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会落地是什么意思?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云计算兴起落地尚需时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全新的商业和应用模式“云计算”成为互联网和IT巨头追逐的热点。Google(谷歌)、微软、Sun纷纷试水。尤其更有甚者,日前,IBM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第一个云计算中心(Cloud
Center)。该中心将为中国新兴软件公司提供接入一个虚拟计算环境的能力,从而鼎力支持其开发活动。此举表示风头正劲的云计算已经来到了中国。那么云计算究竟是什么?对于产业的影响有哪些?用户能从云计算中得到什么样的应用和体验?云计算何时才能普及开来?
  云计算乍起 企业跟风
  初次听说云计算的人,恐怕就和这个名字一样感到云山雾罩。但提到耳熟能详的IBM的“随需应变”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实所谓的云计算,就是“随需应变”的延伸,即厂商按照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和服务。鉴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随需应变”不同的是,用户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也许正是由于借助于互联网这个特点,互联网公司才走在了云计算的前列。例如Google的云计算,它是由几十万甚至大约100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机器就单个而论的话,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这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在眨眼之间便能为数十亿的搜索提交答案。与许多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Google的系统永远不会老化。如果网络中某一台机器落伍(通常在使用3年后),工程师们就会把它淘汰,而代之以性能更强的新款计算机。这意味着,“云”几乎就像生物一样能长生不老。
  向“云”规模的数据处理迈进标志着我们在信息处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最基本的层面讲,“云”的发展就如同100年前人类用电的进程演变,当时的农场和公司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转而从高效的发电厂购买电力。Google的高管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展望这一转变并为之进行筹划准备。以Google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完全符合由该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10年前提出的远大构想:构建起跨越全世界的信息,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在此,Google的搜索引擎可以视为云计算的早期产品。用户的搜索请求经过互联网发送到Google的大型服务器集群上,完成之后再返回用户桌面。
  当然,除了互联网公司外,传统的IT企业也在向云计算进军。例如IBM去年宣布推出的“蓝云”计划,这是一种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产品,让企业用户可以对“云”计算模式进行实验,“云”计算模式使计算不仅仅局限在本地机器或远程Server
Farms(远程服务器农场),通过架构一个分布的、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使数据中心在类似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在计划出台当天,IBM就在上海演示了运行在配置Power和x86处理器的IBM
BladeCenter上的云计算技术,当时的演示任务是随着某一应用工作负载的变化,如何动态地提供和分配资源。对此,IBM软件集团的高性能应急解决方案的技术总监Dennis
Quan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蓝云”基于由IBM虚拟化软件和数据中心管理软件支持的开放标准和开源软件。由此可见,云计算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基础软件都是开源的。据分析人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在面向企业级云计算的市场中,IBM正在着力把自己打造成行业的领导者。这个公司的战略是,销售更多为云计算量身定制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从2008年春季开始,IBM将提供适用于云计算的服务器,甚至包括主机。时值今日,IBM在中国的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了第一个云计算中心。中心所提供的技术包括:运行在IBM
System x、System
p及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上的Rational软件开发工具、WebSphere应用服务器软件和DB2数据库软件。其中IBM
Tivoli系统管理软件将管理云计算环境。事实证明了分析师的说法。
  除了IBM外,微软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Windows用户,微软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用户通过互联网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并向他们提供云计算服务——通过Windwos
Live。“当你想到存储,就会想到Windows
Live。”这是比尔·盖茨曾经说的话,微软正在创造这样一种用户体验,即从一般的设备存储转移到任何时间都可以存储的模式。其目的很明显,就是在互联网战略上同Google平起平坐。
  云计算普及 用户接受是关键
  从上面云计算的介绍和厂商们的相关策略和解决方案可以看出,云计算创造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即用户不再需要关心如何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购买服务器、软件和解决方案,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自己需要的计算处理资源。但随之也为用户带来了疑惑。
  首先是目前推出的云计算方案各有不同,这也就面临着连接各种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标准、维护云计算正常运作的软件技术标准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话,用户在云计算的选择上就会出现该选择谁的困惑,尤其是对于业务种类繁多的用户,能否做到不同厂商的云计算方案的协同至关重要。
  其次就是对于为了解决自身业务需求而已经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用户,如果用户要转向云计算应用的话,原有的数据中心如何处理?是融合进云计算当中,还是放弃,这也是提供云计算的厂商应该为用户考虑的问题。
  第三就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与用户使用自己的数据中心不同,云计算提供的是公共计算资源,那么用户是否会习惯与他人共用资源?此外,由于云计算涉及用户的身份等大量信息的存储,所以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也将是云计算面临的重要问题。还有就是云计算的使用是借助互联网,对于网络环境的要求(例如带宽)能否满足用户的并发需求也是个挑战。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云计算目前仍处于厂商热炒的阶段,尽管有厂商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离他们所称的云计算还有不小的距离,只能算是云计算的一小部分。而从企业用户端来看,真正应用的实例并不多。由此看来,云计算虽好,但其真正落地还尚需时日。
  相关链接
  主要IT厂商云计算解决方案
  IBM:Blue Cloud——基于IBM
Almaden研究中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将包括Xen和PowerVM虚拟的Linux操作系统镜像和Hadoop并行工作负载调度。Blue Cloud(蓝云)由IBM
Tivoli软件提供支持,管理服务器,确保根据需要提供最优的性能。其中包括能够瞬时跨多台服务器汇集资源的软件,即使在需求最紧迫的情况下,也能提高性能和保障可靠性,为用户提供平滑的体验。Tivoli监控程序检查预备服务器的健康状态,确保它们能满足服务水平的要求。IBM一开始会提供配备了“云”软件套装的BladeCenter。刚开始的时候仅在内部运行,但随着软件套装的发展,IBM会逐步尝试提供云计算服务。
  Sun: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按照它的规划,将来的数据中心将不会局限于拥挤、闷热的机房中,而是一个个可移动的集装箱——它装载的是10吨经过合理安置的服务器,作为一个可移动的数据中心。它既可以为拥有上万名雇员的大型公司服务,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至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最佳安放位置,有人推荐是郊外的田野上,最好是发电站附近,这样可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戴尔:2007年戴尔成立了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所推出的第一项服务就是云计算解决方案。据介绍,该解决方案能够降低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提升计算速度、简化数据中心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满足节能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绿色的目标。
  EMC:EMC与SAP携手合作完善EMC的SaaS(软件即服务)策略,秘密采用了一种名为“EMC
Cloud”的主机服务。EMC计划将在其存储产品中采用SAP的软件,并且不久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这款存储产品。虽然目前EMC公司没有透露EMC
Cloud的技术细节,但是EMC近期公布的Fortress技术很可能是EMC
Cloud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Fortress技术被认为是EMC
SaaS策略的基础,可以对某些Internet服务进行集中计费和测算。EMC根据Fortress技术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Mozy在线备份解决方案。目前,EMC高度机密的“Hulk”和“Maui”技术是否会成为EMC
Cloud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不得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数据观察专注于大数据方向,分享最具价值的大数据资讯,大数据应用;
同时整合大数据管理技术——云技术及其资讯与应用,提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
工商等众多领域的经典案例助力广大用户攻坚大数据难题。
合作邮箱:
备案号:皖ICP备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weixin-ext云计算:今年终于落地_互联网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云计算:今年终于落地
日 00:01:00
 来源:新京报
】 【】 【】 【】&
&&&&几年前谷歌开始忽悠“云计算”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没几个人懂是什么意思。当时出任谷歌中国总裁的李开复就打了个比方,说是原来大家要用电,都得在自家吭哧吭哧摇晃手摇式发电机,然后自家的灯才会亮。云计算的意思,就是大企业去建设一个大发电厂,通过电线,把电力资源传递到各家各户。在云的时代,要用电就只需要按一下开关。
&&&&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然后这么多年以来,和众多类似似懂非懂的用户们一起,我们围观着从杀毒软件厂商那里最先冒出来的“云计算”产品。坦白说,没觉得有什么变化。
&&&&一直到2009年,搜狗弄了个“云输入法”的产品出来。
&&&&当然,这个所谓的“云输入法”其实到现在依然还只是个概念产品,尽管其全篇输入的准确率高达99.9%,尽管对于众多使用拼音输入法的“错别字王子”来说,这个概念性的产品还不能承担起救民于水火的责任,但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在“云时代”,技术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和高度。
&&&&对“云计算”这个已经严重缺乏新鲜感的概念来说,2009年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浏览更多互联网资讯,欢迎点击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计算大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