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蔗糖的水解反应应中加入醋酸钠,水解程度为什么降低,是不是因为浓度升高,水解程度越大,究竟是为什么呀?

往醋酸钠溶液中添加酸碱水解程度都减小吗?
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是由于CH3COO-离子水解造成的,加酸时相当于增加溶液中H+的浓度,使CH3COO-更容易和H+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所以水解程度增加,而+碱的时候,相当于增加反应物(OH-)的浓度,所以使平衡向左移动,水解程度减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HAc + OH-加酸水解程度增大。
加酸增大加碱减少
你加我号吧 ! 我告诉 你
扫描下载二维码第八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_百度文库
第八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B.CH3COONa
2.对于醋酸溶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醋酸电离程度减小
C.0.1 mol·-1L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D.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c(OH-)
3.(2010年枣庄模拟)已知HClO和H2CO3的电离常数分别为HClO:Ka=3×10,H2CO3: Ka1=4.3×10-7、Ka2=4.3×10-11,下列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CaCO3固体过滤可得HClO和CaCl2的混合溶液
B.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ClO中,存在[HClO]+[ClO-]=[HCO3-]+[H2CO3]+[CO32-]
C.在含有上述两种酸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K+、Ba2+、I-、NH4+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ClO混合溶液中,[HCO3]&[ClO-]&[OH]
4.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和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盐是否可溶
D.Na2SO4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它是强酸硫酸和强碱氢氧化钠生成的盐
5.(2009年湖州质检)有四位学生分别设计实验来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其中正确的是(
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
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混合液温度下降 ---8+-
贡献者:hawkyzx69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当前位置:
>>>25℃时,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
25 ℃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1)上述两种解释中__________(填“甲”或“乙”)正确。(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 D.固体NaHCO3(3)若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 ℃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4)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__种粒子。 ②其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__mol。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乙 (2)B (3)乙;增大 (4)①7;②CH3COOH;CH3COO-;③0.006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5℃时,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主要考查你对&&盐水解的影响因素,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水解的影响因素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例如: 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5)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6)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
1.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常据此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HX&HY&HZ。 2.相同条件下:正盐&相应酸式盐。如水解程度 3.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如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
(1)考虑水解因素:如溶液 所以(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它的影响。如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3)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如相同浓度的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为: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盐溶液的“三大守恒”: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推出:②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c(Na+):nc(C)=1:1,推出:③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2)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A. 一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B. 二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 c(二级水解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②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同一种粒子浓度的大小。应注意弱酸、弱碱电离程度的大小以及影响电离度的因素,盐类水解及水解程度对该粒子浓度的影响。 ③比较经过反应化学反应后离子浓度的大小: A. 确定电解质溶液的成分 B. 确定溶液中含哪些粒子(分子、离子),此时要考虑物质的电离和水解情况 C. 确定各种粒子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大小 D.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判断 注:要抓住“两小”。即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故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远多于已电离出离子数目;盐的水解程度小,故未水解的粒子数目远多于水解生成的粒子数目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2CO3,溶液pH NaClO&Na2CO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
发现相似题
与“25℃时,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8547394001297048349194341631379151醋酸钠水解平衡后再加醋酸钠后为什么水解程度降低?水解平衡后再加反应物,反应应该继续水解,那就应该是水解程度升高啊?为什么降低啊...
Ac-+H2O=HAc+OH-水解平衡常数Kh=[HAc][OH-]/[Ac-]=[HAc][OH-][H+]/[Ac-][H+]=Kw/KaKw/Ka是一个固定值,温度不变水解程度就不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只知道,越稀越水解。
越弱越水解
醋酸钠水解平衡后再加醋酸钠后 浓度上升
扫描下载二维码关于水解程度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为什么水解程度会减少?
xdYR54YG82
水解度是指解离的醋酸根占总醋酸钠的比例,而在水中醋酸根水平已经有一定浓度,再加入醋酸钠会有一部分电离后的醋酸根马上与水中的氢形成醋酸分子,且原溶液中醋酸根水平越高加入醋酸钠后形成的醋酸分子比例越大,这就使溶液中醋酸根浓度略增加但变化不大,这样分母增加量大而分子增加量小自然水解程度变小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蔗糖的水解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