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什么是双核处理器器,玩反恐总是超时,换个双核呢

双核的cpu速度加起来才等于一个单核cpu的速度,此时还是双核的快吗? (多核社区解惑月400高分悬赏帖!)
[问题点数:0分,结帖人liuhao1201]
双核的cpu速度加起来才等于一个单核cpu的速度,此时还是双核的快吗? (多核社区解惑月400高分悬赏帖!)
[问题点数:0分,结帖人liuhao1201]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换个四核cpu多少钱_百度知道双核处理器为什么连反恐精英网络版的都带不起来。而且我打双核补丁的时候它说 单核处理器不需要打双核补丁_百度知道CPU玩的是效率!超线程双核PK物理三核
日 06:22&&&出处:&& 作者:张柏松&& 编辑:张柏松
如今的32nm酷睿i3/i5双核引入超线程技术,使双核可同时处理四个线程操作实力,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公开的抗衡对手的三核产品,甚至可以拥有挑战一般四核处理器的能力。因为超线程技术只需要消耗很小的核心面积代价,就可以在多任务的情况下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比起完全再添加一个物理核心来说要划算得多。
大多数多线程软件:物理四核比模拟四核效率更高,无论价格高低
但事实确实如此么?超线程双核真具备挑战廉价四核的能力么?根据之前的测试我们得知:虽然超线程技术的回归让Intel酷睿i3、i5有了与四核一样的四组线程模式,不过在大多数多线程测试软件下并不买账,显然拥有物理四核的产品比模拟四核效率更高,不论价格的高低,看来逻辑四线程并非达到了传统四核的能力,只是让双核拥有了更强的多线能力,但是难有抗衡四核的实力。
这时我们不仅会想?多线程四核是否拥有对抗对手三核的能力么?多线程的效率能否达到满意的效果?带着种种的疑问,我们选择目前市面上符合条件的4款产品:酷睿i3/i5双核和速龙/羿龙II三核,来进行了接下来的选题:比比多线程效率!物理三核PK逻辑四核!目的是看看超线程技术是否达到了阻击对手三核的能力,在原本强劲的单核能力下,多线程是否会有亮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测试平台:谁效率高?酷睿i3/i5战三核
   测试平台介绍:比比效率高!三核挑战酷睿i3/i5
   此次测试全文通过柱状图方式进行性能描述,可以准确的呈现出每款产品性能差距,最后,为了成绩的更加直观,分别进行整体成绩计算汇总对比.
   虽然Intel最新的32nm酷睿i3/i5和奔腾都内置GPU核心,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类型的CPU比较,因此依旧采用独立显卡,选取了最强的双核HD5970,进行测试CPU基准成绩,避免造成CPU性能瓶颈。
   为了不使测试平台的其它部分作为瓶颈,在系统方面采用了最新的Win7 64bit为测试平台,对于64bit测试软件有较好的支持,内存方面为4G标准的主流双通道DDR3 1333内存,对于不支持1333频率的奔腾系列则自动降至1066;而在硬盘方面由于没有瓶颈限制,只使用了西部数据单碟250G硬盘进行测试。
4款测试CPU参数介绍:CPU-Z截图
&& 4款测试CPU参数介绍:+Intel CPU-Z截图
&& 此次评测的主题为物理三核PK逻辑四核,那么市场上主流产品符合要求的主要有4款,这都是A/I两大阵营独有的特色。其中两款来自Intel,为最新上市的32nm酷睿i3 530和酷睿i5 661,分别是双核四线程设计,不同的是i5双核支持睿频加速。而另外两款三核产品为AMD,分别为45nm速龙II三核和羿龙II三核。
Core i5&661&(双通道内存 4G DDR3 1333)&
Core i3 530&(双通道内存 4G DDR3 1333)
Phenom II X3 720&(双通道内存 4G DDR3 1333)
Athlon II X3 440 (双通道内存 4G DDR3 1333)
   解读网友疑问:
   酷睿i5价格超过千元!为什么不选择同价位的AMD羿龙四核做比较?这样似乎更公平?
   答:首先此次测试目的只是测试效率问题,证明到底是逻辑四核厉害还是物理三核强!因为酷睿i5双核超线程即便是价格超过千元,但是真正碰到只有几百元的普通最廉价的四核(例如:速龙四核)也完全不是对手,所以更别提羿龙四核和自家不足千元的Q8系列,所以读者不要在PK对手上较真,因为目前符合题目要求的,市面只有这四款同类产品。
wPrime:逻辑多线程始终难敌真多核
&● 理论运算对比测试  
&&   ◎ wPrime 性能测试
&& &wPrime是一款通过算质数来测试计算机运算能力等的软件(特别是并行能力),但与Super Pi只能支持单线程不同的是,wPrime最多可以支持八个线程,也就是说可以支持八核心处理器。
   这是一款取代SuperPi的新一代的纯计算软件,不但加入了对多核的支持,而且算法更优,可以准确的反应出产品的运算性能,测试多核处理器性能比SuperPI更准确。
   从曾经的测试成绩我们知道,双核四线程i3/i5连最便宜的四核都无法招架住,但是今天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出,面临AMD三核产品还是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i3的成绩勉强能和速龙II三核打成平手,i3 661也是仅凭高主频和睿频才稍稍占了一丝甜头,看来纯运算下,虚拟的多核始终不如物理多核。
Fritz:超线程模拟四核逼平AMD三核
&&◎ Fritz&10 Benchmark 性能测试
   这是一款国际象棋测试软件,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Fritz9》这款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象棋程序中的一个测试性能部分。由于国际象棋的运算大致仍旧是依靠CPU的高速处理能力,将每一个可能的走法以穷举算法预测,从中选择胜算最大的最佳走法。所以用它来衡量对比不同的PC系统中CPU的多线程运算能力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Fritz这款国际象棋引擎模拟器,测试的是CPU的AI算法运算能力,在默认情况下,软件是根据核心的数量,自动设置线程数,测试中明显多核优势明显,目前多线程的软件越来越多,核心数量是决定性能的重要因素,具备超线程技术的双核凭借先进架构仅能与AMD三核打成平手,如果换成同级别产品的话未必有这样的效果,可是目前具备超线程技术的双核只有这两款。
CrystalMark:线程数量决定整体性能比
   ◎ CrystalMark 2004 R3性能测试
&& CrystalMark 2004是一款综合测试工具,可以测试包括:CPU (ALU和FPU)、内存、磁盘(硬盘)、图形卡,你可以整体测试你的机器性能或者是分类选择你需要测试的部分。CrystalMark 2004测试完成后会生成一个详细的测试报告,测试结果你可以选择保存为TXT或HTML格式。&&
   在算数处理器逻辑运算和浮点运算中,性能表现完全取决于主频、架构、核心数量。软件检测的是多核处理器中每个核心之间的协同工作性能,此项数值的大小可反映出多核处理器平台中每个核心到芯片组进行内部数据交换的带宽,当然其运算所体现出来的是处理器的最大吞吐量,因此得出的结果都是最大理论值测试,测试中基本上是Intel处于领先,大部分功劳相信并不是超线程所带来的效果,更多应该取决于主频高低,这也是高主频速龙双核性能高于羿龙双核的原因。
CineBench R10:逼平三核 缓存依赖明显
   ◎ CineBench R10 性能测试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对于之前的9.x版,R10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最新R10版,支持XP、vista、MAC等,最高支持16核。
   一直以来,Intel处理器都独霸渲染性能时代,单核性能新32nm产品都领先上代产品,i5 661更是凭借高达3.6GHz的睿频加速技术,遥遥的拉开了差距。此外测试中多线程产品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毕竟价格和架构都是与整体性能成正比的,多线程技术正好弥补了核心的损失,让成绩更加出色。
&& OpenGL完全考验单核核心架构,对于缓存影响较大,单核性能越强,效果越明显,从结果来看,i3与羿龙三核持平,i5凭借高主频性能最高。
ScienceMark:主频高低是性能关键所在
&● 综合性能对比测试
   ◎&ScienceMark 性能测试
   ScienceMark是一款通过运行一些科学方程式来测试系统性能的工具。主要用于桌面台式机和工作站上测试内存子系统,同时也用于测试服务器环境中的读写延时,当然,它对内存的带宽及CPU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速度等也可进行测试。
   这是一款涉及内存的带宽及CPU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速度测试,其次对于主频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面对主要采用ALU运算的SciencMark 2.0,高主频还是有一定优势,此外原生内存控制器也会对成绩稍有影响,这也是“胶水”内存控制器i5没有与AMD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
3DMark Vantage:架构辅助多线优势明显
   ◎ 3D Mark&Vantage 测试
   3DMarkVantage日发布,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能运行在Windows vista SP1操作系统下。
   由于此款软件是针对3D性能的测试,所以只选用了测试项目中的CPU选项的得分进行对比。设置为性能模式,采用进行测试。
   Peformance模式下,CPU分数要占到总分的20%之多,这个比重比3DMark06还要大,成绩中Intel依旧保持着这个测试项目的优势,即便是模拟的四核也让对手物理三核暗淡无光,3DMark对于CPU的考验来自多方面,架构主频缓存面面俱到,i3、i5具备单核强劲性能,又有多线程的扶持,高得分并不意外。
PCMark Vantage:架构影响综合性能发挥
   ◎ PCMark Vantage 性能测试   PCMark Vantage 是Futuremark发布的新一代基准测试软件,并比较完美的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了优化,而且是专为Windows vista 32/64-bit打造的,不再支持Windows 2000/XP。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1、处理器测试:基于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音频和视频转码、文本编辑、网页渲染、邮件功能、处理器人工智能游戏测试、联系人创建与搜索。2、图形测试:基于高清视频播放、显卡图形处理、游戏测试。3、硬盘测试。
   PCMark是一大堆日常应用的合集,其中包括大量的多任务测试及多媒体视频音频测试,虽然多核心并不能发挥出全部性能,但优化支持也很到位。新架构i3/i5虽然只是超线程四核,但丝毫无法阻挡性能的优越,毕竟考验单核性能是综合测试软件的必备功课,相比较而言AMD三核都是中低端产品,自然无法与如日中天的酷睿i3/i5相抗衡。
WinRAR测试:超线程作用提升明显
&● 应用程序对比测试
&& ◎&WINRAR压缩软件性能测试
   WINRAR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压缩软件备受大家喜爱,基本是每台电脑的必备软件。而大家也知道,WINRAR的压缩效率和CPU的性能成等比关系,CPU运算能力越强,压缩及解压文件的速度就越快。
   从WinRAR测试结果来看,受限于内存控制器原因,单核成绩相差不多,但由于WinRAR压缩工作基本是依靠处理器的运算来完成工作,核心数量架构效率与缓存的配合才是决定性因素。四线程效率相比三核三线程还是具有绝对优势,不可以否定超线程的作用。
X264编码:核心架构+超线程效果显著
& &◎&高清X264编码压缩
   高清视频流行的今天,有多少人知道欣赏的480P\720P高清电影是通过压缩1080P视频得来的,而关乎压缩速度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用的CPU以及支持的指令集。所以,笔者采用X264的编码压缩720P测试CPU的编码能力。
  以往的测试中,Intel在视频编码领域都有着不错的成绩,本次测试主频高低对结果略有影响,但线程数量和综合性能才是胜负关键。多线程下i3/i5性能提升明显,物理三核也远非对手,此外新酷睿i3/i5中,加入了新指令集,因此编码压缩都增幅不少。
PHOTOSHOP:32nm指令集优化渲染效率明显
&& ◎ PHOTOSHOP CS4 渲染效率测试
   作为PS高手或是相关图片设计工作者,相信图片渲染是必不缺少的使用项目,测试选取分辨率大于的图片,进行规定的凸出滤镜的渲染性能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的时间长短,来衡量不同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
分辨率7000 x 5000的图片 渲染前效果
分辨率7000 x 5000的图片 渲染后效果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CS4在实时渲染下并不支持多核运算, 单核性能才是实时渲染速度的关键所在,新架构的32nm酷睿渲染执行效率提升明显,看来升级全新架构的处理器在渲染指令集上大有建树,这对实时渲染非常有效。
DX9C游戏测试:多核王道 超线程优势不明
&● DX9/DX10游戏性能测试
   ◎ DX9游戏―《求生之路2》
   《求生之路》就是一款比较经典的僵尸题材游戏,它是由风靡全球的对战游戏《反恐精英》的开发商VALVE公司开发的作品。游戏中玩家要和其他幸存者角色一起合作,逃离被病毒感染的区域并对抗沿路上的感染者。
   《求生之路2》作为续作正式登陆PC平台。该作不仅延续了前作那样紧张刺激的主基调,还加入了不少新元素新玩法,给玩家一种全新的体验。不仅如此该游戏还顺应潮流,加入了对多核CPU渲染的支持。
&& 对于支持CPU多核渲染,也算是本游戏的一个亮点,测试采用标准1080P分辨率,最高特效下开启八倍抗锯齿,通过自制一段游戏测量平均帧数。
   DX9游戏中,缓存依旧是性能的保障,在羿龙和速龙的表现中可以明显察觉到,此外高主频也同样是性能的推动力,这是i3与i5的差距体现。虽然游戏号称支持多线程,但是超线程技术似乎没有发乎太大的作用,导致i3性能甚至不如羿龙三核。
DX10游戏测试:大缓存性能突出作用明显
   ◎ DX10游戏―《孤岛危机》
   作为年度DX10游戏巨作Crysis的游戏画面达到了当前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即便是搭配顶级的显卡,在采用大分辨率开抗锯齿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浏览”游戏。
&&&& 测试方法:Crysis Demo内置了CPU和GPU两个测试程序,我们使用CPU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切换地图内的爆炸场景,激烈的爆炸场面严格的考验着CPU渲染性能,运行一段时间得到稳定的平均FPS值作为测试依据。
   在低分辨率情况下,显卡已经不是瓶颈,而仅仅在于CPU的运算能力。Crysis的两个CPU测试场景都是极大的考验CPU的渲染能力,测试过程中大多数是爆炸等物理特效场景,游戏对于多核并没有支持。测试中,虽然i5 661性能最高,但也依靠睿频的加速3.6GHz所带来的效果,羿龙主频虽低但是强于速龙,由此可见,多数游戏对于CPU缓存的压力考验较重,主频只是次要。
DX11游戏测试:超线程技术发挥不理想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2》
  《科林麦克雷:尘埃2》是前作的正统续作,游戏依然将以充满激情和爽快感的野外拉力为核心。不同的是加入了对DX11特效和多核CPU的支持,目前只有HD5000显卡可以一展所长。
尘埃2:游戏画面实拍
测试设置:分辨率/最高特效/四倍抗锯齿
   游戏对于多核CPU优化明显,默认设置下,游戏会根据不同渲染效果让多核心处理器分别执行,然而我们依旧没有看到超线程的效果,看来虚拟多核和物理多核在游戏中是存在分歧的,总整体成绩来看,多核提升却有成果,但是游戏似乎对于超线程多核并不感冒,导致高性能i3/i5成绩不如羿龙速龙,看来超线程技术的优化与游戏发展息息相关。
功耗对比测试:32nm能耗比的确名不虚传
   ● 功耗对比测试:
   在上面性能对比后,想必大家对于三核和超线程双核处理器性能,心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新的工艺加上升级的架构,能否能带来更大的惊喜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对于下面我们还是通过实际测试来证实一下以上处理器的功耗控制能力吧:
测试工具――功耗仪
拷机软件Prime 95
   我们的功耗测试方法就是直接统计整套平台的总功耗,既简单、又直观。测试仪器为Seasonic的Power Monitor,测试所用软件为著名拷机软件Prime 95,这款软件堪pc稳定性的梦魇。无论系统性能多么强劲,都可以将CPU占用率压至100%,此时系统负担极大。所以当Prime95模式选为Small FFTS(纯考验CPU的负载能力)进行拷机测试,进而得出功耗表现。
CPU待机功耗
CPU满载功耗
   通过测试,辅以全新32nm工艺,新酷睿可以维持在传统双核功耗的基准,无论待机还是满载,还是比较值得认可的。而AMD双核产品满载功耗还是有些稍高,但待机功耗比较出色,相信是得益于先进的节能技术,此外性价比也十分出色,因此稍高的满载功耗对多核平台影响不大。
总结:酷睿i3/i5仅一般三核的多线程能力
   全文总结:酷睿i3/i5仅拥有一般三核多线程能力
   从基准性能到游戏再到功耗,在全面的比较中,新酷睿i3/i5在单核性能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毕竟价格主频摆在那,酷睿i3超过800元,酷睿i5超过1300元。而多线程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在不同支持多核的软件下,双核四线程面对物理三核,成绩仅是打平或者稍胜而已,而随着多线程游戏的不断推出,再强的单核架构也无法满足游戏的发展(测试成绩可以发现)。这就让我们得出了结论:多线程下,新双核酷睿i3/i5性能无敌于市面所有双核产品,但是无法达到真正多核的效率。此外新酷睿较昂贵的价格阻挡了其普及的道路,只能企盼AMD最新32nm早日出现,一解燃眉之急。
新酷睿i3/i5单核性能是亮点,这对实用效果具有先天优势
新酷睿i3/i5大多数多线程应用性能仅维持普通三核水平
   不过从整机功耗的角度来看,得益于32nm工艺的加持,新酷睿都有不俗的表现,高性能下保持较低的功耗损失,甚至低于众多普通双核的功耗,却拥有更强的多线能力。
   除了性能和功耗,价格也是决定市场的关键因素,平台的优势是AMD擅长的领域,这方面速龙II三核应该会让大多数人满意,毕竟500多元的目前市场价格肯定是一大亮点,虽然新i3/i5具备了多线程的能力,但是效果一般,只能维持在普通三核的水平,但价格却高出许多,顶级的i5 661甚至超过了1300元,如果价格没有优势,看来32nm双核只能走之前酷睿E的路线,作为一代游戏利器登场,那么其内置的GPU无疑鸡肋一般。
   32nm双核新品虽然优点无数光环笼罩,但多线程效率应该就维持在普通三核的水准上,不足以撼动对手的廉价四核,然而产品及平台价格却十分致命,导致普及难,多数只受到一些先进工艺迷和游戏/HTPC玩家的青睐,看来新工艺普及主路还要等AMD的动向,有竞争才有降价!■
CPU频率:2.8GHz CPU核心:三核 接口类型:Socket AM3 制程工艺:45纳米 二级缓存:1.5MB 三级缓存:6MB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万人浏览 1.9万人浏览 8280人浏览 8101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2346 科技真人秀节目《数码课代表》3979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69468编辑部的故事 156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119科技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双核处理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