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的进,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是问题

当前位置: &>&&>&&>&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文件类型:
资源类型:
资源大小:
资源等级:
资源文本内容预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授课时间:日
地点:九2教室
授课者:冯肇江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是学习常见酸和碱之后进一步学习的。主要是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度的测定 两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化合物――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能更好体现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从中考方面来看,本课题是中考考点之一。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
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对酸、碱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对于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什么反应?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需教师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入手,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逐步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教学重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实质。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教具准备】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烧杯、滴管、试管等实验仪器【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本节为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酸和碱??????????2、?酸和碱的通性??3.?酸碱指示剂特点?二、创设情境被蜜蜂或马蜂蛰后,皮肤红肿疼痛,应该如何处理?三、问题探究 问题1: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把少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现象问题2:怎样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提示:用酸碱指示剂)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1、酚酞试液刚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显什么颜色?2.滴入一定量的盐酸后,为什么酚酞会变成无色呢?
3、什么时候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4. 实验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中和的定义: 2.盐的定义:3.中和反应的实质: 问题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四、学以致用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氢氧化钾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洗头一般是先用洗头水清洗,然后用护发素养护 。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结与作业】
下载地址(如遇到一个下载地址无法下载,请换另一个进行下载)
------分隔线----------------------------
本册资源导航酸碱中和反应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刘永财;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准备安排四个步骤完成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问题情境:人体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有利于食物;(通过回顾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会有学生提出;2、思考:为什么加一点碱就可以去掉酸味呢?;(学生猜测:可能是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四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情境:人体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小明的妈妈因胃酸过多引起了胃痛,你认为小明妈妈服用的胃药中含什么物质有助于治疗胃痛?
(通过回顾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会有学生提出加一些碱的答案。)
2、思考:为什么加一点碱就可以去掉酸味呢?
(学生猜测:可能是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科学探究(分小组进行)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总明显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2、进行猜想:(学生的答案:发生了化学反应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种)
3、设计实验方案:
(1)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
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不够活跃的小组教师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引导评价: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从而对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调整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学习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进行实验:
(1)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及时发现实验过程生成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同时投影:课本P58【实验10-9】和实验图
(学生观察、记录并分
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总结,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5、提出问题:
(1)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呢? 投影: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设计意图:从微观上把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让学生明确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相
互“中和”生成了水,反应的结果是溶液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消失了,从而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
(2)尝试书写反应的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知识拓展:
既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水,那么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吗?(学生会提出猜想:能。让学生进行氢氧化钙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的类似反应实验,为自己的猜想寻找依据。并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Ca(OH)2 +2HCl == CaCl2 +H2O
2NaOH +H2SO4 == Na2SO4 +2H2O)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①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②反应共同的特点是:酸+碱→盐+水。③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④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水。
(设计意图: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形成本节的核心概念――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宏观的化学反应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重新组合的结果。)
三、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导入:中和反应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生产生活中,中和反应的例子比比皆是,请同学门开动脑筋想一想,看哪组同学举出的例子多。
[学生讨论思考、查阅资料(阅读课本),寻找生活中的例子。]
2、归纳:(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灵活把握课堂顺序。)
3、课堂练习:课本P65第4题和第6题。
(设计意图:把新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扩展了知识范围,体现了立足于课堂、超越课堂、超越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回顾与反思:
在这节课的探究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疏理知识,突出重点,将知识和能力内化。)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19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等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题在学生以学习了一些酸碱的化学性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这是义 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晋晓敏 孝义市驿马初中 2014 年 3 月 1 课题 ...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 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酸碱的性质及用途,学生已经...  《中和反应》说课稿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3 综理(2)班
朱...从教材体系来看 ,中和反应 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延续和深化,同时又引出另一类化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酸碱盐知识的一个重要纽带,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 后者意在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在学生以学习了一些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来认识中和反应 及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说课稿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15页 免费 化学课件之中和反应 12页 免费 化学课件之中和反...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78份文档 不小心又胖了 胖女人必看 健康减肥10种吃不胖的食物 吃哪些食物不发胖 在家全套瑜伽练习...知识点梳理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如图所示:.常见的中和反应有:NaOH+HCl=NaCl+{{H}_{2}}O、NaOH+HCl=NaCl+{{H}_{2}}O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为例,如图所示:.
也就是,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其中,酚酞试液的作用是根据酚酞的颜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既可以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因为酚酞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其实,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在进行(或是否完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如:1.用pH试纸来检测: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 2.用探测的方法:一般来说,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但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燃烧等).所以,可以通过探测溶液的温度是否升高,来推断中和反应的进行和完全. 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点: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还有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并且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同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并且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还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如图所示:.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过多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例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另外,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在患处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oH2O)的药水,来中和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就可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知识点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是指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合理地选用它,来通过观察其颜色的变化,鉴别溶液的酸碱性的过程.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句话:“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即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由于石蕊试液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有三种,所以在一次性鉴别开酸性、中性、碱性溶液时,应选用石蕊试液.即在待测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并振荡;试液变红的是酸性溶液,仍然为紫色的是中性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如果只要求一次性鉴别开的是酸性、碱性溶液(或者是中性、碱性溶液)的话,那么选用石蕊试液还是酚酞试液均可.只不过鉴别时观察到的现象各不相同而已.在待测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并振荡;试液变红的是酸性溶液,仍然为紫色的是中性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在待测液中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时,振荡后试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没有颜色变化的是中性溶液.但是如果要求一次性鉴别开的是酸性、中性溶液的话,那么可选用石蕊试液,而不能选用酚酞试液.因为此时酚酞试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均显无色,所以无法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推断溶液是酸性还是中性.
物质发生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知识点的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当然,有时也涉及到其它形式的问题;例如,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燃料电池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等等.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学完中和反应的知识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相似的试题还有: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______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______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A.仅是反应物&&&&B.相当于指示剂&&&&&&C.作催化剂.
(2007o无锡)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______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______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2010o德化县质检)学完中和反应的知识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如何变化?设计实验方案:室温下,取10份相同体积10%NaOH溶液于10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一定体积10%盐酸,并测定溶液温度的最高值.进行实验:依照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加入盐酸体积/mL2468101214161820测得溶液温度/℃25.228.632.036.038.236.735.734.733.732.9解释与结论:(1)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由溶液温度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看,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加入盐酸的体积是在______mL至______mL之间的某一数值.反思与评价:加盐酸的体积在12~20mL之间,溶液温度下降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交流与讨论:结合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任选以下两种情况的一种,用实验证明溶液的酸碱性.Ⅰ.加入盐酸的体积为4mL时;Ⅱ.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6mL时.你选择的是______(选填“Ⅰ”或“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