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提高计算能力练习题??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如果孩子因为运算错误丢分是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一一一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虎 。但是这不是一个小的问题?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肿么有种广告君要来的感觉?
  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可以写一篇几十万字的博士论文呢
  我曾经花了半年时间,让儿子做了大量的试题但效果依然不明显.一定是我方法不对...
  说说我家孩子的情况,只是个例,不敢保证每个孩子用了都有成效。  一年级起,每天一张速算条(有时也会两张三张,视情况而定),大约二三十道题,基本是吃饭前,用时两三分钟,时间短,孩子一般不会厌烦。随着年级往上,难度也加大,但都是与她所学的相结合,比如,学到乘法就多做乘法,学到分数就多做分数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慢慢就上来了,有关计算的题都做的非常快而且准确。   不过,这中间也有反复,记得是四年级上学期,有一小段时间,数学也是粗心算错,速算条的准确率也不高,当时,就和孩子约好,如果准确率达不到90%,就加算一张,孩子很配合,好象很快,准确率又上来了。  我的感觉是,就象开车,如果我们对驾车技巧灵活熟练,加上对周围环境判断准确无误,很轻松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就算是与人聊着天,思想飘到远方,一样能把车准确无误地开回家。  速算条,练的就是速度和准确,时间长了,对数字计算的敏感性不断强化,同时,在脑子里形成条件反射,看到即得结果。  最后,个人感觉,算错,也和注意力有关。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_百度文库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必备能力。学生运算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运算心理的四种品质,即运算的正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合理性上。因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从培养、训练、协调、发展运算的各能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要了解运算的内容、运算能力的结构,还要研究学生这个主体,了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出现差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也是令数学教师最头疼的问题。要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准确找出学生运算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解决运算能力的基本方法。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
一、学生计算中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计算速度慢,准确性差。初中学生运算中常出现的错误多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相联系。例如,分数四则运算出错、符号法则出错、指数运算法则出错等。
2、运算的随意性大,学生计算时见乘就乘,见商就除,见幂就乘方,见根式就开方,缺乏对运算的合理性、灵活性的思考与实践。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习惯于机械地运算,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因而对计算结果缺乏完整而深入的讨论。
3、情感素质和心理素质差。有些学生的智力很好,但自控能力差,听课、做作业都不集中注意力,学生认为只要知道解法就算会了,不愿意动手或不愿多花时间进行规范计算或草率了事。久而久之,不仅运算逐步生疏,而且养成了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造成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有些学生把运算仅看作数字计算,不重视其中的推理证明,不注意运算思维的周密性、深刻性的运算过程的严谨性。影响运算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有些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炼,对较复杂的代数式的计算题望而生畏,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二、找出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1、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
(1)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解题兴趣不高,计算结果出差错。
(2)在计算时希望尽快算出结果,当遇到计算题的数字较大或者过繁时,容易就出现排斥心理,于是不去认真分析,不细心审题,敷衍了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而且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同时存在的,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干扰智力因素的原因。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活动,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充分地调动学生
贡献者:moming2021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
我发现有的孩子从小计算能力就很强,而我家孩子已经四岁了,在计算方面没有什么凸出的表现。我想问问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
  运用图片(实物图片、数目图片和故事图片)教幼儿计算是一种简便形象的方法,也可通过游戏方式来教幼儿计算。如通过数玩具的多少和增减,通过数拍皮球、跳绳的次数,发展幼儿计算能力。父母还可拿出5个小物品,叫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逐步减少或相应地增加,让幼儿数。反复多次后,就叫幼儿来“抢”物品,“抢”到后要求马上讲出是多少,以提高巩固计算能力。还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计算,如把各种玩具、图片等做接龙配对的游戏或者结合路边的树、电线杆、门牌号码等,复习数的概念,如大小,长短、高低,轻重、远近、多少计算,并可进行数的组成、分解练习。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宝宝上幼儿园了吧?在家多引导的同时可以学一学珠心算,对以后的计算能力会有帮助的。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41&&&&更新时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 100” 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 20×11=220& 5×11=55& 最后算=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 125×10=1250& 最后算12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 15+5 ×(1 -0.5),错误地算成20×(1 -0.5)。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1、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说出3×4=12&&& 4×3=12&& 12÷3=4&& 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 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  
2、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3、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  
4、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  
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  
15×15=& 25×25=&&& 35×35=& 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 65×65=&& 75×75=&& 85×85=& 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5、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  
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 256÷1=&   
256÷256=& 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 250×50=& 305×60=& 360÷90=&& 360÷9=  
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以上是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方法,如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文章录入:孙青&&&&责任编辑:王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友情链接
镇江市解放路小学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计算能力练习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