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长期指导Oracleoracle 数据库导出,并留下QQ

oracle_数据库第( 1 )页-脚本宝典
页面导航: >
Oracle启动数据库的三个台阶nomount,mount,open简析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日期:09-06
Oracle启动数据库的三个台阶nomount,mount,open简析日期:09-06
热 点 排 行
最 近 更 新【图文】常用数据库培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常用数据库培训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5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介绍一下Oracle的锁模式?如何干掉长期没有释放的锁?
介绍一下Oracle的锁模式?如何干掉长期没有释放的锁?
Oracle锁概述:
RDBMS的封锁类型可分为如下三类:
1)内部级封锁
内部级封锁是用于保护 ORACLE内部结构,由系统内部实现,用户不能访问,因此我们不必对
此做过多的了解。
2)DDL级封锁(字典/语法分析封锁)DDL级封锁也是由 ORACLE
RDBMS来控制,它用于
保护数据字典和数据定义改变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它是系统在对 SQL定义语句作语法分析时自
动地加锁,无需用户干予。字典/语法分析封锁共分三类:
(1)字典操作锁:用于对字典操作时,锁住数据字典,此封锁是独占的,从而保护任何一个时
刻仅能对一个字典操作。
(2)字典定义锁:用于防止在进行字典操作时又进行语法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在查询字典的同
时改动某个表的结构。
(3)表定义锁:用于一个 SQL语句正当访问某个表时,防止字典中与该表有关的项目被修改。
3)DML级封锁
DML级封锁用于控制并发事务中的数据操纵,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其封锁对象可以是表
或行。对用户的数据操纵,Oracle可以自动为操纵的数据进行封锁,但如果有操纵授权,则为满足
并发操纵的需要另外实施封锁。DML封锁可由一个用户进程以显式的方式加锁,也可通过某些
SQL语句隐含方式实现。
Oracle锁模式说明:
1:null空 select
2:row-s行共享(rs):行级共享锁;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 select for update、lock for
update、lock row share
3:row-x行专用(rx):行级排它锁,用于行的修改,在提交前不允许做 dml操作 insert、update、
delete、lock row share
4:share共享锁(s):阻止其他 dml操作; create index、lock share
5:s/row-x共享行专用(srx):共享行级排它锁;阻止其他事务操作, lock share row exclusive
6:exclusive专用(x):排它锁;独立访问使用, alter table、drop able、drop index、truncate table、
lock exclusive
数字越大锁级别越高,影响的操作越多。
一般的查询语句如 select … from … ;是小于 2的锁,有时会在 v$locked_object出
select … from …是 2的锁,当对话使用 for update子串打开一个游标时,所有返回集中
的数据行都将处于行级(Row-X)独占式锁定,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不能进行 update、delete
或 select…for update操作,insert / update / delete … ;是 3的锁。
没有 commit之前插入同样的一条记录会没有反应,因为后一个 3的锁会一直等待上一个 3的锁,
必须释放掉上一个才能继续工作;创建索引的时候也会产生 3,4级别的锁。
locked_mode为 2,3,4不影响 DML(insert,delete,update,select)操作,但 DDL(alter,drop等)操作
会提示 ora-00054错误,有主外键约束时 update / delete … ;可能会产生 4,5的锁;DDL语句时是 6
以 DBA角色,查看当前数据库里锁的情况可以用如下 SQL语句:
select object_id,session_id,locked_mode from v$locked_
select t2.username,t2.sid,t2.serial#,t2.logon_time
from v$locked_object t1,v$session t2
where t1.session_id=t2.sid order by t2.logon_
如果有长期出现的一列,可能是没有释放的锁,可以用下面 SQL语句杀掉长期没有释放非正常的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如果出现了锁的问题,某个 DML操作可能等待很久没有反应,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用 OS系统命
令$kill process_num或者 $kill -9 process_num来终止用用户连接等连接操作,因为一个用户进程
可能产生一以上锁,杀 OS进程并不能彻清除锁的问题.记得在数据库级别用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杀掉不正常的锁。
H3C认证Java认证Oracle认证
基础英语软考英语项目管理英语职场英语
.NETPowerBuilderWeb开发游戏开发Perl
二级模拟试题一级模拟试题一级考试经验四级考试资料
软件测试软件外包系统分析与建模敏捷开发
法律法规历年试题软考英语网络管理员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高级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设备环境综合能力
路由技术网络存储无线网络网络设备
CPMP考试prince2认证项目范围管理项目配置管理项目管理案例项目经理项目干系人管理
职称考试题目
招生信息考研政治
网络安全安全设置工具使用手机安全
生物识别传感器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前沿技术物联网案例分析
Java核心技术J2ME教程
Linux系统管理Linux编程Linux安全AIX教程
Windows系统管理Windows教程Windows网络管理Windows故障
数据库开发Sybase数据库Informix数据库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在WEB网站的规模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过程中,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也不断的增加,数据库的架构也需要动态扩展,在数据库的扩展过程基本上包含如下几步,每一个扩展都可以比上一步骤的部署方式的性能得到数量级的提升。&&&&&& 1、WEB应用和数据库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一般的小规模的网站采用这种方式,用户量、数据量、并发访问量都比较小,否则单台服务器无法承受,并且在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升级硬件所需要的费用非常高昂,在访问量增加的时候,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都来抢占有限的系统资源,很快就又会遇到性能问题。&&&&&&&&&&&& 2、WEB应用和数据库部署在各自独立的服务器上&&&&&& web应用和数据库分开部署,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各司其职,在系统访问量增加的时候可以分别升级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种部署方式是一般小规模网站的典型部署方式。在将应用程序进行性能优化并且使用数据库对象缓存策略的情况下,可以承载较大的访问量,比如2000用户,200个并发,百万级别的数据量。&&&&&&&&& 3、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部署(比如Oracle的一个数据库多个实例的情况)&&&&& 数据库集群方式能承担的负载是比较大的,数据库物理介质为一个磁盘阵列,多个数据库实例以虚拟IP方式向外部应用服务器提供数据库连接服务。这种部署方式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常见WEB应用,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大用户量、高负载、数据库读写访问非常频繁的应用。&&&&4、数据库采用主从部署方式&&&&&& 在面向大众用户的博客、论谈、交友、CMS等系统中,有上百万的用户,有上千万的数据量,存在众多的数据库查询操作,也有较多的数据库写操作,并且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读操作远大于写操作的。在这个时候,假如能将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分离的话,对于系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啦。数据库的主从部署方式就走到我们面前啦。&&&&& 主从复制:&&&&& 几乎所有的主流数据库都支持复制,这是进行数据库简单扩展的基本手段。下面以Mysql为例来说明,它支持主从复制,配置也并不复杂,只需要开启主服务器上的二进制日志以及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上分别进行简单的配置和授权。Mysql的主从复制是一句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文件进行的,主服务器日志中记录的操作会在从服务器上重放,从而实现复制,所以主服务器必须开启二进制日志,自动记录所有对于主数据库的更新操作,从服务器再定时到主服务器取得二进制日志文件进行重放则完成了数据的复制。主从复制也用于自动备份。&&&&&& 读写分离:&&&&&& 为保证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我们要求所有对于数据库的更新操作都是针对主数据库的,但是读操作是可以针对从数据库来进行。大多数站点的数据库读操作比写操作更加密集,而且查询条件相对复杂,数据库的大部分性能消耗在查询操作上了。&&&&&& 主从复制数据是异步完成的,这就导致主从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一定的延迟,在读写分离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这一点。以博客为例,用户登录后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需要马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但是对于其它用户来讲可以允许延迟一段时间(1分钟/5分钟/30分钟),不会造成什么问题。这时对于当前用户就需要读主数据库,对于其他访问量更大的外部用户就可以读从数据库。&&&&&& 数据库反向代理:&&&&&& 在读写分离的方式使用主从部署方式的数据库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主数据库对应多台从服务器,对于写操作是针对主数据库的,数据库个数是唯一的,但是对于从服务器的读操作就需要使用适当的算法来分配请求啦,尤其对于多个从服务器的配置不一样的时候甚至需要读操作按照权重来分配。&&&&&&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使用数据库方向代理来实现。就像WEB方向代理服务器一样,MYsql Proxy同样可以在SQL语句转发到后端的Mysql服务器之前对它进行修改。&5、数据库垂直分割&&&&&& 主从部署数据库中,当写操作占了主数据库的CPU消耗的50%以上的时候,我们再增加从服务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因为所有的从服务器的写操作也将占到CPU消耗的50%以上,一台从服务器提供出来查询的资源非常有限。数据库就需要重新架构了,我们需要采用数据库垂直分区技术啦。&&&&&& 最简单的垂直分区方式是将原来的数据库中独立的业务进行分拆(被分拆出来的部分与其它部分不需要进行Join连接查询操作),比如WEB站点的BLOG和论坛,是相对独立的,与其它的数据的关联性不是很强,这时可以将原来的的数据库拆分为一个BLog库,一个论坛库,以及剩余的表所组成的库。这三个库再各自进行主从数据库方式部署,这样整个数据库的压力就分担啦。&&&&&& 另外查询扩展性也是采用数据库分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将一个大的数据库分成多个小的数据库可以提高查询的性能,因为每个数据库分区拥有自己的一小部分数据。假设您想扫描1亿条记录,对一个单一分区的数据库来讲,该扫描操作需要数据库管理器独立扫描一亿条记录,如果您将数据库系统做成50个分区,并将这1亿条记录平均分配到这50个分区上,那么每个数据库分区的数据库管理器将只扫描200万记录。&6、数据库水平分割&&&&&& 在数据库的垂直分区之后,假如我们的BLOG库又再次无法承担写操作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数据库垂直分区这种扩展方式又无能为力了,我们需要的是水平分区。&&&&&& 水平分区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同一个数据库表中的记录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分离,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数据库表中,从而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很多的大规模的站点基本上都是主从复制+垂直分区+水平分区这样的架构。水平分区并不依赖什么特定的技术,完全是逻辑村面的规划,需要的是经验和业务的细分。&&&&&& 如何分区呢?对于大型的WEB站点来说,必须分区,并且对于分区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那些频繁访问导致站点接近崩溃的热点数据,我们必须分区。&&&&& 在对数据分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存在一个分区索引字段,比如USER_ID,它必须和所有的记录都存在关系,是分区数据库中的核心表的主键,在其它表中作为外键,并且在使用主键的时候,该主键不能是自增长的,必须是业务主键才可以。&&&&& 余数分区:&&&&& 我们可以将User_ID%10后的值为依据存入到不同的分区数据库中,该算法简单高效,但是在分区数据库个数有变动的时候,整个系统的数据需要重新分布。&&&&& 范围分区:&&&&& 我们可以将User_ID的范围进行分区,比如1-100000范围为一个分区数据库,000范围为一个分区数据库,该算法在分区数据库个数有变动的时候,系统非常有利于扩展,但是容易导致不同分区之间的压力不同,比如老用户所在的分区数据库的压力很大,但是新用户的分区数据库的压力偏小。&&&&&&&&& 映射关系分区:&&&&&&& 将对分区索引字段的每个可能的结果创建一个分区映射关系,这个映射关系非常庞大,需要将它们写入数据库中。比如当应用程序需要知道User_id为10的用户的BLOG内容在那个分区时,它必须查询数据库获取答案,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缓存来提高性能。&&&&&& 这种方式详细保存了每一个记录的分区对应关系,所以各个分区有非常强的可伸缩性,可以灵活的控制,并且将数据库从一个分区迁移到另一个分区也很简单,也可以使各个分区通过灵活的动态调节来保持压力的分布平衡。
原文地址:/lihaozy/archive//3231776.html
阅读(...) 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racle 数据库导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