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质量标准污染物有哪几大类?

地下水污染物有哪几大类?_百度知道
地下水污染物有哪几大类?
HNO3)等,另一方面、锦州,污染物成分以各种硝基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为碱类,引起癌症和遗传病变,Cl等、P、病毒及放射性物质、 农业污染源由于农业活动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剩余农药。(一)工业废水如。据报道,Cr;(3)冶炼工业废水,Zn;(5)石油化工有机废水、ABS(合成洗涤剂)。如沈阳,主要污染物有铜。任意堆放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通过风吹、苯并芘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煤烟型严重污染、氮氧化物,就会出现富营养化、苯酚类,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农田、醛类。(二)工业废气一些典型的工业废气,主要成分为三酸、Ni、废渣)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故而在地下水中三氮检出率为10%~46%、镉等金属污染物质、降水淋溶,但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其主要污染成分有CN、磷、酚焦油垃圾及富含矿物油,且有的地方每升地下水中DDT含量超标几千倍;(2)工业酸洗污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常常带来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从不同角度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城市生活污染源长期以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0%~26%、Co。因而生活垃圾、硫铁渣,SO2、
重金属及放射性污染源重金属如Hg、致畸、芳烃类及其衍生物,目前地下水中仍然存在这种农药,使渭河一、铝,在地下水埋藏较浅。它们引起大面积浅层地下水质恶化、H2S、Cd,经风吹,这些污染物随降雨下落,Ni,部分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并下渗;(4)轻工业废水,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也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较大面积地以“源”的形式构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大渗坑里、化肥,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各种水体及其循环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类型复杂的污染源、汞、永久硬度和矿化度升高,有的污染相当严重、CO2;石油化工产生多氯联苯(PCBS)。如冶金工业产生含氰化物垃圾造纸工业产生含亚硫酸垃圾。(一)农药污染农药污染对人类及动物有致癌、油类,若不经过处理而排入城市下水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氰化物。生活废弃物中富含有机物质和盐类、废气,都是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钢渣、赤泥,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氨基化合物,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硫等,Se、二阶地受到广泛污染、厌氧细菌,我国约有80%以上的河流遭到污染,经大气降水淋渗、合成洗涤剂,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m3时、挥发性酚、酸碱类,Cd;电子工业产生含汞垃圾,Cr、总磷在20mg&#47,从而对地下水形成面状和线状污染;燃煤热电厂粉尘淋滤产生As,蓄水30万m3以上,只是靠地表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消除其中的污染物质,按污染源的行业类型及其排放物的种类简述如下,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化肥的污染,包括放射性水污染、NH4-N(氨氮)。如西安市六座污水库,在30年前使用于DDT的地方、吉林等城市铬渣堆积如山,当无机氮含量超过300mg&#47,包气带渗透性较好的砂土地带、电石渣,同时也污染了地下水源、有机化合物、Zn。三、雨水淋滤,引起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些有毒有害废水、镍;m3,还有居民区的化粪池都是造成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渠道、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生活污水和医院排放的废水中所含污染物多为氨氮。二,污染地下蓄水层,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CO;农药废物含酚,如遇隔水不好地层、细菌等,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循环中、Cr及As的污染最为突出、致突变的作用、醇。据统计、Cd、Pb,HSO4,其中最主要的是NO3-N的增加和农药、Cr,而这些大量被填埋于城市周围的垃圾:一、硅铁渣:(1)工业电镀废水、氰化物等进入水体和土壤、CL。(二)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一般用埋填法处理。这些废渣有的天然堆放、洗煤泥、沟渠或渗坑、醇类、碳氢化合物溶剂等垃圾、氨氮、粉煤灰,多数排入河道,以Hg、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有的埋入地下、其他工业中的放射性废水及废弃物都会污染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三)工业废渣工业废渣包括高炉矿渣、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沟、20余座污水塘;放射性污染主要是由放射性核元素引起的一类特殊污染、染料。(三)污水灌溉许多污水中含有有毒元素及化合物。其中部分随降水直接入渗、氯化物、 工业“三废”污染源工业“三废”(废水、锌。天然放射性核元素以及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四、BOD(生化需氧量)、挥发性酚、Sn及类金属As等,Hg以及“三酸”(HCL。(二)化肥污染一方面过量使用氮肥可使水的NO3含量,就地下水污染而言、各种金属化合物、脂。如今广泛使用的农药。(一)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是SS(悬浮固体)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化工厂的污水排放。。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山东潍坊地下水遭违法排污9年 水中有活虫子 |地下水|水污染_新浪新闻
&&&&&&正文
山东潍坊地下水遭违法排污9年 水中有活虫子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本报记者郄建荣
  一个养猪场污染了几个村的饮用水源,村民告状9年无果。经有资质部门检测,被污染的地下水粪大肠菌群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50多倍。该案事发地就是近日被曝深井排污的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污染源则被认定为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商品猪养殖场。
  3月7日,环保部下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依照新修订的民诉法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公益诉状,要求第三猪场立即停止污染行为,并提出索赔700余万元,以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
  中华环保联合会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是该会依据新民诉法向普通法院提起的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了诉状及诉讼保全申请。
  超标废水直排水库
  落户于昌乐县五图街道的第三猪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在当地却是妇孺皆知。
  第三猪场因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质量最好的肉鸭、生猪一条龙生产经营企业之一”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猪场而底气十足。网上资料显示,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总资产50亿元,员工11000人,年产值70亿元。
  3月6日,《法制日报》记者随马勇等人从第三猪场排污口一路步行排查近6公里至五图街道鞠家村的鞠家水库,记者发现,从第三猪场排出的废水绵延数公里,其间,至少3座养鱼塘因污染已经变成臭水坑。
  从鞠家水库开始,记者与马勇等再往下游走,发现第三猪场超标废水最终直接排入庙子水库。据当地人介绍,庙子水库是潍坊市饮用水源地之一。
  村民们说,第三猪场污染的不仅仅是五图街道的几个村庄,潍坊市的饮用水源也正遭受着污染。
  违法排污长达9年
  3月5日上午,记者看到,散发着强烈恶臭气味的浓稠黑水不停地从第三猪场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源源排出。“现在是白天,水量小了许多,到了晚上或是凌晨,水量要比这大得多。”随同记者一起到此的五图街道张家庄的张喜旺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9年。他说,猪场表面上有污水处理设施,实际上只是个摆设,根本没有运行。猪场的废水只是在沉淀池中沉淀一下,就原始排出。
  张喜旺说,9年的时间,污水所流经地区的地下水已被彻底污染。“我们祖祖辈辈本来都是喝地下水,从去年开始,地下水也喝不成了,抽出的地下水都是猪粪味。”张喜旺告诉记者,为地下水被污染问题,他们几个村的村民代表不知找过有关部门多少次。“市、县环保局我们也都去过,还向环保部门提出过信息公开申请,但是啥也没解决。去年下半年,村民们实在气不过,就把猪场污水处理厂的外墙给拆了。”张喜旺说,事情闹成这样,也不见环保部门来督促猪场整改。
  在第三猪场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被村民们愤然拆除的一部分墙砖至今仍散落在地上,重新修补的污水处理厂的外墙明显与其他墙体不同。
  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人员宋杰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去年12月,他们曾到此进行调研,时间过去了3个月,猪场没有进行任何整改。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志愿律师杜祖乐介绍,就第三猪场的污染问题,日,受中华环保联合会委托,他曾给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该公司董事长孔凡圣发过律师函,在律师函中,杜祖乐明确告知第三猪场存在非法排污问题,并向第三猪场提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排放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设置专门污水排放管道并连接到城市污水管网,防止进一步损害发生;立即补偿因贵司养殖场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给当地居民带来的饮水和生活用水损失”等三项整改要求。
  日,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回函给杜祖乐,称第三猪场有环评报告,其生产是经过了环保部门的同意。对于律师函中提出的污染地下水等问题,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部予以否认。
  地下水中有活虫子
  胡家庄是距离第三猪场排污渠最近的一个村,五图街道胡家庄村民胡红妹告诉马勇,从她家到排污渠也就100米的距离。正是因为距离近,胡家庄也是受污染最重的一个村。
  在胡家庄的一个老汉家,被废弃的地下水管里放出的水居然是黑色的,而且还带着臭味,“这味还是小的,如果水烧开了,臭味更大。”胡老汉说。
  在胡红妹家,她从地下水管中放出两桶地下水,两桶地下水里均发现了活虫子。
  “这样的水我们哪还敢喝。”胡家庄一名村干部说,从去年开始,他们的地下水就没法喝了,被逼无奈,他们去找第三猪场讨说法,在他们的多次抗争下,第三猪场被迫同意胡家庄、张家庄、宋家庄三个村的村民可以免费接用猪场的自来水。
  “我们曾经跟他们提出过,让他们给我们安装自来水管道,但是遭到拒绝。”张家庄村委会一名干部表示,他们只得每家拿出600多元钱,自己找人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现在勉强接上了第三猪场的自来水,但是,村民们反映,猪场自来水也有时断水,条件好一点的村民家又自费从县里装了自来水。”这名村干部说。
  据介绍,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能拿得出这600多元钱。3月6日,记者在宋家庄的宋宝福家看到,至今他家仍在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我们村只有他一家没有装自来水。”宋家庄一名村干部说。
  据这名村干部介绍,宋宝福已经年过5旬,至今未娶。宋宝福现与有些智障的哥哥一起生活。在宋宝福家,记者看到,两间老式房屋里,没有一件像样家具,更不用说电视、冰箱等电器了。从水管中抽出的地下水就存在宋宝福家院子里的水缸里,“水在水缸里沉淀一下,就用来做饭烧开水。”宋宝福说。
  宋宝福的院子里两头牛在不停地吃草。村干部说,这两头牛每天也要喝这地下水。
  据村民们介绍,第三猪场投产前,五图街道的所有村庄都是饮用地下水。目前,不仅是离第三猪场排污渠较近的胡家庄、张家庄以及宋家庄的地下水被污染,就连5公里外的鞠家村的地下水也已经被污染了。
  在鞠家水库的岸边,记者与马勇等遇到了正在为自家农田施肥的孙姓村民,他告诉记者,鞠家村的地下水也已经不能饮用。“从前年开始,我们村里的地下水就开始有臭味,现在每天都买桶装水吃,如果不熬粥,一家3口一个月三五桶水差不多够了,如果熬粥就要近10桶水。”这名村民说,“自打地下水被污染后,我们就很少熬粥喝。水钱花不起。”
  环保组织提起诉讼
  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民诉法,从法律上规定,环保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3月6日,记者见证了马勇等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的过程。
  接案法官表示,这不仅是新民诉法实施后,该法院收到了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也是该法院成立以来接到的第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她告诉马勇等人,法院会高度重视这一案件。并将尽快研究是否立案。
  3月7日,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人员宋杰斌以及志愿律师杜祖乐又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证据保全申请书,请求法院在第三猪场污水排放口处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现场取样并安排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对被告上述场区排放污水的全过程进行拍照、录像以固定证据。法院已经接收。
  “我们以往做的多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都是在设有环保法庭的法院提起的,在普通法院还是首次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马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也是新民诉法实施后,该联合会提起的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他表示,该案因涉及到几个村村民的饮用水安全,同时,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测,第三猪场排污渠所流经的地区地下水确实已经被严重污染。据他透露,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委托专门检测机构将从排污口提取的水样进行第二次检测,结果显示,污水中浊度高达396,化学需氧量(COD)1400毫克每升,氨氮达610毫克每升,总磷高达16.4毫克每升,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
  马勇说,这家专门机构同时将抽取的地下水进行检测,结果为,浊度为70.6,超过国家标准的20多倍;氨氮3.06毫克每升,超过国家标准(0.2毫克每升)15倍;粪大肠菌群170MPN每100毫升,超过国家标准的50多倍。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被采访村民均为化名)
(原标题:潍坊现地下水污染大肠菌群严重超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浅层地下水系统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浅层地下水系统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储备资源和战略资源。然而,在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地下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不仅显著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在各种污染物中,石油类组分因其高毒害性而备受关注,尤其是浅层地下水土环境系统中的石油类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与严重性,其修复治理迫在眉睫。相比污染物的其他修复净化作用而言,生物降解是能够自然发生、且唯一能降低环境中污染物总量的有效机制,并几乎伴生于所有其他原位修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并产生重要的协同修复效应。因此研究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对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依托我国东北某油田区野外实际污染场地,针对浅层地下水系统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开展研究,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研究相结合,在传统的污染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基础上,引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从污染过程中组分传质-化学演化-微生物响应的协同关系出发,揭示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组分的迁移转化、污染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和污染胁迫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响应(结构、类型、分布等),进而通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石油污染地下水系统中的物化、生物交互作用对生物降解的控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石油污染场地原位空气扰动修复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对场地污染特征进行10个月(2009年9月~2010年7月)的连续动态监测显示,场地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平均含量高达5.21mg/L,显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主要的石油类污染物种类主要有烷烃类、芳烃类以及非烃类,其中芳烃类含量较高,在0.53~2.13mg/L之间,其中苯含量在0.01~0.31mg/L之间,二甲苯含量在0.08~0.98mg/L之间,均超过了GB/T6中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亟待采取修复措施;
(2)场地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动态变化,在监测时段内TPH浓度整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大幅下降主要出现在2009年末至2010年初,2010年3月后污染物的自然衰减程度明显减弱,另外石油组分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烷烃与芳烃之比和烃类与非烃类之比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发生着较为缓慢的生物降解作用;沿地下水径流路径,组分浓度、类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等生物标志物数据同样显示发生了生物降解作用,但上述烷烃、芳烃与非烃类比值却沿径流路径有所升高,表明生物降解作用虽存在但并不突出;
(3)地下水中总石油烃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显示该场地存在两个污染较严重区域,为进一步探明场地地下水的污染模式,对不同位置垂向土壤中TPH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TPH在不同地点垂向上呈现两种不同的变化规律,一种是随深度逐渐减小,另一种则在地下水位附近有明显的升高,由此将该地区地下水石油污染来源归结为两种模式:其一是垂向入渗式,主要发生在场地上游污油坑附近;其二是水平扩散迁移式,是场地中下游石油污染来源的主要途径;
(4)对污染场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场地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但其中主要离子组成相对稳定,水化学类型以HCO3-Na和HCO3-Ca型水为主,通过对水化学离子的平衡计算推测场地地下水中高浓度的HCO3-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该地区发生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有关;
(5)为了解场地内石油污染物降解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下水氧化还原特征和生物降解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石油污染物以厌氧降解为主导,氧化还原电位Eh进一步指示该地区生物降解应处于铁还原和硫酸盐还原阶段,同时,电子受体的动态变化也显示,溶解相铁锰在2010年1月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硫酸盐含量在监测期内一直呈下降态势,至2010年后其下降解程度有所减缓,结合反应产物S2-等的动态变化和Eh-pH分布关系,综合反映出该场地发生了铁锰和硫酸盐还原过程;
(6)利用PCR-DGGE技术对场地内2010年3月后细菌、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细菌群落组成在位于污油坑Z1处变化最为显著,2010年3月与7月结构相似性系数仅为0.261,而在相同时间内,同一流线上的点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最高相似系数为0.714,进一步采用细菌多样性指数来综合反映地下水中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变化,将计算结果以时间和空间为因变量进行ANOVA分析,表明细菌多样性指数在时空上的变化不显著,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控制,而古细菌指数变化与时间呈显著相关;
(7)对细菌DGGE图谱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切胶回收、测序以了解该地区地下水微生物物种组成,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场地地下水微生物细菌类群主要有三大类,分别为Betaproteobacteria,Gamaproteobactera和Flavobacteria,其中以Betaproteobacteria纲细菌占优势,且以厌氧环境下生存的菌种居多,检测到与场地污染物降解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相关的菌种有Dechloromonas sp.,Gallionella sp.,Thiothrix sp.;
(8)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别对场地石油污染组分、地下水水化学与微生物群落数据进行降维分析,提取出9个污染主因子、4个化学主因子和8个微生物菌群因子,各因子分别反映了污染物类型、来源、地下水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不同特征菌群的分类,随后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建立各类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归纳分析将污染场地按CCA排序图分为苯系物降解区、烷烃降解区和污染背景区,另外,按降解过程分为好氧或微还原区、铁锰还原区、硫酸盐还原区、产甲烷区和弱降解区,进而根据此分区对2010年3月后场地内地下水中生物降解控制因子进行识别,场地上游因受长期污染,降解能力减弱,以产甲烷作用为主,烷烃降解占优势,下游则以芳香烃降解为主,发生铁锰还原和硫酸盐还原过程;
(9)在以上天然条件下场地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后期开展的场地原位空气扰动修复工程,对注气扰动下污染物生物降解机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为期13d的原位单井AS修复试验,修复目标区域地下水中TPH降低达80%,其中各种石油类污染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以芳烃类组分最为显著,化学方面由于注气使地下水环境由厌氧向好氧转变,氧化还原参数Eh有显著升高,这种转变尤其体现在离注气井最近的N1井,进一步对AS期间微生物特征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影响带内物种的丰度上,不会显著改变物种的组成,此外由地下水中芳香烃的氧化基因(TOD)的变化指出,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注气井周围4m范围内的好氧生物降解,但此范围远小于AS所引起的物理响应指示的影响范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X523【目录】:
摘要4-7Abstract7-19第1章 绪论19-35 1.1 研究背景19-23
1.1.1 石油类污染对地下水环境的威胁19-20
1.1.2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20-22
1.1.3 生物降解在地下水石油污染修复中的意义22-23 1.2 文献综述23-30
1.2.1 地下环境中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机理23-26
1.2.2 原位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方法26-29
1.2.3 发展趋势29-30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30-35
1.3.1 研究目的30
1.3.2 主要研究内容30-31
1.3.3 研究方案31-32
1.3.4 创新点32-35第2章 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背景调查35-47 2.1 场地概况35-37
2.1.1 自然地理条件35-36
2.1.2 区域地质背景36-37 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37-42
2.2.1 含水层特征37-40
2.2.2 地下水流动态特征40-42 2.3 场地地下水水流模拟42-47
2.3.1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43
2.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3-44
2.3.3 模型识别与验证44
2.3.4 地下水质点运移路径示踪44-47第3章 污染场地监测与原位修复试验设计47-55 3.1 野外监测方案47 3.2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47-52
3.2.1 有机污染指标分析47-48
3.2.2 水化学参数分析48
3.2.3 微生物特征分析48-52 3.3 原位空气扰动修复试验52-55
3.3.1 单井试验方案52-53
3.3.2 试验监测与测试方法53-55第4章 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石油污染特征55-63 4.1 场地地下水石油污染程度55-56
4.1.1 总石油烃含量55
4.1.2 主要有机污染物55-56 4.2 地下水石油污染时空分布56-61
4.2.1 总石油烃的时空分布特征56-59
4.2.2 地下水中石油组分的时空分异规律59-61 4.3 场地污染模式分析61-63第5章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水化学组成的演变规律63-71 5.1 地下水化学环境的时空演变63-68
5.1.1 地下水温和 pH 特征63-64
5.1.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64-65
5.1.3 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分析65-67
5.1.4 氧化还原条件演变67-68 5.2 污染物降解中电子受体的变化68-71
5.2.1 硝酸盐68-69
5.2.2 铁、锰69
5.2.3 硫酸盐69-71第6章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71-87 6.1 地下水 DNA 提取与 PCR 结果71-73 6.2 DGGE 图谱解析73-78 6.3 微生物多态性分析78-82
6.3.1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异78-80
6.3.2 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80-82 6.4 微生物群落组成82-87第7章 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87-97 7.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87-89
7.1.1 主成分分析87-88
7.1.2 典型对应分析88-89 7.2 环境特征因子分析89-93
7.2.1 污染因子89-90
7.2.2 地下水化学因子90-92
7.2.3 微生物群落因子92-93 7.3 生物降解环境控制因子的识别93-97
7.3.1 污染、化学与微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94-95
7.3.2 场地生物降解控制因子分析95-97第8章 原位空气扰动条件下地下水环境中的生物降解特征响应97-115 8.1 单井注气的物理响应97-99 8.2 污染物浓度与组成的变化99-102
8.2.1 地下水中的 TPH 修复效率99-101
8.2.2 地下水中的 TPH 组分变化101-102 8.3 地下水化学特征响应102-107
8.3.1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102-103
8.3.2 主要离子及水化学指标动态103-105
8.3.3 氧化还原特征的变化105-107 8.4 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响应107-112
8.4.1 种群特征的演化107-110
8.4.2 芳香烃降解基因的变化110-112 8.5 AS 扰动范围及其对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112-115第9章 结论与建议115-119 9.1 结论115-116 9.2 建议116-119参考文献119-129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29-133致谢133-13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勇胜;;[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赵勇胜;王冰;屈智慧;郑苇;贾旭;孙猛;;[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2期
刘新华,傅家谟,沈照理,钟佐燊;[J];地球化学;1996年04期
李晔,陈新才,王焰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王业耀,孟凡生;[J];化工环保;2005年02期
韩慧龙;刘铮;;[J];化工进展;2007年06期
范伟;杨悦锁;路莹;杜新强;张加双;宋晓明;;[J];化工学报;2011年09期
郝春博;王广才;董健楠;张倩;蔡五田;;[J];环境科学;2009年08期
郑苇;赵勇胜;秦传玉;王冰;屈智慧;马白文;;[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梁静儿;李宇;叶倩;李太武;苏秀榕;;[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军;[D];吉林大学;2006年
张瑞玲;[D];天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嘉;王仁卿;郭卫华;;[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乔德波;牛明芬;徐丽;赵明梅;袁雅姝;张玉龙;;[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刘海燕;李明;丁存宝;贾长虹;张俊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杨翠云;郭淑政;刘琪;刘苏静;苑学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俞雅君;何琳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王瑶;邹乔;杜显元;李兴春;李鱼;;[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谭洪;彭超;唐赟;刘亮;杨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谭丽泉;黄艳仙;余梅;谢文玉;林齐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李鱼;杜显元;邹乔;李晓丽;李兴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刘沙沙;董家华;陈志良;彭晓春;吴彦瑜;徐玉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淼;吴跃进;余增亮;俞汉青;吴李君;姚建铭;花日茂;汤锋;邱志芳;宋立言;韦朝阳;骆永明;赵其国;;[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齐建超;郭婷;王贺;张清敏;;[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靖;徐宏科;安明泉;阎贵文;;[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孟庆宝;赵三平;朱勇兵;李瑞雪;王永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刘乃瑞;周波;沙宇;;[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丁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赵力;金艳方;石梅;沈玉江;徐远洋;李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杨宾;杜平;伍斌;李慧颖;李发生;;[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杨思齐;杜晓文;张盼;李薇;;[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康;[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林雁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金云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段海明;[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辛欣;[D];吉林大学;2011年
张子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李春荣;[D];长安大学;2009年
吴仁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万春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李琦;[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子惠;[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孟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苏郡;[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吴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何云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竹圆;[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巩元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陈威;[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荣亮;[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童蕾,魏昌华,赵中一;[J];安徽化工;2005年05期
李琳,李槿年,余为一;[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薛红琴,速宝玉,盛金昌,张文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4期
李春荣;王文科;曹玉清;;[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宁丽;曾溅辉;陈广;;[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雷艳秋,孟宪楠;[J];北方环境;2001年03期
吴玉成,钟佐焱木,陈亮;[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0年01期
李建萍,李绪谦,王存政,林沛,杜涛;[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陈玉成,陈小龙,皮广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2期
张渤,韩洁;[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艳梅;[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英;[D];天津大学;2004年
蒲凤莲;[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王战强;[D];天津大学;2005年
覃生高;[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平;;[J];山西建筑;2007年30期
李海花;单爱琴;周海霞;;[J];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05期
冯晋阳;;[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10期
陶雪琴;卢桂宁;党志;周康群;刘晖;孙彦富;;[J];化工环保;2007年05期
房斌;蒋林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2期
李顺鹏;孙国萍;;[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5期
张玉梅,江建明;[J];合成技术及应用;1996年04期
李文兰,杨玉楠,季宇彬,于蕾,范玉奇;[J];环境科学;2005年04期
魏明宝;王纪军;刘海员;张腾;;[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2期
王亮;王磊;李风亭;张士萍;刘华;;[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宝富 ;勇俊宝;赵淑梅;;[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张士萍;王磊;;[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计成;马秋刚;赵丽红;关舒;雷元培;;[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陈怡君;毋赟;高士祥;;[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武承林;马如江;安英丽;贺欢;高红军;史林启;;[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王厦;冯晓西;项吴定;;[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朱罗毅;包华;Petr SNabanita S;[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李颖;伍丹丹;彭园;;[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王银善;陈宝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陈建军;何月秋;祖艳群;李元;;[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东明;[N];朝阳日报;2008年
;[N];消费日报;2008年
邵文泉;[N];中国包装报;2005年
夏璐怡;[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苏小芳 李敬华;[N];福建日报;2010年
钱兰;[N];泰州日报;2008年
大龙;[N];中国包装报;2007年
;[N];中国包装报;2005年
京都;[N];中国包装报;2004年
周统建;[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玉瑛;[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夏文香;[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路莹;[D];吉林大学;2013年
梁泉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刘红玉;[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梁生康;[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石成春;[D];福州大学;2005年
毛丽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张洪波;[D];重庆大学;2009年
李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雪峰;[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周燕洁;[D];河海大学;2006年
任春艳;[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许超男;[D];浙江大学;2006年
肖华花;[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李伟波;[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杨峰田;[D];吉林大学;2007年
郑晓宁;[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黄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李兆;[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下水质量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