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 后果会泄露吗?

信用报告网上查询的个人信息会泄露吗?_个人信用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信用报告网上查询的个人信息会泄露吗?
  信用报告网上查询十分方便。那么,信用报告网上查询的个人信息会泄露吗?
  目前,通过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到三类信息:一是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二是提示在征信系统中是否有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为确保个人信用信息不被泄露,网上查询设置了比较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记者曾在平台开通后,亲自尝鲜。系统要求十分钟之内,在线正确回答五道私密性问题。问题内容涉及个人在银行办理信用卡、贷款等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只有在五道题全答对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注册。
  如果私密性问题验证未通过,也可转用数字证书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此外,用户如果既没有办理过贷款也没有正在使用的信用卡,也只能选择这种方式完成验证。
  所谓数字证书,一般储存在银行发放的密钥(U-key)中。没有U-key的用户,需事先到银行申请办理。
  据介绍,目前平台只支持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的银行或机构发放的数字证书,如中信、兴业、民生、华夏、浦发、广发等。而另一类由银行自行开发的数字证书,如工、农、中、建、交、招商等银行的U-key,暂时不在支持序列。
延伸阅读: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问题:您好!请问信用报告网上查询安全吗?答复:您好! 信用报告网上查询安全很关键,系统上做了如下设置: (1)借鉴国际经验做法,设置了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在用户注册以及每次查...
很多朋友询问,信用报告网上查询免费吗? 全国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试运行期间平台上的所有查询服务均为免费,并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目前实现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的...
继去年9省市开展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试点之后,近期又有6个省市加入试点行列。由于试点效果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表示,将分批次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全国所有省市。那么,201...
互联网日益普及,个人信用宝盖网上查询也在一些省市开放。那么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收费吗? 根据央行规定,自日起,四川、江苏、重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居...
我的电话号码是怎么被泄露的,没申请信用卡怎么就凭空收到了信用卡?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相信不少朋友对前述两个问题都或多或少有过亲身体会。 “喂,你好,请问是王先生吗?我们这...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产品:
相关专题:
近年来,短信、手机、微信等各类诈骗案件频频...
日,央行首批允许包括蚂蚁金服、腾讯...
央行发布最新消息,自日起下调金融机...
央行发布新消息,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
存款可以放到银行,可以去投资宝宝类产品,还...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30日联合下发通知...
2月28日,时隔3月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全国首套房...
一大波公积金新政在2015年相继发布,哪些城市已...
救市?根本停不下来!遥记2009年楼市刺激政策横...
正当人们普遍认为央行会在两会后再次降息的时...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个人信息泄露有风险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网上的中奖信息中填写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姓名和住址,没汇钱,这有风险吗?犯罪分子利用我提供的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该怎么办?
别人用我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三证扫描件能做什么
我刚刚在网上看到淘宝中奖的信息,看着像中奖的,就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姓名和家庭住址,银行卡号都填了,后来给淘宝客服电话证实,没有那个联系电话,觉得是上当了,可是信息都泄露了,怎么办呀?
今年六月份我在深圳买车险过程中信息不知道被谁泄露了,被冒名开了一张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并透支了四千多块钱,昨天银行打电话来要我还钱,我应该怎么办? 被冒充开信用卡本人已回老家了,请问报警的话是不是一定要到开办信用卡本地才行,另外是不是也一定要本人亲自去报警才行的?
你好,我刚收到一个获奖信息,把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填完之后发现是诈骗的,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办?我的银行卡号、个人信息也没有办法更改,这个具体要怎么办?
是这样的,我电脑硬盘坏了,但是硬盘里面的资料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就拿到电脑城去开盘提取数据,在开盘之前我给他说了,这里面的信息对我来说很重要,不知道是他不当一回事还是怎么的,居然还看了我资料,我硬盘里面大部分都是记录这QQ号码的信息,密保问题之类的,在他维修的第五天,我号码就出问题了,上来直接给我把QQ密码给改掉,还给我谈条件,我都是给他说,你别乱动我里面的资料,我给你们加钱,我是说在最后的维修费用后面再加300,他说不行,要800. 为什么说我知道是...
信息泄露,咋办
我提交的身份证号会不会被他们拿去贷款啊``或是做一些其他的事?
前两天有一个电话打给我,说是移动的,说拿积分换得一部手机,问我要姓名和地址,后面没有给我邮寄码,今天我打电话给移动说没有拿积分换手机,我个人怀疑是盗用我的个人信息,拿去寄什么非法的东西,如果是真的怎么办?现在怎么给自己打预防针。谢谢个位律师。。。
我收到腾讯公司发布的中奖信息后,就用QQ跟客服联系,然后我就去中奖的网站填写了我真实的资料和讯息(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家庭电话、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等),后来他们叫我支付手续费,我跟客服说不去,客服就说“本次活动是具有法律保护的.您所提交的资料公证处已经为您存档,您也确认了办理汇款支付手续.如果我们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核对到您所交纳的费用.我们将依照本次活动规定起诉您的法律违约责任.那时候您将不再是领奖用户.您将被罚款违约金5000元.背负全部法律责任.请慎重...
手机短信说我中奖了,让我上网验证领取,我点开以后让我填写信息以便收取奖品,我把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还有银行卡号全填写了,填完以后出现一个网页让我缴纳3800的保底押金到他们指定的账户,如果逾期不交还要缴纳30000元到50000的违约金。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是骗人的。可是已经晚了,我该怎么办。希望各位律师朋友们帮助一下。谢谢,我很害怕会出事城市晚报 - 多媒体数字报
第A12版:真相
&&&&&&&&&&
旧手机格式化后出售
个人信息会泄露吗?
软件专家:删除的电话号、短信都可以通过软件轻松恢复出售二手手机时也要修改此前绑定的银行卡交易密码
&&&&软件专家:删除的电话号、短信都可以通过软件轻松恢复&&&&出售二手手机时也要修改此前绑定的银行卡交易密码&&&&城市晚报讯&&手机更新换代快,很多人手里都有好几个手机,旧手机一旦不想要了,许多人就会自己格式化,然后出售或者送给朋友,以为这样就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可是昨日,记者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发现恢复删除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其实很简单。&&&&旧手机格式化后出售&个人信息泄露&&&&市民李女士原本就有3部手机,可因为出了新款,这几天她又买了个新的。李女士说,其中一个旧手机,她格式化之后就卖给了二手手机店,以为不会出啥问题。可是最近,她突然发现网银里的钱变少了,李女士担心是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可是李女士想不明白,原来的旧手机就是用来接收网银的短信验证码,现在手机卖了,手机卡也换到别的手机里了,难道也会出问题吗?经过询问,李女士说,她在出售手机时,把相册清空了,信息和通讯录也都恢复了出厂设置,打开之后也没啥东西了。&&&&手机里的删除数据可通过软件恢复&&&&到底旧手机里已经删除掉的软件程序是否可以恢复?昨日,记者询问了软件专家康先生,据他介绍,这个对于研究网络的工作人员来说非常简单,只要通过一个数据恢复软件,就可以轻松将删除掉的数据恢复。&&&&康先生说,很多人认为恢复出厂设置可以将数据彻底清除掉,其实这个也没有用,复原恢复出厂设置也不难。甚至在淘宝网站上花几十元钱或者上百元,就可以买到一个恢复数据的软件,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将删除的数据都恢复。&&&&记者也尝试了一下,首先在淘宝网站上查找,发现这种软件很多,分类也很细致,无论是电话号码、图片还是短信,都可以很轻松地将数据恢复。&&&&不确定信息是否删除不要随意卖手机&&&&那么,出售二手手机会存在哪些危害呢?康先生介绍,许多人对于二手手机并不当回事,其实一些不法分子,对于手机里的通讯录和机主姓名最关注。甚至可以通过这些,仿制假证件再重新去办理一张原号码的手机卡,这样就比较危险了,里面的信息及银行卡的信息也全部都泄露了。&&&&如果真的要出售二手手机,康先生建议,此前用过的银行卡交易密码也需要修改,以防对方盗用你的手机卡,冒用你的手机。而在手机软件里,还有一个找回密码的软件,这个也很可怕,所以必须要重新修改密码,并设立密码保护,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同样,在不确定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的情况下,不要随意出售二手手机,应该让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后,再做出售的决定。(记者&王秋月/报道&吴然/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我国已发行超过4亿张信用卡,每年通过信用卡交易的资金总额超过13万亿元。记者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而种种例外条款、免责规定,往往让消费者问责无门。&&&&网购信息经数十人确认真实&&&&根据上海某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销售人员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使用QQ群查找功能,搜索“电话销售”这一关键词,找到约200个有“数据交流”功能的QQ群。搜索“银行数据”,参与人数多达数百人、交易活跃的群至少有30个。据介绍,这些正是信用卡信息交易的“黑市”。&&&&在其中一个名为“电话销售数据货源”的QQ交流群,记者以求购者身份,很快就从一位卖家处获得了“供试用验真”的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在这份数据中,工农中建交等多家商业银行的200名客户信息均在列,包括持卡人姓名、移动电话以及家庭住址、开户银行。&&&&记者拨打了其中一位安徽省合肥市的持卡人盛某某的电话,经其确认,自己确是在交通银行安徽分行某营业部申请办理了太平洋信用卡。而家住合肥市蜀山区某街道、在该市旅游局工作的其他信息,也与其本人提供的身份证明相符。经致电确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数十位持卡人也表示,已泄露的客户信息真实有效。&&&&价格分等最低2分最高5元&&&&记者调查发现,在微信及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电话销售交流圈”“销售行业资料群”也大量存在。多位“信息贩子”均表示,可以“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此外,根据个人信息“品质”的不同,价格也分为“三六九等”,每条价格从2分钱到5元钱不等。&&&&例如,最新信用卡开户数据按照0.5元一条出售;已经出售过一次的二手数据,可以便宜到0.35元每条;部分高端客户如金卡、白金卡持卡人信息每条售价则高达5元。借助网络聊天、支付工具,买家从下单到得到这些信息,交易全程仅需数分钟。&&&&一名自称河北籍的微信群卖家表示,这些信息的主要购买者是贵金属、信托等理财机构的电话销售人员。仅他所在的群,每天有400多人商洽买卖。“越是没怎么被打过的电话信息价格越高,最便宜的一份2000元10万条,算下来每条数据只要2分钱。”&&&&内鬼倒卖银行被责令整改&&&&商业银行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客户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记者调查发现,种种规定屡成“一纸空文”,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泄露:银行“内鬼”倒卖知情人士介绍,每条个人信息被提交给银行后,要经过支行、分行、信用卡中心等多个环节,经手人员众多。&&&&在上海司法机关近年查获的买卖客户信息案件中,工行、农行下属支行员工也曾成为出售资料的源头。&&&&银行转手给“合作公司”记者以办卡人的身份,走访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营业部,获得的标准信用卡申请合同均显示:个人信息除了被银行使用,还可能被用于合作企业推销业务、与联名商户共享信息。据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就曾将3.2万份客户的个人信用信息透露给第三方理财机构,被责令整改。&&&&保密承诺的“例外条款”让消费者不知情就默许转让据了解,现在办理信用卡的合同基本都是各银行自己的版本,没有统一的格式合同。合同中银行是否要做信息保密承诺以及如何利用客户信息,目前尚无任何规定。不少消费者反映,办卡时填写的表格密密麻麻,从没仔细看过每一条条款。&&&&事实上,与保险、超市、网站等合作方“共享个人信息”等字样往往置于合同不起眼位置。“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中就授权将自己的信息转手,遭泄露信息的消费者如果想追责,这些免责条款反而成了挡箭牌。”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说。&&&&自己举证消费者维权很难&&&&“信息泄露极易诱发金融犯罪。”上海市检察院金融检察处处长肖凯表示,在一些存在漏洞的理财平台,注册会员只需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等信息,即可划转资金。仅2013年,这一漏洞就被犯罪分子利用,在沪盗划资金数百万元。&&&&许峰说:“商业银行及目前处于信息保护‘灰色地带’的种种信用卡合作机构,都应对客户的信息安全负有责任。”现在,如果查出信息泄露行为,也仅仅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罚,对银行和机构没有任何追责。&&&&此外,消费者如果要维权,自己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但对于信息如何泄露、泄露给谁、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一系列举证的难题靠个人难以完成。&&&&据新华社电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信息泄露 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