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政府大力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世界主要海运航线图目的是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A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A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012.6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012.6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0​小​提​,​每​小​题分​,​共0​分​)​
​
、​下​列​对​隋​朝​历​史​特​点​的​简​单​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 ​ ​ ​ ​A​.​经​济​繁​荣​ ​ ​ ​ ​B​、​.​二​世​而​亡​ ​ ​ ​ ​C​,​短​暂​而​繁​荣​ ​ ​ ​ ​D​.​节​俭​盛​行​
​
、​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蒲庙二中99级文科班中国古代史(15单元)测试题-历七年上试卷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蒲庙二中99级文科班中国古代史(15单元)测试题
查询历七年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蒲庙二中99级文科班中国古代史(15单元)测试题
作者:陆建敏 
一、    单项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1. 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 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人工取火    D.使用简单的语言
2.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B、生产力得到发展
C、血缘关系逐渐加强          D、生活趋于定居
3. 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
   A.王室衰微,诸侯反判   B.奴隶起义   C.国人暴动   D.犬戎攻破镐京
4. 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5. 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6. 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郑国渠
7.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8..西汉时取消了一些残损肢体肉刑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9. 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
10.下列史书,不可能记载汉高祖时期史实的是(  )
   A.《史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1.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敏,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12.“八王之乱”、“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
   A.封建王朝走向衰落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D.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13. 南北朝时期的优美民歌《敕勒歌》出自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
14.以下各项不符合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状况的是
   A、各族人民共同反抗统治者的剥削      B、一些游牧民族成了农业居民?
   C、氏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D、北方各族封建化过程加快
15.认为人的肉体和精神互相结合,肉体死去,精神也随之消失的著名唯物论思想家是(  )
   A.王充  B.荀子  C.王夫之  D.范缜
16. 随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高丽  B.巡游江南  C.巩固统一局面 D.搜刮各地财富
17.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8.唐朝时,丝织业与造纸业均十分发达的城市是(  )
   A.益州  B.定州  C.宣州  D.杨州
19.唐朝时,学习汉族先进技术,丝织业发展起来的边疆民族是( )
   A.回纥  B.吐蕃  C.南诏  D.突厥
20.唐朝时从广州起船往西最远可达(  )
   A.马六甲海峡  B.非洲东岸  C.印度  D.波斯湾
21.以下4幅地图中,正确地表现了叛军的进军方向的是  (  )
        
22.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A、它改变了以人头为主的征税标准      B、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赋税负担
   C、限制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      D、适应了封建田庄经济的发展
23.被称为药王的古代著名人物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24.我国古代专业教育学校设立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25.南朝与五代十国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1)南方战祸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技术和劳动力
   (3)南方政权的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4)各族人民的融合有促进作用
 A.(1)(2) B.(2)(3)  C.(1)(3)  D.(3)(4)
26. 下列称“汉”的政权,不属于五代十国的是(  )
   A.成汉  B.北汉  C.南汉  D.后汉
27.下列对澶渊之盟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B、反映出北宋统治者软弱、腐败
   C、损害了北宋人民的经济利益      D、直接导致"靖康之变"
28.北宋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
2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1)建立契丹国  (2)元昊在兴庆称帝   (3)澶渊之盟 (4)变法
   A.(2)(3)(4)(1)   B.(3)(1)(4)(2)
   C.(1)(2)(3)(4)   D.(1)(3)(2)(4)
30.北宋和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西魏与东魏  D.唐朝与南朝
31.棉纺织业逐渐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是在哪个朝代?(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2.蒙古政权灭亡下列政权的先后顺序是(  )
   A.金、西夏、大理、南宋  B.大理、西夏、金、南宋 
   C.西夏、金、大理、南宋  D.西夏、大理、南宋、金
33.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  )
   A.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B.理藩院、澎湖巡检司  C.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D.宣政院、理藩院
34.元政府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   B.便于皇帝到南方巡游  C.促进南方经济的开发
   D.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
35.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6.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关的是(  )
   (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唐代的传奇  (3)云冈石窟  (4)北方民歌
   A.(1) (2)  B.(2)(3)  C.(3)(4)  D.(1)(2)(4)
二、    材料解析题:(10+13+10=3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 农战》
  (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上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 食货志》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10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日:拨乱世,反之正。欲言拨乱,则必举致乱之源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此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位之初,承权乱之后,木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既久,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
  材料二 然唐之宫廷,夸毗之习深矣。帝初非拔俗之流,其安能久自振饬?帝以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车骑教万……名日登封,实则游观矣……帝屡幸东都及躬山……作行宫千余间,广温泉宫为华清池……此何异于隋炀帝之所为耶?
  材料三 《旧唐书?本纪》载:"开元二十五年,大理寺少卿徐岵奏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二十八年,又书频岁丰捻,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平安,虽行,不持兵刃",与贞观史官之矫诬,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均摘自《隋唐五代史》
(1)  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2)你认为材料一的观点正确否?为什么?(4分)
  (3)你同意材料三对《旧唐书?本纪》叙述的评价吗?《旧唐书?本纪)为何要这样记载?(3分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隆二年(961年)春,罢殿前都点检(注:禁军统领)慕容延钊。此后此职不再授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
                  ------引自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材料二: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太祖继位,患方镇犹习故常,取于民无节,而意多吕扈。一日,召便殿,赐饮款曲,因问诸方镇,“尔在本镇除奉公上以外,岁得自用,为钱几何? ”方镇具陈之。上喻方曰:“我以钱代租税之人,以助尔私,尔辈归朝,且与朕宴乐如何?”方镇再拜,即诏给侯伯随使公使钱,虽在京亦听半给。州县租赋,悉归公上,民无苛敛之患。
                ----引自王巩《闻见近录》
(2)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统军将领自动交出兵权的原因。(3分)
(3)  根据材料,指出宋太祖收回兵权、财权所采取的相同手段。(3分)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以上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一、    问答题:(15+16+14=45分)
40.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宋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向南移的过程逐渐完成。关于政治格局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有以下两种看法:
   第一种:经济重心南移是几次大分裂的政治格局所致;
   第二种:经济重心南移贯穿于统一与分裂政治格局的始终。你基本赞同哪一种看法?请选定任意一种并结合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15分)
41.40.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16分)
42.根据元朝统一及其有关重要政治、经济举措和文化成就等史实,简要评述元朝的历史地位。(14分)
高三中国古代史至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
1.C  2.D  3.C  4.D  5.B  6.A  7.D  8.B  9.C  10.C  11.D  12.D  13.B  14.C  15.D  16.C
17.D  18.A  19.C  20.D  21.A  22.D  23.D  24.D  25.A  26.A  27.D  28.B  29.D  30.B
31.B  32.C  33.A.  34.D  35.D  36.A
二、材料题:
37..答案要点:(10分)
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家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得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5分)
  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5分)
38.(1)唐朝的衰乱并非始自天宝年间,实际上在开元一年间即已有致乱之源;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行为与隋炀帝无异;《旧唐书》记述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太平景况有夸大不实之词。(6分)
    (2)正确。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渐进列突变的,唐玄宗前期不可能立即消除致乱之源,只是作了一些整顿,不能根本解决问题。(4分)
    (3)同意。站在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美化封建统治,掩盖阶级压迫,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3分)
39.(1)原因:政治上:已称帝,掌握了国家政权;军事上:已控制了中央禁军。有强大武力作后盾,作出了许诺。
(1)  手段:以经济收买的办法换取------经济上允许统军将领广置田产; 生活上鼓励他们享乐。
(2)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加剧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尖锐; 加重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三、问答题:
40.基本赞同第一种看法:
从经济重心转移的情况来看:①三国时期,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经济重心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②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③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居全国之首,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每小点2分,共6分)
从分裂的政治格局对经济的重心转移的影响看:①北方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②北方战乱,迫使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南方,带去先进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③北方战乱,相对稳定的统治中心都在南方,这些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每小点2分,共6分)
由此可见,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南宋时期分裂的政治格局,使北方经济一再破坏,而南方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大分裂的政治格局所致。统一的时期如隋唐,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对经济重心的转移影响不大。(3分)
基本赞同第二种看法:
第一,大分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转移的加速时期。(1分)①北方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②北方战乱,迫使北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的生产力迅速提高。③南方政权为巩固统治,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每小点2分,共6分)
第二,统一的西晋、隋唐、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的逐渐转移的持续时期。(2分)持续表现在:①政治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南北济济联系加强,南方经济保持发展的态势。唐朝在流域大面积开凿、修筑大量水利灌溉工程,北宋时北方农作物传到江南、两广、福建、江淮种植高产的占城稻。(3分)②统一时期,统治者腐败,在统治中心地区发生内乱,导致北方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农业人口流散;南方所受影响较小,经济继续发展。如西晋惠帝时统治阶级争夺皇权的斗争、唐朝安史之乱。(3分)
41.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分)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分)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3分)
   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2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分)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2分)
   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3分)
42.答:元朝我是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创建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存在虽不足百年,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辽、宋、夏、金几个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第三次大一统(元明清)局面。这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2)元朝开创和实施行省制度,对辽阔的疆域实施有效的管辖。边远的云南地区也建立了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从此以后,省(行省)就成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在中央设置宣政院并委派官吏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此后,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这些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3)元朝的交通和对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开凿会通河、通惠河,沟通漕运,使南北大运河更加畅通,开辟了经长江口经黄河、渤海,直达直沽的海运路线,近海运输空前发展。由于它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大都成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泉州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三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他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010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010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主要海运航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