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耙改进成刷机是什么意思了

梁山凯锐达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KRD633型600升犁耙式混料机
KRD633系列犁耙式混料机根据混料容积的大小分为5L、20L、50L、100L、150L、300L、600L、800L、1000L、1200L、2000L,可分别满足试验室、中式、小批量、大批量生产的不同需要。
KRD633系列犁耙式混料机由凯锐达公司开发设计,可用于摩擦材料、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等行业的原材料混拌,该机集原材料开松、破碎、混拌为一体,适用于各类摩擦材料原材料的混合加工,在摩擦材料行业中,是无石棉摩擦材料(如钢纤维、玻璃纤维、FKF纤维、芳纶纤维等原材料配方)的最佳混料设备。
特点:KRD633系列犁耙式混料机是凯锐达公司在以前生产的设备基础上研究、改进设计的最新型混料设备,是替代进口的高技术含量产品。该机由主电机、减速机、联轴器、除尘装置、进料装置、观察门、犁、耙、高速搅刀、搅刀电机、下料装置、机身等构成,见附图。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该机集原材料开松、破碎、混拌为一体,增设的筒体夹套还可实现对混合物料的加热、冷却控制。料筒内孔镗削无死角,保证100%圆。其机型有两种,一种是犁耙式(KRD633A),另一种是括板式(KRD633B)。
KRD633A型600升犁耙式双搅刀混料机技术参数如下:
规格:600升工作容量:200~420升主电机功率:22kW主电机转速:2940rpm搅刀电机功率:7.5kW×2搅刀电机转速:2930rpm
1.除尘装置; 2.混料筒; 3.主轴; 4.高速搅刀; 5.出料口 6.侧犁 7.主犁头 8.进料口 9.进料开门气缸; 10.搅刀轴气压密封; 11.高速搅刀电机; 12.主轴气压密封; 13.出料门气缸; 14.联轴器;15.主电机; 16.皮带传动; 17.减速机
梁山凯锐达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新闻来源:上饶日报 日期:08-04-17 08:55:27
&&&&鄱阳讯 孙文仲报道:小型旱地耕整机如今也能在水田里大显身手,这是购机者当初没有想到的,可是经过鄱阳县一名农业干部巧妙改进后,已经变成了现实,并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了解,旱地耕整机成功“下水”得益于鄱阳县农业局干部江国才的发明创造。今年30出头的他毕业于,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农业生产一线搞服务。 近年来,农业机械日益受到农民青睐,可是他又发现,许多农民购买的小型耕整机,只能进行单一的碎土,而碎土后的犁沟、播种、耙平,还要使用传统的牛耕方式,这样一来,农民依然费时费力,对农机的普及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向来喜欢搞小创造、小发明的江国才决定对旱地耕整机进行升级改造,他利用自己的所学专长,结合农村实际,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比较、测试和推敲,给小型耕整机增加了几个活动“尾巴”――可拆卸的犁沟、耙平两个工具,研制出了集碎土、犁沟、耙平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犁耙合整器。经过实践,这一发明有效解决了农户旋地以后快速犁沟、播种和耙平的问题,播种效率提高了五到六倍,帮助购机农民彻底摆脱了对耕牛的依赖,进一步焕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据初步统计,今年入春以来,鄱阳县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000台(套)以上。目前,江国才正准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编辑:baikaishui
[09-02][09-01][08-31][08-28][08-28][08-28][08-27][08-25][08-25][08-20]  企业简介:徐州凯城机械有限公司,是原徐州农业机械厂技术工程人员、职工技术骨干及收购原厂设备重组企业。是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制造的专业公司。公司具有自营出口权。公司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圆盘犁、圆盘耙、耙片、农用耙片、犁片、松土铲、锄齿等耕作机械及配件。产品在国内外。公司技术...
友情链接:
徐州城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主营产品:
Copyright (C) XUZHOU KAICHENG MACHINER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6 - 61111
移动电话:
传真:0516 -
企业邮箱:
徐州凯城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矿山路45号
邮编:221006
友情链接:&&&新闻热线:021-
台州龙山民俗博物馆:犁耙水车样样有 藏品维护成难题
原标题:台州龙山民俗博物馆:犁耙水车样样有 藏品维护成难题
  犁耙、水车、碾磨、草鞋等这些我们曾经用过或者看到过的东西,正慢慢地消逝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快捷、实用、个性的物品。是什么让这些东西成为过去,成为我们脑海中的记忆或者只能在博物馆当中才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
  在台州玉环县玉城街道外马村的一座叫龙山的半山腰,建有一家民俗博物馆,收藏了2000多件与农林渔生产和生活相关的物件。这是一家由几个老人自发组织创办的民俗博物馆,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如今也有70多岁了,最大的已经93岁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博物馆无疑是这些东西最好的归宿。
  创办10多年,馆藏了2000多件民俗物件
  龙山博物馆分上下4层,地下室有两层,走在里面就和走迷宫一样。在这一千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渔业、纺织、礼仪用品、灯具、灶具、服饰、票据等2000多件我们曾经用过或者见过甚至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名称的物品陈列其中,每一件都有它自身的故事。
  走进龙山民俗博物馆的大门,正中间各摆放着一张角几桌和八仙桌,这同电视当中关于大户人家客厅的摆放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虽然看到过,但是并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正当记者感到好奇时,今年已经89岁的馆长蔡纪明解开了疑团,“这是角几桌,是以前大户人家用来祭祀、结婚等重大节庆时摆放烛台和重要物品的桌子,也是一户人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听着蔡纪明的讲解,记者随他参观了整个博物馆。“这些都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器具。瞧,那个单腿的木凳,就是插秧时为了减轻农民劳累而设计的凳子,也叫”插秧凳“。由于在稻田里干活时要来回移动,单腿是为了使用的方便。”这一介绍,勾起了记者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父辈这些叔叔伯伯们在农忙时节插秧时就曾使用这种凳子。
  “单单是农业方面的,我们就有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灌溉工具、碾磨设备、制米,整个稻谷从种子培育到制作成大米的传统工艺的过程,所涉及的器具这里基本都有。”蔡纪明介绍,与现在机械化生产不同的是,以前都是人工来操作完成的。以灌溉为例,一开始是脚蹬水车的轴轮来带动传输带上的叶片完成水运输;之后,就逐渐用牛和马等家畜来替代了人力来完成这个动作。蔡纪明一边指着两台不同的水车一边说。
  在一张用竹子为原料制作的座椅前,记者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坐在那里面,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乱动,就把前面一个可以来回移动的活塞固定住,“这个活塞就是为了调节整个座椅的空间的,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孩使用。”
  记者了解到,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制作这些用具的工匠也转行了,现在的儿童使用的相关用品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罗浩榕)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