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训练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方法

求男子1500米和立定跳远训练方法_百度知道
求男子1500米和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现在初二下学期。初二上学期立定跳远测试2.24。初二下学期测试(记错了。少跑了100米)。准备参加还有6个月的初三运动会。半茅谛库刃宄侨匡诎垃同年怎么提高?(每天下午有40分钟时间)
提问者采纳
校运动会还有立定跳远这个项目啊。半年的时间还算充裕,你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只是为了运动会做准备,那么可以做一个小的练习计划,方法很简单,1500米主要依靠长距离的耐力跑来提高,立定跳远则需要进行一些素质练习和技术练习。方法如下:第一天:2000米匀速跑,要求80%速度第二天:蹲跳起×5组,每组20次,要求大腿蹲至与地面平行,保持几秒后快速跳起。台阶提踵×5组,每组50次以上,要求前脚掌支撑站立于台阶上,做向上支撑动作,腿要蹬直。10级连续蛙跳×5组,要求快速跳跃,手臂带动身体。仰卧起坐×5组,每组1分钟,要求幅度大。原地站立纵跳收腿×5组,每组15~20次,要求大腿尽量向胸前靠拢。第三天:休息三天为一个周期,按照上述计划练习,练习前做做准备活动蠢煤板盼侄钠膀桩悲湿(慢跑一下,拉拉腿部,腰背,上肢的韧带,活动一下关节),不要一上来就猛跑猛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拉退筋,压腿,锻炼肺活量
立定跳远1.作用与特点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2.技术结构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3.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 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 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 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4)能量的转换 从站立状态到下蹲状态,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就相当于有一定的助跑,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远的远度。
4.练习方法
(1)蹲跳起 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
(4)纵跳摸高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5)蛙跳 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
(6)障碍跳 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得远些
立定跳远动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绩也不一样。那么怎样在身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跳得远些?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改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 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二、 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三、 身体重心前移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当起跳前,随着两臂由上而下向两侧后方摆时,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这样,起跳时就不必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为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创造条件。
四、 蹬摆是关键
起跳时的蹬摆效果如何,是决定身体腾起远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对两臂起跳时的摆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样简单由后向前上方摆。因为那样摆仅作用于两臂,而不能带动全身。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摆。起跳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地,同时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7)跳台阶 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
5.练习注意事项
(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
(3)立定跳远动作中,从起跳到落地瞬间的几个身体相关关节的角度(8个角度),对跳远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较适合初中学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髋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髋角的角度决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响肌肉用力强度,角度偏小影响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决于肩部的柔韧和摆臂的速度,臂的摆动对维持身体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时对动作幅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体的空中动作。前屈角过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体过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与大腿的夹角,小腿前伸会增加远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这两个角不但影响空中动作质量,对落地角也有直接影响。
落地角对成绩有影响,在维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为好。
在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1500米不要勉强,实在不行就不去跑,不损伤身体最重要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三级跳远的一些训练方法与技巧?_百度知道
求三级跳远的一些训练方法与技巧?
本人没跳过三级跳远,想练练,之前练过立定三级跳远,最好成绩是 8M95&&& 我是没有老师或教练的带练,基本都是自己练的,所以请教各位教练员的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个人目标跳出13M
提问者采纳
你在助跑的时候就要勾好你的脚尖,.在你跳第一跳 的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一;是你可以起跳的时候马上就做好折叠抬腿的动作.,记住,腿不要抬过高咯`~第二的选择是;在你起跳腾空的时候边腾空边抬起你的腿.不过这个你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腾空才行哦`~
如果你跳第二跳的时候,跳不起来,.那就是你在第一跳的时候没有支撑,重心往下降了`~
最主要的有```保持好你的 重心, 勾好脚尖, 保持好协调.支撑```最最主要的就是支撑哦`,`
其他类似问题
三级跳远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一、力量训练
三级跳远的力量训练分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门力量训练。在发展最大力量、专门力量之前,进行一般力量训练,包括躯干、肩、臂以及腿和脚的力量练习,同时注意提高对于负荷的耐受性,其训练内容包括一般的跳跃练习,在全年的各个时期都要进行一般力量的训练。
三级跳远所需要的专门力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起跳腿的反应力量。
跳跃时的离心力量和起跳腿着地时的缓冲能力。
在起跳蹬伸过程中伸髋和伸膝肌群的向心收缩以及两臂和两腿摆动动作的集中用力。
在维持上体平衡以及动量传递过程中所需要的躯干力量。
三级跳远的专门力量训练包括跳跃练习(如各种形式的一般跳跃练习和专项技术练习)、一些杠怜练习和专门的速度力量练习,以及超等长练习等。
在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组成绝对力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三级跳远运动员也同时需要反应力量和爆发力量。
采用跳跃练习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也是专项技术训练,因此,所有的练习都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进行。跳跃练习应该与一般和专门的力量练习结合进行。跳跃练习的设计要与专项技术相结合,如起跳练习、跳栏练习、单足跳练习等。但一般来说,在训练的开始阶段不宜过多地采用专门的跳跃练习。
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l.在力量练习前、练习过程中以及练习结束后应进行肌肉的伸展性练习。
2.要特别强调全面地发展腿部及足部的肌肉力量。
3.组合练习要求每个动作有一定的角度(如着地、缓冲、蹬伸的角度)。
4.组合练习要求有一定的动作速度。
5.力量练习要与速度练习结合进行。
6.力量练习要与技术相结合,如力量和跳跃或短跑的组合练习,跳跃与短跑的组合练习等。
7.在进行跳跃练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8.跳跃练习应该在不同的地面和条件下进行(如合成跑道、树荫下松软的土地以及沙地等),不同情况下的练习也应该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但运动员不应该过多地在过分松软的地面进行练习(如过多地在软垫上练习)。
(一)一般力量练习的方法
1.杠铃练习:抓举、推举、蹬伸、提铃至胸、卧推、颈后推、仰卧臂拉起等。
2.在力量组合练习器械上进行一般的力量练习。
3.采用哑铃进行一般的力量练习。
4.实心球进行投、推等练习。
5.腹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练习。
6.髋屈肌练习:对抗同伴或像皮带不断增加的阻力摆大腿练习。
7.髋伸肌练习:俯卧在跳箱上向后抬腿(不断增加阻力),跨步跳练习等。
8.小腿肌肉练习:负杠铃提踵,力量组合练习器械上进行提踵练习,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鞋进行提踵练习,在松软的地面进行提踵练习(如沙地、软垫子等)。
9.脚部肌肉力量练习:象体操那样绷脚尖的各种练习,在沙地行走用脚趾抓地.在松软的地面如沙地、软垫子、水中等行走,要求脚的滚动动作。
(二)专门力量练习的方法
l .负重半蹲(膝关节大小腿夹角为90度)练习或在蹬腿练习器上进行练习。
2.微蹲(膝关节大小腿夹角为135度)练习,强调快速蹬伸动作,每组尽可能快速地重复8-12次。
3.单腿下蹲练习。
4.伸髋肌的各种练习。
5.负重跳跳箱(带助跑和不带助跑)。
二、跳跃训练
(一)基础跳跃练习方法
1.单足跳:多级跳(右---右---左---左),节奏跳(右---右---左---右---右---左),换腿跳,跳越低障碍,单足向高跳跃,单足向前跳跃。
2.跨步跳:平均节奏的跳跃,快节奏的跳跃,最大距离的跳跃,最短时间的跳跃,最大距离和最短时间的跳跃。
3.踝关节练习:单脚或双脚跳,原地或行进间的跳跃,跳越低障碍,连续跳跃或间断地跳跃,跳绳。
4.蹲跳:原地或行进间蹲跳,连续跳跃或间断地蹲跳,跳绳。
5.蛙跳:原地或行进间的跳跃,尽量向远跳,尽量向高跳。
你可以在训练时练习蛙跳锻炼腿部力量,然后在练习奔跑,最后两者结合,就OK啦。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立定跳远技巧和有效的训练方法_百度知道
求立定跳远技巧和有效的训练方法
K晕蚁肭蠓椒ㄌ岣咛毒嗬 - -,立定跳远2,05左右。今天莫名其妙的被选取参加运动会,25可以跳,听说别的班都有2,我六年级,
提问者采纳
而且连以前的水平都打不到。,我的天这个问题大了去了。你就不要过度练了,看看杰克逊所说的注意事项就好了。如果现在临时抱佛脚的狠练那么你一定会后悔的,
提问者评价
谢谢。。。的确练过度了,本来爆发下可以跳2.10的,结果是2.04- -。。。。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手臂带动大腿用力一蹬,我以前是跳远运动员,提高重心,这三个方面。多爬爬楼梯,练大腿力量,你可以练得细致一点。立定跳远主要需要大腿力量,练踝关节力量。再就是动作了,摆臂同时踮起脚尖,双脚打开,差不多与肩同宽,摆臂自然,然后半蹲,重心降低点,在空中大腿要收起来。注意练力量呀 祝你好运,练这个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多踮脚尖,踝关节力量,还有你的动作是不是正确,
多练习跳台阶,想跳的远就必须要有高度,平时可以双手负重练习原地上跳,增加小腿力量,跳不远肯定和高度有关,起跳时身体重心要低,摆臂次数不要太多,跳起后注意收脚,不要挺腹。还有就是注意两脚距离和肩膀宽度差不多,双脚平行,祝你取得好名次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我们老师就这样讲的。
经常做仰卧起坐,中考了我就是这样做的,跳的时候目光看远,做好预摆,向前扑,满分
你下蹲的时候要是腿的弯曲度为45度 起跳时用脚尖出力 胳膊使劲往后摆就可以了 但是记得落地时别往后倒啊
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个立定跳远训练计划!
求个立定跳远训练计划!
我一米七,五十千克现在跳好时能跳两米三,跳不好两米二,我初三生求个可行的训练计划在半个月提升到两米四!(最好稳定点)
1个月提高20~30公分,目标可不低,给你一个每日训练计划,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场地,器材,时间)来安排。
1.多级蛙跳×3组(一般为10级),主要目的:增强腿部力量,锻炼连续跳跃能力。
2.蹲跳起×3组(每组20次以上),要求双脚与肩平行,大腿蹲至与地面平行,快速跳起。主要目的:增强腿部力量,关节力量,锻炼起跳能力。
3.跳深×10组,两个跳箱盖,相距2米摆放,站立于其中一个之上,向下跳跃,落地后迅速跳起,跳上另一个。要求跳下落地后起跳迅速。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跳箱之间的距离和跳箱高度。主要目的:增强腿部力量,锻炼快速跳跃能力。
4.负重体踵×3组(每组50次),前脚掌着地站立于台阶之上,手扶支撑物,做上下踮脚支撑动作。要求小腿绑沙袋,如有条件,可肩抗杠铃。主要目的:增强踝关节力量,立定跳远需要很好的脚腕力量。
5.跳栏×10组,以立定跳远的准备动作原地站立,面前80公分左右位置放一栏架,跳过栏架。(栏架高度在50公分左右,这个高度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一般要高于小腿长度)。主要目的:锻炼腾空高度,立定跳远需要一定的腾空高度。
6.肋木举腿×3组(每组极限),如无肋木条件,做仰卧起坐,或单杠掉臂悬垂举腿也可以。主要目的:锻炼腹肌力量,体会立定跳远的落地时腰腹的发力。
按上述手段,每天坚持训练,你的立定跳远成绩会有提高。
其他回答 (2)
多练习 多跳 脚尖用力
大腿的爆发力!!!摆臂幅度要大,还要有节奏地摆臂。往高跳。不要直着往前跳
等待您来回答
篮球领域专家三级跳,求训练方案,注意事项
三级跳,求训练方案,注意事项
三月内迅速提成绩,
腿部爆发力很重要。技术上,简单的说,每一步都要有节奏性,快了,蹬深不到位,步幅没有完全拉开;节奏过慢,人又会不向前走。最后的落坑也很关键,起跳后身体向前上方走,充分后,收腿,腿尽量向前伸。整个过程还要配合上肢,协调运动。
一、加强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连续跳跃能力的练习
立定三级跳远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具体手段如下。
1,双腿跳栏架
在平整的跑道纵行排列10个栏架,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栏架。栏架的高度和间距因人而异,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栏高和加长栏间的跳高。
2,双脚跳皮筋
在跑道上纵行相对排列若干个栏架,每纵行相对排列的栏架之间用皮筋相连,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皮筋。皮筋的高度和相互间的跳高因人而异。
连续双脚跳起屈膝收腹,大腿尽量接近胸部
双脚起动30米记时记步单足跳练习。左右腿交替进行,培养运动员快速向前的跳跃能力。
5,跳深练习
立于60厘米高的跳箱盖上,双脚起跳落地,再以起跳脚跳上同样高度的跳箱盖上。
6,负荷练习
可采用肩负中等负荷的快速深蹲,轻负荷的快速蹲跳起、双手提铃快速跳及沙坑内连续交换腿跳等,来增强运动员的踝部和腿部肌群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7,十级跨步跳
双脚起跳记距练习。双脚起跳,单脚落地,连续跨步跳。通过此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动作。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特点要求有两次着地再起跳,要保持三跳的连续性就必须加强连续起跳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训练中要采用单足积极的扒地动作,要避免着地腿前伸得过远。着地腿积极的扒地动作和双臂及摆动腿相对摆动动作能增加起跳能力,从而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下一跳的支撑点,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具体手段有:
⑴跳深练习
⑵50~100米的多级跨步跳
⑶50~100米的跨跳结合练习,即脚起跳后两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连续进行。
训练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先软地后硬地
2,先双腿后单腿
3,先数量后强度
4,先一般后专项
5,先幅度后速度
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 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 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 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1)蹲跳起 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
(4)纵跳摸高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5)蛙跳 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
(6)障碍跳 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7)跳台阶 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
练习注意事项
(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
(3)立定跳远动作中,从起跳到落地瞬间的几个身体相关关节的角度(8个角度),对跳远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较适合初中学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髋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髋角的角度决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响肌肉用力强度,角度偏小影响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决于肩部的柔韧和摆臂的速度,臂的摆动对维持身体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时对动作幅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体的空中动作。前屈角过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体过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与大腿的夹角,小腿前伸会增加远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这两个角不但影响空中动作质量,对落地角也有直接影响。
落地角对成绩有影响,在维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为好。
在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
立定三级跳远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双脚起跳跨大步跳不起身。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立定跳远,上体抬起,单脚落入沙坑,用此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动作概念。
(2)三跳不连贯,身体平衡不好。
纠正方法:注意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反复做跨步跳和连续做“单足跳十跨步跳”练习,要求两眼睛平视,在练习时注意跳跃时摆动配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然后过渡到小幅度三级跳,使三跳动作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为加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可进行两腿交替弓箭步跳练习等。
(3)节奏混乱:三跳的距离分配不合理。
纠正方法: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喊口令:“1-2-3”来帮助体育考生掌握跳跃节奏,教师根据体育考生的跳跃能力在地面上做记号,让体育考生逐步掌握三跳的合理距离分配,使体育考生明确三跳过程中空中轨迹“步步高”的道理。另外注意第二跳落地的支撑脚是由脚跟迅速滚动到脚前掌的过程。
(4)落地后倒。
纠正方法:要进一步讲明摆臂的动作要求,做正确的动作示范,要求体育考生在跳跃过程中目视前方,落地前适当含胸收腹,落地后注意两臂的后摆及上体的前倾。
其他回答 (1)
(5)蛙跳 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
等待您来回答
田径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