPGA的应用、公共信息管理与安全、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特色,力争在某些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除上述主要领域外,还开展了基于场景的语音信号处理,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图像识别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DSP的开发和设计、信号控制技术。信号的采集、压缩编码、传输、交互和控制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多人协同工作方式研究,从而实现在DSP和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实时交互和协同工作。 (2)语音与图像处理该研究方向主要负责研究和探索数字语音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内容包括:语音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声场分析和目标跟踪、动态范围(HDR)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图像加速硬件(GPU)的应用等。
&&(3)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该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理论上主要开展基础研究,以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应用上主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开发各种传感与检测系统。
&&(4)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该方向主要研究与通信和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有关的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密码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信息隐藏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研究。
&&(5)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侧重于研究将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的各类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为企业培养掌握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开发各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人才。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图象处理、视频信息的检测、分析、传输、存储、压缩、重建以及模式识别与协同信息处理;视觉计算与机器视觉、智能语音处理与理解、智能文本分类与信息检索、智能信息隐藏与识别。
&&(6)信息电力为信息科学与电力系统两学科的边缘新学科(筹),研究内容包括:数字电力系统,电力通信技术与规程,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电力生产和运营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7)现代电子系统现代电子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当今最流行的电子系统设计工具,如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DSP系统等实现诸如信息家电、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设计方法。
&&(8)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DSP、ARM等在智能测量仪表、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该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着重研究这些理论和技术在实际系统、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决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智能化信号处理、图像型非图像型目标识别,人工种经元网络、模糊信息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信号的超高速多通道采集与实时处理技术等。
2、信号与信息处理
&&排名 单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4 东南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5 电子科技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6 天津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8 北京交通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9 北京大学 A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0 北京理工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2 浙江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3 大连理工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14 华中科技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南京邮电学院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华南理工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南京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山东大学 B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武汉大学 C+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南京理工大学 C+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合肥工业大学 C+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西南交通大学 C+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上海大学 C+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工学
05.电 子 与 通 信 工 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电路设计自动化、电路优化设计、数字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法、导波光学、微波电路理论、高等电磁场理论、应用信息论基础、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领域范围
&&由于工程硕士是直接为企业培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行业来看覆盖面为: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及其设备,广播电视系统与设备,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系统,电子、光子及光电子元器件,电真空器件,家用电器,微波器件、设备与系统,电子材料与纳米材料等。
&&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本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电子束、离子束及显示工程,真空电子工程,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系统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外语、矩阵理论、随机过程与排队论、高等代数、应用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等。
&&技术基础课:应用信息论基础、统计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网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法、微波电路理论、高等模拟集成电路、高等电磁场理论、导波光学、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电路的优化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VLSI系统设计基础、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软件技术基础等。
五、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的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与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的科研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革项目,可以是技术工程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书、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0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成就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该学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难度较大。本科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的适合报考这个专业。该专业需要的基础是电路基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机学,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的介绍
&&学科研究范围:
&&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制造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电路、装置、系统及其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诊断及可靠性;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牵引;电磁测量技术与装置;先进控制技术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变换与控制;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
&&研究方向:
&&1 )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
&&2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
&&3 )计算机控制系统
&&4 )电气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5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电气传动中的应用
&&6 )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7 )现代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
&&8 )功率变换技术的研究
&&该专业实力最强的几所院校:华中科技大学(逆变器、UPS方面科研成果卓著,有陈坚、康勇、段善旭等知名教授,加上原南航阮新波教授的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无论在交流还是直流电源领域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浙大(拥有国内唯一的电力电子国家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有汪栖生院士和徐德鸿等知名教授,科研成果较多)西安交通大学(西交的电力电子与能源研究中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科研成果较多,有电力电子知名专家王兆安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较多) 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的张一工教授是国内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领军人物之一,另外石新春和韩民晓教授也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佼佼者。
电力电子专业状况及职场发展(搜的论坛上的)
& & 毫无疑问,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下面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专业,毕业后较大的可能进入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因而也算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是电力学、电子学与控制理论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路拓扑、自动理论、模电数电综合知识,并且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电力电子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一般进入企业或研究所,如世界顶尖的电力电子公司,如Emerson、GE、Simens、ABB、Philips、Oslang等,当然还有一堆国内的公司,一般从事开关电源、UPS、变频器、无功补偿、及有源滤波等等。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国内的老师大多电机出身,很有可能不能提供实际的指导,但是导师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给你提供广阔的研究资源,带领进入这个学科的大门。这个学科较强的国内较强校还是有的:第一个不可否认就是浙江大学,徐德鸿、钱照明、吕征宇教授等;第二个是西安交通大学,德高望重的王兆安老师、及他的两个高徒刘进军、杨旭;最后的一个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严仰光及他的学生阮新波教授等。当然,国际上最牛的学校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国家电力电子系统研究中心,最最最牛的Fred.Lee李泽元教授就在这里;当然,美国的科罗那多大学也不弱,特别是在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方向,著名电力电子学科教材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的作者Erickson就是这里的领军人物。有志于想到国外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同学,可以申请这两所学校。
&&但是,很遗憾的是,电力电子目前只是一门技术,而不能够称为一门科学的学科,那是因为尚未形成完整及精确的理论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就不能称之为科学。这门学科目前主要是从事电路拓扑与应用技术的研究,目前的理论基础是线性控制方法与电路工程。但是,电力电子其实不应视作一个线性系统,因为功率器件是工作于开关状态的,也就是一个强病态非线性系统。因而,可以这么说,目前的电力电子系统基于线性控制理论是完全不够的,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电力电子技术目前有几个研究方向: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所有的信息系统与通信设备都需要使用开关电源,小到各种便携数码产品,还有现在时兴的各种平板电视,大到服务器系统、通信基站机房、及种种航空设施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各种谐波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还有不断发展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电机的节能驱动方面如各种变频器(包括变频空调),在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下,太阳能、风能及各种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要素。可以先从一些专业期刊了解一下这门学科,国内的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工技术杂志》,国际上的有IEEE的《Power Electronics》、会议有IEEE的APEC、PESC、ECCE等。
&&根据多年的开关电源实际研发经验,我认为这一门方向的基础是:第一位的是控制理论;第二位的是电路知识;第三位也非常重要的模拟电子,当然如今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单片机、DSP的数字控制技术也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实的情况下,很多从事电力电子研发的人,很多的就学过一门&电力电子技术&就根本就不够,因为很难理解电力电子系统的控制环路设计;但是学控制的人也下手无门,因为很可能不知道如何结合控制与电路拓扑,甚至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本不明白。其实这一学科最缺乏的是多学科交叉人才,搞控制的很多不大懂电子电气理论;搞电子电气的又不明白控制基础不了解数字控制技术。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电力电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在的大学老师或是毕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程度实在是太严重了,且不必说究竟有没有了解一点点深入的基础理论。入手的第一步应该是仿制别人的产品,然后测量各点的实际工作波形,接着研究怎样利用控制、电路知识来解释各种实验现象。慢慢的,就有可能成为这行的高手。所以,如果兄弟姐妹能够忍受坐多年的冷板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辉煌的一天。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可被看作是计算机技术后的第二次重大技术变革,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能源与生活,但是由于目前基础理论的缺失,中国将极有可能尽快赶上世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有创新、敏锐的中国年青人将在这一学科占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地位。
07.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介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以光电信息工程为主干的光电信号获取、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存储、光显示及光电信
息应用等信息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军工、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等领域相关的行业与部门从事光电技术与系统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教学、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主要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工程、光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逐年增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提供此专业的院校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重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暨南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以及长沙大学等。
光电信息工程A++专业排名
&&1.浙江大学
&&2.清华大学
&&3.天津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复旦大学
&&这个排名是传统排名,随着各个学校的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各个排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像华中科技大学等后起之秀变得越发有竞争力,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专业录取分数线在湖北招生录取分已经连续很多年牌在湖北省各个院校各专业中名列首位
08.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激光的发明标志着电子学的工作频段延伸到了光学频段,产生了光电子学,导波光学与集成光学等新兴学科分支,并已成为电子信息科学发展新技术的基础.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特别迅速,促进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其它二级学科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拓展,形成了若干新的科学技术增长点,如光波与光子技术,信息显示技术与器件,高速光通信系统与网络等,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基石之一.
专业研究课题
&&物理电子学研究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等物理前沿对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所产生的影响,及由此而形成的电子学的新领域和新生长点。本学科重研究在强辐照、低信噪比、高通道密度等极端条件下,处理小时间尺度信号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广泛领域内的应用前景。以下的研究方向所要解决的问题超越单一学科的研究领域,形成物理电子学的一个独特的部分:
&&量子通讯理论和实验研究:量子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量子通讯技术是实现下一代计算机的基础,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时物理信息处理:物理前沿(例如粒子物理)实验的特点之一是信息量大,而有用的信息量同总信息量之比相差10到15个数量级,这已远远超出一般电子技术的极限。如何根据物理的要求实时处理大量数据,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一方向的研究成果,对大系统的集成、实时操作系统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强噪声背景下的随机信息提取技术:在微观尺度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往往低于噪声,同时又具有随机性。研究在强噪声背景下的随机信号和瞬态物理信息的提取是物理前沿学科提出的要求,也是雷达、声纳等领域的信号处理基础。
&&非线性电子学:采用电子学实验方法研究非线性现象,用电子学手段产生混沌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混沌同步和混沌通信。
&&高速信号互连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当数据传输率达到千兆位或更高时,信号在电缆、印刷板等载体上的传输涉及介质损耗、趋肤效应和电场分布等物理机制,只有引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解决这些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中的问题。
&&辐照电子学:辐照造成半导体材料的损伤,导致其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研究辐照对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影响,选择耐辐照的材料和解决辐射场的测量,对应用于军事和空间的电子工程、核安全技术、和核医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09.控制工程
&&control engineering
&&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工程普遍使用频域法(采用系统外部输入输出关系的频率域描述传递函数作为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和状态空间法(建立在状态变量描述基础上的对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其理论和处理方法涉及许多方面,从线性控制到非线性控制,从单变量控制到多变量控制,从连续控制到采样控制,从定常控制到随机控制,从一般的反馈控制到自适应控制等。通常,电子计算机是实现大型控制工程的核心。控制工程的应用范围早期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如化工、冶金、电气、纺织等)和武器系统(如枪炮等常规兵器,以及火箭、导弹等),后来扩展到企业管理、城市规划、交通管制、生物控制、社会经济的计划和控制等领域。
&&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领域。在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第一项重大成果。20世纪20年代,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技术在工业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50年代,由于军事、空间技术以及现代设备日益增加的复杂性的要求,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应运而生。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向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出现了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形显示等技术于一体的各类工业控制技术,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随着控制理论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并向社会经济系统渗透,以及现代制造业提出的以优质、快捷、低消耗为目标的控制要求,发展了具有大系统协调控制、最优控制以及决策管理的新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近年来又出现了集设计、制造、管理于一体的CIMS系统和以市场为核心广泛采用了各类先进控制技术的敏捷控制与制造系统。
&&控制工程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工程领域。其应用已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和社会各个领域。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设备制造及生产,工程施工,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控制系统设备、控制装置的设计、研发、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现代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开发设计能力、工艺设计和实施能力及使用维护等能力。更重要的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际中出现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三、领域范围
&&由于工程硕士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行业特征比较突出,行业的覆盖面归纳起来可分为:设备制造及生产系统的控制,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管理,航空、航天、化工、交通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控制。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外国语、工程数学(根据要求可选矩阵论、数值分析、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线性与非线性规划、应用数学方法等)。
&&技术基础课: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最优控制理论、最优估计理论和系统辨识、模式识别、系统工程、现代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等。
&&专业课:根据行业确定与其相关的课程,如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工业机器人、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与系统集成、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以及由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的课程。
10.集成电路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是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微细加工设备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该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高等工程数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电路优化设计、数字信息处理、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SoC)、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一、概述
&&集成电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之一。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作用,其重要性和产业规模仍在迅速提高。集成电路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渗透多个学科的、战略性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领域。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生物电子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集成电路应用相关的工程领域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汽车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兵器工程、航天工程等。
&&二、培养目标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领域范围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所支撑与覆盖的行业包括: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控制工程、广播电视系统、仪器仪表、汽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元器件、兵器工程、航天工程等。
&&本领域的主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应用,集成电路工艺与制造,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集成电路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政治理论课、外语课、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理论、随机过程与排队论、高等代数、应用泛函分析、随机过程、数值分析、运筹学、泛函分析、组合数学等)、半导体器件物理等。
&&技术基础课:固体电子学、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系统芯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电子信息材料技术、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现代精密仪器及智能、微小型机电系统,包括测控技术、微系统理论与应用、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误差理论、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现代科学仪器及设备是机、电、光、计算机、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高度综合,它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目前,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统工程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生物、医学、材料、航天、环保和国防等领域尤其突出,就业领域极其广泛。
二、主要研究方向
&&本硕士点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均属仪器仪表学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1.电磁测量技术与仪器
&&本方向特色是立足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监测技术、大型试验台研制与试验研究技术,主要从事测控技术、故障诊断、信号分析与处理和虚拟仪器领域的应用研究。
&&2.精密测试与质量工程
&&本方向主要从事精密检测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机械加工过程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
&&3.测试计量理论及其应用
&&本方向主要从事神经网络测控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神经网络智能测试方面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围绕神经网络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开发,及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应用等方面展开。
&&4.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
&&本方向主要从事现代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传感器技术是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方向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安全检测技术,尤其是传感器技术方面展开。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能在相关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监督、生产管理、高等教育等各项工作。
&&四、主要相关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及信息处理、车辆工程等。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属仪器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我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特色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计算机测试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我校在水利水电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智能系统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能紧密跟踪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目前,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领域发展密切相关,就业领域广泛.
&&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应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本学科知名院校
&&天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级战友, 积分 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37 积分
在线时间15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37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37 积分
这个排名是最新的排名吗?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在线时间1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不清楚 这个是在百度文库上找的 你可以去搜下
一般战友,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 积分
在线时间6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复制帝。。。。无语
一般战友, 积分 2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在线时间6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有点靠谱啊
一般战友, 积分 2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9 积分
在线时间46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9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9 积分
学校排名是真的吗?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适合考电气工程吗?希望有经验者指点一二,在此先表示感谢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在线时间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保存了好好看下 ~谢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在线时间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电气都是搞强电的啊,研究电机啊什么的,电子工程都是弱电吧,研究下电路搞块板子什么的,两者好像知识结构上相差不少呢。
以上都只是我个人了解的而已。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那你对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有和见解呢?电气工程下面的研究方向难道都是搞强电的吗?
||||||||||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