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一名人生的大魔导师的复仇。

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当然,并不是一切的老师都能担任学生人生路途导师的崇高职责。红皮书”指出有时学生被分配给一个自身判别没有老练、情感没有安稳、学识亦不渊博、忙于自身研讨作业的研讨生,效果这种研讨生底子不能变成一名好的教导者、征询者或老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了一所研讨型大学就读对你有啥影响?查询,有些同学就诉苦分配给他研讨生教导者(因为教授忙于科研,许多试验、作业和评论就由研讨生教导)脾气乖僻,一向合不来。正本该学生对持续读研充溢神往,如今已抛弃持续在研讨生院进修的想法。还有的同学更是言必有中地指出,那些研讨生助教更合适在试验室里呆着,不懂正常的人际联络。确,当前研讨型大学科研担负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恐怕连老师自身也很难变成好导师。没有取得终身教职的老师有必要竭尽全力争夺科研效果,连授课都成了累赘,更不要说对本科生进行人生点拨了而提升成功、方位安定的老师能够又因长时刻致力于狭隘范畴的学科研讨而失掉广大的视界.自个都已沦为片面展开的人,很难担任本科生人生路途上的导师,只能完结专业导师的任务。并且能够对大都学生而言,只要工作教导老师这样的非学术人员,才干协助他思考“怎么方案将来的日子”怎么把人生志向与课程挑选联络起来”之类的疑问。教授一般仅仅某一狭隘范畴的专家,大大都的作业时刻在大学度过。自个没有丰厚的日子履历,曾承受的练习只能协助他为学生点拨专业自身的疑问。处置自个疑问方面,没有啥依据标明:教授们所受的教学和所从事的作业,能够让他做得比从电话本里随机抽取的某一自个更超卓。&&&&&&&&可是,一个多世纪来的每一代大学生,都盼望教授用他才智和窍门为学生点拨迷津。当然也有走运的学生能从教授那里取得有用的建议,但其条件是要么学生期望将来走学术研讨的路途;要么教授自个有在非学术范畴从业的履历。所以着重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并不是撤销或排斥有关专业行政人员的教导,这两种作业应联络起来,使学生遇到迷惑时,有更多的渠道能够寻求回答。即便研讨型大学的老师自身有许多缺陷,师生之间学业之外的评论与触摸对两边也都有好处。学生思想的活跃和丰厚的信息能够开拓老师的思路,老师与学生商谈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师生的沟通又进一步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正如2002年至2006年间的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科比所说:师生不只要在讲堂和试验室投身学习,并且要经过个别谈话和教导真实投入到自在教学的志向中去。
&&&&发布于日 12:42 |
阅读数(190)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325
评论数量:132
访问数量:162658寻找感动人生的老师
信报讯(记者郑江)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安博教育集团联合发起的“寻找感动人生的老师”大型公益活动日前启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表示,希望通过该活动,引发社会各界对教师群体的关注。
据介绍,在为期半年的时间内,将通过社会征文、线索来寻找优秀老师事例。鼓励大家利用博客、微博等方式分享自己的“师恩故事”。参与者将获得最高价值1万元的奖励,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06131条
评论180351条
评论165090条
评论139838条
评论12431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寻求人生的四个梦想
来源:易贤网&& 阅读:30 次&&日期: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寻求人生的四个梦想”,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追求,不然的话就算枉来世界一趟。年轻人需要有其执着的追求,作为过来人现在看到一些年轻人碌碌无为有感而发。
第一个梦想---寻求人生价值
一个人希望自己成年时,在成人的世界上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要做什么样的人。人生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有些人也许觉得自己胸无大志,只希望平平凡凡做人,诸事自然成,一切都是顺水推舟,&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不算什么大梦。但这是一个人自由选择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的权利。愿意平凡过一生,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当然,有更多的人总希望了解自己将来在社会的地位如何,扮演哪种角色?希望人生在世有所作为!比如说:成为一个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想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一个艺术家、音乐家或歌星、明星;或成为一名只在深山穷水做一名尽责的教员;或只需在大街上有人注意有人敬慕的个体户;......
这个梦,不是单纯地选择职业,而是对未来拟定蓝图,制定计划,统筹人生,去作一个肯定的人生抉择,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名&、&利&、&权&不是人生的终极价值,只是一个&工具&的价值。我们追求人生价值,必先求温饱,更要求真、求美、求善,实现人的无限潜能。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第二个梦想---寻求一位良师益友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秦观题)。
年轻人由于对世界不熟悉,而经验也很有限,很需要一位成人帮助他(她),提供资料让他(她)选择,必要时给予鼓励,倾听诉苦,分享希望。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谓的&导师&。对于年轻人,能否获得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对其未来影响很大,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
小时候,我们往往把父母当成万能的;慢慢长大后,又有父母之外的学习楷模或理想导师,印证了&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天涯何处有良师。这位良师益友可能是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具体人物,也可能只是从书本、传记、网络、报告中间接接触到的人物形象。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做到了,那才是人生一件乐事。
第三个梦想---寻求终身事业
做好任何一件合情、合理、合法的工作,都可以认为是服务人类的。寻求一种职业,实际上就是好的了基本生活保障,也是人基本安全感满足的需要。如果大学毕业两三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可能会觉得自己窝囊,自然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如果现有的工作不舒心,不满意,就会想到跳槽。这时,你可能会感受到,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求知,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有了,上高中就为选择专业而发愁,上了大学为所选的专业不好而纳闷。
第四个梦想---寻求爱的伴侣
一个年轻人在有了固定工作,肯定了人生价值后,便会自然而然考虑成家、结婚之事。
年轻人总渴望对爱情的需求和亲密友谊的建立,寻找一个可以&同舟共济&的伴侣。年轻人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在不过分强调爱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寻找到一位终身伴侣。
当然,在成家立业之前,能有一位刎颈之交、肝胆相见的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无论是友谊或爱情,都需要两厢情愿哦!
更多信息请查看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 & &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人生导师的人生选择
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有个算命先生告诉他这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在海蓝博士看来,生命的精彩恰恰在于未知,如果把生命的未知当作一个礼物,每天都会是新的世界,等待她们探索、发现、感受和创建。
回望海蓝博士的人生,每当她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时,她都选择了改变,而每次的改变,都把她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丰盈。她说,人生,是一次可以选择的旅程,我们无法把控环境和他人,但我们始终都可以把控自己。
38岁从医学博士后变成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她真的疯了吗?
海蓝博士为自己做的第一个选择,在别人眼里,是疯了才会做的决定。那一年,她38岁,已经走过了极其艰苦的医学求学之路,站在了职业生涯的顶峰,她放弃了二十年在医学领域的耕耘,选择了把自己重新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从零开始。
1990年 师从“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
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当时是上海医科大学),海蓝博士跟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攻读博士,是先生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去美国做医学博士后,师从美国眼科协会副主席罗伯特.简.安德森,虽然在眼科学界,她的导师都是国内、国际的著名专家,是许多同行梦寐以求的机缘,也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她深深感到,一路走来,有逆水行舟之感,她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开始寻求自己内心真正的归宿,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1999年,她放弃医学上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光环,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进入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Peabody教育学院(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攻读教育学硕士。
1999年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博士后期间参加国际会议
1999年在美国范德堡大学PeabodyCollege攻读教育学硕士
做出这个决定,很多人都以为她脑子进水了,父母和公婆更是认为她疯了,眼看着的锦绣前程就这么放弃了?!和成功人生一步之遥,现在突然去弄什么心理学,太不靠谱,也太不负责任了,毕业后,有没有工作都不确定,折腾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她周围的人都嘲笑她,你都已经38岁了,又是个中国人,英文有口音,文化也不懂,毕业能找着工作吗?谁找你做咨询呢?客户可能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
其实,做这个决定,她也有过挣扎,20年的积累消失于一夕,年近40岁,从零做起,背井离乡,前途未卜。她当时跟她爱人讲,当医生的话能赚很多钱,当心理医生能不能找着工作都不知道。她爱人说:“其实你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追求很高的人,你睡觉哪儿都能睡着,也吃不了多少,人生很短,既然你这么喜欢教育心理学,一下班就看这方面的书,干嘛不去试试呢。”她问自己,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是否能养活自己?记得当年有许多留学生都靠在餐馆打工养家糊口,她也可以去餐馆打工,照样能有饭吃,她相信:有一颗准备吃苦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即便打工,也是把好手。
有人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家里肯定不止五斗米。其实,她当时读书先后借了近十万美金,直到2013年圣诞节前夕才还清。因为她相信:人生只涨不跌的投资就是学习和成长。
人生苦短,比如,一个人活80岁,掐头去尾,真正醒着的时间,三分之二都是在工作。既然主要的时间是在工作,那干嘛不做一件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在忙,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等着好不容易有点假期,赶紧去哪儿旅游一趟,然后回来接着忙,她不想过这样的日子,如果工作变成每天都像假期一样该多好,人要做自己由心而发的事情。那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呢?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你休息时间想做,别人不给你钱,你还愿意去做、而且倒贴都愿意去做的事,她业余时间都是在看心理学和自我帮助方面的书。于是,她决定放弃医学领域的成就和光环,开始学习教育心理学,她想做一件365天都喜欢并擅长的事情,这样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质量和意义。
在美国过着优渥的田园生活,却回国去到汶川,一去就是三年,她是怎么了?
第二次人生选择很多人看来也难以理解,拥有了很多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却一转身回到国内,并且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久,与爱人和不满10岁的女儿驻扎汶川,一呆就是三年。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其实,在他人看来令人羡慕的美好生活下,她的内心一直有一种深深的缺憾。
在美期间,和女儿的合影
因为,在她看来,幸福并不是一定要生活的雍容华贵,物质带来的是方便,不是幸福。
学习心理学之后她感觉如鱼得水,2001年从与斯坦福大学齐名的全美排名前三的教育学院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顺利毕业,从危机干预热线的志愿者做起,后来在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Centerstone工作,生活有了新的成色,他们在美国有一所300多坪的别墅,房前屋后种着满园的果树和花草,起风的时候溢满四季的芬芳,活蹦的小兔子,欢快的小鸟,淘气的松鼠飞来跑去,这种瓜果飘香的田园生活她也很喜欢,可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那时已经40多岁了,她问自己,人生到底往何处去?人生下半辈子就这样过了吗?她能清楚看到自己退休那一天甚至离开这个世界那一天的场景。
很多时候,坐在窗边,海蓝博士会拿出一封信来,每每看到信上的一句话,心就被触动,不能平静。这是一封来自大使馆的信,信上大概写着“祖国培养你多年,帮你实现人生的愿望,我们同意你继续留在美国,但也希望,未来你能够报效祖国。”每每看到这句话,她心底总是涌起无限感触。她说:“我们这一代人从上小学到博士毕业的学费都是国家支持的,在我们人生最壮年、学成之后并没有为国家做过什么就出国了,所以接到大使馆信的时候就很有感慨,也很难过,不仅是我,其实很多像我一样的海外学子心里都有同样的感受,总觉得很愧对国家。”在身心健康领域几十年的学习,相信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她常常听到心底有一种召唤。于是,她毅然选择回国,一切从头开始!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作为汶川地震救灾志愿者,她带领“心灵守望计划”心理援助团队驻扎四川,为灾区近10万名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心理援助、压力管理、留守儿童抗挫力的培训、危机干预服务和放下过去的梳理。在汶川的三年,海蓝博士对专业方向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数十年积累的国内外实用的理念和方法,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她认识到只有“助人自助”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大众。她开始综合国内外资源,创建了系统、科学和有效的助人自助的服务模式,因为只要学习、向内探索,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内在智慧、力量和爱解决自己的困惑。
同伴教育,让生命影响生命,她终其一生的夙愿
人活着要有使命和梦想,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经历过生死、诀别、转折、失败、拒绝、失去;面对过许多次的绝望和无奈;体验过心痛欲碎的悲伤;难以言表的愤怒;无人能助的恐惧;领略过实现梦想的喜悦和骄傲;目睹过许多功成名就之士的人生,一直在探寻什么是人生真正的成功?她发现:人生真正的成功是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很快恢复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并继续不懈地为实现梦想挺进。回顾历史和我们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决定健康,决定生死,决定成功,决定幸福。现代医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内心达到宁静、与人的和谐不再是一种概念,而是只要努力就可以触及的现实。
那么怎样能使千千万万个希望得到幸福的家庭幸福起来呢?
海蓝博士曾做过一项12,500多人参与的调研:
结果发现当人们有了困惑、麻烦或者难过时,第一时间找心理咨询师的只有2%,而第一时间找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的几乎占到60%。其实,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不也主要受同伴影响吗?比如,烫什么头发?买什么漂亮衣服?去哪儿吃饭?到哪儿去玩?买什么东西?看什么书?找谁帮忙?等等,我们第一时间都是找同伴和亲人,绝大数人伤心难过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找同伴和亲人。而她,希望千家万户都能够拥有宁静和谐的幸福生活,就这样,海蓝幸福家同伴教育体系诞生了。他们的使命就是陪伴大家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回归内心的宁静和谐,让大家拥有一个孩子和爱人一出门就想回来的家。行胜于言,用生命影响生命!
2015年5月,海蓝博士创立了“海蓝幸福家”,开创性地将Mindfulness(静观)、MSC(静观自她关怀)、PE(延长暴露疗法)、Anxiety
OCD(焦虑与强迫症暴露疗法)、Resilience(抗挫力)等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方法与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出一套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致力于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帮助家庭梳理三大核心关系——与自己、与爱人、与孩子的关系,在放下过去、面对现在、不忧未来的践行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人的和谐。
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糟糕,方法总比问题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跌宕起伏都是生活的必然部分,祸兮福兮,彼此相依。有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学习,让我们不再被过去搅扰,不忧未来,面对现实,享受当下,而这些方法,自己学了、用了就可以传授给她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伴。希望人人可以学会自助和助人,就像家家拥有创可贴一样,拥有让自己和他人宁静和谐的方法。当我们自己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力量、有自由;当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发现生命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甘甜。
生命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所有的选择都有代价。选择了就义无反顾,不要纠结和反复。
生活不是求仙访道,走捷径,生命一定要自己去品尝,沉淀,付出和创建,生命很短,别辜负了自己、辜负了命运。等、靠、要的人生是乞讨的人生,过一个自己选择的人生,也许很苦、也许很累、也许没人理解,只要自己知道是对的,就勇往直前,因为最悲催的人生是:从未选择,总被别人安排!
亲爱的,你呢,你是否真正为自己做过选择或决定?
《不完美,才美》作者
海蓝幸福家创始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
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
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
中国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
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
“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人生导师的人生选择
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有个算命先生告诉他这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回望海蓝博士的人生,每当她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时,她都选择了改变,而每次的改变,都把她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丰盈。很多时候,坐在窗边,海蓝博士会拿出一封信来,每每看到信上的一句话,心就被触动,不能平静。
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有个算命先生告诉他这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在海蓝博士看来,生命的精彩恰恰在于未知,如果把生命的未知当作一个礼物,每天都会是新的世界,等待她们探索、发现、感受和创建。
回望海蓝博士的人生,每当她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时,她都选择了改变,而每次的改变,都把她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丰盈。她说,人生,是一次可以选择的旅程,我们无法把控环境和他人,但我们始终都可以把控自己。
38岁从医学博士后变成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她真的疯了吗?
海蓝博士为自己做的第一个选择,在别人眼里,是疯了才会做的决定。那一年,她38岁,已经走过了极其艰苦的医学求学之路,站在了职业生涯的顶峰,她放弃了二十年在医学领域的耕耘,选择了把自己重新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从零开始。
1990年 师从“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
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当时是上海医科大学),海蓝博士跟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攻读博士,是先生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去美国做医学博士后,师从美国眼科协会副主席罗伯特.简.安德森,虽然在眼科学界,她的导师都是国内、国际的著名专家,是许多同行梦寐以求的机缘,也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她深深感到,一路走来,有逆水行舟之感,她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开始寻求自己内心真正的归宿,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1999年,她放弃医学上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光环,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进入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Peabody教育学院(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攻读教育学硕士。
1999年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博士后期间参加国际会议
1999年在美国范德堡大学PeabodyCollege攻读教育学硕士
做出这个决定,很多人都以为她脑子进水了,父母和公婆更是认为她疯了,眼看着的锦绣前程就这么放弃了?!和成功人生一步之遥,现在突然去弄什么心理学,太不靠谱,也太不负责任了,毕业后,有没有工作都不确定,折腾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她周围的人都嘲笑她,你都已经38岁了,又是个中国人,英文有口音,文化也不懂,毕业能找着工作吗?谁找你做咨询呢?客户可能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
其实,做这个决定,她也有过挣扎,20年的积累消失于一夕,年近40岁,从零做起,背井离乡,前途未卜。她当时跟她爱人讲,当医生的话能赚很多钱,当心理医生能不能找着工作都不知道。她爱人说:“其实你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追求很高的人,你睡觉哪儿都能睡着,也吃不了多少,人生很短,既然你这么喜欢教育心理学,一下班就看这方面的书,干嘛不去试试呢。”她问自己,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是否能养活自己?记得当年有许多留学生都靠在餐馆打工养家糊口,她也可以去餐馆打工,照样能有饭吃,她相信:有一颗准备吃苦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即便打工,也是把好手。
有人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家里肯定不止五斗米。其实,她当时读书先后借了近十万美金,直到2013年圣诞节前夕才还清。因为她相信:人生只涨不跌的投资就是学习和成长。
人生苦短,比如,一个人活80岁,掐头去尾,真正醒着的时间,三分之二都是在工作。既然主要的时间是在工作,那干嘛不做一件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在忙,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等着好不容易有点假期,赶紧去哪儿旅游一趟,然后回来接着忙,她不想过这样的日子,如果工作变成每天都像假期一样该多好,人要做自己由心而发的事情。那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呢?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你休息时间想做,别人不给你钱,你还愿意去做、而且倒贴都愿意去做的事,她业余时间都是在看心理学和自我帮助方面的书。于是,她决定放弃医学领域的成就和光环,开始学习教育心理学,她想做一件365天都喜欢并擅长的事情,这样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质量和意义。
在美国过着优渥的田园生活,却回国去到汶川,一去就是三年,她是怎么了?
第二次人生选择很多人看来也难以理解,拥有了很多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却一转身回到国内,并且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久,与爱人和不满10岁的女儿驻扎汶川,一呆就是三年。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其实,在他人看来令人羡慕的美好生活下,她的内心一直有一种深深的缺憾。
在美期间,和女儿的合影
因为,在她看来,幸福并不是一定要生活的雍容华贵,物质带来的是方便,不是幸福。
学习心理学之后她感觉如鱼得水,2001年从与斯坦福大学齐名的全美排名前三的教育学院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顺利毕业,从危机干预热线的志愿者做起,后来在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Centerstone工作,生活有了新的成色,他们在美国有一所300多坪的别墅,房前屋后种着满园的果树和花草,起风的时候溢满四季的芬芳,活蹦的小兔子,欢快的小鸟,淘气的松鼠飞来跑去,这种瓜果飘香的田园生活她也很喜欢,可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那时已经40多岁了,她问自己,人生到底往何处去?人生下半辈子就这样过了吗?她能清楚看到自己退休那一天甚至离开这个世界那一天的场景。
很多时候,坐在窗边,海蓝博士会拿出一封信来,每每看到信上的一句话,心就被触动,不能平静。这是一封来自大使馆的信,信上大概写着“祖国培养你多年,帮你实现人生的愿望,我们同意你继续留在美国,但也希望,未来你能够报效祖国。”每每看到这句话,她心底总是涌起无限感触。她说:“我们这一代人从上小学到博士毕业的学费都是国家支持的,在我们人生最壮年、学成之后并没有为国家做过什么就出国了,所以接到大使馆信的时候就很有感慨,也很难过,不仅是我,其实很多像我一样的海外学子心里都有同样的感受,总觉得很愧对国家。”在身心健康领域几十年的学习,相信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她常常听到心底有一种召唤。于是,她毅然选择回国,一切从头开始!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作为汶川地震救灾志愿者,她带领“心灵守望计划”心理援助团队驻扎四川,为灾区近10万名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心理援助、压力管理、留守儿童抗挫力的培训、危机干预服务和放下过去的梳理。在汶川的三年,海蓝博士对专业方向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数十年积累的国内外实用的理念和方法,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她认识到只有“助人自助”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大众。她开始综合国内外资源,创建了系统、科学和有效的助人自助的服务模式,因为只要学习、向内探索,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内在智慧、力量和爱解决自己的困惑。
同伴教育,让生命影响生命,她终其一生的夙愿
人活着要有使命和梦想,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经历过生死、诀别、转折、失败、拒绝、失去;面对过许多次的绝望和无奈;体验过心痛欲碎的悲伤;难以言表的愤怒;无人能助的恐惧;领略过实现梦想的喜悦和骄傲;目睹过许多功成名就之士的人生,一直在探寻什么是人生真正的成功?她发现:人生真正的成功是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很快恢复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并继续不懈地为实现梦想挺进。回顾历史和我们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决定健康,决定生死,决定成功,决定幸福。现代医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内心达到宁静、与人的和谐不再是一种概念,而是只要努力就可以触及的现实。
那么怎样能使千千万万个希望得到幸福的家庭幸福起来呢?
海蓝博士曾做过一项12,500多人参与的调研:
结果发现当人们有了困惑、麻烦或者难过时,第一时间找心理咨询师的只有2%,而第一时间找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的几乎占到60%。其实,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不也主要受同伴影响吗?比如,烫什么头发?买什么漂亮衣服?去哪儿吃饭?到哪儿去玩?买什么东西?看什么书?找谁帮忙?等等,我们第一时间都是找同伴和亲人,绝大数人伤心难过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找同伴和亲人。而她,希望千家万户都能够拥有宁静和谐的幸福生活,就这样,海蓝幸福家同伴教育体系诞生了。他们的使命就是陪伴大家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回归内心的宁静和谐,让大家拥有一个孩子和爱人一出门就想回来的家。行胜于言,用生命影响生命!
2015年5月,海蓝博士创立了“海蓝幸福家”,开创性地将Mindfulness(静观)、MSC(静观自她关怀)、PE(延长暴露疗法)、Anxiety
OCD(焦虑与强迫症暴露疗法)、Resilience(抗挫力)等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方法与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出一套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致力于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帮助家庭梳理三大核心关系——与自己、与爱人、与孩子的关系,在放下过去、面对现在、不忧未来的践行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人的和谐。
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糟糕,方法总比问题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跌宕起伏都是生活的必然部分,祸兮福兮,彼此相依。有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学习,让我们不再被过去搅扰,不忧未来,面对现实,享受当下,而这些方法,自己学了、用了就可以传授给她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伴。希望人人可以学会自助和助人,就像家家拥有创可贴一样,拥有让自己和他人宁静和谐的方法。当我们自己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力量、有自由;当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发现生命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甘甜。
生命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所有的选择都有代价。选择了就义无反顾,不要纠结和反复。
生活不是求仙访道,走捷径,生命一定要自己去品尝,沉淀,付出和创建,生命很短,别辜负了自己、辜负了命运。等、靠、要的人生是乞讨的人生,过一个自己选择的人生,也许很苦、也许很累、也许没人理解,只要自己知道是对的,就勇往直前,因为最悲催的人生是:从未选择,总被别人安排!
亲爱的,你呢,你是否真正为自己做过选择或决定?
《不完美,才美》作者
海蓝幸福家创始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
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
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
中国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
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
“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责任编辑: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魔导师的复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