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下载有明白的吗?

  前一阵子我和一个朋友的QQ聊天记录全被我老公看完了,不知他怎么会在别的电脑上可以看到,到现在还搞不明白,真是郁闷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告诉你有啥好处没?
  我KAO,精灵抢沙发好快啊
  走的正还怕人看到?快来神父这里忏悔下.....
  下个破解程序就行了
  下什么破解程序,太麻烦了。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只要你信春哥,不要说QQ的两天记录,就算是五角大楼的机密都能看的到。  真的  不信你试试
  春哥只是个传说~~~
  你老公骗你的.........他要看只能在本台电脑上看,而且要登录密码。要不他就是你那位QQ友。
  QQ聊天记录偷看器好像只可以查看自己电脑里面的QQ聊天记录!  你如果只是想看同一台电脑里的聊天记录你可以在QQ安装文件里面找到对应的QQ号文件夹! 打开后用QQ聊天记录偷看器查看就可以了!
  对了,版本不同,查看的效果也不同,QQ09版的是查看不了的。想查的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同问。我也想看。
  有人想偷看别人卧室活动记录不
  貌似我一直都可以看别人的信息,,,只要在我电脑上过,我就有办法看到。。嘎嘎
  我知道
就不告诉你
  远程控制    黑客之家欢迎你
  你老公把你QQ的文件复制起来!再到另台电脑不就可以咯!!再用那个叫什么的软件!! 不用密码
可以离线上你的Q
  你没跟别的男人打情骂俏吧?
  有男友了,就要自律。  还是单身好,可以随便打情骂俏,只要有这个心情,嘎嘎
  作者:普力马168
回复日期: 23:36:00 7#       你老公骗你的.........他要看只能在本台电脑上看,而且要登录密码。要不他就是你那位QQ友。  ===================================  我都曾怀疑他是那个人,但我问过他他说不是,但从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楼主是否做了什么让你老公怀疑的事情?
  作者:普力马168
回复日期: 23:41:00 8#       QQ聊天记录偷看器好像只可以查看自己电脑里面的QQ聊天记录!    你如果只是想看同一台电脑里的聊天记录你可以在QQ安装文件里面找到对应的QQ号文件夹! 打开后用QQ聊天记录偷看器查看就可以了!  =========================================  他不是在同一台电脑看的,但他知道我的QQ密码,过年前我先回老家,他还在这边上班,但我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包括视频他都看到了,后来他质问我的时候,我当时很震惊,真的有这么厉害的软件吗?
  作者:雨聆玲
回复日期: 5:04:00 16#       你没跟别的男人打情骂俏吧?  ==================================  可以说是聊了很多吧,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
  作者:外星来的精灵
回复日期: 22:42:00 1#       告诉你有啥好处没?  =================================  想要啥好处,介绍个帅哥给你行不?
  3种可能:  1.他就是那个人和你聊天的人。  2.用黑客软件把你“肉鸡”了。  3.帮你申请了会员功能,可漫游记录的。
  该死!忘记要挟你一顿饭了~~
  作者:爱你冷你
回复日期: 20:44:00 19#       楼主是否做了什么让你老公怀疑的事情?  ===========================================  可能他一直都好奇或者怀疑吧,他一始就知道我和那个人聊,但他忍着一直没看。因为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和那个朋友几乎天天都聊,后来有一阵子他比较忙吧没有上线,后来年前我回家几天后他上线了,我们又开始聊,就是那个时候我老公查到的。
  作者:半点心的情罪
回复日期: 21:16:00 23#       3种可能:    1.他就是那个人和你聊天的人。    2.用黑客软件把你“肉鸡”了。    3.帮你申请了会员功能,可漫游记录。  =========================================  第3种可能可以否定,我的QQ没有申请会员。第1种可能我也很怀疑,但不敢确定,因为完全是不相同的两个人,说话的话气相差很远。
  精神偶尔出轨走神都可以的,肉体不出轨对得起他了  其实人都是需要红颜蓝颜的嘛  他容忍你跟别人聊天也是想看你内心的想法
  赞同LS的说法,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朋友的,但我家男人就不想我有异性朋友,不想我和别人聊天,就想我除了上班就呆在家里哪儿都不要去(其实我也不喜欢出去),连找个人诉苦也不行,还让人怎么活呀!
  节哀了 聊天可以 不过份应该你男人不会怪你啊
  中个木马在你电脑上,监听你QQ
  直接仰头向前看!~~~
  可能肉鸡了哦
  知道你用哪台电脑直接用QQ聊天记录查看器就行了,  最方便也是最低端的。
  作者:广天猛犸
回复日期: 10:22:00 31#       中个木马在你电脑上,监听你QQ  ======================================  真的吗,在哪里可以看到?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不再看得到呢?
          偷腥合法,窃听有罪
  怎么感觉像广告贴……
  绝对不是广告贴
  唉,还是不要知道真相的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吧。昨天我再次问我男人那个人是不是他,他说不是,我问他到底用什么方法看到的,他说我现在不会告诉你的,一旦我告诉你真相的那天就是我们离婚的时候。
  对你都不信任.这样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装个360安全卫士,然后点查杀木马就OK了
  作者:黄锡春
回复日期: 21:45:00 42#       对你都不信任.这样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  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思,他现在对我是一点都不相信了,我休息在家他就会查我电脑,也会看我电话记录,觉得很烦!
  还是不要有任何行动了,他要看就由他吧,不然他又有什么想法了,我和那个人也有一个多月没聊了,自从年前被我男人实过压力,和那个人道别之后他再也没出现过,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没什么稀奇了    把你的电脑借我用5分钟,我也可以看  
  其实是我男人逼着我不让和那个人聊的,我没的选择,只有选择放弃他。  道别的那天有种说不出的心酸,两个人都依依不舍,可能我们之间存在某种情愫吧!他说他第一次和一个网友聊这么多,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说我要是不理他的话,以后再也不相信网友不会再上Q了。他显很不甘心,后来给我重新申请了一个号,说以后用新的号码聊,我说年前不再打算聊了,等过了年再说吧,他说好,起码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聊。  也就是那天我男人告诉我他花了二天时间看完了三百多页我们的聊天记录,他当时很生气提出离婚,通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通话,最后协商给彼此一年时间,前提是以后再也不要理那个人。  他可能也没想到那次道别最后真的成了道别,在他回到家的第二天就上线来找我,我看到他就下线了,从那次以后再也没看到过他了。
  我遇到了和你一样的问题
。。不过不是我聊天
是她聊天 。。自从她在游戏中认识了他就经常跟他聊天
我一直想看看他们聊什么
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看。。所以找啊找就看到你这了。。。  
看到自己爱的她一天到晚跟别的男人聊天的感受我最了解
  你要体谅你老公!!  
我说过她很多次了 可是。。。。哎
累啊!!!
  心理有鬼所以怕人知道 ............
  都有男朋友了还和别人搞暧昧,真是贱!活该!
  就是啊,有了男人了还跟别的男人这么暧昧,要是我,我也是绝对看不下去的
  自己犯贱还说老公 哎
  ...我都在Q上帮我男朋友沟囡.... 呵呵呵!
  呵呵,可能你老公认识你那个网友
  楼主 你的QQ如果是会员的话
  可以看的。。。只要知道你密码就好办了。copy你电脑的QQ同名文件夹过去,一登陆就可以看到了撒
  作者:遗_失_的_心
回复日期: 23:41:00 47#       其实是我男人逼着我不让和那个人聊的,我没的选择,只有选择放弃他。    道别的那天有种说不出的心酸,两个人都依依不舍,可能我们之间存在某种情愫吧!他说他第一次和一个网友聊这么多,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说我要是不理他的话,以后再也不相信网友不会再上Q了。他显很不甘心,后来给我重新申请了一个号,说以后用新的号码聊,我说年前不再打算聊了,等过了年再说吧,他说好,起码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聊。    也就是那天我男人告诉我他花了二天时间看完了三百多页我们的聊天记录,他当时很生气提出离婚,通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通话,最后协商给彼此一年时间,前提是以后再也不要理那个人。    他可能也没想到那次道别最后真的成了道别,在他回到家的第二天就上线来找我,我看到他就下线了,从那次以后再也没看到过他了。        。。。。。。。。。。。。。。。。。。。。。。。。。    
你老公做的是对的。陌生男女的交往你以为真的是为了友情?    
不要说精神出轨身体不出轨没所谓。你们还继续聊下去,等哪天他跑来看你的时候就绝对是身体出轨的时候。    
  作者:again1100
回复日期: 20:14:00 50#       都有男朋友了还和别人搞暧昧,真是贱!活该!       作者:yanwei54088
回复日期: 22:12:00 51#       就是啊,有了男人了还跟别的男人这么暧昧,要是我,我也是绝对看不下去的        。。。。。。。。。。。。。。。。。。。。。。。。。    
女人都是这样的,为自己找借口。    
正常的男女交往其实并不反对。反对的是楼主这样的结婚了还玩暧昧。
  哎,我也看不下去了,我很能理解你老公的感受,很多时候看见自己心爱的女人跟别的男人玩暧昧,就算不是玩暧昧,就算是很正常的聊天,真因为他真的爱你,才会那么敏感。我不知道这个年代忠贞值多少钱。但是,难道玩这种是有若无的暧昧情绪就真的那么吸引人和浪漫了吗?希望楼主能够好好反思一下,何谓婚姻的忠诚?
  我知道,但是不告诉你
  我想真正对待婚姻和感情的忠贞,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他(她)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就算是未来的日子里遇上了我们自认为跟了解自己的人,可谁有能确定你再次选择以后,又不会遇上更了解自己的人嘞?绕来饶去,又回到原点,何不把最美好的情感塑造在一个一直相守相伴的爱人身上,好的感情是靠两个人相互经营的,恕我冒昧,我貌似隐约感受到LZ精神出轨的意图了,希望你能好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是否还爱着自己的老公,是否真的是厌倦了,然后好好跟自己的老公沟通下,表达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最后,真诚祝愿你们能够经营一段美好而靓丽的感情,不留遗憾……
  一群傻B  
    本人觉得,你爱你老公的话,你老公查你应该觉得是件好事,这代表他还再乎你。    所以你不要让你老公失望,如果是我的话,不跟别的男人聊就不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的,必竟要跟你过一辈子的人是你老公,有谁比老公还重要的呢,为了跟别的男人聊天    一吐之快失去最爱自己的男人,你不觉得赔大了吗,不值得的。女人难免有寂寞的时    候,但是寂寞发泄的方式有很多种,换种方式也许会更好,可以有空的时候跟老公一起    到幽静的田间,彼此说说心里话,让两个人的心更贴近些,我想这样的方式,比上网上    聊天要好的多,人毕竟要活在现实中,为了那些虚幻的不切实迹的网友聊天搞到老公和    你离婚,真的太不值了,网上可以玩,但是得知道个度。
  其实你老公真的很爱你,很在乎你。你说到你平时休息时,你老公都不大喜欢你出去。和我们家的那位真的很像,他不大喜欢我出去和朋友吃饭,即使知道对方是我十多年交情的女同学,女同学哎,他也会妒忌,有时为了大家能和气收场,我总是先征询了他的意见再去,我不想因为这一点小事情而闹翻了天。  至于网上与网友聊天,我说一下个人的意见,你和那个网友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甚至谈到了比较敏感的话题,其实这都无所谓,只是你真的不能影响到现实的生活,上得多网的朋友都知道,虚拟的网络要比现实来得精彩,更无忧无虑,没有柴米油盐,没有吵闹,有的只是温馨的问候,可以无止境的说很多很多的情话。所以,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也经常上网和朋友聊天,有时我在家无聊的时候,老公又没有时间理我,他会主动叫我,去,别烦着我,上网找人聊天去。他从不会去看我的聊天记录,我也不会去看他的聊天记录,双方互相信任着,正因为他的信任,我更要自律。
  该死的,每天聊完都让你记得删聊天记录的,你偏不删,这下完了吧?以后想暧昧都不行了!
  打工妹自身也存在过错,但公安机关就要12天才可以核实?
  警方核实情况可以理解,赔偿额度是否人人满意,见仁见智。
  丢失了身份证导致被错拘绝对不只是这一例,错拘所带来伤害不只是失去那十天的人身自 由,还有是作为一个无辜的市民被错拘所带来可能一辈子的心理影响,这不是物质赔偿可以补偿到的,归根到底,要彻底解决错误就是要完善身份认证的制度和程序。
  这个有什么嘛!看了就看了,聊了就聊了
  你们谁知道 怎么可以偷看别人的聊天记录
而且不是在同你台电脑
还有他和别人聊天记录怎么可以自动转到我Q上呢
????谁知道+我Q
这对我很重要
  70楼,你脑子进水了
  这些行为,无齿吧?
  用的是消息同步    
  唉,遇到这类事是比较烦,我老婆现在也和一刚认识的网友聊得火热,每次聊完就把聊天记录全部删除,即使删除,她聊天的记录我都能查到。我所以网友的聊天记录可以让她随便查看,本身就没聊上面出格的事情,遇到这类鸟事真的很烦人。
  楼上的你是楼主老公吧
  其实你老公很爱你,在乎你,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不要以轻放弃,但是,寂寞的你,男方也有责任,大家应该有心灵的沟通,结婚多年,也许那份激清已过,可是,那已慢慢变成了亲情。请珍惜。走错一步,就全盘皆输.
  不作亏心事还怕人家看。。。。。。。。。。。。。    楼主肯定做了亏心事。。。。。。。。    要不就是裸聊,要不就是精神出轨了。。。。。。。
  只要得到你qq目录下的一个文件,再借助破解软件就可以看你的聊天记录了。如何得到那个文件,可以在你电脑上直接copy,也可以用windows的远程控制进行,当然也可以用木马进行,但是一般的杀毒软件可以把木马拒之门外。
  这让我想起以前一件狗血的事情。我当时下了个qq聊天工具查看器想监控我女朋友的聊天记录,她基本电脑盲,我是搞软件的。然后偷看了个把星期以后,忽然有一天她不知道怎么也点进去我安装那个软件目录并且看到了我和很多女人的暧昧聊天记录。  一时大意啊,杯具。
  这个爱好不值得提倡    
  有老公的人,还不好好过日子,玩什么暧昧
  电脑高手
  @遗_失_的_心
22:57:00    作者:黄锡春 回复日期: 21:45:00 42#          对你都不信任.这样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    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思,他现在对我是一点都不相信了,我休息在家他就会查我电脑,也会看我电话记录,觉得很烦!  -----------------------------  那你想想你的这些行为值得你老公信任你吗?和一个网友聊了300页的内容,还有敏感内容,你真当你男人是傻子啊
使用“←”“→”快捷翻页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发帖赚RP~某人对腾讯的产品策略的粗浅理解腾讯招聘经验
虽然腾讯校招已经接近尾声,我自己也很早被刷了,貌似发出来也不会很有用,但聊胜于无,当做是留给想进腾讯产品部的师弟师妹们的材料来看 好了,顺带给自己赚点RP。文笔不好,完全没有按论文的格式来写,只是随便写写就算,而且理解片面,看完不同意的话各位请给力喷,但、、别带脏话。
另,字数较多,看得困了请自行ALT+F4。
腾讯的产品策略浅析
引子说起腾讯产品,我总会想起2005年。从一开始使用QQ的时候,都觉得是一个十分纯粹的软件。没错,是软件。因为功能单调,那时没有任何的产品延伸,甚至连腾讯这个名字,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纯粹是聊天用的。虽然功能一直完善,并越来越出彩,但始终离不开一个聊天软件的范畴(那时,我还未有“IM即时通讯”这种概念)。未曾想过,腾讯QQ可以延伸出如此丰富的网络服务。然而在年后这种概念就被打破。其实04、05年时并无什么特别想法,但自从看过《腾讯十年》后便开始疑惑。移动无线增值业务(移动QQ一类的业务)在出现后一直到04年一直占据公司百分50以上收入,但明显和我之前的想象的完全不符。更多的是认为,腾讯的收入应来自类似会员、各种色钻以及不同收费服务。好奇之下查看了各种资料,发现转折点来自于05年。05年的来自收费服务的收入反超无线增值业务。进一步地查了一下腾讯的历史(腾讯十年的专题有提到),05年几乎大力铺展开“在线生活战略”,其产品方面的表现,便是产品多元化。那时,对腾讯的印象便开始清晰起来,而QQ的所谓“IM”的归类,也渐渐模糊。QQ不再是单纯的IM,而是一个入口,互联网生活的入口。
一、腾讯为什么要走产品多样化的路线?结合腾讯的发展历史,稍微整理了下思路,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产品多元化,实际带来的也是收入的多元化。具体分类,多元化后产品收入包括常见的网络广告收入,无线增值业务收入,网络增值服务收入。腾讯十年的视频里提到过很重点的一点,网络增值服务是一种盈利模式上的创新(具体体现是腾讯的会员服务)。而类似各种新增值服务,网游收入等等,则为腾讯带来新的增值点。简单的说,产品多元化是在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难以实现较大突破时或出现危机时,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转机的方法。1. 规避或降低收入单一性的风险。说到危机,便不得不提,产品多元化的另一个动机是,规避或降低收入单一性的风险。腾讯在04年时,在无线移动增值服务上时曾面临一个政策上的风险。因国内SP过多,而且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电信行业对SP的审核变得更加严格。腾讯在04年因业务发展需要,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而无线移动增值业务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如果出现问题,对整个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于是便有了把鸡蛋放在更多不同的篮子里的做法。自然而然,产品多元化也就有了其必然性。这点的重要性,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腾讯发展初期的。2. 先入为主,赢家通吃上大学后,电子商务的我学习了网络经济学,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又联想到腾讯这个同样属于互联网一部分的公司,于是便有了一个关于腾讯的想法。其中一条,便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里,不得不说的是“先入为主,赢家通吃”这个说法。第一个积累起一定规模用户的企业,更容易吸引新用户进入,而同时,处于用户规模劣势的企业,则会不断被削弱。其实,也就是“圈地”。由上引出的产品多元化的又一个动机,抢得先机。对于当时不成熟的中国互联网的市场,到处是蓝海,对于完全空白的业务,可以以时间优势抢得先机,并以用户规模争取市场的巩固。而对于已有公司运营的业务类型,则在其未形成有效的网络效应的市场规模前,则以用户规模以及各种推广渠道,现实空间优势抵消竞争对手时间优势的策略,再结合腾讯惯用的品牌延伸策略,抢先于竞争对手或与竞争对手持平。3.以攻代守的战略防御之前提到的那点,主要针对的是弱小的竞争对手,那么对应强大的竞争对手,产品多元化同样有一个对应的目的,即进攻防守。腾讯覆盖的产品业务类型,除了蓝海型的互联网产品,同时也包括了部分红海类的产品。如QQ(对应msn等)、拍拍(淘宝c2c)、soso & wenwen(百度搜索&百度知道)等等。同样,腾讯也害怕会出现另一个“腾讯”,进行圈地式侵占,便以竞争姿态,瓜分市场份额,限制对方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网络规模,进行战略上的“以攻代守”。“无线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短期内不一定能带来巨额的收入,但基于产品战略,便可明白,在对手已经做强做大的领域内,腾讯以相当大的力度投入于这几个领域当中,不仅仅是基于微观上的收益的多寡,同时也是基于对整个互联网态势的把握。
二、腾讯产品战略存在什么样的缺陷?接下来选择性地说的产品多元化对腾讯的影响。而诸如此类对对其他网络企业的影响、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影响,就不多说了。1.产品多元化导致产品线过长,整体运营起来难度过高,难以全面协调。1)对资金运转及控制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个烧钱的地方。互联网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很好的运作,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投入而且盈利模式不明确,回收周期较长的产品。这无疑增加腾讯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压力。如果某一产品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或者投资适当,可能会影响整条产品线的正常运作。当然,我们必须坚信,腾讯是很有钱的。2)产品的运营管理在整体难以获得统一。腾讯的产品部无可否认是一个“巨无霸”。整体的运营过程中,不同的产品部门各自进行运营,决策复杂,跨度过大,可能在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运营等方面出现偏差,无法更好地体现公司的大战略上的要求。 2.产品线过长,目标分散,难以专注做精做好每一样产品。资金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力是有限的。腾讯推出如此多的产品,在运营时难度十分高,只能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配置的原则无非就是大量投入当前核心产品,而相对次要的产品,则投入较少的资源。对于腾讯不少的产品,虽然表面上看上去的确不错,但某些产品依旧会被打上“缺乏关注用户需求”等等不好的标签。腾讯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但依旧存在部分不为用户所知或用户使用率极低的产品,在推广方面依旧缺乏力度。如TM,是针对MSN对应的高端白领市场而推出的IM产品,但直至现在依旧默默无闻,也未见其在高端白领有何突出的表现。虽然这类产品并不是腾讯的全部,但依旧占有着腾讯一部分的资源。 3.产品战略相对“守旧”,同时也形成决策上的思维定势。首先,先说腾讯的“保守”做法。对于新产品,腾讯普遍做法是,首先根据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的发展状况,然后判断该产品是否是具有市场潜力,然后再以强大的研发能力的团队进行开发,再结合已有经验,对用产品进行体验的升级,完成了“微创新”后再投入。别人已有的业务,相当替腾讯“试水”,在明确其市场反应及收益状况时,腾讯便可以较低的风险开始进行研发及产品投放。相对于现有的漫长的产品线的腾讯而言,出于战略目标的需要,新产品的推出是必然的,然而因为产品的众多,完全的创新毕竟风险过高,因此“微创新”的“模仿”,相比之下更“安全”。那么,腾讯为什么会这种“保守”。其实腾讯这种“谨慎”是基于腾讯对自身拥有的用户规模的自信。一般而言,只要通过已有用户规模,借助品牌延伸,就可轻易实现另一个产品用户规模的暴增。实际上,这中间依旧存在一个有效转化率以及用户转换成本的问题。除此之外,用户规模不一定代表效益,用户规模是一个优势,但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最后说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来自于腾讯的一贯策略。一旦习惯了这种模式,等待新产品的推出,以观望的态度,这种做法很容易错失先机。这个问题在市场竞争的初始并不明显,用户规模的确可以抵消对方先发的优势,然而在市场中开始出现强力的竞争对手的时候,这种思维定势是致命的。如腾讯前期推出的微博服务――滔滔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中国市场内没有特别强大的竞争对手,腾讯对滔滔的投入的关注并不多。当时中国市场内的微博并未开始体现出特别大的市场潜力,估计腾讯这方面的跟进多半是基于对外国微博的发展的预期,中国互联网市场并未有很好的“试水”,腾讯未有继续跟进。初始阶段,滔滔是直接通过QQ签名引入用户,并未针对微博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从其市场推广手段来看,滔滔在本身定位便存在着问题。那么,腾讯是为滔滔为定位?腾讯的IM在关系层面上定位应该是强关系,强调人-人关系,互动的重点落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微博的则更应被归类为媒体,即个人媒体发布及阅读器,体现为弱关系,强调内容,而人-人的关系则被模糊。微博吸引人的对方在于其所拥有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关系圈。滔滔初始是以QQ签名为背景,依旧摆脱不了关系圈的影子,定位为朋友之间生活点滴的记录,依旧体现为人与人关系的补充,缺乏内容创造。继续转过头看看新浪的成功。新浪名人效应的成功,体现在内容的创造。名人效应能创造大量的有效的内容(这里的有效指的是能成功吸引用户),在微博初期缺乏内容的阶段,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反过来看腾讯,小关系圈内(即各种QQ好友)的内容创造有限,而且吸引力低下,无法凝聚成一股足够强大的力量,难以形成有效的粘性。这也是为什么新浪反而能后来居上的原因之一(当然,新浪本身就已经有使用名人效应对自己的博客进行推广的先例了)。正是因为这种对于自身优势的思维定势,使腾讯在运营滔滔3年依旧无法寻找出正确的运营模式,不得不壮士断臂,将滔滔纳入QZONE业务里面。最终见得新浪的成功,才推出腾讯微博,并采取类似的名人效应的推广策略。其实,既然已经申请独立域名,本身便意图独立地运营,然而在市场策略方面却依旧过分谨慎,未有突破其他同行业的做法,因此也导致新浪的后来居上。有着这样的想法,却未有勇敢的尝试。& && & 说腾讯是既自信,又保守是并不矛盾的。腾讯既自信于自己的用户规模,然而正因为这种自信,形成思维定势,不敢突破性地改革,反而显得有些“谨慎”了。
三、腾讯具体的产品策略对大方向的一些了解大致如上所说,接下就说说腾讯产品较具体的产品策略。腾讯的产品策略,大体还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 1.对外的产品策略。无非是针对竞争对手展开的,应该包括是跟进-模仿、市场细分、圈地。1)跟进-模仿。& && & 腾讯的互联网一站式生活,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腾讯产品的多样化。跟进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存在这样产品,即存在这样的需求)。腾讯的模仿,多数也是无可奈何,如果每样都自主研发,每样产品都独自摸索,那么腾讯就算再发展12年,也未必会有现在的产品数量及效益,那么所谓的一站式生活也成为了空谈。而实际上,所谓的“模仿”在逻辑上似乎也并不完全成立。如一道菜,用之材料皆无二致,然因刀工、手法、火候之差异,亦可有不同之风味。腾讯的模仿并不是单纯照抄,在细节处,用户体验处无不体现创新。如OICQ本土化出现的QQ,如以Blog为原型的QZONE,如以泡泡堂改变而来的QQ堂等等,无不在美工、用户交互等用户体验方面体现创新,而对应的如市场推广等运营方式方面,也体现腾讯自己的特色。然而从舆论角度而言,更多的人是基于弱者的立场思考,强大的腾讯被冠以“剽窃者”的称号。实际而言,在进行模仿战略后推出的产品,更应在推广方面强调自身的创新,或对产品的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错开市场,培养用户习惯,这样就更容易被用户接受。2)市场细分。说说我相对比较熟悉的QZONE。QZONE原型为BLOG(发展到现在,就不仅仅是一个BLOG那么简单了),而BLOG市场里产品很多,有综合型、学术型、媒体型、生活型、娱乐型等等(划分得不是很科学,见谅)。毋庸置疑,新浪借名人发力,成为BLOG第一,其定位为媒体型的BLOG。不过作为媒体型的产品,在舆论控制上的要求很高,否则容易失控(请看动车事件引起的谣言热潮的相关内容)。腾讯自身对舆论控制力度一直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而尤其产品多元化战略下,被用户定性为“模仿者”后,其舆论更难体现说服力(3Q之争是个典型的例子,当然这是后话)。网易BLOG后来进行的定位人文知性的BLOG,虽然应该比较贴近BLOG本身的性质,但在中国式娱乐里,毕竟不是主流,依旧难免成为小众。而腾讯QZONE则定位为娱乐型的BLOG。这固然和腾讯本身产品定位有关系,也能错开来自其他类型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同时也比较切合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主调,及借助来自QQ的用户规模,其成功有其必然性。3)圈地。圈地可以继续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a) 用户规模的圈地其实关于腾讯这点,最主要是体现QQ方面。MSN一直提出的互联互通的要求,而QQ向来都是反对的。互联互通无疑是一个超前的说法,对于处于弱势(中国市场的确如此)的MSN而言,互联互通无疑抵消腾讯部分的用户优势。而同时,因为腾讯用户覆盖面广,MSN能为腾讯带来的用户极少,这样的互联,能给用户增长达到饱和状态的腾讯而言,作用甚小。相对而言,飞信和QQ的合作和MSN的互联互通是不同的。飞信出自中国移动,主要竞争关系体现在移动即时通讯方面,而飞信的背景则是对应领域的行业龙头,移动IM必须基于运营商的支持才可能顺利运作,腾讯不得不低头。选择合作推出飞信QQ,对QQ而言,也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的。& && & b) 产品的圈地一样产品,除了本身有的效用外,还具有更多的外延的效用,而这种效用如果被外部经济个体所利用,则为其带来外部性。腾讯建立起来的产品链,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它自身的产业链,将产品的外部性内部化,将产品的效用压榨至极致。QZONE是基于内容出现的,对应的,QZONE创造的内容又可为搜索引擎带收录,增加搜索引擎内容的广度。而对应soso则可以将内容收录进去,同时这部分QZONE内容拒绝流入其他搜索引擎,那么这部分内容就具有独占性,百度对QZONE内容的搜索比soso差很多,在一定程度可以作为提高竞争力的环节。产品圈地的重点是,产品间的互补,并形成壁垒,获得外部竞争者无法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极端的现象是,如果腾讯的产品囊括了大多数可能出现的产品外延,那么用户便被捆绑在腾讯的产品中间,用户更愿意使用腾讯的产品,因为使用这个产品,能带来额外的效用。 1.对内的产品策略。同时也有两个方面,其中包括产品-用户以及产品-产品两个方面。1)产品-用户。主要体现的是如何分析,如何满足以及如何挖掘用户需求,还有如何培养用户。前面几点是老话,我也说不出新的内容来。基本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做法,不继续深入探讨了。而在培养用户方面,腾讯则做得相当成功。a) 用户等级腾讯在等级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几乎每样产品都会会出现等级的概念(当然,游戏等级就不算进去了,也不是什么新概念的说法)。对于等级的说法,我更偏向于说,QQ的等级更像一种年龄的说法。它记录一个人使用QQ的历史轨迹,培养出来的等级除了在用户群体内部炫耀之外,更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在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的时候,将心理因素加进了其转换成本里面,无疑也加大了产品转换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粘性。这一切其实都是贯彻着“互联网生活”的概念,既然可以有网龄来衡量一个人上网的历史,那么QQ的年龄也应该有,也必须有。除此之外,QQ的等级除了能体现个人Q龄外,同时也出现着等级差别。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特权,最基本的特权如QQ达到一个太阳后能拥有建立一个Q群、太阳专有装扮等等。同时,不同产品的等级特权也可能体现在其他产品当中,如会员VIP5可以使用旋风下载的离线下载功能等等(当然,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现在就算普通会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用户使用其他腾讯服务的可能性。b) 用户习惯细心的QQ用户发现,在几乎所有的QQ产品都可以用类似的快捷键进行操作。如你在微博,在QZONE,在QMAIL等等不同产品,都可以用CTRL+ENTER进行提交操作。其实这个动作,是对QQ聊天的一个延续,只要一用到这个快捷键,心里总会感觉到这个产品很“腾讯”。其实这来自于对腾讯产品的一个归属感。我想,这就是产品的细节问题了。 2.产品-产品。产品-产品的侧重点则在于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互补互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属于捆绑式策略。捆绑式策略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其一是功能捆绑,其二是消费行为捆绑。1)功能的捆绑。主要目的是以旧带新的推广。基本每个比较核心的产品都会集成其他产品的一些快速通道或直接引用其他产品。最明显的莫过于QQ、QZONE这类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杀手级产品,而类似腾讯微博等新生产品,也有类似的做法。如你通过QQ,你很容易可以连接到如空间、邮箱、微博、音乐、问问等几乎所有腾讯能拥有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腾讯图标点亮功能,将腾讯的产品捆绑在QQ这棵大树上,通过点亮图标,让已经开始使用其他腾讯产品的用户“告诉”还未使用的用户,最终达到类似病毒营销的效果。同时,这种捆绑,也可以理解为对用户需求的有效把握。如Qmail追求便捷性,在QQ面板中加入邮件快速通道,在菜单中加入对QQ好友发送邮件功能,邮件提示TIPS等等,无不体现用户体验的优化。功能的捆绑式的做法,在产品的业务层面上,体现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持。QQ为其他产品提供用户规模,而丰富的产品则为QQ提供更强大的粘性。2)消费行为的捆绑。其目的便是引导消费。功能的捆绑体现在推广产品,而消费捆绑则理解为,如何吸引用户更多地使用腾讯的增值服务。一个是追求产品用户规模,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形式的捆绑相对比较隐蔽。其中,有两种情况:a) 体现为一个产品,同时具有两个或以上增值服务类型。一旦使用某一个增值服务,则可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挖掘用户需求引导消费者进行其他增值服务的消费。b) 体现在具有共同的某个增值服务的两个或以上的产品之上。如因使用某个产品的某个增值服务,而该增值服务同时也对其他的产品具有作用,用户则会被引导到其他产品的使用当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初进入网络的用户,他对腾讯产品不熟悉。如在初期使用QQ音乐,为了追求更高音质,则开通绿钻服务。在使用绿钻服务的过程中了解,绿钻可以在空间中免费使用音乐盒功能,出于物尽其用的想法,于是便开始使用QQ空间作为其博客。在博客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个性化的需求,最终开通了黄钻服务。其无非就是将腾讯的各种增值服务单元化,然后投入到不同的产品当中,形成产品间增值服务的交叉,以此引导更多的消费行为,极端理想的现象是,由一个产品的消费,引起大多数产品的消费。想必,以此做一次类似牛奶-啤酒的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的必定可以发现一些更有趣的知识。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四、腾讯产品未来的想法腾讯的“模仿”,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新兴网络企业的发展。而相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而言,腾讯的战略防御手段,也足够让对方不寒而栗。腾讯是“互联网业界公敌”,似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腾讯的未来会是如何?1.开放平台的必然性腾讯产品线就如一条长城,不断地推出各种产品,不断地圈住用户的价值,但这种无限扩展的战略毕竟会存在瓶颈,而腾讯发展到现在,继续无节制地盲目扩展下去,对腾讯而言更多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不仅体现在产品运营的难度上,同时也体现在公司的架构上。新产品的推出,随之而来的产品部门的扩大,使腾讯成为一个无比庞大的机构,甚至会成为一种累赘。面对这种局面,腾讯提出开放平台的概念。毕竟当前的产品线放弃的话对腾讯的冲击会更大,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而选择合作,选择开放,由产品型企业向开放性企业的转变是其转机。由腾讯主导的平台化可以帮助腾讯补充产品线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可以借助无数的小企业的产品集中起更多的小众市场,以形成一股更大的市场。腾讯自身产品更多为主流性质的核心产品,我们可以理解为二八原理中的二,腾讯前期发展,追求的是由二产生的八。而当发展达到瓶颈的现在,腾讯回过头,关注的不仅仅是原来的红海市场,而是长尾理论中提到的尾巴部分的蓝海市场。对应做出的措施,便是开发平台的说法。同时,转变为开放性平台,能更好地缓和腾讯在互联网舆论中“抄袭者”、“新兴企业杀手”等负面的形象,对于腾讯企业形象的塑造有关键性的作用。 2.腾讯为什么选择在现在开发平台这个问题是和一个即将拿到腾讯Offer的朋友聊开放平台时说起的。他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腾讯不在05年便开始搞开放平台,而选择在现在进行开放。在当时(指05年),开放平台的做法还算是比较新的概念,有点过分超前,未有依靠开放平台获得成功的先例。而且,当时腾讯依旧处于初期发展,对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腾讯而言,这种分食的做法同时也不符合腾讯的风格。这种选择对于腾讯未必是好事,如果开放平台中出现表现特别突出的企业,对腾讯而言,无疑是养虎为患。这有着其历史必然性。然后我们纵观每个开放平台的背后,都必定存在着强有力的核心产品支持起整个平台。这些核心产品是整个平台中最具有号召力的产品,它们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及企业的进入。这些核心产品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有话语权。观之于新浪微博,如果缺少微博(微博是作为平台存在,但其本身就是一种产品)的号召力,那么无法形成初期用户及企业的积累,那么这种开放平台就是一个笑话。而看回05年的腾讯,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在其开放平台的核心产品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贸贸然地平台化,断然无法形成足够大的号召力,开发平台中能有多大的话语权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开放平台没有了话语权,相当于将腾讯的用户规模优势赤裸裸地摆在竞争对手面前任君采摘,而这种后果,是无法想象。而选择在现在开放,除了Facebook的开放平台的成功为先例,新浪微博也再进行开放平台的尝试,在有业界先例的前提下进行开放平台,能获得更多借鉴。而当前的腾讯的产品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达到了瓶颈,核心产品数量足够其在无数的小企业中获得足够大的话语权,这个时候选择开放无疑比死守原有的产品线更有优势。 3.对谁开放,是个问题开放平台的开放,当然也是有选择性。真正完全地开放是不可能的。开放的前提是,必须由腾讯主导的开放化的合作。主要面对的群体,依旧是中小型企业,而相对强有力的而且有交叉的竞争对手,其关系依旧是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腾讯可以和百度合作,是因为彼此的市场有差异较大,合作能有互补的作用,新浪要是学习MSN那套跑过来搞互联互通,估计腾讯还是没那么容易就接受的。那么,大家看一个博弈的小案例。 象圈里有两头象,一头大象,一头小象。象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象去踩踏板,另一只象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象踩动踏板时,大象会在小象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象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象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这个案例比较简单,将开发平台中小企业比作小象,如果这只小象足够小,吃东西足够慢,腾讯跑得足够快,那么对于腾讯而言,还是有利可图的。况且实际上,开发平台中的“小象”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两者的关系,是团队合作博弈多与非合作竞争博弈。但条件如果换成两只大象,那情况就不同了。这种博弈的情况是,两只大象都不愿去主动踩踏板,为他人谋食,而自己跑个半死,依旧竹篮打水饿肚子,说不定死的更快。 4.其他的几个开放平台间 首先,先分析下几个竞争对手的差异。a)& &&&百度开放平台百度开放平台: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框计算”技术和理念为基础,通过与广大优质站点的数据开放对接合作,为用户实现“即搜即得”简单可依赖的便捷信息服务。百度本身盈利模式和腾讯就有较大的差异。百度是典型骑背战略的使用者,利润来源主体主要为企业而非直接的消费者。对企业用户而言,他们更关注百度的用户群听大小。对百度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用户更重要。百度的开放平台,是以开放之名,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由的企业联盟,并以这个平台得到更多的直接收入。b)& & 淘宝开放平台淘宝开发平台是基于电子商务展开的,方面十分明确。目的是提高提高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首先,淘宝和百度在用户群体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淘宝的普通用户群体划分更加明确,是具有有效购买的消费者,与百度的用户群体的广泛性有较大的差异,淘宝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明显。淘宝用户对淘宝的功能、服务质量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在开放平台中和百度不同的是,它一直围绕的不是如何增加商家数量,而是如何提高用户服务种类及质量,以此增加用户粘性。淘宝的开发平台,更多的是为消费者“着想”,因为只有如此讨好消费者,才能保证商家规模。而淘宝开发平台的出现,相当于也是一种盈利模式的试水。c)& &&&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新浪的定位更像一个网络媒体,从其在博客以及微博等多个产品的推广手段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借名人发力,一跃跨过龙门,不少人都直接将微博当作是一个媒体发布的工具,名人与Fans的互动,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等等。微博本质上还是以内容为王,微博开发平台是基于用户及内容,然后产生新的内容或服务。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微博应用为微博产生新的内容,提高微博内容的活性。但新浪的微博开发平台依旧在做着类似腾讯的努力,不难看出,桌面级的新浪微博,微博网页新版中出现的IM,无疑在往着内容以外的方向努力――强化微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浪在做着成为下一个腾讯的努力,它正努力侵蚀QQ的IM市场,当然,这方面依旧还未形成气候。新浪微博也是通过开发平台做着盈利模式的试水。比较直接通过广告这种损害用户体验的方式,间接性地通过开发平台的方式能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及盈利水平。 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但、、比较是运营经验的新手,那种级别的建议就不放上来了。
另祝各位找工作愉快。。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英国女摄影师坚持7年自拍裸照记录生活(组图)
南极企鹅在看什么?
情侣拍大尺度婚礼视频 堪比三级片
范冰冰82岁鹤发苍颜 还原垂暮武则天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
酒吧开业 竟请美女当街脱衣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视频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