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k friedmann指出的脆弱家庭是指哪些类型的家庭

【图文】family as client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family as client
&&以家庭为中心
大小:2.6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李健有一首歌《父亲》,里面有一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歌词,没有之一。&br&&br&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br&&br&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歌名,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歌词,正如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电影名,大鱼。&br&&br&和歌词里面不同的是,我为我的父亲自豪过。&br&&br&父亲最初去新疆的巴里坤摆摊儿卖些小物件,过年的时候带回大半袋年底的存货。我至今记得他把一堆色彩斑斓闪闪发光的小东西倒在床上时我的惊喜和幸福。那里面有扎成捆儿的小汤匙,塑料片叠成的假礼花,还有铁盒子里面沉甸甸的小刀,上面画着齐天大圣、哪吒、圣斗士,一个个像活的一样闪着金灿灿的光芒。我像小财主一样逐个把玩这些小东西,满足的像掉进了蜜罐。晚上躺在父亲身边听他讲他在戈壁滩铁路上的奇异故事。父亲在这些故事里似乎都是地位稳定的主角。他从一帮维族混混刀片底下救了一个同去谋生计的老乡,他在火车上的厕所里躲过了好几次检票,他在他乡肆虐的风沙中帮牧民找回来迷失的群羊......&br&&br&那时候的父亲是探险家,是能以一己之力面对枯败土地和狂暴风沙的勇士。没有什么事是他办不到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他得不到的。&br&&br&后来,我童年的很多时间,我都跟着我的父亲在为寻找到一个立足的城市而奔波。我们两个像极了《当幸福来敲门》里面的父子,也像极了两个相依为命的游侠,在西北那些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之间漂流。我们穿着和城市里的时尚流行格格不入的布衣布鞋,背着缝了好几朵花的牛仔背包,在陌生的城市里,光鲜的面孔中,闪亮的高楼间,乐此不疲地穿梭。我从来没有觉得委屈和自卑,结实的布鞋是奶奶纳的鞋底儿,背包上的红花是妈妈的针线。我们两个家里的男子汉,背负着女人们的期许和牵挂,寻找一片能让他们自由呼吸的天空。我觉得我长大了,尤其是在单独照看着背包等父亲去买早点回来的时候。站在我们俩唯一的家当旁边,我觉得我和父亲,一起撑起了家里的脊梁。&br&&br&那时候的父亲是老师,带我去看这个世界,带我去感受小山村之外的自由和繁华。没有什么地方是他到不了的。没有什么知识是他不知道的。&br&&br&不幸的,我还是渐渐地长高了,我开始上网,开始交女朋友,开始接触这个时代带给我的汹涌的信息和杂乱的选择。父亲变得不再神采奕奕,他的眼神开始灰暗,剪影开始佝偻,手掌开始粗糙。他开始在我面前变得唯唯诺诺,变得极不自信,变得小心翼翼。有时候他闪避的眼神,让我觉得他似乎在担心自己曾经的夸夸其谈会被他逐渐长大的儿子识破,似乎在担心自己的伟岸和坚持,会在他儿子慢慢丰富的经历面前,变得不值一提。&br&&br&或许我们的成长都在蚕食着父亲的生命,直到那个坚强的男人最后的一丝荣光,也在我们嚣张的生命力面前隐退。我们抛弃曾经的依赖,我们倔强地肯定着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无情地否定着他们的过往。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比他走的更远,飞的比他更高。但他依然是那样,依然在最初的地方,等待着我们的回归与和解。&br&&br&看完《大鱼》,突然想好好的抱一下父亲。告诉他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堆闪闪发光的小宝贝,我永远忘不了那些有如传奇的故事,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在他乡街头蹒跚的日子。并且告诉他当初他是怎样为儿子搭建起整个世界的,我就会怎样为他保护这个世界。&br&&br&献给父亲,感谢你。&br&&br&冬夏恒久,一世温良。
李健有一首歌《父亲》,里面有一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歌词,没有之一。 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歌名,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歌词,正如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电影名,大鱼。 和歌词里面不同的是,我为我的父亲自豪过。 父亲最…
已经有很多答主科普过了这是一个电影梗,所以这个答案就当娱乐好了~&br&&br&—————————————————————&br&&br&了解这句话要结合麦克雷的生平。&br&麦克雷最早是死局帮的一员,而且被称为“死局帮中,最令人胆寒的一员”。&br&这肯定不是被迫加入的吃瓜群众,在守望先锋以及普罗大众眼中,就算不认为他是个穷凶极恶的罪犯,也不是什么好人。&br&而后他又加入了暗影守望,作为守望先锋的一部分,他似乎是一个好人,但是暗影守望的处事方法又似乎很难让他们和好人沾上边。再加上后来守望先锋和暗影守望的内部斗争,这两个组织的性质在吃瓜群众眼中可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再加上麦克雷有着自己的正义观,所做的事情也很难用一般的好坏来切分,因此麦克雷自称自己或许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br&&br&至于自己不是小人,则是因为麦克雷坚持自己的正义,做人清楚明白,不玩阴招,大招“午时已到”的背景就是西部牛仔在正午决斗以防止阳光晃到对手,是追求公平,光明磊落的象征。&br&&br&&br&&br&&br&&br&麦爹,能把您的枪拿下来了吧,你看我一点都没提闪光弹的事情……
已经有很多答主科普过了这是一个电影梗,所以这个答案就当娱乐好了~ ————————————————————— 了解这句话要结合麦克雷的生平。 麦克雷最早是死局帮的一员,而且被称为“死局帮中,最令人胆寒的一员”。 这肯定不是被迫加入的吃瓜群众,…
&p&“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p&&p&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因为我不想当一个无能的人呀。&/p&&p&直到后来我走进咨询室里慢慢探索自己时,我才明白,我应该愤怒,为什么不呢?愤怒,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p&&hr&&figure&&img src=&/v2-91f88f4cfbe2d942be4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91f88f4cfbe2d942be40_r.jpg&&&/figure&&h2&&b&压抑愤怒,是一种受伤害的开始&/b&&/h2&&p&如果我告诉你,&b&婴孩时期,我们的大哭便是一种愤怒的方式,来表达需求未被满足或被剥夺的痛苦。&/b&那么,你就会相信,愤怒是一种&b&原始&/b&的情绪。只是,随着成长,人们渐渐意识到,在社会文化中,我们需要压制愤怒,因为它太不讨喜——不仅因为消极,还因为它天生具有攻击性,往往会吓跑身边的所有人,无法招致好意。&/p&&p&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刚毕业的语文老师。也不记得最初是谁惹了谁,总之,我们班迅速成了她口中全年级纪律最差、最不像话的班级。上课时,她总是将手里的鼠标当成角尺,噼里啪啦摔打在桌上。而同学们也不负所望,纷纷则从课桌里掏出 CD 机、小说、漫画,甚至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小声聊天。课堂瞬时变成两军交火的战场——不管你信不信,这是所重点中学。&/p&&p&我,也和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呃什么?你们都不是这样?),甚至可能再稍稍过分那么一点点:私下给老师起外号,对她的吼叫置若罔闻,上语文课有可能在做任何事,除了听课……&/p&&p&终于,在一次公然与老师作对之后,我被请到了办公室。当时我怒不可遏,但又隐隐有些担忧。在语文教研组的办公室里,另一位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笑着满是善意地说:听说过你,挺有个性的?&/p&&p&瞬时间,我所有的未被尊重(当然,反过来年少的我也报以对方伤害和不尊重)、被否认、被质疑,都在她这动作、话语和笑容间消散了。后来,初三的时候,她成了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和她关系还挺不错。&/p&&p&但是,话说回来,未必人人愿意以我这种「叛逆」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许也惧怕面对类似的冲突。所以,我们渐渐学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在学校得不到尊重,梦想被嘲笑;转身,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对房价、对上司……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控制。还有些时候,原本和平的社交关系被对方忽然越界,边界被侵犯混淆;有时,陌生人或亲人会侵犯、剥夺我们的权利或空间。凡此种种。&/p&&p&&b&愤怒的「电光火石」,随处皆是。&/b&小火苗一旦燃起,被它伤害的「初始」模式,就是压抑愤怒,将其埋在心里。尤其,对于向影片女主角 Terry 这般,有着诸多「附属身份」的女性而言,发怒似乎意味着粗鲁、自私,更不被接受,因而也更倾向被抑制。&/p&&p&&b&未被熄灭的愤怒会转化为两种情绪:自责、自我怀疑,与焦虑&/b&。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孩子对于父母的敌意如果受到了压抑,将会逐渐导致这种敌意被转化为焦虑,并且蔓延到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观感中去。即,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敌意,那么这种敌意就会从有明确对象的「愤怒」,转化为失去明确对象的,泛化的焦虑。&/p&&p&长此以往控制情绪,可能会愈发丧失觉察与满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无法体验、表达愤怒,而这本身,已会让人们产生无力感。&/p&&p&&br&&/p&&figure&&img src=&/v2-5d0c95e5e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5d0c95e5e9_r.jpg&&&/figure&&h2&&b&「合理」面对自己的愤怒&/b&&/h2&&p&不同的情绪会激活大脑不同的部分。例如,焦虑和恐惧会激活大脑中与「逃避」有关的区域,而愤怒则与趋向行为有关。在生气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结果,使之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会趋向行动、改变,而非逃避。因此,从本质上讲,愤怒的情绪带有「命题验证」的色彩,驱使人们去寻求能够证明自己想法的证据。&/p&&p&那,愤怒的人一定会更热衷寻找与先前想法结论一致的证据啦?——你的直觉这样告诉你,毕竟,像十五岁的我一样,他们看起来那么自以为是。&/p&&p&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b&愤怒状态下的人反而会更多地采集驳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开放,结果也更有可能改变先前的认识,而非陷在其中。&/b&&/p&&p&相比仅仅只是感到「悲伤」,愤怒下的行动倾向有助于减弱「证实偏差」,即一种搜索、解释新信息,将其统统解读为对原有认识的强化和支持的偏差。&/p&&p&这种状态下,如果运用得好,别说是和语文老师的战争了,即使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冲突,甚至也能以愤怒化解。&/p&&p&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曾有研究者请以色列的被试者们阅读一份煽动性很强的内容,以此激发他们愤怒的情绪,然后衡量这种情绪会让他们更激进,还是更缓和。结果是:说不准,更高涨的愤怒使一些人的仇恨加深,但同时会令另一些人的仇恨得到妥协和缓解。&/p&&p&这听起来很奇怪:&b&为什么同样的刺激会使人们向两个不同方向驱使?&/b&&/p&&p&原因要归结于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基本归因谬误」。对方做出惹恼你的行为,究竟因为他这个人就是坏,还是当时情况所导致的呢?如果我们相信令我们愤怒的、不受欢迎的行为来自对方的内在特点,例如人格,或是一个组织的道德风气时,我们便会以破坏性的、激进的方式行动;而如果认为不满意的结果只是由当时的情境因素造成,那么人们则会以更缓和、更和平的方式趋近。&/p&&p&所以,如果当时语文课战场上的双方都能意识到自己在火上浇油,讲台上的人未必天生气急败坏爱攻击,讲台下的人也不全然无药可救、目中无人,那么,可能……可能会少很多有趣的回忆吧。&/p&&p&&br&&/p&&figure&&img src=&/v2-8402ddc1d352f36a7959e0ddb69c99a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402ddc1d352f36a7959e0ddb69c99a0_r.jpg&&&/figure&&h2&&b&高情商之间的对决&/b&&/h2&&p&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会选择把怒气及一切消极情绪都抛到一边,但心理学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b&真正情商高的人会选择拥抱愤怒&/b&——只要这种情绪在当时情况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某个目标。&/p&&p&毫无疑问,「会哭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愤怒的表达甚至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某种真实可信感。&b&相比那些从不发怒的伙伴,懂得愤怒的人们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欢迎。&/b&&/p&&p&如此说来,高情商者们一定意识到,如何解读愤怒也是门艺术。这种能力被称作「认知动机」: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与愤怒本身。&/p&&p&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宁愿选择脾气不好的老板的原因:当你以高认知动机对待上司的愤怒时,看到的是引发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沟通上的失误,进而可以得到自我的进步和提升。&/p&&p&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但向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p&&hr&&p&&b&其实,愤怒的情绪并不值得我们羞耻。相反,其中对于个人空间、边界、正义的知觉,恰恰是人性中自尊与道德的生动证明。&/b&&/p&&p&很多时候,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伤,或羞耻。当被有意识地处理、审视的时候,愤怒可以将我们指向那些真正的问题,告诉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什么,甚至,究竟什么是自己真实的模样。&/p&&p&所以,事情很简单:&b&要么,你观察、了解你的愤怒;要么,你受制于它。&/b&&/p&&p&&br&&/p&&p&最后,送上电影The Upside of Anger&b&(&/b&或许可以翻译成「愤怒的好处」)里的台词:&/p&&p&「&b&我现在知道,愤怒和憎恶让你在原有轨迹上停下来。它并不需要什么燃料,仅是把空气和生活吞噬、浸没……但它是真实的。它会改变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于原本的样子。&/b&」&/p&&p&&br&&/p&&p&是的,愤怒有这种力量。&b&但将它驶向哪里的方向盘,在你手上。&/b&&/p&&p&&br&&/p&&p&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发现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科普内容。&/p&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因为我不想当一个无能的人呀。直到后来我走进咨询室里慢慢探索自己时,我才明白,我应该愤怒,为什么不呢?愤怒,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压抑愤怒,是一种受…
&b&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b&&br&&b&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 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b&&br&请把自己放在罗辑的角度,反复的思考这两句话。&br&————————————分割线————————————&br&以下的话会非常的直,也很可能冲击他人三观。&br&&br&先跑个题,我玩了多年的魔兽世界。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魔兽世界》教会了你什么? - 魔兽世界&/a&&br&&br&我只赞了一个答案。&br&&b&活着才有DPS。&/b&&br&&br&&br&&b&换到人类的角度。当人类作为一个集体,只有在这个集体依旧存在的时候,人类所追求的一切才有载体,才有意义。&/b&&br&人没有了,人性是什么?&br&你指望没有“人”的“人性”可以在浩瀚冷酷的宇宙里熠熠生辉?&br&人没有了,自由是什么?&br&你指望没有“人”的“自由”可以依旧不受侵犯?&br&人没有了,普世价值是什么?&br&你指望没有人的世界还有价值去普?&br&&br&程圣母和所有选她作为执剑人的地球人一样,他们都没意识到这样一句话。&br&&b&你生存的权利,不是理所应当的。&/b&&br&承平日久,这所有一切人类社会问题,科学问题的最重要基石。&br&&b&活着,显得太理所当然了。&/b&&br&&blockquote&当她以执剑人的身份面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时。与罗辑不同,她没感觉到这是一场生死决斗,只感觉这是一盘棋,她平静地在棋盘前坐下,想好了各种开局,假设了对方的各种棋路并一一想好应对的方法.她准备用一生的时间下这盘棋。 &br&&br&但对方没有移动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盘向她劈头盖脸砸过来。&/blockquote&在我个人看来,当人类在生存困局——即解不开就会灭亡——中,所有要求保持“思想自由”、“民主”、“反对独裁”的思想全部都是短视且愚蠢的。&br&&blockquote&法国代表激动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人类失去自由思想的权利和能力,与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哪个更悲惨?当然是后者更悲惨!希恩斯起身反驳道,因为在前面那种情况下,人类至少还有重获思想自由的机会!我怀疑,如果那东西真被使用的话看看你们这些面壁者吧,俄罗斯代表时着天花板扬起双手,泰勒要剥夺人的生命,你要剥夺人的思想,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这话引起了一阵共鸣。&br&&/blockquote&人类至少还有重获思想自由的机会,只要人类还存在。&br&生存困局面前。&br&&b&不择手段是最基本的手段。&/b&&br&&br&三体中所有有机会救地球、并且做出有效行动的人。&br&罗辑,维德,章北海,关一帆。&br&这四个人的共同点,为了人类整体的存在,不在意杀部分人。&br&罗辑将整个地球作为筹码。&br&维德反物质死士队已经成型。&br&章北海动手杀过人,在抛弃整个舰队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br&“关一帆”们毫不犹豫的广播了坐标。&br&这是他们的兽性,挡我者死。&br&而更讽刺的是,前两个人,无论做过什么,计划多么有效,行为多么伟大。&br&都毁在程心手里。&br&“程心”是全人类“人性”的代表。&br&在面临全人类生存这一最基本的的问题下。&br&“程心”们的“人性”,只能毁了人类。&br&&br&&br&&br&&b&只有当人类的“兽性”维持了人类的生存,让人类可以存在下去。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重要问题的“人性”才存在。&/b&&br&&b&兽性是因,人性是果。&/b&&br&&b&没有因,果不存在。&/b&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 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请把自己放在罗辑的角度,反复的思考这两句话。 ————————————分割线———————————— 以下的话会非常的直,也很可能冲击他人三观。 先跑个题,我玩了多年…
我第三次抑郁发作的时候无比清楚地理解了这首诗,但那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来吃药控制住了,处在发作间期的我完全回忆不起来了当时的心情。能够模糊记得的,大概也就是这首诗里面所饱含的深刻的绝望,整个世界所能施加给一个个体的全部绝望。&br&每个句子积累的意象让我们看到,幸福似乎是存在的,希望是可以追逐的,只是它们都在到不了的地方。&br&“我知道这世界某处存在光明,只是我已经无力寻找。世界或许不会让所有人绝望,如果你有信念就去追逐幸福和理想。这与我无关,但祝愿你成功。”&br&“我说不清楚希望的形状,但我愿意用一切美好的词汇描述它、在幻想里拥有它。明天会是幸福的。明天,明天的明天。”&br&不懂诗,都是凭直觉很随意的理解。&br&顺带一说,在我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我们终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遇”两句话是一样风格的,可以说,不祥。
我第三次抑郁发作的时候无比清楚地理解了这首诗,但那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来吃药控制住了,处在发作间期的我完全回忆不起来了当时的心情。能够模糊记得的,大概也就是这首诗里面所饱含的深刻的绝望,整个世界所能施加给一个个体的全部绝望。 每个句子…
谢 &a data-hash=&b6add8d53cf8f570ada9dcaf& href=&///people/b6add8d53cf8f570ada9dca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邢翰& data-tip=&p$b$b6add8d53cf8f570ada9dcaf& data-hovercard=&p$b$b6add8d53cf8f570ada9dcaf&&@邢翰&/a& 邀请。&br&&br&我从09年的时候开始读TAOCP,到11年研究生毕业时候基本上看完了前三卷,工作后又陆陆续续跳着读了第四卷的大部分,以及新出的一本小册子:Mathematical Preliminaries Redux。曾经拿到Knuth Reward Check两枚,但是很遗憾都没有寄送到我手上,只能在这个页面上查询:&a href=&///?target=http%3A//www-cs-faculty.stanford.edu/%7Euno/bo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nuth: The Bank of San Serriffe&i class=&icon-external&&&/i&&/a& (Wu Yu Wen)&br&&br&一开始决定读这一套书其实源于一个很偶然的因素:伴随我多年的一台老笔记本突然罢工了。当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用笔记本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也懒得去送修或换新。我习惯晚睡,每晚11点左右回到家,1点睡觉,扣除洗漱时间大概还有1个半钟无所事事,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此后两年多研究生生活的业余休闲问题:去书店搬了套TAOCP回来,每晚读上三五页,几乎从未间断过。&br&&br&现在再回忆起这段专心读书的时光其实已经有点模糊了,虽然当时必定有许多困惑与挫败、涌动与狂喜。书上的内容乐观估计也就还能记住5%左右,但好在脑子里都还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遇到问题尚能有处可寻。&br&&br&楼上有人说”有读TAOCP的功夫把dan friedman的那几本书+SICP读一遍“。好笑!好像不读TAOCP你就会去读SICP一样。事实上我天天读TAOCP也没耽误读SICP顺便还把所有习题基本上都做了一遍。&br&&br&-----------------------------------------------------------&br&最后补充一些给想读这套书的同学的建议吧,以下是TAOCP的快速学习指南:&br&&br&第一卷必读的章节是Mathematical Preliminaries以及Mathematical Preliminaries Redux (Redux其实是新放出来的,还未出版,这里也把它算到第一卷),这两节加起来不过1百多一点页,基本上可以认为是CMath(具体数学)的简略版,对于在乎收益比的同学,读这两小节总比去读好几百页的CMath划算得多。有些答案提到了MIX,这个其实真的不重要,我除了认认真真看完了1.3节MIX的描述之后就再也没看过MIX代码(第四卷Bitwise Tricks那节例外),所以完全跳过也不影响阅读。&br&&br&第二卷相对比较枯燥,大部分内容都很琐细,但3.4节一定不能错过。&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算法惊艳到了你? - 调查类问题&/a& 这个问题的最高票答案所述算法在此节就有描述。我还曾经使用该节习题中提到的算法实现了一个非常黑科技的法线压缩: &a href=&///?target=https%3A///atyuwen/normal_encod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tyuwen/normal_encoding · GitHub&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第三卷各种内排外排查找树哈希表,随意翻翻,长长见识就好,什么Interpolation Search, In-Place Merge Sort, 还有为什么Quicksort和Heapsort都没有空格, Merge Sort却要有空格之类的小八卦。&br&&br&第四卷是最难的一卷,基本上全书都是组合数学和图论,相对简单易读的部分是7.1.3节,与Hacker's Delight一书类似,介绍了各种位运算技巧,绝对实用。另外第四卷因为公测不久,有很大机会捡到bug去换Knuth的支票哦。
邀请。 我从09年的时候开始读TAOCP,到11年研究生毕业时候基本上看完了前三卷,工作后又陆陆续续跳着读了第四卷的大部分,以及新出的一本小册子:Mathematical Preliminaries Redux。曾经拿到Knuth Reward Check两枚,但是很遗憾都没有寄送到我手…
&b&请勿转发微博!&/b&&br&&b&请勿转发微博!&/b&&br&&b&请勿转发微博!&/b&&br&&b&请勿转发微博!&/b&&br&&b&请勿转发微博!&/b&&br&&br&&br&&b&如果不能坚持看完五十行字,请自觉离开本页面。&/b&&br&&br&&b&老规矩:禁止任何形式的『合理使用』、转载、转发,分享以及将链接发至知乎主站外任何网站或App, &/b&&b&若无授权转载或转发,则视为默认以千字千元标准支付稿费。&/b&&b&外泄斩立决。智商欠奉,中文阅读障碍或微博转发控患者, 请在监护人及医师协助下学习本段落,谢谢合作。&/b&&br&&br&&br&&&br&泻药, 这题真挺乐呵, 不过挺好的。&br&我写回答是因为想来侃大山, 好东西拿出来大伙儿看了乐呵乐呵。&br&爱赞不赞爱谁谁, 都挺好的姑娘小伙儿, 别来做姿态。&br&&figure&&img src=&/3f0fcacb203fb5_b.jp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3f0fcacb203fb5_r.jpg&&&/figure&&&br&&br&如何理解一条谚语\陌生外语单词\鲁迅名言\四六级阅读理解…?&br&很简单, 人嘴两层皮, 上下都有理.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 怎么理解都行.&br&&br&题目中这句话放在中文搜索引擎中简直要逼死电脑:&br&&ul&&li&洛克菲勒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li&&li&莎士比亚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li&&li&巴尔扎克说:"三代培养一个绅士。"&/li&&li&轮到题主这里, 便是:"三代培养不出一个绅士。"&/li&&/ul&这是即将要…两两捉对厮杀的意思么?&br&饱餐过& Oyster Rockfeller"的洛大财主应该还能和采补之后的莎翁一战高下. 至于虎背熊腰密度较大的巴尔扎克,题主悠着点儿。&br&&br&中文千奇百怪的引用勉强归结于对英文翻译的方式多样化, 那么到底应该捉住哪一条进行分析?&br&想要通过追本溯源的方式"先找出原文,再分析理解原句"的方法虽然没有错, 但是如何才能找到真实的原文出处?&br&&br&对于"三代和贵族\绅士"的谚语,目前能找到的比较令人信服的出处和相关理解是这样的:&br&&ul&&li&由牛津出版的&a href=&///?target=http%3A//.au/books%3Fid%3D-IpkOkM3IfEC%26dq%3DIt%2Btakes%2Bthree%2Bgenerations%2Bto%2Bmake%2Ba%2Bgentleman%26source%3Dgbs_navlinks_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Dictionary of Proverbs&i class=&icon-external&&&/i&&/a&中对原谚语的出处如下:&br&&/li&&/ul&&figure&&img src=&/f367fd7a47ebf46a4a82_b.jpg& data-rawwidth=&822& data-rawheight=&8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2& data-original=&/f367fd7a47ebf46a4a82_r.jpg&&&/figure&大概是说,论出处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Kepers(他的这本书着重讨论文艺复兴走向衰落的时期内一个人应该持有怎样理想的人格,via@教学笔记)。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可以长期抛去那些不体面的做法, 那么他就可以被视为高尚的。其中memory和three generations真心不能用中文直译过来。同时,Markham给出了另一种观点:好的血统造就骨子里的绅士。&br&&br&如果把他俩的言论结合起来看,就是通过长期摒弃那些不好的,不体面的思想和做法,经过世代长期的沉淀,就会造就言行高尚的绅士。&br&之后就是近现代作家成群成群的引用。&br&&br&不过到底要经过一代二代还是三代的去芜存菁呢? 「感谢本命一生推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风清& data-hash=&80ae654ebf3d19bb233f& href=&///people/80ae654ebf3d19bb233f& data-hovercard=&p$b$80ae654ebf3d19bb233f&&@风清&/a& 提供的成语,看这琴瑟和鸣的凶残同步思维( ̄▽ ̄)」&br&&ul&&li&Lady Le Breton在她的室内女王成就宝典「误…」中尽现霸气的娇嗔道:"三代? 哼,nonsense utterly,我要打十个「大误…」。"&br&&/li&&/ul&&figure&&img src=&/35f06c2f477e4e03ee8a3d0da1c21838_b.jpg& data-rawwidth=&999& data-rawheight=&1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9& data-original=&/35f06c2f477e4e03ee8a3d0da1c21838_r.jpg&&&/figure&在Palmer的&a href=&///?target=http%3A//.au/books%3Fid%3DlLhHAAAAIAAJ%26dq%3DIt%2Btakes%2Bthree%2Bgenerations%2Bto%2Bmake%2Ba%2Bgentleman%26source%3Dgbs_navlinks_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Ideal of a Gentleman&i class=&icon-external&&&/i&&/a&中收录的这则关于"几代培养一个绅士"的对话中,女王大人的M汉子「特别误…」也认为刻意的去限定年代数是很无语的做法。&br&双亲和先辈的血统以及生活环境可以多种多样,但只要注重去芜存菁的萃取和发展,优良的品德可以像基因那样沉淀并且传承给下一代。由此可见父母言行和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经过世世代代传承积淀出一个品德以及言行高尚的绅士不是难事。&br&&br&当然,Palmer书中也收录了一则把个人品德上升到举国举民高度的观点:&br&如果世代对品德的传承可以造就绅士,那么这一特性简直可以乱入基因,继而演化社会造就"举国谦谦"的理想状态。&br&这种观点倒是可以回归到原观点塑造者Kepers的初衷,聚沙成塔的形成一种社会演化的风潮。更何况提出这一观点的Kepers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哲王,先贤,教皇,书籍等等等等这些遗留给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厚思想遗产,自然成就了这一次中欧思想文化大爆炸,也验证了Spectator中举国举民君子行的设想。&br&&br&不过话说回来, 谚语也好格言也好,就像论文里的实验数据一样,多数是为了拿来给自己的观点提供含金量的。如何理解谚语,在于如何让这条谚语为我所用。&br&你可以把这条谚语理解为"谚语云三代才能培养一个绅士\贵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长河且等闲。妹子,你看咱俩骨骼惊奇基因优良,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创建一个新民族?"&br&也可以全盘否定说"三代都培养不了一个绅士\贵族,不过妹子,常言道歹竹出好笋,你看我虽不是完人,好歹天性纯然。这天地间春意盎然,自然的使命不可违背。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创建一个新民族?"&br&&br&如果妹子不从,可以拉来知乎洗脑,不,赋予认知上的新生。&br&&br&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请勿转发微博! 请勿转发微博! 请勿转发微博! 请勿转发微博! 请勿转发微博! 如果不能坚持看完五十行字,请自觉离开本页面。 老规矩:禁止任何形式的『合理使用』、转载、转发,分享以及将链接发至知乎主站外任何网站或App, 若无授权转载或转发,则视为…
很喜欢的一句话。&br&个人理解是,对自己要&b&有要求,有方向,有原谅&/b&。&br&自己有过一段很痛苦的经历,曾经堕落迷茫没有动力,任何人的劝告都没有用。&br&这句话其实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在那个时候,有更好的理解。&br&所谓一个队伍,我觉得,是人对自己各方面有所“统领”。&br&我曾躺在床上一个星期,除了洗澡喝水,没做过任何事情。&br&也曾休学逃避生活,自残甚至尝试自杀。&br&那时候的感觉自己没有生存意愿,等待着死亡。&br&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的确就像是一个失去首领的部队,在一片沼泽里,慌乱迷茫。&br&突然有一天,也许是自己的求生欲望,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br&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头脑开始强迫自己的身体干一些事情。&br&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br&我的大脑和我的身体有了一种隔离,有了一种抗争,有了一种类似于“好吧,从今天起,要听我的”了的顿悟。&br&从那天起,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改变。&br&那是一种从通过本能生活,到用理智生活的转变。&br&我的头脑开始控制自己的身体,情绪,想法。&br&当我的身体告诉我,休息一下,躺着好舒服的时候,我的大脑说,我操,给我起来。&br&当我又陷入忧郁的时候,我的大脑说,没用的东西,给我去跑五公里。&br&当我又想结束一些东西的时候,我的大脑说,你这样做就是个懦夫。&br&&br&我觉得,这样的我,才是真正的我。&br&现在的我有了许多兴趣爱好,周末的时候即使一个人,也觉得好忙。&br&为了看电影,买了好的音响和投影仪,&br&为了录歌,买了专门的器材,&br&为了做好吃的,托朋友从老家带来专业的锅,&br&最近又开始琢磨怎么做皮制品,想给自己做个皮夹。&br&每天都觉得,过得好充实。虽然有时依然会陷入一些忧郁的情绪,但我知道,一点问题都没有。&br&&br&&br&&br&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或许就是这样的。&br&&b&我觉得,有队伍,就会有纪律,有纪律,就一定要执行。&/b&&br&&b&古人所谓的慎独,是这句话最好的注释。&/b&&br&&b&它并不是说一个人孤独终老无人挂念,而是说,当外界对你没有要求,没有关心,甚至将你遗忘的时候,你依然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要求,内心要有一个坚定的力量,像一个军队一样,坚定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b&&br&&b&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我也会开开心心,乐观向上走完我这一生。&/b&&br&&b&何况这个世界从未抛弃过任何人。&/b&&br&&br&&br&&b&==========&/b&&b&==========&/b&&b&==========&/b&&b&==========&/b&&b&==========&/b&&b&==========&/b&&br&说说闲话,当年我知道这句话那段时间,在看悟空传,里面这段让我觉得,我操,这就是我要成为的爷们。&br&&br&
天边的雷鸣已然越来越近了。&br&&br&  孙悟空靠在一棵焦树上,静静的等着。&br&&br&  等到那一刹,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闪电划开。&br&&br&  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br&&br&  “来吧!”&br&&br&&br&燃爆了有没有!
很喜欢的一句话。 个人理解是,对自己要有要求,有方向,有原谅。 自己有过一段很痛苦的经历,曾经堕落迷茫没有动力,任何人的劝告都没有用。 这句话其实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在那个时候,有更好的理解。 所谓一个队伍,我觉得,是人对自己各方面有所“统领…
大多数现代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基本是扯淡&br&一来,赵普读书绝对不只半部《论语》;&br&二来,他治理国政用的也不是《论语》之术;&br&最后,拿这句话来作为自己不学无术遮羞布的,省省吧&br&&br&先看《宋史》原文——&b&赵普密室读书事件&/b&&br&&blockquote&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blockquote&1、赵普出身低级地方官吏家庭,《宋史》说他“少习吏事”,就是说功夫都用在行政事务学习上了。&br&“寡学术”不是说他不通文墨,而是对儒家经典没有深入的研究,《论语》这样的基础总是读过的。&br&后来,因为他天赋异秉,精通权术,成为了赵匡胤的谋主,要我来描述的话,是以下这个形象——&br&&br&&figure&&img src=&/727a1b14db46aabb84038d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0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727a1b14db46aabb84038d8_r.jpg&&&/figure&&br&&br&2、赵普从公务员混成PM之后,仅凭原来先天的权谋与后天的政务,渐渐不够用了。中国古代对于宰相的要求很高“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br&另一方面,赵匡胤自己是个老粗,但是却能够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经常劝手下读书,赵普身为宰相当然也没被少说。于是这个时候,赵普开始读书,书指的当然是儒家经典。&br&&br&3、经过长期的学习,到了赵普晚年,已经养成了随时“手不释卷”的习惯。&br&&br&4、这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赵普每天回到家,总是神神秘秘地关起门来,取出书箱里的书读上大半天。他在世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是什么书,直到去世之后,家人打开书箱,才发现装的是二十篇《论语》(注:《论语》共二十篇,赵普读的是&b&一整部《论语》&/b&,而非半部)&br&&br&——仅从这段记载来看,被宋太祖劝学后,赵普没少读书,但是每天回了家还是总要看看《论语》。赵普终生没有在学术上有什么表现,所以他整天读《论语》应该也不是为了什么学术钻研。&br&我的理解是,这更多是赵普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br&&br&“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的由来,最早是在南宋&br&&blockquote&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注: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林駧《古今源流至论》&br&&br&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罗大经《鹤林玉露》&/blockquote&与上面《宋史》记载的赵普密室读书事件一对照,就发现矛盾在哪里了——如果赵普生前就到处宣称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他每天关门读的书,换谁推理都知道是什么书了。也就不会有等他去世后,家人打开书箱才真相大白的解谜情节发生了。&br&&br&从逻辑分析来看,南宋林駧、罗大经的记载,应该是对已广泛流传的赵普密室读书事件的演绎。就是从“赵普读的是《论语》”这一谜底倒推出“赵普读《论语》治天下”的前提假设。并且,通过鸡汤哲学化的加工,将赵普常读的一整部《论语》处理成半部,以凸显《论语》的博大精深。&br&这个寓言化情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劝喻世人:只要有心钻研,即使只是半部启蒙的《论语》都能治理天下,何况还有另外半部呢?&br&&br&回到我最初说的,现在很多人对此的理解是:半部《论语》就足以治天下了,可见我不学无术也没什么嘛哈哈哈。&br&然后“半部《论语》治天下”经常和“尽信书不如无书”结合起来,成为不学无术者自我安慰的护身符和遮羞布。显然,这无论与北宋的历史事实,还是南宋人改编的初衷,都是背道而驰的。
大多数现代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基本是扯淡 一来,赵普读书绝对不只半部《论语》; 二来,他治理国政用的也不是《论语》之术; 最后,拿这句话来作为自己不学无术遮羞布的,省省吧 先看《宋史》原文——赵普密室读书事件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
哦,你想证明自己是直男?&br&&br&&br&要成为硬汉直男癌,&br&&br&&br&来吧,来看仓鼠君的《直男癌重病指南》吧:&br&&br&《直男癌重病指南》&br&&br&&br&你是一个直男癌,你是一个硬汉,&br&&br&&br&你无所畏惧,永不为奴:&br&&br&&br&1.你喜欢妹子,特别喜欢,你对于男性没有任何的性趣和欲望。&br&&br&&br&2.你从来不懂化妆,你也分不清口红和唇膏的区别,什么化妆?化妆就是抹口红,抹口红就是在化妆!&br&&br&&br&3.你喜欢大胡子,你觉得有胡子超级帅气。胡子越多越男人!!&br&&br&&br&4.衣服?你从来不会出门买衣服,拿衣服!你的衣服都是家人买的,或者淘宝来的!&br&&br&&br&5.鞋?你有过几双价格不菲的鞋,但你仍旧会穿拖鞋出门!你喜欢那种凉爽!&br&&br&&br&6.你心里觉得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不一样,男性要承担责任。是的,男人就是背负和责任!&br&&br&&br&7.你是一个有知识的直男癌,当女性朋友生理期时,你不光会说多喝热水,你还会说,吃止痛药啊,然后讲解热水和止疼药的生理机理。&br&&br&&br&8.跟女性朋友见面时,你会追问对方的工作细节,讨论学术问题。&br&&br&&br&9.直男癌,每一个直男癌都喜欢讨论国际大事,从朝鲜到中东,从川普到非洲,你指点江山,唾沫横飞。&br&&br&&br&10.你还可以喜欢军事,你是个军迷!&br&&br&&br&11.你还要关注足球和篮球!&br&&br&&br&12.想每一个硬汉直男一样,你渴望养一只强大的宠物,比如一只布丁仓鼠。&br&&br&&br&13.言情小说?从来没有看过那种软绵绵的东西,我们只看真男人的朗道十卷!&br&&br&&br&14.你觉得张无忌并不是一个渣男。&br&&br&&br&15.找对象时,你会关心对方的学历,本科学校和文章发表情况!&br&&br&&br&16.你是新中国的坚定支持者,甚至是自己民族的支持者。&br&&br&&br&17.你说自己是个右派,其实你只是不爽那些政权正确罢了,你的内心其实是个无产阶级战士!干死地主老财!&br&&br&&br&18.其实你更倾向于工业党,发展才是硬道理。&br&&br&&br&19.你从来不和女性争吵,她们不讲道理,你默默抗下了这一切,磕着瓜子。&br&&br&&br&20.你偶尔也需要放松,你有三种以上找到小电影的方法。&br&&br&&br&21.你的微信用的是自己名字,头像是自己爬山或者旅游时的照片!&br&&br&&br&22.天啊,你有一个女朋友。&br&&br&&br&23.或者你有一个硬盘的女朋友。&br&&br&&br&24.你几个月才发一次朋友圈。&br&&br&&br&25.你孝顺父母,帮扶晚辈。&br&&br&&br&26.你本月最大开销,除了吃饭可能就是steam。&br&&br&&br&27.你是一个硬核的主机玩家!&br&&br&&br&28.你偶尔也会用颜文字卖卖萌,所谓侠骨柔情(??ω?`)&br&&br&&br&29.你忘不掉自己初恋女友。&br&&br&&br&30.你从来不回头看爆炸!&br&&br&&br&31.你喜欢机器人,和大钻头!挖掘机也算。&br&&br&&br&32.你准备攒钱换一个好点的键盘和鼠标。&br&&br&&br&33.天啊,你居然在用安卓机!还是国货!&br&&br&&br&34.你几乎没怎么看过韩剧,或许你对韩国的理解完全是抗美援朝,萨德,主播和电竞。&br&&br&&br&35.你可以用各种剩菜拌饭度过一天。&br&&br&&br&36.你或许是支持过川普的,反正你多半不喜欢希拉里。&br&&br&&br&37.你喜欢看历史!&br&&br&&br&38.你能喝下一瓶白花蛇草水!&br&&br&&br&39.你全程关注了18+1大会&br&&br&&br&40.你有话就会直说,从来不懂暗示什么。&br&&br&&br&41.你觉得自己是讲道理的。&br&&br&&br&42.吃最好吃的瓜子,跑最炫酷的跑轮,你就是一个像仓鼠一样的硬汉!!&br&&br&&br&&br&已完不续。&br&&br&&br&这就是仓鼠的直男癌手册,硬汉的你,学会了吗?&br&&br&&br&&figure&&img src=&/v2-36e522fefa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36e522fefa8_r.jpg&&&/figure&一起学习硬汉仓鼠吧!&br&&br&&br&&figure&&img src=&/v2-c16cc81ed88a16eb8f4e0_b.jp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4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figure&连小瓜子都会点赞了呢!
哦,你想证明自己是直男? 要成为硬汉直男癌, 来吧,来看仓鼠君的《直男癌重病指南》吧: 《直男癌重病指南》 你是一个直男癌,你是一个硬汉, 你无所畏惧,永不为奴: 1.你喜欢妹子,特别喜欢,你对于男性没有任何的性趣和欲望。 2.你从来不懂化妆,你也…
我谈不太好“文艺”,倒是定义过“文艺青年”:&br&&br&如果要我说,文艺青年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从精神产品里获得的快乐,远远比物质生活中得到的多。他们相信美和爱能改变世界。他们致力于变得丰富、美好,不那么愚蠢。对这个世界他们心怀善意。
我谈不太好“文艺”,倒是定义过“文艺青年”: 如果要我说,文艺青年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从精神产品里获得的快乐,远远比物质生活中得到的多。他们相信美和爱能改变世界。他们致力于变得丰富、美好,不那么愚蠢。对这个世界他们心怀善意。
网络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依靠 IP 寻址。&br&从逻辑上来讲,是两步的。&br&第一步,从 IP 中找到所属的网络,好比是去找这个人是哪个小区的;&br&第二布,再从 IP 中找到主机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好比是在小区里面找到这个人。&br&&br&第一步中的网络,就称之为「子网」(Subnet)。&br&从逻辑上来讲,一般同一子网(Subnet)是使用相同的网关。就好比,一个小区的入口。&br&&br&IPv4 的 IP 地址是 32 位的,形式如 &a href=&///?target=http%3A//xxx.xxx.xxx.xx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xx.xxx.xxx.xx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每一个 xxx 取值都是 0 - 255。&br&到底是前三个 xxx 相同,就代表同一个子网,还是前两个,还是其他?这个并不一定。&br&就好比小区有大有小,有的小区有上千户人家,有的小区只有区区几个。&br&所以,就引入「子网掩码」(Subnet Mask)来标识该子网的大小。&br&&br&我们一般看到的 IP 地址是十进制的编码,所以如果换一个视角,从二进制的角度看,每一个 IP 地址就是 32 位 1 或 0。&br&子网掩码,就是用来告诉这个子网的覆盖区间。这 32 位中,前多少位是网络段?当然,余下的就是主机段。&br&&br&举典型的例子:&br&IP 中前 24 位代表子网号,后 8 位代表主机号。&br&所以子网掩码就是 24 个 1(代表前 24 位是子网部分),加 8 个 0(后 8 位是主机部分)。&br&如果沿用 IP 的标识方式,就是 255.255.255.0 。&br&每一个 255 对应 8 个二进制 1,最后一个 0 对应 8 个二进制 0。&br&该子网可以容纳最多 256 台主机,也就是主机号从 0 到 255。&br&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多,有一些特殊数字有保留用处(广播、网关等)。
网络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是依靠 IP 寻址。 从逻辑上来讲,是两步的。 第一步,从 IP 中找到所属的网络,好比是去找这个人是哪个小区的; 第二布,再从 IP 中找到主机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好比是在小区里面找到这个人。 第一步中的网络,就…
&p&《徒然喜欢你》这种标题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信、达、雅没一项对的,根本算不上译名。&/p&&p&作品标题是《徒然チルドレン》,チルドレン 就是 children ,指里面登场的角色们。「徒然」是日语词(汉语有个一样的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一样),有白费力气、徒劳无功的意思,也有无所事事、厌烦、百无聊赖之类的意思。&/p&&p&用在这部作品的标题上面是个双关,既指部分登场的准情侣明明两情相悦,却因为(从外人看来)无聊的顾忌和烦恼而迟迟不能走到一起;也指登场的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描写的也是发生在他们之间平淡无奇的恋爱小故事。&/p&
《徒然喜欢你》这种标题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信、达、雅没一项对的,根本算不上译名。作品标题是《徒然チルドレン》,チルドレン 就是 children ,指里面登场的角色们。「徒然」是日语词(汉语有个一样的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一样),有白费力气、徒劳…
补充&br&半年前写的书评了,回头看来还是感慨良多。&br&楚慈真的就是我心里的白月光,我很清楚他只是个小说人物,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的概率可能比登上月球还小,但是我还是会爱他。&br&韩越对他的着迷,我一点都不奇怪。韩越对他的固执,我也觉得非常可以理解,因为换了我自己,不会比韩越好多少。&br&这么一个人,谁舍得放手啊?&br&如果我是韩越,我一定对他一见钟情。虽然我不是韩越,我也会对他一见钟情。&br&惟楚有才的楚,慈悲为怀的慈。&br&&br&以下是原文:&br&怎么说呢,对于这个人,他是我见过的最独特的受没有之一。&br&
冰山受和霸道攻,这个cp多不新鲜啊,年年都有《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文铺天盖地一屏幕,但是淮上无疑是用非常出色的文笔将人物变得立体饱满了。我对韩越其实并没有很强的触动,但是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我对楚慈前后变化的感觉——惊心动魄。&br&
如何不惊心动魄?&br&
楚慈其人,名副其实。&br&
他这个名字非常的值得推敲。开头韩楚二人相遇,韩越一伙人随手砸飞的盘子把楚慈的手臂划了一道血口,楚慈是非常之愤怒的,以至于他当场就叱责出声了。然而当韩越立马道歉赔不是的时候,吃软不吃硬的楚慈又明显再维持不住怒气了,几乎是立刻地就原谅了他。&br&
他这个人,真的非常的仁慈。无论是害过他的还是伤过他的,他其实都很轻易地原谅了。比如剽窃他科研成果的上司,打架殃及到他的太子党们,楚慈其实都很快原谅了,并不耿耿于怀。对于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来说,对于一个受尽人间冷暖的孤儿来说,这种对于世间的善意,真的来的很不容易。&br&
如何来的?他有一个早逝的生母,生母不但是位老师而且甘于去贵州支教,可见是位非常温柔的女子。他的父亲呢?虽然固执清高,但是对国家一片赤诚。他的养母和弟弟呢?也都是世间最平凡但是最温柔坚韧的人。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楚慈具有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宽容大度、慈悲心肠。&br&
就像韩越想的那样。楚慈这样的人,本来就应该一生喜乐平安,因为他的苦都在前半生吃尽了。&br&
然而韩强醉酒后疾驰而来的那辆车,碾碎了一切。&br&
初遇的时候,韩越问楚慈,名字是不是“瓷器的瓷”,楚慈说不是,是“仁慈的慈”。&br&
是的,并不是精致脆弱的瓷器。其实那时候,楚慈也非常清楚自己与韩家之间的实力差距,他几乎是无奈而痛苦地选择了原谅——他这个时候还是很单纯地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带着养母和弟弟的那一份,好好的活下去。&br&
然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韩越。&br&
有很多读者为韩越心疼,为韩越不甘。但是扪心自问,如果你的伴侣对你抬脚就踹抬手就打张口就骂,而且占有欲和控制欲极端旺盛,这样的生活不要说两年,就是两个月,你也该崩溃了。&br&
不要说韩越也有心疼楚慈的时候,比如说为他洗手作羹汤。韩越的这些脉脉温情,落在楚慈眼里,都被他的专横残忍所掩盖。哪怕他天生慈悲心肠,哪怕他确实有片刻的感动,只要韩越下一次的暴力再次上演,楚慈心里的那层冰牢还是越结越厚。&br&
韩越抬手就能抽楚慈耳光,抬脚就能把他踹成胃出血,能为了一时的面子用暴力强迫他出现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楚慈这个人,虽然宽容本性,但也是心高气傲到了极点。他甚至懒得伪装,哪怕被虐待得伤痕累累,他不想理韩越,就绝不会给他一个好脸色。&br&
当然,私以为...这也是韩越确实爱他爱得疯魔,楚慈有这个软硬不吃的本钱。&br&
然而当龙纪威把他们堵在山里、韩越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楚慈是怎么选择的?&br&
他终究是狠不下心,逃不开一个“慈”字。其实,这个时候他对韩越的恨意已经变了质。两年以来韩越待他不好是真,可韩越待他好也是真。楚慈是典型的七窍玲珑心,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依然遵循了本性。&br&
所以那个一刀抹了侯的脖子、下了赵的右臂、将韩强分尸成几十块的人,是他吗?&br&
我觉得这篇文最惊心动魄的地方就在这里。韩越用自己凌虐疯狂的爱意,韩家用自己专权残忍的本质,硬生生把一个宽容本性、慈悲心肠的楚慈,变成了一个理智冷静、满手血腥的杀人机器。&br&
韩老爷子的寿宴上,他暴起一刀,搓断高庆良的喉骨、从老司令的脊背透出,几乎没有思考,也没有犹豫。当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当他对韩家乃至特权阶级的怨愤一冲而上,他的刀便出了鞘。&br&
想想两年前那个笑意温和、彬彬有礼的楚慈,如何不让人一片唏嘘?&br&
每个人的过错,都要付出代价。&br&
韩强、侯宏昌、高庆良的过错,都用自己的性命去偿还了。韩老司令的过错,也用自己的伤痛去偿还了。韩越的过错,也用他的一辈子去弥补了。&br&
楚慈的过错呢?他也将用一辈子去慢慢偿还。&br&
在《提灯照山河》中也提到过,他后来被寻仇的高庆良的弟弟在腹部捅了两刀,留下了巨大的疤痕。&br&
这篇文的主题,其实不是复仇,而是赎罪。&br&
淮上说得很好,没有人可以越过法律去擅自审判他人的罪过;但是也没有人可以无视宪法,凭借自己的特权,将人性和尊严践踏在自己的脚底下。&br&
楚慈用另一种方式维护了人性与道德,那么他也将用一辈子,去偿还他在此过程中所犯下的罪孽。&br&
当他终于还清,他又是那个笑意温和的楚工了。拥有正常的交际圈和朋友圈,和自己的爱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一辈子平安喜乐。&br&
惟楚有才的楚,慈悲为怀的慈。&br&
这才是我心里最爱的那个楚慈。
11.1 补充 半年前写的书评了,回头看来还是感慨良多。 楚慈真的就是我心里的白月光,我很清楚他只是个小说人物,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的概率可能比登上月球还小,但是我还是会爱他。 韩越对他的着迷,我一点都不奇怪。韩越对他的固执,我也觉得非常可以理解,…
宁愿承认自己是个神经病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个爱上你的傻逼
宁愿承认自己是个神经病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个爱上你的傻逼
我前男友总是跟我说让我独立一点有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话,关键我不觉得自己粘人啊,只是正常的情侣相处,我一寻思,既然这样都嫌太热乎就远点吧,然后就是这样越来越远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需要他,然后发现,嘿,原来我不需要男友~自己过挺好嘛~干嘛让这货占着男友的地方不干男友的事~妥妥的,白了个白~
我前男友总是跟我说让我独立一点有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话,关键我不觉得自己粘人啊,只是正常的情侣相处,我一寻思,既然这样都嫌太热乎就远点吧,然后就是这样越来越远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需要他,然后发现,嘿,原来我不需要男友~自己过挺好嘛~干嘛让这货占着…
先说真心话:&br&&br&她们不是我的女儿,我不是她们的父亲,我不关心,也无所谓,不会管她们混不混社会。&br&&br&但是,她们要是欺负我,我会选择拨打110,找警察。&br&&br&很庆幸,学生时代,我没跟女混混儿产生梁子,还没有机会叫过警察。&br&&br&------&br&&br&&br&&br&再回答题主问网友们如何看待。&br&&br&首先,对你提出的一个观点表示肯定,也许会得罪一部分朋友,不过这是事实:&br&&br&(她们)基本上来自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br&&br&&br&换句伤害面不那么广的话也许是:&br&&br&成绩好、校风好的高中产出的混社会的女生比成绩差、校风差的高中相对要少一些。&br&&br&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对混社会的女生有了一定的广泛认知:&br&&br&1:缺乏家长管教,或者是说家长无法管教&br&&br&2:价值观扭曲,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br&&br&3:成长环境恶劣,受损友的负面影响大,被人拖下水&br&&br&4:受处罚的力度小,未成年人保护法&br&&br&5:害怕吃苦,厌学情绪严重,无法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br&&br&6: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蔓延&br&&br&7:家庭关系破裂,自暴自弃,以烂为烂,甚至把毁灭自己,当混混儿作为报复父母的工具&br&&br&&br&这六条,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br&&br&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有些孩子,的确是因为父母不管教,诸如父母离异啊,单亲啊,家里子女多照顾不过来啊,父母忙于事业或者生意,父母在外地打工种种原因。&br&&br&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混社会,但是很多父亲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尤其是极为重要的青春期,是失职的。&br&&br&我读初中的时候,班上的很多女生喜欢去网吧通宵打梦幻西游和泡泡糖。&br&&br&她们几个人,后来都在初三开学就选择了读职高。&br&&br&与其说是选择,倒不如说是我们班主任“安排”的。班主任后来解释是她们影响了班上的风气,所以就跟男生中搞事儿的天王们被“劝”走了。&br&&br&回忆发现,这些女生的家教普遍不算严格,初中女生,居然可以不回家。&br&&br&怎么来的?有一个我是知道的。&br&&br&她爸妈离婚了,跟着奶奶生活。&br&&br&她给奶奶说自己去妈妈家住,给妈妈说在奶奶家住,由于爸妈、奶奶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所以两边就蒙混过去了。&br&&br&初一刚进来的时候,她成绩挺好的,以前也是她所在的小学的尖子生,初二上期,迅速被班上的其他混社会的男同学女同学带跑了。&br&&br&我记得那时候刚开始在数学上加难度,她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吧,就放弃了学业。&br&&br&现在跟她没联系了,最后一次听说她,是在大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学说她在网吧做网管。&br&&br&可惜,可悲,可叹。&br&&br&------&br&&br&我老家酒吧、娱乐场所很多。&br&&br&我读书那阵子,混社会的女孩一般在网吧、溜冰场、游戏厅、卡拉OK、KTV混迹。&br&&br&那时候我喜欢跟我大哥悄悄去打苹果机,说实话,虽然我们是男的,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小娃娃,我们看见那些大姐大,还是会下意识躲着走。&br&&br&不是怕她们,是怕她们背后的男人。&br&&br&------&br&&br&前几天回老家。&br&&br&用快手搜索了一下附近的人上传的视频。&br&&br&除了社会摇,就是酒吧的动词打次十七秒。&br&&br&玩快手的这些女孩子的年纪基本上与高中生相仿,我不认识她们,也不担心她们的未来,只是觉得遗憾,那么晚了,该回家了。&br&&br&我虽然是做夜场的,但是不建议未成年人到夜店寻欢。因为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很容易被带坏。尚且有成年人进来了无法把持住自己或者保障自己人身安全的,何况十几岁的小妹儿呢?&br&&br&可惜的是,多少十几岁的小妹妹为了能在朋友圈装装逼、为了喝点免费的酒,为了有所谓的大哥的照应,去酒吧做了多少人免费的随从。&br&&br&------&br&&br&打开老家的某个专门产出社会人的贴吧,“满目疮痍”来形容不为过。&br&&br&有约架的,有骂人的,有约着啥时候去酒吧的,更有到处找人拜大哥的。&br&&br&忽然想起一个事儿,初二的时候,老家开了一家酒吧,社会人同学们去蹦了迪,第二天在班上给我们炫耀蹦迪多么多么好玩,让我们一起去。&br&&br&我想,为什么迷恋纸醉金迷,大概是她们觉得自己在引领着潮流吧。&br&&br&------&br&&br&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故事。&br&&br&因为我自己的交际范围比一般的人的确要广,一般情况下,不删除任何人的微信号码,通过朋友圈,可以快速地看到更大的世界。&br&&br&老家,有一群女人,是曾经的社会人,我有她们其中几个人的微信号码,前两年在老家经常一起泡酒吧。&br&&br&她们现在在干什么,我不方便透露,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br&&br&她们为自己曾经的那条弯路,有过后悔。&br&&br&此时此刻,她们应该还在聚会,还在喝酒,十年前,她们的酒杯里,一饮而快,是畅快;&br&今日的酒杯里,也许有几滴遗憾的滋味。&br&&br&书中自有颜如玉,&br&酒中自带“三分毒”。&br&&br&最应该全心全意学习知识文化的年纪,却入了歧途走上了社会人的道路装酷,通宵上网,赌博,打架,跟大哥,甚至是从事违法乱纪的行为,到了日后,会受到一定的惩罚的。&br&&br&或许不是来自于良知和自我意识醒悟之后的愧疚和遗憾,而是没有好好把握青春年华的感伤。&br&&br&------&br&&br&我妈妈的干女儿,比我小两岁,家里很贫困,父母工作也很忙,一个是开锁的,一个是超市的营业员,她父亲在她小时候做酒生意欠了债,尽管两个大人有工作,但是要还债,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爸妈经常加班,就没多少时间管她。&br&&br&这次回家,我妈告诉我:&br&&br&“周阿姨那个女儿好争气,这次国庆节回来看我,人家都在美国留学了,每年子都有奖学金,她们老师喜欢她得很,你周阿姨家的苦日子要过去了,要开始享福了哦。”&br&&br&同样是“无人管教”的子女,同样是贫困家庭的子女,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最后的路子就不一样。&br&&br&我妈说:“没得法得嘛,她晓得她屋头条件撇,只有靠她国人(自己)了。这女儿算是争气的。”&br&&br&-------&br&&br&而她小学那个班,混混儿很多,女混混儿也不少,她们班的女混混儿,有在我们老家卖衣服的,洗脚的,卖酒的。&br&&br&中学那个班,混混儿也不少,高中她读了火箭班,就没了女混混儿这一说了。&br&&br&如果她不能在自己心中树立“刻苦学习改变家庭命运的信念”,也许她也很容易被种种诱惑和便利给“吸”走吧。&br&&br&-------&br&&br&女混混儿打了你,不要害怕,&br&记得拨打110,不要怕丢面子,&br&比起丢面子,骨肉被她们打更痛。&br&&br&读书很苦,读书很累,尤其是把书读好,更苦,更累。&br&&br&读书,苦一时,未来的路途不会那么曲折;&br&出来混,看似很轻松,吃喝玩乐,&br&到了一定年纪,会还上那些欠债的。&br&&br&噢,女孩子即便是成绩不好,不能读书,其实学一门手艺,掌握一门求生的技术,也好过去混社会成为女混混儿。&br&&br&------&br&&br&但愿我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女儿的话,能管教好她,为她负责,不给这个和谐的社会添麻烦。&br&&br&祝好.
先说真心话: 她们不是我的女儿,我不是她们的父亲,我不关心,也无所谓,不会管她们混不混社会。 但是,她们要是欺负我,我会选择拨打110,找警察。 很庆幸,学生时代,我没跟女混混儿产生梁子,还没有机会叫过警察。 ------ 再回答题主问网友们如何看待。…
道就是道,他在那里,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让大家去认识,有人看到女子化妆,有人看到女子在挖鼻屎,有人看到美女吃饭,有人看到美女拉屎,但都不妨碍那个美女是她自己,看到她化妆、挖鼻屎、吃饭、拉屎,她都是为她自己而活,不是为看客活着;不要因为美女拉屎而否定她,不要以为她美丽就不会拉屎。&br&道是一回事,被人理解的道又是一回事,你说出来的道再是一回事,别人理解你说的,是另外一回事。&br&道是美女生活的一切,道教就是女子向外展示的美丽。&br&道教不是个乌托邦,信仰道教,要有对光明的渴望,更要有直面黑暗面的勇气。
道就是道,他在那里,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让大家去认识,有人看到女子化妆,有人看到女子在挖鼻屎,有人看到美女吃饭,有人看到美女拉屎,但都不妨碍那个美女是她自己,看到她化妆、挖鼻屎、吃饭、拉屎,她都是为她自己而活,不是为看客活着;不要因为美女拉…
&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bbs.chinaunix.net/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哦,上帝!《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引那位出名的王垠对TAOCP的评论:&br&&br&本来早就想想写一个对于Knuth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的看法。 &br&没想到一去Amazon就找到一个同类&br&关于Knuth的 TAOCP,我想,大部分人声称看了他的书,或者买了他的书,不过是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或者摆设。我对门的同学几年前就买了一套三本,全新的精装本,花了 200多块钱。可是呢,他从来就没看。我把它借过来,看了几页就放在那里没有看了。我哪有时间看他用那些一个字节6位的机器语言实现简单的链表!有一天一个师弟走进来,看到那套书在我书架上,显示出一种敬畏感:“挖!师兄!你好牛啊!居然看这么高深的书!” 我一愣。嗯,不错嘛,这套书放在书架上可以让人对我刮目相看。这恐怕就是它对很多人的实际作用。还有人可以帮助神化这套书,同时也神化自己,比如他可以这么说:“谁要是看完了Don Knuth的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我就雇用他!” 这样可以显得比一般看过书的人还要高一等。据说Bill Gates就是这么做的。我怀疑他自己看完过没有。 &br&&br&我讨厌这套书的一个原因就是Knuth故意用一个叫 MIX 的处理器的机器语言来写这本书。虽然在新版的书里他设计了一种新的处理器 MMIX,但是换汤不换药。他以为一部“永恒”的计算机编程书不应该使用高级语言,因为它们很容易过时。但是他错了,机器语言恰恰是最容易过时的东西,看看现在有多少牌子的更新换代的处理器就知道。而世界上确实存在非常高级的语言从60年代到现在都没有过时。我预言,MMIX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很好笑的是MMIX是在MIX上加了一个“M”,代表Millennium(千禧年)。关于它的专著也起名为 MMIXware---A RISC Computer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一千年甚至短短一百年,几十年以后,计算机还是不是二进制的集成电路都说不清楚,况且这个处理器其实就是从别的处理器比如RISC II, Sparc之类的捡了一点东西,没有什么大的创新。他就把这个处理器的模拟程序印在纸上卖,曰:“一个优秀的程序要像一部好的小说一样容易读懂。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会在将来拿到普利策奖。” &br&&br&用机器语言写一点初级的计算机入门部分还可以,但是用来写整整一部书未免容易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看TAOCP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哇!原来这个程序可以这么写。” 但是你不知道为啥那么写。虽然可以知道一些底层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理,读者始终不会明白。就像看清楚了一张图片上的每一个像素,却认不出图片上其实是一个熟人。看清楚了棋盘上每一个棋子能走的地方,却不能赢棋。Dijkstra 说计算科学不应该被叫做&computer science&,就像外科手术不应该叫做&knife science&。可是这关Knuth什么事呢,他的书名叫做 The Art of... &br&&br&我曾经说找到Knuth书里的错误,得到几张支票,受到很大鼓舞。我真的受到鼓舞了吗?我真的从他的书里得到什么新的想法吗?抛开潜意识里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念头,我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每一个认为自己从这套书得到了什么的人都仔细想一下,到底你的知识,你的新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br&&br&再说他的支票吧…… 很多人拿了Knuth的支票就作为一种可以炫耀的东西。以前我就看到一个Cambridge的教授主页上挂着一个Knuth支票的照片。Knuth的支票真的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吗?告诉你们,我找到的错误都是typo而已,没想到他也给我支票。谁叫他打字不小心,Millennium都能打成 Millenium?嘿!我凑足了一顿饭钱的支票时就想去中国银行兑现,准备换了钱大吃一顿。可是银行的职员告诉我,他们必须把支票寄回美国才能拿到现金,办理这件事的费用大大高于支票本身的价值!所以Knuth相当于给我一些空头支票。Damn!早该想到的,他为什么不往大家的信用卡上面转账,而使用支票这种过时的东西!他明显觉得有他签名的支票,肯定谁也不会拿去兑现,甚至装裱在相框里作为纪念。hmmm... 算你狠~ &br&&br&好了,啰里啰唆。还是看看这个别人写的书评。White elephant,这确实道出了我对这套书的感觉。 (但是评价者有些观点我不能苟同,比如“O(n)表示法足够了”。) 希望以后对 paper 也有这种公开的 comments!&br&&br&&br&&br&&br&&br&&br&&a href=&///?target=http%3A///site/ent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an Friedman 的故事 (4)——C311&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当我刚从 Cornell 转学到 IU 的时候,Dan Friedman 叫我去上他的研究生程序语言课 B521。我当时以自己在 Cornell 上过程序语言课程为由,想不去上他的课。Friedman 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在他旁边坐下来,和蔼的对我说:“王垠,我知道你在 Cornell 上过这种课。我也知道 Cornell 是比 IU 好很多的学校。可是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你应该来上我的课。我和我的朋友们在这里做教授,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而是因为我们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这里。”后来由于跟 Amr Sabry(我现在的导师)的课程 B522 时间重合,他特别安排我坐在本科生的 C311 的课堂上,却拿研究生课程的学分。后来发现,这两门课的内容基本没有区别,只不过研究生的作业要多一些。&br&&br&在第一堂课上,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至今的话:“《The Little Schemer》和《Essential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是这门课的参考教材,但是我上课从来不讲我的书里的内容。”刚一开始,我就发现这门课跟我在 Cornell 学到的东西很不一样。虽然有些概念,比如 closure,CPS,我在 Cornell 都学过,在他的课堂上,我却看到这些概念完全不同的一面,以至于我觉得其实我之前完全不懂这些概念!这是因为在 Cornell 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只是用来应付作业,而在 Friedman 的课上,我利用它们来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目标,所以才真正的体会到这些概念的内涵和价值。&br&&br&一个例子就是课程进入到没几个星期的时候,我们开始写解释器来执行简单的 Scheme 程序。然后我们把这个解释器进行 CPS 变换,引入全局变量作为&寄存器& (register),把 CPS 产生的 continuation 转换成数据结构(也就是堆栈)。最后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抽象机 (abstract machine),而这在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真实机器里的中央处理器(CPU)或者虚拟机(比如 JVM)。所以我们其实从无到有,“发明”了 CPU!从这里,我才真正的理解到寄存器,堆栈等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们。我才真正的明白了,冯诺依曼体系构架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后来他让我们去看一篇他的好朋友 Olivier Danvy 的论文,讲述如何从各种不同的解释器经过 CPS 变换得出不同种类的抽象机模型。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程序语言的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巨大威力,也让我理解到,&b&机器并不是计算的本质&/b&。机器可以用任何可行的技术实现,比如集成电路,激光,量子,分子,基因…… 但是无论用什么作为机器的材料,我们所要表达的语义,也就是计算的本质,却是不变的。&br&&br&而这些还不是我那届 C311 全部的内容。后半学期,我们开始学习 miniKanren,一种他自己设计的用于教学的逻辑式语言 (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这个语言类似 Prolog,但是它把 Prolog 的很多缺点给去掉了,而且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教材是免费送给我们的《The Reasoned Schemer》。在书的最后,两页纸的篇幅,就是整个 miniKanren 语言的实现!我学得比较快,后来就开始捣鼓这个实现,把有些部分重新设计了一下,然后加入了一些我想要的功能。这样的教学,给了我设计逻辑式语言的能力,而不只是停留于一个使用者。这是学习 Prolog 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 Prolog 实现的复杂性,会让初学者无从下手,只能停留在使用者的阶段。&br&&br&我很幸运当初听了他的话,去上了这门课,否则我就不会是今天的我。&br&&br&&br&&br&&br&&br&&br&&a href=&///?target=http%3A///site/ent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谁是真正的程序语言专家&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Knuth 也曾有类似的说法:“要是看不懂 TAOCP,就别当程序员。”他总是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的神”,在他的演讲里大谈文学,艺术,上帝和宗教,给人陡增神秘感。他总是说程序员应该学习机器语言,而不是高级语言,机器才是不变的真理。但是 Knuth 却不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只是他个人的偏见。当他看到 Fortran, Lisp, ALGOL, Pascal, C, C++, Java 这些语言的发展仿佛没有尽头的时候,他并没有理解其中不变的原理。在程序语言的设计上,他不是一个强者。他很有可能根本不理解 lambda calculus 和类型理论,否则他不会设计出像 TeX 那样毫无章法的语言。TeX 排版的质量无可厚非,但是到了1978年还仍然采用程序语言专家们早已深恶痛绝的 dynamic scoping,再加上其它一些蹩脚的设计,说明他对程序语言理论缺乏理解。实际上 TeX 含有一个图灵完备的扩展语言,是因为 Knuth 采纳了 Guy Steele(Scheme 的发明者)的建议,然而 Knuth 却没有把它设计好。&br&&br&Knuth 觉得机器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他坚持用机器语言来写作 TAOCP。但是由于机器语言缺乏抽象,程序员没法专注于真正的问题。使用机器语言来描述算法,会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都显得高深难懂,仿佛这书永远也看不完。有多少人真正的看过 TAOCP 呢?恐怕大部分人把这套书买回去,只是把它们摆在书架上做面子。只要有人说机器语言太难懂,这些人就会说你自己不够聪明,不配做程序员。而其实呢,他们自己都没看过。&br&&br&机器不是计算的本质这个事实,很多人包括 Dijkstra,早就看到了。他说:“计算机科学是个错误的名字,因为它不是计算机的科学,这就像外科手术不是刀子的科学。”而这是几乎每一个程序语言专家都明白的道理。在他们的眼里,这不再是道听途说或者个人观点,而是可以用逻辑来证明的事实。真正明白计算本质的人,可以设计出全新的硬件来来满足语义的需要,而不是受控于处理器的设计。他们甚至可以超越集成电路,而使用另外的技术来制造机器。这些都说明,计算其实是独立于机器的。&br&&br&有不好的想法不要紧,但是如果把不好的想法硬说成是好的,那就会阻碍历史发展了。我并不否认 Knuth 和 Ritchie 对算法,排版和操作系统的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他们以及他们崇拜者经常在有关语言的事情上误导群众,所以觉得有必要指出他们的一些局限性。Linus Torvalds, Guido van Rossum, Eric Raymond, Paul Graham 也经常发表对语言的评论,被很多人奉为圣旨,但其实他们言论里面很少有真知灼见。&br&&br&其实我要说的不过是,通常程序员们膜拜的偶像,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程序语言专家。希望你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实际上这些是大部分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很多年前就知道的事情。他们不把这些向大众公开,是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blockquote&
引那位出名的王垠对TAOCP的评论: 本来早就想想写一个对于Knuth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的看法。 没想到一去Amazon就找到一个同类 关于Knuth的 TAOCP,我想,大部分人声称看了他的书,或者买了他…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rick friedma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