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函授有全日制大专吗?不是函授的!

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函授大专本科报名正规学历 - 山西太原培训信息
欢迎您,&|&&|&&|&&|&&|&&|&&|&
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函授大专本科报名正规学历
信息编号:&发布时间: 14:50:03
太原成考函授报名&山西成考函授报名&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函授大专本科报名正规学历&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1956年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已走过了52年的历程。学院秉承“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注重管理,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已为国家培养了五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目前,学院具有函授、业余(夜大)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办学形式,具有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三个办学层次。
一、报名条件:
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中专或同等学历。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二、报考专业:
专升本&:&采矿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热能与动力工程等
高起专:&工程造价、矿山机电、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建筑工程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机电一体化,冶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矿山测量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给排水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
三、学习形势录取情况
录取率达98%,毕业率达100%。&考生入学后,采用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原则上在当地开课。方便在职人员就近学习,不影响工作时间。&
报名须知:
持本人复印件、复印件及近期一寸照片各三份报名选课。
学校地址:迎泽西大街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正对面沿路新矿路
咨询教师:赵老师
以下是“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函授大专本科报名正规学历”信息发布人联系方式:
会员身份:taiyuangd
联 系 人:赵老师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所在城市:山西&>>&太原
联系邮箱:太原理工大学函授本科
山西硕博教育中心
课程价格?电话咨询
课程日期电话咨询
培训周期一周以内
学校地址太原市南内环街平阳路口赛格商务13层
太原理工大学函授本科
太原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水利水电工程
煤矿开采技术
矿井通风与安全
建筑工程技术
机电一体化
山西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信息管理
金融管理与实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太原科技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矿井通风与安全
煤质分析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力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山西兵器工业
会计电算化
煤矿开采技术
400-656-3685
扫码下载厚学网APP
扫一扫定制课程
微信号:ihouxue太原理工大学招收在校专科生不
太原理工大学招收在校专科生不
09-09-09 &匿名提问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现设纺织与服装工程系、设计艺术系、影像艺术系、商务系、计算机系、基础部、继续教育部。拥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术设计学”两个硕士点。开设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绘画、摄影、动画和电子商务七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应用英语、文物鉴定与修复、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服装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十个专科专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楼上的不知从何处down的资料,内容挺多就是好像没回答楼主的问题。1、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组建于1994年5月,源于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办学始于1951年),1994年,青岛大学、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四所青岛的高校合并成立青岛大学,青大的纺织学院的前身就是纺织工学院。2、新校区地址就在青岛大学麦岛校区的东院(香港东路7号),老四方校区地址在抚顺路33号。3、全日制四年本科,另外还有几个硕士研究生专业。
--------------------------------------------------------------------------------
山东纺织工学院大事记
     山东纺织工学院于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省属普通全日制工科高等学校,也是山东惟一的纺织高校,直属于山东省纺织工业厅。?
     山东纺织工学院分新校、老校两地办学,共占地48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4万m2。合校前全院有教职工1011名,其中专任教师464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157名,讲师229名。在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4名,博士后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145名。据1992年上半年统计,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为1:10,副高职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40%,专业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多年形成的以纺织类为主体的单一的专业结构,形成了面向社会经济急需的多学科、多门类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全院有11个系1个基础部31个专业,6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所、室,教学科研用实验室33个,设备总值2000万元,占全院固定资产总值的1/4。图书馆藏书45万册,中外期刊1200多种。科研工作全面开花,通过技术鉴定的科研项目有9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2项。?
      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历年的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和各级举行的高等数学和外语统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科研工作全面开花,通过技术鉴定的科研项目有9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2项。 山东纺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从1950年开始在这里办纺织技术训练班至建院,其间29年,经历了技训班、青岛纺织干部学校和青岛纺织工业学校、青岛纺织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和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几个办学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从现存的仅有的史料中,人们大致可以感受她的时代脉搏。??
    (二)纺织技术训练班?(52.6)??
     1950年,在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张方佐的推动下,华东纺织管理局准备在上海和青岛开办技术训练班。目的是让有理论而无实践的大学毕业生学到实践技术,同时让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生产骨干加强理论素养,其形式颇有点后来盛行的互帮互学的味道。在5月份之前,当事人即筹划在青岛创办纺织技术训练班,距青岛解放(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距新中国成立仅仅7个月的时间。
       1950年初 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以下简称技训班)成立。范澄川任主任,黄郎斋任副主任。?
       日 技训班自1950年年初到日,在2年多的时间内,调集了教师,面向纺织系统招收学员。学员分两类,一类是由各纺织企业选送的技术工人、业务骨干、管理干部,开设的专业有清花、钢丝、棉检、电工等,精纺组包括筒、摇、捻等课程;第二类学员是新分到纺织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重点是针对其缺乏实践环节锻炼的特点,进行纺织保全方面的训练。? 技训班的领导成员情况:范澄川、朱育芳先后任主任,张少白任代理主任;先后任副主任的是黄郎斋、王雁宾;王一华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别由张少白和陈立强担任。
   (三)青岛纺织干部学校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58.8) 1952年
     7月1日 经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批准,青岛纺管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与青岛纺织分局党委会之党训班合并改为青岛纺管分局干部学校,学校的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由中纺部主管。? 8月6日 学校所属各科的印鉴正式启用,设置的科有组教科、技术指导科、总务科。 张少白任校长,陈玉璞、陈立强、黄星岩、宋海山等先后任副校长。? 1953年
    1月13日 青岛纺管分局党委决定,陈玉璞任纺管分局干部学校副校长。? 3月9日 纺织工业部决定青岛纺管分局改由纺织部直属领导,局名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青岛纺织管理局。学校名称也随之于10月20日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 ? 同年,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迁来青岛并入该校。?
      5月12日 中共青岛纺织管理局党委组织部给市委组织函称:原青岛纺织局干部学校业经中纺部(53)纺人字313号函批准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关于该校正副校长,经党委研究,拟仍由原干校正副校长转任:原干校校长张少白转任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校长,原系第一副校长陈玉璞转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第一副校长(主要负责技术教育),原第二副校长陈立强转任青岛纺织工业学校第二副校长(主要作政治教育与思想领导)。(事实上青岛纺管局干部学校名称一直存在到改为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故此批函,实因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便又在青纺干校冠以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名称,两校名义并存,实为一所学校。——编者注)?
       6月18日 青岛纺管局党委组织部函:同意你们成立教导处,下设组。?
       1957年 成立一年多的设在青岛市冠县路面向青岛市招生的青岛纺管局干部学校(隶属于青岛纺管局)并入,宋海山改任副校长。办学规模达到900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纺织工人干部学员1084名,中专毕业生339名,另外还有部分短训班学员。 1958年 原中专电气专业的师生调整到郑州纺织机电学校。? (四)青岛纺织专科学校(63.8)
       日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改为青岛纺织专科学校,该校系山东省内惟一的省属普通纺织高校,进行大专学历教育,另外,附设中专教育。?
       朱次复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张少白、陈黎、唐伯涛、宋海山任副校长,黄星岩任党委副书记。?
       青岛纺专在山东省内面向社会招生,有3种不同班次:1.五年一贯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5年,获大专毕业证书;2.二年制专科班,招收高中毕业生;3.中专,学制3~4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以上班次的学生所学专业为棉纺、机织、染整、化纤、针织、纺织机械等。办学规模达到了1050人。?
        1962年2月 青岛纺专1960年2月开设的纺织初级技术班,因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学校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过程中,根据(61)鲁教行字第30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调整意见》,决定予以撤销,并报省教育厅批准,有102名学生被动员回原籍,未取得毕业资格。?
         1963年7月 从1958年至1963年,学校培养专科生485名,中专生330名。大专毕业生面向全国分配,他们分别被分配到山东、上海、山西太原、四川成都、河北邯郸和保定、新疆库勒尔、辽宁大连等,做出了很好的业绩,成为领导和业务骨干,有一部分担任了大的纺织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全国劳模马恩华、王起超在这几届大专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78.3)
        日,经上级批准,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洪波先后任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和革委会主任,张少白先后任校长和革委会副主任,宋海山先后任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唐伯涛任副校长,郭明达先后任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汪洋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孙福庆任党委副书记,任革委会副主任的还有张传顺、陶海川等。? 机构设置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室、人保科、教导科、团委、总务科、实习工场。后又设政治处(包括人事、组干、宣传、保卫、统战、工会等)。?
       专业设置有:棉纺、机织、染整、纺织机械、化纤。附设纺织保全技工班。学校面向山东省内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技工班学制3年,在校生达到600人。?
       1964年 山东省纺织工业局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纺织技工队伍,从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抽调干部和教师,在青岛纺校校址内又组建了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招收技工班学生。? 张少白兼任校长,郭明达于日任副校长。? 1966年
    6月 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因受全国政治形势和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停课闹革命”,干部被罢官,党委瘫痪,学校失控,山头林立,多名干部、教师被关进“牛棚”,遭游斗、殴打,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学校陷入极度混乱之中。?
    8月2日 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以(66)东纺教字第406号文转发省教育厅的批复:“关于纺技两校并校问题,经报请省人委转经省教育厅(66)教计统字第53号文批复,同意青岛纺织学校与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合并为山东省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由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主管,学校发展规模暂定为1000人,学制四年,原两校的学生仍按原学制不变继续维持到毕业。”? 自1963年至1970年,学校共培养10届中专生,计1222名。?
     后因“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称谓名不副实,报请上级批准,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日 校革委报给山东省轻工局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关于“四五”计划期间办学的设想报告(草稿)》。本报告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学校发展规模、师资队伍、校工厂六个方面。在“培养目标”后面原文为:“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第九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是我国普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的精神,我们认为中等专业学校要树立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要紧密地为三大革命服务的办学思想,纺校主要担负普及科学技术和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纺织技术队伍。”在“学生来源”条目下的表述为:“纺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年龄20岁左右,身体健康、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一般是未婚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入学,可根据情况放宽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选拔工农兵学员要严格坚持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 4月24日 青岛市纺织局革委会领导小组批复同意:? 从1972年起,连续5年招收工农兵学员621名,技工班学生88名,短训班学员658名。
     日 据山东省纺织局指示,本校增设印染图案专业。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印染图案专业调整到本校,该校原有的进修班学员也随同有关教师迁至本校继续学习。?
      12月 据统计,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自建校至“文革”前,培养学生数:干部班5届,1084名;大专班3届,485名;中专班10届,1082名;“文革”当中及其后培养学生数:中专班5届 621名;技工班 88名;短训班干部学员 658名。?? (六)山东纺织工学院(93.5) 青岛大学工商学院(94.5)
    3月 招收的77级中专班和技工班233名学生入学。其中中专班173名,分棉纺、纺织机械、棉织、化纤和印染图案设计5个专业;技工班60名,分棉纺、棉织2个专业。这些学生是我国于“文革”后恢复考试升学制度后录取的首批中专、技工班学生,因考试录取晚,所以比正常入学时间晚半年。?
   4月 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纺织工学院建立,该校是在原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校。设置11个专业,即:棉纺、机织、染整、化纤、纺织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毛纺、麻纺、丝织、针织、染织图案设计专业。学院规模为1100人。?
   4月 “文革”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录取的首批学生,也是本院建院后的首批本科学生77级55人入学,分为机织和纺织机械2个专业。因这一届学生考试录取晚,所以入学时间比正常入学时间晚半年。? 5月26日 学院制定《山东纺织工学院建院规划》,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核定。该规划主要分三个方面:1.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山东纺织工学院主要是面向山东,设置棉纺、机织、纺织机械、化学纤维、染整、电气自动化、针织、毛纺、麻纺、丝绸、印染图案11个专业,前4个专业目前立即招生”。2.院址和校舍的建设。“第一方案,在人民路原址(当时学院开东门,在人民路上——编者注)稍加扩建,使之能大体适应1983年以前的教学(需要),同时立即开始选址建院……山东纺校原址在青岛市人民路、康定路之间,占地50.43亩,共有建筑面积19538m2,其中教学楼一座3140m2,共有18间教室;学生宿舍楼一栋,3136m2,共有69个房间,可容552人。工厂2个,共,其他建筑物约4000m2,平均用地系数为54%(不包括5000m2的操场),建筑密度已达到饱和程度。我们规划,在人民路原址稍加扩建,使之大体适应1983年以前的教学需要,同时立即选址建院。由于原中专77级7个班233人在校继续培养到1980年毕业,近二、三年内招生数量很少,从1980年起逐步增加,至1985年达到1100人~1200人的规模。3.教师队伍和工作人员的补充和建设。当前各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基础课和新设专业的教师更加缺乏,有些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业务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山东纺校原有专职教师93人,其中大学本科或实际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者只有48人,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毕业的28人,其他17人相当于大专水平。”?
     9月26日 山东省纺织工业局副局长于波到学院宣布院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他们是:刘志信、刘伯三、孙福庆、张传顺,刘志信任组长。
    10月 院落实政策小组成立,开始处理历史积案和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10月10日 学院举行78级学生开学典礼,12日,184名本科学生全部到齐,学生来自全省13个地市,分为棉纺、机织和化纤4个专业。同时入学的还有139名78级中专班的学生,分为棉纺、棉织、纺织机械、化纤4个专业。? 1979年 3月9日,我国著名画家张朋先生调入,在印染图案专业任教。? 6月25日,山东省委公布李镇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7月,山东省委公布成立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刘志信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少白、顾淞为党委委员。? 9月,新招收的201名79级本科学生入学。新开设的专业有工业电气自动化、染整工程。?
      一年来,调进教员55名,连同原山东纺校的教师,根据大学师资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调整、定向和培养提高。现已有教师132名,承担着当前的教学科研工作,有20名教师在兄弟院校脱产进修。?
     一年来购置实验仪器款40余万元,使基础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能开出1/3~1/2的实验。? 将原有18间教室的教学楼扩大3倍,达到9000m2,基本上可以容纳学校规模规定的招生人数。同时还调整、修建了近800m2的其他临时房舍以应实验、阅览的急需。
      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我院系普遍高等学校,根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结合山东纺织工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拟将原国务院批准建院时的11个专业调整为9个专业,即纺织工程(包括棉纺、机织专门化)、染整工程、化学纤维、纺织机械、纺织工业电气自动化、针织工程、纺织品美术设计、纺织工业管理工程、颜色光学。拟于1984~85年达到规定规模,每年招生285名,在校生可达1140名。?
1980年 1月19日 院党委研究教师培养计划,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即业务骨干或学术带头人22人。? 3月8日 山东省经委党组同意,建立山东纺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刘志信任书记、王洪建、孙福庆任副书记。 4月26日 山东省委决定,朱次复任山东纺院顾问。 9月 80级260名本科学生入学,分为棉纺、机织、工业电气自动化、纺织机械、化纤、染整、染织美术、针织、毛纺织专业,染织美术、针织、毛纺织为新开设的专业。?? 11月15日 经山东省委同意,顾淞任山东纺院副院长,王洪建任院党委委员。? 12月26日 山东省委同意周作岐任山东纺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12月 基建情况:完成教学楼改建工程——由单向二层改建成双向四层,建筑面积为5967m2,比原教学楼扩大了三倍。完成职工宿舍建设5457m2。以上两项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424m2。?? 1981年 1月21日 学院决定成立颜色光学研究室学术小组,束越新任组长。? 2月28日 经省经委党组研究同意,刘伯三同志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会主席。? 3月 王从周任山东纺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4月11日 院党委在《关于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建情况的初步总结》中写道:山东纺院“1978年建院,现在设3个系1个基础部和颜色光学研究室,设23个教研室,16个实验室,另外还有2个附属实习工厂,共有教职工538人(含5名离休),其中教学人员140人,教辅人员55人,科技人员23人,行政管理人员93人,工人222人,共有在校生733人,4个年级,其中77级54人,78级185人,79级201人,80级293人。? 8月19日 学院确定颜色光学、纺织工业经济管理、染织美术等三个专业为重点学科。? 9月初 招收的81级144名本科生入学。新生分棉纺、机织、针织、纺织机械、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化纤、染整、染织美术8个专业,其中针织工程为新开设专业。另外,还招收了36名纺织工业经济与管理干部专修科学生。这个专科专业是新开设的,也是山东纺院建立后首次招收专科学生。? 10月29日至11月1日 共青团院第二届团代会举行,许敏代表第一届团委会作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由11人组成的共青团山东纺院第二届委员会,许敏任副书记。 10月26日 山东省委同意王洪建同志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副院长。? 11月15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规定山东纺院在校学生规模1985年达到1500人。? 12月4日 院党委制定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关于建立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的意见》(初稿)出台。 据4月28日《纺院简讯》载:“我院自1981年第二学期开始,对学生试行操行评定制度,收到较好效果。经过试点总结,已推广到全院各个班级,广大师生反映良好……《学生操行评定意见以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和学习态度为基本内容》。”? 12月 山东纺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单位。
1982年 2月1日 颜色光学专业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束越新为硕士生导师。1984年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授予硕士学位。? 在以后的几年里,除颜色光学专业隔年招一届研究生外,化学纤维、纺织材料、摩擦学、纺织机械也分别招收了研究生。? 4月20日 (82)鲁教高字42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山东纺织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批复》内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经研究,同意你院建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按姓氏笔画为序):江桂葆、乔绪乐、迟树檀、李永钧、杨汉鄂、束越新、张经博、张象柏、宋新涛、吴芸增(女)、何成康、罗绍继、周作岐、周竞南、顾淞、耿祥和、曾连元、谢慧娟(女)、蒋令仪(女),共19人,任期三年,由顾淞同志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代主席。你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应根据国务院所授予学位的权限,认真做好有关学科、专业学士学位的评定工作。? 6月26日、27日 中共山东纺织工学院第一届党员大会举行,有190名  员出席。李镇同志代表院党委作三年来的工作报告。他说:“党委建立后,在条件差,问题多,困难大的情况下,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坚决执行国家批准就地改建、扩建的方针,因陋就简,艰苦创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边建设,边发展,力争早为国家四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在建院初期,原中专93名教学人员中,确定任大学课程的教师只有58名……我们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在首位,通过调进、选拔、培养、提高等办法,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到1982年5月底,教师已发展到235人(包括科研人员17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09人……我们已建立了23个教研室……经上级批准,我们已经建立了3个系(纺织工程、机电工程、纺织化学工程)和1个基础部,正式设置了8个专业,试办1个专业。这9个专业已都先后招生,其中7个专业(即纺织、针织、纺织机械、自动化、化纤、染整、染织美术)招了本科生,1个专业(企业管理)招了专修班,颜色光学这个试办专业招了研究生……我们认真抓了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建设,已由中专时的5个实验室、4个实验人员发展到20多个实验室,设备总产值已达近百万元,实验人员已增加到40多人,目前我们正在兴建一座新的实验楼……从建院开始,我们就坚持以教学为主,认真抓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研究……在科研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正承担了16个科研项目。”“我院占地面积除教工宿舍外,共50余亩……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我院85年前达到1500名学生发展规模的要求,我们也作出了新的设想。”李镇在谈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指出:“建设一个好校风,形成一个好传统,这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从8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实干、认真’的八字校风,两年来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作用。”? 孙福庆同志代表院党委纪委作关于纪律检查的工作报告。 大会通过了以上两个报告,并选举产生了新的院党委会和院党委纪委会。7月22日,省委组织部同意: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由9同志组成,李镇同志任书记,王洪建同志任副书记,顾淞、周作岐、刘可峋、戴聚章、毕可典、曲明业、孙忠庆同志为委员。王洪建同志任纪委书记(兼)、孙福庆同志任纪委副书记。 9月 82级260名新生入学,其中本科生230名,纺织工业经济与管理干部专修科30名。在校生达到962人。? 12月30日 由束越新等5人研制的“WSC型色差计”通过纺织工业部鉴定。鉴定认为该仪器达到国际水平。198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月 基建情况:完成综合楼的建设,建筑面积为9122m2,建成职工宿舍1800m2,两项合计建筑面积10922m2。? 1983年 3月底 本院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组织了由教务、科研、生产三个处的干部和各系的专业教师参加的专业调查组,由顾淞同志带领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业调查,调查的内容:1.山东纺织工业技术和管理队伍的现状;2.山东纺织工业建设规划和发展趋势;3.毕业生工作和实习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学院所提出的意见。目的是了解本院专业设置对山东省纺织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是否适应(包括各专业的数量需求、专业范围、专业方向);4.听取生产单位和生产管理部门对学院办学的意见,更实际、更具体地分析研究学校教育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为教学改革做准备;5.宣传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对四化建设的作用,进行沟通交流,引起各级干部对人才管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原理工大学函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