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哪个时代起,人们懂得制造房屋出租?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7年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常识(677页绝对全).doc 11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7年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常识(绝对全)水星、金星、地球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充气轮胎的发明者,苏格兰人邓洛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法国的安德烈·米许林和爱德华米许林两兄弟的米许林公司1892年发明了一种可以拆卸的充气橡胶轮胎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最著名的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第一架实用直升机。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火车就正式被使用于交通运输事业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爱滋病(AIDS)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您知道它主要是破坏人体的哪个系统吗?→免疫,人体哪处的骨头最硬?→头骨,下列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执导的:→一个和八个,电影《大话西游》是由哪位演员主演的:→周星驰,著名戏剧演员常香玉是什么戏剧演员→豫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帝是:→乾隆,天仙配是哪个戏种的名剧:→黄梅戏,中国的国剧是→京剧,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1959年主演黄梅戏《女附马》大获成功的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是:→严凤英,探戈起源于:→非洲,安在旭是哪国人:→韩国,电影《地道战》描写的是哪个时期的故事?→抗日战争,2000年由谁导演的《断箭》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吴宇森,在电视剧《长征》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唐国强,《生死抉择》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反腐倡廉的力作,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假扮哪个土匪打进敌人内部?→胡彪,《义勇军进行曲》它最早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风云儿女》,黄梅戏受到大家的喜爱,请问它是在哪里形成的?→安徽,歌曲《我的祖国》是哪部电影的插曲?→上甘岭,《虎口脱险》这部反映二战的影片是哪个国家拍摄的?→法国,《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动画巨片《狮子王》是由哪家公司推出的:→迪斯尼,但丁的神曲有三部分,您知道下列哪个不是这三部分的吗?→人间,乐曲“二泉映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红梅赞》是下列哪部歌剧的主题曲:→江姐,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哪部电影的插曲;→铁道游击队,我国浙江一带最流行的戏剧剧种是以下的哪一种?→越剧,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音乐家是:→巴赫,贝多芬的国籍是:→德国,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并称当代三大男高音歌唱家的是→卡雷拉斯,《百鸟朝凤》主要是由何种乐器演奏的→唢呐,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元旦,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甘地,姜太公的原名叫什么?→吕尚,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春城是指我国哪一城市?→昆明,英文china的意思是:→瓷器,工作忙得团团转的是:→巴蕾舞演员,一个保龄球有多少个洞?→3,《白桦林》由谁演唱:→朴树,二胡曲《二泉映月》是谁的作品→华彦钧,母亲节是五月的第几个星期日?→2,目前中国邮政电信的枢纽是哪里?→北京,“e时代”中的“e”是代表:→电子,哪种动物的眼睛会一天三变?→猫,人民币的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是:→中国石化,什么鸟能长途飞行而不迷路?→鸽子,映山红就是:→杜鹃,青蛙喜欢吃怎么样的苍蝇:→活的,恐龙是人类以前的世界上的霸主。您知道恐龙是以什么方式繁殖的吗?→卵生,鲸为什么要喷水?→换气,以下什么动物寿命最长?→大象,以下哪种花不是中国十大名花→石榴,中国邮票上的字母T表示:→特种邮票,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灵芝的味道是:→极苦,国色指的是:→牡丹,莲藕中间会有一个一个洞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呼吸,法律规定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几周岁?→16,狗睡觉时为什么爱把鼻子藏在前肢下?→保护鼻子,“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象征:→荷兰,蚊子的“嗡嗡”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翅膀,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福建武夷山,IT是当今很流行的词语,它的意思是:→信息科技,中国互联网的顶级域名是→CN,表示人民币的符号是→¥,蜻蜓点水是在:→产卵,世界上哪一种动物的寿命最长:→乌龟,什么鱼没有鳞片?→鲇鱼,草履虫由几个细胞构成?→1个,土豆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块茎,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动物是→骆驼,从哪个部位可以知道马的年龄?→牙齿,下面哪种动物不属于十二生肖之一?→驴,蜘蛛有多少只脚?→八只,公鸡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国鸟?→法国,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是?→上将,电脑的输入设备中不包括:→音箱,以下不属于战斗机的是→雷电,电脑的核心部件是:→CPU,网上新手叫:→菜鸟,“隐形飞机”的隐形是指什么?→雷达看不见,拉面的作法最早始于哪里?→山东,我国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西汉,过桥米线是哪个省的风味小吃:→云南,春节时,传统习惯上,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绍兴酒是下列哪种酒:→黄酒,缩写“CMO”代表:→市场总监,岳飞是抗金民族英雄。那么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迫害致死的是哪一个奸臣呢?→秦桧,计算机病毒是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房价时代,我们买的不是房是什么?
在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推动下,2016年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王”年,据专注第三方理财宜盛宝数据研究中心收集整理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单笔土地出让金总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逾200宗,平均每周就会有10个地王出现,而超过30亿元的地王也突破50宗。2016年注定是中国有史以来“地王”最密集的一年,而高房价时代,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较为强劲,我们真的是为了买房而买房吗?都在谈房价,那我们到底在谈什么?当前人们口中谈论最多的还是房价,而最能挑动人们神经的依然是房价,只要是关于房地产的信息,则必然会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2016年地王频出,房价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谈论房价的关键词集中在涨、泡沫、跌、升值、地王、学区房等字眼层面,而透过这些关键词,可以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能挖掘出人们关于房价到底要谈的是什么,而这在宜盛宝理财师看来,无非就是以下两大点: 一是归属感。没有房子,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人们预期的恐慌,安全感不强,更谈不上在一个城市的归属感。房产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固定资产,是生存的重要依托,人们过于关注房价,一直在谈论房价就是对未来一直没有归属感的一种恐慌表现,因为在心理上过于在意,毕竟这种能让人获得归属感的房子所需的成本随着房价的攀升而不断被推高,更增加了人们恐慌的心理。二是房产价值。这里的房产价值不仅仅是房价,还包括房产周边,尤其是一些配套的公共资源,包括学校、商场、交通、绿化等,同时还包括预期的升值空间等,当人们在谈论房价时,隐性的因素极有可能也会成为决定性因素,例如学区房,房子附近有个好学校已经盖过房子本身的价位。在高房价时代买房,到底是买什么?中国房价上涨的黄金十年是人口现象引来的刚需,而当前房价上涨则更多的是一种货币现象,房价的上涨受货币超发的影响较大,但是现在的高房价,其实房价上涨幅度追不上地价的涨幅,面粉比面包贵,人们买高价房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货币贬值以及地方财政买单,房子是归你,但是70年产权之后还是会回归政府,这也确实是中国特色。如果谈情怀,你可以说在高房价时代买房,是买一个家,但这是一个物化的家,之所以说是物化的家,是因为你可能要为此当一辈子房奴,每月的房供不断蚕食你的幸福和生活质量。如果是为了下一代,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在中国,房价如此之高,买房者还是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到底是房子重要,还是相关的资源重要?高价位买房,到底买的是房,还是周边资源?还是归属感?而这些真的是有了房子就能解决的吗?看看当前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就知道答案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房产作为人们手中重要的固定资产,其流动性风险实际上很高,到时候不是你想卖就能及时卖掉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顶的价格,中国房地产也不能。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地王狂欢其实对房地产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并不是好事,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其实已经脱离了买房的初衷,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买房真正是为了什么,只知道房价还会涨,结婚需要房子,孩子上好学校需要房子,我们被高房价推着,被去库存推着去买房,就这样一步步成为房奴,这其实不是买房,更多的是无奈之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看房 给你温馨的家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看房”手机客户端,同时支持iOS、Andriod系统;
重点城市楼盘优惠、报价、找房、参团、买房一手在握。&
在这里,读懂楼市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房产”,获取更多房产资讯。
[责任编辑:qianyuan]
201620173月
(秦皇岛5500元/平方米)
(房山45000元/平方米)
(通州38000元/平方米)
(延庆790万元/套)
(丰台850万元/套)
(顺义19000元/平方米)
(平谷19500元/平方米)
(大兴31000元/平方米)
(顺义21000元/平方米)
(丰台17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0000元/平方米)
(昌平1500万元/套)
(通州3000万元/套)
(朝阳94000元/平方米)
(天津21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8780元/平方米)
(海淀135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6800元/平方米)
(秦皇岛6000元/平方米)
(房山26500元/平方米)
(朝阳8元/平方米.天)
(昌平780万元/套)
(秦皇岛17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8000元/平方米)
(朝阳81000元/平方米)
(丰台50000元/平方米)
(房山40000元/平方米)
(房山38000元/平方米)
(海淀90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60000元/平方米)
(怀柔27000元/平方米)
(平谷20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230万元/套)
(朝阳70000元/平方米)
(海淀37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1000元/平方米)
(通州66000元/平方米)
(丰台170万元/套)
(房山47900元/平方米)
(朝阳100000元/平方米)
(房山23000元/平方米)
(大兴2000万元/套)
(房山1250万元/套)
(房山2000万元/套)
(通州60000元/平方米)
(密云150万元/套)
(房山160万元/套)
(石景山380万元/套)
(海淀90000元/平方米)
(大兴3000万元/套)
(朝阳80000元/平方米)
(昌平1600万元/套)
(顺义60000元/平方米)
(房山37000元/平方米)
(顺义36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3500元/平方米)
(顺义14000元/平方米)
(朝阳72000元/平方米)
(朝阳65000元/平方米)
(朝阳75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9000元/平方米)
(海淀2200万元/套)
(大北京9000元/平方米)
(房山5300元/平方米)
(海淀80000元/平方米)
(房山84万元/套)
(朝阳100000元/平方米)
(朝阳15000元/平方米)
(丰台860万元/套)
(朝阳100万元/套)
(丰台700万元/套)
(通州17000元/平方米)
(其它39000元/平方米)
(通州60000元/平方米)
(顺义720万元/套)
(大北京16000元/平方米)
(大兴40000元/平方米)
(天津12000元/平方米)
(房山23000元/平方米)
(天津35000元/平方米)
(平谷25000元/平方米)
(平谷94万元/套)
(怀柔35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498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2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8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35000元/平方米)
(昌平19000元/平方米)
(大兴19000元/平方米)
(通州17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04万元/套)
(大兴45000元/平方米)
(昌平29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74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8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1767元/平方米)
(朝阳100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0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6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8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320万元/套)
(大北京22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8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1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5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8500元/平方米)
(海淀78000元/平方米)
(昌平35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0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0000元/平方米)
(海淀22500元/平方米)
(顺义2000万元/套)
(大兴62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9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40000元/平方米)
(朝阳22000元/平方米)
(通州36000元/平方米)
(顺义1300万元/套)
(丰台69500元/平方米)
(丰台74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60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4000元/平方米)
(房山140万元/套)
(大兴200万元/套)
(大北京110万元/套)
(门头沟22000元/平方米)
(密云33000元/平方米)
(平谷33000元/平方米)
(顺义40000元/平方米)
(通州50000元/平方米)
(延庆9000元/平方米)
(房山18000元/平方米)
(大兴95万元/套)
(昌平2300万元/套)
(大兴500万元/套)
(大北京10500元/平方米)
(昌平43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45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2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0000元/平方米)
(顺义150万元/套)
(大北京15000元/平方米)
(房山50000元/平方米)
(天津13500元/平方米)
(顺义38000元/平方米)
(大兴40000元/平方米)
(顺义36000元/平方米)
(其它210万元/套)
(门头沟60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8400万元/套)
(大北京14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7500元/平方米)
(门头沟51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1000元/平方米)
(朝阳400万元/套)
(大北京21000元/平方米)
(大兴87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5100元/平方米)
(其它24000元/平方米)
(平谷29000元/平方米)
(大兴53800元/平方米)
(大北京6700元/平方米)
(密云24000元/平方米)
(通州170万元/套)
(顺义14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22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1000元/平方米)
(大兴1100万元/套)
(大兴75000元/平方米)
(房山38600元/平方米)
(大北京30000元/平方米)
(大兴44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4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190万元/套)
(门头沟240万元/套)
(大北京20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8500元/平方米)
(石景山1100万元/套)
(大兴68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2000元/平方米)
(大兴29000元/平方米)
(房山52000元/平方米)
(密云25000元/平方米)
(房山30000元/平方米)
(顺义3300万元/套)
(大北京21000元/平方米)
(朝阳140000元/平方米)
(房山119万元/套)
(大北京17000元/平方米)
(房山30000元/平方米)
(朝阳150000元/平方米)
(朝阳1000万元/套)
(大兴37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5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2000元/平方米)
(房山48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5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12000元/平方米)
(门头沟61000元/平方米)
(大北京27000元/平方米)
(延庆26000元/平方米)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面对如今高涨的房价,不断有人表示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的怀念:记忆中的那个时代,房子是由政府和单位包分配,人人有份。每家只要交很少的的房租给国家就要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可真是今不如昔吗?当我们得知1978年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比49年还低;当过来人回忆起一家数辈几口人拥挤在几平米的小屋里和为争夺分房名额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的往事,让人不禁要问:看起来美好的制度和并不美妙的现实之间,如何架起了必然的桥梁。对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和教益。
说起如今儿女为买房发愁,每平米不低于5000元。“现在的房子是用钱堆起来的,原来是租房,是福利房好啊。”李世凯很是怀念20多年前福利分房的那个年代。1971年李世凯从工程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昆明市房屋管理局修建科工作,负责房屋的日常维修。“就算拆房子也是见缝插针,危房才拆。一切都在计划控制下,就是兴建小型房屋也是需要政府计划指标的,所以,那时建新房很少。”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消费品市场更没有房地产市场,所有住宅均由政府建造,然后通过单位租给单位职工。居民还可以提出申请向房管局要房。对那时人们来说,能分到房屋在现在看也是一件美事。
在中国的城镇房子长期以来是单位提供的一项重要福利,福利分房的制度几乎一直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有人比喻说那时的单位就像是无所不能的家长,职工是单位的孩子,单位除了是工作和领取工资的地方,还要负责为职工提供一系列的福利,诸如食物的配给、交通补贴等等。在单位提供的诸多福利中,最为人民关注的就是房子。人们非常有秩序地等着排队分房,用熬来的工龄、资历职称等等去换取从小房子到大房子,从筒子楼到单元楼资格没有其他路可走。“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是福利分房的典型特征。
土改后,普遍的低婚姻率、生育率和死亡率,促使家庭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家庭原有的住房已经不能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集体经济时期,社员剩余资金的投向主要是房屋。按照当时的地方性规定,村民只要有两个儿子,就有资格申请得到一块新的宅基地,家中老宅只留一户使用。这意味着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可以得到更多的宅基地。这种现象的出现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家庭人口的迅速增长客观上使原有宅院难以容纳,即时分家行为(结婚后短期内分家)又加重了居住的紧张局面,无偿获得宅基地的政策驱使村民追求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学习仿照苏联模式,在城镇实行了完全福利化的住房政策。基本特点:采取国家和单位统包住房建设投资,对职工实行实物福利分房,低租金使用,实施行政性住房管理,整个住房制度具有明显的福利保障特征,城镇居民实行全民保障。
在三年(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年)时期,国家用于住宅投资分别为8.3亿和53.79亿元,竣工住房面积为1462万和9454万平方米,住宅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为10.59%和8.8%。
&&&&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又受经济能力限制,当时的住宅建设能达到这样大的规模,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是难能可贵的。按经济承受能力来分析,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是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
从1958年至1978年我国住宅建设发展缓慢,是由两个“低潮”时期和一个短暂的“恢复”时期组成。“二五”时期住宅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下降至4.11%,全国住宅竣工面积占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的比例下降至28.3%,出现了住宅建设的一个低潮时期。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时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左的思想的指导下,住宅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住宅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分别为4.03%、5.71%和6.8%,住宅竣工面积占房屋竣工面积的比例也降至30%以下,均为历史的最低值。
1985年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中缺房户1054万,占总数的26.5%,无房户128万,占3.2%;不方便户415万,占10.5%;拥挤户511万,占12.9%。城市居民中,缺房户754万户,占城市户数的28.8%,县镇缺房户300万户,占县镇总数的22.1%。1995年武汉有40%居民住房困难,12岁以上的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的占11.9%;12岁以上的异性子女同住一室的占4.0%;老少三代同住一室的占4.2%;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的占2.6%;床晚上架起白天拆除的占6.5%;客厅里放床的占8.6%。
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共有城镇住房约2.52亿平方米,但因年久失修,已多属危旧房屋。50年代,国家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建设住房2.43亿立方米,60年代投资建设住房3.44亿立方米,70年代投资建设住房8.62亿立方米,30年合计建设住房14.49亿立方米,用于住房建设的投资总计549.79亿元。但是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口则从1949年的5765万,激增到1978年的17245万。30年人均住房投资不足300元,年人均住房投资不足10元。到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从1949年的4.5平方米下降至3.6平方米,这意味着平均每人在自己的家中只有大约一张床的位置,而部分处于平均线以下的居民家庭则更为窘迫。
新中国成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水平之下,国家全面负责了住的建设和分配,政府成为住历福利供给的单一主体。其突出特点是阻止私人建历,统一由国家出资建设:往往由国家先将财政拨划的住房投资跟随基建项目下达到具体的企业,再由企业按统一规划方案組织力量进行分割的小生产式的住宅建设供给。在建国初期,政府作为住房建设的唯一建设与分配主体,有助于集中力量解决大中城市战后普遍存在的房源紧张问题,也有助于加快速推进住房福利的均等化。
中国绝大部分消费品一直都是通过市场供应的,即使是定量供应的粮、油食品,也要照价付钱。惟有住房,虽然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品之一,却基本上没有通过市场买卖,不实行商品化生产经营,资金运作是单一方向的,只有投资,没有资金的回收。这种机制使得住房投资方面缺乏经济上的直接动力,又由于住房作为一种实物福利是无偿分配使用,因此消费者需求不受支付能力的约束,生产与消费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平衡能力,整个经济运行关系是靠计划进行协调的。
与当时行业浮夸产量的情况相反,城市住宅规划设计领域出现了竞相压低住宅造价与标准的局面。各地纷纷出现使用当地土产原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住宅。1958年4月建筑工程部举办的地方设计工作会议成为这类住宅的一次全国性汇展。四川的竹编墙住宅、哈尔滨的“四不用”大楼,即不用钢铁、水泥、木材、红砖等。在文革开始以前,城市住宅再次出现降低标准的倾向,大庆的“干打垒”住宅是这类住宅的代表,“干打垒”住宅在“文革”初期得以延续,主要表现形式为简易楼。
中国推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目标,与中国当时的资源票赋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需要一种不同于市场机制的宏观环境,使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这些政策目标在国家对住房投资的比重方面就是明证。当时,城镇的住房建设实行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住房建设资金相应由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负担,一直未设专项资金,而是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投资,附列在基本建设投资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资金渠道,在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年代,住房建设资金被不断挤占,住房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长期呈下降趋势。
城镇住房分配制度的发展
我国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亟需医治战争创伤。1950年至1953年,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使得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战争费用。&&&&在这样一个经济力量有限和“百废待兴”的局势下,国家仍然很重视住宅建设。在三年(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年)时期,国家用于住宅投资分别为8.3亿和53.79亿元,竣工住房面积为1462万和9454万平方米,住宅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为10.59%和8.8%。
到1957年,基本上形成了“高福利、低工资、低租金”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体制。这种体制的要点是:由政府(包括地方政府)作为公有住房建设的主体,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在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基金中统一安排,建成的公有住房由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按职级和家庭人口进行统一分配,公有住房由地方主管部门(房管所)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
1958年“大跃进”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困难时期,使“二五”时期住宅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下降至4.11%,全国住宅竣工面积占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的比例下降至28.3%,出现了住宅建设的一个低潮时期。由1963年至1965年是一个短暂的恢复时期,住宅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回升至6.9%,住宅竣工面积占房屋竣工面积的比例增至39.4%。但这三年仅仅是有所恢复,并未能影响“二五”时期的低潮局面。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时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左的思想的指导下,住宅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三五”、“四五”和“五五”前三年期间,住宅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分别为4.03%、5.71%和6.8%,住宅竣工面积占房屋竣工面积比例也降至30%以下,均为历史最低值,是住房建设的另一个低潮期。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更接近共有产权,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私有化的内容多些,我们可以进一步从二者制度效果进行比较。从1957年至1977年二十年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1.3平方米下降到不足10平方米;而1978年至1998年二十年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0.17平方米增长到23.5平方米。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43.1%,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1274%,即使考虑经济增长因素,一正一负两者也是不可比的。
1963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就宅基地相关问题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通知》严格限制宅基地的流转;关于宅基地的申请,《通知》规定实行无偿取得,以户为申请单位,以经社员大会讨论同意为必经程序。
1963年《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再次强调农村宅基地和房屋问题,规定宅基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树木、厂棚、猪圈、厕所等永远归社员所有,社员有买卖或租赁房屋的权利;房屋出卖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即随之转移给新房主,但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生产队所有。
从所有权上看,人民公社时期集体所有是一种共有产权,按照具体制度安排进一步比较,人民公社时期的宅基地集体所有比现行宅基地制度更趋向于理论上的共有制度。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凭借其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可以无偿获得宅基地;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退出时,其宅基地权利也随之消灭。
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后,农村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而同时,农民住房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1957年至1977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89亿亩,同期城市发展估计占用土地0.39亿亩。考虑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后放松农村自留地管制出现“挖边”现象并未引发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因此我们也不考虑抛荒的情况,在农村建筑90%以上是住房的前提下,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1.3平方米下降到不足10平方米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土地利用效率极低。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和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随着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正式颁布拉开序幕。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取得了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这一时期土地产权的自由流动没有任何制度性障碍。
1950年到1951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农户几乎都领取了以户为单位发放的土地房产所有证。鉴于这一时期农民对土地享有完全所有权,国家仅向农民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土地与房屋的关系。尽管如此,基于土地吸附原则,仍然可以确认房屋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具有同一性,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两证合一即为明证。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互助组联合了农民的生产活动,初级社归并了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高级社则取消了入社农民对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土地集体所有制正式取代了土地私有制。但是,高级合作社并没有改变农民对宅基地以及房屋享有所有权的利益格局。
1962年中共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将原属各农业合作社的土地和社员的自留地、坟地、宅基地等一切土地,连同其他生产资料全部无偿收归公社所有。草案同时规定土地包括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般不准出租或买卖。标志着农村土地私有制的最后一块领地———宅基地私有权退出历史舞台,完整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最终得以建立,具有身份属性的成员权同时得以确立。
计划经济的核心在于由中央宏观决策机构直接调配资源,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尽管中国也存在生活资料和生产要素以商品形式的流通,但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职工低工资制度、非商业化的金融制度和物价定价制度等,因而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在生产资料方面,对要素的需求不是通过价格手段得到满足,而是看是否已被列入国家的供应计划:在生活资料方面,它受到政府物价部门的严格控制,而解决需求的主要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凭票供给。对土地则完全否定了它的商品属性,全面实行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建设项目紧密相联行政划拨制度。
新中国建立后所有的土地和房屋都归国家所有,并且实行无偿和无限期由国家划拨使用的原则,所以在这一阶段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住房产权制度。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依据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那些属于没收范围内的反革命、汉奸、官僚资本家、国民党政府的财产进行的接管政策,在总结全国经验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征收和征用,积累了国家最初的公有产权住房。在公有制度的基础上,公有住房建设提到了事日程上。
经租房政策实际执行中的左倾扩大在经租房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并未实际落实经租房文件所规定的政策,而是做了相当程度地扩大,经租起点的降低,直至无起点改造,甚至对于部分房主的自住房也进行了改造。从1966年8月起,私房主被要求将房产证全部上交,其中包括经租房和低于经租房标准的私人出租房以及自住的私房,经租房的所有权被归到房管局名下,同时被收的还有房主领取固定租金的经租费本,经租房主的固定租金也从那时候停止发放。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是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1962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对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明确,并将农村宅基地也收归生产队所有,而房屋则作为社员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由合作社予以保障。1963年《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社员宅基地归各户长期使用,长期不变”,明确农村宅基地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直至1982年宪法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明确地界定下来。
在计划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手段和企事业的自身决策决定着住房的供给和分配,而不是个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和实际需求,完全否认了市场机制对住房的作用。其实质是,传统的住房保障制度否定了住房的商品属性,不认为住房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排斥了市场机制对住房资源配置的调控,剥夺了市场机制在住房领域中应该发挥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而造成了住房市场恶性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以国家公有住房福利分配、低租金使用甚至无偿使用为特征的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只会持续造成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住房建设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没有了生产资料和资金的积累,住宅建设发展必定会受到制约,住房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居民居住水平无法提高。
我国经租房权属争议源起
经租房产生于1956年中央转批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中央书一记处第二办公室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十个主要城市的调查发现。&&&&个人占有房产比较集中,即少数的房主占有主要房产,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私有房屋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多数城市住宅缺乏,相当一部人流离失所,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由于欠租严重,政策形势不明朗等因素,出租房主一般不修缮出租房。
在建国初期,对于国家的建设和管理尚处于探索的阶段,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对于拥有私有财产者长期存在错误的认识,而拥有房屋出租以获利的人从外观上来看,的确拥有不劳而获的情况,因此,在当时的思潮环境下,对于私有房屋进行改造,将私有出租房主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成为顺利成章的事情。
国家经租房屋是‘对城市房屋占有者用类似赎买的办法,即在下定时期内给予固定的租金,来逐步改变他们的所有制’,凡是由国家经租的房屋,房主只能领取固定的租金,不能收回房屋。对私有出租房屋的改造“房主把出租的房屋交给国家房产管理部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修缮和统一调配,国家付给房主固定的租息,定租一般占房屋租金的20%到40%。”改造的起点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之间。
1966年8月起,私房主被要求将房产证全部上交,其中包括经租房和低于经租房标准的私人出租房以及自住的私房,从这时起,经租房的所有权被归到房管局名下,同时被收的还有房主领取固定租金的经租费本,经租房主的固定租金也从那时候停止发放。“已经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私有出租房屋,一律属于国家所有,由房管部门统一经营管理。”
在毛泽东和部分领导人看来,当时中国的农民以及其所从事的农业经济是“落后的”,“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仅仅在于其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毛泽东告诫全党,与将来的现代化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建设)道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只有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社会主义才能早日建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所追求的国富民强才能实现。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牺牲农民的土地私有权是必要的。
当时中央政府追求的低成本、高积累的快速经济增长目标是嵌入于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体现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便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此,一方面需要动用国家的力量,尽力压低各种要素价格,以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各种要素价格中,人工成本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实行低工资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低工资的同时要求福利分房;另一方面,政府需借助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资源,以确保稀缺资源能够首先满足重工业部门的发展需要。这一时期的住房分配制度具有“低工资、低租金加补贴、实物配给制”的特征。
如何能够使农业持续不断地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在当时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能够给出的最好答案只能是:永远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之间人口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驱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于是,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控制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为了将农民牢牢束缚和固定在土地上,国家对农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宅基地推行了无偿、无期限和严格限制流转的制度,消灭其商品属性。
改革前住宅福利制度的弊端
住宅福利制度其实是超越我国国情的。为增加工业发展资金,以及对建筑业性质的片面认识(消费行业),国家一再压低住宅建筑预算,降低住宅标准。这一政策的本意之一也是要从我国的经济条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出发,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修建更多的经济适用住宅,解决更多人的住宅问题。
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随意提高建筑标准、广建楼堂馆所的现象。比如在今天都还称得上相当奢华的北京西郊招待所、北京市委大楼、景山后街的两栋机关宿舍大楼,其建设和竣工时间都是在百废待兴、勤俭建国的1950年代。
新建住宅因配套工程跟不上而长期空闲的例子也举不胜举。比如北京,在解放后的7年中“建造了700多万平米的住宅,可容纳70万居民,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可是都盖得七零八落,很少考虑到居民的生活福利,全市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街坊。
所有人(实际限于公职人员或者俗语所说的“国家户口”)的住房都由国家分派,个人不须承担责任,也无法承担责任。在旧社会依靠稿费生活的著名作家、学者,解放后却不能靠自己解决住宅问题,全家蜗居于弹丸之地。
被规定为福利品的住宅本身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意味着长期的巨大的投入住房建设的国家垄断并不意味着超额利润,而是一个重工业优先政策失败后,国家财政补贴无力回填的窟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住宅问题并没有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逃脱消费品的魔咒,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集体消费”的危机,同样反映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成为了不可承受之重。
在面对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中央政府掌握了制定计划和实施调控措施的权力,根据博弈结果,在中央政府决定控制住房建设规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也只能是控制住房建设规模。可见,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近三十年中,住房建设领域一直存在着“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反复循环,其实质是中央政府住房建筑计划和市场需求脱节,出现问题后宏观控制措施矫枉过正,地方政府对住房建设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修建更多的经济适用住宅,解决更多人的住宅问题。但出现了许多随意提高建筑标准、广建楼堂馆所的现象,其建设时间都是在百废待兴、勤俭建国的1950年代。在住房极紧张的重庆、哈尔滨、广州等城市中,书记院高干楼如雨后春笋。如刘少奇所说:“世界上最不公平最不合理的事,也莫过于此!”
从根本上说就是无视住房的商品性,住房没有被看做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消费资料。传统住房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是按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性指令性计划配置社会资源。住房投资建造、分配、消费等也就由国家统包统分,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当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住房福利制度建立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总体目标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由于住房是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中国实行住房福利制度也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总体目标下,中国实行的是全能型政府行为模式,政府几乎垄断社会财产所有权。
这种模式否定了旧社会由阶级地位或经济状况引出的住房所有权的差别,被誉之为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公平的分配方式。
消费资金被用于国家建设,劳动力价格低于价值,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部分补偿,其余是低水平实物配给,住房分配也是。
毛泽东时代的住房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中共建政后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中共的快速工业化服务。在高积累低享受的政策之下,住房的福利在“公平”的名目之下实际上被大大压缩了。今天可以用自己的收入选择自己住宅的我们回忆起走过的道路,当知所得所失。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屋出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