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游的野路子,按照cctv蛙泳教学学视频练了几次感觉不太好掌握啊

蛙泳如何才可以游得更快?靠频率还是力量?_百度知道
蛙泳如何才可以游得更快?靠频率还是力量?
如果不是运动员,成绩算是可以的,如感觉技术没问题的就要增加手臂和腿的力量。有了力量频率自然就会提高,要增加手臂和腿的力量可以在陆上锻练,或买一付划水掌平常游的时候戴上,这样也会提高手臂划水的力量,通过这样的训练还是不行的就要请专业的教练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动作和力量都重要。个人建议还是以规范动作为主。以切身实际说,以前我最快用最快35,结果改了动作后就32多点了...(50米)
主要靠的是力量,频率再快不给力也没有,还把自己搞的累的!!!!
不是,蹬腿和手部的力量重要,动作频率加快没多大效果
频率,。要快,。动作小,。手要向下划,脚要向上蹬,。就能进20秒,。赢了请客,毒死坏人,。
首先要规范动作
其次才能强调频率和力量内~
手与脚的协调,动作一定要标准,另外还需要一定技巧!!!
频率很重要的,但是姿势的协调性是最重要的
提高频率应该是有效的
频率和力量还有技术都要好
蛙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00米游泳 平时游拼了命也是2分50左右最近要加紧练习天天练 坚持一个星期 还有可能游到2分30吗需要注意些什么速度真的提不上来只会蛙泳但我需要更具体的意见
  以下是自己的的理解并非抄袭资料:  我也喜欢游蛙泳,我的游法,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快的,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1.手部动作:(好多人认为蛙泳主要靠腿蹬那一下,手没什么用,其实错了,手动作好了,对提高速度有很大帮助)手划出去的时候胳膊要完全伸直,感觉抻着很直,回来的时候两手使劲向身体两侧划水(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感觉身体马上要掉下去,时间长了就会好了)并感觉速度起来了,划水时幅度要大,把胳膊打开,感觉自己的胸像是打开了一样.总结:手部动作最重要的两点——胳膊伸直,划水幅度要大.  2.腿部动作:其实腿部动作都会,就蹬下,但是要注意脚面绷直,并且两腿之间有夹水的感觉.总结:腿部就是——腿伸直,夹水.  3.呼吸动作:这个不太好说,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头下去的时候全身在水上漂,抬头的时候划水并蹬腿.  4.节奏:蛙泳需要有节奏感,每个人节奏不一样,这个感觉是楼主自己去找,并且结合呼吸动作去找.  5.感觉:感觉自己在水里身体呈一条线,很直(我认为这个感觉很重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然后就游吧!  6.多看:楼主可以多看日本蛙王北岛康介的蛙泳视频,从他身上能学到不少东西,我一般去游泳馆游泳前都看一段北岛的比赛视频,看完再去游,感觉很棒,因为我也是蛙泳爱好者,呵呵,楼主可以试试.  最后,希望楼主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并且技术上更上一层楼,相信楼主在不久的将来会破2分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蛙泳可以连续500米,可还是不会踩水 - 蛙 泳 -
游泳梦工厂-----全民健身游泳论坛 |学游泳|游泳教程|游泳视频
蛙泳可以连续500米,可还是不会踩水
蛙泳可以连续500米,可还是不会踩水
如题,蛙泳可以连续游500米,自学的,可现在还不会踩水,请各位指点下。
学蛙泳时,感觉要点就是一沉一浮,利用沉下去又浮上来的时间去换气,已经很自如了。但踩水需要头一直在水面上,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谢谢
试试能不能游抬头蛙。。。
我也是同楼主一样的问题
哎 纠结了 我回踩水1min&&蛙泳还没突破500m
试着练一下抬头蛙泳,然后.........你就会踩水了~
引用:原帖由 cxkun2001 于
23:58 发表
哎 纠结了 我回踩水1min&&蛙泳还没突破500m 是不是换气还很紧张。
水下呼气没接上。
引用:原帖由 francoishuang 于
08:19 发表
是不是换气还很紧张。
水下呼气没接上。 这是我最近的视频
现在蛙泳应该不超过200m吧
看会踩水的动作之后。憋气踩、手上用力划。刚开始可能踩个两三下就下沉了。但坚持,慢慢就可以踩10下、20下、30下.........&&不过刚开始练踩水,真的好累啊。我现在手脚并用大概能踩1分钟,但踩完好累,比游完500米还累。说明动作还是不到位。
一般泳池学会的都存在这问题,我老婆也是,会游泳但不会踩水,其实踩水很简单,野路子学会游泳的都会,就是立式蛙泳,腿可以像蛙泳腿那样双腿同时蹬,也可以轮流蹬,手划水的方向是斜向下,而不是向两边,划手和蹬腿的时机要错开,即蹬腿时不划手,划手时不蹬腿,话说我在泳池人满为患耍不开的时候就在原地踩水锻炼,有次我连续脚不沾地踩了三十多分钟,那锻炼效果也是杠杠的
引用:原帖由 飞翔的狐狸 于
08:15 发表
试着练一下抬头蛙泳,然后.........你就会踩水了~ 这个方法好!高手揭秘 | 蛙泳的动作要领:游得快,竟然是这种“潜规则”
高手揭秘 | 蛙泳的动作要领:游得快,竟然是这种“潜规则”
《游泳视频》小编
《游泳视频》小编认为:这篇文章,无论对于新手,还是高手,都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文章不仅可以作为游泳教学的指导,还可以作为非体育类企业管理和商业管理的案例。文中蕴藏的深刻现实意义,爱思考的泳友,想必会有收获!
为什么说“蛙泳是最古老的泳姿,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泳姿” &?请您耐心看完全文,就明白邓爷爷当年所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蛙泳爱好者都知道,蛙泳前进的动力,80%都来自腿的动作。
于是,聪明的奥运会选手们,在蛙泳的腿部动作上,动足了“黑脑筋”......蛙泳,只有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与规则的持久较量
作者:SwimChina
蛙泳,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泳姿,也是最早的竞技游泳普遍采用的泳姿。
可是,蛙泳的竞技规则却是变化最大、直到现在也仍在变化中的。纵观蛙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和游泳规则较量的历史。
1第一轮较量:蝶泳的诞生
蛙泳中出水的过程,会产生巨大的阻力。1934年,爱荷华大学的教练David Armbruster在这点提出了改进:出水时将双手向前冲出去,而不是收回来——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蝶泳的手部动作。1年之后,他的学生Jack Sieg改进了腿部动作,像鱼一样上下翻动(现在我们看到的蝶泳腿),发现二者组合之后可以游的非常快,至此蝶泳的雏形已经诞生了。
然而,,蝶泳腿的动作违反了FINA制定的蛙泳规则,不过蝶泳手却不违反。在这个时期,一些蛙泳选手开始试验蝶泳手+蛙泳腿的技术。于是那时,我们看到的蛙泳是这样的:
1936年柏林奥运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各显神通的蛙泳技术
由于蝶泳手显著快于蛙泳手,到1938年的时候,几乎所有蛙泳选手都开始采用蝶泳手+蛙泳腿的技术了。。。然而直到1952年,FINA才实在忍不下去了,把这种技术分了家,成为一个新的泳姿——蝶泳。自此蛙泳才又基本回到了“青蛙”的模样。。。
第二轮较量:15米线规则的诞生
由于出水过程会产生巨大的阻力,在50年代很多选手在游进过程中憋着气在水下多游几腿。。没错,就是类似在游泳池偶尔会碰到的有人从你身子下面泚溜泚溜游过去的那种技术。。。
为了遏制这种“恶习”,FINA规定蛙泳第一次出水之后,脑袋必须一直保持在水面上。然而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日本名将古川胜成功规避了这个规则:他入水以后就不出来了。。一直游到憋不住了才出来。。。他也成功夺得了200米蛙泳的金牌。
这给FINA出了个难题。。。首先,选手们除了要练蛙泳技术,还得练憋气技术,这是一项很危险的练习,容易发生“浅水昏厥(shallow water blackout)”甚至导致死亡;其次,选手们都在水下游,那观众是来看海底世界的么? 这对项目的推广显然不利。于是,FINA新增了一项规则,出发和转身之后,15米之内脑袋必须出水,并且之后要一直保持在水面上。
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对仰泳、蝶泳、自由泳的15米线规则,出现的要晚的多。50年代的选手还不会充分的利用水下流线型减小阻力,即不会用海豚腿。因此那时候其他泳姿没有人去潜泳太久。毕竟当时的自由泳出发技术是这样的: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出发基本靠“拍”
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日本选手铃木大地和美国选手David Berkoff向世人展示了海豚腿的威力,并且分获了冠亚军。之后,基于上述同样的担心,FINA对仰泳规定了15米线出水的规则(开始规定了10米线,1991年改为15米)。而蝶泳和自由泳的15米线规则要晚到1998年才出现。
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仰泳决赛,铃木大地和Berkoff潜行30米出水
而在这之间的某个时期(博主没查到),FINA对蛙泳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出发和转身之后,只能有一次大划臂,然后必须出水并保持脑袋一直在水面上。由于一次大划臂基本不可能游到15米,因此15米线的规则对蛙泳反而取消了,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
第二轮较量:我的脑袋一直在水面上?在么?不在么?
一直到80年代,蛙泳的规则都规定,一次大划臂后出水,之后脑袋需要一直保持在水面上。因此这个时期我们看到的蛙泳,颇有些蛙式狗刨的感觉: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选手头部一直保持在水面上
在蛙泳蹬腿的环节,把头部完全没入水中可以减小阻力。水面波浪荡漾,如何判断选手的脑袋有没有沉没到水中,对裁判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上图中,中间的白帽子选手就有点打擦边球的感觉)。于是在1987年,这个规则也被取消了。它的取消催生了“波浪式蛙泳”技术并被广泛使用,之后的蛙泳便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非常相似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决赛,蹬腿时头部完全没入水中
然而蛙泳的规则,并未就此定型。。。
第四轮较量:一次大划臂?顺便加个蝶泳腿怎么样?
上文提到,为了让选手尽早出水,规则规定:出发和转身之后,只能做一次大划臂,然后就出水。于是在当时看到的蛙泳转身之后的标准动作是这样的: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决赛,转身之后的大划臂技术
大家肯定会意识到:这个水下技术,和如今的蛙泳大有不同啊,区别在哪里呢?对比一下今天蛙泳的水下动作: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决赛,转身之后的大划臂+一次蝶泳腿技术
没错,如今的蛙泳在出发和转身允许加上一次蝶泳腿。在这个技术的运用下,顶尖高手在出发出水的时候基本都可以超过15米线了。因此最早引入15米线规则的蛙泳,如今却成了唯一一个经常在15米线之后出水的泳姿了。
那么这个一次蝶泳腿,是怎么引入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大家所熟识的日本蛙王北岛康介了。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次使用了这个技术动作,并获得了100米、200米蛙泳的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镜头最近端为北岛康介
上图清晰的展示了北岛康介的一次蝶泳腿,以及和周围选手的对比。当时北岛康介这个动作是否合法引发了极大的争论,很多选手表示抗议,因为这毕竟是一个蝶泳动作。。。然而FINA在讨论后觉得,这个蝶泳腿动作在比赛中很难判罚,因为和运动员自然出水的腿部动作区别不明显(从上图北岛康介和他旁边的第一位选手比较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干脆修改规则,认为它是合法的得了。。。于是,自2005年起,蛙泳的出发转身就变成一次大划臂+一次蝶泳腿了。
为了尽量不让蛙泳选手利用蝶泳腿的优势,2005年起的规则还规定,蝶泳腿必须发生在选手两只手分开以后。。。显然这是一纸空文,大家对照上面的图,你能看清楚北岛康介打蝶泳腿时,他的双手分开了还是没分开么?于是从2015年起,这个规则也被取消了,现在选手可以在出水过程中任何时候打一次蝶泳腿。唯一的要求是,只能打一次蝶泳腿!
第五轮较量:只允许一次蝶泳腿?我多打几次,你来抓我啊!
2005年的新规则出来以后,最常见的选手走捷径的方式便是,转身后多打几次蝶泳腿。尤其是刚刚转身的时候,当时水花大、动作多,快速的加几次蝶泳腿,裁判往往很难判别。而且即使裁判看到,在没有视频的强力证据下,判罚也面临很大压力,往往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重大比赛中尤其如此。
最著名的事件当属南非蛙王范德伯格2012年伦敦100蛙夺冠后,被很多泳迷和业内人士指责其违规多打了蝶泳腿。博主看了比赛录像,角度很难看清楚。不过范德伯格后来亲口承认了自己打了三次蝶泳腿。但他辩解称,“这么做虽然不是很道德,但是我确定很多、甚至全部运动员都在这么做”。这番言论和行径也成为了范德伯格的一个小污点,不过最终FINA并没有取消他的成绩。
但是范德伯格所言也并非空穴来风。比如匈牙利名将、铁姑娘霍斯祖,在2014年多哈短池世锦赛上最后一个蛙泳转身就大剌剌的来了两个蝶泳腿。大家欣赏一下:
2014年多哈短池世锦赛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霍斯祖在蛙泳中违规打了两次蝶泳腿
不过,当值裁判并未作出判罚,后来也没有取消霍斯祖的成绩。
说到多打蝶泳腿违规,日本名将萩野公介也不遑多让:
2014年多哈短池世锦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秋野公介蛙泳中违规打了两次蝶泳腿
同样,当值裁判并未作出判罚。萩野公介在这场比赛以微弱优势战胜罗切特夺得冠军。
FINA也在针对这些违规且难以判罚的行为进行讨论,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改善出发转身的出水规则。
第六轮较量:出水时蝶泳腿不行?游进的时候也带点蝶泳腿怎么样?
别忘了蝶泳最早是从蛙泳变种而来的,而蝶泳的速度比蛙泳快得多,因此向蝶泳靠近的技巧都会给蛙泳选手带来优势,这同时也是FINA严加防范的行为。比如目前蛙泳选手广泛采用的违规动作之一就是在蛙泳腿之后,顺带做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蝶泳腿动作,为自己增加额外动力。
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范德伯格的蛙泳腿结束后带着一个下压蝶泳腿
这种被称为下压蝶泳腿(downward butterfly kick)的动作,是明确违规的,可是在实际比赛中几乎没办法判罚,选手完全可以辩称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顺带动作。。。
第七轮较量:蛙泳腿,还是蝶泳腿?
上面两轮较量结果未定之时,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目前流行的蛙泳技术,蹬腿时腿部分开的距离越来越小,加上波浪式的身体前进方式,整个下半身的动作努力去接近不分腿的蝶泳动作,借用最多的水下流线型动力。把这个技术动作应用的最出色的当属去年多次打破蛙泳世界纪录的英国名将亚当皮蒂。
2015年喀山世锦赛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亚当皮蒂最后50米强力冲刺超越范德伯格夺冠
亚当皮蒂被认为是双腿分开距离最小的选手,有泳迷甚至忧虑的表示,如果FINA对这个趋势不做出些行动的话,未来我们恐怕又要面对上世纪50年代的问题了:蛙泳还是蝶泳?傻傻分不清楚。
综上所述,蛙泳是规则最复杂、最没有定型的泳姿。因此,它是最古老的泳姿,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泳姿。
相信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回合的较量。当然,任何运动的规则都是在运动员不断冲击它的边界的过程中完善、进化的。而那些最初去冲击规则边界的选手,历史将证明他们都会成为传奇。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ctv蛙泳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