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在重庆招收重庆少数民族人口预科生不?多少分。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基于重庆民族预科基地的实证研究
核心提示: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基于重庆民族预科基地的实证研究陶少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武汉430074)摘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基于重庆民族预科基地的实证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意义、教材和教学方式等问题。民族预科学生对以上各项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表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主张民族文化被平等对待、教育和传承,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都需要为民族预科学生开设好民族文化课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预科&&民族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平等思想、教育改革运动和持续推进的过程,是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其结果对族群教育的影响是他们要求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重建以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等。少数民族通过他们社区管辖的学校及课程与教科书的影响,推动了这一运动&[1]。二战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影响到欧、亚、非、澳各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课程是按照教育部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设置框架设置,不包含民族文化课;各高校民族预科生的课程里也基本没有民族文化课。国内研究者探讨了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问题,马军[2]、宋太成[3]、张晓勤[4]等分别提出课程设置分四类、三类、三个模块等方案,都没有涉及为预科学生开设民族文化课的研究。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角度,应该为民族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但作为民族文化主人和民族文化教育主体的民族预科生对此有何看法?我们将以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寻民族预科学生对开设民族文化概论课的认识,并提出课程开设的建议,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一、技术路径
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位于长江师范学院,该基地拥有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二十余载的历史,具有深厚的预科教育文化积淀和经验积累。基地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年招生规模在250人左右,比邻和主要辐射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渝东南地区,同时面向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招生,在中西部地区较有代表性。该基地已开设的课程是遵循自上而下原则设置的,课程数量和类别基本没有超出国家预科管理办法规定的课程范畴,目前为学生开设有大学语文等十一门课程,但没有单独开设民族文化概述性课程。
笔者于2011年5月3日对该基地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基地2010级学生,本次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作答以确保答案的真实性。本届学生有两个理科班和三个文科班,学生全是少数民族,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生源地主要是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学生共219人,男、女生的比例为1︰3左右,总共发放100份问卷。按照分类随机抽样法,在男生中随机抽取25位同学,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5位同学,然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为了避免顺序偏差,设计了两种形式的问卷,答案的排列顺序都不同,发放的问卷中两类问卷各占一半。此次调查活动共收回问卷98份,女生有两份未回收,回复率98%;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100%。
二、民族预科生对开设民族文化课的认识的问卷调查内容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开设民族文化课的认识与态度,主要内容包括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具体意义、教材编订和教学形式四个方面。
(一)民族预科生对开设民族文化课必要性的认识
高校民族预科生既是民族文化的主人,又是民族文化课的主体,他们对民族文化课的态度可以探究他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课的认同程度。在调查民族预科生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否需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这一问题的看法时,90.8%受调查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表一)。这说明他们认识到了开设这门课的重大意义,对开设这门课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同时,民族预科生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将分流到不同的文、理、工、管等专业学习,很多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将很难接触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这也促使他们渴望开设这门课。学生有了内在动因,他们对学习这门课就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就更佳。
表一&&民族预科学生对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必要性的认识
人数(个)
(二)民族预科生对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具体意义的认识
我们列举了开设民族文化课的几项主要意义供学生选择。在对学生进行&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有哪些具体意义(可多选)&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时,得到如下结果(表二)。
表二&&&&&&&&&&&&&&&&&民族预科学生对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的意义的认识
传承民族文化
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
人数(个)
从表二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的意义在于传承民族文化,这一选项比例最高,表现了民族预科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的纽带,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这是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延续的内在依据[5]。被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今世界,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有被西方文化和国内主体民族文化涵化、同化的危险。民族文化课可以让学生全面学习、深入理解民族文化,为传承民族文化创造条件。调查问卷结果反映了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或其他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这为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其特色,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增添了动力。
中间两项的调查结果反映了民族预科生对民族文化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追求。34.7%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23.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开设民族文化课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调查结果反映出民族预科生在对待民族文化课的学习上,态度积极向上,求知欲望较强,他们希望通过加深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同时,也反映出预科学生憧憬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文化课能带给他们快乐和享受,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三)民族预科生对民族文化课教材编订的认识
对民族预科生进行&&是否需要编订统一的少数民族文化课教材&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时,得到了如下的结果(表三)。&&&&&&&&&&&&
&表三&&&&&民族预科学生对民族文化课统一编订教材的看法
人数(个)
被调查学生赞成编订统一的民族文化课教材,其余则持否定态度。赞成编订统一教材的学生可能受传统惯性的影响,统一编订的教材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内容确定性等优点,方便师生的教学;但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其内容涵盖的面比较窄,视野相对狭小,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相对缺乏。而不编订统一的民族文化课教材,其优点和不足恰好与前者相反。这些都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学校、学生,采取比较灵活的应对方式。
(四)民族预科生对民族文化课教学形式的认识
笔者以&如果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其教学形式应该采取哪些(可多选)&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表四)。
表四&&&&&&&&&&&&&&&&民族预科学生对民族文化课教学形式的认识
班会、团会
课外兴趣小组
布置宿舍环境
人数(个)
60.2%的受调查学生赞成民族文化课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优势。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生对这种形式认可度较高。同时,学生也希望在课堂这种正规的学习形式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生对各种课外活动形式的民族文化课都有较高的认可度。其中,赞成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民族文化课教学的比例最高,达到70.4%,这一方面说明,预科生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十余门课程,他们感到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不希望民族文化课继续增加他们的课堂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学生希望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到快乐,因为兴趣和乐学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选择其他三项的都占一定比例,但远远低于课外兴趣小组的比重。调查结果反映出,他们接受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的民族文化课教学,其选择具有多元性。但他们更倾向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兴趣小组形式。
三、高校民族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的建议
我们普遍存在一种理论预设,民族预科生来自民族地区,自身是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高,不再需要单独开设民族文化课,这只是一种客位的观点。通过调查问卷,作为民族文化主人的民族预科生绝大多数赞成开设民族文化课,这是居于主位的认识。在设置民族文化课时,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原则结合起来,使少数民族预科的课程设置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下面将在问卷调查基础上,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就为高校民族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提出具体建议。
(一)为高校民族预科生增设民族文化课
首先,开设民族文化课弥补现有高校民族预科课程体系的缺陷。迄今为止,政府层面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管理法规没有要求为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很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单位也未开设这一课程。现行预科课程体系中与&民族&或&文化&相关的课程有两门,分别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和中国文化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主要从总体上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而民族文化课是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介绍、研究和赏析,尤其侧重精神文化方面,这两门课程的研究范畴、方法和对学生的意义均不相同。中国文化概论课则侧重汉族古今文化的发展脉络、规律和特点分析研究,这门课程尤其在研究范畴方面不同于民族文化课。所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和中国文化概论课均不能代替民族文化课,为预科生增设民族文化课就尤为必要。
其次,开设民族文化课可以满足预科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渴求。从预科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看,他们多数认为有必要开设民族文化课,开设这门课对他们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预科学生对民族文化课意义的认识是多元的,这也契合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开放视野和宽容精神,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异文化课程与本土文化课程兼容的特点,即从自己或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本族文化,理解异文化。他们从自观的角度有这种认识和需求,为开设民族文化课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有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也使这门课更具有人文塑造效果和实践指导意义。所以,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地调研的角度,从自观和他观的角度,应该为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
第三,开设民族文化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课程理论的两个来源之一,让民族学生学习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关于民族教育平等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发掘、教育和传承。学生在民族文化学习过程中理性地自观和他观,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宽容精神,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与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友好相处,在当下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充实多元的民族文化教学内容
为高校民族预科生开设的民族文化课应该包含多元的民族文化内容。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多元文化课程,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解读,即应坚持广义的民族文化观,摈弃狭义的民族文化观,它要包含不同民族的文化;它既要包含民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又要包含民族精神文化;它既要包含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也要包含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既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又要关注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我们应将各民族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精华内容纳入民族文化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民族文化课的内容还要有系统性、多功能性。我国现有的预科教育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内容极少,主要散见于个别课程中,以常识介绍为主要目的和编排方式,以审美观培养为主,违背了多元化的原则,实际上是艺术教育而非多元文化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以精神文化为主的狭义文化内容。这些是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教育相悖的。所以,民族文化课除了具有多元性以外,还应具有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将民族文化内容系统地编排组织以传授给学生;民族文化教育的主旨除了审美以外,还应具有增进民族团结、繁荣文化、产业化等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三)采用灵活创新的民族文化课教学形式
教育改革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理念之一,我们要在民族文化教育中进行改革。预科生的民族文化课开设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首先,为民族预科生独立开设民族文化课。从调查结论来看,多数学生赞成独立开设一门民族文化课。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更加集中,学习效果更加明显。这也适合用统一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
其次,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渗透于各门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主张将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种育人环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故我们可对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课教学形式的认识是多元的,赞成非课堂教学形式的学生比例高于赞成课堂教学形式的学生。此外,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性决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在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中要适应学生的这种多元化的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交叉学习中达到更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民族文化知识总体的系统性,不应减少这门课程传授知识的总量。在针对预科生的民族文化教学中,除了采用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形式以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创设其他不同课程开设方式,如采用班会、团会、课外兴趣小组、墙报和宿舍环境布置等多样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展览、展演等大型活动的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使教师在民族文化教学中提高教学的积极性,避免单一传授方式的乏味感。对学生而言,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具有趣味性,避免单一课堂学习方式的枯燥感,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再次,民族文化课的教材编订应采取比较灵活的处置方法。必须从宏观的国家到微观的教师这些不同层面对课程设置进行探讨。民族文化课可独立开课并编订相关教材,我们可为学生提供一本精编的教材,包括世界民族文化概况、中国民族文化概况以及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精华等内容,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也可以潜在的方式融入其他课程教学或各种环境、活动之中。如果不选用教材,则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观看、学习、参与各种民族艺术、手工艺等的展示和活动。选用教材的学生,也可结合上述活动交叉学习。&&
从对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表现出对多元民族文化尊重和学习的需要,他们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民族文化课;学生认为这门课的意义是多元的,而且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多数学生倾向于采用统一的教材,我们可以为学生编订知识面广、内容浓缩的教材,具体包括世界民族文化概况、中国民族文化概况以及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精华等内容,选用教材与否可以灵活处理;学生也希望民族文化课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可采用课内或课外教学的形式,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则依具体情况而定,只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主张民族文化被平等对待、教育和传承。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看,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应该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开设一门民族文化概论课,尽可能地搞好民族文化课的教学。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兼有民族科学、教育科学和预科教育的三重性质,我们要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在民族文化课程教学中兼顾和渗透这些性质和特征。为民族预科生开设民族文化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问题,他体现了民族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文化权利和发展权利。预科生以后进入其他专业、年级学习,可以让他们继续接受民族文化教育,这也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持续推进理念。
[1]&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马军.多元拓展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布局[J].宁夏大学学报,-91.
[3]&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96.
[4]&张晓勤,欧阳长青.新形势下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课程设置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84.
[5]&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附:作者个人信息
姓&&&&名:陶少华
性&&&&别:男
年&&&&龄:1973年出生
民&&&&族:汉族
籍&&&&贯:重庆市
工作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职&&&&称:讲师
学&&&&历:中南民族大学2010级博士生
研究方向:民族学
电&&&&话:&&
邮&&&&编:408100
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您的位置: &
少数民族预科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 要: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公民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民族预科生信息素养是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分析加强预科生信息素养对于民族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总结宁夏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培养预科生信息素养的一些具体做法。
优质期刊推荐各省市高考信息汇总: |
时间: 21:08
南开大学2013年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分数线
天津大学2013年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分数线
2013年录取分数
2012年录取分数
2011年录取分数
(电子信息类)
(工商管理类)
(行政管理)
(环境工程)
(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章来源:
原文出处:
个人或媒体转载本站内容,请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天津一本大学分数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各省高考网重庆三峡学院
报考常见问题
2014年招生咨询答考生问
2014年的普通招生工作即将开始,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我校的招生工作十分关注,并常有来信或电话咨询,了解招生工作情况,现就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答复如下:
问:你校属于什么性质的高校?
我校隶属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管辖的多科型、普通公办、二本(二批次录取)高校(教育部代码10643)(重庆市招生报考代码5009)。位于中国移民之都、重庆市第二大城市、赋有&小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之美誉的长江滨江城市&&万州区(原名地级市&&万县市)。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问 :你校办学历史有多长?
1956年建校,办学历史长达58年。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办本科历史19年。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学校增列为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问:你校学科专业结构怎样?
答:学校已形成了以工学(35%)、文学(10%)为主,管理学(15%)、艺术学(10%)、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架体系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开设普通本科专业54个。2014年拟招收51个专业64个本科专业方向。
问:你校何时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
答: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科学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覆盖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经纳入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45名。
2014年2月已申报举办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生物6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涵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农业信息化3个领域)2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已通过重庆市专家组答辩评估,待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现已有43名高职称教师分别在本校和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重庆邮大、重庆工商大、重庆理工大、三峡大学等高校担任专、兼职博士、硕士生导师。
问:你校2014年招生政策有哪些重大调整变化?
全校2014年共有51个二本专业64个专业方向、5个对口高职本科专业、2个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全年计划招收4500人左右,重庆地区各类招生录取总量将达到3000人左右。
一、新开办3个普通本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运动人体科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其中汽车服务工程分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评估两个专业方向。另外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开设供配电、电力电子、智能电网三个专业方向。
二、美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发生重大变化。
美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在考生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本省规定的艺术本科控制线基础上,按综合分=(文化成绩&文化满分&100&30%)+ (专业成绩&专业满分&100&70%)录取,其中重庆地区考生专业成绩达到230分以上优先录取。
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在文化、专业分别达到各省级招办规定的相应控制线基础上,省外考生根据各省(市、区)规定的投档成绩择优录取;重庆市投档到我校考生,文化分进入前20名者(含同分数)或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00分及以上或二级及以上运动员优先录取;其余考生按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
三、扩大了对口高职本科招生范畴。拟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方向& 加工制造类)、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方向&信息技术类&电子类)、物联网工程(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类)、会计学(财经商贸类)、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类)五个专业210名左右.
四、继续与东南大学开展&1+2+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2014年拟继续在土木工程、会计学两专业录取新生中各选拔80名第一年进入联合培养试验班学习,一年后各选拔30名到东南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合格毕业生颁发重庆三峡学院与东南大学联合培养,共同署名并加盖印章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继续招收小学教育(全科教师)&&重庆市免费师范生100名。即达到重庆市二本控制线,报考我校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的定向培养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反而给予每月600元生活补助,毕业后带正式事业编制直接分配到定向培养区县农村中小学工作。
六、继续招收 &武术特长生&(全市唯一招生资格高校,即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全市二本控制线的65%,可就读我校任何专业)和&音乐特长生&(含声乐、各类器乐、舞蹈含民族舞和现代舞蹈)(即考生特长参加我校校测考核达到优秀,高考文化成绩达到二本控制线下20分以内者,可优先选择就读我校任何专业。
七、继续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计划招收150名,文、理科各1个班(其中重庆100名,四川10名、湖南10名、广西15名、云南15名)。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散居地考生报考我校可在重庆二本控制分数线下分别降低80分、60分录取,预科学习一年后,经考核合格升入二本专业就读。
八、鼓励高分考生填报我校。凡达到本省一本控制线录取到我校就读考生,进校后可根据考生意愿优先调整到符合专业调整政策的任意专业就读。
九、学校已建立起以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为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0.3%比例)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4%比例)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30%比例):一等国家助学金4000元/年、二等国家助学金3000元/年、三等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
2、学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5%比例)800元/年;二等奖(10%比例)600元/年;三等奖(20%比例)300元/年。
3、新生奖学金:1)凡第一志愿填报且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控制线和一本控制线下10分内录取就读我校考生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新生奖学金。2)美术类专业外省校考录取成绩排名第一、二名考生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奖励。3)重庆市普通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美术类录取成绩排名第一、二名考生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奖励。
问:你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有哪些?
答:请见下表,仅供参考。但考生包括主要围绕自己兴趣爱好,只有更好、更适合的专业,没有最好、最适合的专业。
重庆三峡学院优势(特色)专业一览表(仅供参考)
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支撑学科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应用经济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与东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
拥有独立评聘副教授资格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市级特色(建设)专业
民族学(经济与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汉语言文学(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电子信息工程
拥有独立评聘副教授资格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3年考研录取居前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播电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劳动与社会保障
2013年就业率居前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
化学工程与工艺
信息管理与系统
公招考试就业率居前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
数学及应用数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
英语(师范)
体育、美术学
问: 你校2014年招生计划如何?
答: 我校拟于2014年在重庆、上海、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江西、河南、海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及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4500余名,其中本科生4300余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150名。分省分专业计划详见学校招生信息网及各地招考信息报。其中今年安排重庆地区本科招生计划2800余名。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情况及考虑到报到率因素还可适当放量录取(不超过5%)。
问:你校2014年还继续与东南大学&1+2+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吗?有什么政策调整?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教高〔2010〕1号)及教育部办公厅日下发的《关于做好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与对口支援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友好协商,2014年拟继续举办&1+2+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试验班。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招收专业:土木工程(东南大学该专业居全国前列)、会计学
招收名额:两专业各30名,共计60名
培养方式:采用&1+2+1&培养模式。即联合培养学生在重庆三峡学院完成第一学年基础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送到东南大学按照联合培养方案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第四学年返回重庆三峡学院完成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选送办法:录取重庆三峡学院2014级土木工程、会计学两专业新生,入学后经本人志愿报名&入学后两周内选拔测试,测试科目为《英语》、《数学》两门(注意:凡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控制线并一志愿填报我校录取入学者,不参加选拔考试,直接进入预选建制班)&每个专业遴选70&80名组成预选建制班教学,执行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学年结束时根据两学期课程考试成绩(通过考教分离的统考方式)实行末尾淘汰制,各专业择优选拔30名进入联合培养试验班。凡第一学年有课程考试不及格者或违反校规校纪者,将被自动取消入选联合培养试验班资格。
管理模式:学生在东南大学学习期间,其学籍不发生变动,仍保留在重庆三峡学院,但学生日常管理必须严格遵照东南大学校规校纪执行;学费和住宿费仍按重庆三峡学院标准执行。教材费、交通费等由学生自理。
文凭颁发: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重庆三峡学院颁发重庆三峡学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注明两校联合培养,东南大学附加印章予以认可。
问: 你校录取新生的原则是什么?(详见重庆三峡学院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答: 重庆三峡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及有关省(市)招办的规定,遵循德、智、体全面衡量,公平竞争,公正选才,择优选拔的原则录取新生。
进档原则:学校按照成绩分数高低确定进档名单(内蒙古自治区按照该自治区的投档录取规则执行)。优先录取经省级招办批准投档给学校且符合录取标准的第一志愿考生; 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可录取经省级招办批准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
对进档考生,学校按投档成绩高低,专业志愿的顺序,参考相关科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专业。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不能满足时,对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录取未满额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学校参照考生志愿,根据德智体全面要求,择优录取,具体原则如下:在考生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本省规定的艺术本科控制线基础上,按综合分=(文化成绩&文化满分&100&30%)+ (专业成绩&专业满分&100&70%)从高到低排名(本省内招收各专业的上述综合成绩统一拉通排序)录取(个别省有特别规定须按照本省规定执行除外),其中重庆地区考生专业成绩达到230分以上优先录取。其中设置了专业校考的省份,折算综合分的专业成绩以我校校考成绩为准;未设置专业校考的省份,以本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为准。录取时综合分相同或相近时,参考英语等相关科目成绩排序。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按照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在文化、专业分别达到各省级招办规定的相应控制线基础上,重庆市外考生根据各省(市、区)规定的投档成绩择优录取;经重庆教育考试院投档给我校的重庆市内考生:1、下列考生优先录取:文化分进入前20名者(含同分数);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00分及以上者;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者(参加重庆市2014年体育特长生统测合格并经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公示);2、其余考生按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
对达到生源地重点本科批次控制线且被我校录取的考生,进校后可根据考生意愿优先调整到符合专业调整政策的专业就读。
问: 你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什么要求?
答: 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部分专业有特殊要求:报考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方向)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口齿清楚、身材匀称。另外报考师范专业男生身高不低于1.6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0米;报考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方向)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新生入校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学生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问: 对招收男、女生比例有何规定?
答: 各专业原则上不限制男生、女生比例。
问:你校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情况怎样?
答:我校是重庆市&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点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 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常年为考研学生提供资料查询、考研培训辅导、考研高校推荐联络等服务工作,尽力为考研学生提供方便,形成了浓厚的考研氛围。
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录取率和考研质量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一是连续多年考研上线率占参考学生的35&40%;二是我校在尚未取得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情况下,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定在5&9%(按全体毕业生计),一些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0%以上;三是考研质量较高,连续四年录取研究生升入&211工程&高校达58%,升入&985工程&高校达35%。
问: 你校的奖、贷、助学金情况如何?
答: 学校已建立起以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为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我校(含国家部分)每年用于学生奖、助学金经费达1400余万元
1、国家奖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数的0.3%)8000元/年,全国5万名;国家励志奖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数的4%)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数的30%):一等国家助学金4000元/年、二等国家助学金3000元/年、三等国家助学金2000元/年。
2、学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约占在校学生数的5%)800元/年;二等奖(约占在校学生数的10%)600元/年;三等奖(约占在校学生数的20%)300元/年。
3、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困难补助。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前需在已经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4、新生奖学金:1)凡第一志愿填报且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控制线和一本控制线下10分内录取就读我校考生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新生奖学金。2)美术类专业外省校考录取成绩排名第一、二名考生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奖励。3)重庆市普通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美术类录取成绩排名第一、二名考生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奖励。
5、学校还设有勤工助学中心,常年在校内设有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并采取多种措施在校外广泛拓展临时勤工助学岗位。
问:你校在招收&专升本&学习类别吗?
答:我校招收&专升本&学习类别,按重庆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符合条件的高职(专科)学生在专科阶段毕业学期通过重庆市教委统一举行的基础课测试(文科测试:《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理科测试《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可升入我校相应本科专业再学习两年。每年专科毕业生录取率达参考数的50%左右。具体办法请查阅我院教务处专升本实施细则。咨询电话:(023)。
问:如何填报你校志愿?
答:填报志愿可按各省、市、自治区考试院(或招办)公布在有关招生刊物上的招生专业目录填报,我校录取时是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对同一批出档志愿,按照成绩和专业志愿顺序确定录取专业。对达到本省一本控制线而录取到我校就读考生,进校时可优先满足调整到合符国家专业调整政策的任意专业就读。
问:你校生源结构如何?
2014年及以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根据近几年招生统计,35%生源来自于除北京、天津以外的28个外省(市、区),65%来自于重庆市。
问:你校重庆市生源结构分布如何?
我校办学服务定位是&立足三峡、服务库区、面向全国&,重庆市生源分布如下:原万州移民开发区(包括万州、开县、云阳、奉节、梁平、巫溪、巫山、忠县)35%、重庆市原主城9区占20%、渝西片区(原永川、合川片区)30%、原涪陵黔江片区15%。
问: 你校为毕业生提供了怎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措施?
答: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主要措施:(一)、对进入大一学生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不同就业意向按走教师、考研、考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谋职、创业路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二)、对大二、大三举办考研培训班、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考试培训班、各类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前培训班。(三)、为毕业生免费建立就业短信平台,凡到学校招聘信息、招考信息(含现场招聘、网上招聘、远程投递自荐书)以及主城区各大高校及重大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招聘、招考信息均第一时间让毕业生知道,每年向每位毕业生至少发布200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四)、每年为毕业生举办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大型双选会2&3场,小型及专场招聘会1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0余个,每年到校举办现场招聘单位450余家。(五)、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学生从进入大学后,就可以从网上查询、学习到许多关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及大量的用人单位招聘、国家及地方公开招考信息,每年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提供800多个单位招聘信息。
问:你校毕业生主要特点(优势)是什么?
由于我校位于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万州区,属于郊县高校,大部分生源(占68%)来自于广大农村。郊县高校本身的特点:一是学校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二是富有强烈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三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四是办学条件的保障、五是以人为本的育人管理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服务等方面均比大城市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我校毕业生特点突出:一是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动手能力;二是&三峡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三是切合实际的就业定位。深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许多用人单位对郊县高校毕业生格外青睐。
问:你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以2013届毕业生为例)
从就业区域分布看:在重庆地区内就业70%;到全国其他各省市就业占30%,其中东部11省16%(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五省市就业占13%);中部8省占3%;西部除重庆以外的11省占8%。快速发展的重庆直辖市为我校近四分之三毕业生扎根在重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另外,在重庆地区就业毕业生中,在重庆主城区就业占35%,在其他区县就业占25%,在三峡库区就业占40%。其中在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就业近25%,充分证明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万州区建成重庆市第二大城市的正确决策,也进一步体现了我校在服务库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在国家党政机关(含乡镇人才计划、部队)就业比例占4%,在事业单位就业占15%,在国有企业就业占11%,升学出国出境就业占6%,在非国有企业(含三资、民营、集体、个体企业)就业占65%。
问: 就有关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如何与你校联系?
答: 我校设有招生咨询电话,分别是:
普通本科招生: (023)106702(传真)
成人教育招生:(023)&
招生就业咨询电话:(023)&&&
就业咨询电话:(023)(传真)&&&&
邮编: 404100(沙龙路二段780号、老校区)、404020(天星路666号、百安新校区)&&&&&&&& &&
招生网址: http://zsb./index.asp
就业网址& http: //
招办E-mail:&& 就业E-mail:
&&&&&&&&&&&&&&&&&
& &重庆三峡学院简介
一、主要办学历程大事记
1956年建校& & 199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公办二本) & 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 2006年确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 & 2013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硕士学位(科学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正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主要办学条件
1、学校位置:学校坐落在千年古城、中国移民之都、重庆市第二大城市、誉有&小香港&之美誉的长江滨江城市&&万州区(城区人口95余万)。
2、学校现有沙龙老校区、百安新校区1980余亩,校舍面积49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近1.3亿元,建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图书馆藏书137万余册,电子图书152万余种。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00余人(正教授91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500余人(博士147人),专、兼职博士、硕士生导师43人,常年聘请外教和客座教授100余人。
3、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
4、我校面向全国除北京、天津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200余人。
三、主要办学特点
1、办学理念清晰:遵循&厚德& 博学& 自强& 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服务定位;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学科特色凸显:形成了以工学、文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架(师范生规模占20%)和以本科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3、教学质量攀升:现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市级精品课程13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教学团队6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8项。
4、科研增势强劲:近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70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40%以上,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重庆市自然科学奖、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
5、人才培养荟萃: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统揽,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三成&教育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近年来,学生成功申请专利9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学校多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6、考研成果颇丰:连续五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稳定在40%左右,录取研究生升入&211工程&高校达55%左右,升入&985工程&高校达35%左右,上线率和考研质量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
7、学生就业率高: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全校毕业生通过公招考试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达35%左右。学校多次被评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在重庆市就业超过70%(其中主城区就业35%、三峡库区就业20%、重庆其他区县就业15%),到全国其他各省市就业接近30%(东部17% ;中部3%;西部10%),快速发展的重庆直辖市为我校超过三分之二毕业生扎根在重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8、生源结构稳定:根据近几年统计,我校省外生源各占三分之一,重庆市生源占三分之二,其中来自重庆主城九区达500余人、主城周边区县(长寿、合川、綦江、铜梁、潼南、璧山)550余人、渝西片区400余人、渝东南涪陵及黔江片区650余人、渝东北三峡库区1300余人。
9、社会评价较高:据统计,三峡库区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我校毕业生占48%;高中教师队伍,我校毕业生占42%;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队伍,我校毕业生占58%;党政机关及工矿企业管理干部队伍,我校毕业生占50%以上。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国家级主流媒体聚焦学校,对学校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办学质量、真诚服务库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集中报道。
10、发展前景美好:万州区将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历史机遇,市委市府对学校拟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新校区建设的大大提速,特别是学校办学档次和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等众多有利因素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学校必将建设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
地区学院关注排行
按录取批次查询高校
同类型院校关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少数民族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