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程目标标准要求话题有哪些

初三英语有效复习之“话题”复习模式的探讨
>> 文章正文初三英语有效复习之“话题”复习模式的探讨发表时间: 08:25:49&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编辑:mxh点击/评论:1254/0&&初三英语有效复习之“话题”复习模式的探讨
成都铁中 & &曾维丽
【内容摘要】中考冲刺在即,如何有效进行初三英语的总复习是每个教师关心的问题。复习不仅是温故,还是知新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中考制胜的关键环节。结合英语新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提出 “话题”复习模式,并阐述其原则、特征和具体的运用。
【关键词】初三英语;有效复习;“话题”复习模式
&&& 初三的英语复习环节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期,但不少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处理已经学完的五本教材存在很大困惑。有的教师会带着学生按照教材顺序走马观花似地过一遍所有教材,有的教师会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编成题目,以练习的方式来代替复习。类似这些比较传统的复习模式常常以语法知识为主线,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要教学模式,同时辅助大量的中考针对性练习。虽然这样避免了自由复习的盲目性,建立了语法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头脑中有清晰的语法知识结构,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策略的养成。长此以往,题海战术会成为主要的练习方式,课堂也因此变得沉闷,毫无生趣,学生也疲惫,毫无兴趣。
在初三下期的中考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已掌握教材的语言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此时“话题”复习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这一模式要求教师在清楚其原则和特点下的基础上,以话题为主线,准确详尽地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将相关联单元的语言知识有机地整合形成知识网络,配以适量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这样有效的复习模式会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话题”复习模式遵循的原则
(一)话题忠实于课标
初三复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锻炼和强化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等,更是让学生在六月的英语中考中收获一份满意答卷。而《英语课程标准》就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话题始终忠实于课标是毋庸置疑的。
(二)话题来源于生活。
语言于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把握住教学内容,还要关心学生所喜爱的事物,如影视作品、音乐歌曲、体育运动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时尚的英语教师。此外,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复习中恰当地选用他们熟知的内容作为话题进行教学,或者让学生小组自由讨论来确定某个复习专题应该选用哪个话题。这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发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话题依托于教材。
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话题来进行复习,教师在备课时都必须考虑到选用的话题绝不能脱离教材。这无疑对初三的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钻研和思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地分析三年里使用的五本教材,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反复地推敲,从而将所有教材进行有机的整合,把涉及同一话题的各个单元有机组合,并把相关的语言知识融入到话题中,便于学生的交际运用。因此一个恰当的话题会对复习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收获更大。
二、“话题”复习模式具备的特征
(一)真实性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实践活动。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主张把活动作为基本的语言教学方法。他指出,学生具备了真实情境的体验,才能在这样的情境下产生真实的问题。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的话题。而同一话题可能涉及不同教材的几个相关单元,经过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学生可围绕一贴近生活的话题进行语言技能训练,这不但能避免单一语言结构学习的空洞和单调,还能充分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功能。“话题”源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源自于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在交际时就有话可说。有条件时甚至可将学生带出教室体验,如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就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外观察:What can you see? 学生用下列句式作答:
I can see a student/students/boys/girls who …&&
I can see trees/flowers that/which …
I can see a library/reading room where…
再比如复习there be句型,直接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并回答下列问题:What’s in the classroom/in your schoolbag/under your desk/on the wall…? 因为是熟知的环境,学生兴趣极大,积极性高,乐于用there be做出真实的回答。
(二)实用性&
在交际运用中,语言是工具。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话题”复习模式不仅可以避免传统语法课的一些弊端,而且还可以将传统方法的有用部分加以创新性的利用。让学生在交际运用中感知语言,在合作中运用语言,在练习中掌握语言。比如进行情态动词的专项复习时,教师可以确定rules这个话题。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教材参考书等作好准备。课上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子话题比如school rules/family rules/traffic rules…等进行实用性的语言操练。可供使用的句型包括:I/We must(not)…&&& I/We can/could(not)…& I/We may/might …& I/We should (not) … 课后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必须用上以上的情态动词给所在的班级大家庭制定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班规,经过全班讨论通过后最后张贴在教室里以规范各自的一言一行。这既实用,又有新意,学生还学以致用,一举多得。
(三)针对性
教师选择和确定话题时,须将某个或某几个单元所要涉及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既不能重复某些话题,又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在复习“宾语从句”时,就可以以festivals为话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谈论最喜欢的中外节日、理由以及对节日活动的看法。或者以asking and showing the way为话题,教师提供一张所在城市的地图,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的同时必须用到宾语从句的各种句型,以此能比较全面地将宾语从句融入话题之中,针对性极强。
(四)生成性
比较传统的复习模式是预设性的,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教师在上课之前基本上已经安排好。比如各环节时间的把握和衔接、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练习的使用以及反馈等,在上课时都是按教师的预设进行。这样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师生情感的真正交流。“话题”复习模式虽然有一定的预设性,但更多的是生成性的。比如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说”的训练时,学生所说的观点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是教师无法预知的,同样涉及“写”的训练也是如此。比如ordering food话题的展开,学生会涉及到各种的食物、饮料和不同的点餐方式,这是教师无法预设的。
三、“话题”复习模式具体的运用
(一)熟悉教材的话题类型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而教材是实施课程目标的载体。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均能严格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大多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基本思路进行编写和设计。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为例,教材编写话题包括:爱好、日常活动、交通与旅游、规则、动物、天气、居住环境、个人情况、食物等。这些话题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写手法,多方位、分层次渗透,努力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科学地选择话题复习&
&&《英语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而不是某一种版本的教材。因此,初三下期的话题复习可以依据课标,按照其话题项目表列出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24个话题,结合教材实际,分类梳理整合后确立话题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对照课标的知识脉络和框架结构基础上,认真对教材的内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进行分析,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从更高更新的角度,对《新目标英语》的五本教材进行钻研和挖掘,创造性地整合教材,通过一系列话题的引领,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1.基于新课标,合理地整合话题
(1)话题内容的整合。新课标的24个话题项目在五级要求中都不同层次地涉及,但要求各不相同,有些话题相关性较大,例如个人情况与个人兴趣,节假日活动与旅游与交通等,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已经注意到将此类话题进行适当的整合,但因为教材是采用螺旋上升的手法编写的,比如:“个人情况”这一话题,七年级介绍个人信息,八年级介绍个人的工作和兴趣爱好,九年级介绍性格特征等,层层推进,但都围绕同一个话题。教师复习备课时,要敢于打破教材的限制,将不同册的相同话题进行有机地整合。(2)话题知识的整合。以被动语态这一语法为例,课标五级目标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和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用法,但教材编写者却将这些语法现象分散在三个单元中,复习时我们可以以某一话题为引子,将多个时态的被动语态串连起来,梳理出完整的语法体系。&&&&&&&
2.源于教材,适度地拓展话题&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英语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要多方面地补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然而如何补充以及补充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教材中有些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生活、购物、卫生与健康等内容较丰富,复习时可以对其进一步的细化;而有些话题呈现的是社会发展较前沿的信息,如宇宙、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等,因为教材编写的局限性而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
3.立足学生,大胆地取舍教材&
学生历来是学习的主体。中考的复习本身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新课程下的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富时代气息,实用性较强,但也有一些超出课标范围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对于这些词汇和语言结构,在确定话题内容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敢于大胆地取舍,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话题”复习模式是以话题为主线,师生通过课堂活动共同合作完成对相关话题的知识与结构的梳理,并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使已学知识系统化,学生能高水平地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激活旧知以编织网络&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头脑风暴等导入形式引导学生输出相关话题的知识,输出过程采用小组讨论、板书、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此类知识可以是相关话题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甚至篇章结构,应该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总体感知和真实运用。
2.真实运用以训练技能&
复习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所以复习的过程除了语言输出和梳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运用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去。“话题”复习模式应避免过于注重知识的梳理,要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都很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使他们能更快地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
3.突出主体以培养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复习教学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话题和相关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此外“话题”复习模式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感知、探索、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同时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教师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地实施课堂教学&
“话题”复习模式可以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下面以“Nature”这一话题为例,谈谈该复习模式的总体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话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导入“Nature”这一话题。例如:教师介绍自己想要旅游并买了杂志《世界地理》以作了解,让学生猜测其内容,这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主要是引发兴趣,时间控制在一、两分钟。再从学生的回答中指出山、沙漠、河、海和动物等,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铺垫,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2.激活旧知,梳理归类,形成知识体系
&&此过程是学生回归教材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经历三环节--回忆知识、梳理知识、强化知识,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以“Nature”这一话题为例,教师引入话题后,仍然以学生的自由输出为主,教师逐一展示图片并提问:如何介绍山、沙漠、河、海和动物等。学生先小组讨论并分享答案,再由教师协助归纳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讨论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话题,给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内化语言知识。下图是其中一项归纳:
&&&&&&&&&&&& name: named…
&&&&&&&&&&&& height: … higher than…
Mountains&&& location: …in the east/north/southwest/China…
&&&&&&&&&&&& look: covered by…; amazing…
&&&&&&&&&&&& special: the highest…
3.拓展阅读,训练策略,培养学习技能&
&&“话题”复习模式不仅仅是对相关话题语言知识的复习与梳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因此,此过程可通过补充相关话题的材料,要求学生梳理有用信息、了解篇章结构、训练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技能并为下一步的写作铺垫。
4.模仿写作,提升技能,形成语用能力&&&&&&&
结合话题,小组合作进行写作训练,将学生的口头训练落实到笔头,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形成一本班级的旅游杂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初三英语复习采用“话题”复习模式,要求教师要全面整体地把握教材,科学有效地组织话题,有机地融合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合理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话题”复习模式顺应新课程的要求,它的运用必将引起英语复习课方面的思考。
杜威著,王家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刘道义,郑旺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5-99页。 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编辑:mxh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学历案初探 书缘的博客
书缘的博客
(16)(7)(3)(3)(1)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书缘时间:
8:45:29分类: &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学历案初探
郑州市第五中学&&& 杜梅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课堂形式的变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学历案,强调学习经历和学习过程,为改革课堂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儿童意义与价值的习得(经验增长)而专门设计学习经历的教学方案。“学历案”即学习经历的方案,体现学习经历的过程,呈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可以成为教师收集学习信息的依据,教师把握学生经验、有效实施教学的手段。这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人、以老师为指导者,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体现集体智慧的“学历案”教学应用,给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都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崔教授指导的几所学校通过实践证明,学历案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结合崔教授对学历案的阐述以及其它学校的实践,笔者尝试写了一节学历案:
主题: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A1a—2c】
【课型】听说课
【课标要求】
听: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说: 1.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 2.能引出话题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片结合音标学习生词,识记有关学校郊游的词汇及相关动词的过去式;
2.通过听力练习,准确获取有关学校郊游活动的信息;
3.会熟练运用Did you…? Were there any…?句型就自己所参加过的活动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评价任务】
1.完成活动一、二、三、四(PO1)
2.完成活动五、七(PO2)
&3.完成活动六、八; (PO3)
【学法建议】
1.本单元是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一课时,重点是听懂和谈论所经历过的活动;难点是Did you…? /Were there …? 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的运用。
&&&&&&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于:(1)拥有丰富的有关活动的词汇;(2)能准确判断出在什
&&&&& 么条件下用一般过去时态;(3)会正确变换动词的过去式;(4)会变换一般过去时态
&&&&& 的一般疑问句。
&& 3.本课时所提供的练习一是合格标准;练习二是拔高要求,可选择性完成。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过收集整理自己所到过的各地风光资料并用英语写出相关词汇(动词用过去式)列出来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为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活动情景提供必备的资源;
(2)复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3)借助生词表上的音标预习新词win, prize, autograph, gift, aquarium shark, seal, souvenir, hang out, visitor, outdoor, octopus, end, monitor, Chicago, California,sleep late, go for a drive, day off,yard sale, luckily, in the future;
(4)复习句型: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reat...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vacation?& I went to the beach.试着用一般过去时态的一般疑问句进行问答。
二、课中学习:
活动一 【词汇的铺垫】:看ppt上展示的图片
1【复习】回顾学校组织过的各种活动,复习speech& contest, music/art festival, school trip, party, basketballgame等词;
&2【学习】看图片和音标学习有关学校郊游的生词: win, prize, autograph, gift, aquarium shark, seal, souvenir, hang out, visitor, outdoor, octopus, end, monitor, Chicago, California,sleep late, go for a drive, day off,yard sale, luckily, in the future;
3【评价】用刚学过的词汇及你已有的词汇把你在活动中的见闻列出来并在组内分享评价。
活动二 【时态的铺垫】:把ppt上所呈现出来的go, take, have, eat, hang, see, buy, win, get, , meet, watch, clean等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写出来,然后在组内互评;
除此之外,你记住的不规则动词还有哪些?你能从它们不规则变化中找出些规则吗?
活动三【时态的铺垫】:复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你们是否能完善一下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
活动四【词汇的输出】:在纸上列出来学校郊游中所干的事(注意动词要用一般过去时态)并在组内交换批改和分享;
活动五【时态句型的铺垫】:小组讨论一般过去时态的各种句子结构,然后在班上分享;
活动六【时态句型的铺垫】:用一般过去时态不同的句型造句
活动七【语篇的输入】听课本1b有关学校郊游的对话, a,圈出来 Tina在郊游中所干的事的词汇;b. 圈出所听到的问题; c.判断有关学校郊游的五个陈述的正误;
通过听力练习,你能把你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到编对话中吗?
活动八【语言的输出】:同桌合作:运用Did you…? Were there any…?表示一般过去时态的一般疑问句结合课前所搜集的旅游资料就学校郊游或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编对话并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
三.作业练习
一,检测性练习.在网上选听一段有关郊游的短文,用动词过去式词组简要记录所见所闻(匹配目标1、2);
二,拔高性练习:根据对话内容,补全空格所缺句子(匹配目标3)
Kevin: Hi,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Tina: 1______. My classmates and I all had a great time.
Kevin: Did you go to the zoo?
Tina: 2______ I went to the aquarium.
Kevin: Oh, it must be very interesting. 3______
Tina: No, there weren"t any sharks, but there were some really clever seals.
Kevin: Wow, that sounds wonderful! 4______
Tina: Well, I also hung out with my friends and I took lots of photos.
Kevin: 5______
Tina: Of course. I"ll bring them to school as soon as they come out.
Kevin: Thank you.
四.总结反思
&& 对照以下几点,看看自己掌握了那些要点(√),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把你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写出来。
1【识记词汇能力】会按音标读写与学校郊游相关的词汇;
2【听力能力】会正确圈出来谈论学校郊游对话中出现的词汇和相关问题;
3【语言运用能力】在对话展示中用到句型 Did you…? Were there any…?(至少两个话轮)&&& 同时动词的时态变化准确无误,语音语调正确,声音洪亮。
在这节学历案设计中,笔者对学习本节课提出了学法建议、课前预习、前备知识和课中学习过程等,学生课前阅读后,会明白在这堂课前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教师的讲课思路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有效的自学和提高听课效率,在一定层面上展示给学生如何学会的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评价标准调整课堂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这三个环节相互衔接保证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学历案体现了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的学习方式。当然,让学生主动学习,最考验的是老师对学习的领导力。学生的责任在于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与促进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实践中领会、渗透基于标准教学的理念,加强专业学习,将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学历案初探
郑州市第五中学&&& 杜梅香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课堂形式的变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学历案,强调学习经历和学习过程,为改革课堂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儿童意义与价值的习得(经验增长)而专门设计学习经历的教学方案。“学历案”即学习经历的方案,体现学习经历的过程,呈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可以成为教师收集学习信息的依据,教师把握学生经验、有效实施教学的手段。这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人、以老师为指导者,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体现集体智慧的“学历案”教学应用,给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都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崔教授指导的几所学校通过实践证明,学历案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结合崔教授对学历案的阐述以及其它学校的实践,笔者尝试写了一节学历案:
主题: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A1a—2c】
【课型】听说课
【课标要求】
听: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说: 1.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 2.能引出话题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片结合音标学习生词,识记有关学校郊游的词汇及相关动词的过去式;
2.通过听力练习,准确获取有关学校郊游活动的信息;
3.会熟练运用Did you…? Were there any…?句型就自己所参加过的活动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评价任务】
1.完成活动一、二、三、四(PO1)
2.完成活动五、七(PO2)
&3.完成活动六、八; (PO3)
【学法建议】
1.本单元是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一课时,重点是听懂和谈论所经历过的活动;难点是Did you…? /Were there …? 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的运用。
&&&&&&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于:(1)拥有丰富的有关活动的词汇;(2)能准确判断出在什
&&&&& 么条件下用一般过去时态;(3)会正确变换动词的过去式;(4)会变换一般过去时态
&&&&& 的一般疑问句。
&& 3.本课时所提供的练习一是合格标准;练习二是拔高要求,可选择性完成。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过收集整理自己所到过的各地风光资料并用英语写出相关词汇(动词用过去式)列出来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为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活动情景提供必备的资源;
(2)复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3)借助生词表上的音标预习新词win, prize, autograph, gift, aquarium shark, seal, souvenir, hang out, visitor, outdoor, octopus, end, monitor, Chicago, California,sleep late, go for a drive, day off,yard sale, luckily, in the future;
(4)复习句型: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reat...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vacation?& I went to the beach.试着用一般过去时态的一般疑问句进行问答。
二、课中学习:
活动一 【词汇的铺垫】:看ppt上展示的图片
1【复习】回顾学校组织过的各种活动,复习speech& contest, music/art festival, school trip, party, basketballgame等词;
&2【学习】看图片和音标学习有关学校郊游的生词: win, prize, autograph, gift, aquarium shark, seal, souvenir, hang out, visitor, outdoor, octopus, end, monitor, Chicago, California,sleep late, go for a drive, day off,yard sale, luckily, in the future;
3【评价】用刚学过的词汇及你已有的词汇把你在活动中的见闻列出来并在组内分享评价。
活动二 【时态的铺垫】:把ppt上所呈现出来的go, take, have, eat, hang, see, buy, win, get, , meet, watch, clean等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写出来,然后在组内互评;
除此之外,你记住的不规则动词还有哪些?你能从它们不规则变化中找出些规则吗?
活动三【时态的铺垫】:复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你们是否能完善一下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
活动四【词汇的输出】:在纸上列出来学校郊游中所干的事(注意动词要用一般过去时态)并在组内交换批改和分享;
活动五【时态句型的铺垫】:小组讨论一般过去时态的各种句子结构,然后在班上分享;
活动六【时态句型的铺垫】:用一般过去时态不同的句型造句
活动七【语篇的输入】听课本1b有关学校郊游的对话, a,圈出来 Tina在郊游中所干的事的词汇;b. 圈出所听到的问题; c.判断有关学校郊游的五个陈述的正误;
通过听力练习,你能把你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到编对话中吗?
活动八【语言的输出】:同桌合作:运用Did you…? Were there any…?表示一般过去时态的一般疑问句结合课前所搜集的旅游资料就学校郊游或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编对话并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
三.作业练习
一,检测性练习.在网上选听一段有关郊游的短文,用动词过去式词组简要记录所见所闻(匹配目标1、2);
二,拔高性练习:根据对话内容,补全空格所缺句子(匹配目标3)
Kevin: Hi,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Tina: 1______. My classmates and I all had a great time.
Kevin: Did you go to the zoo?
Tina: 2______ I went to the aquarium.
Kevin: Oh, it must be very interesting. 3______
Tina: No, there weren"t any sharks, but there were some really clever seals.
Kevin: Wow, that sounds wonderful! 4______
Tina: Well, I also hung out with my friends and I took lots of photos.
Kevin: 5______
Tina: Of course. I"ll bring them to school as soon as they come out.
Kevin: Thank you.
四.总结反思
&& 对照以下几点,看看自己掌握了那些要点(√),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把你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写出来。
1【识记词汇能力】会按音标读写与学校郊游相关的词汇;
2【听力能力】会正确圈出来谈论学校郊游对话中出现的词汇和相关问题;
3【语言运用能力】在对话展示中用到句型 Did you…? Were there any…?(至少两个话轮)&&& 同时动词的时态变化准确无误,语音语调正确,声音洪亮。
在这节学历案设计中,笔者对学习本节课提出了学法建议、课前预习、前备知识和课中学习过程等,学生课前阅读后,会明白在这堂课前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教师的讲课思路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有效的自学和提高听课效率,在一定层面上展示给学生如何学会的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评价标准调整课堂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这三个环节相互衔接保证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学历案体现了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的学习方式。当然,让学生主动学习,最考验的是老师对学习的领导力。学生的责任在于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与促进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实践中领会、渗透基于标准教学的理念,加强专业学习,将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
点赞暂无点赞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英语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